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7031A -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7031A
CN109837031A CN201711221162.8A CN201711221162A CN109837031A CN 109837031 A CN109837031 A CN 109837031A CN 201711221162 A CN201711221162 A CN 201711221162A CN 109837031 A CN109837031 A CN 109837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y
coating
coating film
dithizon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11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Kangde Fil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NGDEXIN FUN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NGDEXIN FUNC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NGDEXIN FUN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11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7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7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7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防复印涂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底涂层,以及位于所述底涂层上的热熔胶层;所述防复印涂层由防复印涂料涂布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上形成的,防复印涂料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双硫腙盐、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所述金属双硫腙盐、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100:30‑250。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为多层结构且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够有效的保证纸件覆膜后的阅读效果,该膜与纸件经覆膜后粘接良好、不易分离,经过强光照射,预涂膜由淡红色变为黑色或蓝色,从而达到了防复印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证件、护照、银行卡、文件、档案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Description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复印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打印复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及办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为我们提高了效率。然而一些文件资料经常被非法复印,信息被窃取盗用,使得经济及政治犯罪日益猖獗。因此对一些保密文件的防复印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多年以来,世界各国对保密防窃工作都很重视,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的防复印防扫描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并发展成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国内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产品推出,然而技术都不是很完善。日本研制出一种保密纸,在纸面涂布一层改性铝粉,靠增加反射光破坏扫描仪复印机的光线路径,使得设备不能正常识读文字信息,从而达到防复印的效果。
美国专利US-5728449介绍了一种制备防复印膜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防复印膜一般是由几层膜复合而成的,其中至少有一层是半透明的膜,原理是利用光的漫反射来防止文字被复印,但这种防复印膜因为多层复合,且有一层半透明膜,这给文字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专利200910090051.7提出了一种可以防复印的薄膜。该薄膜为使用光致变色的颜料,添加到母粒中,在生产薄膜时形成光致变色薄膜,将该薄膜贴于文件资料表面,复印机或扫描仪工作时强光照射薄膜表面,薄膜变为黑色,遮挡到采集信息的光线,从而达到防复印的效果。美国也有相类似发明的防复印薄膜,然而该类型薄膜为一层薄膜,不能和文件资料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容易分离后被人窃取资料信息。现有技术中发现还有一些其他类型防复印材料的报道,主要以螺吡喃、螺苯并吡喃等环状有机物为主。该类化合物一般制备较为复杂,真正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比较困难,且原材料较为昂贵,市场化较难。
目前,文件被窃取,机密信息泄漏,一直困扰着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为了保护机密信息及数据的安全,各个组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文件管理、纸张防复印、文字信息防复印等方面防止文件被复印。而本发明的出现正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复印预涂膜,该防复印预涂膜可紧密地贴合在文件表面上,不仅具有较佳的阅读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防复印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防复印技术和预涂膜技术相结合,制成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预涂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防复印涂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底涂层,以及位于所述底涂层上的热熔胶层;所述防复印涂层由防复印涂料涂布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上形成的,防复印涂料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双硫腙盐、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
所述金属双硫腙盐、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100:30-250。
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是由防复印涂层、基材层、底涂层和热熔胶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层结构,由于热熔胶层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将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通过热熔胶层与纸件粘结后不易分离,强行分离后会导致纸件的损坏,因此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的涂层。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中各组分的配比可根据防复印涂层吸收波长的需要而设定。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金属双硫腙盐:甲苯: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1:10-50:10-100:20-200。
优选地,所述双硫腙金属盐包括汞双硫腙、锌双硫腙或铅双硫腙等常见廉价的金属无机盐类。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PET或BOPP薄膜;所述底涂层的涂料为水性聚酯;所述热熔胶层的涂料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预涂膜的厚度为22-120μ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2-100μm,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20μm,所述防复印涂层的厚度为2-8μm。
