CN109845126A - 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5126A
CN109845126A CN201780063408.5A CN201780063408A CN109845126A CN 109845126 A CN109845126 A CN 109845126A CN 201780063408 A CN201780063408 A CN 201780063408A CN 109845126 A CN109845126 A CN 10984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wave beam
precoder
paramet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34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5126B (zh
Inventor
S.法克瑟
高世伟
S.格兰特
R.M.哈里森
S.姆拉加纳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Combined feedback for a number of channels, e.g. over several subcarriers like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无线装置和网络节点。根据一个方面,无线装置中的方法包括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指示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方法包括向网络节点传送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根据另一方面,第二波束相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Description

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具体涉及具有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背景技术
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如果传送器和接收器两者都配备有多个天线,这导致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则性能尤其得到改进。这种系统和/或相关技术通常被称为MIMO。
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当前正通过增强的MIMO支持而演进。LTE中的核心组件是对MIMO天线部署和MIMO相关技术的支持。当前,LTE-高级支持针对带有信道相关预编码的多达16个传送天线的8层空间复用模式。空间复用模式旨在有利的信道条件下实现高数据速率。在图1中提供了通过预编码矩阵2所进行的空间复用操作的图示。
如所见的,携带来自层1-r 4的符号向量s的信息乘以NT×r预编码器矩阵W2,其用于在NT(对应于NT个天线端口)维向量空间的子空间中分布传送能量,以产生要被逆傅立叶变换6的信号。
通常从可能的预编码器矩阵的码本中选择预编码器矩阵2,并且通常借助于预编码器矩阵指示符(PMI)来指示,所述预编码器矩阵指示符(PMI)为给定数量的符号流指定码本中的独特预编码器矩阵。s中的r个符号各自对应于一层,并且r被称为传输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空间复用,因为多个符号可以通过同一时间/频率资源元素(TFRE)来同时传送。符号的数量r通常适配于适合当前的信道属性。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DFT预编码的OFDM),并且因此针对副载波上的某个TFRE n(或者备选的是数据TFRE号n)的所接收的NR×1向量yn由此通过下式来建模:
yn=HnWsn+en 等式1
其中en是作为随机过程的实现而获得的噪声/干扰向量。预编码器W可以是宽带预编码器,其在频率上是恒定的,或者是频率选择性的。
预编码器矩阵W2常常被选取来匹配NR×NT MIMO信道矩阵Hn的特性,从而产生所谓的信道相关预编码。这通常也被称为闭环预编码,并且本质上努力将传送能量集中到子空间中,该子空间在向无线装置传递大部分所传送能量的意义上是强的。此外,还可以选择预编码器矩阵来努力正交化信道,这意味着在无线装置处的适当线性均衡之后,层间干扰被降低。
针对无线装置选择预编码器矩阵W的一个示例方法可以是选择最大化假设的等效信道的Frobenius范数的Wk
其中
·是信道估计,可能从CSI-RS中导出,如稍后所述的。
·Wk是具有索引k的假设的预编码器矩阵。
·是假设的等效信道。
在用于LTE下行链路的闭环预编码中,无线装置基于前向链路(下行链路)中的信道测量向基站(例如要使用的合适预编码器的eNodeB(eNB))传送推荐。基站将无线装置配置成根据无线装置的传输模式来提供反馈,并且可以传送CSI-RS,并且将无线装置配置成使用CSI-RS的测量来反馈无线装置从码本中选择的推荐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反馈应该覆盖大带宽(宽带预编码)的单个预编码器。匹配信道的频率变化并且代之以反馈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报告(例如,若干预编码器,每子带一个)也可能是有益的。这是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的更一般情况的示例,其还涵盖反馈其它信息:所推荐的预编码器要在到无线装置的随后传输中帮助eNodeB。这种其它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传输秩指示符(RI)。
在LTE中,CSI报告的格式被详细规定,并且可以包含CQI(信道质量信息)、秩指示符(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报告可以是宽带(即可适用于整个带宽)或子带(即可适用于带宽的一部分)。它们可以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配置成被周期性地发送或以非周期性的方式由从eNB发送到WD的DCI来触发。为了针对即将到来的DL传输做出最佳可能调度决策,CSI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eNB是至关重要的。
在DCI格式0或DCI格式4中在CSI请求字段中指示非周期性CSI请求。字段中的位的数量从1位到3位变化,这取决于WD配置。例如,对于配置有1至5个载波(或小区)和/或多个CSI-RS过程的WD,使用2位,并且对于配置有多于5个载波的WD,使用3位。如果WD被配置有单载波(即服务小区c)和2组CSI-RS过程,则CSI请求字段在表1中被示出。如果WD被配置有单载波和单个或没有CSI过程,则使用单个位。CSI过程的概念在LTE Rel-11中被引入,其中CSI过程被定义为信道测量资源和干扰测量资源的配置,并且可针对WD配置多至四个CSI过程。
表1
关于CSI反馈,子带被定义为多个相邻PRB对。在LTE中,子带大小(即,相邻PRB对的数量)取决于系统带宽、CSI报告被配置成是周期性还是非周期性的、以及反馈类型(即,配置了更高层配置的反馈还是无线装置选择的子带反馈)。图2中示出了说明子带和宽带之间的差异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子带由6个相邻PRB组成。注意,为了说明的简单性,图2中仅示出了2个子带。通常,系统带宽中的所有PRB对被分成不同的子带,其中每个子带由固定数量的PRB对组成。
相比之下,宽带CSI反馈涉及系统带宽中的所有PRB对。如上所提及,如果无线装置被配置成由基站来报告宽带PMI,则无线装置可以反馈考虑来自系统带宽中所有PRB对的测量的单个预编码器。备选地,如果无线装置被配置成报告子带PMI,则无线装置可以反馈多个预编码器(其中每子带一个预编码器)。除了子带预编码器,无线装置也可以反馈宽带PMI。
在LTE中,对于PUSCH CSI报告,两种类型的子带反馈类型是可能的:(1)更高层配置的子带反馈、和(2)无线装置选择的子带反馈。通过更高层配置的子带反馈,无线装置可以反馈每个子带的PMI和/或CQI。对于较高层配置的子带反馈,在PRB对的数量方面的子带大小是系统带宽的函数,并在表2中被列出。通过无线装置选择的子带反馈,无线装置仅反馈系统带宽中所有子带中的所选数量的子带的PMI和/或CQI。在PRB对的数量方面的子带大小和要反馈的子带数量是系统带宽的函数,并在表3中被列出。
表2
系统带宽N<sub>RB</sub> 子带大小(k<sub>sub</sub>)
6-7 NA
8-10 4
11-26 4
27-63 6
64-110 8
表3
给定来自无线装置的CSI反馈,基站确定其希望用于向无线装置进行传送的传输参数,包括预编码矩阵、传输秩以及调制和编码状态(MCS)。这些传输参数可能不同于无线装置做出的推荐。因此,可以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用信号通知秩指示符和MCS,并且可以在DCI中用信号通知预编码矩阵,或者基站可以传送解调参考信号,从该解调参考信号可以测量等效信道。传输秩以及由此的空间复用层的数量被反映在预编码器W的列数中。为了高效性能,选择与信道属性匹配的传输秩非常重要。
在LTE版本10中,引入了新的参考信号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相比使CSI反馈基于在版本8-9中用于该目的的公共参考信号(CRS),CSI-RS提供了若干优点。首先,CSI-RS不用于数据信号的解调,并且因此不要求相同的密度(即,CSI-RS的开销大体上更少)。其次,CSI-RS提供了用于配置CSI反馈测量的更灵活得多的手段(例如,可以采用无线装置特定的方式来配置要对哪个CSI-RS资源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从基站传送的CSI-RS,无线装置可以估计CSI-RS正穿过的有效信道,包括无线电传播信道和天线增益。在更严格的数学上,这意味着如果传送了已知的CSI-RS信号x,则无线装置可以估计所传送的信号和所接收的信号之间的耦合(即有效信道)。因此,如果在传输中没有执行虚拟化,则所接收的信号y可被表达为
y=Hx+e 等式3
并且无线装置可以估计有效信道H。
在LTE Rel-10中可以配置多至八个CSI-RS端口,也就是说,无线装置可以从多至八个传送天线端口来估计信道。在LTE版本13中,可被配置的CSI-RS端口数量被扩展到多至十六个端口。在LTE版本14中,正在考虑支持多至32个CSI-RS端口。
与CSI-RS相关的是零功率CSI-RS资源(也称为静音CSI-RS)的概念,其只被配置成常规CSI-RS资源,使得无线装置知道围绕那些资源来映射数据传输。零功率CSI-RS资源的意图是使网络能够使对应资源上的传输静音,以便提升可能在邻居小区/传输点中传送的对应非零功率CSI-RS的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对于LTE的Rel-11,引入了特殊的零功率CSI-RS,无线装置被批准用于测量干扰加噪声。无线装置可以假定服务演进节点B不在零功率CSI-RS资源上传送,并且因此接收功率可被用作干扰加噪声的度量。
基于规定的CSI-RS资源并基于干扰测量配置(例如,零功率CSI-RS资源),无线装置可以估计有效信道和噪声加干扰,并且因此还确定要推荐的秩、预编码矩阵和MCS以最佳匹配特定信道。
针对基于具有基于DFT的预编码器的隐式CSI报告的MU-MIMO的现有解决方案在精确估计和减少协同调度的用户之间的干扰方面存在问题,这导致不良MU-MIMO性能。
多波束预编码器方案可以引起更好的MU-MIMO性能,但代价是增加的CSI反馈开销和无线装置预编码器搜索复杂性。应如何构建产生良好MU-MIMO性能但反馈开销低的高效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以及无线装置应如何导出CSI反馈,是公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用于预编码器开销优化的粒度的方法、无线装置和网络节点。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所述方法还包括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节点传送同相因子。
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节点传送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波束的多个频率子带中的每个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包含对波束的相位与波束的频率的函数关系进行参数化编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无线装置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处理器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同相因子。
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确定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对波束的多个频率子带中的每个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根据另外的方面,一种无线装置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存储器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粒度确定器模块,所述粒度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所述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同相因子。
根据另外的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装置向网络节点报告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此外,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并且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并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根据另一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装置向网络节点报告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节点报告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与一组复数相关联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此外,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对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根据另外的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其中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并且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配置成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处理器被配置成实现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其用于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报告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将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关联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对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对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根据另一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装置包括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的存储器模块。无线装置还包括波束相位确定器模块,所述波束相位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确定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无线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中用于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具有第一频率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接收针对具有第二频率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以及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
