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6879B -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6879B
CN110556879B CN201910860217.2A CN201910860217A CN110556879B CN 110556879 B CN110556879 B CN 110556879B CN 201910860217 A CN201910860217 A CN 201910860217A CN 110556879 B CN110556879 B CN 110556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output power
current scheduling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02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6879A (zh
Inventor
胡斌
冯琢络
刘兵
彭驭风
李夏威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run Wisdom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02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6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6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6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6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6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储能系统响应过快造成的响应点不能被识别的情况,控制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能够被正常获取。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调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网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网频率反映了发电功率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控制参数。为了确保发电厂设备、用户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电网的频率进行调整。
由于储能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势,电力系统多采用储能系统辅助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在现有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直接控制储能系统对接收的调度指令作出响应,达到电网所需的输出功率,以满足电网调度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控制储能系统响应调度指令时,若储能系统响应过快,有些响应将不能被系统识别,从而将导致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获取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避免储能系统响应过快造成的响应点不能被识别的情况,控制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能够被正常获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可选地,所述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包括: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维持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为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被可靠获取;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并持续到达成所述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终止点被可靠获取。
可选地,所述调度指令为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包括:
记录接收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二死区功率阈值;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在所述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根据所述振荡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精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之后,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响应时间、所述响应速率和所述响应精度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调度参数;
将所述调度参数上传至调度中心。
可选地,所述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之前,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不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可选地,所述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之后,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对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为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达成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后,所述加总输出功率在所述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该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目标输出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响应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设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设置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确认储能系统完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之后再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避免了储能系统响应过快造成的响应点不能被识别的情况,控制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能够被正常获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辅助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时,若储能系统响应过快,有些响应将不能被系统识别,从而将导致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获取异常。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系统辅助电厂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过程中控制储能系统响应调度指令的过程以获取储能系统的响应参数的情况,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具体地,储能系统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其中,该调度指令可以是电网调度中心当前下发的调度指令,该调度指令包括电网调度中心根据电网调频需求确定的调度目标,调度目标中可以包括目标输出功率,其中,目标输出功率可以是电网调度中心根据电网发电侧和用电侧的功率偏差以及相邻电网交换功率偏差确定的电网发电侧的目标输出功率。
示例性地,电网调度中心可以实时发送调度指令至远程终端控制系统,通过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将该调度指令发送至电厂,电厂中的发电机组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将该调度指令分别发送至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可以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步骤120,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其中,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可以是储能系统当前输出的功率与发电机组当前输出的功率之和,第一死区功率阈值可以是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的偏差值,可以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确定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示例性地,图2示出了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上一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的情况,储能系统在t0时刻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该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为P4,t0时刻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为功率P1,可以根据功率P1和目标输出功率P4设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并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设置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第一死区可以是功率P1的设定正负偏差值范围内的区间,其中,可以设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为对应的偏差值,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大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可以是[P0,P2],那么对应的第一死区功率阈值为P2-P1或P1-P0,其中,P2-P1=P1-P0,据此,可以将功率P2设置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在第一阶段,储能系统以功率P2为目标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
步骤130,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具体地,当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时,可以视为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可以根据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确定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若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为功率P2,则t1时刻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可以对应为[t0,t1]阶段,t1时刻之后,储能系统开始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可以将目标输出功率P4设置为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可以是,t1时刻至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刻。
步骤140,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具体地,可以根据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以及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该响应参数可以包括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响应速率和响应精度。
