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2886A -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2886A
CN109842886A CN201910013478.0A CN201910013478A CN109842886A CN 109842886 A CN109842886 A CN 109842886A CN 201910013478 A CN201910013478 A CN 201910013478A CN 109842886 A CN109842886 A CN 10984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logout
dimension
communications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34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2886B (zh
Inventor
韦海波
王宜科
孔力
徐文洪
邱涛
黄志勇
夏学军
耿海粟
杨国颖
桑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34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2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实现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包括:将所述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所述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所述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rd-Generation,2G)减频退网主要利用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侧数据分析2G网络的话务、移动终端用户数情况,根据2G业话务结合当前载波配置、2G收益制定减频退网方案,满足单载波话务的减频到单载波,收益低于运维成本直接进行退网。
目前的2G减频退网方式,不能精确结合网络资源和收益进行2G减频退网,对用户感知与网络质量产生影响,会导致区域间减频退网站点数量不均衡,而且不能达到最大程度减频退网规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方法及装置,用于精确进行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并减少对用户感知和网络质量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频退网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所述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所述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频退网装置,划分单元、获取单元、构建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所述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所述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所述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减频退网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减频退网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减频退网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减频退网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通信网络常驻移动终端的多个维度进行网格优先级排序进行价值网格等级划分,并根据不同价值网格、制定退网方案,根据退网方法进行分步减频退网,使通信网络退网后用户感知保障最大化,实现退网规模最大化、投资收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概念进行简单介绍。
频率重耕:
频率重耕是指电信网络运营商对既有频谱资源按技术演进的不同系统制式需求进行重构或重组,以达到提升与更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目的。
O域:
O域,即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operation supportsystem的数据域,包括多个网络数据,如信令、告警、故障、网络资源等。
B域:
B域,即电信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的数据域,B域包括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如用户的消费习惯、终端信息、ARPU的分组、业务内容,业务受众人群等。
G900、G1800:
G900,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900mhz;G1800即GSM 1800mhz,G900与G1800为2G通信网络的两个频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可以应用于G900与G1800的减频退网。
L1800、GL1800:
L1800,即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GL1800=GSM+LTE,GL1800设备既可以承接2G业务,又可以承接4G业务。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移动终端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服务。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单元、移动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移动、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车辆用户设备、移动代理或移动装置等。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例如,手持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车载设备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可以应用于2G,还可以应用于如3G、4G等通信网络。
需要说明的,当将某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减频退网后,其演进的通信网络可以替代承担该退网的通信网络的业务,示例性的,当将2G网络退网后,3G和/或4G网络可以承担2G网络的业务,即当将2G网络进行减频退网,则3G和/或4G为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可以承接2G的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以将现有的2G网络进行减频退网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于2G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通过电B+O域的大数据分析,制定移动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总体思路,其中,O域数据包括:各地市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MR数据用于3G和4G覆盖分析和个地市counter数据用于2G和3G业务量、网络协同等分析与统计;B域数据包括个地市的B域账单、详单数据、最新IMEI信息库、投诉数据等,用于用户、移动、业务、用户行为等网格级数据分析与统计。参照图1中所示,通过三“看”一“面向”,参考O+B大数据确定2G退网方案。
需要说明的,图1中仅以目前现网中的2G、3G、4G为例进行分析,还可以为其他制式的通信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参照图2中所示,该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5:
S101、将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
将通信网络划分的方式可以为按照经纬度将通信网络划分多个网络,还可以按照地理区域将通信网络划分多个网络,通过将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分析每个网格的网络数据,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
S102、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个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
可选的,可以从业务数据的四个维度分析网格的价值,第一维度可以为网格内每个移动终端的业务量,第二维度可以为网格内每个移动终端的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Pe rUser,ARPU),第三维度可以为网格内每个移动终端的每月通话时长(minutes ofusage,MOU),第四维度可以为网格内每个移动终端的高级用户(very important people,VIP)等级。
需要说明的,通过移动终端的用户价值贡献度的分析,精确的进行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可以是减频退网后的收益保持最大化,同时还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减频退网后对用户使用的影响。
