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4258B -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4258B
CN109814258B CN201910185046.8A CN201910185046A CN109814258B CN 109814258 B CN109814258 B CN 109814258B CN 201910185046 A CN201910185046 A CN 201910185046A CN 109814258 B CN109814258 B CN 109814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target
amplitude
function
complex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50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4258A (zh
Inventor
陶少华
包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850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4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4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光束的原始参数并计算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初始化光束整形参数;计算输入平面和输出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在目标光束的目标相位参数中引入相位扰动项并计算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计算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条件,将最终得到的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作为纯相位全息图。本发明方法可以获得光强更均匀、衍射效果较高的整形结果,能够使相对误差迅速下降,而且能够提供一个纯相位全息图,方便获得更优质、性能参数更好的任意形状的振幅和相位的目标光束整形;而且本发明方法快速,均匀性好,光利用率较高,整形效果好,适用整形的光束种类广泛。

Description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器只能产生高斯轮廓的光强光束,而实际科研和生产中,如微米和纳米级的材料微加工、光学操纵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对光束的轮廓和相位分布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对激光光束进行整形十分必要。空间光调制器(SLM)是一种能对光波的空间分布进行调制的器件,通过在SLM上加载全息图,对入射光束的波前进行调制,来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目标复振幅光束,实现对粒子或者细胞器的三维操控。也可以将设计得到的相位分布制成相位片,进行光镊操作。
Gerchberg-Saxton(GS)算法是具有代表性的迭代型光束整形算法之一,它可以快速产生具有任意形状的光强或任意相位分布的目标光束,但无法同时对光束的光强和相位做整形。研究证明相位梯度也可以用来对微粒进行复杂的操控,很多科研人员提出了能够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的改进算法。现有能同时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整形的算法,具有衍射效率较高,非目标振幅噪声少,收敛快的优点,但存在产生的光束光强均匀度差,相位相对误差较大,对任意曲线整形效果一般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性能更优异、更接近目标光束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光束的原始参数,并根据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
S2.初始化光束整形参数;
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光束整形参数,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数据;
S5.在目标光束的目标相位参数中引入相位扰动项,从而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
S6.根据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相位数据,并和步骤S1计算得到的目标相位数据混合,得到修正相位数据;
S7.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满足退出重复的条件,将最终得到的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作为纯相位全息图。
步骤S1所述的获取目标光束的原始参数,具体为获取目标光束的振幅At和目标光束的相位Pt,从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At·exp(i·Pt);其中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步骤S1所述的根据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具体为采用逆向传播函数获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T-1[Ut],并根据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相位p0=angle(U0);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步骤S2所述的初始化光束整形参数,具体为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和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a0
所述的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为随机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
步骤S3所述的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计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UI
UI=a0·exp(i·p00)
式中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步骤S4所述的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正向传输函数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Uc=T[a0·exp(i·p00)],从而计算输出平面的振幅Ac=|Uc|和输出平面的相位Pc=angle(Uc);式中,T[]为正向传播函数,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Uc|为求复振幅Uc的振幅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步骤S5所述的在目标光束的目标相位参数中引入相位扰动项,具体为在目标光束的相位Pt中加入扰动项,从而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相位Pt-fix为Pt-fix=Pt·S+a·rand()·2π,进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fix为Ut-fix=At·exp(i·Pt-fix);式中S为约束矩阵,a为扰动因子,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步骤S5所述的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U1
U1=[At·S+Ac·(I-S)]·exp{i·[Pt·S+a·rand()·2π+Pc·(I-S)]}
式中,At为目标光束的振幅,S为约束矩阵,Ac为输出平面的振幅,I为单位矩阵,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a为扰动因子,Pt为目标光束的相位,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Pc为根据步骤4得到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步骤S6所述的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计算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
A.对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通过逆向传播函数得到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T-1[U1];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U1为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
B.根据步骤A得到的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和根据步骤1得到的目标复振幅在输入平面的相位p0,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pfix
pfix=angle(sqrt(1-h2)·exp(i·p)+h·exp(i·p0))
式中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sqrt()为求算数平方根函数,h为混合因子项,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步骤S7所述的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满足退出重复的条件,具体为设定重复的次数,且当重复的次数大于设定的重复的次数时,退出重复。
