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844A -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844A
CN109802844A CN201711141268.7A CN201711141268A CN109802844A CN 109802844 A CN109802844 A CN 109802844A CN 201711141268 A CN201711141268 A CN 201711141268A CN 109802844 A CN109802844 A CN 109802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ts
cp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12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844B (zh
Inventor
邹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12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站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用户端设备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设计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与接入网演进型Node B(evolved Node B,eNodeB)之间的信号传输网络称之为移动回传网络。同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一样,移动回传网络也分两大阵营,分别是中国移动主导使用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移动回传网络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主导使用IP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移动回传网络。无论哪种回传网络,其显著的特点是高性能、高稳定性。
现网中若想部署一台基站,需要将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设备的一个接口和基站的接口通过有线传输媒介进行相连。随着移动通信的宽带化,未来基站只会越来越多,众多的基站与PTN接口的有限性无法相适应(PTN设备平均接口价格甚至超过了一台基站的价格)。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宏基站覆盖信号被建筑物遮挡的区域,留下大量的盲区,3GPP倡导的方案是直接在盲区中部署覆盖范围较小的小基站(HeNB),HeNB部署依赖有线传输媒介,在一些有线光纤无法到达的区域就对这种无线回传方案有着迫切的需求。
现有的电信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网元(network element,NE),是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实体单元,如无线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EMS),用于对NE实施管理,一个EMS可管理多个NE;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通过EMS实现网络管理,一个NMS可管理多个EMS。
当前对于无线回传BTS传输故障的定界,还没有一套系统辅助的方法,基本上是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实现。由于没有系统辅助故障定界,单纯依赖人工排查,导致故障定界的效率低,而且对故障定界人员的技能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具体包括:网元管理系统EMS获取第一基站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用户端设备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其中,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然后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包括: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网元管理系统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所述第二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自动识别故障位置,丰富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EMS发送所述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MSI至所述第二BTS,以使得所述第二BTS根据所述TMSI监控所述CPE的驻留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第二BTS可以获取CPE的驻留状态,使得EMS判断故障位置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EMS获取第一BTS发送的所述TMSI,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TMSI,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本实施例追加了EMS还会获取第一BTS发送的TMSI,使得EMS判断故障位置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包括: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CPE驻留异常时,确定所述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PE驻留正常且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EP驻留正常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自动识别故障位置的另一个方式,丰富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BTS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然后向EMS发送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所述EM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并在所述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的TMSI,所述TMSI由所述EMS发送至所述第二BTS,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然后向所述EMS发送所述TMSI。本实施例中的第一BTS还会获取CPE的TMSI,增加了实施例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EMS,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关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网元管理系统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所述第二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自动识别故障位置,丰富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EMS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MSI至所述第二BTS,以使得所述第二BTS根据所述TMSI监控所述CPE的驻留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BTS可以获取CPE的驻留状态,使得EMS判断故障位置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EMS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所述TMSI,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TMSI,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本实施例追加了EMS还会获取第一BTS发送的TMSI,使得EMS判断故障位置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CPE驻留异常时,确定所述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PE驻留正常且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置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第九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EP驻留正常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自动识别故障位置的另一个方式,丰富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一BTS,具体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EMS发送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所述EM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并在所述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BTS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的TMSI,所述TMSI由所述EMS发送至所述第二BTS,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第三发送单元,向所述EMS发送所述TMSI。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BTS还会获取CPE的TMSI,增加了实施例的完整性。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电信管理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的一个故障位置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在图2中,第一BTS需要通过第二BTS做无线空口回传,其中,第二BTS的小区状态、传输状态会直接影响第一BTS的传输状态,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的状态也直接影响第一BTS的传输状态。
如图3所示,第一BTS的传输链路可以分为四段,其中,第一段为第一BTS和CPE之间的位置,第二段为CPE和第二BTS之间的位置,第三段为第二BTS和核心网(Evolved PacketCore,EPC)之间的位置,第四段为EPC和EMS之间的位置。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第一BTS发生传输故障之后,如何快速自动定界传输故障的位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
本实施例中,CPE会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其中,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驻留小区为CPE所驻留的BTS的小区。
402、第一BTS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TS启动之后,会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CPE中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及第二BTS的ID信息有变更时,第一BTS会重新获取驻留小区的ID信息及第二BTS的ID信息。
403、第一BTS将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上报EMS。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TS获取到了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之后,会将获取到的信息上报至EMS,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BTS获取到的信息有变更时,第一BTS会实时将信息更新到EMS上。
404、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故障的自动分段定界,当EMS获取到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之后,会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405、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的时候,EMS会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其中,EMS按照下表1实现故障自动定界。当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故障位置;当第二BTS传输正常且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且故障点为第二BTS小区;当第二BTS无故障且EMS与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故障位置;当第二BTS无故障且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第二段为故障位置。
表1:
第二BTS的状态 定界结果
第二BTS传输中断 第三段故障
第二BTS传输正常,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 第二段故障:第二BTS小区故障
第二BTS无故障,EMS与EPC传输中断 第四段故障
第二BTS无故障,EPC无故障 第一段和/或第二段故障
