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1895A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1895A
CN106571895A CN201510659393.1A CN201510659393A CN106571895A CN 106571895 A CN106571895 A CN 106571895A CN 201510659393 A CN201510659393 A CN 201510659393A CN 106571895 A CN106571895 A CN 106571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ti
equipment
transmission
index
dm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93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1895B (zh
Inventor
韩祥辉
夏树强
戴博
戴谦
张雯
石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6593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189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2012 priority patent/WO20170635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1895A/zh
Priority to US15/952,490 priority patent/US1096540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1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1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该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及高级长期演进研究(LTE-A,LTE-Advanced)系统中,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是下行和上行传输调度在时域上的基本单位。在LTE/LTE-A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时间维度上被分成长度为10ms的无线电帧,其中每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TTI长度等于子帧长度为1ms。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每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每个下行时隙含有7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下为6个OFDM符号);每个上行时隙含有7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下为6个SC-FDMA符号)。
在LTE/LTE-A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用于快速纠正由于信道波动导致的传输错误。接收端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来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正确性,如果数据正确接收,向发送端反馈确认指令(ACK,Acknowledged);如果数据接收错误,向发送端反馈非确认指令(NACK,Non-acknowledged),发送端将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LTE/LTE-A FDD系统中,关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Channel)的HARQ定时,即对下行HARQ的定时关系有如下规定: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子帧n上检测PDSCH传输或者指示下行半静态持续调度释放(SPSrelease)的PDCCH,在子帧n+4上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
LTE/LTE-A FDD系统中,关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Channel)的HARQ定时,即对上行HARQ的定时关系有如下规定:设UE在下行子帧n上检测到HARQ信息,则该信息对应该UE在上行子帧n-4上发送的PUSCH。
考虑LTE/LTE-A中下行HARQ确认定时关系。图1是现有TTI=1ms对应的下行数据传输及上行HARQ确认的定时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FDD模式下,PDSCH下行链路数据在子帧n上发送给UE,UE经过一定传播时延(图中用Tp表示)后进行接收,经过对接收信号的解码或者与先前接收的数据进行软和并后进行解码后,在上行子帧n+4内发送ACK/NACK消息。网络基于反馈信息的接收,在子帧(n+8)内决定重传对应数据或者发送新的数据。其中,定时关系与传输时间、传播时延、接收时间和处理时间有关。
在3GPP后续演进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将支持超低时延业务(时延降低至1ms左右),现有1ms长度的TTI将不再满足需求。而更短的TTI长度将有助于成倍的降低单向链路时延,例如将TTI缩短至1~7个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长度。
然而,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将导致传输时间、接收时间和处理时间产生变化,使现有的定时关系不再适用。另外,为更灵活地支持低时延业务,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中可能含有多种长度类型的TTI,且下行和上行可能采用不同的TTI长度进行数据传输,而现在缺少相应的TTI设计方案及对应的HARQ确认定时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包括: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该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可选地,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在设备为终端设备UE的情况下,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
可选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在1ms内含有X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X≤Nsyb1,Nsyb1为1ms子帧内包含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X为整数;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Xi,Xi∈{1,2,3,4,5,6,7},其中,i为1ms内包含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i≤X-1,i为整数。
可选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在1ms内含有Y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Y≤Nsyb2,Nsyb2为1ms子帧内包含的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符号数,Y为整数;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SC-FDMA符号数为Yj,Yj∈{1,2,3,4,5,6,7},其中,j为1ms内包含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j≤Y-1,j为整数。
可选地,在X=Y,且对于i=j,Xi=Yj的情况下,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在X=Y,且对于i=j,Xi=Yj的情况下,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
可选地,在X≠Y、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以及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其中,kn,1为预设个数,表示向上取整; 为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为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tBS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USCH的无线电基站的解码时间,tBS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无线电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在X≠Y、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以及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其中,kn,2为预设个数,Q=max{M,N},tUE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DSCH的UE解码时间,tUE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UE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
可选地,tBS_code=tBS_de=1.5;和/或tUE_code=tUE_de=1.15。
可选地,在N=A·M,且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在N=A·M,且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其中,n为第二目标TTI的索引,a为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表示向下取整。
可选地,在M=B·N,且B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其中,m为第二目标TTI的索引,b为检测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在M=B·N,且B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
可选地,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为无线电基站且第二设备为UE,或者第一设备为UE且第二设备为无线电基站,在第一设备在第一目标TTI的时域范围内对应多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HARQ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设备的第一目标TTI内,对多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设置至少一个绑定窗口,其中,每个绑定窗口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
