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2276A -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2276A
CN109832276A CN201910168817.2A CN201910168817A CN109832276A CN 109832276 A CN109832276 A CN 109832276A CN 201910168817 A CN201910168817 A CN 201910168817A CN 109832276 A CN109832276 A CN 109832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mipo
methyl
ketone
hexahyd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8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小丹
姜虹
詹庆明
刘家琴
杨维清
张燕
任川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688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2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2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效杀菌农药组合物,以壬菌铜和(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2’,1’]吡啶[3,4‑b]吲哚(MIPO‑6‑1)为有效成分为有效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壬菌铜和MIPO‑6‑1重量比例为1:1至1:10具有很好增效效果,CTC大于200。两种有效成分组合后形成增效作用,并且无拮抗作用,同时对作物安全性提高,特别适用于水稻、黄瓜、西瓜、柑橘、辣椒、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杀菌。

Description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相应的杀菌农药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相应的杀菌农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有“植物癌症”之称,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对粮食作物、园艺作物、药材等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每年造成的减产达10%~30%,每年全球经济损失超200亿美元。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水稻病害,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世界上各大稻区均有发生,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和太平洋稻区的重要病害。我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发生。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瘪谷增多,米质松脆,干粒重量降低,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可减产4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是拼贴之意)。烟草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早为一般所了解。19世纪末期人们已知有某种威胁烟草作物生存的疾病,但直到1930年才确知此病毒的存在。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 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 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能发育的荫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烟草花叶病毒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烟株感病后,在高温强光下,5-7天就表现出症状。烟草花叶病毒寄主广泛,除烟草外,在自然条件下经常侵害的还有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龙葵等茄科植物,其寄主可多达300种以上植物。烟草花叶病毒田间发病率5-15%。幼苗期感染或者大田初期感染,损失可到30%以上。
棉花曲叶病毒(Cottoneleafcurlvirus)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植物病毒,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该病毒由粉虱传播,侵害棉花、木槿、秋葵、烟草、番茄和法国豌豆等多种作物,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巴基斯坦棉花上发现此病毒,1987年爆发流行,在随后10多年,该病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流行成灾,给棉花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1991-1992年,巴基斯坦棉花产量达1282万包。此病爆发后,1992-1993年,巴基斯坦棉花产量减到905万包;1993-1994年,巴基斯坦受害面积达900000hm2,棉花产量只有710万包。1992-1995年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亿美元。目前,该病毒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尼日利亚、马拉维和南非等地区。尚未有大范围侵染我国棉花发生报道,被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我国是世界上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巴基斯坦等病害国毗邻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且传染此病毒的粉虱已遍及我国各棉区,一旦此病毒传入我国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对棉花曲叶病毒防控进行大量研究,防患于未然。
柑橘溃疡病(Citrus Canker)目前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该病病原菌为一种黄极毛杆菌的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一端生有一条鞭毛,能运动,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好气性。在培养基上,菌落呈亮黄色,圆形,表面光滑,周围有狭窄的白带。在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蜡黄色,有光泽,全缘,微隆起,黏稠。该病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植物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黄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隆起,呈海绵状,随后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火山口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或螺纹状,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黄色晕环。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的木栓化程度更为严重,山口状开裂更为显著,枝梢受害以夏梢最严重,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辣椒青枯病是土壤传播的一类细菌性病害,病菌的主要侵入途径是通过作物根部的伤口侵染。病菌侵入作物后进入维管束,并通过增殖堵塞输导系统,使水分不能进入茎叶而引起青枯。病菌一经进入维管束,就很难清除,因此,生产上防治青枯病,预防是关键。辣椒青枯病表现症状为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辣椒青枯病一般从发现表现症状到全株死亡7天左右。因此,辣椒青枯病对辣椒的危害极大。
