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1227B - 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91227B CN109791227B CN201780058124.7A CN201780058124A CN109791227B CN 109791227 B CN109791227 B CN 109791227B CN 201780058124 A CN201780058124 A CN 201780058124A CN 109791227 B CN109791227 B CN 1097912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display
- lenticular
- cylindrical lens
- ra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a single direction only, e.g. lenticular shee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voids or po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5/00—Viewers, other than projection viewers, giving motion-picture effects by persistence of vision, e.g. zoetrope
- G03B25/02—Viewers, other than projection viewers, giving motion-picture effects by persistence of vision, e.g. zoetrope with interposed lenticular or line scree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4—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apertured or refractive resolving means on screens or between screen and ey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9/00—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9F19/12—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 G09F19/14—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displaying different signs depending upon the view-point of the ob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该光栅显示体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的柱面透镜、设于凸状透镜的背面侧的光栅图像、以及设于光栅图像的背面侧的防反射层,光栅图像包含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并且分别排列在凸状透镜的背面侧的对应的位置的多个显示用图像列和设于多个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的透明狭缝图像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根据视角而不同的图像的介质,已知有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且相互并列配置的多个凸状透镜构成的柱面透镜的光栅显示体。
光栅显示体通常是在柱面透镜的背面侧(凸状透镜的与表面相反侧的面侧)配置将交错的多个图像组合而成的图像列组(光栅图像),在通过柱面透镜观察这些图像列组时,根据观察的角度显示图像列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像。
作为这种光栅显示体,例如日本特开平11-95168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光栅显示体,其具备光栅片(柱面透镜)、以及由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和空白像素构成的采样图像(光栅图像)。
另外,日本专利第5500478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柱面透镜,其具备多个圆柱形透镜(凸状透镜)和避开相邻的圆柱形透镜的边界附近来显示的显示图像(光栅图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作为一例,使用图6~图8对在一个光栅显示体上分别单独地显示包含互不相同的文字的显示用图像A(以下有时称为“图像A”。)和显示用图像B(以下有时称为“图像B”。)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光栅显示体100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102构成的柱面透镜104。在柱面透镜104的背面侧(图8中的下侧),为了根据视角切换显示用图像A、B,用于显示各显示用图像A、B的显示用图像列An、Bn(以下有时称为“图像列An、Bn”。)并列配置在各自对应的位置。此外,由图像列An、Bn构成光栅图像106。
具体而言,在光栅显示体100具备例如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凸状透镜102并置而成的柱面透镜104的情况下,例如,如图6所示,在从凸状透镜102的并置方向的一端开始数第n个(n为1以上N以下的任意整数)凸状透镜102下的S所示的区域,如图7所示,将图像A、B分别分割成条状而提取出的图像列An和图像列Bn以相邻的方式交错地并列配置。
如图8所示,在第1~第N个凸状透镜102下,与第n个凸状透镜102同样,分别从图像A、B提取的图像列An、Bn并列配置在各自对应的位置。而且,通过合成通过柱面透镜104并根据观察者的视角从图像A提取的图像列An来显示图像,或者,通过合成从图像B提取的图像列Bn来显示图像B。
在此,如图8所示,入射到柱面透镜104内的光反射在光栅图像106的表面,并且一部分透过光栅图像106。透过了光栅图像106的光在配置于光栅图像106的背面侧(图8中的下侧)的物体(例如粘贴在光栅图像106的背面的纸108等)的表面反射,在柱面透镜104上产生杂散光(Stray Light)。
该杂散光与由光栅图像106的表面反射的光一起从柱面透镜104出射,由此,可能产生图像A、B的重叠,使得图像A、B的识别力降低。特别是,在观察者的观察图像(实际上看到的图像)从图像A向图像B或从图像B向图像A切换的部位、例如,如图8所示用左右眼分别观察不同的图像(左眼为图像A、右眼为图像B)的角度下,容易产生图像A、B的重叠。
在日本特开平11-95168号公报中公开的光栅显示体中,通过在采样图像(光栅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之间设置空白像素,抑制了图像的重叠。但是,由于在采样图像(光栅图像)的背面侧反射的光,难以抑制在光栅片(柱面透镜)内产生杂散光。
同样,在日本专利第5500478号公报中公开的柱面透镜中,通过避开邻接的圆柱形透镜的边界附近来显示显示图像(光栅图像),抑制了显示图像混合导致的画质的劣化。但是,由于在显示图像(光栅图像)的背面侧反射的光,难以抑制在柱面透镜内产生杂散光。
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于杂散光而降低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的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的柱面透镜、设于凸状透镜的与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的光栅图像、以及设于光栅图像的与柱面透镜对置的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的防反射层,光栅图像包括:多个显示用图像列,其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且分别排列在凸状透镜的背面侧的对应的位置;以及透明狭缝图像列,其设于多个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于光栅图像的背面侧的防反射层抑制入射到凸状透镜的光的反射,从而抑制杂散光的产生,且通过设于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的透明狭缝图像列抑制显示用图像的重叠,由此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降低。
