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772A -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772A
CN109802772A CN201711148983.3A CN201711148983A CN109802772A CN 109802772 A CN109802772 A CN 109802772A CN 201711148983 A CN201711148983 A CN 201711148983A CN 109802772 A CN109802772 A CN 109802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ess
css
monitoring
devia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89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772B (zh
Inventor
薛祎凡
王达
刘云
王键
彭金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89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2279 priority patent/WO20190959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及设备,可在划分搜索空间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的场景下,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以在减少重传次数的前提下,保证传输数据的正确。HARQ技术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主要原理为:在发送端通过FEC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一部分错误,而针对接收端无法纠正的错误,则重新传输。工作过程具体为: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一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用于纠正错误的冗余信息。而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将使用校验码(比如CRC校验码)校验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校验无错,则发送肯定的确定信息(比如,ACK)至发送端,而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肯定的确定信息后,将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如果校验出错,且不能纠正该错误,则接收端发送否定的确定信息(比如,NACK)至发送端,而发送端将重新发送上述数据包。在LTE系统中,将接收端发送的肯定的确定信息和否定的确定信息,统称为HARQ-ACK信息。其中,HARQ-ACK信息可分为动态码本信息和半静态码本信息两种。对于半静态码本信息的基本思想为:无论是否有数据调度,只要有调度数据的可能性,即在HARQ-ACK码本中预留一定的比特位置。
目前,在新通信协议(new radio,NR)系统中,以时隙为单位进行上下行传输,每个下行时隙由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和下行数据区域组成,其中,CORESET的功能与LTE中下行控制区域的功能相类似,同样,所述CORESET由搜索空间(search space,SS)组成,所述SS可具体为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或者UE特定的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UESS),所述CSS中可携带调度schedulingDCI,所述UESS中也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同时,近期标准会议,达成一个结论:针对UE,可对下行时隙中的UESS和CSS设置不同的监听周期和偏移值,比如UESS的监听周期可设为2,即UE每间隔1个时隙,监听一次下行时隙中的UESS,UESS的监听周期偏移值为1,那么UE可依次监听子帧1、子帧3以及子帧5中的UESS。再如,CSS的监听周期可设为3,即每间隔2个时隙,监听一次下行时隙的CSS,CSS的监听周期偏移值为1,那么UE可依次监听子帧1、子帧4以及子帧7的CSS。同时,基站会根据UE的监听周期和偏移值发送scheduling DCI,以保证仅在UE的监听时刻发送scheduling DCI。在此种应用场景下,如何计算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可在划分搜索空间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的场景下,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中,可基于SS的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确定调定数据,从而在反馈信息的码本中仅为可能存在的调度数据预留比特,从而减少信息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比如,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为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也为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2,该情况主要是考虑空分复用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被配置的CBG的数量所确定,比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被配置CBG的数量。该情况主要是在考虑为UE配置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中,可配置第一设备的CSS用于传输调度DC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监听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二设备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夺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收发器,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设备,包括:收发器,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监听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第一设备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第二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处理信息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和/或第二方面所记载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然后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最后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SS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可在第一设备被配置了SS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的场景下,提供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的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为主自自包时隙和上行为主自包含时隙;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的一流程图;
图6至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码本尺寸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反馈比特位置的一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信息的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可在划分搜索空间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的场景下,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方法与设备的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100主要用于无线通信场景,可包括基站101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2。
其中,基站101,负责为所述UE102提供无线接入有关的服务,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
UE102,为通过所述基站101接入网络的设备。
其中,所述基站101和所述UE102之间可通过Uu接口连接,从而实现所述UE102和所述基站101之间的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101可以时隙(slot)为单位,向UE102发送数据。如图2所示,所述slot可具体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区域和下行数据区域。其中,所述CORESET区域用于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control channel,PDCCH),所述PDCCH中可携带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所述下行数据区域用于传输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DSCH),所述PDSCH中可携带下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102和基站101在通信时,可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所述HARQ技术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主要原理为:在发送端通过FEC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一部分错误,而针对接收端无法纠正的错误,则重新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过程可具体为:基站101向UE102发送下行数据包。而UE102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包后,可使用校验码(比如CRC校验码)校验所接收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校验无错,则发送肯定的确定信息(比如,ACK)至发送端,而基站101在接收到所述肯定的确定信息后,将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如果校验出错,则UE102发送否定的确定信息(比如,NACK)至基站101,而基站101将重新发送上述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肯定的确定信息,否定的确定信息,ACK和NACK等,可统称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101可动态置整个无线系统帧中时隙(slot)的上下行配比,如此,将会出现一种情况,多个slot的反馈信息,在同一个slot上反馈。在本申请中,可将在同一个slot上发送反馈信息的多个slot,称为关联集合(association set)。其中,所述多个slot的反馈信息构成反馈信息的码本(HARQ-ACK codebook)。
