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411B -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411B
CN109802411B CN201711133042.2A CN201711133042A CN109802411B CN 109802411 B CN109802411 B CN 109802411B CN 201711133042 A CN201711133042 A CN 201711133042A CN 109802411 B CN109802411 B CN 109802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rameter
power
value
prese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33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411A (zh
Inventor
巴黎明
冯沛
赵璐璐
马浩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330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通过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根据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当前出力值和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最小限额功率和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根据目标控制参数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并控制储能系统按照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这样,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该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随着新能源等非常规电源并网规模的增大,发电自动控制系统面临日趋严重的功率频率稳定问题,例如,对于以火电为主的区域电网,大部分调频工作由火电机组承担,造成了火电机组状态频繁调节,不利于火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利用储能系统与发电机组一起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一种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电网调度指令以及预设控制参数可以获取到电力系统的出力值,并计算该出力值和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的差值得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储能系统可以按照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但是,由于该预设控制参数是恒定值,因此当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导致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无法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能够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所述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出力值和所述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并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在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获取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预测值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所述第二功率差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包括: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在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在确定任一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将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直至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包括: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在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参数时,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在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小于所述预设参数时,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为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得到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根据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和所述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包括: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根据所述输出能量和所述电池的总容量获取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根据所述电池的预设成本和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与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根据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出力值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在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继续根据重新获取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和所述最小限额功率确定新的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新的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新目标出力值,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继续确定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直至所述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任一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实际出力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所述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出力值和所述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预测值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所述第二功率差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在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在确定任一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将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直至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参数时,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小于所述预设参数时,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为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得到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根据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和所述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根据所述输出能量和所述电池的总容量获取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根据所述电池的预设成本和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与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第六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出力值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循环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继续根据重新获取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和所述最小限额功率确定新的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新的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新目标出力值,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继续确定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直至所述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任一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实际出力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储能系统。
本发明就此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通过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根据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当前出力值和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最小限额功率和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根据目标控制参数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并控制储能系统按照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这样,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
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
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一种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该电力系统包括电网侧、发电机组以及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能量控制器,在进行AGC(自动发电量控制,AutomaticGeneration Control)调节过程中,电网侧向发电机组发送电网调度指令,发电机组在接收到该电网调度指令后,将该电网调度指令转发给储能系统中的能量控制器,能量控制器获取发电机组的出力值,并根据电网调度指令和获取的出力值,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并将发电机组的出力和储能系统的出力合并,从而补充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目标出力值和发电机组实际出力值之间的差距,确保发电机组的出力值在电网运行要求范围之内。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控制参数可以获取到电力系统的出力值,并计算该出力值和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的差值得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从而该储能系统可以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但是,由于该控制参数是恒定值,因此当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导致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无法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可以通过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根据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当前出力值和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最小限额功率和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根据目标控制参数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并控制储能系统按照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这样,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力系统,该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该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并根据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
