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8957B -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8957B
CN109808957B CN201910248373.3A CN201910248373A CN109808957B CN 109808957 B CN109808957 B CN 109808957B CN 201910248373 A CN201910248373 A CN 201910248373A CN 109808957 B CN109808957 B CN 109808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arton
sealing
lock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8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8957A (zh
Inventor
厉勇
田永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y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ngy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ngy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ngy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8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8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8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8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8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8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包括依次排列设置进行的输送和封箱合输入机构、折盖封箱机构、转接输送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以及控制模块;输入机构设置检测模块检测纸箱规格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反馈至输入机构调整纸箱至居中位置输送,控制模块反馈至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的编码器,来调整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通过锁定机构锁定调整后的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从而锁定封箱空间。纸箱沿着生产线输送,可以满足纸箱输送过来后直接进行输送封箱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封箱的效率,为使用者进行小批次多规格纸箱的封箱工作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箱机机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背景技术
封箱机是将胶带贴封在纸箱箱口完成包装的装置,纸箱会有不同的规格,自动调试的封箱机其通过上机芯的上升下降、两侧输送带的靠近和远离,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纸箱的匹配输送,并由上机芯上的折盖机构完成盖子的合拢,再完成上下胶带封箱。现在的纸箱都是通过工作人员逐个放入封箱机入口,然后封箱机的上机芯、输送带再作出调整适应纸箱大小,一个纸箱包装完成后,上机芯和输送带退回原来位置待下一纸箱进入再重新行进,对于需要处理大批量纸箱封箱的行业,并且纸箱规格变化较大的包装,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为了提高封箱机的封箱速度,如果能在封箱机之前加设一个可以调整纸箱位置的输入机构,其在纸箱进入封箱机之前就完成纸箱的对位输送,同时封箱机预先完成上机芯和输送带的位置调试,纸箱进入封箱机后直接进行输送封箱,能大大提高封箱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通过依次布置输入机构、折盖封箱机构、转接输送机构、双机芯封箱机构,根据纸箱的数据令各机构预先调整到对位位置,可以顺畅的输送纸箱快速完成封箱,减少纸箱等待各机构作出调整所浪费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输入机构、折盖封箱机构、转接输送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以及控制模块;纸箱通过输入机构、折盖封箱机构、转接输送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进行依次输送和封箱;
输入机构包括输送机架和设置于输送机架上的输送带,输送机架上还设置有侧限位机构和检测模块,侧限位机构设置于输送带的侧边并可进行位移来将输送带上输送的纸箱进行推动移位,检测模块设置于输送带的入口处,通过检测模块来检测经过的纸箱上的规格数据,检测模块反馈规格数据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反馈信号至侧限位机构令侧限位机构作出相应位移,将纸箱抵至相对输送带居中位置输送至出口处;
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均设置有控制其驱动机构活动的编码器、以及锁定其驱动机构位置的锁定机构,编码器用于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的驱动机构进行调整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锁定机构用于锁定调整后的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从而锁定封箱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侧限位机构包括互相铰接的主杆和副杆、以及驱动件,主杆靠近输送机架的出口处并平行于输送方向进行设置,主杆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平移;副杆一端与主杆铰接,另一端向输送机架的入口处延伸设置并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机架上,副杆由主杆带动进行联动。
作为一种改进,输送机架上设置有一定杆,副杆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第一腰形孔穿设在定杆上令副杆可在输送机架上进行旋转。
作为一种改进,输送带为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输送滚轴,该输送滚轴相对输送方向倾斜呈角度设置,令纸箱在输送时被带动而靠近侧边的侧限位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折盖封箱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上机芯、第一下机芯、折盖机构和一对传送机构,第一下机芯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第一上机芯和折盖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第一机架上并与第一下机芯上下对应,折盖机构靠近纸箱的入口端设置,一对传送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在第一机架上并位于第一下机芯两侧,编码器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将第一上机芯和折盖机构以及传送机构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高度和宽度,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第一驱动机构从而定位第一上机芯和折盖机构的高度位置,第二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第二驱动机构从而定位传送机构的水平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上机芯和折盖机构共同设置于一上支架上,上支架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至上支架处进行带动,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设置于第一气缸的轴上的第一抵触件,第一机架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锁定机构位置对应的抵板,第一气缸设置于上支架上,第一抵触件由第一气缸驱动抵向抵板对上支架进行机械锁定。