壬菌铜(分子式:C30H46O8S2Cu;化学名称:壬基酚磺酸铜;英文简称:Cuppric nonylphenolsulfonate,其结构如式1所示)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米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新型有机铜杀菌剂。国内市场方面则由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国内首家开发,首家登记生产(登记品种为30%壬菌铜微乳剂)。该产品属广谱农用杀菌剂,对蔬菜、瓜类、果树、花卉等农作物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等均具有出色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水稻稻曲病、稻瘟病有良好效果。同时对植物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新型杀菌、抗病毒农药。其特点是广谱、低毒、低残留。其结构中有二个具有杀菌功效的基团,一个是壬基苯酚基团,在植物体内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使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而在植株中的其他两种导管(螺纹导管和环导管)中的部分细菌受到药剂的影响,细菌并不分裂,病情暂被抑制住;另一个是铜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有杀细菌的作用,药剂中的铜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铜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尽管壬菌铜具有较多优点,但其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缺点或者说禁忌事项:(1)与稻瘟散、三氯三螨醇、杀螟硫磷等慎用,有少量沉淀产生;(2)与毒死蜱、敌敌畏、克菌丹、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禁止混用;(3)不得与其他铜制剂及强碱农药混用。另外,由于壬菌铜单剂在田间使用时的用量较大,容易产生药害,对作物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16108040631,申请日期2016年9月6日,授权公告日期2017年12月22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李洪洋等)的通式为MIPO的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甲基-5-甲基亚胺基-哌嗪-2-酮衍生物类化合物(式2)(通式MIPO所表示为一类化合物:MIPO的结构中含有1个苯环、1个吡咯环,1个哌啶环,1个哌嗪氮杂环。在MIPO的母体结构中,R1表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取代杂环芳基;R2表示氢或者烷基、环烷基;R3表示氢或者烷基、环烷基;*代表手性)的合成方法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该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水稻白叶枯病、棉花曲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小麦赤霉病都具有显著效果。在众多通式为MIPO的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甲基-5-甲基亚胺基-哌嗪-2-酮衍生物类化合物中MIPO-6-1(式3)(及另外3个同分异构体)、MIPO-8-1(式4)(及另外3个同分异构体)、MIPO-18-1(式5)(及另外3个同分异构体)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参考前述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16108040631,申请日期2016年9月6日)。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17106849171,申请日期2017年8月11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杨梓轩等)对通式为对MIPO的关键中间体(1-芳基-1H-吡啶[3,4-b]吲哚-3-羧酸甲酯)采用新颖三齿手性配体与四异丙氧钛形成的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合成,取得很好效果。几乎同时,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17107102476,申请日期2017年8月18日)中报道了专利申请人为西华大学(发明人为杨维清、杨梓轩、佘明虎等)对通式为对MIPO的关键中间体(1-芳基-1H-吡啶[3,4-b]吲哚-3-羧酸甲酯)采用新颖Salen-Mn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合成,也取得很好效果。后来,该课题组进一步公布了中国专利CN 2017107863918(申请日期2017年9月4日;发明人为杨维清、杨梓轩、于委东等)及中国专利CN 2018101865806(申请日期2018年3月7日;发明人为杨维清、刘晓雨、田宗友等)对通式为MIPO的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甲基-5-甲基亚胺基-哌嗪-2-酮衍生物类化合物两种进行手性拆分的方法。同时, MIPO(式2)的生产成本相对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杀菌剂品种而言,合成工艺复杂一些,生产成本略高,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有必要与其他有效的杀菌剂进行互配使用;从杀菌剂品种的抗性角度而言,杀菌剂MIPO也需要与其他品种组合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并进一步提供以该杀菌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杀菌农药,及其在包括防治黄瓜霜霉病菌、水稻白叶枯病、棉花曲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小麦赤霉病,以及其它果/蔬等作物的霜霉病、花叶病毒、白粉病、疫病等病害方面的应用,以有效提高对病害的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以中文名称为(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本发明中以下简称为MIPO-6-1,结构式如式3所示)以及中文名称为壬菌铜(分子式:C30H46O8S2Cu;化学名称:壬基酚磺酸铜;英文简称:Cuppric nonyl phenolsulfonate,其结构如式1所示)共同组成;本发明以MIPO-6-1的化合物和壬菌铜为有效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
本发明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由壬菌铜与MIPO-6-1按重量比为1:20~20:1组成。进一步的优选方式,是由壬菌铜与MIPO-6-1按重量比为1:10~10:1组成。
以上述的杀菌组合物作为有效活性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组成。所说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包括目前已经在农药中使用、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类常用溶剂和/或惰性填料和/或表面活性剂和/或防腐剂和/或防冻剂和/或抗结块剂和/或消泡剂和/或助溶剂和/或稳定剂和/或增稠剂等相应添加成分,并可以根据所生产的制剂形式做相应的选择或调整。例如,所说农药剂型的组成及相应的典型制备方式可如下述。