S103、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
可选的,S103具体可以为: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移动终端业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其中,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第一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一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一移动终端为APRU大于第一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第二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二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MOU大于第二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第三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三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三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三移动终端为VIP等级大于第三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第四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四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具体的,以A省为例,目前,根据A省移动终端数量及渗透率情况分析:全省单频900M 2G移动终端已非常少;2G移动终端占比44%,第二卡槽占比35%,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移动终端占比12%。作为签转及抢占第一卡槽重要提质对象,应特别注重退网清频对第二卡槽的签转与保障。在目前网络建设划分的A省9307个网格基础上,进行2G用户、移动终端、业务分布分析,依据2G移动终端用户价值贡献度相关维度,对网格的2G价值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编制退网方案。可以参照表1,表1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网格的维度价值排序表。
表1通信网络的维度价值排序表
需要说明的,以网格为单位基于大数据的对常驻2G移动终端类型进行分析,并对2G移动终端网络制式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仅支持G900移动终端的数量,进而为这类移动终端用户是迁转还是舍弃提供决策参考;对2G移动终端用户类型进行分析,确定2G迁转与保障的重点用户,如该用户的移动终端中的第二卡槽使用的为2G网络,从而可以为用户迁转工作提供参考。
示例性的,第一阈值可以为40,第二阈值可以为200,第三阈值可以为2级,第一百分值可以为80%,第二百分值可以为20%。
可选的,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第二维度、第三维度及第四维度下全部都为第一等级,则本网格为A级网格;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下、在第二维度下、在第三维度下及在第四维度下为第一等级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则本网格为B级网格;如果一个网格在第一维度下、第二维度下、第三维度下及第四维度下全部为第二等级,则本网格为C级网格。
具体的,网格定级原则可以参照表2中所示。
表2网格定级原则及网格定级原则
网格价值等级 定级原则
A 4个维度均为第一等级
B 1到3个维度为第一等级
C 4个维度均为第二等级
S104、构建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
可选的,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二通信频段。
需要说明的,当通信网络为2G通信网络时,3G通信通信网络设备可以包括G900和G1800两个频段。
S104具体可以包括:获取网格中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
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网格内升级后的通信网络满足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话务需求,则将A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和/或,将B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和/或,将C级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三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五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示例性的,第四阈值可以为5%,第五阈值可以为通信网络退网前的用户投诉量。
需要说明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制定2G第一退网方案,第一退网方案为:网络资源匹配后可以退网的2G基站
具体的,当实施第一退网方案时,网络调整方案可以为:以网格为单位,G900基站下2G移动终端产生的话务量占网格内所有2G移动终端产生话务量的5%以上,且网格内L1800基站规模满足G900退网的反升需求:对于A级网格:城区按G900的1:3反升GL1800,农村按1:2反升GL1800,G900可直接退网;对于B级网格:城区根据G900单站话务量是否大于城区全网均值,确定按1:3或1:2反升GL1800,农村按1:2反升,G900可直接退网;对于C级网格:城区按G900的1:2反升GL1800,农村按1:1反升,G900可直接退网。
对L1800基站反升后2G设备下电评估:网优中心对反升后的G1800网进行全网优化,并结合拉网测试和深度覆盖评估,其中,将A级网格对G1800的覆盖、容量与原2G网络进行对比,在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对原有2G设备进行锁闭;获取两周内集中投诉发生情况,若投诉无明显增加,则原有2G设备可以下电,否则回退。B级和C级网格的G网覆盖和容量会有明显下降,网优中心获取原有2G设备锁闭后两周内的集中投诉发生情况,若投诉无明显增加,原有2G设备可以下电,否则需加大反升规模或市场迁转力度。
需要说明的,将2G退网后网格的指标要求为:A类网格Rxlevel>-95dbm的覆盖率提升1-3%,容量无变化,同时Rxqual<5;B类网格Rxlevel>-95dbm的覆盖率及容量无变化,同时Rxqual<5;C类网格业务集中区域Rxlevel>-95dbm的覆盖率及容量无变化,同时Rxqual<5。
可选的,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小于第六阈值时,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或,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七阈值、网格内升级的通信网络满足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通话需求且网格内高价值用户已迁转值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其中高价值用户为满足ARPU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和/或MOU大于或等于第九阈值和/或VIP大于或等于第十阈值的用户,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十一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示例性的,第六阈值可以为5%,第七阈值可以为5%,第八阈值可以为40,第九阈值可以为200,第十阈值可以为3级,第十一阈值可以为通信网络退网前的用户投诉量。
具体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制定2G退网的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第二方案为可以直接退网的2G基站。第三方案可以为:通过网络与市场资源匹配后可以退网的2G基站。
其中,当实施第二退网方案时,网络调整方案可以为:与L1800共站的G1800基站,直接通过L1800反升GL1800替换老旧设备;以网格为单位,G900基站下2G移动终端产生的话务量占网格内所有2G移动终端产生话务量的5%以下,G900基站可考虑退网。
L1800基站反升后2G设备下电评估:网优中心对反升后的G1800网进行全网优化,结合拉网测试和深度覆盖评估,对G1800的覆盖、容量与原2G网络进行对比,在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对原有2G设备进行锁闭。随后关注两周内集中投诉发生情况,若投诉无明显增加,原有2G设备可以下电,否则回退。
需要说明的,退网后指标要求:Rxlevel>-95dbm的覆盖率及容量与退网前无变化,同时Rxqual<5。
其中,当实施第三退网方案时,网络调整方案可以为:以网格为单位,G900基站下2G移动终端产生的话务量占网格内所有2G移动终端产生话务量的5%以上,且A、B、C类网格内L1800基站规模不满足方案一确定的G900退网反升需求,要优先完成高价值2G用户,以及持有3/4G移动终端的2G用户(如第二卡槽移动终端)的迁转工作,G900才能退网,其中,高价值用户可以为移动终端业务数据满足ARPU>=40、MOU>=200、VIP>=3这三个条件中任一条件的行业用户。
对于独立G1800基站,若该基站位于城区且其周边150米以内或,若该基站位于农村且其周边500米以内有L1800基站,可以将该基站反升GL1088解决;若基站周边无L1800站,将2G业务量高的基站通过拉远L1800RRU反升解决,将2G业务量低的直接退网。
L1800基站反升后2G设备下电评估:
网优中心对反升后的G1800网进行全网优化,结合拉网测试和深度覆盖评估,获取原有2G设备锁闭后两周内的集中投诉发生情况,若投诉无明显增加,原有2G设备可以下电,否则需继续加大市场迁转力度。
需要说明的,退网后指标要求:各类网格业务集中区域Rxlevel>-95dbm的覆盖率及容量无变化,同时Rxqual<5。
S105、根据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具体的,按照第一退网方案,对于A、B、C类网格内满足G900相应反升规模要求的L1800基站,全部反升GL1800,并将G900直接退网;按照第二退网方案,对于与现网L1800共站的G1800直接用GL1800替换,并将话务量低的G900直接退网;按照第三退网方案,对于L1800基站规模不满足G900相应反升规模要求的A、B、C类网格,在市场完成高价值和持有3/4G移动终端的2G用户迁转后,反升所有L1800基站,并将下电G900设备。
可选的,参照图3中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201:
S201、根据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进行频率重耕,便于升级后的通信网络使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
需要说明的,为再次利用通信网络退网后的频谱资源,需要对2G网络进行频率重耕,2G频率重耕关键技术可以包括:L1800反升GL1800共模技术、GL1800频率动态扩展技术、构建GL1800替换G900覆盖测算技术。
具体的,L1800反升GL1800共模技术,是指L1800基站通过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软件定义及增加2G主控板,实现一套4G设备同时提供2/4G两张网络的信号覆盖,有效降低耗电费用和铁塔配套资源。
其中,L1800反升所需工作包括:增加相关的硬件设备和相应的LICENSE资源;对现网的与L1800共站的G1800站点业务进行割接;部分G1800基站与L1800基站可能不共站,需要改变2G组网架构,并进行专项优化;对于GL1800的新开的G网功能,需要重新进行频率规划、站点开通、工程优化等工作。
需要说明的,GL1800功率共享,可能功率受限,影响4G网络覆盖,因此,要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4G网络的覆盖。
进一步的,经测试,将L1800反升GL1800后G网覆盖质量与原有G网覆盖质量对比,结果为:在G1800与L1800共天馈的情况下,L1800反升GL1800且原有G1800下电后,G1800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与反升前无变化;在G1800与L1800不共天馈的情况下,L1800反升GL1800且原有G1800下电后,由于原2G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与4G天线不同,导致G1800的覆盖范围较反升前发生变化。其中,对于覆盖范围发生变化的,需要通过优化调整保证整网质量。
具体的,GL1800频率动态扩展技术,是指GL1800共模条件下,在不新增任何硬件与改造的情况下,可以根据G1800业务量情况,通过软件控制将G1800的10M频谱灵活用于L1800;在保障2G用户感知的同时将G1800的频率重耕于4G,大大提升4G带宽与用户感知;为将来2G频率与设备的最后腾退,提供极其平滑的演进方案。
具体的,GL1800替换G900覆盖测算技术,是指基于行业最先进5米高精度地图及射线跟踪方案,精密测算不同场景覆盖的匹配情况。
其中,匹配情况为:农村及乡镇场景:1:2反升比原G900覆盖(-95dBm)水平劣化1-2%左右,1:3反升改善2-3%;一般城区场景:1:2反升比原G900覆盖(-95dBm)水平劣化2-5%左右,1:3反升改善1-2%;密集城区场景:1:2反升比原G900覆盖(-95dBm)水平劣化5-7%左右,1:3反升改善1-2%,因此,以保障基本感知不明显下降,热点有提升为原则,根据2G业务情况安排原有G900网络按照1:2或1:3进行反升。
可选的,参照图4中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301-S304:
S301、获取每个网格的第一话务量及第二话务量,其中,第一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的话务量,第二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通话时回落至通信网络的话务量。
需要说明的,为保障3/4G用户在2G退网后感知的稳定性,可以以网格为单位分析3/4G用户语音回落G900的话务量情况,并据此制定3G语音补充覆盖方案。
S302、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与第一话务量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阈值,则完善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示例性的,第十二阈值可以5%。
具体的,如果网格内3/4G回落G900话务量占网格总3G话务量比值大于5%,则该类网格需完善3G覆盖。
S303、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序。
S304、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为前第三预设百分值的网格,则完善本网格中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示例性的,第三预设百分值可以为80%。
具体的,如果网格内3/4G回落G900话务量,属于前80%本地网G900回落话务量集中的网格,则该类网格需完善3G覆盖。
需要说明的,由于目前3G覆盖已基本连续覆盖,对城区场景点状问题,尽量利用GL1800低成本解决2/3/4G语音覆盖,对室分和L1800宏站难以覆盖场景通过U900点状部署进一步承接4G语音回落;农村场景通过GL1800解决语音覆盖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通信网络常驻移动终端的多个维度进行网格优先级排序进行价值网格等级划分,并根据不同价值网格、制定三种退网模型,根据三种模型进行分步减频退网;对现有的通信网络进行重耕,并制定通信退网后的覆盖补充方案,使通信网络退网后用户感知保障最大化,实现退网规模最大化、投资收益最大化。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优先级评估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参照图5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的装置,该装置100可以包括划分单元110、获取单元120、构建单元130及处理单元140。
划分单元110,用于将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获取单元120,用于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处理单元140,用于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构建单元130,用于构建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处理单元140,还用于根据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还可以具体用于: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移动终端业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其中,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第一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一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一移动终端为APRU大于第一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第二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二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MOU大于第二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第三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三维度下的第二等级;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三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第三移动终端为VIP等级大于第三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第四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第四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第二维度、第三维度及第四维度下全部都为第一等级,则本网格为A级网格;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下、在第二维度下、在第三维度下及在第四维度下为第一等级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则本网格为B级网格;如果一个网格在第一维度下、第二维度下、第三维度下及第四维度下全部为第二等级,则本网格为C级网格。