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2900A -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2900A
CN109812900A CN201910220588.4A CN201910220588A CN109812900A CN 109812900 A CN109812900 A CN 109812900A CN 201910220588 A CN201910220588 A CN 201910220588A CN 109812900 A CN109812900 A CN 109812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branch pipe
exhaust branch
muffl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05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大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05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29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2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室内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的回气口;回气管,能够连通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一排气支管,能够连通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回气温度,提高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最主要的家电设备,也是耗电量最大的家电设备之一,而空调器的主要功耗在于压缩机运转,也即将低温低压冷媒压缩处理为高温高压冷媒,以进行下一次冷媒循环。
相关技术中,如果压缩机的回气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回液或机油冷却,并且会导致空调器的整机能效降低,但是,研发更先进的压缩机需要较长的研发时间和较大的研发成本。
因此,如何低成本地对空调器系统进行优化,以及时提升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和能效,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室内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回气管,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一排气支管,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回气管路设置第一排气支管,且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由于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能够对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能效。
其中,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冷媒经第一排气支管进入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进行室内热量交换后,冷媒经节流装置进入室外换热器,并经室外换热器流入压缩机的回气口,此时,回气管为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连通管,由于第一排气支管对回气管进行热交换,因此,室外换热器由于回气温度升高而减少了结霜或生成凝露,同时,上述排气温度的升高有效地提高了室内制热效率。
另外,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冷媒经第一排气支管进入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进行室外热量交换后,冷媒经节流装置进入室内换热器,并经室内换热器流入压缩机的回气口,此时,回气管为室内换热器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连通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与所述回气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排气支管与回气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能够促进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之间的热交换,有效地减少了距离过大导致热交换的热量损失较多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另一个的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另一个的内部,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第一排气支管与回气管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此时,第一排气支路与回气管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零,另外,可以设置部分管段为螺旋形管,在冷媒流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流经部分管段的时长,以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设置,一方面,简化了管路改进的方式,另一方面,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同样地,在冷媒流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流经部分管段的时长,以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相邻近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相邻近设置,几乎不需要对回气管进行结构和设置位置的改进,而仅仅需要将第一排气支路接入于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结构改造成本低,且便于对故障的第一排气支管和回气管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导热部,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的管壁与所述回气管的管壁之间,用于将所述高温高压冷媒的热量导流至所述回流冷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排气支管的管壁与回气管的管壁之间设置导热部,导热部的热阻低于第一排气支管与回气管之间的介质的热阻,因此,能够将高温高压冷媒携带的热量更快且更低损耗地导流至回流冷媒,进而使得热交换效率显著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控阀,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电控阀,能够准确地控制第一排气支管内的冷媒流量,也即调控第一排气支管与回气管之间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空调器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排气支管,与第一排气支管并联连通于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二排气支管不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第一排气支管并联的第二排气支管,在不需要对回气温度进行补偿时,仅控制第二排气支管工作,即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与回气管进行热交换,以避免压缩机回气温度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电控阀,设于所述第二排气支管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第二排气支管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排气支管内设置第二电控阀,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调节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的流向,即调节冷媒通道与吸气温度之间的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外并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控制器,连通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若是,则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截止,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室外传感器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监控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低于0℃),此时压缩机的运行压比大,回气温度极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因此,基于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了空调器整机能效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判定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导通,所述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与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导通,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回气温度正常时,仍然对回气管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设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连通管内,用于将高温高压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冷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节流装置,能够对冷媒进行降压降温处理,辅助冷媒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进行循环,有利于提高空调器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并记作室外工况温度信号;比较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配合回气管路设置第一排气支管,且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能够对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截止,空调器的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能够对回气温度进行有效地补偿,且不提高压缩机功耗,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低于0℃),此时压缩机的运行压比大,回气温度极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因此,基于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了空调器整机能效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导通,空调器的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导通,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回气温度正常时,仍然对回气管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管路设置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四通阀102,所述四通阀102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室内换热器104、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室外换热器108和所述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回气管112,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第一排气支管114,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112内的回流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回气管112设置第一排气支管114,且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10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由于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114能够对回气管112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106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106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100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100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100整机系统的能效。
