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612B -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612B
CN109843612B CN201680090023.3A CN201680090023A CN109843612B CN 109843612 B CN109843612 B CN 109843612B CN 201680090023 A CN201680090023 A CN 201680090023A CN 109843612 B CN109843612 B CN 109843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ehicle
right rear
rear suspension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0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612A (zh
Inventor
查尔斯·德普雷斯-纳多
马丁·埃翁
丹尼尔·勒克莱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843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18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 B60G3/2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 B60G3/04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B60G3/06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the arm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 B60G3/1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B60G3/14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the arm being rigid
    • B60G3/145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the arm being rigid the arm forming the axle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7Rounded, e.g. circ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25Location of the latch out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62Movement of the latch sliding
    • B60N2/0868Movement of the latch sliding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3/00Combined superstructure and frame, i.e. monocoque constructions
    • B62D23/005Combined superstructure and frame, i.e. monocoque constructions with integrated chassis in the whole shell, e.g. meshwork, tub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 B60G2200/14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with two lateral arms forming a parallelogr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8Multilink suspensions, e.g. elastokinematic arrangements
    • B60G2200/182Multilink suspensions, e.g. elastokinematic arrangements with one longitudinal arm or rod and lateral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07Off-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3Small sized city mot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具有框架、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两个前悬架组件和两个后悬架组件、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轮的电机。每个后悬架组件具有: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下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上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趾型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Description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交叉引用
就美利坚合众国而言,本申请是2016年1月29日提交的第15/010,773号美国专利申请的延续,所述申请要求2015年1月29日提交的第62/109,375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涉及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背景技术
存在主要用于越野条件的各种类型的车辆。一种此类型是并排越野车。名称“并排”是指其中驾驶员和乘客并排就座的车辆的座位布置。一些并排越野车还具有第二排座位来容纳一个或多个额外乘客。这些车辆通常具有开放驾驶舱、防滚架和方向盘。
为了能够在越野条件下操作,并排越野车需要能够应对颠簸的地形以在包含但不限于沙子、泥土和泥浆的各种表面上操作。这些条件代表了在设计轿车等路面车辆时通常不会遇到的独特挑战。
一个此类挑战是,悬架组件需要在颠簸的地形上进行大量的行驶。然而,当车轮随悬架组件上下移动时,除了竖直移动外,其定向也会改变。如果这种定向变化很大,则可能对车辆的操作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并排越野车一般比轿车等路面车辆窄且短。
因此,需要一种适于并排越野车的操作条件和有限总体尺寸的悬架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的目的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不便。
根据本发明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框架;连接到所述框架的驾驶员座椅;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驾驶员座椅旁边;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后差速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所述后差速器限定横向延伸的后差速器轴线;以及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后差速器驱动所述右后轮和所述左后轮。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下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上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趾型连杆(toe link),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所述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所述趾型连杆完全安置在所述后差速器轴线后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轮毂将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左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左半轴将左后轮毂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差速器;右后轮毂将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右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且右半轴将右后轮毂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差速器。下连杆、上连杆和趾型连杆完全安置在左、右半轴后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下连杆与上连杆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上球形接头,其将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拖曳臂,所述上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左后轮和右后轮中的对应一个的车轮旋转轴线;以及下球形接头,其将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拖曳臂,所述下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低于车轮旋转轴线。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当穿过下连接点和上连接点的线竖直时,下连杆平行于上连杆;所述下连接点是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的连接点;且所述上连接点是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的连接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下连杆与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一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穿过趾型连杆与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二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第二线的投影相对于穿过上连杆与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且第三线的投影相对于第一线的投影是偏斜的。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下连杆与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一线在横向延伸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穿过趾型连杆与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二条线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且第二线的投影相对于穿过上连杆与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三线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框架的上端。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扭力杆枢转连接于拖曳臂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转向节的连接点在上、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的连接点的横向外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内端与框架的连接点在上、下连杆的横向向内端与框架的连接点的横向内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转向节的连接点在上、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的连接点的纵向后侧。