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还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网格中通过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网格内升级后的通信网络满足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话务需求,则将A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和/或,将B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和/或,将C级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三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五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还可以用于:获取网格中通过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小于第六阈值时,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或,如果网格内通过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七阈值、网格内升级的通信网络满足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通话需求且网格内高价值用户已迁转值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其中高价值用户为满足ARPU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和/或MOU大于或等于第九阈值和/或VIP大于或等于第十阈值的用户,则使本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十一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还可以用于:根据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进行频率重耕,便于升级后的通信网络使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还可以用于:获取每个网格的第一话务量及第二话务量,其中,第一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的话务量,第二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通话时回落至通信网络的话务量;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与第一话务量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阈值,则完善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和/或,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为前第三预设百分值的网格,则完善本网格中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器402和通信接口403。处理器402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获取单元120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接口403用于支持该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140执行的步骤。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1和总线404,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上述处理器402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存储器4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4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2-4中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
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
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
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
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所述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所述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包括四个维度,其中,第一维度为移动终端的业务量,第二维度为移动终端的平均收入ARPU,第三维度为移动终端的每月通话时长MOU,第四维度为移动终端的高级用户VIP等级,所述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包括: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移动终端业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其中,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一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一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APRU大于第一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二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二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MOU大于第二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三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三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三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三移动终端为VIP等级大于第三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四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四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如果一个网格中在所述第一维度、所述第二维度、所述第三维度及所述第四维度下全部都为第一等级,则本网格为A级网格;
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下、在第二维度下、在第三维度下及在第四维度下为第一等级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则本网格为B级网格;
如果一个网格在第一维度下、第二维度下、第三维度下及第四维度下全部为第二等级,则本网格为C级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二通信频段,所述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包括:
获取网格中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且网格内升级后的通信网络满足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话务需求,则将所述A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和/或,
将所述B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和/或,
将所述C级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三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五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二通信频段,所述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包括:
获取网格中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小于第六阈值时,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或,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阈值、网格内升级的通信网络满足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通话需求且网格内高价值用户已迁转值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其中所述高价值用户为满足所述ARPU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和/或所述MOU大于或等于第九阈值和/或所述VIP大于或等于第十阈值的用户,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十一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进行频率重耕,便于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使用所述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网格的第一话务量及第二话务量,其中,所述第一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的话务量,所述第二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通话时回落至所述通信网络的话务量;
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与第一话务量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阈值,则完善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和/或,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序;