现有技术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中,通常直接控制储能系统对接收的调度指令作出响应,若储能系统响应过快,经常会出现响应不能被系统识别,从而导致响应参数获取异常,例如,参考图2,若t0时刻储能系统接收并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由于储能系统响应过快,会出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迅速从功率P1升至目标输出功率P4的情况,例如,t0时刻加总输出功率迅速变为目标输出功率P4,这样,计算响应参数的关键点便无法获取,例如,若储能系统响应过快,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出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的加总输出功率的功率死区和升入目标输出功率对应的功率死区为同一点,即M点和N点为同一点,这样便无法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将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的控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将功率P2设置为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将目标输出功率P4设置为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这样能够确保加总输出功率先达到功率P2后,再控制储能系统继续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保证了M点和N点的响应均能够被识别,从而依据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设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设置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确认储能系统完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之后再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避免了储能系统响应过快造成的响应点不能被识别的情况,控制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能够被正常获取。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31,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步骤132,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步骤133,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维持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为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被可靠获取。
具体地,控制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在设定的延时时间段内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维持为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直到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被可靠获取。
示例性地,参考图2,若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为功率P2,则t1时刻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可以控制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在设定的延时时间段内维持为P2,直到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被可靠获取,其中,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可以是M点,设定的延时时间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保证M点被可靠获取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134,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并持续到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终止点被可靠获取。
具体地,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并持续到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终止点被可靠获取。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若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目标输出功率为P4,可以将目标输出功率P4设置为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直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例如,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3时可以确定储能系统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控制储能系统直到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终止点N被可靠获取。
步骤135,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调度指令可以为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Gain Control,AGC)指令。
其中,调度指令可以是电网调度中心实时根据电网发电侧和用电侧的频率偏差以及相邻区域电网间的交换功率偏差生成的AGC指令,AGC指令包括的调度目标可以是电网的目标输出功率,AGC指令可以用于通过目标输出功率控制电网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电网频率的调整。
示例性地,电网调度中心可以根据电网调频需求发送AGC指令至电厂,通过电厂将AGC指令发送至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以使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根据接收的AGC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通过AGC指令实时控制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的出力,调节电网的输出功率,以适应用电侧的功率变化,达到发电侧和用电侧之间的功率平衡,以使电网频率稳定,满足调频需求。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系统辅助电厂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过程中控制储能系统响应调度指令的过程以获取储能系统的响应参数的情况,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来执行,可选地,如图4所示,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2,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步骤204,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步骤206,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步骤208,记录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
具体地,记录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时间为第一时间,记录第一时间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为第一功率。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可以记录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时间为第一时间t0,记录第一时间t0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为第一功率P1。
步骤210,记录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
具体地,记录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其中,第二时间可以对应为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间。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储能系统根据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例如功率P2)响应当前调度指令,记录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P1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P2-P1的第二时间,以第二时间为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P1的差值的绝对值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P2-P1的时间为例,可以记录第二时间为t1,第二时间t1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2。
步骤212,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具体地,可以根据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的第二时间,即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出第一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P0,P2]的时间,来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t0,t1]可以是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功率P2可以是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那么可以根据第一时间t0和第二时间t1的差值确定储能系统对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例如,响应时间可以计算为t1-t0。
步骤214,根据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二死区功率阈值。
具体地,可以根据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第二死区功率阈值可以是目标输出功率的偏差值。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若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为P4,可以根据目标输出功率P4设置第二死区功率阈值,并根据第二死区功率阈值设置目标输出功率P4对应的第二死区,第二死区可以是目标输出功率P4的设定正负偏差值范围内的区间,其中,可以设置第二死区功率阈值为对应的偏差值,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大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例如,目标输出功率P4对应的第二死区可以是[P3,P5],那么对应的第二死区功率阈值为P5-P4或P4-P3,其中,P5-P4=P4-P3。
步骤216,记录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
具体地,记录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其中,第三时间可以对应为储能系统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间。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储能系统根据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例如当前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P4)响应当前调度指令,记录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P4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P4-P3的第三时间,以第三时间为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P4的差值的绝对值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P4-P3的时间为例,可以记录第三时间为t2,第三时间t2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3。
步骤218,根据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具体地,可以根据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的第二时间和储能系统达成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的第三时间,来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例如,可以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出第一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P0,P2]的时间,以及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入目标输出功率P4对应的第二死区[P3,P5]的时间来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t1,t2]可以是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目标输出功率P4可以是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那么可以根据第二时间t1和第三时间t2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具体地,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可计算为功率P3和功率P2之间的差值除以第三时间t2和第二时间t1之间的差值,例如,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可以是(P3-P2)/(t2-t1)。
