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8253B - 一种泵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8253B
CN109798253B CN201811646951.0A CN201811646951A CN109798253B CN 109798253 B CN109798253 B CN 109798253B CN 201811646951 A CN201811646951 A CN 201811646951A CN 109798253 B CN109798253 B CN 109798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pump
beta
small hub
hub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69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8253A (zh
Inventor
柴立平
苏晓珍
李强
张羽
燕浩
石海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6469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8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8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8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8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8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车,包括载泵小车,所述载泵小车上设有电机泵,所述电机泵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为小轮毂比叶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小轮毂比叶轮结构合理、水力性能优良,在流量、扬程满足设计工况要求的情况下,本发明较传统结构将轮毂缩小约64%,叶轮外直径缩小约13%,显著提高了叶轮的过流能力,同进口直径下,增大了流道截面面积,提升了装置水力效率。同流量下,具有更小的流道直径,减小了装置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泵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泵车将排水泵置于车体内部,通过外接管道吸水,再进行对洪涝区域排水,然而这种排水方法一般需要预先在泵内留有足够的水,这种在泵内预留足量水的启动方式使每次排水工作的前期准备更加繁琐和不便,也使得泵的启动更加缓慢。
此外,传统泵车的电机泵轮毂和叶轮外直径均较大,体积和重量也相应较大,而叶轮的过流能力却较差,水力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车,具有较小的轮毂和叶轮外直径,提高了叶轮的过流能力,提升了水力效率,减小了装置体积。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泵车,包括载泵小车,所述载泵小车上设有电机泵,所述电机泵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为小轮毂比叶轮。
优选的,所述载泵小车车头处设有前置驱动电机和GPS定位器,所述载泵小车车尾处设有电机泵升降架,所述电机泵安装在电机泵升降架内,所述载泵小车车尾处还设有用于放置防汛水带的储物台,所述载泵小车车顶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载泵小车车底设有电池,所述前置驱动电机、电机泵和太阳能发电板均与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轮毂比叶轮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
S2、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数量和叶片翼型;
S3、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以及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4、将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采用等距方式划分为m个圆柱截面,所述圆柱截面从轮毂往轮缘处依次记为1-1、2-2、……、m-m,分别获取各个所述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S5、对S4中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进行修正;
S6、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厚度;
S7、对S1-S6获得的小轮毂比叶轮的参数进行建模,对所建的叶轮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仿真扬程值,若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内,则完成小轮毂比叶轮设计;
若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外,则转入S1重新计算,直至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S1的具体步骤包括:
S1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估算值D估算值,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21
其中,n为电机转速,π为圆周率,ns为轮缘驱动泵的比转速,H为扬程;
S1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轮毂直径d,
d=Rd*D估算值
其中,Rd为轮毂比,D估算值为S11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估算值;
S13、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22
其中,Q为流量、n为电机转速,π为圆周率,d为S12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轮毂直径。
优选的,所述S2中叶片的数量为3-5个,叶片的翼型为NACA系列翼型;
通过如下公式对S13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进行校核: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1
若D校核位于0.1-0.3之内,属于小轮毂比的范围,若D校核位于0.1-0.3之外,则通过S11-S13重新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
优选的,所述S3的具体步骤包括:
S3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
sy=6.1751k+0.01254
其中,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2
ns为轮缘驱动泵的比转速;
S3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g=(1.7~2.1)sy