进一步的,在图2所示的slot的CORESET内,可存在搜索空间(Search Space,SS),所述SS可具体为UE特定的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UESS),所述SS也可具体为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所述SS也可同时包括UESS和CSS。
所述CSS主要用于传输与Paging、RA Response、BC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所传输的信息为小区级别的公共信息,该信息对所有UE而言都是相同的。所述UESS主要用于传输与下行数据传输、上行数据传输等相关的控制信息,该信息为UE级别的信息。其中,DCI可仅携带于UESS中,也可同时携带于UESS和CSS中。
申请人发现,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针对半静态HARQ-ACK技术,无论是否有数据调度,只要有调度数据的可能性,即在HARQ-ACK码本中预留一定的比特位置。这样会使得在上述slot中反馈的信息码本尺寸(codebook size)过大,从而使得传输信息的开销较大。而本申请的主要原理为:基于SS的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确定调定数据,从而在反馈信息的码本中仅为可能存在的调度数据预留比特,从而减少信息开销。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300,该通信系统300主要应用于点到点(device to device,D2D)、eD2D,车到车(vehicle-to-vehicle,V2V),车与万物互联V2X等场景,可包括UE301和UE302。
其中,UE301和UE302可为两个对等的用户节点,两者可直接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301和UE302间可采用上述HARQ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关于HARQ技术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信系统100仅是示意的示出了一个基站101和一个UE102,基站101和UE102的数量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所述通信系统100可根据需求,设置任意数量的基站101和UE102。同理,通信系统300也仅是示意的示出了一个UE301和一个UE302,UE301和UE302的数量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所述通信系统300可根据需求,设置任意数量的UE301和UE302。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的给出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如下所示:
1)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UE102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101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在NR系统中,称为gNB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将为UE2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基站。
2)U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所述UE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station,简称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UE。
3)通信系统,可以为各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系统,譬如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等。术语“系统”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C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通用无线陆地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CDMA2000等无线技术。UTRA可以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DMA,WCDMA)技术和其它CDMA变形的技术。CDMA2000可以覆盖过渡标准(interim standard,IS)2000(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等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通用无线陆地接入(evolved UTRA,E-UTRA)、超级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 OFDMA等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UMTS以及UMTS演进版本。3GPP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基于LTE演进的各种版本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此外,所述通信系统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只要采用新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包括承载的建立,都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4)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主要用于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可携带ACK(确定)、NACK(否认)以及不连续发(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DTX)等的至少一种。比如,如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一数据,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数据,且校验该数据无错后,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混合自动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请求信息中可携带ACK,同理,如果第二设备校验该数据出错,那么第一设备可向第二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可携带NACK。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可称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定(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ACK)信息。
5)目标时隙:主要指用于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时隙。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目标时隙,可为新通信协议(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上行时隙,或者,所述目标时隙可为下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或上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或动态时隙。如图4A所述,下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主要包括下行控制区域(DL control region)、下行数据区域(DL dataregion)、间隔区域(gap region)和上行控制区域(UL control region)。如图4B所示,上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主要包括上行控制区域(DL control region)、间隔区域(gap region)、上行数据区域(UL data region)和上行控制区域(UL control region)。所述动态时隙是指一个时隙是上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还是下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是可动态配置的,即该动态时隙可被配置为上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也可被配置为下行为主的自包含时隙。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隙”实际上指一种时间资源单元,可称为但不限于时隙、子帧、符号、帧等名称。
6)目标信道:主要指用于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目标信道可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为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
7)搜索空间(search space,SS):如图2所示,在NR中,下行时隙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区域和下行数据区域;CORESET区域用于传输PDCCH,下行数据区域用于传输PDSCH;而终端设备会在每个下行时隙的CORESET中盲检(blind detect,BD)发送给自己的PDCCH。在本申请中,可将UE监听的PDCCH集合称为一个SS,所述SS可具体为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或UE特定的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UESS);UESS和CSS中均可用于承载调度下行控制信息(sechdul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heduling DCI)。
8)SS的监听周期(monitor cycle):是指终端设备在下行时隙中监听SS的周期。比如,存在下行时隙0至下行时隙9,共10个下行时隙,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终端设备可每间隔一个时隙去监听下行时隙中的SS,比如,终端设备可依次监听时隙0、时隙2、时隙4、时隙6以及时隙8中的SS。SS的监听周期,可分为UESS监听周期和CSS监听周期,所述UESS监听周期是指终端设备在下行时隙中监听UESS的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是指终端设备在下行时隙中监听CSS的周期。
9)SS监听偏移值(monitor offset):是指终端设备监听SS时的偏移值,比如,存在下行时隙0至下行时隙9,共10个下行时隙,SS监听偏移值为1,那么终端设备可从时隙1开始监听,同理,如果监听偏移值为0,那么终端设备可从时隙0开始监听。SS监听偏移值可分为UESS监听偏移值和CSS监听偏移值,所述UESS监听偏值移是指终端设备监听UESS的偏移值,所述CSS监听偏移值,是指终端设备监听CSS的偏移值。
10)关联集合(association set):如果多个时隙中的下行数据需要在同一个PUCCH或者PUSCH上反馈HARQ-ACK,则这些时隙称为一个关联集合。所述关联集合也可称为反馈窗口(feedback window)、HARQ-ACK绑定窗口(HARQ-ACK bundling window)。