在本发明技术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轮毂将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左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左后制动盘连接到左后轮毂;右后轮毂将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右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且右后制动盘连接到右后轮毂。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趾型连杆与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框架的连接点的线延伸通过由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制动盘的周界限定的圆形。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枢转连接到转向节;且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枢转连接到转向节。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在转向节后方;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在转向节后方;且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在转向节后方。
根据本发明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框架;连接到所述框架的驾驶员座椅;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旁边;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以及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轮中的至少两个轮。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部;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和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紧固件,其将所述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紧固在一起。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连杆是下连杆;且所述紧固件是下紧固件。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上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和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以及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上紧固件,其将所述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臂紧固在一起。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经由第一球形接头枢转连接到拖曳臂和转向节;且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经由第二球形接头枢转连接到拖曳臂和转向节。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转向节具有上凸台和下凸台;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上凸台;且下紧固件穿过所述下凸台。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上凸台在纵向上处于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之间;且下凸台在纵向上处于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与拖曳臂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安置在上凸台中的上球形接头;以及安置在下凸台中的下球形接头。上紧固件穿过上球形接头;且下紧固件穿过下接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趾型连杆,所述趾型连杆具有通过趾型连杆紧固件枢转连接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下连杆与上连杆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在下紧固件和上紧固件的横向外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内端与框架的连接点在上、下连杆的横向向内端与框架的连接点的横向内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在上、下连杆的横向向外端的纵向后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框架的上端。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扭力杆枢转连接于拖曳臂之间。
根据本发明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框架;连接到所述框架的驾驶员座椅;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旁边;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以及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轮中的至少两个轮。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下连杆,其具有在第一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二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上连杆,其具有在第三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四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趾型连杆,其具有在第五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六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第五连接点在横向上比第一和第三连接点更远离纵向和竖直延伸的中心平面。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第六连接点在横向上比第二和第四连接点更接近所述平面。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第六连接点在横向上处于所述平面与穿过第二和第四连接点的线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平面偏斜。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第一和第三连接点的线在横向上处于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平面偏斜。
在本发明技术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轮毂将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左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左后制动盘连接到左后轮毂;右后轮毂将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右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并且右后制动盘连接到右后轮毂。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第五连接点在横向上处于穿过第一和第三连接点的线与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轮毂将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左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左后制动盘连接到左后轮毂;右后轮毂将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右后悬架组件的转向节;且右后制动盘连接到右后轮毂。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第五和第六连接点的线延伸通过由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制动盘的周界限定的圆形。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下连杆与上连杆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穿过第六连接点以及拖曳臂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处的瞬时中心轴线。后差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电机;左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差速器;左半轴将左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左后轮;右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后差速器;且右半轴将右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右后轮。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接近其对应的中心瞬时轴线。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以车辆的后立面图观看时,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高于其对应的中心瞬时轴线。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以车辆的俯视图观看时,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其对应的中心瞬时轴线的横向外侧。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低于第四连接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低于第六连接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连接点。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第四和第六连接点横向上处于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之间。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上球形接头,其将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拖曳臂,所述上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左后轮和右后轮中的对应一个的车轮旋转轴线;以及下球形接头,其将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拖曳臂,所述下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低于车轮旋转轴线。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左后悬架组件和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框架的上端。
在本发明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扭力杆枢转连接于拖曳臂之间。
出于本申请的目的,例如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左和右等与空间定向相关的术语与在正常乘坐位置坐在车上的车辆驾驶员通常所理解的一样。当独立于车辆来描述或参考车辆的部件或子组件时,与空间定向有关的术语应如这些部件或子组件安装到车辆时所理解的那样理解,除非在本申请中另外规定。
本发明技术的实施例各自具有上述目标和/或方面中的至少一个,但不一定具有全部上述目标和/或方面。应理解,从尝试达到上述目标而产生的本发明技术的一些方面可能不满足这个目标和/或可能满足本文未具体叙述的其它目标。
根据以下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技术的实施例的额外和/或替代的特征、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以及其它方面和其另外的特征,参考与附图结合使用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从左前侧截取的越野车的透视图;
图2是其左侧立面图;
图3是其前立面图;
图4A是其后立面图;
图4B是其俯视平面图;
图5是其左侧立面图,其中移除车身板件和左侧车轮;
图6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的左侧立面图;
图7是从左前侧截取的图6的框架的中心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图7的框架的中心部分的左侧立面图;
图9是图7的框架的中心部分的俯视平面图;