优选的,所述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3
其中,β1′为进口液流角,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4
u为圆周速度,vm为叶片进口轴面流速,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5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6
为叶片排挤系数,π为圆周率,ηv为泵容积效率,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轮毂直径;Δβ1为进口冲角;β2′为出口液流角,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37
vu2为绝对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量,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41
ηh为泵的水力效率,ξ为修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为扬程;Δβ2出口冲角;
S4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βL=(β12)/2
优选的,所述S5中修正的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S41中的公式分别得到m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1=a1x2+b1x+c1
其中,y1为进口安放角β1,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1、b1和c1均为常数,
将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
通过S41中的公式分别得到m个圆柱截面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2=a2x2+b2x+c2
其中,y2为出口安放角β2,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2、b2和c2均为常数,
将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
通过S42中的公式,代入上述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获得修正后的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
优选的,所述S6中叶片厚度在满足力学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取较小值,且轮缘处叶片厚度为轮毂处叶片厚度的2至4倍,其余部分的叶片厚度呈均匀光滑过渡的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小轮毂比叶轮结构合理、水力性能优良,在流量、扬程满足设计工况要求的情况下,本发明较传统结构将轮毂缩小约64%,叶轮外直径缩小约13%,显著提高了叶轮的过流能力,同进口直径下,增大了流道截面面积,提升了装置水力效率。同流量下,具有更小的流道直径,减小了装置体积。
2、本发明的泵车在行驶时,电机泵升降架将电机泵抬高,利用整体轻便、灵巧的特点,可在积水引发的狭窄拥堵道路、非机动车车道上应急行驶,且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板接收光能,转化进入车底电池,提供充足能源,即使在雨天也可由之前储存于电池中的电能供电。工作时,小车停至主干道积水路面等排涝重点区域,防汛水带接上泵顶部快速接头,并连通至附近下水管道或其它利于疏水区域,电机泵升降架可将泵叶轮进口降至极低高度,使泵底通道浸入水面,大幅提高排涝泵的低水位排水能力,将路面积水排得更加干净。在270m3/h的排水率下,电池可为排涝泵提供超过4小时的连续运转时间,小车逐步由积水较浅的位置向先前较深位置移动,可解决轻度积水导致的交通拥堵、中断等问题,减轻重度积水带来的灾害性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泵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小轮毂比叶轮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小轮毂比叶轮叶片三维图;
图4是小轮毂比叶轮数值模拟的流量Q-扬程H曲线和流量Q-效率η曲线;
图5是小轮毂比叶轮数值模拟的速度流线图;
图6是叶轮叶片中间截面处总压分布图;
图7A是小轮毂比叶轮扬程与模型实验扬程结果的比较;
图7B是小轮毂比叶轮效率与模型实验效率结果的比较。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载泵小车 2-电机泵 3-前置驱动电机 4-电机泵升降架 5-储物台 6-太阳能发电板 7-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泵车,包括载泵小车1,所述载泵小车上设有电机泵2,所述电机泵2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为小轮毂比叶轮,所述电机泵为排水泵。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载泵小车1车头处设有前置驱动电机3和GPS定位器,所述载泵小车1车尾处设有电机泵升降架4,所述电机泵2安装在电机泵升降架4内,所述载泵小车1车尾处还设有用于放置防汛水带的储物台5,所述载泵小车1车顶设有太阳能发电板6,所述载泵小车1车底设有电池7,所述前置驱动电机3、电机泵2和太阳能发电板6均与电池电连接。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某一泵车小轮毂比叶轮设计的水力设计参数为:扬程H=2m,流量Q=270m3/h,电机转速n=1450r/min,比转速ns=862。
S1、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
S1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估算值D估算值,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61
叶轮的外直径估算值D估算值取整数为188mm,
S1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轮毂直径d,
d=Rd*D估算值=37.6mm
轮毂直径d取整数为38mm。
S13、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71
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取整数为164mm
通过如下公式进行叶轮外形尺寸校核: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72
则以D=164mm,dh=38mm,作为泵基本尺寸参数,此时Rd=dh/D2=0.232,位于0.1-0.3之间,属于小轮毂比的范围。
S2、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数量和叶片翼型;
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数过多将明显加剧轮毂处叶片对流体的排挤现象,叶片数定为3-5片,随比转速ns的增高而减少。而本实施例泵的比转速ns=862属于中间比转速区间,故叶片数取4片,叶片翼型采用NACA4406系列翼型。