本申请实施例中,EMS会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用户端设备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其中,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然后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
本实施例中,CPE会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ty,TMSI),其中,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驻留小区为CPE所驻留的BTS的小区,CPE的TMSI为EMS下发至第二BTS上的,第二BTS会根据TMSI监控CPE的驻留状态。
502、第一BTS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TS启动之后,会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CPE中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及第二BTS的ID信息有变更时,第一BTS会重新获取驻留小区的ID信息及第二BTS的ID信息。
503、第一BTS将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上报EMS。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TS获取到了第二BTS的ID信息、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之后,会将获取到的信息上报至EMS,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BTS获取到的信息有变更时,第一BTS会实时将信息更新到EMS上。
504、EMS将CPE的TMSI下发至第二BTS。
本实施例中,EMS会将CPE的TMSI下发至第二BTS,然后第二BTS根据TMSI监控CPE的驻留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4的具体实现步骤可以位于步骤503之前,也可以位于步骤503之后,具体位置此处不做限定。
505、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故障的自动分段定界,当EMS获取到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之后,会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506、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的时候,EMS会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其中,EMS按照下表2实现故障自动定界。当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故障位置;当第二BTS传输正常且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且故障点为第二BTS小区;当第二BTS无故障且CPE驻留异常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且故障点为CPE;当第二BTS无故障、CPE驻留正常且EMS与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故障位置;当第二BTS无故障、CEP驻留正常且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
表2
本申请实施例中,EMS会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和CPE的TMSI,其中,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然后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相对于图4对应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根据TMSI监控CPE的状态,可以有效区分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故障。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
关联单元602,用于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确定单元603,用于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601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关联单元602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确定单元603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701,用于发送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MSI至第二BTS,以使得第二BTS根据TMSI监控CPE的驻留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702,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
第二获取单元703,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TMSI,第一BTS从CPE中获取TMSI,CPE根据第二BTS获取TMSI。
关联单元704,用于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
确定单元705,用于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其中,确定单元705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7051,用于当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故障位置,第三段为第二BTS和EPC之间的位置;
第二确定子单元7052,用于当第二BTS传输正常且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第二段为CPE和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三确定子单元7053,用于当第二BTS无故障且网元管理系统EMS与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故障位置,第四段为EPC和EMS之间的位置;
第四确定子单元7054,用于当第二BTS无故障且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第二段为故障位置,第一段为第一BTS与CPE之间的位置。
或,确定单元705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7055,用于当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故障位置,第三段为第二BTS和EPC之间的位置;
第六确定子单元7056,用于当第二BTS传输正常且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第二段为CPE和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七确定子单元7057,用于当第二BTS无故障且CPE驻留异常时,确定第二段为故障位置;
第八确定子单元7058,用于当第二BTS无故障、CPE驻留正常且EMS与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置为故障位置,第四段为EPC和EMS之间的位置;
第九确定子单元7059,用于当第二BTS无故障、CEP驻留正常且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第一段为第一BTS与CPE之间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702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第一BTS从CPE中获取,CPE根据第二BTS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关联单元704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当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确定单元705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801,用于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
第二发送单元802,用于向EMS发送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并在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获取单元801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第二发送单元802向EMS发送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并在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901,用于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
第四获取单元902,用于从CPE中获取CPE的TMSI,TMSI由EMS发送至第二BTS,CPE根据第二BTS获取TMSI;
第三发送单元903,向EMS发送TMSI。
第二发送单元904,用于向EMS发送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并在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获取单元901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第二BTS的ID信息及驻留小区ID信息由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第二BTS为CPE所驻留的BTS;第二发送单元904向EMS发送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EMS根据第二BTS的ID信息和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第二BTS,并在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人工分析识别的故障定界自动化,提升运维效率。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EMS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MS结构示意图,该EMS10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0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0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042或数据1044的存储介质10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032和存储介质10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0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EMS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0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030通信,在EMS1000上执行存储介质10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EMS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0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0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0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EMS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0所示的EMS结构。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BTS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BTS结构示意图,该第一BTS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1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1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142或数据1144的存储介质11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132和存储介质11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1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第一BTS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1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130通信,在第一BTS1100上执行存储介质11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第一BTS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1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BTS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1所示的第一BTS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基站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用户端设备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
