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5357A -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5357A
CN109795357A CN201910184982.7A CN201910184982A CN109795357A CN 109795357 A CN109795357 A CN 109795357A CN 201910184982 A CN201910184982 A CN 201910184982A CN 109795357 A CN109795357 A CN 109795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harging pile
processing module
automobile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4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杨思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Wa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Wa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Wa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Wa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49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5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53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连接,电量检测模块与电量分析模块连接,电量分析模块与执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车辆信息获取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可对充电桩进行漏电流检测与保护,且自动控制电量,具有智能化特性高,提高了充电桩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环境的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能源的开发成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主题,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电动汽车是一种清洁、低碳型绿色车辆,主要采用动力蓄电池作为主要电源。现有的动力蓄电池容量有限,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km至300km,然后需要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
现有的充电桩可为不同充电桩进行充电,以满足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但是现有的充电桩无法根据充电桩内的电量以及电动汽车的电量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存在智能化特性差、安全性差,以及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存在的智能特性差、寿命低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连接,电量检测模块与电量分析模块连接,电量分析模块与执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车辆信息获取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大小,并将检测的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压检测模块为电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大小,并将检测的电压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实时对充电桩内的电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发送至电量分析模块;
电量分析模块用于接收电量检测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将接收的电量信息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进行对比,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小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模块,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大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至第一处理模块;
执行控制模块与充电桩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根据接收的预警信号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
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充电桩相连的汽车内的电池总容量以及所剩的电量,并将获取的电池总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模块发送的待充电时间、汽车剩余的电量并进行显示;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漏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漏电流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漏电流大小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进行对比,若大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则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停止继续为充电桩充电,直至漏电流大小小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分别接收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分别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接收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并接收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发送的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充电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判断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是否小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若小于,则第二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控制执行控制模块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保证为充电桩进行继续充电;
第二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以及汽车所需的充电量,统计充电时间,并将统计的汽车充电时间发送至显示模块,同时,将第二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汽车内剩余的电量发送至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时间等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与充电桩单位时间内向汽车充的电量间的比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漏电流检测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为漏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是否存在漏电流,并将检测的漏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包括电容量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并将检测的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电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汽车剩余的电量,并将检测的汽车剩余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通过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对充电桩的输出端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并结合车辆信息抓取模块获取的车辆所需的电量,统计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时间;
通过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和两处理器,对充电桩内的电量进行控制,实现充电桩内电池电量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电量满足汽车充电量的需求,该系统对充电桩进行漏电流检测与保护,且自动控制电量,具有智能化特性高,提高了充电桩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连接,电量检测模块与电量分析模块连接,电量分析模块与执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车辆信息获取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充电桩的输出端,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大小,并将检测的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压检测模块为电压传感器,安装在充电桩的输出端,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大小,并将检测的电压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漏电流检测模块为漏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是否存在漏电流,并将检测的漏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实时对充电桩内的电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发送至电量分析模块;
电量分析模块用于接收电量检测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将接收的电量信息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进行对比,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小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模块,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大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至第一处理模块;
执行控制模块与充电桩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根据接收的预警信号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保证为充电桩进行充电;
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充电桩相连的汽车内的电池总容量以及所剩的电量,并将获取的电池总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包括电容量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并将检测的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电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汽车剩余的电量,并将检测的汽车剩余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模块发送的待充电时间、汽车剩余的电量并进行显示。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漏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漏电流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漏电流大小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进行对比,若大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则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使停止继续为充电桩充电,直至漏电流大小小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所述漏电流阈值为0;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分别接收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分别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接收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并接收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发送的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充电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判断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是否小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若小于,则第二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控制执行控制模块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保证为充电桩进行继续充电;
第二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以及汽车所需的充电量,统计充电时间,并将统计的汽车充电时间发送至显示模块,同时,将第二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汽车内剩余的电量发送至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时间等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与充电桩单位时间内向汽车充的电量间的比值。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通过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对充电桩的输出端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并结合车辆信息抓取模块获取的车辆所需的电量,统计车辆充电完成所需的时间;
通过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和两处理器,对充电桩内的电量进行控制,实现充电桩内电池电量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电量满足汽车充电量的需求,该系统对充电桩进行漏电流检测与保护,且自动控制电量,具有智能化特性高,提高了充电桩的性能。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量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量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连接,电量检测模块与电量分析模块连接,电量分析模块与执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车辆信息获取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大小,并将检测的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压检测模块为电压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向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大小,并将检测的电压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实时对充电桩内的电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发送至电量分析模块;
电量分析模块用于接收电量检测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将接收的电量信息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进行对比,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小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模块,若充电桩内的电量大于设置的电量最低阈值时,发送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至第一处理模块;
执行控制模块与充电桩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预警信号,根据接收的预警信号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
车辆信息抓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充电桩相连的汽车内的电池总容量以及所剩的电量,并将获取的电池总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模块发送的待充电时间、汽车剩余的电量并进行显示;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漏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漏电流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漏电流大小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进行对比,若大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则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停止继续为充电桩充电,直至漏电流大小小于设定的漏电流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接收电量分析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分别接收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第一处理模块将接收的充电桩内的电量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分别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接收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充电端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并接收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发送的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充电容量和所剩的电量,判断充电桩内的电池信息是否小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若小于,则第二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控制执行控制模块将充电桩的输入端由断开状态切换成导通状态,保证为充电桩进行继续充电;
第二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充电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以及汽车所需的充电量,统计充电时间,并将统计的汽车充电时间发送至显示模块,同时,将第二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汽车内剩余的电量发送至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时间等于汽车所需的充电量与充电桩单位时间内向汽车充的电量间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流检测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为漏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充电桩是否存在漏电流,并将检测的漏电流大小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息抓取模块包括电容量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并将检测的汽车的总电池容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电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汽车剩余的电量,并将检测的汽车剩余的电量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
CN201910184982.7A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Withdrawn CN109795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4982.7A CN109795357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4982.7A CN109795357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5357A true CN109795357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4982.7A Withdrawn CN109795357A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53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5026A (zh) * 2019-11-04 2020-02-04 武昌首义学院 一种智能充电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5026A (zh) * 2019-11-04 2020-02-04 武昌首义学院 一种智能充电桩
CN110745026B (zh) * 2019-11-04 2021-04-02 武昌首义学院 一种智能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848B (zh) 一种铅酸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204241659U (zh) 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用的电池寿命预测装置
CN104407301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组动态智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412473A (zh) 可变巡检周期的电池数据巡检仪及巡检方法
CN107634277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电芯的汽车云端电池管理系统
CN111483350A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均衡与微短路检测方法
CN106208243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监视方法及系统
CN11109875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202827180U (zh) 电动汽车铅酸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202080145U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109795357A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CN204928276U (zh) 一种可测量动力锂电池内阻的充电装置
CN10946197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芯和电动汽车
CN205668502U (zh) 依据电池特征值变化判断电池充电异常的装置
CN20453874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7199787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电芯的汽车云端电池管理系统
CN108081976A (zh) 一种多功能电池管理系统
CN216014048U (zh) 汽车整车及控制器的静态电流测试系统
CN111077459A (zh) 一种房车电源监测管理系统
CN2140114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
CN209488206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检测控制电路
CN208232841U (zh) 适于计算行程的电动车电量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CN211402542U (zh) 一种适用于双枪充电机双路绝缘电阻检测电路
CN203727196U (zh) 一种集成电池管理和整车控制功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08655826U (zh) 一种支持自动检测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