作为一种改进,传送机构的头尾两端分别设置联动机构对两侧的传送机构进行同步带动靠近或远离,第二驱动机构连接至其中一端的联动机构处进行联动,两端的联动机构之间设置一联动轴进行同步动作,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抵触件,第二气缸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二抵触件设置于第二气缸上并由第二气缸驱动抵向联动轴进行结构上的机械锁定;联动轴的表面设置有一圈配合齿环,第二抵触件具有与配合齿环相匹配啮合的齿槽。
作为一种改进,双机芯封箱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传送带、两组第二上机芯和两组第二下机芯,两组第二上机芯和两组第二下机芯在第二机架上上下对应设置,两组第二上机芯和两组第二下机芯相对的一侧设置与其同步活动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上机芯和第二下机芯通过第三驱动机构控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相互靠近和分离;第二上机芯通过第四驱动机构控制进行上下的升降,编码器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将第二上机芯和第二下机芯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宽度和高度,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三锁定机构和第四锁定机构,第三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第三驱动机构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和第二下机芯的水平位置,第四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第四驱动机构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的高度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一侧的第二上机芯和第二下机芯水平位置固定,由第三驱动机构控制另一侧的第二上机芯和第二下机芯进行水平活动;第二下机芯的外侧边具有对纸箱夹持限位的横杆,固定一侧的横杆与第二下机芯相适应保持固定,活动一侧的横杆与第二下机芯相适应进行同步活动。
作为一种改进,转接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推送部,第一传送带与双机芯封箱机构内纸箱的输送方向成夹角设置,固定一侧的横杆延伸至第一传送带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或者设置与横杆位置对应的杆结构在第一传送带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推送部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侧边并与双机芯封箱机构相对,用于将限位的纸箱推送至双机芯封箱机构的封箱空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整条纸箱输送封箱生产线的布置,在输入机构处读取纸箱数据后,可以反馈信号给侧限位机构来从侧边推动纸箱至居中位置,便于对位折盖封箱机构的入口把纸箱自动准确的向后输送;可以反馈信号给编码器,编码器根据数据反馈到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的驱动机构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同时依靠锁定机构锁定掉调整好的位置,纸箱沿着生产线输送,可以满足纸箱输送过来后直接进行输送封箱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封箱的效率,为使用者进行小批次多规格纸箱的封箱工作提供了便利;在下一纸箱到达之前可以根据编码器的反馈,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直接调试出与下一纸箱匹配的封箱空间,不必像现有封箱机一样完成退回原位重新行进,效率也更高;对于小批次同规格的纸箱封箱来说,折盖封箱机构和双机芯封箱机构可保持其锁定的位置快速进行封箱,对于不同规格的纸箱封箱来说,其快速调整也能够满足纸箱送到时调试预先完成,可直接输送封箱;整体上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解放了劳动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封箱效率,克服原来封箱机在处理不同规格纸箱时效率低下的问题,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以及巨大的经济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入机构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入机构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折盖封箱机构第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折盖封箱机构第二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折盖封箱机构第三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M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双机芯封箱机构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双机芯封箱机构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输入机构A、折盖封箱机构B、转接输送机构D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以及控制模块;纸箱通过输入机构A、折盖封箱机构B、转接输送机构D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进行依次输送和封箱;
输入机构A包括输送机架A1和设置于输送机架A1上的输送带A2,输送机架A1上还设置有侧限位机构A3和检测模块A4,侧限位机构A3设置于输送带A2的侧边并可进行位移来将输送带A2上输送的纸箱进行推动移位,检测模块A4设置于输送带A2的入口处,通过检测模块A4来检测经过的纸箱上的规格数据,检测模块A4反馈规格数据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反馈信号至侧限位机构A3令侧限位机构A3作出相应位移,将纸箱抵至相对输送带A2居中位置输送至出口处;
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均设置有控制其驱动机构活动的编码器E、以及锁定其驱动机构位置的锁定机构,编码器E用于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驱动机构进行调整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锁定机构用于锁定调整后的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从而锁定封箱空间。