此外,本公开中,“显示用图像”是指以通过光栅显示体进行显示为目的的图像、即以在观察者从柱面透镜侧观察光栅显示体时使观察者识别为目的的图像。另外,本公开中,“透明”是指波长400~700nm的总透光率为80%以上。
另外,本公开中,在“设于凸状透镜的与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的光栅图像”中,除以与凸状透镜的背面相接的方式或从背面离开配置光栅图像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在凸状透镜(柱面透镜)上直接形成光栅图像的结构。
同样,本公开中,在“设于光栅图像的与柱面透镜对置的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的防反射层”中,除以与光栅图像的背面相接的方式或从背面离开配置防反射层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在光栅图像的背面直接形成防反射层的结构。
本公开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基础上,显示用图像的残余浓度设为0%以上40%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显示用图像的残余浓度设为0%以上40%以下,与残余浓度超过40%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用图像的可见性。
在此,在本公开中,“残余浓度”是指在柱面透镜的表面侧,从多个角度用数码相机拍摄观察图像,将所拍摄的观察图像二值化,将应该以多个角度中的一个任意的角度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An(例如黑色的浓度均匀的图像列)及不应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Bn(例如白色的浓度均匀的图像列)各自的浓度用256灰度的数字数据定量化,通过下述(1)式算出的浓度。此外,在本公开中,“观察图像”是指在观察者通过柱面透镜观看显示用图像(显示用图像列)时实际看到的图像。
残余浓度(%)=显示用图像列Bn的浓度/显示用图像列An的浓度····(1)
本公开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基础上,透明狭缝图像列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50%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以上,与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低于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重叠。另外,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0%以下,与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超过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0%的结构相比,能够维持多个显示用图像的连续性。
本公开第四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在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基础上,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含有文字。
根据上述结构,在显示用图像分别包含文字的情况下,特别是显示用图像需要可读性,但是通过在光栅显示体上设置防反射层及透明狭缝图像列,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降低,变得容易感觉到文字。
本公开第五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在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基础上,光栅图像形成在粘接于柱面透镜的背面的记录介质上。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光栅图像形成在粘接于柱面透镜的背面的记录介质上,所以与将光栅图像直接形成于柱面透镜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光栅图像。
本公开第六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在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基础上,光栅图像形成于柱面透镜的背面。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光栅图像直接形成在柱面透镜的背面,所以与将形成有光栅图像的记录介质粘接于柱面透镜的结构相比,能够以低成本形成光栅图像。
本公开第七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的多个显示用图像列排列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在多个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以形成光栅图像的工序;在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的柱面透镜的与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设置光栅图像的工序;以及在光栅图像的与柱面透镜对置的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设置防反射层的工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光栅图像的背面侧设置防反射层而抑制入射到凸状透镜的光的反射,从而抑制杂散光的产生,且通过在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来抑制显示用图像的重叠,由此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降低。
本公开第八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在第七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透明狭缝图像列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50%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设定为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以上,与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低于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重叠。另外,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0%以下,与透明狭缝图像列的宽度超过凸状透镜的宽度的50%的结构相比,能够维持多个显示用图像的连续性。
本公开第九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在第七方面或第八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包含文字。
根据上述结构,在显示用图像分别包含文字的情况下,特别是显示用图像需要可读性,但是通过在光栅显示体上设置防反射层及透明狭缝图像列,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降低,变得容易感觉到文字。