在本步骤中,该第一控制参数可以包括调节该电力系统出力的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以及该电力系统对该电网调度指令响应的响应时间。
S202,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当前出力值和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
S203,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和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S204,根据该目标控制参数获取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并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采用上述方法,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并根据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参数可以包括调节该电力系统出力的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以及该电力系统对该电网调度指令响应的响应时间,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示例以调节速率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根据调节速率以及标准调节速率确定实际调节速率:
Figure BDA0001469837400000101
其中,k表示调节速率;vN表示标准调节速率;v表示实际调节速率。
在本步骤中,该调节速率即为本公开中的第一控制参数,该标准调节速率是由电网监管方根据不同发电机组类型预先设置的恒定值,需要说明的是,电力调度机构在给电网侧下达发电计划时,会对电网侧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若电网侧未完成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将对电网侧进行考核(即对电网侧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若电网侧超额完成了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将对电网侧进行补偿,因此,为了避免电力调度机构对电网侧进行考核而造成电网侧的经济损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预先设置该第一控制参数为1,以避免在该第一控制参数较低时,由于电网侧无法完成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而被考核。
利用上述公式,在根据该第一控制参数和该标准调节速率得到该实际调节速率后,可以根据该实际调节速率以及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到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其中,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可以是包括时间和功率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并且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的起点为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电网调度指令(即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的斜率为该实际调节速率,这样,可以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不同时刻的最小限额功率。需要说明的是,当获取到的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发生变化时,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使得该最小限额功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示例地,若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为50MW,且该第一控制参数k1为1,则可以根据上述公式得到的实际调节速率即为标准调节速率,则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的起点为该出力值(即出力值为50MW),并且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的斜率为该实际调节速率,从而可以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不同时刻的最小限额功率,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302,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该当前出力值和该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
在本步骤中,该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可以包括预先设置的历史时间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可以是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为起点向之前时间获取的预定时长的历史时间段,这样,可以获取该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其中,该第一预设时间范围为预先设置的包括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的时间范围,则计算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的差值,在该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获取该历史控制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设权值,且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与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越靠近,则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的第一预设权值越大,相反,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与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相差越大,则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的第一预设权值越小,此时,可以根据该第一预设权值得到该历史控制参数的参数平均值,从而可以根据该参数平均值与该标准调节速率得到该发电机组的实际调节速率,进而可以根据获取的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与该实际调节速率得到该发电机组的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其中,该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可以是包括时间和功率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并且该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的起点为该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该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的斜率为该实际调节速率,这样,可以根据该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得到不同时刻的第一功率预测值。
示例地,若获得2016年12月10日上午10:10的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为10MW,则获取2016年12月10日之前10日(相当于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的上午10:10前后半小时内(相当于第一预设时间范围)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并在确定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即10MW)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获取该历史控制参数对应的第一预设权重(分别为N1,N2,…,N10,其中N1<N2<…<N10),根据该第一预设权值计算该历史控制参数的参数平均值,从而可以根据该参数平均值与该标准调节速率得到该发电机组的实际调节速率,进而可以根据该实际调节速率与该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获取到该发电机组的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并根据该第一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得到不同时刻的第一功率预测值。
S303,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计算该最小限额功率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在每一时刻的差值得到该第一功率差值。
S304,确定每个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在每个第一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305和步骤S307;
在任一个第一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执行步骤S306和步骤S320以及步骤S321。
S305,根据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
在上述步骤S301至S303中是以控制参数为第一控制参数获取第一功率差值,由于根据第一控制参数获取的第一功率差值在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又因为可以根据控制参数的大小进行补偿(即本公开中的辅助服务补偿收益),即若该控制参数越大,则补偿越多,因此,为了获得较多的补偿,在本步骤中,可以重新设置该控制参数,即将该控制参数设置为第二控制参数,该第二控制参数为预先设置的大于该第一控制参数的数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并根据该第二功率预测值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得到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即计算该第二功率预测值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在每一时刻的差值得到该第二功率差值。示例地,若该第二控制参数为k2=1.5,且该标准调节速率为VN=5MW/min,则可以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1469837400000131
计算得到该实际调节速率v=10MW/min,并根据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该实际调节速率得到第二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并根据该第二功率时间预测曲线得到不同时刻的第二功率预测值,由于该第二功率预测值的获取方法与步骤S301中获取最小限额功率的方法相同,不再赘述,然后计算该第二功率预测值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在每一时刻的差值得到该第二功率差值。
