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5298A -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5298A
CN109795298A CN201910154689.6A CN201910154689A CN109795298A CN 109795298 A CN109795298 A CN 109795298A CN 201910154689 A CN201910154689 A CN 201910154689A CN 109795298 A CN109795298 A CN 109795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lothing
unit
charge
modul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46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兵
吴绍松
吴昊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46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5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5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5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壳体单元通过磁性吸附模块和护垫固定在车辆外部;电源管理模块对电池模块电量进行分配管理;电池模块对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提供电力,充电接口对充电电池进行外部充电;包裹体由若干气囊拼接形成并分布有充放气管路,充放气管路使气囊之间连通,充放气管路对气囊进行充气并推动车衣单元伸展使包裹体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进行定位支撑;升降组件推动外壳进行升降使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处于裸露状态;收放组件将车衣单元推出或收纳入存储空间;充放气组件对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充放气使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或充气状态。利用气路和气囊,辅助车衣快速定位,隔离防护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车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广大家庭,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收到用户的青睐。汽车不使用时,由于停放位置的狭小、过往车辆的影响或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会遭到外表损伤。很多用户为了防止自己的汽车在停放时受到外界的损害,通过购买车衣,通过将车衣罩在车辆的表面,从而保持车辆表面清洁。
鉴于汽车外形的复杂性,传统的车衣一般只是一层保护布料,需要人工罩在车辆表面,很多情况下只能起到阻挡尘埃的作用,当受到外界暴力性的接触后,车辆表面容易出现坑洼或掉漆现象。特别是在冬天,停在室外的车辆受大风影响,车衣容易变形或脱落,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公开号为CN1033031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气式车衣,包括罩体,罩体顶面内侧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外侧安装导向套,导向套固定在车体顶部,导向杆与导向套之间设置定位装置,罩体内安装充气泵,充气泵上连接至少4条充气软管,充气软管与车衣连接。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展开,但是整个装置是附加在汽车顶部的,并且在汽车行驶时仍然固定在顶部,影响汽车整体的美观性,并且使用位置单一,存在防护效果差,不便于安装充电及检修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基于现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车衣自动推出、布设和自动回收车衣,利用气路和气囊,辅助车衣快速定位,进行隔离防护车辆表面,不仅能够便于车衣收藏、起到一定的强化防护作用,更通过气路的加压定型作用,提高罩车衣时车衣的定位和定型,既便于使用,又强化了防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包括壳体单元、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外壳、底座和固定组件,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存储空间;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存储空间内部,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底座,固定组件包括磁性吸附模块和护垫,壳体单元通过所述磁性吸附模块和护垫固定在车辆的外部;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池模块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源单元的电池模块电量进行分配管理;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电池模块用于对充气式车衣的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提供电力,所述充电接口对所述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池进行外部充电;
所述车衣单元包括包裹体和气囊,所述包裹体由若干所述气囊拼接形成,包裹体上分布有充放气管路,所述充放气管路使若干所述气囊之间连通,充放气管路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并推动车衣单元伸展使所述包裹体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进行定位支撑;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壳体单元的外壳建立连接关系,升降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外壳进行升降使所述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处于裸露状态;所述收放组件与所述车衣单元建立连接关系,收放组件用于将所述车衣单元推出所述存储空间或将所述车衣单元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充放气使所述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或充气状态。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磁性吸附模块采用铝铁硼磁铁,磁性吸附模块嵌入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护垫粘贴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板,所述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控制按键和指示灯,所述控制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组件和收放组件工作状态,所述指示灯用于对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进行指示。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包裹体的外部设有反光条,所述反观条根据所述包裹体的轮廓进行粘贴;