可选地,各个绑定窗口用于独立地进行HARQ反馈。
可选地,在X=4,Y=14,X0=4,X1=3,X2=4,X3=3,且对于0≤j≤13,Yj=1的情况下,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包括:对于UE在索引为0~3和7~10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3和7的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8个或第8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UE在索引为4~6和11~1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6和1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7个或第7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0和2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0和2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4个或第4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U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1和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1和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3个或第3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U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小区特定参考符号CRS或者解调参考符号DMRS之一。
可选地,在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根据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对1ms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增加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CRS或者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调整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CRS或者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可选地,在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根据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对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增加1ms子帧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调整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装置,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当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通过本发明,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通过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解决了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进而达到了HARQ的定时关系能够灵活支持低时延业务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TTI=1ms对应的下行数据传输及上行HARQ确认的定时关系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和上行TTI的长度均为2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下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上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下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上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和上行TTI的长度均为2-3-2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该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预设个数与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结构特征(包括: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与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数量关系,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和/或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特征等)相关。在该实施例中,不对该预设个数作具体的限定。针对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不同设计,可以适应性地设置该预设个数的具体数值。例如,在1ms内含有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和1ms内含有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该预设个数为大于等于4。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当设备接收到上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时,该设备会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该上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也即此时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下行TTI;当设备接收到下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时,该设备会在上行TTI内传输对应该下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也即此时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上行TTI。例如,接收到上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接收到下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设备为UE。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以及预设个数,与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以及预设个数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或者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通过该实施例,在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或者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进一步缩短的条件下,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该设备通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进而达到了HARQ的定时关系能够灵活支持低时延业务的效果。
可选地,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在设备为终端设备UE的情况下,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
可选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在1ms内含有X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X≤Nsyb1,Nsyb1为1ms子帧内包含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X为整数;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Xi,Xi∈{1,2,3,4,5,6,7},其中,i为1ms内包含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i≤X-1,i为整数。
具体地,该实施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情况:
X=4,X0=4,X1=3,X2=4,X3=3;
X=4,X0=3,X1=4,X2=3,X3=4;
X=6,X0=2,X1=3,X2=2,X3=2,X4=3,X5=2;
X=6,X0=3,X1=2,X2=2,X3=3,X4=2,X5=2;
X=6,X0=2,X1=2,X2=3,X3=2,X4=2,X5=3;
X=Nsyb1,Xi=1,0≤i≤X-1。
可选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在1ms内含有Y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Y≤Nsyb2,Nsyb2为1ms子帧内包含的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符号数,Y为整数;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SC-FDMA符号数为Yj,Yj∈{1,2,3,4,5,6,7},其中,j为1ms内包含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j≤Y-1,j为整数。
具体地,该实施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情况:
Y=4,Y0=4,Y1=3,Y2=4,Y3=3;
Y=6,Y0=2,Y1=3,Y2=2,Y3=2,Y4=3,Y5=2;
Y=6,Y0=3,Y1=2,Y2=2,Y3=3,Y4=2,Y5=2;
Y=Nsyb2,Yi=1,0≤i≤Y-1。
需要说明的是,X和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简称为下行TTI,将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简称为上行TTI。