其中,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06排出高温高压冷媒经第一排气支管114进入室内换热器104,室内换热器104进行室内热量交换后,冷媒经节流装置进入室外换热器108,并经室外换热器108流入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此时,回气管112为室外换热器108与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之间的连通管,由于第一排气支管114对回气管112进行热交换,因此,室外换热器108由于回气温度升高而减少了结霜或生成凝露,同时,上述排气温度的升高有效地提高了室内制热效率。
另外,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06排出高温高压冷媒经第一排气支管114进入室外换热器108,室外换热器108进行室外热量交换后,冷媒经节流装置进入室内换热器104,并经室内换热器104流入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此时,回气管112为室内换热器104与压缩机106的回气口B之间的连通管。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空调器100运行于制冷模式下,在温度传感器110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8的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比较处理,在控制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控阀V1导通,同时,控制第二电控阀V2截止,第一排气支管114内流通的高温高压冷媒对回气管112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如图5至图7所示的双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交换)。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空调器100运行于制冷模式下,在温度传感器110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8的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比较处理,在控制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控阀V1截止,同时,控制第二电控阀V2导通,第一排气支管114内流通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112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如图5至图7所示的双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交换)。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四通阀102切换导通模式后,空调器100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在温度传感器110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8的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比较处理,在控制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控阀V1导通,同时,控制第二电控阀V2截止,第一排气支管114内流通的高温高压冷媒对回气管112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如图5至图7所示的双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交换)。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四通阀102切换导通模式后,空调器100运行于制热模式下,在温度传感器110检测到室外换热器108的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比较处理,在控制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电控阀V1截止,同时,控制第二电控阀V2导通,第一排气支管114内流通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112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如图5至图7所示的双向虚线箭头表示热交换)。
实施例五: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与所述回气管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能够促进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之间的热交换,有效地减少了距离过大导致热交换的热量损失较多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另一个的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另一个的内部,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此时,第一排气支路与回气管1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零,另外,可以设置部分管段为螺旋形管,在冷媒流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流经部分管段的时长,以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率。
实施例七:
如图6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设置,一方面,简化了管路改进的方式,另一方面,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同样地,在冷媒流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高温高压冷媒与回流冷媒流经部分管段的时长,以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率。
其中,回气管112为直管时,第一排气支管114可以盘绕回气管112设置,第一排气支管114为直管时,回气管112可以盘绕第一排气支管114设置,或回气管112与第一排气支管114均为弯管且相互盘绕。
实施例八:
如图7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相邻近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排气支管114和所述回气管112相邻近设置,几乎不需要对回气管112进行结构和设置位置的改进,而仅仅需要将第一排气支路接入于四通阀102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结构改造成本低,且便于对故障的第一排气支管114和回气管112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导热部118,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的管壁与所述回气管112的管壁之间,用于将所述高温高压冷媒的热量导流至所述回流冷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排气支管114的管壁与回气管112的管壁之间设置导热部118,导热部118的热阻低于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的介质的热阻,因此,能够将高温高压冷媒携带的热量更快且更低损耗地导流至回流冷媒,进而使得热交换效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九:
如图8所示,在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为相邻近设置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第一排气支管114的管壁与所述回气管112的管壁之间设置热阻低的金属导热块,上述金属导热块即为导热部118的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十:
如图9所示,在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为相邻近设置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第一排气支管114与所述回气管112的外部包覆设置热阻低的实心导热结构,其中,第一排气支管114的管壁与所述回气管112的管壁之间的实心导热结构即用作导热部118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为了降低实心导热结构向外侧散热,可以在实心导热结构外侧壁涂覆保温涂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控阀V1,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电控阀V1,能够准确地控制第一排气支管114内的冷媒流量,也即调控第一排气支管114与回气管112之间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排气支管116,与第一排气支管114并联连通于第二端口与压缩机106的排气口E,第二排气支管116不与回气管112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第一排气支管114并联的第二排气支管116,在不需要对回气温度进行补偿时,仅控制第二排气支管116工作,即第二排气支管116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与回气管112进行热交换,以避免压缩机106回气温度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电控阀V2,设于所述第二排气支管116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第二排气支管116内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排气支管116内设置第二电控阀V2,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调节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的流向,即调节冷媒通道与吸气温度之间的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100整机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0,安装于室外并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108的工况温度;控制器,连通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0、所述第一电控阀V1和所述第二电控阀V2,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若是,则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V1导通,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V2截止,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14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112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配合室外传感器设置温度传感器110,能够准确地监控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低于0℃),此时压缩机106的运行压比大,回气温度极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因此,基于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电控阀V1和第二电控阀V2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了空调器100整机能效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判定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V1截止,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V2导通,所述第二排气支管116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与所述回气管112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V1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V2导通,第二排气支管116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112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回气温度正常时,仍然对回气管112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压缩机106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T,设于室内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8之间的连通管内,用于将高温高压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冷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室内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8之间设置节流装置T,能够对冷媒进行降压降温处理,辅助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04与室外换热器108之间进行循环,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一: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2,检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并记作室外工况温度信号;步骤S1004,比较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步骤S1006,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配合回气管路设置第一排气支管,且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能够对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