11)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12)“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或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300,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图5中的第一设备可具体为图1中的UE102或图3中的UE301,第二设备可具体为图1中的基站101或图3中的UE302,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01: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步骤S502: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步骤S503: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SS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所述SS中可携带有DCI。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然后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最后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SS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可基于SS的监听周期和监听偏移值,确定调定数据,从而在反馈信息的码本中仅为可能存在的调度数据预留比特,从而减少信息开销。
基于图1所提供的信息发送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方式,确定混合自动重传信息的码本尺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可具体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详细过程具体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时隙或目标信息的关联合合中可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隙,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可包括UEE和CSS。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一:仅UESS用于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可首先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然后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1)在不考虑空分复用和载波聚合等情况的场景下,可直接将关联集合中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作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比如,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为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也为2。
2)在考虑空分复用的情况下,即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2,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为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为4。
3)在考虑为UE配置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的情况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被配置的CBG的数量所确定,比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被配置CBG的数量。
在LTE中,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传输都是基于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的,也就是说,在反馈混合自动重传信息的时候,每个TB会用1个比特来表示其接收状况,1代表正确接收(CRC校验成功),0代表接收失败(CRC校验失败)。这种基于TB的传输有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一旦整个TB中有一小部分由于信道状态不好等原因接收错误,就会导致整个TB接收失败,进而导致整个TB的重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NR中引入了基于CBG的传输,一个TB由一个或多个CBG组成,在反馈HARQ-ACK信息的时候,每个CBG会用1个比特来表示其接收状况。这样,当某些部分由于信道状态不好等原因接收错误,仅仅受影响的CBG会接收失败,进行重传。而其他没有收到影响的CBG无需重传,从而可以减小重传的开销。在当前NR标准化的进程中,已经确定了一个TB中CBG的个数是由基站确定,并且通知给UE。每个CBG中CB个数的多少根据TB的大小来计算。
4)在考虑为UE配置载波聚合的情况,将采用上述1)方式,确定第个载波上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然后将所有载波所计算的码本尺寸相加,获得最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比如,为UE配置两个载波,分别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且在第一载波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数量为5,在第二载波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数量为3,那么最后确定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可为8。
5)当综合考虑空分复用、载波聚合以及CBG等情况下,可分别在不同情况下计算码本尺寸,最后综合不同情况下的码本尺寸,确定最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比如,同时考虑空分复用和CBG的情况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的数量*被配置CBG的数量*2。
二、UESS和CSS同时用于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1)第一设备可首先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然后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最后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第一设备可将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与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取并集,并将并集中所包含的第一时隙数量作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比如,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为(0,2,4),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为(0,3),两者取并集为(0,2,3,4),那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可4。
2)所述第一设备可首先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然后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最后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第一设备可将所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所述CSS的CORESET取并集,且将所述并集内CORESET的数量,作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3)所述第一设备可首先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然后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最后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第一设备可将需要监听的UESS的数量和需要监听CSS的数量之和,作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考虑空分复用、载波聚合和CBG等的情况,可按照上述方式一的记载,再对方式二确定的码本尺寸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码本尺寸的方法进行介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可对应于图1的UE102或图3中的UE301或UE302,或者对应于图5中的第一设备,HARQ-ACK可对应于上述图1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隙slot k对应于上述图1中的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
第一种情况: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调度数据的DCI(scheduling DCI)的仅包括UESS,不包括CSS:
如图6所示,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连续的6个slot,分别为slot0、slot 1、slot 2、slot 3、slot 4以及slot 5,其中该association set中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为ACK或NACK)均在slot k的PUCCH或PUSCH上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偏移值为0,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应当理解,在图6中的下行(downlink,DL)CORESET与上述实施例中的CORESET的概念相同,功能相似,DL CORESET与CORESET两者实质可相同。
由于scheduling DCI不可以在CSS中传输,因此只有UESS可以携带schedulingDCI,因此该例中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等情况,HARQ-ACK信息的码本尺寸(codebook size)=3。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则codebook size=3*2=6。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6*3=18。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18*2=36。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每个slot内配置的CBG的数量不同,那么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比如,如果在slot 0中配置的CBG数量为3,在slot 2和slot 4中,配置的CBG数量为2,且每个时隙内包括2个TB,那么codebook size=(3+2+2)*2=7*2=14。上述*2代表的是每个slot内有两个TB。