本发明在使用时,输入机构A的输送带A2与折盖封箱机构B的入口端相对;侧限位机构A3至少从检测模块A4处延伸至输送带A2的出口处,用于在检测模块A4检测了纸箱上的规格数据后,由控制模块将规格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应匹配,然后反馈给侧限位机构A3作出相应位移,可以将纸箱抵至居中的位置送向出口处;可准确的居中送入折盖封箱机构B,控制模块同时反馈给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编码器E,编码器E驱动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驱动机构进行调整,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然后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封箱空间。经过预先调整的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可以直接承接送过来的纸箱进行封箱,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为使用者进行小批次多规格纸箱的封箱工作提供了便利。这里所限定的侧限位机构A3把纸箱抵至居中的位置送向出口处为相对概念,即纸箱的中线对齐居中位置后相应的和折盖封箱机构B上位于居中位置对齐,可准确的输送至折盖封箱机构B中。如果仅是对输送带A2的宽度进行调整令侧限位机构A3把纸箱调试至与折盖封箱机构B对齐时,纸箱不在输送带A2宽度的居中位置上,其也是属于本发明相同的构思,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选择,侧限位机构A3可以是单边或者双边的,双边的话由两侧对纸箱进行限位,单边的话令纸箱靠向侧限位机构A3所在侧进行输送,在侧限位机构A3向内推动纸箱时进行位置调整。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选择,检测模块A4设置于输送带A2的入口处,然后入口处再拼接一段辅助的输送带;或者输送带A2的入口处相对于检测模块A4之前,还设置一段输送带A2区域,两者均可实现批量的纸箱在到达检测模块A4和侧限位机构A3之前依次输送,解放人工;具体使用时可以为前一个纸箱在检测模块A4和侧限位机构A3处完成调整到达折盖封箱机构B,后一个纸箱紧接着到达检测模块A4处,实现输送包装生产线的高效工作。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优化,在小批量包装统一规格的纸箱时,输入机构A和折盖封箱机构B、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位置可以不变化,即控制模块反馈了相同的信号或者可以是采用锁定位置的方式,输入机构A和折盖封箱机构B、双机芯封箱机构C可以像普通机型一样快速输送和包装纸箱,提高生产效率,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经济效益。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侧限位机构A3包括互相铰接的主杆A31和副杆A32、以及驱动件,主杆A31靠近输送机架A1的出口处并平行于输送方向进行设置,主杆A31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平移;副杆A32一端与主杆A31铰接,另一端向输送机架A1的入口处延伸设置并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机架A1上,副杆A32由主杆A31带动进行联动。
如图2所示,主杆A31通过平移限定纸箱的侧边位置,可以较好的引导纸箱沿着直线输送向出口处;而与主杆A31铰接的副杆A32在主杆A31活动时与主杆A31形成角度,能够平缓的把原来靠外的纸箱沿着角度移向中部,并且在纸箱到达主杆A31后顺畅的沿直线输送。驱动件可以采用电机、气缸等方式实现,能够实现主杆A31的往复活动即可,并且可以实现控制活动距离。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输送机架A1上设置有一定杆A11,副杆A32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A321,第一腰形孔A321穿设在定杆A11上令副杆A32可在输送机架A1上进行旋转。
如图2所示,作为结构的优化,若把定杆A11设置为仅通过驱动件进行相对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活动,那么在定杆A11活动时会带动副杆A32进行轴向的位移;第一腰形孔A321的设置令副杆A32可旋转的设置在定杆A11上并且其可以通过第一腰形孔A321和定杆A11的相对滑移实现副杆A32的位置变化。第一腰形孔A321可以通过定杆A11上具体设置的台阶或者紧固件限定上下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输送带A2为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输送滚轴,该输送滚轴相对输送方向倾斜呈角度设置,令纸箱在输送时被带动而靠近侧边的侧限位机构A3。
如图2、3所示,以输送滚轴进行纸箱的输送,并且依靠其与输送方向倾斜呈角度设置,纸箱在输送过程中会被带动始终靠近一侧的侧限位机构A3,在具体与主杆A31和副杆A32的配合下沿着两根杆输送并能在主杆A31处整齐的到达出口处然后进入折盖封箱机构B,这适用于把侧限位机构A3设置为单边的结构,结构上较为简化,且拥有较好的纸箱位置限制性。对于单边设置侧限位机构A3,也可以将输送带A2设置的稍微倾斜。令纸箱向侧限位机构A3一侧靠近,满足输送需要。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侧限位机构A3还包括第二滑移架A33、第二滑移杆A34、第二链条A35和第二链轮,第二滑移架A33上设置主杆A31,第二滑移架A33可滑移的设置在第二滑移杆A34上,第二滑移杆A34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设置在输送机架A1上;第二链轮设置在输送机架A1上,第二链条A35成环形的绕设在第二链轮上,并且两端连接在第二滑移架A33上,第二链轮连接至驱动件。
如图2、3所示,第二滑移架A33、第二滑移杆A34、第二链条A35和第二链轮可设置于输送机架A1的下方,具体可为输送带A2的下方,第二滑移架A33从侧边向上延伸支架来安装主杆A31,第二滑移架A33在第二滑移杆A34上进行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滑移,实现了主杆A31的平移,第二滑移杆A34可设置为左右两根,满足稳定设置第二滑移架A33的需要;在传动结构上,采用了第二链条A35和第二链轮的方式进行对第二滑移架A33带动,第二链轮可以通过轴结构对外连接驱动件,如伺服电机,满足定距离移动的需要。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检测模块A4为相机,相机拍摄纸箱上的规格数据并反馈到控制模块;纸箱上的规格数据可设置为一维码或者二维码。