在上述的过程中,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菲涅尔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菲涅尔变换;或者,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傅立叶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傅立叶变换。
采用相对误差来评估光束整形的效果。
所述的采用相对误差来评估光束整形的效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如下算式计算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εA
Figure BDA0001992568820000051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A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振幅,A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振幅;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
b.采用如下算式计算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εP
Figure BDA0001992568820000052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P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相位,P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c.采用步骤a得到的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和步骤b得到的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对光束整形的效果进行评估。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利用目标复振幅逆传播得到的相位所包含的振幅信息,可以获得光强更均匀、衍射效果较高的整形结果;在整形过程中,对目标相位引入扰动项,可以使相对误差迅速下降;而且,本发明方法能够提供一个纯相位全息图,可以方便使用空间光调制器或制成衍射光元件、位相片来实现,从而获得更优质、性能参数更好的任意形状的振幅和相位的目标光束整形;最后,本发明所采用的算法快速,均匀性好,光利用率较高,整形效果好,适用整形的光束种类广泛,尤其适合短直线、折线、弧线、多项式曲线、任意曲线、小面积的平顶光束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光路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目标复振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近场衍射模拟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的远场衍射模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光束的原始参数,并根据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
具体实施时,为获取目标光束的振幅At和目标光束的相位Pt,从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At·exp(i·Pt);其中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同时,采用逆向传播函数获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T-1[Ut],并根据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相位p0=angle(U0);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S2.初始化光束整形参数;具体为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优选为随机设定)和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a0
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光束整形参数,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计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UI
UI=a0·exp(i·p00)
式中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正向传输函数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Uc=T[a0·exp(i·p00)],从而计算输出平面的振幅Ac=|Uc|和输出平面的相位Pc=angle(Uc);式中,T[]为正向传播函数,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Uc|为求复振幅Uc的振幅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S5.在目标光束的目标相位参数中引入相位扰动项,从而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
在具体实施时,在目标光束的相位Pt中加入扰动项,从而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相位Pt-fix为Pt-fix=Pt·S+a·rand()·2π,进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fix为Ut-fix=At·exp(i·Pt-fix);式中S为约束矩阵,a为扰动因子,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同时,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U1
U1=[At·S+Ac·(I-S)]·exp{i·[Pt·S+a·rand()·2π+Pc·(I-S)]}
式中,At为目标光束的振幅,S为约束矩阵,Ac为输出平面的振幅,I为单位矩阵,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a为扰动因子,Pt为目标光束的相位,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Pc为根据步骤4得到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S6.根据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计算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
A.对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通过逆向传播函数得到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T-1[U1];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U1为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
B.根据步骤A得到的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和根据步骤1得到的目标复振幅在输入平面的相位p0,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pfix
pfix=angle(sqrt(1-h2)·exp(i·p)+h·exp(i·p0))
式中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sqrt()为求算数平方根函数,h为混合因子项,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S7.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满足退出重复的条件,将最终得到的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作为纯相位全息图;具体为设定重复的次数,且当重复的次数大于设定的重复的次数时,退出重复。
在上述的过程中,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菲涅尔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菲涅尔变换;或者,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傅立叶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傅立叶变换。
同时,为了评价光束整形的效果,可以采用相对误差来进行评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如下算式计算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εA
Figure BDA0001992568820000091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A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振幅,A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振幅;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
b.采用如下算式计算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εP
Figure BDA0001992568820000092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P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相位,P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c.采用步骤a得到的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和步骤b得到的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对光束整形的效果进行评估;在评估时,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越小,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越小,则光束整形的效果越好。