农用化学制剂通常包含0.1-99重量%,特别是2-90重量%的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在可湿性粉剂(WP)中除草组合物浓度为,例如10-90重量%,100重量%中的其余部分由常规制剂辅助成分组成。在悬浮剂(SC)中除草组合物浓度为,例如1-90重量%,优选5-75重量%,100重量%中的其余部分由常规制剂辅助成分组成。在悬乳剂(SE)中除草组合物浓度为,例如1-90重量%,优选5-75重量%,100重量%中的其余部分由常规制剂辅助成分组成。在水分散剂(WDG)中除草组合物浓度为,例如1-95重量%,优选10-70重量%,100重量%中的其余部分由常规制剂辅助成分组成。其他粉末形式的制剂包括1-40重量%活性化合物,优选5-20重量%活性化合物,100重量%中的其余部分由常规制剂辅助成分组成。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或施用环境∕条件,通过目前常规农药生产方式,将所述杀菌组合物中壬菌铜与MIPO-6-1有效成分和相应辅助成分为原料充分混合,制备成为不同形式的可供使用的相应剂型。可能的剂型包括:微乳剂(ME)、水乳剂(EW)、微胶囊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悬乳剂、微胶囊剂等。例如几种典型的常用制剂及制备可以:
农药微乳剂(ME)是农药有效成分和乳化剂、分散剂、防冻剂、稳定剂、助溶剂等助剂均匀地分散在基质水中,形成的透明或乳状体。微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液体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口、各向同性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微观上由表面活性剂界面膜所稳定的一种或两种液体的微滴所构成。狭义的微乳剂定义为由油组分-水-表面活性剂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单相体系,是热力学稳定的胀大了的胶团分散体系。微乳剂分散在水中的有效成分的粒径为0.01~0.1微米,因而微乳剂的外观为透明或接近透明。其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活性物质的两倍以上,并且需要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和增溶剂。能加工成水乳剂的活性物质理论上都能加工成微乳剂,但加工浓度一般不超过20%。乳化剂和溶剂的选择非常关键,否则极易发生结晶和转相。微乳剂中的乳化剂,常选用HLB值13以亲水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油性的阴面活性剂混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择是注意:改变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环氧乙烷链节(EO)均数来调节亲水亲油性;亲水亲油基团大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分子中EO链节数分布愈窄,三相区愈小,形成微乳的范围愈大;亲水亲油性对温度敏感。微乳剂中常加入稳定剂。一般加稳定剂量为0.5%~30%,常用的稳定剂有3-氯-1,2-环氧氯丙烷、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醇及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等。微乳剂中常加入防冻剂剂。一般加防冻剂量为5%~10%,常用的防冻剂有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等。这些醇类即有防冻作用,又可调节体系透明温度区域的作用。目前常用微乳剂品种已有10%高效苯醚菊酯、5%氯氰菊酯、30%乐杀螨微乳剂、8%氰戊菊酯、5%高效氯氰菊酯及10%丰微、35%草敌等微乳剂等商品。微乳剂成本一般均高于乳油和乳剂(因其中乳化剂和溶剂的用量大)。为发展这一剂型,应首先在高附加值的作物(如蔬菜、水果)上推广使用,以提高蔬菜、水果的品质,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水乳剂(EW),是不溶于水的原药液体或原药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所得的液体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制备时可由所说的有效药物成分及包括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抗冻剂、消泡剂、抗微生物剂、pH调节剂、密度调节剂、增稠剂等在内的辅助成分,经高剪切乳化制得。其中的溶剂可以选择农药中常用的甲苯、二甲苯等苯类、酮类或醇类等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可以选择如上述的乙氧化烷基醚、乙氧化烷基苯醚、烷基苯磺酸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乙二醇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山梨烷基酯、聚氧烷烯聚烷烯聚胺、酰胺类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共乳化剂可以选择如丁醇、异丁醇、十二烷醇-1、十四烷醇-1、十八烷醇-1等链烷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冻剂可以选择如上述的氯化钠,尿素,硫酸铵,乙二醇,1,2-丙二醇等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和稳定剂也可以选择如上述的黄原酸胶(XG)、聚乙烯醇(PVA)、硅酸铝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必要时使用的pH调节剂和消泡剂等助剂等。
悬浮剂(SC)即农药悬浮剂(SC),为水不溶固体农药或不混液体农药在水或者油中的分散体。制备时,以水或者油为分散介质,将本发明壬菌铜与MIPO-6-1组合物及辅助成分(如增稠剂、稳定剂、湿润分散剂、防冻剂、pH调节剂、消泡剂等)经湿法超微粉碎(研磨)制得。其中湿润分散剂是磷酸酯聚醚类、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溴化铵、烷基氯化铵、冠醚、季鏻盐、烷基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氮酮、噻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增稠剂和稳定剂为聚乙烯醇、缩合磷酸盐、黄原酸胶、硅酸铝镁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防冻剂为氯化钠、尿素、硫酸铵、乙二醇、甘油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pH调节剂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柠檬酸、碳酸钠、碳酸钾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常用有机硅作为消泡剂和抑泡剂。
悬乳剂(SE)即水不溶农药在水中的混合分散体,其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处于悬浮状态,其它有效成分处于乳液状态。制备时可将本发明组合物和相应的乳化液、湿润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防冻剂、pH调节剂、消泡剂等辅助成分,按照常规方法,经湿法超微粉碎混合制得。其中乳化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农乳100#)、烷基苯磺酸盐(农乳5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农乳600#)、烷基酚或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类(农乳700#)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湿润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磷酸酯聚醚类、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冠醚、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卤化铵、季鏻盐、烷基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氮酮、噻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增稠剂和稳定剂为聚乙烯醇、缩合磷酸盐、黄原酸胶、硅酸铝镁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防冻剂为氯化钠、尿素、硫酸铵、乙二醇、甘油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pH调节剂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柠檬酸、碳酸钠、碳酸钾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常用有机硅作为消泡剂和抑泡剂。