如图2、3所示,相机可以作为良好的视觉数据采集设备,对纸箱上的规格数据进行拍摄并反馈至控制模块,其技术成熟便于设定和使用。而纸箱上的规格数据也可采用技术成熟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实现,实施时使用者将记录有对应规格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贴于纸箱上,贴的高度与相机的高度一致,即可正常使用。控制模块中存储一维码和二维码信息,与相机拍摄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实现功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检测模块A4和侧限位机构A3分设在输送带A2的两侧。如图2所示,采用单边的侧限位机构A3时,将检测模块A4设置于另一侧,可以较好的对纸箱上的规格数据进行拍摄;两者也可以进行分别调试和维护,不相互干扰。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检测模块A4设置于一调试架A41上,输送机架A1上设置有一调试柱A12,调试架A41可上下调试的设置在调试柱A12上并通过紧固件定位。如图2、3所示,通过调试架A41和调试柱A12的设置,检测模块A4的高度位置可以进行上下调整,满足调试需要。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盖封箱机构B包括第一机架B1、第一上机芯B2、第一下机芯B3、折盖机构B5和一对传送机构B4,第一下机芯B3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通过第一驱动机构B6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并与第一下机芯B3上下对应,折盖机构B5靠近纸箱的入口端设置,一对传送机构B4通过第二驱动机构B7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并位于第一下机芯B3两侧,编码器E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B6和第二驱动机构B7分别将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以及传送机构B4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高度和宽度,第一驱动机构B6和第二驱动机构B7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一锁定机构B8和第二锁定机构B9,第一锁定机构B8用于锁定第一驱动机构B6从而定位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的高度位置,第二锁定机构B9用于锁定第二驱动机构B7从而定位传送机构B4的水平位置。
如图4、5、6所示,折盖封箱机构B上的驱动机构为控制传送机构B4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B7、以及控制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B6;锁定机构为锁定第二驱动机构B7的第二锁定机构B9、以及锁定第一驱动机构B6的第一锁定机构B8。在输入机构A处的检测模块A4读取纸箱数据后,通过控制模块反馈到编码器E,编码器E根据数据反馈到第一驱动机构6和第二驱动机构B7令其进行对应行程的活动,令折盖封箱机构B可以预先调整同步活动的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以及传送机构B4的位置,从而匹配纸箱的宽度和高度;同时依靠第一锁定机构B8和第二锁定机构B9锁定掉调整好的封箱空间,可以满足等待纸箱输送过来后直接进行输送封箱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封箱的效率;对于折盖封箱机构B的基本构造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如第一上机芯B2和第一下机芯B3采用现有的结构进行胶带的封贴和切断,传送机构B4可采用设置于两侧的输送带,对纸箱进行夹持和带动输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两组编码器E以及第一锁定机构B8和第二锁定机构B9,并相适应的选择可智能控制的第一驱动机构B6和第二驱动机构B7,可以良好的实现自动化调整。整条生产线适应性的自动调整适配纸箱规格,代替原来的人工放置,大大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共同设置于一上支架B11上,上支架B11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于第一机架B1上,第一驱动机构B6连接至上支架B11处进行带动,第一锁定机构B8包括第一气缸B81和设置于第一气缸B81的轴上的第一抵触件B82,第一机架B1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锁定机构B8位置对应的抵板B12,第一气缸B81设置于上支架B11上,第一抵触件B82由第一气缸B81驱动抵向抵板B12对上支架B11进行机械锁定。
如图4、5所示,上支架B11可通过轴孔配合的结构、并依靠轴承等现有结构可滑移的设置于第一机架B1上,实现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的升降,第一驱动机构B6优选为气缸,气缸分别连接于上支架B11和第一机架B1上,通过驱动进行上支架B11的升降调整;在结构上可以依靠第一锁定机构B8与第一机架B1进行配合锁定,从而牢固的限定位置来匹配纸箱规格,稳定性高便于实现。图中选择了设置一组第一锁定机构B8在上支架B11和第一机架B1的中部位置进行锁定,可实现对上支架B11处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的稳定锁定,令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良好的工作;当然可以选择在上支架B1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锁定机构B8与两侧的第一机架B1结构进行锁定,也可实现锁定功能。如图的实施例,具体为第一气缸B81设置在上子架C21上,当上子架C21升降活动到位时,第一气缸B81驱动第一抵触件B82抵触到抵板B12上,第一抵触件B82把上支架B11牢牢抱死在抵板B12上,实现了机械锁定的功能,其稳定性较高,可以满足在不同位置停留的功能,第一气缸B81收回后即可解除锁定,结构简单。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传送机构B4的头尾两端分别设置联动机构B41对两侧的传送机构B4进行同步带动靠近或远离,第二驱动机构B7连接至其中一端的联动机构B41处进行联动,两端的联动机构B41之间设置一联动轴B42进行同步动作,第二锁定机构B9包括第二气缸B91和第二抵触件B92,第二气缸B91设置于第一机架B1上,第二抵触件B92设置于第二气缸B91上并由第二气缸B91驱动抵向联动轴B42进行结构上的机械锁定;联动轴B42的表面设置有一圈配合齿环B421,第二抵触件B92具有与配合齿环B421相匹配啮合的齿槽B921。
如图6所示,传送机构B4本身较长,所以会在头尾两端均设置联动机构B41来带动两侧传送机构B4进行靠近或远离。第二锁定机构B9具体为第二气缸B91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在需要把传送机构B4停留在一个宽度位置时,第二气缸B91驱动第二抵触件B92抵触到联动轴B42上,从而令第二抵触件B92把联动轴B42牢牢抱死在一个运动位置上,对联动轴B42前后连接的联动机构B41实现了机械锁定的功能,可以以一个结构位置锁定掉前后两组的联动机构B41,其设置的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可以满足在不同位置停留的功能;第二气缸B91收回后即可解除锁定。第二驱动机构B7优选为气缸,气缸分别连接于第一机架B1和其中一处联动机构B41上,通过驱动进行两侧传送机构B4的水平间距的调整;在结构上依靠第二锁定机构B9与联动轴B42进行配合锁定,从而牢固的限定位置来匹配纸箱规格,稳定性高便于实现。锁定的结构具体采用在联动轴B42上设置配合齿环B421,而第二抵触件B92采用齿槽B921(因结构阻挡,图中未示出)的结构,配合齿环B421和齿槽B921的尺寸规格相适配,抵触时可牢牢的锁死联动轴B42,令联动轴B42无法旋转,是非常稳定的锁定结构,保证了锁定的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抵板B12位于第一机架B1上方的中间位置,抵板B12上由上至下设置有一第二腰形孔B121,抵板B12的一侧与上支架B11相邻设置,第一气缸B81的轴穿过第二腰形孔B121并在抵板B12另一侧设置第一抵触件B82,当第一气缸B81驱动第一抵触件B82收回抵触抵板B12时,第一抵触件B82和上支架B11在抵板B12两侧进行夹持锁定。