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来确定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频率粒度,以及将频率粒度传送到无线装置。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频率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8PSK,对于具有低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正交PSK(QPSK)。
根据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针对具有第一频率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以及接收针对具有第二频率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处理器还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
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被配置成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来确定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频率粒度。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将频率粒度传送到无线装置。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频率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8PSK,对于具有低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被配置成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网络节点被配置成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所述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接收针对具有第一频率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以及接收针对具有第二频率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预编码器模块,所述预编码器模块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容易理解本实施例及其伴随优点和特征的更完整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空间复用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系统带宽的分区的简图;
图3是双极化天线的4×4阵列;
图4是DFT波束的网格;
图5示出了天线端口的映射;
图6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原理所构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是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8是网络节点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无线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无线装置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1是无线装置的另一备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2是无线装置的另外备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配置无线装置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确定预编码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确定预编码器的备选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不同的频率粒度;
图17是波束相位的多个曲线图;
图18示出了用于确定相位误差的向量的和;以及
图19示出了用于编码相位变化的二叉树。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的术语无线装置(WD)可以指与网络节点和/或与蜂窝或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无线装置通信的任何类型的无线装置。无线装置的示例是用户设备(UE)、目标装置、装置到装置(D2D)无线装置、机器型无线装置或能够进行机器到机器(LEE)通信的无线装置、PDA、iPAD、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智能电话、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膝上型安装式设备(LME)、USB软件狗等。
本文使用的术语“网络节点”可以指无线电网络节点或另一个网络节点,例如核心网络节点、MSC、MME、O&M、OSS、SON、定位节点(例如,E-SMLC)、MDT节点等。
本文使用的术语“无线电网络节点”可以是无线电网络中所包括的任何种类的网络节点,该无线电网络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站(BS)、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节点B(eNB或eNodeB)、或3GPP新无线电节点B(称为gNB)、多标准无线电(MSR)无线电节点(例如MSR BS)、中继节点、控制中继的施主节点、无线电接入点(AP)、传输点、传输节点、射频拉远单元(RRU)、射频拉远头(RRH)、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的节点等中的任一个。
进一步注意在本文描述为由无线装置或网络节点执行的功能可以分布在多个无线装置和/或网络节点上。
在详细描述示范性实施例之前,注意实施例主要在于结合与具有优化开销的多波束码本相关的装置部件和处理步骤。因此,部件在图中在适当情况下由惯用符号表示,这些图仅示出与理解实施例有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便不会用将对于具有本文的描述的权益的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细节来使本公开晦涩难懂。
如本文使用的,例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关系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元素与另一个实体或元素而不一定需要或意指这样的实体或元素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
一些实现使用二维天线阵列。这样的天线阵列可以(部分地)通过对应于水平维度的天线列数Nh、对应于垂直维度的天线行数Nv以及对应于不同极化的维数Np来描述。天线的总数量从而是N=NhNvNp。应指出天线的概念在它可以指物理天线元件的任何虚拟化(例如,线性映射)这一意义上来说是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对多对物理子元件馈送相同信号,并且因此多对物理子元件共享相同的虚拟化天线端口。
具有交叉极化天线元件的4x4(即,四行乘四列)阵列的示例在图3中示出。
预编码可以解释为在传输之前使信号与每个天线的不同波束成形权重相乘。典型方法是针对天线形状因子来定制预编码器,即在设计预编码器码本时考虑Nh、Nv和Np
普通类型的预编码是要使用DFT预编码器,其中用于使用具有N1个天线的单极化均匀线性阵列(ULA)来对单层传输预编码的预编码器矢量被定义为:
其中l=0,1,...O1N1-1是预编码器指数并且O1是整数过采样因子。每极化具有N1个天线的双极化均匀线性阵列(ULA)(并且因此总共是2N1个天线)的预编码器可以类似地被定义为:
其中e是可以例如从QPSK符号集选择的两个极化之间的同相因子。
对于具有N1×N2个天线的二维均匀平面阵列(UPA)的对应预编码器矢量可以通过将两个预编码器矢量的克罗内克积(Kronecker product)看作
而创建,其中O2是N2个维度上的整数过采样因子。每个预编码器w2D(l,m)形成这样的2D DFT波束,所有预编码器{w2D(l,m),l=0,...,N1O1-1;m=0,...,N2O2-1形成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波束的网格。在图4中示出示例,其中(N1,N2)=(4,2)并且(O1,O2)=(4。DFT波束的网格中的每个波束指向可以通过方位角和仰角来描述的空间方向。为了简单,在下列整个章节中,术语‘DFT波束’和‘DFT预编码器’能互换地使用,尽管‘预编码器’被用于形成‘波束’。
更一般来说,具有指数对(l,m)的波束可以通过在传输中使用预编码权重w2D(l,m)时传送最大能量所在的方向来标识。幅度锥度(magnitude taper)也可以与DFT波束一起使用来降低波束的旁瓣,波束模式在远离主波束的方向。利用幅度锥化(tapering)沿N1和N2个维度的方向的1D DFT可以表达为:
以及
其中0>βi,γk≤1(i=0,1,...,N1-1;k=0,1,...,N2-1)是幅值缩放因子。βi=1,γk=1(i=0,1,...,N1-1;k=0,1,...,N2-1)对应于无锥化。DFT波束(具有或没有幅度锥度)在沿两个维度中的每个的元素之间具有线性相移。可以不失一般性地假设w(l,m)的元素根据
来排序使得相邻元素对应于沿维度N2的相邻天线元件,并且w(l,m)相隔N2的元素对应于沿维度N1的天线元件。那么w(l,m)的两个元素之间的相移可以表达为:
其中,
s1=i1N2+i2和s2=k1N2+k2(其中0≤i2<N2,0≤i1<N1,0≤k2<N2并且0≤k1<N1)是这样的整数,其标识波束w(l,m)的两个条目使得(i1,i2)指示波束w(l,m)的被映射到第一天线元件(或端口)的第一条目,并且(k1,k2)指示波束w(l,m)的被映射到第二天线元件(或端口)的第二条目。
是实数。如果使用幅度锥化,则
αi≠1(i=s1,s2);否则αi=1。
是对应于沿轴(例如水平轴)的方向的相移(‘方位角’)
是对应于沿轴(例如垂直轴)的方向的相移(‘仰角’)。
因此,为了简单,用预编码器w(lk,mk)形成的第k个波束d(k)也可以被对应的预编码器w(lk,mk)所引用,即d(k)=w(lk,mk),即使‘预编码器’被用于形成‘波束’。因此,在本公开中,当提到用于形成它的预编码器时,波束d(k)在本公开中也可以被描述为复数集,该集的每个元素通过至少一个复相移来表征使得波束的元素与波束的任何其他元素相关,其中
其中di(k)是波束d(k)的第i个元素,αi,n是对应于波束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p和q是整数;并且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具有指数对(lk,mk)的波束、确定了复相移的实数。指数对(lk,mk)对应于当波束d(k)用于UPA或ULA中的传输或接收时平面波的到达或离开方向。波束d(k)可以用单个指数k′来标识,其中=lk+N1O1mk,即首先沿垂直或N2维度,或备选地k′=N2O2lk+mk,即首先沿水平或N1维度。
波束w(l,m)的预编码器元件到天线端口映射的示例在图5中示出,其中图示了具有(N1,N2)=(4,2)的单极化2D天线。在传送(Tx)信号上向端口i(i=1,2,...,8)到天线元件E1-E8施加wi(l,m)。在沿每个维度与两个相邻天线端口相关联的任意两个预编码器元件之间存在恒定相移。例如,利用如上文定义的Δ2,w1(l,m)与w2(l,m)之间的相移是其和w7(l,m)与w8(l,m)之间的相移相同。相似地,利用如上文定义的Δ1,w2(l,m)与w4(l,m)之间的相移是其和w5(l,m)与w7(l,m)之间的相移相同。
对于双极化ULA扩展预编码器则可以如下进行:
对于多层传输的预编码器矩阵W2D,DP可以通过附上DFT预编码器矢量列而创建为:
其中R是传输层的数量,即传输秩。在对于秩2DFT预编码器的特殊情况下,m1=m2=m并且l1=l2=l,有:
对于每个秩,所有预编码器候选形成‘预编码器码本’或‘码本’。无线装置可以首先确定所估计的基于下行链路宽带信道的CSI-RS的秩。在标识秩之后,对于每个子带,无线装置则对于所确定的秩搜遍码本中的所有预编码器候选来为子带找到最佳预编码器。例如,在秩=1的情况下,无线装置将对于所有可能(k,l,φ)值搜遍w2D,DP(k,l,φ)。在秩=2的情况下,无线装置将对于所有可能(k,l,φ1,φ2)值搜遍
利用多用户MIMO,相同小区中的两个或以上用户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上被协同调度。即,两个或以上独立数据流被同时传送到不同的无线装置,并且空间域用于分离相应的流。通过同时传送若干流,系统的容量可以增加。然而这以减少每流的SINR为代价,因为功率必须在流之间共享并且流将干扰彼此。
当增加天线阵列大小时,所增加的波束成形增益将导致更高的SINR,然而,由于用户吞吐量仅以对数的方式取决于SINR(对于大的SINR),用SINR中的增益来换取复用增益反而是有益的,该复用增益随着复用用户的数量而线性增加。
需要准确的CSI以便在被协同调度的用户之间执行适当的空形成(nullforming)。在当前的LTE版本13标准中,对于MU-MIMO不存在特殊CSI模式,并且因此,MU-MIMO调度和预编码器构造必须基于为单用户MIMO所设计的现有CSI报告(即,指示基于DFT的预编码器的PMI、RI和CQI)。这对于MU-MIMO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因为所报告的预编码器只包含关于用户的最强信道方向的信息并且从而可能未包含足够的信息来进行合适的空成形,这在被协同调度的用户之间可以导致大量干扰,从而使MU-MIMO的益处减少。
由于增强的零形成能力,包括具有多个波束的预编码器的高级码本已经被示出用于改进MU-MIMO性能。这种多波束预编码器可以被定义如下。我们首先将DN定义为大小为N×N的DFT矩阵,即DN的元素被定义为
此外,我们将
定义为大小为N×N的旋转矩阵,其针对0≤q<1来定义。从左侧将DN乘以RN(q)创建具有条目的旋转DFT矩阵。该旋转DFT矩阵RN(q)DN=[d1 d2 ... dN]由归一化的正交列向量组成,这些向量此外跨越向量空间也就是说,对于任何q,RN(q)DN的列是的正交基
我们通过扩展(旋转)DFT矩阵开始,所述矩阵是如上所讨论的单极化ULA的适当变换,以还适合双极化2D均匀平面阵列(UPA)的更一般情况。
我们将旋转2D DFT矩阵定义为
的列构成向量空间的正交基。此类列di此后被表示为(DFT)波束,并且我们注意到它满足上面给出的波束的早期定义。
现在考虑双极化UPA,其中信道矩阵H=[Hpol1 Hpol2]。创建双极化波束空间变换矩阵
的列构成向量空间的正交基。此类列bi此后被表示为单极化波束(SP波束),因为它是由在单极化上传送的波束d构建的(即)。我们还引入了记号(notation)双极化波束来指在两种极化上传送的波束(与(任意)同相因子eja同相,即)。
利用信道有些稀疏的假设,我们可以通过只选择的列子集来捕获足够多的信道能量。也就是说,描述几个SP波束是足够的,这缩减了反馈开销。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由的NSP列组成的列子集IS,以创建简化的波束空间变换矩阵例如,可以选择列数Is=[15 10 25 ]来创建简化的波束空间变换矩阵
用于单层的预编码的最一般预编码器结构被给出如下:
其中是复系数。更精确的多波束预编码器结构可以通过将功率(或幅度)和相位部分中的复系数分离为下式来取得:
预编码器向量可以表达为然后可以在宽带基础上做出W1的选择,而可以在子带基础上做出W2的选择。子带l的预编码器向量可以表达为wl=W1W2(l)。也就是说,仅W2是子带索引l的函数。
由于将预编码器向量w乘以复常数C不改变其波束成形性质(因为只有相对于其它单极化波束的相位和幅度是重要的),所以可以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对应于例如SP波束1的系数固定为p1=1和使得需要从无线装置向基站发信号通知少一个波束的参数。此外,可以进一步假设预编码器被乘以归一化因子,使得例如满足总功率约束,即,也就是||w||2=1。为了清楚起见,从本文等式中省略了任何这样的归一化因子。
因此,无线装置需要反馈给基站的是:
·的所选取列,即NSP个单极化波束。这要求最多NSP·log2 2NVNH个位;
·垂直和水平DFT基础旋转因子qV和qH。例如,对于Q的某个值,则对应开销将是2·log2Q个位;
·SP波束的(相对)功率水平如果L是可能的离散功率水平的数量,则需要(NSP-1)·log2L个位来反馈SP波束功率水平;以及
·SP波束的同相因子例如,对于K的某个值,对应开销将是每W2报告(NSP-1)·log2K个位。
在一些实现中,可以跨频率来量化SP波束的相位。我们假设每个PRB的多波束预编码器向量wf(f=0,1,...,NRB-1)应该被量化并反馈,并且多波束预编码器向量是SP波束相位的函数,为
在此再次注意,可以设置因为只有相对相位是重要的。我们感兴趣的是表征每个SP波束在频率上的相位变化,也就是说,向量
在一些这样的实现中,每个SP波束的相位φi被近似为频率上的多项式函数。也就是说,
其中是一组实值系数。参数化的实值系数被量化并作为预编码器反馈的一部分而被反馈,而不是量化并反馈对每个SP波束和频率的实际相位的选择。这可以显著降低传达选择SP波束相位所需的反馈开销,尤其是在信道带宽大且多项式阶数小的情况下。