S3、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以及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3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
sy=6.1751k+0.01254
其中,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73
经过计算,sy=0.8153,
沿用传统设计方法设计小轮毂叶轮时,会使叶轮在轮毂附近扭曲严重,弦长太小,甚至会出现在轮毂出流体与主流方向相反的情况,致使叶片无法设计。因此,需要对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总体修正策略为增大叶轮在轮毂附近的弦长,且应适量增大轮毂处的叶栅稠密度,在不至于使排挤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增加轮毂附近出口扬程。
S3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g=(1.7~2.1)sy
其中,sg在高比转速时,取大值,
针对本实施例,sg=1.7sy,sg=1.3859。
其它位置叶栅稠密度从轮缘朝轮毂方向按照线性变化规律均匀增大。
S4、将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采用等距方式划分为m个圆柱截面,所述圆柱截面从轮毂往轮缘处依次记为1-1、2-2、……、m-m,分别获取各个所述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S4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1
其中,β1′为进口液流角,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2
u为圆周速度,vm为叶片进口轴面流速,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3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4
为叶片排挤系数,π为圆周率,ηv为泵容积效率,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轮毂直径;Δβ1为进口冲角;β2′为出口液流角,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5
vu2为绝对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量,
Figure BDA0001932237040000086
ηh为泵的水力效率,ξ为修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为扬程;Δβ2出口冲角;
S4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βL=(β12)/2
通过S41中的公式得到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1=a1x2+b1x+c1
其中,y1为进口安放角β1,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1、b1和c1为常数,
将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
通过S41中的公式得到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2=a2x2+b2x+c2
其中,y2为出口安放角β2,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2、b2和c2为常数,
将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一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
通过S42中的公式,代入上述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获得修正后的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
本实施例中m的取值为7,
通过S41中的公式得到各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其中,截面1-1为57.83,截面2-2为44.90,截面3-3为36.31,截面4-4为30.54,截面5-5为26.57,截面6-为23.78,截面7-7为21.83;
选择截面4-4、截面5-5、截面6-6的进口安放角β1为因变量y,相应截面的截面直径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公式,
y=59.25-0.38x+0.00095x2
根据上述公式对各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值,其中,截面1-1为46.05,截面2-2为39.93,截面3-3为34.64,截面4-4为30.19,截面5-5为26.57,截面6-6为23.78,截面7-7为21.83;
通过S41中的公式得到各个圆柱截面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其中,截面1-1为-46.56,截面2-2为-85.37,截面3-3为61.96,截面4-4为-43.99,截面5-5为34.14,截面6-6为28.18,截面7-7为24.30;
选择截面4-4、截面5-5、截面6-6的出口安放角β2为因变量y,相应截面的截面直径为自变量x,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公式,
y=109.89-0.91x+0.0024x2
根据上述公式对各个圆柱截面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值,其中,截面1-1为48.77,截面2-2为64.49,截面3-3为52.30,截面4-4为42.18,截面5-5为34.14,截面6-6为28.18,截面7-7为24.30;
通过S42中的公式,代入上述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获得修正后的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其中,截面1-1为62.41,截面2-2为52.21,截面3-3为43.37,截面4-4为36.19,截面5-5为30.36,截面6-6为25.98,截面7-7为23.07
S6、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厚度;
本实施例取轮缘处叶片最大厚度为10mm,轮毂处叶片最大厚度为5mm,按照NACA4406翼型进行加厚。
S7、本发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首先按照上述设计方法设计的小轮毂比叶轮水力模型在CAD中进行二位设计;其次,将设计好的水力模型导入三维设计软件中,生成三维叶轮实体(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处理,得到三维计算水体;再次,将处理好的模型导入网格划分软件ANSYS ICEM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应用流体流体力学分析软件ANSYS CFX或ANSYS FLUENT等进行数值仿真,其中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设置如下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包括基于两相流混合模型的空化模型、雷诺时均(RANS)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以及更加适合流体分离的SST k-ω(shear stress transport)湍流模型。控制方程离散采用控制体积法,方程扩散项为中心差分格式,对流项为二阶迎风格式。方程求解采用分离半隐式压力耦合算法。进口边界条件采用总压进口,出口边界条件采用质量流量出口,壁面函数采用无滑移壁面,参考压力为0Pa,旋转部件(叶轮)与静止部件(导叶)之间的能量传递采用“Frozen Rotor”方式连接,计算收敛标准设为10-5,介质为25°的水。