现有技术中,若储能系统接收调度指令后响应过快,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会迅速升至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例如,会出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出第一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P0,P2]的时间,以及升入目标输出功率P4对应的第二死区[P3,P5]的时间为同一时间的情况,即t1=t2,P2=P3,M点和N点为同一点,这样将无法计算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将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确保第一阶段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升出第一功率P1对应的第一死区[P0,P2]后,储能系统再继续执行第二阶段,即保证了M点和N点为不同的点,M点和N点的响应均能够被识别,从而据此计算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避免了储能系统响应过快导致的响应无法被识别,以及响应参数获取异常。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可选地,如图5所示,还可以记录第二时间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P2-P1的时间,例如,第二时间还可以是t10,时间t10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20,可以根据第一时间t0和时间t10的差值确定储能系统对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例如,响应时间可以计算为t10-t0。
继续参考图5,还可以记录第三时间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P4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P4-P3的时间,例如,第三时间还可以是t20,那么可以根据时间t10和时间t20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例如,响应速率可以计算为(P30-P20)/(t20-t1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可选地,图6示出了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小于上一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的情况,示例性地,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时间为t3,第一功率为时间t3对应的功率P10,设置功率P10对应的第一死区为区间[P9,P11],对应设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为P10-P9或P11-P10,其中,P10-P9=P11-P10,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可以是功率P9,据此可以记录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以第二时间为加总输出功率与功率P10的差值的绝对值等于P10-P9的时间为例,可以记录第二时间为时间t4,[t3,t4]对应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根据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时间t3和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间t4的差值确定储能系统对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例如,响应时间可以计算为t4-t3。
继续参考图6,当前调度指令的目标输出功率可以是P7,可以设置功率P7对应的第二死区为区间[P6,P8],对应的第二死区功率阈值为P8-P7或P7-P6,其中P8-P7=P7-P6,据此可以记录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以第三时间为加总输出功率与功率P7的差值的绝对值等于P8-P7的时间为例,可以记录第三时间为t5,那么[t4,t5]可以是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功率P7可以是第二阶段对应的控制目标,根据储能系统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间t4和达成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的时间t5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例如,响应速率可以计算为(P9-P8)/(t5-t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可选地,如图7所示,还可以记录第二时间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P10-P9的时间,例如,第二时间还可以是t40,时间t40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90,那么可以根据时间t3和时间t40的差值确定储能系统对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例如,响应时间可以计算为t40-t3。
继续参考图7,还可以记录第三时间为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功率P7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P8-P7的时间,例如,第三时间还可以是t50,时间t50对应的加总输出功率为P80,那么可以根据时间t40和时间t50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例如,响应速率可以计算为(P90-P80)/(t50-t40)。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5-7分别示出了四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储能系统对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和响应速率的计算分别根据各种情况进行确定,实际应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计算对应的响应时间和响应速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220,获取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在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若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为P4,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达到功率P4前,会出现振荡阶段,可以获取该振荡阶段加总输出功率在当前调度指令的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步骤222,根据振荡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精度。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可以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达到目标输出功率P4前的振荡阶段中,各个时间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功率的振荡值与目标输出功率P4的偏差的平均值来确认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精度。
步骤224,根据响应时间、响应速率和响应精度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调度参数。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上述响应时间、响应速率和响应精度确认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调度参数,该调度参数可以用于评价调度指令的调节性能,例如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的时间、速度以及精度。
步骤226,将调度参数上传至调度中心。
示例性地,获取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调度参数后,可以将该调度参数作为反馈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电网调度中心可以根据将该调度参数评价储能系统响应该调度指令进行电网频率调整的调节性能,据此对储能系统的调频进行改善。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储能系统辅助电厂发电机组进行电网频率调整过程中控制储能系统响应调度指令的过程以获取储能系统的响应参数的情况,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来执行,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步骤320,判断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目标输出功率。
其中,可以通过计算储能系统当前的第一输出功率和发电机组当前的第二输出功率的和来确定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并判断该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目标输出功率。
示例性地,获取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储能系统的第一输出功率,可以根据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的当前电量确定储能系统的第一输出功率,其中,第一输出功率可以是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能够输出的功率范围内的功率值。具体地,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储能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并通过储能系统输出线路上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获取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根据储能系统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计算储能系统的当前电量,并得到储能系统当前的第一输出功率。
可以根据发电机组的运行工况数据计算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发电机组的第二输出功率,示例性地,电厂中的发电机组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电机组的运行工况,获取发电机组输出线路上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实时测量的发电机组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并发送至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当前调度指令时发电机组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计算发电机组当前的第二输出功率。
示例性地,储能系统可以通过计算加总输出功率来预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接收并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后能够提供的总出力,储能系统可以通过对比加总输出功率和目标输出功率来判断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总出力是否可以满足目标出力,以确定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调度指令后是否能够满足电网调频需求。
其中,若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上一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则可以通过判断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目标输出功率来判定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目标输出功率;若储能系统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小于上一调度指令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则可以通过判断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目标输出功率来判定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目标输出功率。
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目标输出功率,则执行步骤330,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
示例性地,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继续执行步骤350。
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不满足目标输出功率,则执行步骤340,控制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调度指令。