然后可以从一组可能的多项式相位系数中选择系数am。例如,多项式的阶M可以等于1,使得频率上的相位变化近似为线性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每波束只需要估计、量化和反馈两个系数a0和a1
一些实施例包括通过使用不同波束分量的不同量化粒度和/或频率粒度来优化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相关联的反馈开销。
假设存在要花费在量化每个波束的频率选择性相位上的某一反馈位“预算”,则可以在量化更强的波束分量上花费更多位。具有较弱功率水平的波束将在较小程度上有助于整体预编码性能。因此,如果希望最小化整体绝对量化误差,则可以允许较弱波束比较强波束具有更大的相对量化误差,并且从而为较弱波束分配相比较强波束更少的位以用于相位量化。
多波束预编码器中每个波束分量的相位的频率选择性可以不同。因此,如果可以独立设置每个组成波束分量的报告的频率粒度,则可以提高性能。
由于每个波束内的信道延迟扩展相对小,所以频率(或子带)上的相位变化通常也相对小(例如,在180度内)。因此,相邻子带之间的相位差可以用比编码每个子带的绝对相位更少数量的位来编码。
通过允许独立设置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每个组成波束分量的相位的量化和/或频率粒度,可以改善预编码性能,同时维持相同或降低反馈开销。
返回到附图,图6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原理来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框图。无线通信网络10包括云12,云12可以包括因特网和/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云12也可以用作无线通信网络10的回程网络。无线通信网络1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14A和14B,其可以例如在LTE实施例中经由X2接口直接通信,并被统称为网络节点14。网络节点14可以服务无线装置16A和16B(本文统称为无线装置16)。注意,尽管为了方便起见,仅示出了两个无线装置16和两个网络节点14,但是无线通信网络10通常可以包括更多的无线装置(WD)16和网络节点14。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WD16可以使用有时被称为侧链路连接的方式直接通信。
网络节点14具有粒度确定器或控制器18,其被配置成将无线装置配置成传送包括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预编码器,其中波束相位参数的频率粒度不同。用于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相位值的数量可以小于用于第一波束相位参数的相位值的数量。备选地或附加地,用于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频率粒度可以大于用于第一波束相位参数的频率粒度。类似地,无线装置16具有带有可配置粒度的CSI报告器20,其被配置成传送包括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预编码器,其中波束相位参数的粒度不同。用于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相位值的数量可以小于用于第一波束相位参数的相位值的数量。备选地或附加地,用于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的频率粒度可以大于用于第一波束相位参数的频率粒度。
图7是被配置成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网络节点14的框图。网络节点14具有处理电路2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器24和处理器26,存储器24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26执行时将处理器26配置成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与确定无线装置16的配置相关的那些功能。除了传统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处理电路22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处理电路22可以包括和/或被连接到和/或被配置用于访问(例如,写入到和/或读取自)存储器24,存储器24可以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存储器24可以被配置成存储由控制电路可执行的代码和/或其它数据,例如与通信有关的数据,例如节点的配置和/或地址数据等。处理电路22可以被配置成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使得例如由处理器26来执行此类方法。对应的指令可被存储在存储器24中,存储器24可以是可读的和/或可读取地连接到处理电路22。换句话说,处理电路22可以包括控制器,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装置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装置。可以认为处理电路22包括或者可以被连接或可连接到存储器,其可以被配置成由控制器和/或处理电路22可访问以用于读取和/或写入。
存储器24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30。存储器24还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3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6被配置成经由粒度确定器18来确定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处理器26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收发器28被配置成接收针对具有第一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并接收针对具有第二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粒度大于第一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28还被配置成向无线装置16传送粒度。注意,尽管本文使用了术语“收发器”,但是应该理解,此术语是为了方便而使用的,并且不应该被直译为将实现限制于包括传送器和接收器的单个通信元件,例如集成电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物理上分离的传送器和接收器。
图8是网络节点14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包括存储器模块25,其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30,并存储同相因子32。粒度确定器模块19被配置成确定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预编码器模块35被配置成使用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网络节点14还包括收发器模块29,收发器模块29被配置成接收同相因子并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无线装置16传送粒度。
图9是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无线装置16的框图。无线装置16包括处理电路42,其包括存储器44和处理器46。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器44和处理器46,存储器44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46执行时将处理器46配置成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与确定无线装置16的配置相关的那些功能。除了传统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处理电路42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处理电路42可以包括和/或被连接到和/或被配置用于访问(例如,写入到和/或读取自)存储器44,存储器44可以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存储器44可以被配置成存储由控制电路可执行的代码和/或其它数据,例如与通信有关的数据,例如节点的配置和/或地址数据等。处理电路42可以被配置成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使得例如由处理器46来执行此类方法。对应的指令可被存储在存储器44中,存储器44可以是可读的和/或可读取地连接到处理电路42。换句话说,处理电路42可以包括控制器,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装置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装置。可以认为处理电路42包括或者可以被连接或可连接到存储器,其可以被配置成由控制器和/或处理电路42可访问以用于读取和/或写入。
存储器44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处理器46被配置成经由粒度确定器20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并经由同相因子确定器52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48,收发器48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粒度和同相因子。
图10是无线装置16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存储器模块45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50。粒度确定器模块21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53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收发器模块49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粒度和同相因子。
图11是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无线装置16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无线装置16包括处理电路62,其包括存储器64和处理器66。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器64和处理器66,存储器64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66执行时将处理器66配置成执行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与确定无线装置16的配置相关的那些功能。除了传统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处理电路62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处理电路62可以包括和/或被连接到和/或被配置用于访问(例如,写入到和/或读取自)存储器64,存储器64可以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存储器64可以被配置成存储由控制电路可执行的代码和/或其它数据,例如与通信有关的数据,例如节点的配置和/或地址数据等。处理电路62可以被配置成控制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使得例如由处理器66来执行此类方法。对应的指令可被存储在存储器64中,存储器64可以是可读的和/或可读取地连接到处理电路62。换句话说,处理电路62可以包括控制器,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装置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装置。可以认为处理电路62包括或者可以被连接或可连接到存储器,其可以被配置成由控制器和/或处理电路62可访问以用于读取和/或写入。
存储器64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70。处理器66被配置成实现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72,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72被配置成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收发器68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图12是无线装置16的备选实施例的框图。存储器模块65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70。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模块73可以被实现为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以用于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收发器模块69可以部分地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来实现,并且被配置成将所选择的预编码器传送到网络节点14。
图13是网络节点14中用于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经由收发器28接收针对具有第一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框S100)。该过程还包括经由收发器28接收针对具有第二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粒度大于第一粒度(框S102)。该过程还包括经由处理器26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框S104)。
图14是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该过程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18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粒度(框S106);以及经由同相因子确定器52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框S108)。同相因子被传送到网络节点14(框S110)。
图15是用于无线装置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经由波束相位参数72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框S112)。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框S112)。该过程还包括经由收发器68向网络节点14报告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框S114)。
考虑如上所述的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其中预编码器W可以通过线性组合一组波束分量来构建,并且其中至少可以选择每个波束的相位。这种码本中的秩1预编码器可以表达为,例如,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编码器结构可以不包括波束功率分配,使得在其它实施例中,波束功率水平可被包括在W2中。注意,存在表达预编码器码本结构的许多等效方式,包括通过线性组合一组波束分量来构造预编码器,并且其中至少可以选择每个波束的相位,本文使用的特定码本结构应该被视为这种码本结构的示例,但是本公开的一些原理也可适用于其它码本结构。类似地,在本文的示例和解释中仅使用秩1预编码器,但是本公开的一些原理可适用于具有任何秩的预编码器的码本。
一些实施例针对预编码器W的每个SP波束分量采用(可能)不同的量化粒度。
在第一组实施例中,使用每个波束分量的相位的不同频率粒度。这可以通过使来描述,其中Gi表示波束i的频率粒度并且φi(k)表示对应于波束i的相位。因此,φi(k)的相同值被用于频率上的Gi个连续PRB,这意味着较少参数需要被反馈作为W2报告的一部分。图15中示出了不同频率粒度的示例。因此,对于NRB个PRB的带宽和Gi个PRB的频率粒度,需要针对每个波束反馈值生成的W2报告将每波束和秩需要个位,并且因此每波束和秩总共需要个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选择为子带大小的倍数。例如,给定表1中NRB=50的系统带宽,子带大小被定义为ksub=6PRB。因此,与波束i相关联的频率粒度Gi被选取为6PRB的整数倍。更一般地说,与波束i相关联的频率粒度Gi被选取为Gi=miksub,其中mi是与波束i相关联的整数倍。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4可以半静态地将整数倍值{mi}配置给无线装置16。在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整数倍可以是由网络节点14配置给无线装置16的RRC,并且假设前导波束(即波束i=1)具有一个子带的频率粒度。