同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可能每个载波的配置完全不同,那么此时需要两个载波上分别计算最多需要反馈的比特数,然后再加起来。比如第一个载波上计算出来需要14比特,第二个载波算出来需要8个比特,那么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14+8=22
如图7所示,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不连续的两个时隙,分别为slot 0和slot 4,即slot 0和slot 4组成关于slot k相关的association set,此时slot 0和slot 4要在slot k上反馈HARQ-ACK。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偏移值为0,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scheduling DCI不可以在CSS中传输,因此只有UESS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等情况时,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考虑空分复用,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2*2=4。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4*3=12。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且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12*2=24。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技术效果:
第二种情况: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可包括UESS和CSS:
如图8所示,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连续的6个slot,分别为slot0、slot 1、slot 2、slot 3、slot 4以及slot 5,其中该association set中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为ACK或NACK)均在slot k的PUCCH或PUSCH上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偏移值为0,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
由于scheduling DCI可以在CSS中传输,因此CSS和UESS均可以携带schedulingDCI。所以在slot 3中,CSS有可能携带scheduling DCI。又由于每个slot内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因此在slot 0中,UESS和CSS中最多仅有一个可以调度DL data。因此该例中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的时候,codebook size=4。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4*2=8。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8*3=24。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12*2=48。
如图9所示,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不连续的三个时隙,分别为slot 0、slot 2以及slot 4,即slot 0、slot 2以及slot 4组成关于slot k相关的association set,此时slot 0、slot 2以及slot 4要在slot k上反馈HARQ-ACK。
本申请实施例中,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的搜索空间包括CSS,并且在一个slot内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偏移值为0,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
由于scheduling DCI可以在CSS中传输,因此CSS和UESS均可以携带schedulingDCI。所以在slot 4中,CSS有可能携带scheduling DCI。又由于每个slot内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因此在slot 0、slot 2中,UESS和CSS中最多仅有一个可以调度DL data。因此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的时候,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3。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3*2=6。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6*3=18。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18*2=36。
如图10所示,假设以下前提: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的搜索空间包括CSS,并且在一个slot内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但是一个CORESET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且UESS在CORESET 0中,CSS在CORESET 1中。且slot k的associationset中可包括时域连续的6个slot,分别为slot 0、slot 1、slot 2、slot 3、slot 4以及slot5,其中该association set中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为ACK或NACK)均在slot k的PUCCH或PUSCH上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scheduling DCI可以在CSS中传输,因此slot 0/2/4中的UESS以及slot 0/3中的CSS都有可能携带scheduling DCI。因此该例中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的时候,该例中codebook size=5。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5*2=10。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10*3=30。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30*2=60。
如图11所示,假设以下前提: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的搜索空间包括CSS,并且在一个slot内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但是一个CORESET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且CORESET 0和CORESET 1中都分别包含一个CSS和一个UESS,都需要UE去监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偏移值为0,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那么在图10中可以看出,在每个CORESET中需要监听的SS的数量为5(5=3+2),那么在整个association set内需要monitor的SS总共有10个,但是由于一个CORESET最多存在一个scheduling DCI,因此在CORESET0内的slot 0和slot 1中存在UESS和CSS冲突的情况,因此该例中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的时候,该例中codebook size=8。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8*2=16。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16*3=48。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48*2=96。
如图12所示,假设以下前提: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的搜索空间包括CSS,并且在一个slot内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且一个CORESET内也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
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连续的6个slot,分别为slot 0、slot 1、slot 2、slot 3、slot 4以及slot 5,其中该association set中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为ACK或NACK)均在slot k的PUCCH或PUSCH上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为UE配置的UESS的监听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monitor)3个UESS,若为UE配置的CSS的监听周期为2,那么UE共需要监听2个CSS。由于scheduling DCI可以在CSS中传输,且一个slot内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因此每有一个SS就有一次调度机会,因此可见共有5个SS需监听(UESS2个,CSS3个)。因此该例中暂不考虑空分复用、基于CBG的传输以及CA的时候,在实施例中codebook size=5。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5*2=10。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10*3=30。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30*2=60。
如图13所示,假设以下前提:UE需要检测的可以携带scheduling DCI的搜索空间包括CSS,并且在一个slot内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且一个CORESET内也可以存在多个scheduling DCI。
其中,slot k的association set中可包括时域连续的6个slot,分别为slot 0、slot 1、slot 2、slot 3、slot 4以及slot 5,且每个slot内存在两个CORESET,分别为CORESET 0和CORESET 1,且CORESET 0和CORESET 1中都分别包含一个CSS和一个UESS,都需要UE去监听,与上述图7所示的方式相比,CORESET数量增加一倍,SS数量也增加一倍。每有一个SS就有一次调度机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HARQ-ACK信息的codebook size=10。