S306,采用最小考核损失方案确定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其中,该最小考核损失方案即为:通过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确定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具体地,可以根据该第三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第三功率预测值,该第三功率预测值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考步骤S301中最小限额功率,不再赘述,这样,可以计算该第三功率预测值与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的差值得到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在上述步骤S301至S303中是以控制参数为该第一控制参数获取该第一功率差值,由于根据第一控制参数获取的第一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范围外,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重新设置该控制参数,即将该控制参数设置为第三控制参数,其中,该第三控制参数可以为小于该第一控制参数的数值。
S307,确定每个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在确定每个第二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执行步骤S308、S310和S311;
在确定任一个第二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执行步骤S309。
S308,确定该第二控制参数为计算控制参数。
S309,将该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返回步骤S305。
示例地,继续以上述第二控制参数为k2=1.5,且标准调节速率为VN=5MW/min为例进行说明,在根据该第二控制参数(即k2=1.5)和该标准调节速率(即VN=5MW/min)以及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第二功率预测值,计算该第二功率预测值和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的第二功率差值后,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为小于或者等于出力值5MW(即该储能系统的最大出力值为5MW),这样,若存在任一个第二功率差值大于5MW,则确定该第二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若每个第二功率差值都小于或者等于5MW,则确定该第二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当确定任一个第二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对该第二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该第二控制参数k2=1.5减去0.1(即预定值),这样,可以得到该新的第二控制参数为k2=1.4,并根据该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该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若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则可以确定该新的第二控制参数为该计算控制参数。
另外,在上述步骤S301至S303中是以控制参数为第一控制参数获取第一功率差值,由于根据第一控制参数获取的第一功率差值在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因此,在本步骤中,若获取的计算控制参数小于1,则可以将该计算控制参数设置为1(相当于第一控制参数),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310,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该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
其中,该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可以与该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相同,当然,该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也可以设置的与该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不相同。在本步骤中,获取该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在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内,其中,该第二预设时间范围为包含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及其之后时间的时间范围,则获取该历史出力值对应的第二预设权值,且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与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越靠近,则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对应的第二预设权值越大,相反,若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与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相差越大,则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对应的第二预设权值越小,这样,可以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根据该第二预设权值计算该历史出力值的预测出力值,示例地,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为2016年12月10日上午10:10,则获取2016年12月10日之前10日(相当于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的上午10:10后半小时内(相当于第二预设时间范围)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获取该历史出力值对应的第二预设权值(分别为n1,n2,…,n10,其中n1<n2<…<n10),从而可以根据该第二预设权值计算该历史出力值的预测出力值,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311,确定该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
在该预测出力值小于该预设参数时,执行步骤S312;
在该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参数时,执行步骤S313。
由于该电力系统的出力能力有限,若该预测出力值较大,则会使得该电力系统无法满足后续电网调度指令,而又基于该计算控制参数越大,则使得该预测出力值越大,因此,为了避免预测出力值过大,可以通过确定该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参数,以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是否对该预测出力值的影响过大,若该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阈值,则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对该预测出力值的影响过大,此时,需要对该计算控制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若该预测出力值小于该预设阈值,则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对该预测出力值的影响较小,此时,不需要对该计算控制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
S312,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为待确定控制参数。
S313,根据该预测出力值和该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并根据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该计算控制参数确定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其中,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可以根据该预测出力值超出该预设参数的大小确定,若该预测出力值与该预设参数的差值越大,则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越小,相反,若该预测出力值与该预设参数的差值越小,则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越大,这样,在该预测出力值大于该预设参数时,可以通过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对该计算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具体地,计算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与该计算控制参数的乘积得到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从而使得电力系统的出力值满足后续电网调度指令。
其中,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为小于1的数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预先存储有预设调节系数对应关系,该预设调节系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预设调节系数与预测出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预设调节系数对应关系确定该预测出力值对应的第一预设调节系数,示例地,该预设调节系数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当该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5MW且小于或者等于10MW时,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可以设置为0.9;当该预测出力值大于10MW时,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可以设置为0.8,此时,若预测出力值为14MW,则根据预设调节系数对应关系得到该预测出力值(即14MW)对应的第一预设调节系数为0.8,这样,若该计算控制参数为ka=1.5,则可以通过计算该计算控制参数与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的乘积得到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为kb=1.2,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避免电力调度机构对电网侧进行考核而造成电网侧的经济损失,在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小于1时,可将该待确定控制参数设置为1。
这样,在获取到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后,可以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以及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到该电力系统的功率输出值,且获取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计算该功率输出值与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每一时刻的功率差值得到储能系统的输出出力值,从而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得到的输出出力值进行出力,为了使得储能系统在出力过程中利润最大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考虑该储能系统的损失成本以及辅助服务补偿收益以获取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在步骤S314至步骤S317中通过考虑损失成本和辅助服务补偿收益对获取的待确定控制参数继续进行调整。
S314,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取该电池的损失成本:
S11、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功率时间输出曲线,该功率时间输出曲线的获取方法与步骤S301中获取最小限额功率时间曲线的方法相同,不再赘述,在获取到该功率时间输出曲线后,可以对该功率时间输出曲线进行积分得到该输出能量,示例地,在由kb=1.2(即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该功率时间输出曲线后,可以对该功率时间输出曲线进行积分得到该输出能量为1MWh。
S12、根据该输出能量和电池的总容量获取该电池的使用次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计算该输出能量和该电池的总容量的比值得到该电池的放电深度,并根据预设放电对应关系得到该放电深度对应的使用次数,其中,该预设放电对应关系包括放电深度与使用次数的对应关系。示例地,若在步骤S11中得到的输出能量为1MWh,且该电池的总容量为5MWh,则可以计算该输出能量与该电池的总容量的比值得到该电池的放电深度为20%,这样,可以通过预设放电对应关系得到该放电深度(即20%)对应的使用次数为10000次,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13、根据该电池的预设成本和该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该电池的损失成本。