图10是从左前侧截取的图6的框架的前部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框架的前部的左侧立面图;
图12是图10的框架的前部的俯视平面图;
图13是从左后侧截取的图6的框架的后部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的框架的后部的左侧立面图;
图15是图13的框架的后部的俯视平面图;
图16是图1的车辆的前悬架组件和相关联框架部分的前立面图;
图17是图16的部件的右侧立面图;
图18是图16的部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19是其中移除减震器组件的图16的前悬架组件、转向组件和图1的车辆的动力系统的前部的俯视平面图;
图20是从图1的车辆的引擎盖的左前侧截取的前减震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1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座椅、转向组件、车轮、前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和其它部件的左侧立面图,其中所述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被完全压缩;
图22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座椅、转向组件、前轮、前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和其它部件的左侧立面图,其中所述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处于对应于无负载且在平地上的车辆的位置;
图23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座椅、发动机和后悬架组件的后立面图;
图24A是从图1的车辆的后悬架组件的左后侧截取的透视图;
图24B是图24A的车辆的后悬架组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25A是图24A的后悬架组件的后立面图;
图25B是图25A的后悬架组件的横向向内连接的近距视图;
图26是沿图25A的线26-26截取的图1的车辆的右后悬架组件和乘客座椅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27是图26的右悬架组件的拖曳臂和连杆以及右转向节的分解视图;
图28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后悬架组件、座椅和动力系统的部分的仰视平面图;
图29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座椅和动力系统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30是从图1的车辆的动力系统的前差速器的左后侧截取的透视图;
图31是图1的车辆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右侧立面图;
图32是图31的部件的前立面图;
图33是图31的部件的后立面图;
图34是图31的部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35是结合座椅、悬架组件、转向组件和动力系统的其余部分安置在图1的车辆的框架中的图31的部件的右侧立面图;
图36是从图1的车辆的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和框架的左后侧截取的透视图;
图37是图1的车辆的框架前部、前悬架组件和转向组件的左侧立面图;
图38是图1的车辆的前轮、前悬架组件和转向组件的仰视平面图;
图39是图1的车辆的驾驶员座椅的左侧立面图,其中移除驾驶员座椅的座椅底部的左侧部分;
图40是图1的车辆的座椅的仰视平面图;以及
图41是图39的驾驶员座椅的左侧立面图,其中向前移动了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将相对于具有两个并排座椅和方向盘的四轮越野车10描述本发明技术。然而,预期本发明技术的一些方面可适用于其它类型的车辆,例如但不限于具有车把和跨式座椅(即全地形车辆(ATV))的越野车辆以及具有多于或少于四个车轮的越野车。
越野车10的一般特征将相对于图1到5进行描述。车辆10具有框架12、通过前悬架组件16连接到框架12前部的两个前轮14和通过后悬架组件20连接到框架12的两个后轮18。
框架12限定中心驾驶舱区域22,驾驶员座椅24和乘客座椅26安置在所述中心驾驶舱区域内部。在本发明实施方案中,驾驶员座椅24安置于车辆10的左侧,且乘客座椅26安置于车辆10的右侧。然而,预期驾驶员座椅24可安置于车辆10的右侧,且乘客座椅26可安置于车辆10的左侧。方向盘28安置在驾驶员座椅24前方。方向盘28用于转动前轮14,以使车辆10转向。各种显示器和计量表29安置于方向盘28上方,以向驾驶员提供关于车辆10的操作条件的信息。显示器和计量表29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速度计、转速计、燃料表、变速器档位显示器和油温表。
如在图5中可见,发动机30在车辆10的后部连接到框架12。发动机30连接到安置于发动机30的左侧上的无级变速器(CVT)32。CVT 32可操作地连接到变速驱动桥34,以将转矩从发动机30传输到变速驱动桥34。变速驱动桥34安置于发动机30后方。变速驱动桥34可操作地连接到前轮14和后轮18以推进车辆10。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车辆10的动力系统。如最佳在图35中所见,燃料箱36悬挂在框架12上,在座椅26前方。燃料箱36安置在驾驶舱区域22的底板上方,位于车辆10的纵向中心线37(图28中示出)的右侧。选择性地通过盖38关闭的加油颈35从燃料箱36的顶部、右部和后部向上、向右和向后延伸。燃料泵(未示出)通过燃料箱36的顶部插入。
返回参看图1到4B,将描述车辆10的车身板件。车身板件连接到框架12。板件有助于保护车辆10的内部部件且提供车辆10的一些美学特征。前板件40连接到框架12的前部。前板件40安置在前悬架组件16前方且在横向上处于前轮14之间。前板件40限定两个孔,车辆10的前灯42安置于所述两个孔内部。罩盖44从前板件40的顶部大体上水平向后延伸。罩盖44限定孔45,前悬架组件16的顶部通过所述孔突出,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前挡板46安置于车辆10的各侧上的前板件40后侧。每个前挡板46部分地安置于其对应的前轮14上方且部分地安置于所述对应的前轮后方。下板件48沿着框架12的底部在前轮14与后轮18之间延伸。如在图2中可见,对于左下板件48,每个下板件48具有安置于其对应的前挡板46的底部部分之下的前端且自其后向延伸。大体上L形板件49安置于每个下板件48的后端后方。大体上L形后挡板50向上且随后从L形板件49的后上端向后延伸。每个后挡板50部分地安置于其对应的后轮18上方且部分地安置于所述对应的后轮前方。后挡板50在其后部限定孔以收纳车辆10的刹车灯64。预期刹车灯64可用反射器替代,或除了刹车灯64之外,还可提供反射器。
在车辆10的每一侧上,前挡板46、下板件48、L形板件49和后挡板50限定通道52,驾驶员(或乘客,取决于车辆10的侧)可通过所述通道进入或离开车辆10。车辆10的每一侧具有选择性地关闭对应通道52的上部的门54。每个门54在其后部铰接到其对应的后挡板50和框架12的相关联部分,且在其前部经由可释放闩锁(未示出)选择性地连接到其对应的前挡板46。预期每个门54可在其前部铰接且在其后部闩锁。如最佳在图2中所见,对于车辆10的左侧,当门52关闭时,通道52的下部仍是打开的。预期当门54关闭时,网可在通道52的下部延伸,或者门54可以更大,从而关闭通道52的下部。
如最佳在图4B中所见,后挡板50在其间在座椅24、26后方限定载货空间56。载货空间56具有在后挡板50之间水平延伸的底板58。底板58具有多个孔,使得底板58可充当收纳锚件的附接底层,例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2014年11月4日发行的美国专利8,875,830中描述的那些,以便将各种物品固定在载货空间56中。预期可提供钩或环以替代或补充底板58中的孔。还预期底板58可能不具有任何附接特征。预期底板58可替换为可倾斜以便倾倒其内容物的货箱。分离板件60横向延伸且纵向安置于座椅24、26与底板58之间。因此,分离板件60将驾驶舱区域22与载货区域56分开。如最佳在图4A和4B中所见,后板件62在底板58后方横向安置于后轮18之间。
现转而参看图6到15,将更详细地描述车辆10的框架12。框架12具有中心部分100、前部102和后部104。顾名思义,前部102安置在中心部分100前方,且后部104安置在中心部分100后方。中心部分100限定其中安置座椅24、26的驾驶舱区域22。中心部分100还限定防滚架106。前悬架组件16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和前部102,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发动机30、CVT 32和变速驱动桥34由框架12的后部104支撑,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后悬架组件20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和后部104,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框架12由彼此焊接的多个中空圆柱形钢构件和钢托架制成。预期至少一些中空圆柱形构件可替换为其它类型的构件,例如实心圆柱形构件、具有除了圆形之外的横截面的中空管以及横梁等。还预期构件和托架可由另一类型的金属制成,例如铝等。还预期至少一些构件和托架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复合材料或塑料等。还预期至少一些构件和托架可通过焊接之外的方式彼此接合,例如通过紧固和粘结等彼此接合。还预期,下文描述的构件和托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铸造或以其它方式形成为单个部件。还预期,例如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类型、框架12的所需强度和刚度以及附接到框架12的部件的重量,框架12可具有比下文所描述更多或更少的构件和托架。
现将参考图7到9和36更详细地描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中心部分100具有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08。最佳在图36中所见,托架110、111连接到底部构件108的后部且从构件108后向延伸。托架110、111安置在底部构件108的端的横向内侧。托架110用于连接后悬架组件20,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托架111用于连接座椅24、26的后部。两个底部构件112在其后端处连接到底部构件108的端。底部构件112从底部构件108向前且横向向内延伸。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16连接到两个底部构件112,且在所述两个底部构件之间延伸。底部构件116安置在底部构件108前面。底部构件112的前端连接到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18的后部。底部构件118安置在底部构件116前面。托架120连接到底部构件118。托架120支撑车辆10的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论述。总的来说,竖直构件114从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18的端向上延伸。对角构件122从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18的端向前以及横向向内延伸,且在其前端处连接到横向延伸的构件123。构件108、112、114、116、118、122和123是直的。
大体上竖直构件114从其底端向上、向前以及横向向内延伸。另两个大体上竖直构件124在其底端处连接到横向延伸的底部构件123的顶部。大体上竖直构件124从其底端向上、向前以及横向向内延伸。如在图8中可见,大体上竖直构件124安置于大体上竖直构件114前面。还如在图8中可见,大体上竖直构件124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大体上竖直构件114的顶端。每个大体上竖直构件124在其前部具有凹口126。矩形中空构件127(参看图6、17和36)收纳在凹口126中且连接到竖直构件114。对于每对大体上竖直构件114和其对应的大体上竖直构件124,直的水平构件128和130连接到大体上竖直构件114、124且在所述大体上竖直构件之间延伸。如可见,水平构件128安置成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凹口126。水平构件130安置成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水平构件128。水平构件130连接到大体上竖直构件114的顶端以及大体上竖直构件124的顶端下方。托架132连接到形成于构件130的横向外端中的凹口的顶部。托架134连接到大体上竖直构件124且在所述大体上竖直构件之间延伸。另一托架135连接到竖直构件124的顶端。构件114、122、123、124、128和130以及托架134在驾驶舱区域22的前部形成屏障。板136连接到左水平构件128的顶部以及左大体上竖直构件124的左侧。板136用于将制动系统的各种部件,例如主缸(未示出),连接到框架12。