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是将金属双硫腙盐与高分子材料有机结合制成的透光性好的防复印预涂膜,常温下为浅红色;置于纸件表面不影响正常阅读,能够有效的保证纸件覆膜后的阅读效果。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烘干后在所述基材上表面形成透明且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2)将具有防复印涂层的基材下表面涂布底涂层涂料形成底涂层;在所述底涂层的下表面通过挤出工艺挤出热熔胶层;切边后得防复印预涂膜。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可按如下步骤制备: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金属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金属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金属无机盐溶液按3:1-5: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5-1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10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50-80℃反应5-10分钟,制得金属双硫腙盐;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50-100;所述金属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0-20;
b)将金属双硫腙盐溶解于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涂布干重为2-10g/m2;步骤2)中,所述底涂层涂料的涂布干重为0.02-0.08g/m2
优选地,所述防复印涂层为完全或局部覆盖在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
优选地,本发明的防复印涂层包含具有感光变色的双硫腙金属盐,在强光照射下防复印涂层吸收波长为380-780nm可见光后变为暗黑色,光线消失后防复印涂层恢复淡红色。
本发明利用覆膜机将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上,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置于复印机或扫描仪上,经过强光照射,预涂膜由淡红色变为黑色或蓝色,从而遮挡源文件的图文信息,以防止源文件被复印。
由于本发明的防复印涂层为完全或局部覆盖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因此制备的防复印预涂膜覆合在纸件后经过复印机或扫描机的强光照射,源文件或复印件均显示为整体黑色或局部黑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为多层结构且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够有效的保证纸件覆膜后的阅读效果;将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后不易分离,从而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2、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置于复印机或扫描仪上,经过强光照射,预涂膜由淡红色变为黑色或蓝色,从而遮挡源文件的图文信息,以防止源文件被复印;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证件、护照、银行卡、文件、档案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3、本发明制得的防复印预涂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其生产、运输、储存及使用均可在常温下进行,产品稳定性强。
4、本发明防复印膜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备过程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均为常规生产设备,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本发明制备防复印涂层涂料所用的原料价格相对较低,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优选地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复印预涂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复印预涂膜防复印效果图,其中A为防复印前,B为防复印后。
其中,1、防复印涂层,2、基材层,3、底涂层,4、热熔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包括:
基材层,厚度为12μm的PET薄膜;
防复印涂层,局部设置在PET薄膜上表面且由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组成的防复印涂料形成的厚度为2μm的涂层;
底涂层,设置在PET薄膜的下表面且由水性聚酯形成;
热熔胶层,设置在底涂层上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的厚度为8μm的涂层;
其中,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20:100;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380-700nm可见光的涂层。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防复印涂层制备方法如下: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含汞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含汞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含汞无机盐溶液按5: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50℃反应5分钟,制得汞双硫腙;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50;所述含汞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0;
b)将汞双硫腙溶解于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溶液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步骤二:通过涂布和印刷工艺,将干重为2g/m2的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于的PET薄膜上表面,烘干后在PET薄膜上表面形成透明且具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步骤三:将防复印涂层的PET薄膜放置在挤出复合机放卷上,经过挤出复合机涂布干重为0.05g/m2的水性聚酯形成底涂层,将熔融指数MI=15g/10min(190℃,2.16kg),熔点85℃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经过干燥处理后送入挤出复合机,并在215-230℃的熔融温度下挤出和流延于底涂层上;经冷却辊与挤压辊的作用在底涂层上形成热熔胶层,经切边、收卷制成防复印预涂膜。
如图2所示,制备的防复印预涂膜为浅红色,将防复印预涂膜采用分切机及裁切工具裁切成覆膜机上机尺寸后上机,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上,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经复印机检验可知,经过复印机扫描光照后,预涂膜吸收了大部分光线,复印纸张表现为局部黑色,从而遮挡住源文件的图文信息。
将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通过热熔胶层与纸件粘结后不易分离,强行分离后会导致纸件的损坏,因此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实施例2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包括:
基材层,厚度为30μm的PET薄膜;
防复印涂层,全部设置在PET薄膜上表面且由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组成的防复印涂料形成的厚度为5μm的涂层;
底涂层,设置在PET薄膜的下表面且由水性聚酯形成;
热熔胶层,设置在底涂层上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物形成的厚度为15μm的涂层;
其中,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20:50:100;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450-600nm可见光的涂层。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防复印涂层制备方法如下: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含汞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含汞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含汞无机盐溶液按4: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1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10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70℃反应8分钟,制得汞双硫腙;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80;所述含汞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5;