水分散粒剂(WDG)即能在水中快速崩解,并能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高悬浮分散体系的一种颗粒制剂。制备时可将本发明组合物壬菌铜与MIPO-6-1和辅助成分一起用气流粉粹或者超细粉碎,制成可湿性粉剂,此为干法;将本发明组合物、助剂、辅助剂等,以水为介质,在砂磨机中研磨,制成悬浮剂,然后再干燥造粒,此为湿法。
可湿性粉剂(WP),即在水中可均匀分散的固体粉末制剂。制备时,可以按照常规方式,首先加入本发明壬菌铜与MIPO-6-1的组合物,然后加入硅藻土、陶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等常用稀释剂或惰性物质,再加入其它常用辅助成分,如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溴化铵、烷基氯化铵、季鏻盐、烷基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氮酮、噻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以及常用稳定剂、抑泡剂、防结块剂等辅助性助剂成分。
应该注意,上文提到的具体剂型为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配制的代表性剂型,列举不限于上述的这些剂型。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例中各物料组成比例均为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微乳剂(ME)
分别称取150克MIPO-6-1、150克壬菌铜、85克环己酮、55克异丙醇、8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0克聚氧乙烯烷基醚、60克山梨脂肪酸酯、160克二甲苯、190克水,备用。采用常规方法,将原药、溶剂混合溶解,加入乳化剂、共乳化剂混合均后,搅拌下,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2: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微乳剂(ME)
分别称取250克MIPO-6-1、50克壬菌铜、80克环己酮、55克异丙醇、85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5克聚氧乙烯烷基醚、65克山梨脂肪酸酯、150克二甲苯、200克水,备用。采用常规方法,将原药、溶剂混合溶解,加入乳化剂、共乳化剂混合均后,搅拌下,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3: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悬浮剂(SC)
分别称取100克MIPO-6-1、200克壬菌铜、3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5克聚乙二醇、3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四丁基溴化铵20克、2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0克硅酸铝镁、51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4:2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悬浮剂(SC)
分别称取160克壬菌铜、40克MIPO-6-1、45克聚乙二醇、35克硅酸铝镁、3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四丁基溴化铵30克、4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8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5: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悬浮剂(SC)
分别称取100克MIPO-6-1、200克壬菌铜、3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四丁基溴化铵35克、4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0克硅酸铝镁、90克聚乙二醇、45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6: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悬浮剂(SC)
分别称取90克壬菌铜、210克MIPO-8-1、20克硅酸铝镁、65克聚乙二醇、四丁基溴化铵35克、2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2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7: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悬浮剂(SC)
分别称取250克壬菌铜、50克MIPO-8-1、4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四丁基溴化铵20克、2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5克硅酸铝镁、70克聚乙二醇、50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8:30%的杀菌组合物MIPO-6-1·壬菌铜水分散粒剂(WDG)
分别称取240克壬菌铜、60克MIPO-6-1、20克分散剂D909S、35克木质素、35克丙烯酸枝节聚合物、35克十二烷基磺酸钠、25克聚乙二醇、40克600C悬浮助剂、510克膨润土,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加入适量水,造粒,干燥即得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9:30%的杀菌组合物MIPO-8-1·壬菌铜水分散粒剂(WDG)
分别称取240克壬菌铜、60克MIPO-8-1、50克聚乙二醇、40克分散剂D909S、30克木质素、40克丙烯酸枝节聚合物、50克十二烷基磺酸钠、30克600C悬浮助剂、460克膨润土,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加入适量水,造粒,干燥即得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4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水分散粒剂(WDG)
分别称取350克MIPO-6-1、50克壬菌铜、30克分散剂D909S、20克木质素、30克丙烯酸枝节聚合物、50克十二烷基磺酸钠、60克聚乙二醇、30克600C悬浮助剂、380克膨润土,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加入适量水,造粒,干燥即得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MIPO-8-1水分散粒剂(WDG)
分别称取200克壬菌铜、50克MIPO-6-1、50克MIPO-8-1、30克600C悬浮助剂、50克木质素、50克丙烯酸枝节聚合物、25克十二烷基磺酸钠、40克聚乙二醇、505克膨润土,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加入适量水,造粒,干燥即得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2:35%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MIPO-8-1水分散粒剂(WDG)