可选地,对于X=Y,且对于i=j,Xi=Yj的情况: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和上行TTI的长度均为2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X=Y=7,且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均为2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均为2个SC-FDMA符号,即对所有i=j,Xi=Yj=2。则UE在索引为j的下行TTI(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则在索引为n2=j的TTI(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2=4个(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上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i的上行TTI内(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接收到PUSCH时,无线电基站应在索引为n1=i的TTI(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1=4个(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
可选地,对于X≠Y、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以及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的情况: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其中,kn,1为预设个数,表示向上取整; 为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为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tBS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USCH的无线电基站的解码时间,tBS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无线电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在X≠Y、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以及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其中,kn,2为预设个数,Q=max{M,N},tUE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DSCH的UE解码时间,tUE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UE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
可选地,tBS_code=tBS_de=1.5;和/或tUE_code=tUE_de=1.15。
可选地,对于N=A·M,且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其中,n为第二目标TTI的索引,a为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表示向下取整。
可选地,对于M=B·N,且B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其中,m为第二目标TTI的索引,b为检测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在设备为UE的情况下,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
可选地,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为无线电基站且第二设备为UE,或者第一设备为UE且第二设备为无线电基站,在第一设备在第一目标TTI的时域范围内对应多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HARQ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设备的第一目标TTI内,对多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设置至少一个绑定窗口,其中,每个绑定窗口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发送TTI。
可选地,各个绑定窗口用于独立地进行HARQ反馈。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X=2,Y=14,且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均为7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均为1个SC-FDMA符号,即对所有i=j,Xi=7,Yj=1,M=2,N=14。HARQ的定时关系可设置为满足以下条件:n1=i,kn,1≥3;例如,UE在索引为j=0~6的下行TTI(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均在索引为n2=6的TTI(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2=11个(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上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i=0的TTI(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接收到PUSCH时,无线电基站应在索引为n1=0的TTI(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1=3个(即对应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需要说明的是,i=0的下行TTI时间窗口内可能对应同一用户的多个上行TTI(最多7个),可对多个上行TTI进行捆绑定时反馈。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下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索引为n的下行TTI时间窗内对应7个上行TTI。Tp是传播时延,TA=2Tp是UE发射帧相对接收帧的时间提前量。其中,上行传输符号采用常规循环前缀(即每个0.5ms时隙含有7个SC-FDMA符号)。对所有i=j,Xi=7,Yj=1,M=2,N=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设置HARQ的下行定时关系满足以下条件:例如,UE在索引为n的下行TTI时间窗内对应的索引为j=0~6的上行TTI(即分别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均在索引为n2=6的TTI(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2=11个(即对应设备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上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n+2的TTI内接收反馈信息,假定反馈为NACK响应,图5中示例性的给出基站在索引为n+5的下行TTI内进行数据重传。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0.5ms、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上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定一个UE在索引为n的下行TTI对应的四个上行TTI内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对于上行HARQ定时,根据该实施例将用户的所有上行TTI设置两个绑定窗口。将用于该用户数据传输的前两个上行TTI设置为第一绑定窗口,后两个上行TTI设置为第二绑定窗口。每个绑定窗口统一进行HARQ定时,只有绑定窗口中所有上行TTI均接收正确时才反馈ACK,否则反馈NACK。在该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n的TTI(即对应无线电基站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接收到PUSCH时,无线电基站应在索引为n1=n的TTI(即对应无线电基站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1=3个(即对应无线电基站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即在索引为n+3的下行TTI进行HARQ确认。该实施例中,假定第一绑定窗口反馈ACK响应,第二绑定窗口反馈NACK响应,因此只需对第二绑定窗口内的数据进行重新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捆绑反馈可以降低反馈ACK或者NACK信息的开销,并可以根据信道情况或者可同资源灵活设置绑定窗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未限定重传数据的发送方式,重传可以采用同步HARQ重传或者异步HARQ重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该实施例中对绑定窗口的设置仅为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之一。对于UE在一个下行TTI时间窗口内使用不同数目和位置的上行TTI用于数据传输的情况,或者其他一个下行TTI时间窗内对应多个上行TTI的情况,具体的绑定窗口的数目及每个绑定窗口内的TTI数均可采用静态或者动态的方式进行不同的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相对应地,对于上行传输TTI长度大于下行传输TTI长度的情况,即UE的一个接收TTI对应多个无线电基站的下行TTI,都可以清楚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绑定窗口的方法进行捆绑定时。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示意图。其中,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是指,下行传输的偶数索引TTI的长度为4个符号长度、奇数索引的TTI长度为3个符号长度。如图7所示,X=4,Y=14,X0=4,X1=3,X2=4,X3=3,且对于0≤j≤13,Yj=1。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7所示实施例,所述下行TTI时间窗口内可能对应同一UE的多个上行TTI(最多4个或者3个),可将属同一UE的多个发送TTI设置一个或多个绑定窗口;每个绑定窗口内含有一个或多个发送TTI;每个绑定窗口内含有的发送TTI数目可以相同或不同;每个绑定窗口进行独立的HARQ反馈。