b)将汞双硫腙溶解于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溶液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步骤二:通过涂布和印刷工艺,将干重为2g/m2的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于的PET薄膜上表面,烘干后在PET薄膜上表面形成透明且具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步骤三:将防复印涂层的PET薄膜放置在挤出复合机放卷上,经过挤出复合机涂布干重为0.05g/m2的水性聚酯形成底涂层,将熔融指数MI=15g/10min(190℃,2.16kg),熔点85℃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物经过干燥处理后送入挤出复合机,并在215-230℃的熔融温度下挤出和流延于底涂层上;经冷却辊与挤压辊的作用在底涂层上形成热熔胶层,经切边、收卷制成防复印预涂膜。
制备的防复印预涂膜为浅红色,将防复印预涂膜采用分切机及裁切工具裁切成覆膜机上机尺寸后上机,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上,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经复印机检验可知,经过复印机扫描光照后,预涂膜吸收了大部分光线,复印纸张表现为全部黑色,从而遮挡住源文件的图文信息。
将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通过热熔胶层与纸件粘结后不易分离,强行分离后会导致纸件的损坏,因此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实施例3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包括:
基材层,厚度为100μm的BOPP薄膜;
防复印涂层,局部设置在BOPP薄膜上表面且由锌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组成的防复印涂料形成的厚度为8μm的涂层;
底涂层,设置在BOPP薄膜的下表面且由水性聚酯形成;
热熔胶层,设置在底涂层上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的厚度为20μm的涂层;
其中,锌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50:100:200;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380-780nm可见光的涂层。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防复印涂层制备方法如下: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含锌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含锌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含锌无机盐溶液按3: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1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10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80℃反应10分钟,制得锌双硫腙;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含锌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20;
b)将锌双硫腙溶解于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溶液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步骤二:通过涂布和印刷工艺,将干重为2g/m2的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于的BOPP薄膜上表面,烘干后在BOPP薄膜上表面形成透明且具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步骤三:将防复印涂层的BOPP薄膜放置在挤出复合机放卷上,经过挤出复合机涂布干重为0.05g/m2的水性聚酯形成底涂层,将熔融指数MI=15g/10min(190℃,2.16kg),熔点85℃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经过干燥处理后送入挤出复合机,并在215-230℃的熔融温度下挤出和流延于底涂层上;经冷却辊与挤压辊的作用在底涂层上形成热熔胶层,经切边、收卷制成防复印预涂膜。
制备的防复印预涂膜为浅红色,将防复印预涂膜采用分切机及裁切工具裁切成覆膜机上机尺寸后上机,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上,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经复印机检验可知,经过复印机扫描光照后,预涂膜吸收了大部分光线,复印纸张表现为局部黑色,从而遮挡住源文件的图文信息。
将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通过热熔胶层与纸件粘结后不易分离,强行分离后会导致纸件的损坏,因此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实施例4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包括:
基材层,厚度为30μm的BOPP薄膜;
防复印涂层,全部设置在BOPP薄膜上表面且由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防复印涂料形成的厚度为5μm的涂层;
底涂层,设置在BOPP薄膜的下表面且由水性聚酯形成;
热熔胶层,设置在底涂层上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物形成的厚度为15μm的涂层;
其中,汞双硫腙、甲苯、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20:100;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450-600nm可见光的涂层。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防复印涂层制备方法如下: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含汞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含汞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含汞无机盐溶液按5: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5-1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50℃反应5分钟,制得汞双硫腙;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50;所述含汞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0;
b)将汞双硫腙溶解于甲苯、丙烯酸树脂和乙酸乙酯溶液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步骤二:通过涂布和印刷工艺,将干重为2g/m2的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于的PET薄膜上表面,烘干后在PET薄膜上表面形成透明且具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步骤三:将防复印涂层的PET薄膜放置在挤出复合机放卷上,经过挤出复合机涂布干重为0.05g/m2的水性聚酯形成底涂层,将熔融指数MI=15g/10min(190℃,2.16kg),熔点85℃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经过干燥处理后送入挤出复合机,并在215-230℃的熔融温度下挤出和流延于底涂层上;经冷却辊与挤压辊的作用在底涂层上形成热熔胶层,经切边、收卷制成防复印预涂膜。
制备的防复印预涂膜为浅红色,将防复印预涂膜采用分切机及裁切工具裁切成覆膜机上机尺寸后上机,防复印预涂膜通过其热熔胶层覆合在纸件上,将覆有预涂膜的纸件经复印机检验可知,经过复印机扫描光照后,预涂膜吸收了大部分光线,复印纸张表现为全部黑色,从而遮挡住源文件的图文信息。