支撑框架结构138安置在后方且连接到由构件114、122、123、124、128和130形成的屏障。框架结构138用于将用以支撑方向盘28的托架139连接在其左侧,以及将燃料箱36连接在其右侧。框架结构138由多个构件构成。框架结构138的支腿连接到大体上竖直构件124且自其向上和后向延伸,如在图17中可见。如将理解,在法规要求将方向盘28安置于车辆10的右侧的国家中,用于支撑方向盘28的托架139将连接在框架结构138的右侧,且燃料箱36将连接在框架结构138的左侧。
后构件140从底部构件108的端向上和向后延伸。侧构件142连接到竖直构件114且从所述竖直构件向上和向后延伸。横向构件144在底部构件112的后部与侧构件142的后部之间延伸且连接到所述后部。每个侧构件142和其对应的底部构件112具有托架146,所述托架在构件142、112的前部之间延伸且连接到所述前部。侧构件148连接到后构件140的上部。侧构件148从后构件140向下和向前延伸且连接到侧构件142的后端。托架150将侧构件142的前部连接到大体上竖直构件114。横向延伸的构件152连接到后构件140的顶部。托架153连接到形成于构件152的端中的凹口的顶部。如最佳在图9中所见,托架154连接到构件152的背面。托架154用于连接后悬架组件20的一部分,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另一横向延伸的构件155在横向延伸的构件152下方连接在后构件140之间。托架156连接到横向延伸的构件155。托架156用于连接座椅24、26的安全带机构157(图40)。每个座椅24、26提供两个安全带机构157,因为所述安全带是四点式安全带。预期在所述安全带是三点式安全带的情况下,可提供单个安全带机构157'(参看图39、40)。在此类实施例中,安全带机构157'将安装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的后构件140。
如最佳在图7中所见,横向延伸的构件160在侧构件142之间延伸且连接到所述侧构件,使得构件160在竖直方向上与底部构件116间隔开且平行。托架158连接到构件160且用于将座椅24、26紧固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
防滚架106在其前部连接到托架132,且在其后部连接到托架153。支腿162连接到托架153且从所述托架向上和向前延伸。支腿162的上端收纳在连接器164中且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支腿166连接到托架132且从所述托架向上和向后延伸。支腿166的上端收纳在连接器164中,且连接到所述连接器。如最佳在图8中所见,支腿166在其中心点附近弯曲。在支腿166中的弯曲处提供托架167。前横向构件168连接到支腿166且在所述支腿之间延伸。横向构件168在安置于略微在支腿166中的弯曲后侧的点处连接到支腿166。横向构件168具有两个成角度部分和安置在所述成角度部分之间的横向部分。横向构件168的成角度部分从支腿166向上、向后和横向向内延伸。后横向构件169连接到支腿166且在所述支腿之间延伸。横向构件169安置于横向构件168后侧。横向构件169在安置于支腿162的上端前侧的点处连接到支腿166。横向构件169具有两个成角度部分和安置在所述成角度部分之间的横向部分。横向构件169的成角度部分从支腿166向后和横向向内延伸。如最佳在图9中所见,横向构件168的横向部分比横向构件169的横向部分长。大体上H形框架结构170通过托架171连接在横向构件168、169之间。H形框架结构170在驾驶舱区域22的中心部分上延伸。如在图8中可见,H形框架结构170是拱形的,且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支腿166的顶部。如在图6和36中可见,支腿172连接到连接器164且自其向后、向下和横向向内延伸。支腿172延伸通过后挡板50且连接到载货空间56的底板58。托架(未示出)将支腿172的后部连接到框架12的后部104。
现转而参看图10到12,将描述框架12的前部102。框架12的前部102具有前托架174。前托架174的正面具有用于连接前悬架组件16的两个孔176和两个孔178,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前悬架组件16的这些部件安置在前托架174与保险杆框架组件179之间,如图17中可见。
两个纵向延伸的构件180连接到托架174且从所述托架的下拐角向后和略微向下延伸。横向延伸的构件182连接到构件180的后端。两个构件184在其中构件180连接到构件182的位置的横向内侧的位置处连接到构件182。构件184从构件182向上、向后和横向向外延伸。大体上三角形托架186连接到构件184且安置在构件184下方。托架186在凹口126下方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竖直构件124。
纵向延伸的构件188连接到托架174的底部的中心且连接到横向延伸的构件182的底部的中心。构件188平行于构件180。如在图11中可见,构件188在构件182后侧延伸。构件188在其后部中限定凹口190。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底部构件123收纳在构件188的凹口190中且连接到构件188。板192提供于构件188的任一侧上。每个板192连接到托架174、构件182和其相应的构件180以封闭这些部件之间限定的开口。
两个构件194连接到托架174,且从所述托架的上拐角向后、向上和横向向外延伸。托架196在托架174后侧连接于构件194的前部之间。托架196具有顶板198和后板200。后板200具有用于连接前悬架组件16的两个孔,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大体上三角形托架202连接到构件194,且安置在构件124的横向外侧上。构件194的后端具有凹口204,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水平构件128收纳在所述凹口内部以将构件194连接到水平构件128。
现转而参看图13到16,将描述框架12的后部104。后部104具有安装托架206。两个底部构件208连接到安装托架206,且从所述安装托架的下拐角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构件208的前端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底部构件108的后部。构件208在托架110的横向内侧的位置处连接到底部构件108。如在图6中可见,构件208的底部和构件112的底部彼此对齐。在图6和36中所见,两个构件210在其底端处连接到底部构件208,自此处向上、向前和向外延伸,且在其顶端处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的后构件140。横向延伸构件212在纵向处于底部构件108与安装托架206之间的位置处在构件208之间延伸。托架214在横向上处于左底部构件208与构件212的横向中心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到构件212。托架216在横向上处于右底部构件208与构件212的横向中心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到构件212。托架214在构件212的前侧延伸,且托架216在构件212的后侧延伸。托架214、216将发动机30连接到框架12的后部104。
两个构件218连接到构件208的后端。构件218从构件208向上、向前和横向向外延伸。构件218沿着托架206的前部延伸,如在图14中可见。两个构件222连接到构件218的顶端。横向延伸的构件220连接到构件222的后端且位于托架206的顶部。构件220安置在构件218后侧且低于构件218的顶端,如在图14中可见。两个构件222连接在构件220的端的附近。构件222从构件220向前、向上和横向向外延伸。构件222的顶端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构件152的端。
如在图13中可见,托架206具有两个孔224、两个孔226(仅示出一个)和两个孔228(仅示出一个)。孔226限定在托架206的表面中,所述表面比其中限定孔224和228的表面更靠后。孔224、226和228用于连接后悬架组件20的部件,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后悬架组件20的这些部件安置在托架208与托架230之间。托架230安置在托架206后侧。如在图13中可见,托架230具有分别与孔224、226和228对齐的两个孔232、两个孔234和两个孔236。孔234限定在托架230的表面中,所述表面比其中限定孔232和236的表面更靠后。
现转而参看图16到18,将更详细地描述前悬架组件16。由于左、右前悬架组件16是彼此的镜像,因此将仅详细描述右前悬架组件16。对应于右前悬架组件16的部件的左前悬架组件16的部件在图中标记有相同的附图标号。
前悬架组件16是双A形臂悬架组件。由此,前悬架组件16具有下A形臂250、上A形臂252和减震器组件254。减震器组件254包含围绕液压冲击器安置的盘簧,且液压冲击器具有与其连接的单独储存器。由于这种类型的减震器组件众所周知,将不更详细地描述减震器组件254。
如在图16中可见,下A形臂250在横向方向上比上A形臂252长。上、下A形臂250、252的横向向内端枢转连接到框架12,如下文将描述。A形臂250和252的横向向外端分别枢转连接到主销256的底部和顶部。主销256相对于A形臂250、252围绕轴线258(图16)枢转,所述轴线是前轮14的转向轴线。前轮14连接到轮毂260,所述轮毂以旋转方式连接到主销256,使得车轮14可围绕车轮旋转轴线262旋转(图16)。
如最佳在图18中所见,下A形臂250具有前臂264和后臂266。托架268(图18)在前臂264和后臂266的横向向外端附近连接于所述前臂与后臂之间。前臂264的横向向内端经由孔178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前部102的前托架174。如在图17中可见,前臂264的横向向内端安置在前托架174前方。保险杠框架组件179安置在(即,左、右悬架组件16的)两个下A形臂250的前臂264的横向向内端的前方,使得前臂264的横向向内端保持在前保险杠组件179与前托架174之间。后臂266的横向向内端经由连接到底部构件123的管272(图17)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底部构件123。如可见,后臂266的横向向内端安置在底部构件122前方。前臂264和后臂266的横向向内端以及因此下A形臂250围绕枢轴274枢转。
如最佳在图19中所见,上A形臂252具有前臂276和后臂278。横向构件280连接于前臂276与后臂278之间。前臂276的横向向内端经由孔176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前部102的前托架174。如在图17中可见,前臂276的横向向内端安置在前托架174前方。前保险杠组件179安置在(即,左、右悬架组件16的)两个上A形臂252的前臂276的横向向内端的前方,使得前臂276的横向向内端保持在前保险杠组件179与前托架174之间。后臂278的横向向内端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前部102的托架196的后板200。后臂278的横向向内端安置在后板200前方。板(未示出)安置在(即,左、右悬架组件16的)两个上A形臂252的后臂278的横向向内端的前方,使得后臂278的横向向内端保持在此板与后板200之间。前臂276和后臂278的横向向内端以及因此上A形臂252围绕枢轴286枢转。上A形臂252的枢轴286平行于下A形臂250的枢轴274,且枢轴274、286在其向后延伸且平行于竖直平面延伸时均向下延伸,所述竖直平面穿过车辆10的中心线37。如最佳在图16中所见,相比于两个上A形臂252的枢轴286,两个下A形臂250的枢轴274安置成在横向上更接近彼此。如最佳在图17中所见,相比于下A形臂250的横向向内端,上A形臂252的横向向内端安置成在车辆10的纵向方向上更接近彼此。
如最佳在图19中所见,轴288在前臂276和后臂278的横向向外端附近连接到所述前、后臂。轴288将减震器组件254的下端枢转连接到上A形臂。减震器组件254从其下端向上、向后和横向向内延伸。如最佳在图17中所见,减震器组件254的上端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的托架135。减震器组件254的上端安置在竖直构件124前方。托架290安置于左、右悬架组件16的减震器组件254的上端前方,使得减震器组件254的上端保持在托架290与托架135之间。如最佳在图20中所见,减震器组件254和托架290延伸通过车辆10的罩盖44中的孔45。尽管未在图20中示出,但托架135也延伸通过孔45。因此,减震器组件254和托架135、290的上端安置于罩盖44上方且从车辆10外部可见。如在图21中可见,当前悬架组件16的减震器组件254被完全压缩时,对应的前轮14的中心安置成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坐在驾驶员座椅24中的驾驶员的H点292,其中驾驶员座椅24处于其最靠后位置。H点对应于人体躯干与大腿之间的枢轴,如由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SAE J826(2008年11月修订)中的H点模板和H点机器所定义。
返回参看图16、17和19,每个上A形臂252具有连接在其后臂278顶部上的托架294(图19)连杆296在其下端处通过球形接头连接到托架294。连杆296大体上竖直延伸且在其上端处通过球形接头连接到防倾杆298的相对端。防倾杆298由一对衬套300支撑。衬套300连接到框架12的前部102的构件194的底部。
现转而参看图23到27,将更详细地描述后悬架组件20。由于左、右后悬架组件20是彼此的镜像,因此将仅详细描述右后悬架组件20。对应于右后悬架组件20的部件的左后悬架组件20的部件在图中标记有相同的附图标号。
后悬架组件20具有拖曳臂350、减震器组件352、上连杆354、趾型连杆356和下连杆358。连杆354、356、358的端具有球形接头。拖曳臂350和连杆354、356、358连接到转向节360,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轮毂362(图23)以旋转方式连接到转向节360。后轮18连接到轮毂362,使得车轮18可围绕车轮旋转轴线364旋转(图23、24B)。如最佳在图24A中所见,制动盘365安装到轮毂362。制动钳367安装到转向节360。