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为前第三预设百分值的网格,则完善本网格中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7.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划分单元、获取单元、构建单元及处理单元;
所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通信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格;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网格中每个移动终端的多种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为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网格中多个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确定本网格的等级;
所述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减频退网方案;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多个网格的等级以及所述多个减频退网方案对所述通信网络进行减频退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包括四个维度,其中,第一维度为移动终端的业务量,第二维度为移动终端的平均收入ARPU,第三维度为移动终端的每月通话时长MOU,第四维度为移动终端的高级用户VIP等级,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移动终端业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其中,序列中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一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一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一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APRU大于第一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第一百分值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二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二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MOU大于第二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三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三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内第三移动终端的数量多少进行降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三移动终端为VIP等级大于第三阈值的移动终端,序列中所述前预设百分比的网格定义为所述第四维度下的第一等级,序列中所述后第二百分值的网络定义为所述第四维度下的第二等级;
如果一个网格中在所述第一维度、所述第二维度、所述第三维度及所述第四维度下全部都为第一等级,则本网格为A级网格;
如果一个网格中在第一维度下、在第二维度下、在第三维度下及在第四维度下为第一等级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则本网格为B级网格;
如果一个网格在第一维度下、第二维度下、第三维度下及第四维度下全部为第二等级,则本网格为C级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二通信频段,所述处理单元,具体还用于:
获取网格中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且网格内升级后的通信网络满足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话务需求,则将所述A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和/或,
将所述B级网格中的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二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和/或,
将所述C级网格中第一通信频段的通信设备按照第三预设比例反升为升级后的网络设备,并将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五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通信频段和第二通信频段,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网格中通过所述通信网络产生的总话务量及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小于第六阈值时,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或,
如果网格内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频段产生的话务量与所述总话务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阈值、网格内升级的通信网络满足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后的通话需求且网格内高价值用户已迁转值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其中所述高价值用户为满足所述ARPU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和/或所述MOU大于或等于第九阈值和/或所述VIP大于或等于第十阈值的用户,则使本网格中所述第一通信频段退网;
如果将网格内的第二通信频段暂停服务且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投诉量小于第十一阈值,则将本网格中第二通信频段退网。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进行频率重耕,便于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使用所述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每个网格的第一话务量及第二话务量,其中,所述第一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的话务量,所述第二话务量为网格中的移动终端使用升级后的通信网络通话时回落至所述通信网络的话务量;
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与第一话务量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阈值,则完善所述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和/或,
将所有网格按照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大小进行降序排序;
如果一个网格中的第二话务量为前第三预设百分值的网格,则完善本网格中升级后的通信网络。
13.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
14.一种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网络优先级评估装置和其他设备或网络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使所述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估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减频退网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
CN201910013478.0A 2019-01-07 2019-01-07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42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3478.0A CN109842886B (zh) 2019-01-07 2019-01-07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3478.0A CN109842886B (zh) 2019-01-07 2019-01-07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886A true CN109842886A (zh) 2019-06-04
CN109842886B CN109842886B (zh) 2022-03-18

Family

ID=6688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3478.0A Active CN109842886B (zh) 2019-01-07 2019-01-07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288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35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频率重耕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3055912A (zh) * 2021-03-24 2021-06-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退网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