示例性地,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无法满足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可以认为储能系统即使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第一输出功率出力,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总出力也无法达到目标输出功率,不能满足当前调度指令对应的电网调频需求,则可以控制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调度指令,以避免储能系统作出无效响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浪费。
步骤350,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步骤360,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步骤370,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步骤380,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其中,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可以是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的剩余电量,可以是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具体可以是储能电池的剩余可放电电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电量的比值,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例如,储能电池的剩余电量范围可在0%~100%之间,当SOC的值为0时表示储能电池完全放电,当SOC的值为100%时表示储能电池完全充满电。
第一设定阈值可以设置为储能电池的SOC的值,具体可以是储能电池低电量状态的阈值,例如,SOC的值在0%~45%之间时,可以判定储能电池处于低电量状态,那么可以设置第一设定阈值为45%,第一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可以是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输出的加总输出功率接近目标输出功率达到稳态前,加总输出功率的值出现振荡,此时加总输出功率的值可以是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示意图,图9示例性地示出了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响应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输出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波形情况,如图9所示,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对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进行响应后,分别根据目标输出功率配合出力,将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稳定在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附近,达到稳态前,加总输出功率的值会出现振荡,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例如,第一设定阈值可以是45%,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45%,若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4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当前加总输出功率已经大于目标输出功率,储能系统目前暂时不需要输出功率进行调频,并且由于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45%,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当前处于低电量状态,则此时可以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这样,当储能电池处于低电量状态时,可以响应该调度指令,为储能电池充电;若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2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由于当前加总输出功率已经接近目标输出功率,且进入稳态前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较多,若储能系统频繁响应会影响储能系统的寿命,此时可以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这样,当储能电池处于低电量状态时,储能系统只在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时进行充电操作,避免了储能电池的电量过低,同时,储能系统不进行放电操作,不动作以减少无效响应,有益于储能系统寿命的延长。
步骤390,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可以设置为储能电池的SOC的值,具体可以是储能电池高电量状态的阈值,例如,SOC的值在55%~100%之间时,可以判定储能电池处于高电量状态,那么可以设置第二设定阈值为55%,第二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9,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对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进行响应后,分别根据目标输出功率配合出力,将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加总输出功率稳定在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附近,达到稳态前,加总输出功率的值会出现振荡,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例如,第二设定阈值可以是55%,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55%,若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2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当前加总输出功率低于目标输出功率,储能系统目前需要输出功率进行调频,由于当前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55%,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当前处于高电量状态,则此时可以对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这样,当储能电池处于高电量状态时,储能电池可以放电以输出功率;若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4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当前加总输出功率已经大于目标输出功率,储能系统目前暂时不需要输出功率进行调频,并且由于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当前处于高电量状态,也没有必要为储能电池充电,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这样,当储能电池处于高电量状态时,储能系统不进行储能电池的充电操作,不动作以减少无效响应,同时又避免了储能电池的电量过高,有益于储能系统寿命的延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380和步骤390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制,步骤380和步骤390仅针对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小的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并无先后执行顺序,上述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的值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只要满足第一设定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可选地,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介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值处于振荡阶段,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具体地,在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为不同的值,且第一设定阈值小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值处于振荡阶段,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示例性地,第一设定阈值可以是45%,第二设定阈值可以是55%,当前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的SOC的值可以是50%,继续参考图9,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对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进行响应后,分别根据目标输出功率配合出力,将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加总输出功率稳定在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附近,达到稳态前,加总输出功率的值处于振荡阶段,在此阶段,无论是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4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的时刻,还是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P12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P13的时刻,均可以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不进行充放电的响应操作,由于当前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介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饱和阶段,若继续频繁响应进行充放电,会减少储能系统的寿命,这样,能够减少储能系统的无效响应,保持了储能电池当前的电量状态,同时有益于储能系统寿命的延长。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
目标输出功率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第一响应模块500,用于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第二响应模块600,用于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用于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设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设置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确认储能系统完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之后再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避免了储能系统响应过快时,响应点将不能被识别的情况,确保了储能系统调频的响应参数能够被正常获取。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调度指令为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记录接收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记录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二死区功率阈值;记录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后,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根据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获取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在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根据振荡值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精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还用于根据响应时间、响应速率和响应精度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调度参数;将调度参数上传至调度中心。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调度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目标输出功率;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不满足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调度指令。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储能系统控制模块,用于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当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若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输入装置72和输出装置73;服务器中处理器7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70为例;服务器中的处理器70、存储器71、输入装置72和输出装置7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中的目标输出功率确定模块400、第一响应模块500、第二响应模块600和响应参数确定模块700)。处理器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7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7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7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7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根据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目标输出功率获取储能系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根据储能系统响应当前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包括:
记录接收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包括: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维持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为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起始点被可靠获取;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并持续到达成所述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保证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的响应速率计算的终止点被可靠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指令为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二死区功率阈值;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还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在所述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根据所述振荡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之后,所述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响应时间、所述响应速率和所述响应精度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调度参数;
将所述调度参数上传至调度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之前,所述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是否可以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不满足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放弃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之后,所述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对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当所述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小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若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大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的值,则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停止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的振荡值为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达成当前所述调度指令后,所述加总输出功率在所述目标输出功率附近的振荡值。
9.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输出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响应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包括:
记录接收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11.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接收的调度指令确定目标输出功率;
控制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和发电机组当前的加总输出功率以及所述目标输出功率确定第一死区功率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获取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
在达成所述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功率获取所述储能系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
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控制目标对应的时间和加总输出功率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参数,包括:
记录接收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时间和第一功率;
记录响应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第一阶段后,所述储能系统和所述发电机组的加总输出功率与所述第一功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死区功率阈值的第二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调度指令的响应时间。
CN201910860217.2A 2019-09-11 2019-09-11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56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217.2A CN110556879B (zh) 2019-09-11 2019-09-11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217.2A CN110556879B (zh) 2019-09-11 2019-09-11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6879A CN110556879A (zh) 2019-12-10
CN110556879B true CN110556879B (zh) 2023-04-07

Family

ID=6873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0217.2A Active CN110556879B (zh) 2019-09-11 2019-09-11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6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954B (zh) * 2021-02-01 2023-05-02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agc调节性能的储能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9700A (ja) * 2007-12-26 2009-07-16 Meidensha Corp 発電機の出力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5449701A (zh) * 2016-01-18 2016-03-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参与电网频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02411A (zh) * 2017-11-15 2019-05-24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9700A (ja) * 2007-12-26 2009-07-16 Meidensha Corp 発電機の出力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5449701A (zh) * 2016-01-18 2016-03-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参与电网频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02411A (zh) * 2017-11-15 2019-05-24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储能系统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考虑储能电池参与二次调频的综合控制策略;李若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319(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6879A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4999B (zh) 在功率减小的情况下用于控制一组车辆的充电的方法
KR101759819B1 (ko) 축전지 제어 장치 및 축전지 제어 방법
CN110120680B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262347B (zh) 拒绝服务攻击下多机电力系统的广域阻尼控制器构建方法
CN107202400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0556879B (zh) 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5699498A (zh) 一种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及一次调频的优化方法
CN111030195B (zh) 储能系统参与电网电力调频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装置
CN110544951B (zh) 储能系统的调频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601283A (zh) 一种充电方法与系统
AU2022383233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ntroller,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0460081B (zh) 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8110779B (zh) 一种电站内储能系统对电站负荷偏差的响应方法
CN115940166B (zh) 基站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7109B (zh) 基于调频储能系统的双重多级功率限制保护系统
CN116961023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的策略构建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49698B (zh) 基于调频储能系统的双重多级功率限制保护方法
CN115953011A (zh) 通信基站储能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US11641111B2 (en) Energy dispatch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636564B (zh) 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变流器、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112761B (zh) 适用于电厂储能辅助调频的储能定容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21413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充电器、电池和存储介质
KR102568487B1 (ko) 복수의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0768305A (zh) 备用资源的协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7422B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化成的能源调控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8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7, No. 6 Libin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Patentee after: CR POWE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RUN WISDOM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