计算结果分析:
图4为小轮毂比叶轮数值模拟的流量Q-扬程H曲线和流量Q-效率η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到,在设计工况下泵的扬程为2.05m。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扬程Hdes=2m相比,误差2.5%,该误差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同时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图5为小轮毂比叶轮数值模拟的速度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流体在进入叶轮之前水流比较均匀,经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后水不断旋转做功,在出口附近水流受到叶轮旋转的影响呈现螺旋状运动。总体来看,没有明显二次回流现象,水的流动效果较好。
图6为叶轮叶片中间截面处总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到叶片旋转的影响,叶片进口处出现均布低压区,叶片出口处压力分布较为均匀。
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图7A、7B可以得出,在设计工况点,泵的实验扬程Hexp=2.01m,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相比,误差1.99%。比较效率曲线可以得出,数值模拟效率为84.5%,模型实验效率为80.7%,误差仅为4.7%。由此可见,采用小轮毂比叶轮设计方法所得的叶轮完全能够满足设计需要,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泵小车(1),所述载泵小车(1)上设有电机泵(2),所述电机泵(2)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为小轮毂比叶轮;
所述载泵小车(1)车头处设有前置驱动电机(3)和GPS定位器,所述载泵小车(1)车尾处设有电机泵升降架(4),所述电机泵(2)安装在电机泵升降架(4)内,所述载泵小车(1)车尾处还设有用于放置防汛水带的储物台(5),所述载泵小车(1)车顶设有太阳能发电板(6),所述载泵小车(1)车底设有电池(7),所述前置驱动电机(3)、电机泵(2)和太阳能发电板(6)均与电池(7)电连接;
所述小轮毂比叶轮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
S2、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数量和叶片翼型;
S3、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以及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4、将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采用等距方式划分为m个圆柱截面,所述圆柱截面从轮毂往轮缘处依次记为1-1、2-2、……、m-m,分别获取各个所述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S5、对S4中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进行修正;
S6、确定小轮毂比叶轮的叶片厚度;
S7、对S1-S6获得的小轮毂比叶轮的参数进行建模,对所建的叶轮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仿真扬程值,若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内,则完成小轮毂比叶轮设计;
若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外,则转入S1重新计算,直至仿真扬程值处于设计扬程值范围内;
所述S1的具体步骤包括:
S1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估算值D估算值,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11
其中,n为电机转速,π为圆周率,ns为轮缘驱动泵的比转速,H为扬程;
S1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小轮毂比叶轮轮毂直径d,
d=Rd*D估算值
其中,Rd为轮毂比,D估算值为S11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估算值;
S13、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21
其中,Q为流量、n为电机转速,π为圆周率,d为S12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轮毂直径;
所述S2中叶片的数量为3-5个,叶片的翼型为NACA系列翼型;
通过如下公式对S13中获取的小轮毂比叶轮外直径的实际值D进行校核: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22
若D校核位于0.1-0.3之内,属于小轮毂比的范围,若D校核位于0.1-0.3之外,则通过S11-S13重新获取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步骤包括:
S3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缘处叶栅稠密度sy
sy=6.1751k+0.01254
其中,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23
ns为轮缘驱动泵的比转速;
S3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轮毂处叶栅稠密度sg
sg=(1.7~2.1)sy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1
其中,β′1为进口液流角,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2
u为圆周速度,vm为叶片进口轴面流速,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3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4
为叶片排挤系数,π为圆周率,ηv为泵容积效率,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外直径,d为小轮毂比叶轮的轮毂直径;Δβ1为进口冲角;β′2为出口液流角,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5
vu2为绝对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量,
Figure FDA0002717526340000036