拖曳臂350在其前端通过球形接头369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托架110。球形接头369围绕安置在乘客座椅26下方的轴线366(图26)连接。如在图26中可见,当乘客座椅26处于如所示的其最靠后位置时,轴线366安置在座椅26的座椅底部368的最靠后点的前侧且在座椅底部368的最靠前点的后侧(注意:这些点分别含在竖直线370、372中)。这对于左拖曳臂350的球形接头369的轴线366相对于驾驶员座椅24来说也是如此。
如最佳在图27中所见,拖曳臂350具有前部374、弯曲部分376和转向节收纳部分378。前部374是直的且朝其前方逐渐减小。前部374限定两个孔380。板382和托架384连接到前部374的顶部后部板382和托架384用于连接减震器组件352的下端和扭力杆426,如下文所描述。弯曲部分376在其前端连接到前部374的后部。弯曲部分376随着其向后延伸而变厚。弯曲部分376是弯曲的,使得当其向后延伸时,其初始地横向向内且接着横向向外延伸。弯曲部分376的后端安置在前部374的后端横向外侧。转向节收纳部分378在其前端连接到弯曲部分376的后部。支架386连接到转向节收纳部分378的后部以限定在内部收纳转向节360的空间。托架390、392提供于转向节收纳部分378中以将转向节360连接到拖曳臂350,如下文所描述。刮削构件393连接到转向节收纳部分378的底部且在制动盘365下方延伸。
如最佳在图23中所见,上连杆354的横向向内端纵向安置在框架12的后部104的托架206、230之间。紧固件394插入通过托架230(图13)的孔232、上连杆354的横向向内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以及托架206(图13)中的孔224以将上连杆354枢转紧固到框架12的后部104。上连杆354的横向向外端安置在形成于托架390与支架386之间的凹部内部。转向节360的上凸台396具有在高于车轮旋转轴线364的位置处收纳在其中的球形接头397(图27)。上凸台396在上连杆354的横向向外端前侧收纳在托架390中。如最佳在图25A和27中所见,单个紧固件398插入通过支架386、上连杆354的横向向外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托架390以及转向节360的上凸台396中的球形接头397以将上连杆354、转向节360和拖曳臂350紧固在一起。
如最佳在图23中所见,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内端纵向安置在框架12的后部104的托架206、230之间。紧固件400插入通过托架230(图13)的孔234、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内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以及托架206(图13)中的孔226以将趾型连杆356枢转紧固到框架12的后部104。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外端收纳在支架386与转向节360之间。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外端通过紧固件402枢转紧固到转向节360的后部,所述紧固件插入通过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外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以及转向节360中的孔404(图27)。
如最佳在图23中所见,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内端纵向安置在框架12的后部104的托架206、230之间。紧固件406插入通过托架230(图13)的孔232、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内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以及托架206(图13)中的孔228以将下连杆358枢转紧固到框架12的后部104。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外端安置在形成于支架386与托架392之间的凹部内部。转向节360的下凸台408(图27)具有在低于车轮旋转轴线364的位置处收纳其中的球形接头409(图27)。下凸台408在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外端前侧收纳在托架392中。如最佳在图24A和27中所见,单个紧固件410插入通过支架286、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外端处的球形接头中的孔、托架392以及转向节360的下凸台408中的球形接头409以将下连杆358、转向节360和拖曳臂350紧固在一起。
如最佳在图24B中所见,连杆354、356、358在其朝向转向节360延伸时从其与框架12的后部104的连接处向前延伸。连杆354、356、358安置在车轮旋转轴线364后侧。趾型连杆356安置在上连杆354和下连杆358的后侧。如最佳在图25B中所见,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内连接点442安置在上连杆354和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内连接点444、446的横向内侧。连接点442还在横向上处于穿过连接点444、446的线448与车辆10的纵向和竖直延伸的中心平面450之间。如在图25A中可见,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外连接点452安置在上连杆354和下连杆358的横向向外连接点454、456的横向外侧。连接点452还在横向上处于穿过连接点454、456的线458与对应的制动盘365之间。
如在图24B中可见,当从上方观看时,穿过上连杆354的连接点444、454的线460相对于穿过趾型连杆356的连接点442、452的线462以及穿过下连杆358的连接点446、456的线464(在图24B中隐藏)偏斜。如在图25A和25B中可见,当从后方观看时,在后悬架组件20处于其中穿过横向向外连接点454、456的线458是竖直(即,如图25A、25B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线460和464彼此平行,但线462相对于线460、464偏斜。线460与464之间的相对角度在后悬架组件20的整个行程范围内变化小于1度,由此对于后悬架组件20的所有位置,线460和464被认为基本上平行。如在图24B中可见,穿过趾型连杆356的连接点442、452的线462延伸通过由其对应的制动盘365的周界限定的圆形。
减震器组件352包含围绕液压冲击器安置的盘簧,且液压冲击器具有与其连接的单独储存器。由于这种类型的减震器组件众所周知,将不更详细地描述减震器组件352。减震器组件352的下端经由托架384通过球形接头(未示出)围绕枢轴412(图26)枢转连接到拖曳臂350。减震器组件352从托架384向上、向前和横向向内延伸。如在图23中可见,减震器组件352的上端经由球形接头(未示出)围绕枢轴414(图26)枢转连接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托架154。如在图23中可见,减震器组件352的上部安置在框架12的支腿172和构件222的横向内侧。发动机30横向上安置在左、右减震器组件352之间。如在图21中可见,对于左后悬架组件20,当后悬架组件20的减震器组件352完全压缩时,对应后轮18的中心和减震器组件352的下端安置成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坐在驾驶员座椅24中的驾驶员的H点292,其中驾驶员座椅24在其最靠后位置。
当后悬架组件20在车辆10的操作期间上下移动时,拖曳臂350和趾型连杆356围绕后悬架组件20的瞬时中心轴线466枢转。如在图24A和24B中可见,瞬时中心轴线466是穿过拖曳臂350前部的球形接头369的中心和趾型连杆356的横向向内端(即连接点442)处的球形接头中心的轴线。
如在图26中可见,对于乘客座椅26和右后悬架组件20,拖曳臂350的轴线366和减震器组件352的枢轴414定位成在乘客座椅26处于如所示的其最靠后位置时,使得乘客座椅26的座椅靠背416的横向中心部分具有安置在轴线366后侧的最靠前点418和安置在枢轴414前侧的最靠后点420。这对于驾驶员座椅24相对于左悬架组件20来说也是如此。
如最佳在图24A中所见,左、右拖曳臂350各自枢转连接到连杆422。每个连杆422通过板382和托架384由球形接头(未示出)连接到其对应的拖曳臂350,连杆下端收纳于所述板与所述托架之间。连杆422向上延伸且经由球形接头枢转连接到扭力杆426的相对端。扭力杆426经由两个轴台424连接到框架12的后部104的构件210,如在图5中可见。
如在图22中可见,穿过点430和432的线428安置在车辆10的驾驶员的肩部(大体上由曲线434指示)上方,驾驶员坐在处于如所示的最靠后位置的驾驶员座椅24中且其背部紧靠座椅靠背416。曲线434含有如在SAE J826(2008年11月修订)中定义的肩部参考点。点430是后减震器组件352的枢轴414与后减震器组件352的减震器的中心线436的相交区处的点。点432是前减震器组件254的上枢轴438与前减震器组件254的减震器的中心线440的相交区处的点。
现转而参看图5和28到35,将描述车辆10的动力系统。发动机30在穿过座椅底部368的最靠后点的线370(图26)后方连接到框架12。更具体地说,发动机30在其下部具有分别连接到框架12的后部104的托架214、216(图13)的两个发动机架500、502(图31)。发动机30是直列式三缸四冲程内燃发动机。预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内燃发动机,例如V型双缸或二冲程内燃发动机等。还预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动机30可替换为另一类型的电机,例如柴油发动机或电动机等。
变速驱动桥34安装到发动机30后面。变速驱动桥34以机械方式连接到换档器504(图35)。换档器504横向安置于两个座椅24、26之间。换档器504允许驾驶员从通常被称为变速箱的变速驱动桥34的齿轮啮合的多个组合中进行选择。在本发明实施方案中,换档器504允许驾驶员选择倒档、两个前进档(高和低)以及其中变速驱动桥34不向车轮14、18传输转矩的空档。预期换档器504与变速驱动桥34之间可使用其它类型的连接。还预期变速驱动桥34可在仅将转矩传递到车轮14或18中的两个车轮以及将转矩传递到所有四各车轮14、18之间进行选择,在此情况下将在驾驶员附近提供两轮驱动、四轮驱动选择器。
CVT 32安装于发动机30的左侧以及变速驱动桥34的左侧。CVT 32具有CVT壳体506(图32到34),主皮带轮508、辅皮带轮510和皮带512位于所述CVT壳体内部(在图29中示意性地示出)。为了冷却CVT 32,CVT壳体506具有用以供应空气到CVT壳体506内部的两个入口管514以及从CVT壳体506排气的两个出口管516。入口管514的入口连接到空气箱515的底部,其罩盖已被移除以示出其内部特征。出口管516的出口向大气开放。主皮带轮508安装于发动机30(在图29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输出轴518上且由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输出轴从发动机30的左侧突出。在本发明实施方案中,输出轴518是发动机30的曲轴,但预期其可以是由曲轴驱动的单独轴。辅皮带轮510安装于变速驱动桥34(在图29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输入轴520上并驱动所述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从变速驱动桥34的左侧突出。预期CVT 32可安装于发动机30以及变速驱动桥34的右侧,在此情况下,轴518和520将分别从发动机30和变速驱动桥34的右侧突出。皮带512缠绕在主皮带轮508和辅皮带轮510周围以将转矩从主皮带轮508传递到辅皮带轮510。因此,发动机30驱动CVT 32,所述CVT驱动变速驱动桥34。
如在图29中可见,在车辆10在平坦水平地面上处于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当座椅24处于如所示的其最靠后位置时,发动机30的输出轴518和变速驱动桥34的输入轴520竖直高于驾驶员座椅24的座椅底部368的最低点521。如还可在图29中所见,穿过主皮带轮508和辅皮带轮510的最高点的线522在竖直方向上经过坐在驾驶员座椅24中的驾驶员的H点292上方,其中驾驶员座椅24处于其最靠后位置。
变速驱动桥34具有连接并驱动前输出轴524(图31)的多个齿轮系。变速驱动桥34并入有由所述多个齿轮系驱动的后差速器526。后差速器526的从动输出齿轮(未示出)围绕横向延伸的后差速器轴线528旋转(图31)。后差速器526的从动输出齿轮经由定位于柔性罩盖532内部的也称为同动接头的恒定速度(CV)接头531(图24A到25B中所示)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左、右后半轴530。后半轴530从后差速器526向下(当后悬架组件20处于图24A中示出的位置时)且横向向外延伸。后半轴530的横向向外端经由定位于柔性罩盖534(图23)内部的万向接头(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后轮轴(未示出)。后轮轴延伸通过转向节360且连接到后轮轮毂362,所述后轮轮毂继而驱动后轮18。如在图24B和28中可见,上连杆354、趾型连杆356和下连杆358完全位于半轴530和后差速器轴线528后方。