如图5、7所示,作为结构的优化,抵板B12上设置第二腰形孔B121供第一气缸B81的轴穿过,由第一抵触件B82收回时以第一抵触件B82和上支架B11在两侧夹持抵板B12进行锁定,其结构在锁定的稳定性上更高;抵板B12的两侧稳定受力,对于分设其前后的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均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联动机构B41包括分别与两侧传送机构B4连接的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连接在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上并绕设成环与第一滑移块B411同步活动的第一链条B412,以及分别设置于联动轴B42和第一机架B1上的用于第一链条B412两侧绕设的第一链轮B413,第一滑移块B411可滑移的套设在第一机架B1上的第一滑移杆B13处,第二驱动机构B7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一滑移块B411上,以控制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实现滑移靠近或远离;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分别与绕设成环的第一链条B412的上下两段连接,当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靠近或远离时驱动第一链条B412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活动并带动联动轴B42同步运动。
如图6所示,具体在使用时,第二驱动机构B7推出的最大位置为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分离的最大位置,与其相连接设置的传送机构B4也分离到最大的位置,是两组传送机构B4最大的宽度;第二驱动机构B7收回时,一对第一滑移块B411相靠拢,令两组传送机构B4相靠拢。联动轴B42带动了两侧的第一链轮B413进行同步动作,两侧的第一滑移块B411连接在两段第一链条B412,第一链条B412绕成环形并绕于第一链轮B413上,当第一链轮B413带动第一链条B412旋转时控制两组第一滑移块B411的靠近和远离。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盖机构B5包括依次设置于上支架B11上的折前盖臂B51和折后盖臂B52、以及设置于折前盖臂B51后方并位于上支架B11两侧的折侧盖臂B53;折前盖臂B51铰接于上支架B11上并连接有弹性件,用于当纸箱到达折前盖臂B51处时抵触前盖,并通过旋转配合把前盖压平;折后盖臂B52包括相互铰接的大臂B521和小臂B522、用于驱动大臂B521旋转的第五驱动机构B523、以及用于驱动小臂B522旋转的第六驱动机构B524,大臂B521铰接于上支架B11上,通过第五驱动机构B523带动其旋转令大臂B521上的小臂B522靠近纸箱后盖,小臂B522通过第六驱动机构B524带动令其压向后盖并将后盖压平;两侧的折侧盖臂B53通过第七驱动机构B531带动进行旋转压向侧盖并将侧盖压平。
如图4、5所示,折盖机构B5在使用时,折后盖臂B52的大臂B521首先向上打开,远离纸箱输送的空间令上盖未折叠的纸箱可顺利到达折前盖臂B51处;同时折侧盖臂B53为向两侧上方打开的状态。纸箱到达折前盖臂B51处时,依靠持续的输送,折前盖臂B51会将前盖压住进行折盖,折前盖臂B51会抵触前盖旋转至水平,令前盖折至水平位置,同时折前盖臂B51拉伸了弹性件为折前盖臂B51提供了纸箱离开后的回复力;折前盖臂B51完成工作后或者是工作的同时,第五驱动机构B523驱动大臂B521旋转至小臂B522靠近纸箱后盖的后方,第六驱动机构B524驱动小臂B522旋转对后盖进行折盖,小臂B522会抵触后盖旋转至水平,令后盖折至水平位置;前后盖折盖完成后,纸箱继续输送至后方的折侧盖臂B53处,前后盖的位置由上支架B11进行限位,而折侧盖臂B53第七驱动机构B531带动进行旋转压向侧盖并将侧盖压平。在折盖机构B5完成对纸箱的上盖折盖后,继续向后输送可由第一上机芯B2完成上部胶带封箱,同时第一下机芯B3完成下部胶带封箱。以上结构良好的实现了纸箱的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逐步完成四片上盖的折盖,结构简单,可完成有序操作,一个纸箱折盖完成后各部件可快速复位等待下一纸箱的折盖。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侧盖臂B53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板B532和若干齿板B533,主板B532沿着上支架B11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齿板B533位于主板B532的后部并间隔排列成齿形,两组折侧盖臂B53的齿板B533相对设置并且齿形相间隔,当两侧的折侧盖臂B53工作压向侧盖时,两侧的主板B532在上支架B11两侧压平侧盖,两侧的若干齿板B533相交叉辅助抵触两侧的侧盖。
如图4、5所示,主板B532沿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其相对于齿板B533较窄,可适应折侧盖臂B53在水平方向上调整位置时不会与中部的上支架B11进行干扰;而齿板B533设置为在主板B532后部,可相适应的令上支架B11空出齿板B533运动的空间,两侧若干齿板B533的齿形相间隔,在相合时相错开,如左右手手指相扣的状态,能在两侧主板B532分隔较开时对纸箱侧盖更好的压住进行折盖,而两侧主板B532较靠近时,两侧齿板B533不产生结构干扰的进行辅助折盖。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侧盖臂B53设置于一联动板B54上,联动板B54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于立柱B55上,立柱B55设置于传送机构B4上,令联动板B54可被传送机构B4带动进行水平的同步活动;联动板B54通过横柱B56可水平滑移的设置于上支架B11上。
如图4、5所示,两侧折侧盖臂B53设置为可水平活动来更好的适应纸箱的规格,从而更好的在纸箱两侧进行折盖。联动板B54可通过轴孔结构并配合轴承设置于立柱B55和横柱B56上进行竖直以及水平的定位和滑移;立柱B55设置于传送机构B4上实现了折侧盖臂B53和传送机构B4可以同步的进行水平调试匹配纸箱,令纸箱的侧边折盖稳定的进行,并且因为在侧盖外侧进行压盖,折侧盖臂B53的边缘棱角不会在盖子表面留下压痕,有利于保证不破坏纸箱的表面外形。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双机芯封箱机构C包括第二机架C1、第二传送带C4、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在第二机架C1上上下对应设置,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相对的一侧设置与其同步活动的第二传送带C4,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通过第三驱动机构C5控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相互靠近和分离;第二上机芯C2通过第四驱动机构C6控制进行上下的升降,编码器E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将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宽度和高度,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三锁定机构C7和第四锁定机构C8,第三锁定机构C7用于锁定第三驱动机构C5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的水平位置,第四锁定机构C8用于锁定第四驱动机构C6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C2的高度位置。