将本发明的防复印预涂膜通过热熔胶层与纸件粘结后不易分离,强行分离后会导致纸件的损坏,因此避免了人为将纸件上的防复印预涂膜破坏再进行复印窃取的发生。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防复印涂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下表面的底涂层,以及位于所述底涂层上的热熔胶层;所述防复印涂层由防复印涂料涂布在所述基材层上表面上形成的;防复印涂料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双硫腙盐、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其三者质量比为1:10-100:30-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金属双硫腙盐:甲苯: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1:10-50:10-100:20-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硫腙金属盐包括汞双硫腙、锌双硫腙或铅双硫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复印涂层为能够吸收波长为380-780nm可见光的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或BOPP薄膜;所述底涂层的涂料为水性聚酯;所述热熔胶层的涂料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复印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2-100μm,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20μm,所述防复印涂层的厚度为2-8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防复印预涂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防复印涂料均匀涂布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烘干后在所述基材上表面形成透明且有浅红色的防复印涂层;
2)将具有防复印涂层的基材下表面涂布底涂层涂料形成底涂层;在所述底涂层的下表面通过挤出工艺挤出热熔胶层;切边后得防复印预涂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可按如下步骤制备:
a)使用带有循环泵的容器将双硫腙充分溶解于回流的四氢呋喃中,得双硫腙溶液;再将金属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得金属无机盐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双硫腙溶液和金属无机盐溶液按3:1-5:1体积比混合并回流反应5-1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10倍体积量的水,然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来放入坩埚中于50-80℃反应5-10分钟,制得金属双硫腙盐;其中,所述双硫腙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50-100;所述金属无机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10-20;
b)将金属双硫腙盐溶解于丙烯酸树脂和有机溶剂中,配成具有印刷性能的防复印涂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防复印涂层的涂料涂布干重为2-10g/m2;步骤2)中,所述底涂层涂料的涂布干重为0.02-0.08g/m2
CN201711221162.8A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837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1162.8A CN109837031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1162.8A CN109837031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7031A true CN109837031A (zh) 2019-06-04

Family

ID=6688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1162.8A Pending CN109837031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70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9469A (zh) * 2020-05-18 2020-08-1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拍纸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2774A2 (fr) * 1987-07-30 1989-02-08 Vicat Support d'impression-écriture anticopie et procédé associé
CN101290501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有机膜结构的防复印膜及其制备
CN103146318A (zh) * 2013-03-19 2013-06-12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纸塑复合的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2774A2 (fr) * 1987-07-30 1989-02-08 Vicat Support d'impression-écriture anticopie et procédé associé
CN101290501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有机膜结构的防复印膜及其制备
CN103146318A (zh) * 2013-03-19 2013-06-12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纸塑复合的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9469A (zh) * 2020-05-18 2020-08-11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拍纸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5305C (fi) Foerfalskningssaekert dokument.
JPH022701B2 (zh)
CN101329546B (zh) 体积全息图转印箔、体积全息图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EP2374602B1 (en) PET-C based security laminates, method for their manufacture and documents containing said laminates
CN101943881B (zh) 体积全息图转印箔、体积全息图层叠体
CA2048228C (en) Process for incorporating hologram into laminar structure with wet photograph
EP1003075A2 (en) Strippable repositionable back sheet for photographic element
CN109837031A (zh) 一种防复印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US4578298A (en) Composite films for protecting documents from being reproduced
NO801183L (no)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et ukrenkelig identitetskort omfattende fotografier og kort oppnaadd ifoelge fremgangsmaaten
CA2051235C (en)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information recorded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EP2567812B1 (en) PET-C based security laminates and documents
AU2003205497C1 (en) Security feature for value documents
CN101614995B (zh) 防复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9942A (zh) 一种多重防伪荧光二维码器件的制备方法
JP3297109B2 (ja) 遮光性及びヒートシール性を有する水離解性防湿紙
CN101290501A (zh) 一种基于有机膜结构的防复印膜及其制备
CN201056658Y (zh) 多层热敏纸
JP3115142B2 (ja) 昇華型熱転写受像体
WO2004058498A1 (en) Thin film for laminating
CN207489075U (zh) 一种透明卡
CN2286103Y (zh) 激光全息防伪公章带
CN203077897U (zh) 一种印鉴卡
CN117283961A (zh) 具有防紫外线手机保护膜及其检测方法
JPH04163394A (ja) 親展はがき製造用紙,その使用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2

Address after: 215600 west side of Taiwan Road,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outh side of Hexin chemical

Applicant after: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KANGDE FILM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99,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enxing Road, 26, 1, 2,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KANGDEXIN FILM MATERIAL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