ηh为泵的水力效率,ξ为修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为扬程;Δβ2出口冲角;
S4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
βL=(β12)/2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修正的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S41中的公式分别得到m个圆柱截面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1=a1x2+b1x+c1
其中,y1为进口安放角β1,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1、b1和c1均为常数,
将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的值;
通过S41中的公式分别得到m个圆柱截面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选择最靠近轮缘的三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与相应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进行拟合,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
y2=a2x2+b2x+c2
其中,y2为出口安放角β2,x为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a2、b2和c2均为常数,
将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的截面直径分别代入上述二次多项式,得到第1至第m个圆柱截面修正后的出口安放角β2的值,
通过S42中的公式,代入上述修正后的进口安放角β1和出口安放角β2,获得修正后的各个圆柱截面的翼型安放角βL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叶片厚度在满足力学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取较小值,且轮缘处叶片厚度为轮毂处叶片厚度的2至4倍,其余部分的叶片厚度呈均匀光滑过渡的变化。
CN201811646951.0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泵车 Active CN109798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6951.0A CN109798253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6951.0A CN109798253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泵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8253A CN109798253A (zh) 2019-05-24
CN109798253B true CN109798253B (zh) 2021-04-20

Family

ID=66556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6951.0A Active CN109798253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8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0482B (zh) * 2018-12-29 2020-12-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小轮毂比叶轮的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77810A (en) * 2006-12-19 2012-08-31 Cwf Hamilton & Co Ltd Waterjet unit impeller with a flexible section, which changes rating (pitch) at different speeds
CN204296898U (zh) * 2014-12-03 2015-04-29 南京南汽畅通公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抽排水泵车
CN204586632U (zh) * 2015-05-11 2015-08-26 福建侨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车
CN205223951U (zh) * 2015-12-16 2016-05-11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吸水装置
CN108749691A (zh) * 2018-06-28 2018-11-06 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折叠式排水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8253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5179B (zh) 一种具有小轮毂比叶轮的排水泵
CN102032217B (zh) 一种双蜗壳式双吸泵隔板的优化方法及该方法制作的产品
CN107693868B (zh) 心脏泵叶轮设计方法和叶轮
CN109798253B (zh) 一种泵车
CN109606599B (zh) 一种具有小轮毂比叶轮的磁驱动喷水推进泵
CN109800482B (zh) 一种小轮毂比叶轮的设计方法
CN103016395A (zh) 离心泵叶轮不等扬程水力设计方法
CN103883556B (zh) 一种轴流转轮的设计方法
CN111784536A (zh) 一种明渠中依据实测水位变化情况估计水位超限时间的方法
Xu et al. Flow pattern and anti-silt measures of straight-edge forebay in large pump stations.
CN105718701A (zh) 基于水泵特性三维空间图形的泵站泵型优选设计方法
CN105673558A (zh) 一种基于载荷法设计的离心通风机叶片
CN109751249B (zh) 一种无边界游泳池
CN104533828B (zh) 一种双向轴流泵水力设计方法
CN104989653B (zh) 基于叶轮名义平均流速的低扬程泵装置水泵选型方法
CN109214136A (zh) 一种轴流泵叶轮叶顶间隙空化数值预测方法
CN110608191B (zh) 一种基于奥森涡的叶片设计方法及其设计的叶片泵
CN103075364A (zh) 离心泵叶轮不等扬程水力设计方法
CN112901502B (zh) 一种轴流泵空间导叶入口安放角设置方法
CN104564716A (zh) 一种离心泵稳流叶轮的改进方法
CN106567861A (zh) 一种轴流泵导叶水力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6438455A (zh) 一种带副翼的低空化系数轴流式叶片泵
CN106934104A (zh) 一种泵站用的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设计方法
WO2020164168A1 (zh) 一种基于轴距的轴流泵叶轮设计方法
CN106050730B (zh) 一种叶片泵及用于叶片泵的叶轮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