在该实施例中,在X=4,Y=14,X0=4,X1=3,X2=4,X3=3,且对于0≤j≤13,Yj=1的情况下,对于UE在索引为0~3和7~10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3和7的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8个或第8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UE在索引为4~6和11~1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6和1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7个或第7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0和2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0和2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4个或第4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U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1和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1和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3个或第3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U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具体地,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下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的长度为4-3结构、上行TTI的长度为1个符号长度的上行HARQ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4-3结构是指X=4且在每1ms子帧内索引为i=0,1,2,3的下行TTI长度分别为4、3、4、3个OFDM符号长度。在图8中,Tp是传播时延,TA=2Tp是UE发射帧相对接收帧的时间提前量。如图8所示,对于UE在索引为j=0~3的接收TTI(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均在索引为n2=3TTI(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2=8个(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上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对于UE在索引为j=4~6接收TTI(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均在索引为n2=6的TTI(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2=7个(即对应在设备为UE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上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如图8所示,无线电基站均在索引为(n+3)的TTI内收到反馈信息,假定均反馈为NACK,则基站可分别在索引为(n+6)和索引为(n+7)的下行TTI内对索引为n和(n+1)内的下行数据进行重传。
如图9所示,假定UE在开始连续的七个上行TTI内均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将索引为n的下行TTI时间窗内的用于该用户数据传输的所有四个上行TTI设置为一个绑定窗口,将索引为(n+1)的下行TTI时间窗内的用于该用户数据传输的三个上行TTI设置为另一绑定窗口。每个绑定窗口统一进行HARQ定时,只有绑定窗口中所有上行TTI均接收正确时才反馈ACK响应,否则反馈NACK响应。具体地,根据该实施例的上行HARQ的定时关系为: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n的TTI(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接收到PUSCH时,无线电基站应在索引为n1=n的TTI(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1=4个(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n+1的TTI(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一目标TTI)内接收到PUSCH时,无线电基站应分别在索引为n1=n+1的TTI(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kn,1=3个(即对应在设备为无线电基站情况下的预设个数)可用下行TTI内传输对应的HARQ-ACK响应或者HARQ-NACK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偶数索引,若kn,1=3,其含义是要间隔两个含有四个符号的TTI,但随后的两个TTI中有一个长度为3个符号,因此需要间隔额外一个TTI才能满足定时需求,即对于偶数索引TTI取kn,1=4。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并未限定重传数据的发送方式,重传可以采用同步HARQ重传或者异步HARQ重传。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TTI和上行TTI的长度均为2-3-2结构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可以作为X=Y,且对于i=j,Xi=Yj的情况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X=6,Y=6,X0=2,X1=3,X2=2,X3=2,X4=3,X5=2,Y0=2,Y1=3,Y2=2,Y3=2,Y4=3,Y5=2。
对于X=6,Y=6,X0=2,X1=3,X2=2,X3=2,X4=3,X5=2,Y0=2,Y1=3,Y2=2,Y3=2,Y4=3,Y5=2的情况(保证每个TTI内均含有CRS或者DMRS):对于UE在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均在第一目标TTI后的第4个或第4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D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均在第一目标TTI后的第4个或第4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PUSCH传输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小区特定参考符号CRS或者解调参考符号DMRS之一。
可选地,在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根据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对1ms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增加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CRS或者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调整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CRS或者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可选地,在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根据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对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增加1ms子帧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调整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本发明实施例并未限定TTI长度降低后的时频结构,即可以通过降低TTI内的时域符号个数实现TTI长度的降低,或者通过修改子载波间隔实现TTI长度的降低,或者上述因素的组合实现TTI长度的降低。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传输模块20。
传输模块20,用于当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通过该实施例,在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或者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进一步缩短的条件下,传输模块20当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HARQ的定时关系无法满足TTI长度的进一步缩短的问题,进而达到了HARQ的定时关系能够灵活支持低时延业务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设备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
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在所述设备为终端设备UE的情况下,所述物理共享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第二目标TTI及其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均为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
在1ms内含有X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X≤Nsyb1,Nsyb1为1ms子帧内包含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X为整数;
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Xi,Xi∈{1,2,3,4,5,6,7},其中,i为所述1ms内包含的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i≤X-1,i为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满足以下条件:
在1ms内含有Y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其中,2≤Y≤Nsyb2,Nsyb2为1ms子帧内包含的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A符号数,Y为整数;
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包含的SC-FDMA符号数为Yj,Yj∈{1,2,3,4,5,6,7},其中,j为所述1ms内包含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索引,0≤j≤Y-1,j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X=Y,且对于i=j,Xi=Yj的情况下,
在所述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所述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
在所述设备为UE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并且所述预设个数大于等于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X≠Y、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以及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
在所述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所述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kn,1为所述预设个数,表示向上取整;为每个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为每个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的长度,tBS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USCH的无线电基站的解码时间,tBS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无线电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