分别称取310克壬菌铜、20克MIPO-6-1、20克MIPO-8-1、20克丙烯酸枝节聚合物、50克聚乙二醇、60克十二烷基磺酸钠、30克木质素、30克600C悬浮助剂、460克膨润土,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加入适量水,造粒,干燥即得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3:30%的MIPO-6-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300克MIPO-6-1、3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4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70克硅酸铝镁、4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克四丁基溴化铵、48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25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4:4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7: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350克壬菌铜、50克MIPO-6-1、4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 25克、4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3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5克硅酸铝镁、30克四丁基溴化铵、390克高岭土,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5:4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1:3)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100克壬菌铜、300克MIPO-6-1、20克四丁基溴化铵、拉开粉Bx 20克、4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4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5克硅酸铝镁、3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10克高岭土,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6:2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1:3)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50克壬菌铜、150克MIPO-6-1、30克四丁基溴化铵、50克硅酸铝镁、5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5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55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30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7:25%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4: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200克壬菌铜、50克MIPO-6-1、5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5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0克硅酸铝镁、30克四丁基溴化铵、52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25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8:25%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180克壬菌铜、70克MIPO-8-1、4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克四丁基溴化铵、40克硅酸铝镁、3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4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53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25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19:2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50克壬菌铜、150克MIPO-8-1、25克四丁基溴化铵、5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克硅酸铝镁、4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5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555克高岭土、拉开粉Bx 30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20:25%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200克壬菌铜、50克MIPO-8-1、4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4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40克硅酸铝镁、30克四丁基溴化铵、52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25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21:30%的壬菌铜微乳剂(ME)
分别称取300克壬菌铜、100克二甲苯、95克环己酮、55克异丙醇、9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0克聚氧乙烯烷基醚、60克山梨脂肪酸酯、230克水,备用。采用常规方法,将原药、溶剂混合溶解,加入乳化剂、共乳化剂混合均后,搅拌下,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22:30%的MIPO-6-1微乳剂(ME)
分别称取300克MIPO-6-1、55克聚氧乙烯烷基醚、85克二氯甲烷、80克异丙醇、12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85克山梨脂肪酸酯、80克二甲苯、195克水,备用。采用常规方法,将原药、溶剂混合溶解,加入乳化剂、共乳化剂混合均后,搅拌下,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23:30%的活性化合物MIPO-6-1水悬浮剂(SC)
分别称取300克壬菌铜、5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克消泡剂磷酸三丁酯、4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3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5克硅酸铝镁、60克聚乙二醇、450克水,备用;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机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径在2~5μm。
实施例24:30%的MIPO-8-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300克MIPO-8-1、50克硅酸铝镁、45克木质素磺酸盐钙、25克四丁基溴化铵、35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 45克、465克高岭土,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25:4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8-1可湿性粉剂(WP)