如图8、9所示,双机芯封箱机构C上的驱动机构为控制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水平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C5、以及控制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升降的第四驱动机构C6;锁定机构为锁定第三驱动机构C5的第三锁定机构C7、以及锁定第四驱动机构C6的第四锁定机构C8。在输入机构A处的检测模块A4读取纸箱数据后,通过控制模块反馈到编码器E,编码器E根据数据反馈到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令其进行对应行程的活动,令双机芯封箱机构C可以预先调整第二上机芯C2、第二下机芯C3和第二传送带C4的位置,从而匹配纸箱的宽度和高度;同时依靠第三锁定机构C7和第四锁定机构C8锁定掉调整好的位置,可以满足等待纸箱输送过来后直接进行输送封箱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封箱的效率;对于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基本构造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在内侧均设置第二传送带C4进行同步活动,第二传送带C4在上下的两侧对纸箱进行支撑和输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两组编码器E以及第三锁定机构C7和第四锁定机构C8,并相适应的选择可智能控制的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可以良好的实现自动化调整。整条生产线适应性的自动调整适配纸箱规格,代替原来的人工放置,大大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侧的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水平位置固定,由第三驱动机构C5控制另一侧的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进行水平活动;第二下机芯C3的外侧边具有对纸箱夹持限位的横杆C30,固定一侧的横杆C30与第二下机芯C3相适应保持固定,活动一侧的横杆C30与第二下机芯C3相适应进行同步活动。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结构优化,本发明不必像传统侧边四角边封的封箱机一样进行两侧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的居中夹持纸箱,其设置为以一侧为固定基准,令另一侧向其靠近来适应纸箱宽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简化传动结构,一方面可以适应转接输送机构D输送过来的纸箱;折盖封箱机构B的胶带封贴是横向的,那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位置是纵向的,两者通过转接输送机构D摆放成垂直状态,纸箱通过转接输送机构D输送到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入口端,可采用与固定一侧的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对齐,那样可以良好的定位了纸箱的位置,依靠推送可以直接进入双机芯封箱机构C,可以提高入口端纸箱进入的准确性。横杆C30为具体在两侧匹配纸箱宽度的结构,第二下机芯C3依靠横杆C30在两侧限位,实现在输送方向上对纸箱的良好限位和定向;第二上机芯C2、第二下机芯C3、第二传送带C4在横杆C30相对的内侧,良好的完成封箱和输送。固定一侧的横杆C30可作为纸箱进入的基准,良好的与转接输送机构D进行配合输送纸箱。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转接输送机构D包括第一传送带D1和推送部D2,第一传送带D1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内纸箱的输送方向成夹角设置,固定一侧的横杆C30延伸至第一传送带D1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或者设置与横杆C30位置对应的杆结构在第一传送带D1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推送部D2设置于第一传送带D1的侧边并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相对,用于将限位的纸箱推送至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封箱空间内。
如图8所示,转接输入机构9可以以夹角良好的把折盖封箱机构B处完成封箱的纸箱送到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入口端,无需进行纸箱方向的调整,纸箱被第一传送带D1输送到固定一侧延伸的横杆C30或者是附加设置的杆结构阻挡后可以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封箱空间准确对位,依靠推送部D2可将纸箱推入双机芯封箱机构C,完成进料后进行输送和封箱。其良好的实现了对纸箱的承接输送,配合双机芯封箱机构C中一侧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水平位置固定的结构良好的实现了纸箱简单的对位,有利于生产线的布置以及结构上的简化。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传送带D1的输送方向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内纸箱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第一传送带D1为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滚轴,其由驱动件带动进行旋转。
如图8、9所示,将双机芯封箱机构C和折盖封箱机构B之间的布置角度设置为垂直的90度是最优的设置方式,纸箱可以稳定的到达横杆C30或杆结构处;机器在设置布局上也最为节省空间。另一方面采用若干滚轴作为传送带,其通过驱动机构可稳定的将纸箱输送到位,并且滚轴间存在的间隙减少了与纸箱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推送部D2更轻松稳定的推送纸箱至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输送通道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推送部D2包括推板D21、推送滑移架D22、推送滑移杆D23和推送气缸D24,推送滑移架D22上设置推板D21,推送滑移架D22可滑移的设置在推送滑移杆D23上,推送滑移杆D23与滚轴相平行的进行设置,由推送气缸D24带动推送滑移架D22上的推板D21活动来推送纸箱至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封箱空间内。
如图8、9所示,推送滑移架D22、推送滑移杆D23和推送气缸D24具体设置于滚轴的下方空间中,推送滑移架D22通过滚轴的空隙向上连接位于滚轴上方的推板D21,推送滑移架D22沿着推送滑移杆D23活动从而带动上方的推板D21进行平移推送纸箱,推送气缸D24依靠其往复的行程实现对推板D21两个活动工位的控制。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机架C1包括上架C11和下架C12,上架C11可上下滑移的设置在下架C12上,第三驱动机构C5为第三气缸,第四驱动机构C6为第四气缸,第二上机芯C2设置于一上子架C21上,第二下机芯C3设置于一下子架C31上,下子架C31上设置竖轴C32,上子架C21可上下滑移的设置在竖轴C32上,下架C12上具有供活动一侧的下子架C31布置并滑移的第一横轴C13,上架C11上具有供活动一侧的上子架C21布置并滑移的第二横轴C14;第四气缸带动上子架C21在竖轴C32上进行升降,由设置在上架C11或上子架C21上的第四锁定机构C8与下架C12配合锁定高度位置;第三气缸带动活动一侧的下子架C31在第一横轴C13上进行水平活动,活动一侧的上子架C21在第二横轴C14上进行同步活动,由设置在下子架C31上的第三锁定机构C7与下架C12配合锁定水平位置。
如图8、9所示,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通过以上的结构进行布置和活动,可以良好的实现第二上机芯C2的升降,以及活动一侧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稳定的水平活动。对于第一横轴C13与下子架C31的配合、第二横轴C14和上子架C21的配合、竖轴C32与上子架C21的配合,均可通过设置轴承来提高结构间活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第三气缸可采用无杆气缸,减少其占用的空间,可良好的布置于下架C12之中与下子架C31进行安装配合。在结构上可以依靠第三锁定机构C7、第四锁定机构C8分别与机架1进行配合锁定,从而牢固的限定位置来匹配纸箱规格,稳定性高便于实现。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三锁定机构C7和第四锁定机构C8均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五气缸C71和设置于第五气缸C71的轴上的第五抵触件C72,两组第五抵触件C72由第五气缸C71驱动抵向下架C12对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进行机械锁定。