在所述设备为UE的情况下,所述预设个数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kn,2为所述预设个数,Q=max{M,N},tUE_de为在1ms TTI长度时接收一个PDSCH的UE解码时间,tUE_code为在1ms TTI长度时UE进行数据传输的编码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tBS_code=tBS_de=1.5;和/或
tUE_code=tUE_de=1.1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A·M,且A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
在所述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所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
在所述设备为UE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n为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a为检测到所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表示向下取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B·N,且B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的情况下,
在所述设备为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m为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b为检测到所述PU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
在所述设备为UE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目标TTI的索引与检测到所述PDSCH所对应的第一目标TTI的索引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无线电基站且所述第二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且所述第二设备为无线电基站,在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TTI的时域范围内对应多个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TTI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HARQ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目标TTI内,对多个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TTI设置至少一个绑定窗口,其中,每个绑定窗口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的发送TTI。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绑定窗口用于独立地进行HARQ反馈。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X=4,Y=14,X0=4,X1=3,X2=4,X3=3,且对于0≤j≤13,Yj=1的情况下,所述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包括:
对于UE在索引为0~3和7~10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3和7的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8个或第8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对于UE在索引为4~6和11~1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D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6和1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7个或第7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PD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0和2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0和2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4个或第4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PU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对于无线电基站在索引为1和3的第一目标TTI内检测到PUSCH传输的情况,分别在索引为1和3的第二目标TTI后的第3个或第3个之后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PUSCH的ACK响应或者NACK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7、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小区特定参考符号CRS或者解调参考符号DMRS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根据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对所述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增加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CRS或者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调整1ms子帧内CRS或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CRS或者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至少包含CRS或者DMRS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7、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根据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对所述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增加1ms子帧内DMRS的数量,并对增加DMRS的数量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调整1ms子帧内DMRS的位置,并对调整DMRS的位置之后的1ms TTI执行划分,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中至少一个TTI内包含DMRS。
17.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当在第一目标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检测到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的情况下,在第二目标TTI之后的第预设个数的TTI内传输对应所述物理共享信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确认指令ACK响应或者非确认指令NACK响应,
其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1和/或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TTI所含符号数L2满足以下条件:LI∈{1,2,3,4,5,6,7},I=1或2。
CN201510659393.1A 2015-10-13 2015-10-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71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393.1A CN106571895B (zh) 2015-10-13 2015-10-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102012 WO2017063570A1 (zh) 2015-10-13 2016-10-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US15/952,490 US10965404B2 (en) 2015-10-13 2018-04-13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duration patter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393.1A CN106571895B (zh) 2015-10-13 2015-10-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1895A true CN106571895A (zh) 2017-04-19
CN106571895B CN106571895B (zh) 2020-11-20

Family

ID=5850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9393.1A Active CN106571895B (zh) 2015-10-13 2015-10-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5404B2 (zh)
CN (1) CN106571895B (zh)
WO (1) WO2017063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02725C1 (ru) 2016-01-06 2019-10-09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KR102629352B1 (ko) * 2016-05-13 2024-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및 제어신호 전송 타이밍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72415B (zh) * 2016-09-23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55817B1 (ko) * 2017-01-17 2022-01-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영속적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EP3706485A4 (en) * 2017-10-31 2021-10-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REFERENCE SIGNA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CONTROL CHANNEL UNIT, AND STORAGE MEDIA