在其它类似的实施例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选择为子带大小的整数倍或分数倍。换句话说,倍数因子mi被允许为例如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选自一组固定的可能值,例如Gi∈{2,6,10,25}PRB;并且用多个位来直接编码。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每个波束的粒度可以由无线装置16选择,并作为CSI报告的一部分发信号通知给网络节点14。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粒度选择可以是半持久的,使得相同粒度用于多个后续CSI报告,以便减少反馈开销。例如,波束频率粒度可被视为W1报告的一部分,并与W2报告分开传送。
在其它这样的实施例中,粒度由网络节点14选择,并作为例如包含在DCI中的CSI报告触发的一部分发信号通知给无线装置16。
现在给出了针对不同波束使用不同频率粒度的动机。波束分量i与
中的“前导波束”(即波束i=1)同相。波束分量i(其中的最优相位选择αi(f),作为频率f的函数而变化,并且将取决于波束i和前导波束(即波束1)之间的平均延迟方面的差。也就是说,如果前导波束和波束i的平均延迟相似,则相位αi(f)可能在频率上变化相当缓慢,并且因此可以用更粗略的频率粒度来报告。另一方面,如果波束i和前导波束之间的平均延迟方面的差较大,则可以用更精细的频率粒度来报告αi(f)。在图16中给出了其说明,其中示出了作为频率的函数的每个波束的最优相位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装置16可以这样的方式来选择前导波束(即波束i=1):它最小化多波束预编码器中其它波束的相位的频率选择性。这可以例如通过比较每个波束分量的平均延迟并选择前导波束作为最小化例如平均延迟的平方差的波束来完成。通过以这种方式来选择前导波束,可以用更粗略的频率粒度来选择波束的相位,从而减少反馈开销。
在另一组实施例中,每个波束分量的相位(作为频率“f”的函数)被分解成两个分量,如下式
其中φavg,i(f)=ej(a+b·f)是作为频率的函数的线性相移,其试图捕获由于波束i与前导波束相比的平均延迟方面的差而引起的频率方面的相移,并且是剩余相位,该剩余相位根据先前实施例以某一频率粒度来量化。其思想是,如果补偿由于平均延迟差引起的相移,则剩余相位可以用更粗略的频率粒度来量化,并且因此可以减少产生的开销。作为此实施例的动机,参见例如图17中的“波束3(pol B)”,其中相位随着频率而快速变化,但是具有近似线性的速率。通过对由于平均延迟而引起的线性相位变化进行分解(factor out),剩余部分的频率选择性较低。在图17中,曲线图60是前导波束,曲线图62是第二波束,并且曲线图64是第三波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相位系数b基于波束的估计平均延迟而被设置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来“烘焙(bake in)”线性相位系数并将其设置为零。在其它实施例中,它从PSK字母表 中来选择(对于K的一些值)。
如果在φavg,i(f)中对作为频率的线性函数的平均相位的因式分解是“成功的”,则剩余相位可以接近于一(即或等效地)。因此,不在[-π,+π]的整个相位范围中量化而是在更小的范围(例如)中量化将是有意义的,使得可以用相同类的开销来捕获更高级别的细节。附加地或备选地,剩余相位可以使用非均匀采样(例如高斯采样)来量化,使得采样在0弧度左右比对于较大相位值更密集。
在另一组实施例中,使用每个波束分量i的不同量化粒度。例如,相位可以从PSK字母表(如)中选择,其中PSK字母表的大小Ki针对每个波束分量来单独设置。W1中具有较低选定功率水平pi的波束分量在较小程度上有助于整体预编码性能。因此,如果希望最小化整体绝对量化误差,可以允许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大的相对量化误差,并且从而相比较强波束(具有大的选定pi))为较弱波束(具有小的选定pi))分配较少的位以用于相位量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来自通过多波束预编码器的预编码的归一化接收功率可以近似为:
其中C是归一化常数,并且βi是波束分量i的实际信道相位。因此,接收功率可以被解译为向量和的长度,每个向量具有如图18中所示的长度pi和角度因此,相位误差随着波束功率pi而放大,使得强波束的小相位误差可能比弱波束的大相位误差具有更大的影响。
用于每个波束的PSK字母表的大小Ki以及因此分配用于波束的相位量化的位的数量可能仅取决于波束功率水平pi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0.75≤pi≤1的波束使用Ki=8,而具有0≤pi<0.75的波束使用Ki=4.。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4半静态地用两种不同PSK字母表大小K1和K2来配置无线装置16(例如,经由RRC信令),其中K1>K2。无线装置16将PSK字母表K1应用于具有超过预配置功率阈值PTh的关联功率水平的波束(也就是说,PSK字母表K1用于具有关联功率水平pi>PTh的波束)。无线装置16将PSK字母表K2应用于具有低于功率阈值PTh的关联功率水平的波束。
使是具有频率fi(i=1,2,...,M)的子带上的W2,其中M是子带的总数量。代替量化和编码相位αk(fi),相邻子带之间的相位差,即Δαk(fi)=αk(fi)-αk(fi-1)(其中Δαk(f1)=αk(f1))可以被编码并反馈给网络节点14。由于每个波束内的信道延迟扩展相对小,所以频率(或子带)上的相位变化也小。因此,可以用较少数量的位来编码Δαk(fi)。表3中示出了示例,其中3个位用于编码第一子带的相位,并且2个位用于其余子带。在示例中,如果每个子带中使用3个位以用于相位编码,则总共需要3+2(M-1)个位而不是3M个位,这节省了M-2个位,或者在M=6的情况下节省了大约33%。
表3
在接收到{Δαk(fi),i=1,2,...,M}的反馈之后,可以在网络节点14恢复每个子带的相位αk(fi)如下:
αk(f1)=Δαk(f1)
αk(fi)=Δαk(fi)+αk(fi-1),i=2,...,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子带之间的相位差Δαk(fi)=αk(fi)-αk(fi-1)用可变长度代码(例如霍夫曼代码)来编码,使得小的相位变化(其是更可能的)用小数量的位来编码,而较大的、不太可能的相位变化用较大数量的位来编码。这种代码的示例在图19中给出。图19示出为二叉树,其中编码值为叶,并且位串在分支上表示它。如图所示,0弧度的相位变化用位串“1”来编码,而弧度的相位变化用“0010”来编码,依此类推。因此,相位变化的编码是用位串“110011101010111”来完成的,需要15个位来编码8个值。利用这种方法,如果相位跨频率缓慢变化,则编码子带之间的相位变化所需的位的平均数量可被显著减少。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使用频率上的参数化相位编码的情况中。也就是说,每个波束i的相位在频率上被参数化地编码为多项式相位函数,即:
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单独设置每个波束的多项式函数Mi的阶。对于照射(illuminate)信道中少量多径分量并因此可能经历低延迟扩展的波束,可以选取低多项式阶,例如分别对应于频率上的恒定相位函数和线性相位函数的Mi=0或Mi=1。因此,那些波束的对应开销低,因为只需要1或2个系数来参数化频率上的相位变化。对于照射信道中大量多径分量并因此可能经历更大延迟扩展的其它波束,可以使用更高的多项式阶,例如Mi=5,这要求6个多项式系数的反馈。
波束的多项式阶M0,M1,...可以由网络节点14或无线装置16决定,并且可以以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方式来发信号通知。
因此,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用于预编码器开销优化的粒度的方法、无线装置和网络节点。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装置16中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20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同相因子确定器52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收发器48向网络节点14传送同相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节点14传送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20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20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波束的多个频率子带中的每个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包含对波束的相位与波束的频率的函数关系进行参数化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16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16包括处理电路42,所述处理电路40包括存储器44和处理器46。存储器44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处理器46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处理器46还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48,所述收发器48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同相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6还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所确定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6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46被配置成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6还被配置成对波束的多个频率子带中的每个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16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16包括:存储器模块45,所述存储器模块45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粒度确定器模块21,所述粒度确定器模块21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所述无线装置16还包括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53,所述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所述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模块49,所述收发器模块49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同相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装置16向网络节点14报告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S112)。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此外,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并且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方法包括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S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装置16向网络节点14报告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S112)。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节点报告所选择的预编码器(S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关联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此外,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对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16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16包括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包括存储器64和处理器66。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4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处理器66被配置成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且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其中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并且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所述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配置成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无线装置16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预编码器。所述无线装置16包括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包括存储器64和处理器66。存储器64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处理器66被配置成实现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72,其用于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所述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报告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6还被配置成确定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将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6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关联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8PSK,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为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6还被配置成对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处理器66还被配置成对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装置16包括被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70的存储器模块65。无线装置16还包括波束相位确定器模块73,所述波束相位确定器模块73被配置成确定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位参数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第二波束相比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无线装置16还包括收发器模块69,所述收发器模块69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所选择的预编码器。