在仿真实验中,输入平面和输出平面网格为Nx=Ny=1080,每个像素的长度与宽度均为pitch=8μm,波λ=532nm,衍射光学元件的长宽均为L=1080×pitch,迭代次数为40。光路设置如图2所示。如图3,设计了具有均匀振幅和相位梯度的光束作为整形的目标光束。这个具有相位梯度的目标光束可以捕获微粒并驱动微粒,可以在以光镊为工具的实验和理论学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先用角谱方法来模拟近场衍射。近场衍射的光束整形结果如图4所示。图4(a)为重建光束的振幅,和目标振幅图3(a)非常接近,相对误差εA小于7.8%。图4(b)为重建的相位,目标振幅为零的区域噪声比较大。但在实际中,目标振幅为零的区域的“噪音”振幅非常弱,并且充满整个平面,类似于“白噪音”,“噪声”振幅远小于目标振幅的均值,影响效果可以忽略。所以对重建相位进行窗函数处理后得到目标振幅区域的相位如图4(c)。加窗后重建相位图4(c)和目标相位图3(b)吻合得很好,相对误差εP小于2.5%。图4(d)为得到的纯相位全息图,图4(e)为振幅的模拟3D图。由此,该算法同时编码了目标振幅和目标相位信息。
然后用傅里叶变换来模拟远场衍射。图5为远场衍射的光束整形结果。图5(a)为重建振幅,虽然其均匀度与近场衍射重建振幅4(a)相比较低,但是整个轮廓和目标振幅3(a)是一致的,相对误差εA小于18.5%。图5(b)为重建相位,目标振幅为零的区域噪声比较大。和图4(b)一样,在实际中,目标振幅为零的区域的“噪音”振幅非常弱,并且充满整个平面,类似于“白噪音”,影响效果可以忽略。图5(c)为加窗后的重建相位图,和目标相位图3(b)吻合得很好,相对误差εP小于2.5%。图5(d)为得到的纯相位全息图。图5(e)为振幅的模拟3D图。
如图4和5所示,无论是近场衍射还是远场衍射,整形后的光束和目标光束是非常接近的,这说明本发明提出的整形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本发明利用原始目标光束的相位信息,不仅可以获得更接近于目标光束的复振幅,而且提高了光束的均匀度。虽然在非目标振幅平面有杂光,但是这些杂光类似于“白噪音”,且强度较低。这种复振幅算法在生物分子学、材料科学及基础物理学中有着潜在应用。

Claims (3)

1.一种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光束的原始参数,并根据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具体为获取目标光束的振幅At和目标光束的相位Pt,从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At·exp(i·Pt);其中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步骤S1所述的根据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目标相位数据,具体为采用逆向传播函数获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T-1[Ut],并根据输入平面的复振幅U0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相位p0=angle(U0);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S2.初始化光束整形参数;具体为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和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a0;且设定入射光的初始相位p00为随机值;
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光束整形参数,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计算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UI
UI=a0·exp(i·p00)
式中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输入平面的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正向传输函数计算得到输出平面的复振幅Uc=T[a0·exp(i·p00)],从而计算输出平面的振幅Ac=|Uc|和输出平面的相位Pc=angle(Uc);式中,T[]为正向传播函数,a0为光束输入平面的约束振幅,p00为设定的入射光的初始相位,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Uc|为求复振幅Uc的振幅函数,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
S5.在目标光束的目标相位参数中引入相位扰动项,从而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具体为在目标光束的相位Pt中加入扰动项,从而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相位Pt-fix为Pt-fix=Pt·S+a·rand()·2π,进而得到输出平面的目标复振幅Ut-fix为Ut-fix=At·exp(i·Pt-fix);式中a为扰动因子,S为约束矩阵,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步骤S5所述的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U1
U1=[At·S+Ac·(I-S)]·exp{i·[Pt·S+a·rand()·2π+Pc·(I-S)]}
式中,At为目标光束的振幅,S为约束矩阵,Ac为输出平面的振幅,I为单位矩阵,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a为扰动因子,Pt为目标光束的相位,rand()为生成0~1之间随机数的随机函数,Pc为根据步骤S4得到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S6.根据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相位数据,并和步骤S1计算得到的目标相位数据混合,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计算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
A.对步骤S5得到的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通过逆向传播函数得到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为T-1[U1]的相位;式中T-1[]为逆向传播函数,U1为目标光束的修正复振幅数据;
B.根据步骤A得到的修正的输入平面的相位p和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在输入平面的相位p0,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pfix
pfix=angle(sqrt(1-h2)·exp(i·p)+h·exp(i·p0))
式中angle()为求相位角函数,sqrt()为求算数平方根函数,h为混合因子项,exp()为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单位;
S7.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满足退出重复的条件,将最终得到的输入平面的修正相位数据作为纯相位全息图;具体为设定重复的次数,且当重复的次数大于设定的重复的次数时,退出重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菲涅尔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菲涅尔变换;或者正向传播函数为正向傅立叶变换,且逆向传播函数为逆向傅立叶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相对误差来评估光束整形的效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如下算式计算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εA
Figure FDA0002603660780000031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A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振幅,A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振幅;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
b.采用如下算式计算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εP
Figure FDA0002603660780000032
式中Nx为目标光束在x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Ny为目标光束在y方向的总像素点数目;W(kx,ky)为窗函数,用于表示目标振幅不为零的区域,且若像素点(kx,ky)的目标振幅为0,则窗函数在该点处的值为0,否则窗函数在该点的值为1;Pt(kx,ky)为点(kx,ky)处的目标光束的相位,Pc(kx,ky)为点(kx,ky)处的输出平面的相位;
c.采用步骤a得到的振幅整形的相对误差和步骤b得到的相位整形的相对误差,对光束整形的效果进行评估。
CN201910185046.8A 2019-03-12 2019-03-12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14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046.8A CN109814258B (zh) 2019-03-12 2019-03-12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046.8A CN109814258B (zh) 2019-03-12 2019-03-12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258A CN109814258A (zh) 2019-05-28
CN109814258B true CN109814258B (zh) 2020-10-09

Family