所述包裹体连接有用于固定车衣单元的挂带。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充放气管路设置在所述气囊的边缘或交界区域,所述充放气管路呈目字型。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和气量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的升降位置;
所述气量检测模块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含量。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无线遥控模块,所述无线遥控模块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进行控制。
作为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充放气管路连接有气密阀,气密阀用于释放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给定工作电量预设值,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根据车衣待工作时间或一个收放流程的用电量进行设置,判断当前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是否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当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工作状态,当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小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待机状态;
充气式车衣展开时,控制单元的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进行上升使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处于裸露状态,当所述外壳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收放组件将所述车衣单元推出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从所述存储空间全部推出后,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充气使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气囊充气过程中推动车衣单元伸展使包裹体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进行定位支撑,当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气压预设值后停止充气,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下降,外壳下降到初始位置后进入待机状态;
充气式车衣收纳时,控制单元的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进行上升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放气使气囊处于放气状态,通过收放组件将车衣单元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全部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后,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下降,外壳下降到初始位置后使车衣单元处于封闭状态并进入待机状态。
作为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气量检测模块和无线遥控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的升降位置;所述气量检测模块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含量;所述无线遥控模块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置多路复合电源及优化选择的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接口,为设备可靠工作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利用充放气管路和气囊,辅助车衣快速定位,隔离防护,充放气管路利用软质气路,不仅能够便于车衣收藏、起到一定的强化防护作用,更通过气路的加压定型作用,提高罩车衣时车衣的定位和定型,既便于使用,又强化了防护;
选用成熟技术和可靠的原件,通过优化设计,操作简单、便捷,强化的设备自检、自维护功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可根据专车定制和车主使用习惯,选择在车辆不同位置进行车衣收放作业的不同型号的设备,便于车主根据自有车辆型号和个人使用习惯,选择不同型号,更加便于设备的展开和撤收;
通过在设备底部加装带缓冲保护的磁性吸附模块,在保障设备使用过程中位置的可靠固定,又避免设备对车辆外表的伤害;
人机交互简洁,按键少、指示明确、可遥控,通过自动化程序控制,尽可能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人员的操作和维护需求,通过流程优化、部件筛选和设备自检、自维护,减少人员操作维护需求,并设置相应的低功耗指示灯,进行简洁的人机交互,选配遥控控制器,更可提升设备操作的便捷和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电源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电源单元检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车衣单元推出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车衣单元收纳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电源管理技术、太阳能技术和无线传感器技术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的前提下并不限制具体硬件的型号。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制具体的充气式车衣装置结构外形,其中涉及的机械件的连接方可以是螺丝形式的固定连接,涉及的模块连接方式可以是基于串口的形式。