其中,该预设成本可以是该电池的价格,可以通过计算该电池的预设成本和该使用次数的第一比值得到该电池的损失成本,示例地,若该电池的使用次数为10000次,且该电池的预设成本为1200万元,则该电池的损失成本为(1200万元)×1/10000=1200元,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315,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
在本步骤中,可以按照AGC调频补偿计算公式得到该辅助服务补偿收益,该AGC调频补偿计算公式可以是:
C=D×ka×YAGC
其中,C表示辅助服务补偿收益;D表示调节深度;ka表示待确定控制参数;YAGC表示AGC调节性能补偿标准(如15元/MW)。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调节深度:
Figure BDA0001469837400000191
其中,Di表示发电机组第i次的单次调节深度;N表示发电机组的调节次数。
S316,根据该电池的损失成本与该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计算该电池的损失成本与该辅助补偿收益的第二比值得到该成本收益比值。
S317,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在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阈值时,执行S318和S320;
在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执行S319和S320。
S318,根据该成本收益比值与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该目标控制参数。
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该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并根据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该目标控制参数,其中,该成本收益比值越大,则造成的损失越大,且收益越少,此时,需要通过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对该待确定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收益,并减少损失,具体地,计算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的乘积得到该目标控制参数,另外,可以预先设置有该预设比值对应关系,该预设比值对应关系包括成本收益比值与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的对应关系,示例地,该预设比值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当该第二比值大于0.6时,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可以设置为0.8;当该第二比值大于或者等于0.4且小于或者等于0.6时,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可以设置为0.9。若该电池的损失成本为2500元,该辅助服务补偿收益为5000元,则该电池的损失成本与该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的成本收益比值为0.5,这样,可以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为0.5对应的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为0.9,因此,该目标控制参数为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与0.9的乘积,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为了避免电力调度机构对电网侧进行考核而造成电网侧的经济损失,在该目标控制参数小于1时,可以将该目标控制参数设置为1。
S319,确定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为目标控制参数。
S320,根据该目标控制参数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目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该输出功率的获取方法与步骤S301中的最小限额功率的获取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并获取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根据该输出功率与该实际出力值得到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即计算该输出功率与该实际出力值的差值得到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S321,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其中,在该储能系统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时,可能会存在该目标出力值和该发电机的实际出力值合并后,不能完全响应电网调度指令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可以通过以下S21至S22步骤对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进行监控。
S21、确定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在确定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时,继续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在确定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可能会造成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与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的合并输出功率不能完全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执行步骤S22。
S22,重新获取该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
在本步骤中,确定该发电机组响应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当前响应时刻,并重新获取第三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该第三预设历史时间段可以是以该当前响应时刻为起点的历史时间段,其中,可以获取第三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当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的接收时刻在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内时,该第三预设时间范围为预先设置的包括该当前响应时刻的时间范围,则计算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的差值,在该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返回步骤S302,示例地,若该发电机组响应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的当前响应时刻为2016年12月10日上午10:30,则获取2016年12月10日之前10日(相当于第三预设历史时间段)的上午10:30前后半小时(相当于第三预设时间范围)的历史调度指令,并在确定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与当前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出力值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该历史电网调度指令对应的历史控制参数,在重新获取到该历史控制参数后,返回步骤S3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通过控制参数为调节速率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为例进行说明的,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响应时间和调节精度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其中,调节速率主要用于发电机组的考核涨出力阶段和降出力阶段,调节精度是用于发电机组的考核平稳运行阶段,即发电机组的出力值在固定值的预设范围内波动,响应时间是用于发电机组在接收到电网调度指令后的调节死区阶段,这样,可以根据发电机组不同阶段的控制参数分别获取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通过该调节精度和响应时间获取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2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了。
采用上述方法,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应用于电力系统,该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该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
第一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
预测模块404,用于根据该当前出力值和该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
第二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和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406,用于根据该目标控制参数获取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控制模块407,用于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该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的框图,该第二确定模块405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4051,用于根据该最小限额功率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并确定每个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第一获取子模块4052,用于在每个第一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根据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该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
第二获取子模块4053,用于根据该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
第三获取子模块4054,用于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该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获取子模块4052,用于根据该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并根据该第二功率差值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获取子模块4052,用于根据该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根据该第二功率预测值与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该第二功率差值。
可选地,该第一获取子模块4052,用于确定每个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在确定每个第二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确定该第二控制参数为该计算控制参数;在确定任一个第二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将该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该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该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直至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可选地,该第二获取子模块4053,用于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该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确定该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在该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参数时,根据该预测出力值和该计算控制参数获取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在该预测出力值小于该预设参数时,确定该计算控制参数为该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该第二获取子模块4053,用于根据该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根据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该计算控制参数得到该待确定控制参数。