如图8、9所示,图中仅示出了一侧的第四锁定机构C8,对于第二上机芯C2来说其两侧与下架C12存在着相对位置的变化,因此两侧均设置一组第四锁定机构C8可以较好的实现稳定的锁定限位。具体为第五气缸C71设置在上架C11或上子架C21上,当第二上机芯C2升降活动到位时,第五气缸C71驱动第五抵触件C72抵触到下架C12上,第五抵触件C72的具体抵触位置可根据结构的不同灵活选择,以满足锁定功能为准,如图为抵触在下架C12高度方向的侧边上;第五抵触件C72把第二上机芯C2牢牢抱死在下架C12上,实现了机械锁定的功能,其稳定性较高,可以满足在不同位置停留的功能,第五气缸C71收回后即可解除锁定,结构简单。而对于下方的第三锁定机构C7,其也可以相适应的设置两组,如图9所示分设在第三气缸两侧,在工作时稳定施力牢牢抱死在下架C12上,实现了机械锁定的功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输入机构(A)、折盖封箱机构(B)、转接输送机构(D)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以及控制模块;纸箱通过输入机构(A)、折盖封箱机构(B)、转接输送机构(D)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进行依次输送和封箱;
所述输入机构(A)包括输送机架(A1)和设置于输送机架(A1)上的输送带(A2),所述输送机架(A1)上还设置有侧限位机构(A3)和检测模块(A4),所述侧限位机构(A3)设置于输送带(A2)的侧边并可进行位移来将输送带(A2)上输送的纸箱进行推动移位,所述检测模块(A4)设置于输送带(A2)的入口处,通过检测模块(A4)来检测经过的纸箱上的规格数据,检测模块(A4)反馈规格数据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反馈信号至侧限位机构(A3)令侧限位机构(A3)作出相应位移,将纸箱抵至相对输送带(A2)居中位置输送至出口处;
所述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均设置有控制其驱动机构活动的编码器(E)、以及锁定其驱动机构位置的锁定机构,编码器(E)用于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驱动机构进行调整令封箱空间与纸箱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锁定机构用于锁定调整后的折盖封箱机构(B)和双机芯封箱机构(C)从而锁定封箱空间;
所述折盖封箱机构(B)包括第一机架(B1)、第一上机芯(B2)、第一下机芯(B3)、折盖机构(B5)和一对传送机构(B4),所述第一下机芯(B3)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所述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通过第一驱动机构(B6)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并与第一下机芯(B3)上下对应,折盖机构(B5)靠近纸箱的入口端设置,一对所述传送机构(B4)通过第二驱动机构(B7)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设置在第一机架(B1)上并位于第一下机芯(B3)两侧,所述编码器(E)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B6)和第二驱动机构(B7)分别将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以及传送机构(B4)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高度和宽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B6)和第二驱动机构(B7)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一锁定机构(B8)和第二锁定机构(B9),所述第一锁定机构(B8)用于锁定第一驱动机构(B6)从而定位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二锁定机构(B9)用于锁定第二驱动机构(B7)从而定位传送机构(B4)的水平位置;
所述双机芯封箱机构(C)包括第二机架(C1)、第二传送带(C4)、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在第二机架(C1)上上下对应设置,两组第二上机芯(C2)和两组第二下机芯(C3)相对的一侧设置与其同步活动的第二传送带(C4),所述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通过第三驱动机构(C5)控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相互靠近和分离;所述第二上机芯(C2)通过第四驱动机构(C6)控制进行上下的升降,所述编码器(E)接收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将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调整至与纸箱相匹配的宽度和高度,所述第三驱动机构(C5)和第四驱动机构(C6)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第三锁定机构(C7)和第四锁定机构(C8),所述第三锁定机构(C7)用于锁定第三驱动机构(C5)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的水平位置,所述第四锁定机构(C8)用于锁定第四驱动机构(C6)从而定位第二上机芯(C2)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机构(A3)包括互相铰接的主杆(A31)和副杆(A32)、以及驱动件,所述主杆(A31)靠近输送机架(A1)的出口处并平行于输送方向进行设置,所述主杆(A31)由驱动件驱动进行平移;所述副杆(A32)一端与主杆(A31)铰接,另一端向输送机架(A1)的入口处延伸设置并可旋转的设置于输送机架(A1)上,所述副杆(A32)由主杆(A31)带动进行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A1)上设置有一定杆(A11),所述副杆(A32)上设置有第一腰形孔(A321),所述第一腰形孔(A321)穿设在定杆(A11)上令副杆(A32)可在输送机架(A1)上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A2)为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若干输送滚轴,该输送滚轴相对输送方向倾斜呈角度设置,令纸箱在输送时被带动而靠近侧边的侧限位机构(A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机芯(B2)和折盖机构(B5)共同设置于一上支架(B11)上,所述上支架(B11)可上下滑移的设置于第一机架(B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B6)连接至上支架(B11)处进行带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B8)包括第一气缸(B81)和设置于第一气缸(B81)的轴上的第一抵触件(B82),所述第一机架(B1)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锁定机构(B8)位置对应的抵板(B12),所述第一气缸(B81)设置于上支架(B11)上,所述第一抵触件(B82)由第一气缸(B81)驱动抵向抵板(B12)对上支架(B11)进行机械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B4)的头尾两端分别设置联动机构(B41)对两侧的传送机构(B4)进行同步带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驱动机构(B7)连