分别称取300克壬菌铜、100克MIPO-8-1、40克四丁基溴化铵、40克木质素磺酸盐钙、4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0克硅酸铝镁、3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90克高岭土、拉开粉Bx 30克,备用;制备:将各物料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粉碎至5~20μm。
实施例26:30%的壬菌铜水乳剂(EW)
分别称取300克壬菌铜、40克乳化剂OP-4、110克三甲苯、45克乙二醇、40克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65克水,备用;制备:将原药、乳化剂、溶剂、共乳化剂混合配成均一油相,将水、抗冻剂混合配成均一水相,在高速剪切搅拌下,将油相倒入水相中,充分均匀混合即可。
实施例27:40%的MIPO-6-1水乳剂(EW)
分别称取400克MIPO-6-1、140克三甲苯、35克乙二醇、25克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20克乳化剂OP-4、380克水,备用;制备:将原药、乳化剂、溶剂、共乳化剂混合配成均一油相,将水、抗冻剂混合配成均一水相,在高速剪切搅拌下,将油相倒入水相中,充分均匀混合即可。
实施例28: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微乳剂(ME)
分别称取270克MIPO-6-1、30克壬菌铜、70克环己酮、65克异丙醇、85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5克聚氧乙烯烷基醚、65克山梨脂肪酸酯、180克二甲苯、170克水,备用。采用常规方法,将原药、溶剂混合溶解,加入乳化剂、共乳化剂混合均后,搅拌下,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制成微乳剂。
下述的试验结果显示了本发明农药组合物所具有的协同增效作用和积极的防治效果。
二、室内杀菌实验
实施例29:壬菌铜和MIPO-6-1组合物配方筛选实验
供试药剂(下述试剂中A壬菌铜;B 代表MIPO-6-1)
A剂:30%的壬菌铜微乳剂(ME)(由实施例21的方法制备)
B剂:30%的MIPO-6-1微乳剂(ME)(由实施例22的方法制备)
供试药剂AB1:壬菌铜·MIPO-6-1(A:B=1:50)
供试药剂AB2:壬菌铜·MIPO-6-1(A:B=1:40)
供试药剂AB3:壬菌铜·MIPO-6-1(A:B=1:30)
供试药剂AB4:壬菌铜·MIPO-6-1(A:B=1:20)
供试药剂AB5:壬菌铜·MIPO-6-1(A:B=1:10)
供试药剂AB6:壬菌铜·MIPO-6-1(A:B=1:1)
供试药剂AB7:壬菌铜·MIPO-6-1(A:B= 10:1)
供试药剂AB8:壬菌铜·MIPO-6-1(A:B= 20:1)
供试药剂AB9:壬菌铜·MIPO-6-1(A:B= 30:1)
供试药剂AB10:壬菌铜·MIPO-6-1(A:B= 40:1)
供试药剂AB11:壬菌铜·MIPO-6-1(A:B= 50:1)
试验方法:
以黄瓜霜霉病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方法进行本发明组合物的药效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YC/T-1996进行。供试作物为黄瓜感病品种,催芽后每盆播种1粒,选择其中长势一致的植株在2叶1心期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以不滴水为宜,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次处理10盆。并设只含溶液和表面活性剂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接种后移至大棚,20~25℃培养14天,调查病毒发生情况。
药效计算方法:
1、病情指数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调查的病毒情况得到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计算方法为如下: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该级代表值数)/(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防治效果计算方法:根据得到病情指数数据,进一步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 对照病情指数]*100。
3、毒力方程及EC50计算方法:将每种试剂的防治效果折算成对应几率值(y)为纵坐标,并以各种试剂的不同浓度的对数值lgx为横坐标,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毒力方程(y=a+blgx)中系数a、b。根据毒力方程,当y=5.000时(即抑制率为50%时几率值),计算出该试剂的抑制中浓度EC50
4、CTC计算方法(参考文献:檀根甲、祝建平等,“杀菌剂生物测定计算方法及应用”,安徽农学通报,1998,4(1),27-28):采用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混合药剂的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T)=(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 (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采用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的CTC值,我国一般认为CTC大于150具有增效作用(其中:CTC大于200具有显著增效作用),CTC在80~150为相加作用,CTC小于80为拮抗作用。对黄瓜霜霉病室内毒力测定实验药效结果参见表1。本发明组合物中壬菌铜与MIPO-6-1的重量比在1:20-20:1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50,即该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特别是在1:10-1:1范围内该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的生物活性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CTC大于200)。
表1:对黄瓜霜霉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1、防治黃瓜霜霉病试验
A、试验处理: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本试验药剂用量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30%的壬菌铜微乳剂(ME)(由实施例21的方法制备)和30%的MIPO-6-1微乳剂(ME)(由实施例22的方法制备)及空白清水试验。实验试剂分别由实施例1: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壬菌铜:MIPO-6-1=1:1)微乳剂(ME)、实施例2: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壬菌铜:MIPO-6-1=1:5)微乳剂(ME)、实施例28:30%的杀菌组合物壬菌铜·MIPO-6-1(壬菌铜:MIPO-6-1=1:9)微乳剂(ME)等3种实验试剂组成。
B、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重复4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每小区选取10株,以每株每一片叶上的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C、实验结果:表2的结果显示,本发明农药对黃瓜霜霉病具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好于单剂品种。以药后10天为例实施例1、3、5不同量的显著高于30%王菌铜微乳剂的效果。药后14天,实施例1、3、5不同量的显著也同样高于30%王菌铜微乳剂的效果。

Claims (8)

1.杀菌农药组合物,以壬菌铜和(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为有效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壬菌铜和(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重量比例为200:1至1:200。
2.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壬菌铜和(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重量比例为20:1至1:20。