截止,空调器的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能够对回气温度进行有效地补偿,且不提高压缩机功耗,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低于0℃),此时压缩机的运行压比大,回气温度极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因此,基于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了空调器整机能效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导通,空调器的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导通,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回气温度正常时,仍然对回气管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十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步骤包括:检测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并记作室外工况温度信号;比较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由于配合回气管路设置第一排气支管,且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能够对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截止,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能够对回气温度进行有效地补偿,且不提高压缩机功耗,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低于0℃),此时压缩机的运行压比大,回气温度极可能低于预设温度,因此,基于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的导通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了空调器整机能效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导通,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第二电控阀导通,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避免了回气温度正常时,仍然对回气管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的如何进一步地优化空调器能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配合回气管路设置第一排气支管,由于排气支管流通的是高温高压冷媒,因此,第一排气支管能够对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回气温度,降低了压缩机发生回液的可能性,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因此,提高了空调器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能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至室内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回气管,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
第一排气支管,能够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内的回流冷媒之间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排气支管与所述回气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位于另一个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管段盘绕另一个管的外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所述回气管相邻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部,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的管壁与所述回气管的管壁之间,用于将所述高温高压冷媒的热量导流至所述回流冷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控阀,设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冷媒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排气支管,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并联连通于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支管不与所述回气管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控阀,设于所述第二排气支管的指定阀口连接处,用于根据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调整所述第二排气支管内的冷媒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外并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
控制器,连通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若是,则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截止,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与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判定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所述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所述第二电控阀导通,所述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与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12.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的工况温度,并记作室外工况温度信号;
比较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所述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导通,同时,触发所述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截止,所述空调器的第一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够对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是否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回流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室外工况温度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触发所述空调器的第一电控阀截止,同时,触发所述空调器的第二电控阀导通,所述空调器的第二排气支管内的高温高压冷媒不对所述回气管内的低温低压冷媒进行热交换。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1910220588.4A 2019-03-22 2019-03-22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8129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0588.4A CN109812900A (zh) 2019-03-22 2019-03-22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0588.4A CN109812900A (zh) 2019-03-22 2019-03-22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900A true CN109812900A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09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0588.4A Pending CN109812900A (zh) 2019-03-22 2019-03-22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29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424A (zh) * 2019-07-26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防回液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8125A1 (de) * 2005-04-20 2006-10-26 Bernhard Wenzel Kälte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Wärmepumpe
CN101008535A (zh) * 2007-01-24 2007-08-01 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旁通系统
CN201748720U (zh) * 2010-07-22 2011-02-16 康特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回热装置
CN203375758U (zh) * 2013-06-08 2014-01-01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循环系统
CN203928525U (zh) * 2014-06-13 2014-11-05 苏州医电神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8125A1 (de) * 2005-04-20 2006-10-26 Bernhard Wenzel Kälte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Wärmepumpe
CN101008535A (zh) * 2007-01-24 2007-08-01 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旁通系统
CN201748720U (zh) * 2010-07-22 2011-02-16 康特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回热装置
CN203375758U (zh) * 2013-06-08 2014-01-01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循环系统
CN203928525U (zh) * 2014-06-13 2014-11-05 苏州医电神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防结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424A (zh) * 2019-07-26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防回液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7413B2 (en) HVAC unit with hot gas reheat
CN101539322B (zh) 制热待机的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US20230221026A1 (en) Refrigerant leak management systems
CN104833056B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KR101222331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CN102770718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173823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629753B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00436A (zh) 空调器、除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115404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429961A (zh) 制冷装置
CN102345949A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10173822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10138839A1 (en) Water circulation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nt system
JP200913901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10307680A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42736A (zh) 制冷装置
JPWO2017009955A1 (ja) 冷凍システム
CN102706057B (zh) 空调及控制空调冷媒流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050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86580U (zh) 空调器
CN109812900A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94824A1 (en) Method for sequencing compressor operation based on space humidity
CN111623548A (zh)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