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14中用于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收发器28接收针对具有第一频率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接收针对具有第二频率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以及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3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18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来确定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频率粒度,以及将频率粒度传送到无线装置16。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18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粒度确定器18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频率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8PSK,对于具有低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正交PSK(QPSK)。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的网络节点14。所述网络节点14包括处理电路22,所述处理电路22包括存储器24和处理器26。存储器24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处理器26被配置成接收针对具有第一频率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以及接收针对具有第二频率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频率粒度大于第一频率粒度。处理器26还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6被配置成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波束的同相因子的频率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频率粒度。所述网络节点14还包括收发器28,所述收发器28被配置成将频率粒度传送到无线装置16。根据此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6还被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6还被配置成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具有高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8PSK,对于具有低于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PSK星座是正交PSK(QPSK)。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6还被配置成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节点14被配置成使用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来确定预编码器。所述网络节点14包括收发器模块29,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接收针对具有第一粒度的第一波束所确定的第一同相因子,以及接收针对具有第二粒度的第二波束所确定的第二同相因子,第二粒度大于第一粒度。所述网络节点14还包括预编码器模块35,所述预编码器模块35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同相因子来确定预编码器。
一些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一种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
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以及
将所述粒度和同相因子传送到网络节点。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
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
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实施例6.一种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处理电路;
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以及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以及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述粒度和同相因子。
实施例7.如实施例6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
实施例8.如实施例6所述的无线装置,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实施例9.如实施例6所述的无线装置,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
实施例10.如实施例6所述的无线装置,还包括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实施例11.一种被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存储器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被配置成存储同相因子;
粒度确定器模块,所述粒度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针对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所述同相因子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用所确定的粒度来确定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以及
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述粒度和同相因子。
实施例12.一种经由网络节点来配置无线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向所述无线装置传送所述粒度。
实施例13.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其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
实施例14.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实施例15.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
实施例16.如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实施例17.一种被配置成确定无线装置的配置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处理电路:
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向无线装置传送所述粒度。
实施例18.如实施例1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基于波束强度,较弱波束相比较强波束具有更低的粒度。
实施例19.如实施例17所述的网络节点,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实施例20.如实施例17所述的网络节点,还包括确定相移键控PSK星座的粒度。
实施例21.如实施例17所述的网络节点,还包括对每个子带的相位进行差分编码。
实施例22.一种被配置成确定无线装置的配置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存储器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被配置成存储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同相因子的粒度;
粒度确定器模块,所述粒度确定器模块被配置成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来确定同相因子的粒度;以及
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被配置成向无线装置传送所述粒度。
如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本文描述的概念可以体现为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文描述的概念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在本文一般全都称为“电路”或“模块”)的形式。此外,本公开可以采取有形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有形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具有包含在介质中、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硬盘、CD-ROM、电子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或磁存储设备。
在本文参考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来描述一些实施例。将理解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中块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以由此创建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框图框中所规定的功能/动作的手段。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或存储介质中,其可以指引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采用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制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框图框中所规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手段。
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以促使在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一个或多个框图框中所规定的功能/动作的步骤。
要理解块中注明的功能/动作可以不按操作图示中所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相继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大致并发执行或框有时可以按相反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牵涉的功能性/动作。尽管图中的一些包括通信路径上的箭头来示出主要通信方向,但要理解通信可以在与所描绘的箭头相反的方向上发生。
用于实施本文描述的概念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例如或C++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编写。然而,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以采用例如“C”编程语言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代码可以全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在后一个场景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可以进行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使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通过因特网)。
本文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连同上文的描述和图。将理解从字面上描述并且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每一个组合和子组合,这将是过度重复和混乱的。因此,所有实施例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并且本说明书(包括图)应被解释为构成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以及制造和使用它们的方式和过程的所有组合和子组合的完整书面描述,并且应支持对任何这样的组合或子组合的权利要求。
前面的描述中使用的缩写包括:
·1D 一维
·2D 二维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5G 第五代
·ACK 确认
·ASIC 专用集成电路
·ARQ 自动重传请求
·CA 载波聚合
·CB 码本
·CDMA 码分多址
·CFAI CSI反馈准确性指示符
·CFI 控制信息指示符
·CP 循环前缀
·CPU 中央处理单元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
·CRS 公共参考符号/信号
·CSI 信道状态信息
·CSI-RS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符号/信号
·dB 分贝
·DCI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DFT 离散傅里叶变换
·DL 下行链路
·eNB 增强或演进节点B
·DP 双极化
·EPC 演进分组核心
·EPDCCH 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RE 每资源元素的能量
·E-UTRAN 演进或增强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
·FDD 频分双工
·FD-MIMO 全维MIMO
·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
·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ARQ 混合ARQ
·ID 标识符
·IFFT 逆FFT
·LSB 最低有效位
·LTE 长期演进
·M2M 机器到机器
·MCS 调制和编码方案(或状态)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SB 最高有效位
·MU-MIMO 多用户MIMO
·NAK 否定确认
·NAP 非零功率
·OCC 正交覆盖码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PCFI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DA 个人数据助理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RB 物理资源块
·PMI 预编码器矩阵指示符
·PSK 相移键控
·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QPSK 正交相移键控
·RB 资源块
·RE 资源元素
·Rel 版本
·RI 秩指示符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SINR 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
·SNR 信号对噪声比
·SP 单极化
·SR 调度请求
·SU-MIMO 单用户MIMO
·TDD 时分双工
·TFRE 时间/频率资源元素
·TP 传输点
·TS 技术规范
·Tx 传送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LA 均匀线性阵列
·UMB 超移动宽带
·UPA 均匀平面阵列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ZP 零功率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上文特别示出和描述的内容。另外,除非与上文所提及相反,应注意所有附图不是按照比例。多种修改和变体鉴于上文的教导是可能的,而不脱离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96)