如果进一步考虑UE配置了空分复用,codebook size=10*2=20。进一步当UE配置了基于CBG的传输时,假设基站配置了CBG=3,及一个TB包含3个CBG,那么codebook size=20*3=60。再进一步,假设UE配置了CA,有2个下行载波,并且每个下行载波上的配置相同,则codebook size=60*2=1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可包括多个反馈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下行数据的反馈,比如可用比特1代表下行数据的传输正确,可用比特0代表下行数据的传输出错。在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中,由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需要指示多个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基于以下方式,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association set的每个slot中包括多个CORESET时,可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设定一个规则:各个CORESET按照先时域后频域,按递增顺序排序,排在前面的CORESET中的DCI调度的数据对应的HARQ-ACK在codebook中靠前,或者,排在前面的CORESET中的DCI调度的数据对应的HARQ-ACK在codebook中靠后,在此不再赘述。如果UE被配置监听4个CORESET,分别占据不同的时频位置。可以各个CORESET按照先时域后频域,按递增顺序排序,那么4个CORESET的排列序列,可如图14所示。
进一步的,如果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SS时,可根据所述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association set的每个slot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SS时,可根据所述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多个SS在同一个CORESET中,且都可以承载scheduling DCI时,根据预设规则决定其可能对应的反馈比特在codebook中的位置。比如设定一个规则:CSS中的DCI对应的下行数据的HARQ-ACK始终排在UESS中的DCI对应的下行数据的HARQ-ACK之前,或者UESS中的DCI对应的下行数据的HARQ-ACK始终排在CSS中的DCI对应的下行数据的HARQ-ACK之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UE、基站,控制节点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站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基站101,或者该基站可以是图5的网络设备,如图15所示基站可包括收发器1101,控制器/处理器1102。所述收发器1101可以用于支持基站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UE之间收发信息,以及支持所述UE与其它UE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所述控制器/处理器1102可以用于执行各种用于与UE或其他网络设备通信的功能。在上行链路,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收发器11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控制器/处理器1102进行处理来恢复UE所发送到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控制器/处理器1102进行处理,并由收发器11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UE。所述收发器1101还用于接收U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控制器/处理器1102还可以用于执行图5中涉及基站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譬如根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等。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可以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104,用于支持基站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图15仅仅示出了基站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基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UE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UE可以是如图1所示中的UE102,也可以为图3的UE301或UE302。所述UE可包括收发器121,控制器/处理器12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3和调制解调处理器124。
收发器12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收发器121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24中,编码器1241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242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244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243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UE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241、调制器1242、解调器1244和解码器1243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收发器121用于执行与基站的通信,比如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至基站,执行图5中涉及收发器的动作。存储器123用于存储用于所述UE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信息发送的装置10,所述信息发送的装置10可为图1中的UE102,也可以图3中的UE301或UE302,也可以是图5中的终端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单元1001,用于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收发单元1002,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收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001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001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001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处理信息的装置11,所述处理信息的装置11可为图1中的基站101,也可以图3中的UE301或UE302,也可以是图5中的网络设备,可包括:
收发单元111,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处理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监听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12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12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12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12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中,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如图1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150,所述通信系统150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151和第二设备152,关于第一设备151和第二设备152的介绍,可参见上述记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发送信号的方法或接收信号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发送信号的方法或接收信号的方法。
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发送信号的方法或接收信号的方法。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4)

1.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11.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监听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UE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夺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21.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收发器,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
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
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
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
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31.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中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目标时隙或目标信道的关联集合所确定。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中包括用户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UESS,所述UESS用于第一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监听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UE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
根据在所述关联集合中监听所述UE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搜索空间包括UESS和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UESS和CSS均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检测DCI,所述DCI用于调度数据;所述第一设备监听搜索空间的监听周期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监听偏移值包括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
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所确定。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UESS的第一时隙以及所述需要监听CSS的第一时隙,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和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