参见图1,提供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包括壳体单元1、电源单元2、车衣单元3和控制单元4。所述壳体单元1包括外壳5、底座6和固定组件7,所述外壳5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源单元2、车衣单元3和控制单元4的存储空间;所述底座6设置在所述存储空间内部,底座6用于固定所述电源单元2、车衣单元3和控制单元4;所述固定组件7连接所述底座6,固定组件7包括磁性吸附模块8和护垫9,壳体单元1通过所述磁性吸附模块8和护垫9固定在车辆的外部。所述电源单元2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0、电池模块11和充电接口12,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0用于对电源单元2的电池模块11电量进行分配管理;所述电池模块11包括充电电池13和太阳能电池14,电池模块11用于对充气式车衣的车衣单元3和控制单元4提供电力,所述充电接口12对所述电池模块11的充电电池13进行外部充电。所述车衣单元3包括包裹体15和气囊16,所述包裹体15由若干所述气囊16拼接形成,包裹体15上分布有充放气管路17,所述充放气管路17使若干所述气囊16之间连通,充放气管路17用于对所述气囊16进行充气并推动车衣单元3伸展使所述包裹体15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17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3进行定位支撑。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升降组件18、收放组件19和充放气组件20,所述升降组件18与所述壳体单元1的外壳5建立连接关系,升降组件18用于推动所述外壳5进行升降使所述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3处于裸露状态;所述收放组件19与所述车衣单元3建立连接关系,收放组件19用于将所述车衣单元3推出所述存储空间或将所述车衣单元3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所述充放气组件20用于对所述车衣单元3的充放气管路17进行充放气使所述气囊16处于收缩状态或充气状态。
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吸附模块8采用铝铁硼磁铁,磁性吸附模块8嵌入所述底座6的内部,所述护垫9粘贴在所述底座6的底部。所述太阳能电池14包括电池板21,所述电池板21设置在所述外壳5的顶部,所述外壳5的顶部还设有控制按键22和指示灯23,所述控制按键22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组件18和收放组件19工作状态,所述指示灯23用于对所述电池模块11的电量进行指示。具体的,外壳5主要用于设备防护、提供车衣及内部控制模块等安装存储空间,并为其外部安装的电池板21、控制按键22和指示灯23提供支撑。底座6为设备内部各模块安装提供支撑,同时通过内置的磁性吸附模块8和底部软护垫9的配合,在保证车辆外表漆的不被损坏的前体现下,实现设备在车辆外部的固定。
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裹体15的外部设有反光条24,所述反观条根据所述包裹体15的轮廓进行粘贴;所述包裹体15连接有用于固定车衣单元3的挂带25。车衣单元3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专业化定制和优化匹配,确保车衣单元3布设到位后,完美贴合原车车身。通过优选的加绒、耐拉,防雨、防晒、防雪、防冻的车衣材料,以及附加加装的反光条24、气囊16,实现停车期间反光警示和对车辆外表的完美防护,具有隔热效果强,隔雨效果好,防尘防晒,防紫外线等特点。
具体的,车衣材料可以选用双涂阻燃材质、纳米阻燃材质或拉金阻燃材质。双涂阻燃材质的车衣防晒、防尘、防雨、防刮、阻燃,车衣面料可以使用车衣热核技术,将两种面料热核在一块的,双涂车衣采用双涂面料精工缝制,90级泼水实验使静水压达到600m/m-900m/m,阻燃0(s)>90mm,车衣重量一般在1.5公斤左右,使用寿命3年以上。纳米阻燃材质的车衣防晒、防尘、防雨、防刮、阻燃,纳米车衣采用560w纳米布为原料精工缝制,通过三次缩水,复terxp防水透气膜,涂银两道防紫外线辐射,干摩擦处理两次,湿摩擦处理三次,90级泼水实验使静水压达到800m/m-1000m/m,阻燃0(s)>90mm,加抗污、抗油剂等九道工序,车衣重量一般在2公斤左右,使用寿命4-5年。拉金阻燃材质的车衣防晒、防尘、防雨、防刮,可以双面使用,一面颜色是银色,一面颜色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银色的一面主要用于防晒,银色对于防紫外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一面主要是用于防尘、防雨、防刮,拉金车衣以718V牛津布为底料精工缝制,通过拉金、三次缩水,复terxp防水透气膜,涂银两道防紫外线辐射,染移动车库专用色(不同颜色处理工艺不同),干摩擦处理两次,湿摩擦处理三次,90级泼水实验使静水压达到1000m/m-400m/m,阻燃0(s)>90mm,加抗污、抗油剂等十道工序,送裁剪车间根据车型不同立体裁剪,送加工车间双线车缝,可双面使用。车衣重量在2.5公斤左右,使用寿命4-5年。
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放气管路17设置在所述气囊16的边缘或交界区域,所述充放气管路17呈目字型。所述充放气管路17连接有气密阀26,气密阀26用于释放所述气囊16内部的气体。充放气管路17采用软质气路,不仅向气囊16输送气体,而且通过传送过程中气体对软体气路的压力,使气路成为一个定位支撑体,推动车衣的自动伸展和定位,并和气囊16一起达到将车衣与车体隔离和缓冲外部冲击摩擦的作用,实现对车辆外表的强化防护。
充气式车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27和气量检测模块28,所述位置检测模块27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5的升降位置。所述气量检测模块28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16内部的气体含量。所述控制单元4还包括无线遥控模块29,所述无线遥控模块29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18、收放组件19和充放气组件20进行控制。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给定工作电量预设值,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根据车衣待工作时间或一个收放流程的用电量进行设置,判断当前电源单元2的实际电量是否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当电源单元2的实际电量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工作状态,当电源单元2的实际电量小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待机状态;