1.一种用于无线装置(16)向网络节点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S112);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S112),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14,S1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3.一种用于无线装置(16)向网络节点(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向网络节点(14)报告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14)。
5.如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8.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11.如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12.如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13.一种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无线装置(16),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配置成: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配置成将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15.一种配置成向网络节点(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无线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配置成: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装置,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14)。
17.如权利要求15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18.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19.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与一组复数相关联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20.如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23.如权利要求15-2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24.如权利要求15-2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25.一种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无线装置(16),所述无线装置(16)包括:
存储器模块(65),所述存储器模块(65)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70);
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模块(73),所述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模块(73)配置成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收发器模块(69),所述收发器模块(69)配置成向网络节点传送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26.一种网络节点(14)中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S112),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28.一种网络节点(14)中用于从无线装置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30.如权利要求28和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34.如权利要求28-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35.如权利要求28-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36.如权利要求28-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37.如权利要求28-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38.一种用于从无线装置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网络节点(14),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成: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网络节点(14),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40.如权利要求38和3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41.如权利要求38-40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44.如权利要求38-4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45.如权利要求38-4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46.如权利要求38-4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47.如权利要求38-4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14),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48.一种用于从无线装置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网络节点(14),所述方法包括:
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配置成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预编码器确定器模块,所述预编码器确定器模块配置成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
波束生成器模块,所述波束生成器模块配置成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49.一种用于用户设备(16)向基站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S112);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S112),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将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所述基站(14,S114)。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5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16)向基站(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向基站(14)报告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所述基站(14)。
53.如权利要求51和5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54.如权利要求51-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55.如权利要求51-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56.如权利要求51-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57.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59.如权利要求51-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60.如权利要求51-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61.一种配置成向基站(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用户设备(16),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配置成: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配置成将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传送到所述基站。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63.一种配置成向基站(14)传送预编码器的指示的用户设备(16),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电路(62),所述处理电路(62)配置成:
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收发器(68),所述收发器(68)配置成向基站传送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用户设备(16),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并且可选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传送到所述基站(14)。
65.如权利要求63和6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处理器还配置成将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66.如权利要求63-6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67.如权利要求63-6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与一组复数相关联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以及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68.如权利要求63-6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69.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71.如权利要求63-7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72.如权利要求63-7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16),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73.一种配置成从多波束预编码器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的用户设备(16),所述用户设备(16)包括:
存储器模块(65),所述存储器模块(65)配置成存储波束相位参数(70);
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模块(73),所述波束相位参数确定器模块(73)配置成从码本中确定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收发器模块(69),所述收发器模块(69)配置成向基站传送所述预编码器的所确定指示。
74.一种基站(14)中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一频率粒度,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并对应于第二频率粒度(S112),并且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适用:
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第一数量的相位值;以及
所述第二频率粒度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粒度;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
76.一种基站(14)中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78.如权利要求76和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79.如权利要求76-7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82.如权利要求76-8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83.如权利要求76-8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84.如权利要求76-8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85.如权利要求76-8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86.一种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基站(14),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成:
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基站(14),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88.如权利要求86和8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4),其中每个波束的频率粒度被确定为子带大小的倍数。
89.如权利要求86-88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在相移键控PSK星座中可获得的相应数量的值。
90.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基站(14),其中对于具有高于第一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8PSK,并且对于具有低于第二阈值的波束强度的波束,所述PSK星座为正交PSK。
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阈值相同。
92.如权利要求86-9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中的每个都是第k个波束d(k),所述第k个波束d(k)已经关联了一组复数并且具有索引对(lk,mk),所述一组复数中的每个元素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复相移,使得:
·
·dn(k)和di(k)分别是d(k)的第i个和第n个元素;
·αi,n是对应于d(k)的所述第i个和第n个元素的实数;
·p和q是整数;
·波束方向Δ1,k和Δ2,k分别是对应于确定复相移的、具有索引对(lk,mk)的波束的实数;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都是用于d(k)的复系数ck,所述复系数ck用于根据ckdi(k)来至少调整d(k)的所述第i个元素的相位。
93.如权利要求86-9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的相应同相因子的相应粒度。
94.如权利要求86-9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差分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中的每个对应于多个频率子带。