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包含所述UESS的CORESET和包含所述CSS的CORESET,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所述CSS的监听周期、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以及所述关联集合,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UE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UE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
根据所述CSS的监听周期以及所述CSS的监听偏移值,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CSS;
根据所述关联集合中需要监听的UESS和需要监听的CSS,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码本尺寸。
3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多个CORESET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CORESET中任一CORESET中包括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联集合内包含一个CORESET,且所述一个CORESET内包含多个携带DCI的搜索空间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搜索空间,确定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中反馈比特的位置。
4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至3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1至40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48983.3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802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983.3A CN10980277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112279 WO2019095976A1 (zh) 2017-11-17 2018-10-28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983.3A CN10980277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772A true CN109802772A (zh) 2019-05-24
CN109802772B CN109802772B (zh) 2020-12-08

Family

ID=6653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8983.3A Active CN10980277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772B (zh)
WO (1) WO20190959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776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4885406A (zh) * 2019-08-01 2022-08-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电信号配置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20548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77937A1 (en) * 2007-12-28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2118862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7484A (zh) * 2013-01-31 2015-06-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肯定应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5416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对装置运作的方法
CN105850175A (zh) * 2014-01-15 2016-08-1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US20170134137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s
CN106712912A (zh) * 2012-10-16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ue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1466B2 (en) * 2011-04-29 2014-11-18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soft buff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79407B2 (en) * 2012-04-05 2016-10-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downlink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77937A1 (en) * 2007-12-28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2118862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2912A (zh) * 2012-10-16 2017-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ue及基站
CN104737484A (zh) * 2013-01-31 2015-06-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肯定应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50175A (zh) * 2014-01-15 2016-08-1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CN104935416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对装置运作的方法
US20170134137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emaining HARQ details for eIMT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BI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406A (zh) * 2019-08-01 2022-08-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电信号配置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885406B (zh) * 2019-08-01 2023-10-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电信号配置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8776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2787764B (zh) * 2019-11-08 2022-07-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WO202220548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894930B1 (en) 2021-04-02 2024-02-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772B (zh) 2020-12-08
WO2019095976A1 (zh)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28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for low capability devices
US94197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of HARQ-ACK transmission in TDD systems with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8365922B (zh) 用于反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39348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KR101814437B1 (ko) 방법 및 장치
EP2676394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00044791A1 (en) Group-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KR10221764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US972359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5873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es
EP3661092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4348582B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96399A (zh) 用于频分双工传输时间间隔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7294665A (zh) Harq-ack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WO20141107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ti bundling in a tdd system
EP3989469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787720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60957A (zh) Harq-ack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4348597A (zh) 一种pusch的调度和harq-ack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17896042A (zh) 反馈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3106A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7189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9802772A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34865A (zh) Puc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其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