S2:充气式车衣展开时,控制单元4的升降组件18推动壳体单元1的外壳5进行上升使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3处于裸露状态,当所述外壳5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收放组件19将所述车衣单元3推出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3从所述存储空间全部推出后,通过充放气组件20对所述车衣单元3的充放气管路17进行充气使气囊16处于充气状态,气囊16充气过程中推动车衣单元3伸展使包裹体15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17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3进行定位支撑,当气囊16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气压预设值后停止充气,升降组件18推动壳体单元1的外壳5下降,外壳5下降到初始位置后进入待机状态;
S3:充气式车衣收纳时,控制单元4的升降组件18推动壳体单元1的外壳5进行上升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通过充放气组件20对所述车衣单元3的充放气管路17进行放气使气囊16处于放气状态,通过收放组件19将车衣单元3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3全部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后,升降组件18推动壳体单元1的外壳5下降,外壳5下降到初始位置后使车衣单元3处于封闭状态并进入待机状态。
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27、气量检测模块28和无线遥控模块29,所述位置检测模块27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5的升降位置;所述气量检测模块28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16内部的气体含量;所述无线遥控模块29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18、收放组件19和充放气组件20进行控制。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车衣装置,初次使用前,应检查电池模块11电量,利用外置电源的充电接口12或太阳能充电板进行充电,以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正常而完成各项操作。同时,为避免由于电量不足,造成车衣收放未完成,设备设定开机自检电量不足时,不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灯光指示报警。当设备电源开关打开、外接电源输入或光伏发电板输出电压达到一定阈值三种情况发生时,均触发启动电源管理程序。首先判断电源电量,当电池电量大于90%时(能待机十天以上并执行两个车衣收放流程),判断设备电源开关状态,如电源开关打开,则点亮电源指示灯和电量指示灯,进入待机状态,等待后续人机交互输入操作;如电源开关未打开,则直接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如电源电量不足,则依次检查,是否为外接充电或太阳能充电,并根据其充电状态和电源开关状态分别进入行营的处理流程。
当需要使用车衣时,取出设备放置在车辆指定位置上,为便于使用,可根据车主使用需求,选择适合自有车辆型号和自身使用习惯的不同型号的设备,分别支持在车辆顶部中间位置、后备箱中部位置和前引擎盖中部位置三个位置,车主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选择设备使用时在车辆上的放置位置对应的型号。
参见图4,车主将设备放置到位后,打开电源开关,设备进行自检,当设备电量符合要求(50%以上,满足五天待机和一个车衣收放流程需求)且设备自检正常,或自检后经过自维护正常后,进入待机状态,等待人机交互输入;如电量不足或经过自维护设备仍不能正常启动的,设备点亮相应的指示灯23,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充电或维护操作。
参见图5,当按下罩车衣控制按键22或无线遥控器按键后,设备进入罩车衣流程,首先举升设备外壳5,当外壳5举升到位后,收放组件19向外推出车衣,同时,充放气组件20启动气泵向充放气管路17和气囊16泵气,直至车衣在充放气管路17的作用下定位完成(气压和气量在指标范围内),而后将下设备外壳5,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此时,简单整理车衣位置后,将车衣自带的挂带25固定在车辆指定位置上,关闭电源开关,如长时间未关闭电源开关且无外部输入,则设备关闭处充电管理模块外所有模块,进入整机待机状态。
参见图6,当需要收起车衣时,车主解开挂带25,检查清理车衣上的杂物,打开电源开关,并按下收车衣控制按键22或无线遥控器对应按键,设备自动进入收车衣流程。即首先,升起设备外壳5,当设备外壳5升到位后,打开充放气管路17气密阀26,利用车衣和内置的加固绳,旋转回收车衣,当车衣全部回收到位后,降下设备外壳5,进入待机状态。此时车主关闭设备电源,将设备收起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内置多路复合电源及优化选择的充电电池13、太阳能电池14、电源管理模块10和充电接口12,为设备可靠工作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利用充放气管路17和气囊16,辅助车衣快速定位,隔离防护,充放气管路17利用软质气路,不仅能够便于车衣收藏、起到一定的强化防护作用,更通过气路的加压定型作用,提高罩车衣时车衣的定位和定型,既便于使用,又强化了防护。选用成熟技术和可靠的原件,通过优化设计,操作简单、便捷,强化的设备自检、自维护功能,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可根据专车定制和车主使用习惯,选择在车辆不同位置进行车衣收放作业的不同型号的设备,便于车主根据自有车辆型号和个人使用习惯,选择不同型号,更加便于设备的展开和撤收。通过在设备底部加装带缓冲保护的磁性吸附模块,在保障设备使用过程中位置的可靠固定,又避免设备对车辆外表的伤害。