可选地,该第三获取子模块4054,用于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根据该电池的损失成本和该辅助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在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该成本收益比值和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该目标控制参数;在确定该成本收益比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确定该待确定控制参数为该目标控制参数。
可选地,该第三获取子模块4054,用于根据该待确定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根据该输出能量和该电池的总容量获取该电池的使用次数;根据该电池的预设成本和该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该电池的损失成本。
可选地,该第三获取子模块4054,用于根据该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并根据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该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该目标控制参数。
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该第二获取模块406包括:
第四获取子模块4061,用于根据该目标控制参数与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
第五获取子模块4062,用于获取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
第六计算子模块4063,用于根据该输出功率与该实际出力值得到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408,用于确定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循环模块409,用于在确定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该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重新获取该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继续根据重新获取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该发电机组的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和该最小限额功率确定新的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新的目标控制参数获取该储能系统的新目标出力值,控制该储能系统按照该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并重新获取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继续确定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该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直至该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在该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框图,该第二确定模块405还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4055,用于在任一个第一功率差值在该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获取该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该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该实际出力值确定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采用上述装置,当该储能系统与该发电机组不能响应电网调度指令时,通过灵活地调节控制参数,从而可以调节该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使得该储能系统和该发电机组合并的出力值满足电网侧的调度需求。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储能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6)

1.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所述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
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出力值和所述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
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与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
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出力值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
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预测值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所述第二功率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在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在确定任一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将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直至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
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
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参数时,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小于所述预设参数时,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为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得到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
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
根据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和所述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
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包括:
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
根据所述输出能量和所述电池的总容量获取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
根据所述电池的预设成本和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在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继续根据重新获取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和所述最小限额功率确定新的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新的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新目标出力值,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继续确定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直至所述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任一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实际出力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13.一种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组,以及与所述发电机组协作运行的储能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电网调度指令;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预先设置的第一控制参数确定最小限额功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电机组的当前出力值和第一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控制参数;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出力值和所述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第一功率预测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目标控制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包括: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控制参数与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得到输出功率;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第六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实际出力值得到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限额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一功率差值,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根据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和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以及预先设置的第二控制参数得到计算控制参数;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待确定控制参数;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得到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第二功率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功率差值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获取第二功率预测值;根据所述第二功率预测值与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所述第二功率差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在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计算控制参数;