CN111656836A (zh) * 2018-02-13 2020-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靠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GB2588811B (en) * 2019-11-08 2022-07-06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periodic data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652A (zh) * 2004-05-04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改变发射时间间隔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2557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US20110029833A1 (en) * 2009-01-05 2011-02-03 Yujian Zhang Harq timing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447538A (zh) * 2011-11-16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5160A2 (en) 2005-08-24 2007-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L2648356T3 (pl) 2007-06-18 2018-10-31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Sposób i układ w sieciach telekomunikacji ruchomej dla HARQ z pakietowaniem TTI
US8413001B2 (en) 2009-12-03 2013-04-02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iming
EP2843868B1 (en) 2012-04-27 2019-08-28 LG Electronics Inc. Tti bundling method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20140110676A (ko) * 2013-03-08 2014-09-17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NCT(New Carrier Type)인 캐리어에서 복조참조신호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장치
US9210670B2 (en) * 2013-03-18 2015-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40286255A1 (en) *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4178764A1 (en) * 2013-05-02 2014-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ode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reference signal parameters to user equipments
CN104219018B (zh) 2013-05-31 2017-12-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ti绑定的lte上行传输方法、基站与系统
CN104518862B (zh) 2013-09-27 2018-0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
WO2015172363A1 (zh) * 2014-05-15 2015-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EP3195567B1 (en) 2014-07-22 2020-11-25 Convida Wireless, LLC Publication and discovery of m2m-iot services
US20160143030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legacy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arching cell using the same
US9900843B2 (en) * 2015-01-12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techniques for ultra low latency in LTE devices
WO2016143967A1 (ko) * 2015-03-12 2016-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영역의 변화에 따른 유연한 short tti의 프레임 구조를 배치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기
US10455600B2 (en) * 2015-04-08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10038581B2 (en) *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US10367630B2 (en) * 2015-06-11 2019-07-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plurality of subframes in TDD-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220419A1 (en) * 2015-09-02 2018-08-0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46787B1 (en) * 2015-09-02 2021-03-2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61663B1 (en) * 2015-10-07 2020-05-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transmission data using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33100B (zh) * 2016-06-27 2019-09-1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652A (zh) * 2004-05-04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改变发射时间间隔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2557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US20110029833A1 (en) * 2009-01-05 2011-02-03 Yujian Zhang Harq timing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447538A (zh) * 2011-11-16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65404B2 (en) 2021-03-30
CN106571895B (zh) 2020-11-20
US20180234213A1 (en) 2018-08-16
WO2017063570A1 (zh)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0364B (zh) 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传输分集和复用
CN102355731B (zh) Tdd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站、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4040913B (zh)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RU246748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зврата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 пакетов данных с полупостоянным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м
CN101946447B (zh) 无线网络中绑定反馈的传输
CN105846977B (zh)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US79120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of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packets
CN1056346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7189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US201403075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support of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CN10447197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CN107210903A (zh)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06063322A (zh) 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4348582B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17504A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10447190A (zh) 用于harq-ack反馈的指示
CN107135052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1615951B (zh) 上行授权信令的发送定时方法和装置
JP2017511076A (ja) 制御チャネル資源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CN10932790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476500A (zh) 上行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
CN106160957A (zh) Harq-ack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5191187A (zh) 适应分布式网络拓扑中的harq进程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6474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