本公开第十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在第七方面~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光栅图像,并将记录介质的表面和柱面透镜的背面贴合在一起。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形成有光栅图像的记录介质和柱面透镜贴合在一起,能够制造光栅显示体。因此,与在柱面透镜上形成光栅图像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光栅图像。
本公开第十一方面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在第七方面~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柱面透镜的背面形成光栅图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柱面透镜的背面直接形成光栅图像,能够制造光栅显示体。因此,与将形成有光栅图像的记录介质粘接于柱面透镜上的结构相比,能够以低成本形成光栅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因杂散光而降低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结构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光栅显示体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在现有光栅显示体上分别显示的两个显示用图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S所示的区域的图像列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包含图7所示的图像列组的现有光栅显示体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3说明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此外,图中,X方向是指光栅显示体的宽度方向,Y方向是指光栅显示体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Z方向是指光栅显示体的厚度方向。
<柱面透镜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10作为一例如图1所示,具备由多个凸状透镜12构成的柱面透镜14。凸状透镜12是具有设定为球面状的凸面即表面12A(图1中的上表面)以及与表面12A相反侧的面即背面12B(图1中的下表面)的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圆柱形透镜,相互沿宽度方向(X方向)并列配置。
柱面透镜14、即各凸状透镜12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作为使用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树脂(M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AS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PVC)、热塑性弹性体、或它们的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等。
另外,若考虑易熔融挤出性,例如,优选使用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树脂(MS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那样的熔融粘度低的树脂。
另外,从形成于压花辊表面的透镜形状易转印且压花时透镜层上不易产生龟裂等理由考虑,更优选使用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此外,柱面透镜14也可以含有多种树脂材料而构成。
凸状透镜12的宽度(透镜间距)从印刷适性、加工性及图像的分辨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LPI(Line Per Inch、每1英寸(2.54cm)的透镜片数)以上300LPI以下,更优选为100LPI以上200LPI以下。另外,光栅图像16设置在凸状透镜12的背面12B侧、即柱面透镜14的背面14B侧。
具体而言,在作为记录介质的透明的树脂制薄膜18的表面18A形成(印刷有)光栅图像16,经由未图示的透明的粘接层将薄膜18的表面18A粘贴于柱面透镜14的背面14B。
<光栅图像的结构>
作为一例,光栅图像16由包含用于分别单独地显示两个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图像列组构成。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从各显示用图像以条状提取出的显示用图像列20、22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对每个凸状透镜12各排列一对。
显示用图像列20、22分别沿着柱面透镜14的长边方向(Y方向)延伸。另外,显示用图像列20、22沿着柱面透镜14的宽度方向(X方向)彼此隔开间隔交替配置,将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20、22之间分别设定为光栅图像16的透明狭缝图像列24。
多个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宽度设为彼此大致相同,多个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宽度也分别设为大致相同。此外,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宽度若过窄,则难以抑制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的重叠,另外,若过宽,则难以维持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的连续性。
因此,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宽度优选设为凸状透镜12的并置方向(X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50%以下,更优选设为10%以上30%以下,最优选设为12%以上20%以下。此外,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宽度也可以是各自不同的大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分别包含文字。另外,在光栅图像16的背面侧、即与薄膜18的表面18A相反侧的面即背面18B侧设有防反射层26。
<防反射层的结构>
防反射层26是遍及400nm~700nm的整个可视区域具有低反射特性(宽频带低反射特性)的层。作为防反射层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有机系或无机系的原料,也可以使用市售的防反射膜。
例如,作为有机系的防反射膜,可举出布鲁尔科技公司(Brewer Science Inc.)制的DUV30系列、DUV-40系列、CHYPRE公司制的AR-2、AR-3、AR-5、日产化学株式会社(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制的ARC系列等。作为无机系的防反射膜,可举出二氧化钛、氮化钛、氧化铬、氧化铌、氧化钽、碳、二氧化硅、非晶硅等原料。
另外,防反射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在多层构造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含有不同的原料的多个层组合。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由将多片(本实施方式中为4片)含有无机材料的高折射率膜26A和含有无机材料的低折射率膜26B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膜构成。
“高折射率膜”是指波长50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7以上的膜,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含有氧化钛或氧化铌。另外,“低折射率膜”是指波长500nm的光的折射率比高折射率膜低的低于1.7的膜,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含有二氧化硅(silica)。