为了减少半轴530在后悬架组件20上下移动时进出CV接头531,将CV接头531安置在后悬架组件20的瞬时中心轴线466附近。如在图24B和25B中可见,CV接头531的中心535位于瞬时中心轴线466的略微横向外侧(图24B)以及竖直上方(图25B)。如最佳在图25B中所见,CV接头531的中心535安置在穿过上连杆354和下358的连接点444、446的线448的横向外侧。另外,CV接头531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低于上连杆354和趾型连杆356的连接点444、442且在竖直方向上高于下连杆358的连接点446。
如在图28中可见,变速驱动桥34的前输出轴524安置在车辆10的纵向中心线37的右侧。前输出轴524经由万向接头538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驱动轴536。驱动轴536从万向接头538向前且朝向左侧延伸。驱动轴536的前端连接到套管(未示出),所述套管支撑在安装到托架120(图7)的轴承组件540内部。安置在轴承组件540前方且与驱动轴536同轴的另一驱动轴542经由花键连接到驱动轴536。驱动轴542的前端经由万向接头546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另一驱动轴544。驱动轴544从万向接头546向前、向上且向左延伸。驱动轴544的前端经由万向接头550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前差速器输入轴548。前差速器输入轴548平行于纵向中心线37且安置在其左侧。
前差速器输入轴548驱动前差速器552。如最佳在图30中所见,前差速器552安装到板192的顶部且跨骑框架12的前部102的构件188。紧固件(未示出)穿过板192的底部插入前差速器552中,以将前差速器552固定到板192。前差速器552的底部收纳于由框架12的前部102的托架174、构件180和构件182限定的周界内(图10)。
前差速器552的从动输出齿轮(未示出)围绕横向延伸的前差速器轴线554旋转(图28、29)。前差速器552的从动输出齿轮经由定位于柔性罩盖558内部的万向接头(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左、右前半轴556。前半轴556从前差速器552向下(当前悬架组件16处于图16中示出的位置时)且横向向外延伸。前半轴556的横向向外端经由定位于柔性罩盖560内部的万向接头(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且驱动前轮轴(未示出)。前轮轴延伸通过主销256且连接到前轮轮毂260,所述前轮轮毂继而驱动前轮14。
现转而参看图31到36,将描述车辆10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
进气系统具有面朝上的空气入口600,其位于发动机30的左前部分上方的空气箱515中。空气从空气入口600流到向下、向前和向右延伸的进气管602中,且通过其右端附近的空气箱604的顶部部分进入。空气箱604大体上为圆柱形且含有空气过滤器(未示出)。空气箱604从其右端向下、向前和向左延伸。空气箱604在其左下角具有作为空气箱604的下部的排放口606,以允许可能累积在空气箱604中的任何水从空气箱604排出。
空气从空气箱604进入大体上从空气箱604的右端壁向右延伸的空气管608,且进入涡轮增压器610。涡轮增压器610安置在发动机30的汽缸的前方,且相对于发动机30大体上横向居中。空气从涡轮增压器610进入连接到中间冷却器614的左侧的空气管612。
中间冷却器614包含供来自空气管612的空气流冷却先前在涡轮增压器610中被加热的空气的通道。中间冷却器614以某一角度横向安置在座椅24、26之间。在中间冷却器614下方提供风扇620,以至少在车辆10静止时产生通过中间冷却器614的气流。
空气从中间冷却器614向下和向后在安置在发动机30右侧的空气管622(图33)中流动。空气从空气管622进入节流阀体624(图34),所述节流阀体包含用以控制到发动机30的空气流的节流阀(未示出)。节流阀的位置至少部分地由安置在驾驶员座椅24前方的节流踏板626(图5)的位置确定。空气从节流阀体624进入气室628,所述气室在发动机30的汽缸后方横向延伸。空气从气室628供应到发动机30的燃烧室。
来自发动机30的燃烧室的废气经由连接到发动机30的汽缸前部的排气歧管650(图32)进入排气系统。废气从排气歧管650流到涡轮增压器610以驱动涡轮增压器610的涡轮。废气从涡轮增压器610流入首先向右然后向后延伸的排气管652。废气从排气管652向后且向下流动通过膨胀室654。预期膨胀室654可容纳催化转换器。膨胀室654安置于容器656内部,在图中移除所述容器的一部分以示出膨胀室654。废气从膨胀室654流到排气管658中,所述排气管首先向后然后向左延伸到消声器660中。排气从消声器660流到从消声器660的后侧延伸的排气管662中。排气管662在车辆10上横向居中。排气管662限定面向后的排气口664,废气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到大气中。
消声器660大体上定形为具有封闭端的椭圆柱。如最佳在图31和33中所见,消声器660经由两个臂666连接到安置在消声器660下方的托架670。振动阻尼器(未示出)提供于臂666与托架670之间。托架670连接到振动阻尼器674,且振动阻尼器674连接到具有一对臂的托架676。托架676的臂在轴线528后侧连接到变速驱动桥34中含有后差速器526的部分的任一侧。
如在图5中可见,散热器616连接到框架102的前部和保险杠框架组件179。散热器616用于冷却发动机冷却液,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用于冷却发动机30。
现转而参看图5、19、37和38,将描述车辆10的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具有安置在驾驶员座椅24前方的方向盘28。方向盘28经由方向盘位置调整机构700连接到方向盘支撑框架结构138。方向盘位置调整机构700允许方向盘28围绕横向延伸的水平轴线枢转,使得方向盘28的高度和定向可被调整。
方向盘28通过轴和万向接头702的装配(图37)连接到电动机和齿轮箱组件706的输入轴704(图19)。电动机和齿轮箱组件706施加转矩以辅助使车辆10转向。由电动机和齿轮箱组件706施加的转矩量根据车辆10的操作条件而变化。由此,车辆10的转向组件具有通常被称为动力转向系统的部件。
电动机和齿轮箱组件706的输出轴708(图38)经由轴710和一对万向接头712连接到齿条小齿轮组件716的输入轴714。如在图中可见,齿条小齿轮组件716位于前减震器组件254和前差速器552的后侧,且在防倾杆298的横向延伸部分下方。齿条小齿轮组件716的小齿轮(未示出)连接到齿条小齿轮组件716的输入轴714的前端。如可从输入轴714的位置(参见图19)理解,小齿轮安置在车辆10的纵向中心线37的左侧。
两个转向杆718通过球形接头连接到齿条小齿轮组件716的前部。转向杆718的横向向外端通过球形接头连接到主销256后部处的凸台720。作为转动方向盘28的结果,齿条小齿轮组件716向左或向右移动转向杆718,这使得主销256以及因此前轮14围绕其转向轴线258旋转,由此使车辆10沿对应于方向盘28的旋转方向的方向转向。
现转而参看图39到41,将更详细地描述驾驶员座椅24和乘客座椅26。如先前所提及,座椅24、26中的每一个具有座椅底部368和座椅靠背416。座椅24、26中的每一个还具有安置于座椅靠背416上方的头枕750。座椅24、26中的每一个由塑料外壳构成,衬垫安装到所述塑料外壳。
两个滚轮组件752连接到每个座椅24、26的底部。滚轮组件752安装在轨754上。轨754在其前端处安装到框架12的中心部分100的托架158(参看图7)。轨754从其前端向后和向下延伸,且在其后端连接到销756。销756连接到托架111(图36)。
每个滚轮组件752具有一对板762,四个滚轮764保持在所述一对板之间。每个滚轮组件752安装到其对应的轨754,使得轨754横向收纳于板762之间,其中滚轮764中的两个滚轮在轨754顶部上且滚轮764中的两个滚轮在轨754下方。由此,滚轮组件752允许座椅24、26彼此独立地沿着轨754在各种位置之间移动。由于轨754成角度,因此随着座椅24、26向前移动,所述轨也向上移动,如通过比较座椅24在图39到图41中的位置可见。
为了将座椅24和26维持在适当位置,座椅24、26中的每个座椅的右滚轮组件752具有从其对应的座椅24、26的前部突出的横向偏置臂766(参看图40)。为了设置其对应座椅24或26的位置,向左推动臂766以使臂766上的销(未示出,但在部分768上)从右轨754的左侧中的凹坑(未示出)脱啮,使座椅24或26在轨754上移动到所要位置,且释放臂766以使得臂766上的销插入右轨754中的多个孔(未示出)中与其对齐的一个孔。
销756经由金属铸件768连接到轨754。铸件768提供收纳销756的孔(未示出)以及收纳紧固件770的横向延伸孔(未示出)。紧固件770将夹772紧固到铸件768。夹772用于紧固座椅24(或26)的安全带776的腰带部分774。
对本发明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修改和改进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变得显而易见。前文描述旨在是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技术的范围因此旨在仅受到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

Claims (48)

1.一种车辆,其包括:
框架;
驾驶员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乘客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旁边;
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
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
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
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
后差速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所述后差速器限定横向延伸的后差速器轴线;以及
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后差速器驱动所述右后轮和所述左后轮;
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
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上部,并且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下部;
下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上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
趾型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所述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所述趾型连杆完全安置在所述后差速器轴线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
左后轮毂,其将所述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
左半轴,其将所述左后轮毂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
右后轮毂,其将所述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
右半轴,其将所述右后轮毂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
其中所述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所述趾型连杆完全安置在所述左、右半轴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所述下连杆与所述上连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上球形接头,其将所述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所述上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中的对应一个的车轮旋转轴线;以及
下球形接头,其将所述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所述下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车轮旋转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在穿过下连接点和上连接点的线竖直时,所述下连杆平行于所述上连杆;
所述下连接点是所述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
所述上连接点是所述上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穿过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一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穿过所述趾型连杆与所述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二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
所述第二线的所述投影相对于穿过所述上连杆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三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以及