95.如权利要求86-9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14),其中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并且所述第一多个第一波束相位参数和所述第二多个第二波束相位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被参数化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和第二多个波束相位参数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频率上预确定函数内的系数。
96.一种用于从用户设备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的基站(14),所述方法包括:
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配置成接收预编码器的指示,所述预编码器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的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和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
所述第一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以及
所述第二波束相位参数(70)采用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之一,所述第二波束相比所述第一波束具有更小的功率,并且所述第二整数数量的相位值少于所述第一整数数量的相位值;
预编码器确定器模块,所述预编码器确定器模块配置成基于所述预编码器的所接收指示来确定预编码器;以及
波束生成器模块,所述波束生成器模块配置成基于所述预编码器来生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波束。
CN201780063408.5A 2016-08-12 2017-08-11 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Active CN109845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4564P 2016-08-12 2016-08-12
US62/374564 2016-08-12
PCT/IB2017/054911 WO2018029645A2 (en) 2016-08-12 2017-08-11 Multi-beam codebooks with further optimized overhea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5126A true CN109845126A (zh) 2019-06-04
CN109845126B CN109845126B (zh) 2022-03-15

Family

ID=5985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3408.5A Active CN109845126B (zh) 2016-08-12 2017-08-11 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开销的多波束码本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3) US10484059B2 (zh)
EP (3) EP3754863B1 (zh)
JP (4) JP6920416B2 (zh)
KR (2) KR102247005B1 (zh)
CN (1) CN109845126B (zh)
BR (1) BR112019002821A2 (zh)
CO (1) CO2019001252A2 (zh)
DK (1) DK3754863T3 (zh)
ES (2) ES2937399T3 (zh)
FI (1) FI3754863T3 (zh)
PL (1) PL3754863T3 (zh)
PT (1) PT3754863T (zh)
RU (2) RU2713444C1 (zh)
WO (1) WO201802964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159A (zh) * 2021-01-06 2021-05-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24141A1 (en) * 2021-10-20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phase-noise cancell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86343A (en) 2016-04-27 2021-07-14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JP6829252B2 (ja) * 2016-04-27 2021-02-10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CN108271265B (zh) * 2017-01-03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US10574308B2 (en) * 2017-01-24 2020-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65877B (zh) * 2017-01-26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0521132B (zh) 2017-02-06 2023-10-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波束csi报告
US11211977B2 (en) * 2017-06-15 2021-12-28 Lg Electronics Inc. Codebook-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998943B2 (en) * 2017-08-18 2021-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phase feedback in millimeter wave multi-user beamforming
EP3763063B1 (en) * 2018-03-08 2021-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ntenna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unit and a remote unit of a base station system
US10735978B2 (en) * 2018-05-11 2020-08-04 Quintel Cayman Limited Multi-band cellular antenna system
CN112534734B (zh) 2018-08-02 2023-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使用共相矩阵进行波束成形的适应性共相
BR112021007559A2 (pt) * 2018-11-02 2021-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dispositivo sem fio e por uma estação base, dispositivo sem fio, e, estação base
EP3909142B1 (en) 2019-01-11 2023-12-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Generating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
WO2020155016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design with differential phase feedback in frequency domain
US20220150040A1 (en) * 2019-04-30 2022-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assisted covariance transforma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systems
WO2020223834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uplink precoder indication
WO2021074822A1 (en) * 2019-10-18 2021-04-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Differential and quantized sid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or type ii csi
EP4373009A2 (en) * 2021-07-15 2024-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2973B1 (en) * 2021-10-19 2022-05-24 King Faisal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link communications in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0280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hybrid beam forming
CN104009785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508994A (zh) * 2012-05-29 2015-04-08 麦格诺利亚宽带公司 用于增强rf mimo系统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326285A1 (en) * 2014-05-12 2015-1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Low Effort Massive MIMO Antenna Arrays and Their Use
CN105306121A (zh) * 2009-10-01 2016-02-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中的预编码的多粒度反馈报告和反馈处理
WO2016048223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to enable the ue to determine a precoder codebook
WO2016120443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ecoder design and use for massive mimo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8053B2 (ja) 2001-06-06 2004-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受信装置
EP1423926B1 (en) * 2001-09-05 2007-11-21 Nokia Corporation A closed-loop signal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transmit beams and correspondingy adapted transceiver device
AU2008237930B2 (en) 2007-04-11 2014-03-27 Merck & Cie 18F-labelled folates
WO2008139630A1 (ja) 2007-05-16 2008-11-20 Fujitsu Limite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19117B (zh) 2007-12-19 2014-03-19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波束转换天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KR101056614B1 (ko) 2008-07-30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WO2010018969A2 (en) 2008-08-11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ing multi-antenna
US20120033566A1 (en) 2008-08-28 2012-02-09 Wi-Lan, Inc. Hybrid feedback for closed 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CN102160313B (zh) 2008-09-22 2014-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预编码方法
US8451932B2 (en) 2009-02-23 2013-05-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coding codebook design for single user MIMO
US8044857B2 (en) 2009-08-26 2011-10-25 Raythe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seudorange measurements in receivers having controlled reception pattern antennas
US8411783B2 (en) 2009-09-23 2013-04-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precoding matrix corresponding to a wireless network channel and method of approximating a capacity of a wireless network channel in a wireless network
PL2556638T3 (pl) * 2010-04-06 2015-10-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Konstrukcja książki kodów i struktura dla modularnego sprzężenia zwrotnego
WO2011126446A1 (en) 2010-04-07 2011-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rameterized codebook with subset restrictions for use with precoding mimo transmissions
US20130201912A1 (en) 2010-05-19 2013-08-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path location information
WO2011150549A1 (en) *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94033B2 (en) * 2010-06-15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precoder feedback using multiple precoder indi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ystems
JP5497577B2 (ja) 2010-08-16 2014-05-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JP2012100254A (ja) * 2010-10-06 2012-05-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ucch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コードブックサブサンプリング
EP2647149A1 (en) 2010-12-02 2013-10-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feedback accura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ference prediction
EP3035575B1 (en) 2011-04-19 2017-07-26 Sun Patent Trus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3042987A2 (ko) 2011-09-23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8891656B2 (en) 2011-10-27 2014-11-18 Ntt Docomo, Inc. Low-complexity, rank extendable, codebook design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precoding matrix feedback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user MIMO systems