3.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壬菌铜和(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重量比例为1:1至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是通过目前常规农药生产方式,制备成为不同形式的可供使用的微乳剂(ME)、乳油(简称EC)、水分散粒剂(简称WDG)、微胶囊剂(简称CJ)、悬浮剂(简称SC)、水乳剂(简称EW)、悬乳剂(简称SE)、可湿性粉剂(简称WP)等制剂剂型中的任一种剂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是用于水稻、黄瓜、西瓜、柑橘、辣椒、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杀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中,其特征是用于草地、滩涂、森林等非耕地杀菌。
7.如权利要求1杀菌剂剂组合物中,其特征是(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可以被与(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2,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2’,1’]吡啶[3,4-b]吲哚(简称MIPO-8-1)、(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4-氟苯基)-吡嗪-1-酮-[6,1:2’,1’]吡啶[3,4-b]吲哚(简称MIPO-18-1)等代替。
8.如权利要求1杀菌剂组合物中,其特征是(6R,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 2’,1’]吡啶[3,4-b]吲哚(简称为MIPO-6-1)可以被MIPO-6-1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 (6S,12aR)-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 (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2’,1’]吡啶[3,4-b]吲哚(MIPO-6-2);(6R,12aS)-2,3,6,7,12,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2’,1’]吡啶[3,4-b]吲哚(MIPO-6-3); (6S,12aS)-2,3,6,7,12, 12a-六氢-4-甲基亚氨基-2-甲基-6-(3,5-二氟苯基)-吡嗪-1-酮-[6,1:2’, 1’]吡啶[3,4-b]吲哚(MIPO-6-4)等代替。
CN201910168817.2A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Pending CN109832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8817.2A CN109832276A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8817.2A CN109832276A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2276A true CN109832276A (zh) 2019-06-04

Family

ID=66885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8817.2A Pending CN109832276A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227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099A (zh) * 2012-03-28 2012-08-08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壬菌铜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6432237A (zh) * 2016-09-06 2017-02-22 西华大学 一类含两个手性中心的脒类化合物合成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099A (zh) * 2012-03-28 2012-08-08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壬菌铜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6432237A (zh) * 2016-09-06 2017-02-22 西华大学 一类含两个手性中心的脒类化合物合成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烟草专卖局 等: "《烟草技术标准汇编(五)》", 31 July 2003, 中国标准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1399B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92270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92715A (zh)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CN109769843A (zh) 一种含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N10692269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038410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9832276A (zh) 一种含壬菌铜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N107318865A (zh) 克菌丹和呋吡菌胺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CN115462386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508945A (zh) 一种含吡唑萘菌胺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与应用
CN103988843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0037045A (zh) 一种含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N110326620A (zh) 一种含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N110447654A (zh) 一种含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农药及应用
CN109997865A (zh) 一种含苯醚甲环唑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6922698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6922721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6922693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6922697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6922720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9997858A (zh) 一种含嘧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3988846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12998017B (zh) 含春雷霉素和噻唑锌组合物用于防治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用途
CN108812688A (zh) 一种含有盐酸吗啉胍与辛菌胺醋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