所述第三线的所述投影相对于所述第一线的所述投影是偏斜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穿过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一线在横向延伸的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穿过所述趾型连杆与所述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二线在所述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以及
所述第二线的所述投影相对于穿过所述上连杆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第三线在所述竖直平面上的投影是偏斜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拖曳臂之间的扭力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转向节的连接点处于所述上、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的横向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内端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处于所述上、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内端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横向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转向节的连接点处于所述上、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的连接点的纵向后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
左后轮毂,其将所述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
左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左后轮毂;
右后轮毂,其将所述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以及
右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右后轮毂;
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所述趾型连杆与所述转向节的连接点以及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线延伸通过由所述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制动盘的周界限定的圆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以及
所述上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在所述转向节后方;
所述上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在所述转向节后方;以及
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在所述转向节后方。
16.一种车辆,其包括:
框架;
驾驶员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乘客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旁边;
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
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
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
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以及
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轮中的至少两个轮;
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
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上部,并且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下部;
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和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以及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
单个紧固件,其插入通过所述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
所述单个紧固件将所述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紧固在一起,
所述连杆的横向向外端相对于所述拖曳臂和所述转向节围绕所述单个紧固件枢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连杆是下连杆;以及
所述单个紧固件是单个下紧固件;以及
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上连杆,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和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以及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
单个上紧固件,其插入通过所述上连杆的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
所述单个上紧固件将所述上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所述转向节和所述拖曳臂紧固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单个下紧固件延伸穿过连接到所述下连杆的第一球形接头;以及
所述单个上紧固件延伸穿过连接至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球形接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转向节具有上凸台和下凸台;
所述单个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上凸台;以及
所述单个下紧固件穿过所述下凸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
所述上凸台在纵向上处于所述上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之间;以及
所述下凸台在纵向上处于所述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与所述拖曳臂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上球形接头,其安置在所述上凸台中;以及
下球形接头,其安置在所述下凸台中;
其中:
所述单个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上球形接头;以及
所述单个下紧固件穿过所述下球形接头。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趾型连杆,所述趾型连杆具有通过趾型连杆紧固件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以及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所述下连杆与所述上连杆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紧固件处于所述单个下紧固件和单个上紧固件的横向外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内端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处于所述上、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内端与所述框架的连接点的横向内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处于所述上、下连杆的所述横向向外端的纵向后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上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拖曳臂之间的扭力杆。
29.一种车辆,其包括:
框架;
驾驶员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乘客座椅,其连接到所述框架,所述乘客座椅安置在所述驾驶员座椅旁边;
左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前悬架组件;
右前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前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前悬架组件;
左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左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
右后悬架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框架;
右后轮,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以及
电机,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轮中的至少两个轮;
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拖曳臂,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前端;
转向节,其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上部,并且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下部;
下连杆,其具有在第一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二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上连杆,其具有在第三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四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以及
趾型连杆,其具有在第五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转向节的横向向外端和在第六连接点处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横向向内端,
所述第五连接点在横向上比所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更远离纵向和竖直延伸的中心平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第六连接点在横向上比所述第二和第四连接点更接近所述平面。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第六连接点在横向上处于所述平面与穿过所述第二和第四连接点的线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平面偏斜。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的线在横向上处于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线相对于所述平面偏斜。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
左后轮毂,其将所述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
左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左后轮毂;
右后轮毂,其将所述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以及
右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右后轮毂;
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五连接点在横向上处于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的线与所述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制动盘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
左后轮毂,其将所述左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左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