人机交互简洁,按键少、指示明确、可遥控,通过自动化程序控制,尽可能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人员的操作和维护需求,通过流程优化、部件筛选和设备自检、自维护,减少人员操作维护需求,并设置相应的低功耗指示灯,进行简洁的人机交互,选配遥控控制器,更可提升设备操作的便捷和舒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元、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外壳、底座和固定组件,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存储空间;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存储空间内部,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电源单元、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底座,固定组件包括磁性吸附模块和护垫,壳体单元通过所述磁性吸附模块和护垫固定在车辆的外部;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池模块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电源单元的电池模块电量进行分配管理;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电池模块用于对充气式车衣的车衣单元和控制单元提供电力,所述充电接口对所述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池进行外部充电;
所述车衣单元包括包裹体和气囊,所述包裹体由若干所述气囊拼接形成,包裹体上分布有充放气管路,所述充放气管路使若干所述气囊之间连通,充放气管路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并推动车衣单元伸展使所述包裹体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进行定位支撑;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壳体单元的外壳建立连接关系,升降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外壳进行升降使所述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处于裸露状态;所述收放组件与所述车衣单元建立连接关系,收放组件用于将所述车衣单元推出所述存储空间或将所述车衣单元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所述充放气组件用于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充放气使所述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或充气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模块采用铝铁硼磁铁,磁性吸附模块嵌入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护垫粘贴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板,所述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有控制按键和指示灯,所述控制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组件和收放组件工作状态,所述指示灯用于对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进行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体的外部设有反光条,所述反观条根据所述包裹体的轮廓进行粘贴;
所述包裹体连接有用于固定车衣单元的挂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管路设置在所述气囊的边缘或交界区域,所述充放气管路呈目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和气量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的升降位置;
所述气量检测模块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无线遥控模块,所述无线遥控模块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管路连接有气密阀,气密阀用于释放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
9.一种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给定工作电量预设值,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根据车衣待工作时间或一个收放流程的用电量进行设置,判断当前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是否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当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大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工作状态,当电源单元的实际电量小于所述工作电量预设值时进入待机状态;
充气式车衣展开时,控制单元的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进行上升使存储空间中的车衣单元处于裸露状态,当所述外壳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收放组件将所述车衣单元推出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从所述存储空间全部推出后,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充气使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气囊充气过程中推动车衣单元伸展使包裹体展开覆盖在车辆的表面,充放气管路在充气状态下对车衣单元进行定位支撑,当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气压预设值后停止充气,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下降,外壳下降到初始位置后进入待机状态;
充气式车衣收纳时,控制单元的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进行上升达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所述车衣单元的充放气管路进行放气使气囊处于放气状态,通过收放组件将车衣单元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当车衣单元全部收纳入所述存储空间后,升降组件推动壳体单元的外壳下降,外壳下降到初始位置后使车衣单元处于封闭状态并进入待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气式车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气量检测模块和无线遥控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配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的升降位置;所述气量检测模块配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含量;所述无线遥控模块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述升降组件、收放组件和充放气组件进行控制。