接至其中一端的联动机构(B41)处进行联动,两端的联动机构(B41)之间设置一联动轴(B42)进行同步动作,所述第二锁定机构(B9)包括第二气缸(B91)和第二抵触件(B92),所述第二气缸(B91)设置于第一机架(B1)上,所述第二抵触件(B92)设置于第二气缸(B91)上并由第二气缸(B91)驱动抵向联动轴(B42)进行结构上的机械锁定;所述联动轴(B42)的表面设置有一圈配合齿环(B421),所述第二抵触件(B92)具有与配合齿环(B421)相匹配啮合的齿槽(B9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一侧的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水平位置固定,由第三驱动机构(C5)控制另一侧的第二上机芯(C2)和第二下机芯(C3)进行水平活动;所述第二下机芯(C3)的外侧边具有对纸箱夹持限位的横杆(C30),固定一侧的横杆(C30)与第二下机芯(C3)相适应保持固定,活动一侧的横杆(C30)与第二下机芯(C3)相适应进行同步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输送机构(D)包括第一传送带(D1)和推送部(D2),所述第一传送带(D1)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内纸箱的输送方向成夹角设置,固定一侧的横杆(C30)延伸至第一传送带(D1)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或者设置与横杆(C30)位置对应的杆结构在第一传送带(D1)上对纸箱进行限位,所述推送部(D2)设置于第一传送带(D1)的侧边并与双机芯封箱机构(C)相对,用于将限位的纸箱推送至双机芯封箱机构(C)的封箱空间内。
CN201910248373.3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Active CN109808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373.3A CN109808957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373.3A CN109808957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8957A CN109808957A (zh) 2019-05-28
CN109808957B true CN109808957B (zh) 2024-03-19

Family

ID=6661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8373.3A Active CN109808957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8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432B (zh) * 2019-08-12 2021-06-01 绍兴谨圣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封箱机
CN111003471A (zh) * 2019-12-18 2020-04-14 宁玢菲 一种家具批量生产的高效低成本自动封箱线及封箱方法
CN114137918A (zh) * 2021-11-25 2022-03-04 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柔性封箱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逻辑
CN114104434B (zh) * 2021-11-30 2023-03-24 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十字封箱一体机
CN114261555B (zh) * 2021-12-28 2023-08-11 安吉久大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盖封箱装置
CN115072081B (zh) * 2022-08-24 2023-03-31 福建省德化县鼎盛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陶瓷包装的纸箱快速打包封口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054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多规格快递箱的全自动胶带封箱机及工作方法
CN107539511A (zh) * 2017-06-27 2018-01-05 何元能 一种自动纸箱封箱机
CN207129184U (zh) * 2017-07-03 2018-03-23 王金 一种快速自动折盖封箱机
CN209720088U (zh) * 2019-03-29 2019-12-03 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054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多规格快递箱的全自动胶带封箱机及工作方法
CN107539511A (zh) * 2017-06-27 2018-01-05 何元能 一种自动纸箱封箱机
CN207129184U (zh) * 2017-07-03 2018-03-23 王金 一种快速自动折盖封箱机
CN209720088U (zh) * 2019-03-29 2019-12-03 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8957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8957B (zh)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RU2501723C2 (ru) Упаковоч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упаковки изделий
US7828708B2 (en) Case erector and sealer apparatus
WO1993000185A1 (en) Cross bar transfer press
CN107226241B (zh) 一种卫生巾自动包装机的套袋装袋机构
CN207190499U (zh) 一种版式自动数码喷印印刷系统
EP1055482B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ectangular frames
CN107379738A (zh) 一种版式自动数码喷印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US5186706A (en) Carton erecting machine
AU7814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cking flat-folded boxes
CN113353374A (zh) 一种快速切换规格的包装机
CN109080894A (zh) 一种纸箱开箱机
CN208828202U (zh) 一种纸箱开箱机
CN108176965B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209720090U (zh) 一种双机芯封箱机构
EP0734948B1 (en) Machine for automatic packaging of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btained from tubular blanks
CN209720088U (zh) 一种纸箱智能输送封箱生产线
CN112623347A (zh) 一种抓取式桶装箱机
CA2039803A1 (en) Cam lift and carry parts transfer apparatus
CN214002194U (zh) 物料双侧侧推理料装置
CN111717452B (zh) 一种包装设备
CN210821122U (zh) 一种纸箱加工机器
CN217649771U (zh) 一种快速切换规格的包装机
CN106241255B (zh) 一种升降机
CN210311128U (zh) 自动开箱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