左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左后轮毂;
右后轮毂,其将所述右后轮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所述右后悬架组件的所述转向节;以及
右后制动盘,其连接到所述右后轮毂;
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穿过所述第五和第六连接点的线延伸通过由所述左后制动盘和右后制动盘中的对应一个制动盘的周界限定的圆形。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对于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趾型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处于所述下连杆与所述上连杆之间。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穿过所述第六连接点以及所述拖曳臂与所述框架之间的连接处的瞬时中心轴线;且
所述车辆还包括:
后差速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机;
左恒定速度接头,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
左半轴,其将所述左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左后轮;
右恒定速度接头,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后差速器;以及
右半轴,其将所述右恒定速度接头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后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接近其对应的瞬时中心轴线。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辆,其中在以所述车辆的后立面图观看时,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高于其对应的瞬时中心轴线。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辆,其中在以所述车辆的俯视平面图观看时,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处于其对应的瞬时中心轴线的横向外侧。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四连接点。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六连接点。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点。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第四和第六连接点在横向上处于所述左、右恒定速度接头的中心之间。
4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上球形接头,其将所述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所述上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中的对应一个的车轮旋转轴线;以及
下球形接头,其将所述转向节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所述下球形接头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车轮旋转轴线。
4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左后悬架组件和所述右后悬架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具有枢转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下端和枢转连接到所述框架的上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所述拖曳臂之间的扭力杆。
CN201680090023.3A 2016-08-15 2016-08-15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Active CN109843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6/054895 WO2018033768A1 (en) 2016-08-15 2016-08-15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n off-road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612A CN109843612A (zh) 2019-06-04
CN109843612B true CN109843612B (zh) 2023-10-27

Family

ID=6119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023.3A Active CN109843612B (zh) 2016-08-15 2016-08-15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3612B (zh)
CA (1) CA3033809A1 (zh)
RU (1) RU2720392C1 (zh)
WO (1) WO20180337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861761U (zh) * 2020-09-15 2021-08-03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
CN116209586B (zh) * 2020-09-30 2024-06-04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车辆
US20230364957A1 (en) * 2020-09-30 2023-11-16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n off-road vehicle
CN112722083A (zh) * 2021-01-27 2021-04-30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
US11667166B2 (en) 2021-01-27 2023-06-06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All-terrain vehicle
CN112848825A (zh) * 2021-02-21 2021-05-28 石河子大学 一种全地形车三连杆后悬架
CN115180053B (zh) * 2022-08-31 2023-01-24 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置物仓的四轮全地形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5382A (ja) * 2004-02-13 2005-08-2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2712232A (zh) * 2009-11-16 2012-10-03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具有倾斜前轮和用于该倾斜前轮的悬架的倾斜车辆
CN103347772A (zh) * 2011-02-01 2013-10-09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辆
CN105008152A (zh) * 2013-03-07 2015-10-28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车辆
CN105270128A (zh) * 2014-07-18 2016-01-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前悬架组件和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7510A (en) * 1993-03-26 1996-04-1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ulti-link type suspension system
US7770907B2 (en) * 2006-01-20 2010-08-1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All terrain vehicle
US8091657B2 (en) * 2007-05-16 2012-01-10 Polaris Industries Inc. Frame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WO2009134254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having adjustable track width
US8764039B2 (en) * 2012-04-24 2014-07-01 Artic Cat Inc. Suspension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5382A (ja) * 2004-02-13 2005-08-2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2712232A (zh) * 2009-11-16 2012-10-03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具有倾斜前轮和用于该倾斜前轮的悬架的倾斜车辆
CN103347772A (zh) * 2011-02-01 2013-10-09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辆
CN105008152A (zh) * 2013-03-07 2015-10-28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车辆
CN105270128A (zh) * 2014-07-18 2016-01-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前悬架组件和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3768A1 (en) 2018-02-22
RU2720392C1 (ru) 2020-04-29
CA3033809A1 (en) 2018-02-22
CN109843612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1927B2 (en)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n off-road vehicle
CN109843612B (zh) 用于越野车的后悬架组件
US11787279B2 (en) Off-road recreational vehicle
US10730544B2 (e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system
US11352055B2 (en) Rear steer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RU2637139C1 (ru) Вне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посадкой бок о бок
US7650959B2 (en) Frame arrangement for off-road vehicle
RU2622148C1 (ru) Внедорожное колес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посадкой бок о бок
US7510199B2 (en) Off-road vehicle with wheel suspension
US1044226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WO2015114606A1 (en) Off-road wheeled side-by-side vehicle
US20140116796A1 (en) Vehicle exhaust system
US11161544B2 (en) Rear steer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20180215220A1 (en) Knuckle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CN109803872B (zh) 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统
RU2780259C2 (ru) Узел задней подвески для вне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2780350C1 (ru) Узел задней подвески для вне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A2794236A1 (en) Vehicle exhaus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