CN113891336A (zh) * 2021-10-15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9802A (zh) * 2020-09-28 2022-04-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基于容量评估的退频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585000A (zh) * 2020-12-02 2022-06-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退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7486A (ja) * 2008-01-24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可変論理回路ユニットの論理回路変更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70280335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f resource allo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31641A (zh) * 2017-06-19 2017-10-0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td‑lte230无线专网的基站规划选址方法
CN107734539A (zh) * 2017-09-15 2018-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的选择方法、装置及接入网设备
CN109121155A (zh) * 2018-09-10 2019-0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覆盖能力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7486A (ja) * 2008-01-24 200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可変論理回路ユニットの論理回路変更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70280335A1 (en) * 2016-03-22 2017-09-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f resource allo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31641A (zh) * 2017-06-19 2017-10-0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td‑lte230无线专网的基站规划选址方法
CN107734539A (zh) * 2017-09-15 2018-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的选择方法、装置及接入网设备
CN109121155A (zh) * 2018-09-10 2019-0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覆盖能力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中华 等: ""2G老旧设备退网方案研究"", 《中国新通信》 *
桑红梅: ""2G频率重耕风险管理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
郑正广 等: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2G终端劝转分流策略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35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频率重耕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449355B (zh) * 2019-08-28 2022-08-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频率重耕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339802A (zh) * 2020-09-28 2022-04-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基于容量评估的退频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339802B (zh) * 2020-09-28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基于容量评估的退频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585000A (zh) * 2020-12-02 2022-06-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退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85000B (zh) * 2020-12-02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退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912A (zh) * 2021-03-24 2021-06-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退网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
CN113055912B (zh) * 2021-03-24 2022-06-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退网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
CN113891336A (zh) * 2021-10-15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91336B (zh) * 2021-10-15 2023-09-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886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2886A (zh) 通信网络的减频退网方法及装置
CN109905882B (zh)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11328082B (zh) 基站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91274B (zh)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0430583B (zh) 一种ssb波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842885A (zh) 一种基于场景的设备选型方法和装置
CN107241743B (zh) 电网专网布局建设方法
CN103841276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平台进行语音质量评估的方法
CN114710787B (zh) 网络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03002495A (zh) 无线网络结构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383874A (zh) 越区覆盖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14426B (zh) 一种基于测量报告的衡量载干比的方法
CN108008973B (zh) 一种关联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9963289A (zh) 一种室内分布基站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3916870A (zh) 四网协同综合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3891336B (zh) 通信网络减频退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898766A (zh) 一种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320713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66964A (zh) 一种待扩容基站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20075A (zh) 基于业务量预测的通信保障方法、装置、计算设备
CN104486782A (zh) 一种基站站址价值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3179521B (zh) 5g网络覆盖区域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5992215B (zh) 一种确定频谱资源使用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11874A (zh) 基站节能方法、基站节能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24837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