CN104025657B (zh) 2011-11-04 2018-06-19 英特尔公司 协调式多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KR101921669B1 (ko) 2011-12-27 2018-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DD 모드로 동작하는 Massive MIMO를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한된 정보량을 이용하여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피드백 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49702A1 (en) 2012-03-22 2015-02-19 Alcatel Luce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DK2847907T3 (en) * 2012-05-11 2017-04-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Method and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13682B2 (en) 2012-05-18 2014-1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84613A2 (en) 2012-06-04 2013-12-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of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US9225478B2 (en) 2012-07-02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Supporting measurments and feedback for 3D MIMO with data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WO2014035102A1 (ko) 2012-08-26 2014-03-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기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121118B2 (ja) 2012-09-07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2011995B1 (ko) 2012-11-23 2019-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빔 패턴 변경에 따른 빔 이득 보상 운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01492A1 (en) 2013-03-08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5144607B (zh) 2013-04-29 2018-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334564A1 (en) 2013-05-09 2014-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ow-complexity hybrid pre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210306B (zh) 2013-05-10 2018-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选择发送和接收波束的设备和方法
CN105144600B (zh) 2013-05-31 2018-11-02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WO2014198037A1 (en) 2013-06-13 2014-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2d-dft) based codebook for elevation beamforming
US20150078303A1 (en) 2013-09-19 2015-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KR102220399B1 (ko) 2013-10-21 2021-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단말기 선택 및 빔 포밍 동작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95688B1 (ko) 2014-02-20 2020-12-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331767B1 (en) 2015-02-09 2016-05-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ranslation of basis functions for feedback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105065B (zh) 2014-03-26 2019-09-0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频率波束成形基函数反馈
US9755719B2 (en) * 2014-06-12 2017-09-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odeboo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906280B2 (en) 2014-07-14 2018-02-27 Intel Corporation Principal eigen beam quantization for MIMO systems
KR102300532B1 (ko) 2014-09-05 2021-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072562A1 (en) 2014-09-10 2016-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with basis expansio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6080742A1 (en) 2014-11-17 2016-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si feedback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larized active antenna array
US9654195B2 (en) 2014-11-17 2017-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calculate linear combination pre-coders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20860B2 (en) 2014-12-02 2018-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ink signaling for partially precoded CSI-RS and CSI feedback
US9973305B2 (en) 2014-12-30 2018-05-15 Mediatek Inc. Soft buffer partition for superposition coding
MX365866B (es) 2015-01-14 2019-06-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eñalizacion de restriccion de subconjunto de libro de codigos.
US9806781B2 (en) 2015-04-2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158173B2 (en) 2015-05-29 2018-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thogonal-beam-space spatial multiplexing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antenna array
CN107852220B (zh) 2015-07-31 2022-03-11 苹果公司 用于5g系统的接收波束指示
US9976920B2 (en) 2015-09-14 2018-05-2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etection of strain in fiber optics cables induced by narrow-band signals
US10075218B2 (en) 2015-11-05 2018-09-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D-MIMO based multicasting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763925B2 (en) 2015-11-11 2020-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feedback MIMO
US10750483B2 (en) 2016-02-25 2020-08-1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information and CSI report
US10511372B2 (en) 2016-02-25 2019-12-17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BR112018070165A2 (pt) 2016-03-31 2019-0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dispositivo sem fio e nó de rede para indicar parâmetros de pré-codificador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US10200894B2 (en) 2016-04-22 2019-02-05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ilitating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multi-cell and multi-user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US10298300B2 (en) * 2016-07-27 2019-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near combination codebook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6121A (zh) * 2009-10-01 2016-02-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中的预编码的多粒度反馈报告和反馈处理
CN104508994A (zh) * 2012-05-29 2015-04-08 麦格诺利亚宽带公司 用于增强rf mimo系统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050280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hybrid beam forming
CN104009785A (zh) * 2013-02-25 2014-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本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50326285A1 (en) * 2014-05-12 2015-1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Low Effort Massive MIMO Antenna Arrays and Their Use
WO2016048223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to enable the ue to determine a precoder codebook
WO2016120443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ecoder design and use for massive mimo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159A (zh) * 2021-01-06 2021-05-28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24141A1 (en) * 2021-10-20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phase-noise cancel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13444C1 (ru) 2020-02-05
JP2021073757A (ja) 2021-05-13
FI3754863T3 (fi) 2022-12-15
CN109845126B (zh) 2022-03-15
BR112019002821A2 (pt) 2019-07-16
US10998949B2 (en) 2021-05-04
EP4187804A1 (en) 2023-05-31
WO2018029645A2 (en) 2018-02-15
WO2018029645A3 (en) 2018-03-29
JP7336489B2 (ja) 2023-08-31
PL3754863T3 (pl) 2023-03-13
ES2937399T3 (es) 2023-03-28
EP3497808A2 (en) 2019-06-19
US10484059B2 (en) 2019-11-19
US20200036418A1 (en) 2020-01-30
EP3754863A1 (en) 2020-12-23
ES2841781T3 (es) 2021-07-09
KR20190040003A (ko) 2019-04-16
RU2020100455A (ru) 2020-03-02
CO2019001252A2 (es) 2019-04-30
US20180262246A1 (en) 2018-09-13
JP6920416B2 (ja) 2021-08-18
US11569879B2 (en) 2023-01-31
JP2021184615A (ja) 2021-12-02
KR20210049202A (ko) 2021-05-04
US20210105050A1 (en) 2021-04-08
EP3754863B1 (en) 2022-11-02
DK3754863T3 (da) 2022-11-21
KR102247005B1 (ko) 2021-04-30
PT3754863T (pt) 2022-12-09
JP7175955B2 (ja) 2022-11-21
JP2019533916A (ja) 2019-11-21
JP2023166430A (ja) 2023-11-21
KR102376307B1 (ko) 2022-04-01
EP3497808B1 (en) 2020-10-07
RU2020100455A3 (zh) 2021-11-24
RU2765573C2 (ru)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9879B2 (en) Multi-beam codebooks with further optimized overhead
US11388685B2 (en) Configurable codebook for advanced CSI feedback overhead reduction
US11863251B2 (en) Multi-beam CSI reporting
US11025322B2 (en) Progressive advanced CSI feedback
CN109964414B (zh) 针对混合类a/b操作的高级csi报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31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