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包括:
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网元管理系统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所述第二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MSI至所述第二BTS,以使得所述第二BTS根据所述TMSI监控所述CPE的驻留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BTS发送的所述TMSI,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TMSI,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包括:
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CPE驻留异常时,确定所述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PE驻留正常且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EP驻留正常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6.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向EMS发送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所述EM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并在所述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的TMSI,所述TMSI由所述EMS发送至所述第二BTS,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向所述EMS发送所述TMSI。
8.一种EMS,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关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MS,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网元管理系统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和/或所述第二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MS,其特征在于,所述EMS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CPE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符TMSI至所述第二BTS,以使得所述第二BTS根据所述TMSI监控所述CPE的驻留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EMS,其特征在于,所述EMS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BTS发送的所述TMSI,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TMSI,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EMS,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中断时,确定第三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三段为所述第二BTS和所述EPC之间的位置;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传输正常且所述CPE驻留的小区不可用时,确定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二段为所述CPE和所述第二BTS之间的位置;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且所述CPE驻留异常时,确定所述第二段为所述故障位置;
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PE驻留正常且EMS与所述EPC传输中断时,确定第四段置为所述故障位置,所述第四段为所述EPC和所述EMS之间的位置;
第九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TS无故障、所述CEP驻留正常且所述EPC无故障时,确定第一段为故障位置,所述第一段为所述第一BTS与所述CPE之间的位置。
13.一种第一BTS,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EMS发送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所述EM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并在所述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BTS,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TS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的TMSI,所述TMSI由所述EMS发送至所述第二BTS,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TMSI;
第三发送单元,向所述EMS发送所述TMSI。
15.一种EMS,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基站BTS发送的第二BTS的ID信息和用户端设备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第一BTS从所述CPE中获取,所述CPE根据所述第二BTS获取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
当所述第一BI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16.一种第一BTS,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从CPE中获取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CPE的驻留小区的ID信息,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及所述驻留小区ID信息由所述CPE根据第二BTS获取得到,所述第二BTS为所述CPE所驻留的BTS;
向EMS发送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以使得所述EMS根据所述第二BTS的ID信息和所述驻留小区的ID信息,关联第一BTS和所述第二BTS,并在所述第一BTS出现传输故障时,根据所述第二BTS的状态和核心网EPC的状态确定传输的故障位置。
CN201711141268.7A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802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1268.7A CN109802844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1268.7A CN109802844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844A true CN109802844A (zh) 2019-05-24
CN109802844B CN109802844B (zh) 2022-05-31

Family

ID=6655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1268.7A Active CN109802844B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84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8218A1 (en) * 2008-07-14 2010-0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Termination Message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Routers
CN104378802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驻留小区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4796277A (zh) * 2014-01-21 2015-07-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6658575A (zh) * 2016-08-03 2017-05-10 广西英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lte终端脱网原因和脱网区域的方法
CN10692198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异常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8218A1 (en) * 2008-07-14 2010-0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Termination Message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Routers
CN104378802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驻留小区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4796277A (zh) * 2014-01-21 2015-07-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8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异常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8575A (zh) * 2016-08-03 2017-05-10 广西英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lte终端脱网原因和脱网区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844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2396B2 (en)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of signalling anomalies in wireless network
EP3127277B1 (en) Network monitor
US10178593B2 (en) Self-organizing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N107438254B (zh) 基于用户行为的业务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426653A (zh) 类别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40328187A1 (en) Network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Apparatus
US11057283B2 (en) Service creation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order to provide automat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client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616367A (zh) 故障定位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22012490A1 (zh) 一种可信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792794A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02844A (zh) 一种传输故障定界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WO2020185290A1 (en) Remote wireless sniffer management
WO2021241627A1 (ja) サーバ装置、センサ装置、可視化システム、データ表示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20170243473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Managed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11742586B (zh) 被配置为提供距离过滤的基站
CN117044278A (zh) 辅小区组故障检测和报告
CN1158023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18420A1 (en) Packet detection
KR102366709B1 (ko) 트래픽 처리 모니터링 방법
WO2015109495A1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04995987B (zh) 无线局域网网格网络的拓扑构建方法和无线站点
WO2022004830A1 (ja) サーバ装置、センサ装置、可視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収集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7414133B2 (ja) データ収集方法及びセンサ装置
CN112822569B (zh) 一种监控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7281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rvice data fl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