CN201910154689.6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795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689.6A CN109795298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689.6A CN109795298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5298A true CN109795298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4689.6A Pending CN109795298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52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8338A1 (en) * 2020-11-09 2022-05-12 Oezdemir Tolga A protective cov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21387A1 (en) * 2004-07-30 2006-02-01 Riccardo Valente Self-inflatable device for protection of motor vehicles from hail
WO2008062284A2 (en) * 2006-11-21 2008-05-29 Manuel Correia Pita Vehicle cover
CN102423999A (zh) * 2011-10-19 2012-04-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汽车可伸缩自动遮阳装置
CN203142360U (zh) * 2013-03-05 2013-08-21 见林阳 智能车衣
CN204978197U (zh) * 2015-08-10 2016-01-20 珠海枫艾迪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充气式汽车保护罩
CN106095057A (zh) * 2016-06-03 2016-11-09 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的多级待机方法与车载设备
CN207644145U (zh) * 2017-12-27 2018-07-24 李伟 一种带有骨架的全自动车衣
CN207711780U (zh) * 2017-10-17 2018-08-10 广州新夏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轿车遮阳车衣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21387A1 (en) * 2004-07-30 2006-02-01 Riccardo Valente Self-inflatable device for protection of motor vehicles from hail
WO2008062284A2 (en) * 2006-11-21 2008-05-29 Manuel Correia Pita Vehicle cover
CN102423999A (zh) * 2011-10-19 2012-04-2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汽车可伸缩自动遮阳装置
CN203142360U (zh) * 2013-03-05 2013-08-21 见林阳 智能车衣
CN204978197U (zh) * 2015-08-10 2016-01-20 珠海枫艾迪斯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充气式汽车保护罩
CN106095057A (zh) * 2016-06-03 2016-11-09 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的多级待机方法与车载设备
CN207711780U (zh) * 2017-10-17 2018-08-10 广州新夏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轿车遮阳车衣控制系统
CN207644145U (zh) * 2017-12-27 2018-07-24 李伟 一种带有骨架的全自动车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8338A1 (en) * 2020-11-09 2022-05-12 Oezdemir Tolga A protective cov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7522U (zh) 一种防结霜头盔
CN110873257B (zh) 一种可控光固化点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04123928U (zh) 新型车载太阳能空气外循环系统
CN109795298A (zh) 一种充气式车衣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451129A (zh) 一种充电桩直流配电箱
CN106059001A (zh) 电动汽车移动充电装置
CN204978197U (zh) 新型多功能充气式汽车保护罩
CN207711780U (zh) 一种全自动轿车遮阳车衣控制系统
CN103538453B (zh) 车用防护车衣收放装置
CN206406747U (zh) 一种多功能车衣
CN107394671A (zh) 一种电力维护专用综合工具
CN104875589B (zh) 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外置与内嵌结合型防晒装备
CN202647549U (zh) 一种服装安全灯光系统
CN207334570U (zh) 多功能智慧灯杆
CN201448607U (zh) 悬空灯
CN211875734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便携式照明装置
CN201568258U (zh) 安全型移动式太阳能充气泵站
CN200940803Y (zh) 太阳能灯的改进结构
CN204763961U (zh) 一种内照明移动电源光纤手袋
CN206481083U (zh) 一种带有干燥装置的户外充电桩
CN204845486U (zh) 多功能汽车防护罩
CN204279025U (zh) 全自动遮阳气罩
CN104410160B (zh) 一种支持太阳能取电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终端
CN203511255U (zh) 车用防护车衣收放装置
CN204037772U (zh) 用于两轮电动车的自动防雨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