防反射层26通过真空蒸镀法遍及整个面蒸镀于薄膜18的背面18B。此外,防反射层26的材质及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根据要求的反射特性设定即可。例如,在本公开中,作为无机多层膜1,使用含氧化钛层/含二氧化硅层的层叠体,作为无机多层膜2,使用含五氧化铌的层/含二氧化硅的层的层叠体。
特别是,在从凸状透镜12的表面12A侧、即柱面透镜14的表面14A侧观察光栅图像16的情况下,优选以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的残余浓度为0%以上40%以下的方式设定防反射层26的材质及厚度、及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宽度。此外,残余浓度更优选设为30%以下,最优选设为28%以下。
<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在制造光栅显示体10时,首先,作为一例,将图6所示的显示用图像A和显示用图像B分别分割为条状,提取显示用图像列20、22(图7中的显示用图像列An、Bn)。
而且,通过喷墨方式在薄膜18的表面18A的相应位置分别印刷显示用图像列20、22,如图3所示,在透明的薄膜18上形成显示用图像列20、22。此外,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印刷方法不限于喷墨方式,也可以使用胶版印刷方式、电子照相方式等。从印刷精度或小批量多品种制造适性等特性出发,优选使用胶版印刷方式及喷墨方式。
此外,在薄膜18上形成显示用图像列20、22时,通过将显示用图像列20、22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在显示用图像列20和显示用图像列22之间形成透明狭缝图像列24。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10中,通过在薄膜18上设置未配置任何图像列的区域,形成透明狭缝图像列24。通过上述工序,形成包含显示用图像列20、22及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光栅图像16。
接着,通过将薄膜18的表面18A经由未图示的透明的粘接层贴合于柱面透镜14的背面14B,在柱面透镜14的背面14B侧设置光栅图像16。而且,通过在薄膜18的背面18B蒸镀防反射层26,在光栅图像16的背面侧设置防反射层26。通过上述的工序制造光栅显示体10。
<作用及效果>
如图2所示,观察者从柱面透镜14的表面14A侧通过柱面透镜14观察光栅图像16。此时,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光栅图像16的背面侧设有防反射层26,所以入射到凸状透镜12的光的反射被防反射层26抑制,从而可抑制柱面透镜14内的杂散光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20、22之间设有透明狭缝图像列24。因此,即使在观察者切换观察图像的部位,由左右眼分别观察到不同的图像(例如,左眼观察到显示用图像列20的图像、右眼观察到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图像)的情况下,由于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图像是透明的,所以也能够抑制图像的重叠。
即,通过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24,显示用图像列20的图像和显示用图像列22的图像重叠一半的情况几乎没有或完全消失。因此,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的重叠,从而能够抑制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的识别力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用图像列20、22(显示用图像)分别含有文字,因此,特别是需要可读性,但是因为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识别力的降低被抑制,所以变得容易感觉到文字。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凸状透镜12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能够进一步抑制显示用图像列20的图像和显示用图像列22的图像由于透明狭缝图像列24而重叠。另外,通过将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为凸状透镜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0%以下,能够进一步维持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连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光栅图像16形成在粘接于柱面透镜14的背面14B的薄膜18上。因此,与将光栅图像16直接形成于柱面透镜14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光栅图像16。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真空蒸镀法形成防反射层26。因此,与通过涂布及粘接在薄膜18的背面18B形成防反射层26的结构相比,防反射层26不易剥离,能够精确地形成防反射层26。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以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残余浓度为0%以上40%以下的方式设定防反射层26的材质及厚度、及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宽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用图像列20、22的可见性。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4说明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尽量省略说明。
<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10相同,具备由多个凸状透镜32构成的柱面透镜34。此外,凸状透镜32(柱面透镜34)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
另外,光栅图像36设置在凸状透镜32的背面32B侧、即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侧。具体而言,在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直接形成(印刷)有包含光栅图像36的显示用图像列40、42的图像列组。
显示用图像列40、42沿着柱面透镜34的宽度方向(X方向)相互隔开间隔交替配置,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40、42之间分别作为光栅图像36的透明狭缝图像列44。另外,在光栅图像36的背面侧、即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侧设有防反射层46。
防反射层46例如由具有中空部的二氧化硅粒子、即含有大量中空二氧化硅粒子46A的单层膜构成。此外,通过将含有中空二氧化硅粒子46A的涂层剂涂布于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的整个面而形成防反射层46。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直接形成(印刷)有光栅图像36。因此,与将形成有光栅图像36的记录介质粘接于柱面透镜34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作业工序,能够以低成本形成光栅图像36。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涂布含有中空二氧化硅粒子46A的涂层剂,在柱面透镜34的背面34B形成有防反射层46。因此,与通过真空蒸镀法等形成防反射层46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防反射层46。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5说明本公开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栅显示体。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结构>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50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栅显示体10、30相同,具备由多个凸状透镜52构成的柱面透镜54。