在确定任一个所述第二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将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减去预定值得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并根据所述新的第二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重新确定在每一时刻的新的第二功率差值,并继续确定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是否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直至每个新的第二功率差值都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电网调度指令指示的历史出力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出力值预测得到预测出力值;确定所述预测出力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数;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参数时,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在所述预测出力值小于所述预设参数时,确定所述计算控制参数为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出力值确定第一预设调节系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调节系数和所述计算控制参数得到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电池的损失成本;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辅助服务补偿收益;根据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和所述辅助服务补偿收益确定成本收益比值;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和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在确定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为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确定输出能量;根据所述输出能量和所述电池的总容量获取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根据所述电池的预设成本和所述电池的使用次数确定所述电池的损失成本。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本收益比值得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与所述待确定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控制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循环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外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历史控制参数,并继续根据重新获取的历史控制参数预测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根据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和所述最小限额功率确定新的目标控制参数,根据新的目标控制参数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新目标出力值,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按照所述新目标出力值进行出力,并重新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继续确定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是否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直至所述重新获取的实际出力值在所述新的第一功率预测值的预设范围内。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任一个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在所述储能系统的预设出力范围外时,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实际出力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三控制参数和所述当前电网调度指令以及所述实际出力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目标出力值。
25.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控制的装置。
26.一种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能系统。
CN201711133042.2A 2017-11-15 2017-11-15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Active CN109802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3042.2A CN109802411B (zh) 2017-11-15 2017-11-15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33042.2A CN109802411B (zh) 2017-11-15 2017-11-15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411A CN109802411A (zh) 2019-05-24
CN109802411B true CN109802411B (zh) 2021-07-13

Family

ID=66554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33042.2A Active CN109802411B (zh) 2017-11-15 2017-11-15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0081B (zh) * 2019-09-11 2023-03-21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544951B (zh) * 2019-09-11 2023-04-28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调频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556879B (zh) * 2019-09-11 2023-04-07 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610276B (zh) * 2019-09-19 2021-01-0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广义预测控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202187B (zh) * 2020-11-03 2022-10-21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调频中储能出力确定的方法
CN112688302B (zh) * 2020-12-18 2023-12-26 无锡泓大恒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1385A (zh) * 2021-01-04 2021-05-1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123A (zh) * 2011-11-10 2012-06-20 山东大学 应对风电大范围切机的自动储能控制方法
CN103441534A (zh) * 2013-07-23 2013-12-11 清华大学 Agc系统中传统机组与储能系统配合的控制策略
CN103986190A (zh) * 2014-05-26 2014-08-1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发电功率曲线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方法
CN10436140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容量限值约束的微网储能装置设计方法
CN104767214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热电厂 储能系统出力延迟的补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68488A (zh) * 2015-06-17 2015-08-26 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储能系统出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4869A1 (zh) * 2013-10-17 2015-04-23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一种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的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123A (zh) * 2011-11-10 2012-06-20 山东大学 应对风电大范围切机的自动储能控制方法
CN103441534A (zh) * 2013-07-23 2013-12-11 清华大学 Agc系统中传统机组与储能系统配合的控制策略
CN104767214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热电厂 储能系统出力延迟的补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86190A (zh) * 2014-05-26 2014-08-13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发电功率曲线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方法
CN10436140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容量限值约束的微网储能装置设计方法
CN104868488A (zh) * 2015-06-17 2015-08-26 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储能系统出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411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411B (zh)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US100146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charge state of a battery power plant
US20200191117A1 (en) Adaptive dynamic plann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 storag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15602B2 (en)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WO2012114582A1 (ja) 電圧制御装置
JP6751335B2 (ja) 系統電圧調整システム、系統電圧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09212B2 (en) Hydrogen-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hydrogen-system controlling method
JP6701922B2 (ja) 蓄電制御装置
US20170063089A1 (en)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ntrol System
US20180090981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ontroller
US11817708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the same, and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2018161041A (ja) 電力貯蔵装置を用いた電力安定化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WO2016189756A1 (ja) 発電制御装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AU2008364376B2 (en) Output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JP2018007521A (ja) 出力平滑化装置及び出力平滑化方法
CN110994639A (zh) 一种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仿真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661822B1 (ko) 신재생 에너지원의 출력 변동률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20209539A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N114050570A (zh) 一种源网荷储系统协同调控方法及装置
WO2012063576A1 (ja) 風力発電装置群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6391958B2 (ja) 電力系統安定化装置
CN115800405B (zh) 基于储能系统的新能源电场的功率调节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23278B (zh) 一种基于电化学储能的风电预测偏差修正方法及系统
JP7438491B2 (ja) 水電解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US20230409067A1 (en) Reverse flow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reverse flow power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after: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ow carbo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befor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ow carbo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