ID=6660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50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14258B (zh) 2019-03-12 2019-03-12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4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011B (zh) * 2021-07-27 2023-03-21 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法的软边光阑整形相位优化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474A (zh) * 2012-01-11 2012-07-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边缘陡峭且光强波动低的平顶光束整形控制方法及其整形装置
CN202995142U (zh) * 2012-12-18 2013-06-12 苏州大学 一种随机电磁高斯谢尔模涡旋光束的产生及测量装置
CN103645562A (zh) * 2013-12-20 2014-03-19 中南大学 一种同时调制振幅和相位的光束整形方法
CN103676498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刻机光瞳整形单元结构及其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CN103984103A (zh) * 2014-02-18 2014-08-13 上海大学 一种利用计算全息图产生涡旋光束的方法
CN104777612A (zh) * 2015-04-28 2015-07-15 中南大学 一种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同时整形的迭代算法
WO2016079063A1 (de) * 2014-11-19 2016-05-26 Trumpf Laser- Und Systemtechnik Gmbh Diffraktives optisches strahlformungselement
CN106908956A (zh) * 2017-03-22 2017-06-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对靶面光强分布进行匀滑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48267A (zh) * 2018-05-09 2018-10-12 福建师范大学 基于相息图及菲涅耳域复用的多重复杂三维场景加解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7090B2 (en) * 2013-03-15 2016-11-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hase and amplitude control for optical fiber output
CN106982093B (zh) * 2017-03-31 2019-04-05 中南大学 基于多拓扑荷数环形光束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474A (zh) * 2012-01-11 2012-07-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边缘陡峭且光强波动低的平顶光束整形控制方法及其整形装置
CN202995142U (zh) * 2012-12-18 2013-06-12 苏州大学 一种随机电磁高斯谢尔模涡旋光束的产生及测量装置
CN103676498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刻机光瞳整形单元结构及其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CN103645562A (zh) * 2013-12-20 2014-03-19 中南大学 一种同时调制振幅和相位的光束整形方法
CN103984103A (zh) * 2014-02-18 2014-08-13 上海大学 一种利用计算全息图产生涡旋光束的方法
WO2016079063A1 (de) * 2014-11-19 2016-05-26 Trumpf Laser- Und Systemtechnik Gmbh Diffraktives optisches strahlformungselement
CN104777612A (zh) * 2015-04-28 2015-07-15 中南大学 一种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同时整形的迭代算法
CN106908956A (zh) * 2017-03-22 2017-06-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对靶面光强分布进行匀滑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48267A (zh) * 2018-05-09 2018-10-12 福建师范大学 基于相息图及菲涅耳域复用的多重复杂三维场景加解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lex amplitudes reconstructed in multiple output planes with a phase-only hologram》;Liang Wu 等;《Journal of Optics》;20151008;第1-10页 *
《Design multi-function diffractive phase plates for beam shaping》;Feng Di 等;《ACTA PHOTONICA SINICA》;20030430;第997-1000页 *
《二维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张艳 等;《量子电子学报》;20031231;第20卷(第6期);第651-655页 *
《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实现振幅调制的技术研究》;钟雷 等;《光学技术》;20151231;第41卷(第6期);第506-510页 *
Marek kereñ等.《Design of binary phase-only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for laser beam shaping》.《PROCEEDINGS OF SPIE》.20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258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9028B (zh) 用于任意光束的振幅、相位和偏振的整形算法及其光路
CN104777612B (zh) 一种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同时整形的迭代方法
CN109814258B (zh) 提高光束光强均匀度的复振幅整形方法
CN110824721A (zh) 衍射光学组件的设计方法及衍射光学组件
Liu et al. Double amplitude freedom Gerchberg–Saxton algorithm for generation of phase-only hologram with speckle suppression
Zh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parallel focusing with feedback control for femtosecond laser processing
Raeker et al. Lossless complex-valued optical-field control with compound metaoptics
Jiao et al. Designing for beam propagation in periodic and nonperiodic photonic nanostructures: Extended Hamiltonian method
CN114002931A (zh) 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及系统
CN110133849B (zh) 一种点扩散函数重建方法
CN111340902B (zh) 光相位调制方法及任意位置和形状照射的空间光调制方法
CN110596890B (zh) 一种三维目标光场强度重构的方法
CN208092351U (zh) 一种产生各向同性扭曲高斯谢尔模光束的系统
CN114355743A (zh) 一种多衍射级独立光波场调控的全息编码方法
Wang et al. A phase distribution design method for phased arrays multibeam independently generating and 3-D scanning
CN203084309U (zh) 产生拉盖尔-高斯关联的部分相干高斯光束的系统
CN114647081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衍射光学元件及其设计方法
Qu et al. Optimized hologram generation method for real-time spontaneous manipulation
CN112276370B (zh) 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三维码激光标刻方法及系统
Sun et al. Phase retrieval utilizing geometric average and stochastic perturbation
Konyaev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daptive optics for laser systems in atmospheric applications
Wojtanowski et al. Simplified geometric approach to freeform beam shaper design
Epatko et al. New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opagation of laser radiation
Ionel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laser beam spatial distortions based on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s
CN116256958A (zh) 基于权重、相位复用wgs算法的快速相位全息图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