另外,光栅图像56设置在凸状透镜52的背面52B侧、即柱面透镜54的背面54B侧。具体而言,在作为记录介质的透明的树脂制薄膜58的表面58A形成(印刷)有包含光栅图像56的显示用图像列60、62的图像列组,且薄膜58的表面58A经由未图示的粘接层贴合于柱面透镜54的背面54B。
显示用图像列60、62沿着柱面透镜54的宽度方向(X方向)相互隔开间隔交替配置,且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60、62之间分别作为光栅图像56的透明狭缝图像列64。另外,在光栅图像56的背面侧、即薄膜58的背面58B侧设有防反射层66。
防反射层66形成于薄膜58的背面58B,由相邻的凸部66A的距离被设定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例如0.1μm左右)的微细的凹凸构造构成。此外,凹凸构造是通过在薄膜58的表面58A形成光栅图像56之后,例如将表面被设定为凹凸形状的铸模推压在薄膜58的背面58B,将凹凸形状转印于薄膜58来形成。
<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薄膜58的背面58B形成微细的凹凸构造,在薄膜58上设置有防反射层66。因此,与通过真空蒸镀法等形成防反射层66的结构相比,能够以低成本且容易地形成防反射层66。
(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对本公开说明了实施方式的一例,但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其它各种实施方式。另外,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组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凸状透镜12、32、52下分别各排列有1列显示用图像列20、22、40、42、60、62,但显示用图像列20、22、40、42、60、62也可以各排列多列。通过增加在一个凸状透镜12、32、52下排列的显示用图像列的数量,能够提高分辨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光栅显示体10、30、50显示两种显示用图像的结构,但也可以设定为光栅显示体10、30、50显示三种以上的显示用图像的结构。
另外,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使用了树脂制的薄膜18、58,但记录介质只要设为透明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为玻璃制。进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薄膜58的背面58B形成有防反射层66,但也可以是通过将形成有微细的凹凸构造的其它薄膜粘接于薄膜58的背面58B而在薄膜58的背面58B侧设置防反射层66的结构。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与薄膜18、58的背面18B、58B之间经由其它树脂层配置防反射层26、66等、离开薄膜18、58的背面18B、58B而配置防反射层26、66。此外,防反射层26、46、66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应用其它公知的防反射层。
另外,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印刷在薄膜18上的显示用图像列20、22之间设置未配置任何图像列的区域,形成有透明狭缝图像列24,但透明狭缝图像列24的形成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隔开间隙分别配置印刷有显示用图像列20的薄膜和印刷有显示用图像列22的薄膜,在薄膜彼此的间隙填充透明的树脂材料等方法形成透明狭缝图像列24。
另外,透明狭缝图像列无需分别设于所有显示用图像列20、22、40、42、60、62之间。例如,在显示用图像列20、40、60和显示用图像列22、42、62为相同颜色的区域、即显示用图像列20、22、40、42、60、62切换时颜色无变化的区域,也可以不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凸状透镜12的表面12A设定为球面状,但凸状透镜12只要表面12A设定为凸面即可,例如表面12A也可以设定为非球面状。另外,例如,凸状透镜12也可以设定为截面三角形状。
[实施例]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此外,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对图像的可见性(观察容易度)以A~E这5个阶段进行目视下的感官评价,将评价A~C设定为容许作为制品的范围。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未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且代替防反射层在光栅图像的背面涂布有白色的油墨的比较例1、及未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且代替防反射层在光栅图像的背面粘贴有纸的比较例2中,在柱面透镜内产生杂散光,不能抑制图像的重叠。因此,与实施例相比,图像的可见性降低。
同样,在虽然设有透明狭缝图像列但未设置防反射层的比较例3、及虽然设有防反射层但未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的比较例4中,与实施例相比,图像的可见性也降低。
将2016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90293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参考形式并入本说明书中,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参考形式并入的程度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载的情况的程度相同。
符号说明
10、30、50、100 光栅显示体
12、32、52、102 凸状透镜
12A 表面
12B、32B、52B 背面
14、34、54、104 柱面透镜
14A 表面
14B、34B、54B 背面
16、36、56、106 光栅图像
18、58 薄膜
18A、58A 表面
18B、58B 背面
20、40、60 显示用图像列
22、42、62 显示用图像列
24、44、64 透明狭缝图像列
26、46、66 防反射层
26A 高折射率膜
26B 低折射率膜
46A 中空二氧化硅粒子
66A 凸部
108 纸
Claims (10)
1.一种光栅显示体,
其具有:
柱面透镜,所述柱面透镜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
光栅图像,所述光栅图像设于所述凸状透镜的与所述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以及
防反射层,所述防反射层设于所述光栅图像的与所述柱面透镜对置的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
所述光栅图像包括:
多个显示用图像列,其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且分别排列在所述凸状透镜的所述背面侧的对应的位置;以及
透明狭缝图像列,其设于多个所述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所述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
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残余浓度设为0%以上40%以下,
所述“残余浓度”是指在柱面透镜的表面侧,从多个角度用数码相机拍摄观察图像,将所拍摄的观察图像二值化,将应该以多个角度中的一个任意的角度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An及不应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Bn各自的浓度用256灰度的数字数据定量化,通过下述(1)式算出的浓度,其中,所述“观察图像”是指在观察者通过柱面透镜观看显示用图像即显示用图像列时实际看到的图像,
式(1):残余浓度(%)=显示用图像列Bn的浓度/显示用图像列An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显示体,其中,
所述透明狭缝图像列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为所述凸状透镜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5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显示体,其中,
多个所述显示用图像分别含有文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显示体,其中,
所述光栅图像形成在粘接于所述柱面透镜的背面的记录介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显示体,其中,
所述光栅图像形成于所述柱面透镜的背面。
6.一种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形成光栅图像的工序,将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的多个显示用图像列排列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在多个所述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所述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设置透明狭缝图像列以形成光栅图像;
设置所述光栅图像的工序,在柱面透镜的与下述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设置所述光栅图像,该柱面透镜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以及
设置防反射层的工序,在所述光栅图像的与所述柱面透镜对置的表面相反侧的面即背面侧设置防反射层,
其中,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残余浓度设为0%以上40%以下,
所述“残余浓度”是指在柱面透镜的表面侧,从多个角度用数码相机拍摄观察图像,将所拍摄的观察图像二值化,将应该以多个角度中的一个任意的角度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An及不应看到的显示用图像列Bn各自的浓度用256灰度的数字数据定量化,通过下述(1)式算出的浓度,其中,所述“观察图像”是指在观察者通过柱面透镜观看显示用图像即显示用图像列时实际看到的图像,
式(1):残余浓度(%)=显示用图像列Bn的浓度/显示用图像列An的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狭缝图像列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设为所述凸状透镜的并置方向的宽度的5%以上5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多个所述显示用图像分别包含文字。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所述光栅图像,并将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表面和所述柱面透镜的背面贴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柱面透镜的背面形成所述光栅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0293 | 2016-09-28 | ||
JP2016-190293 | 2016-09-28 | ||
PCT/JP2017/027719 WO2018061465A1 (ja) | 2016-09-28 | 2017-07-31 | 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及び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91227A CN109791227A (zh) | 2019-05-21 |
CN109791227B true CN109791227B (zh) | 2020-10-27 |
Family
ID=6176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58124.7A Active CN109791227B (zh) | 2016-09-28 | 2017-07-31 | 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96211A1 (zh) |
EP (1) | EP3521871A4 (zh) |
JP (1) | JP6611956B2 (zh) |
CN (1) | CN109791227B (zh) |
WO (1) | WO20180614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62079A1 (ja) * | 2019-02-06 | 2020-08-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体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2139A (zh) * | 2007-02-19 | 2008-08-27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感应元件 |
CN103688209A (zh) * | 2011-01-31 | 2014-03-26 | 怀西普斯公司 | 改进亮度的带有集成光电池的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87560D1 (de) * | 1985-10-15 | 1993-03-04 | Gao Ges Automation Org | Datentraeger mit einem optischen echtheitsmerkmal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pruefung des datentraegers. |
JPH0488338A (ja) * | 1990-08-01 | 1992-03-2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立体カラー写真記録材料の製造法 |
US5639580A (en) * | 1996-02-13 | 1997-06-17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Reflective integral image element |
JP3192994B2 (ja) * | 1997-09-19 | 2001-07-3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JPH1195168A (ja) * | 1997-09-22 | 1999-04-09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 |
JPH11212024A (ja) * | 1998-01-27 | 1999-08-06 | Photo Craft Sha:Kk |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を用いた画像表示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1154597A (ja) * | 1999-11-25 | 2001-06-08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前面板 |
EA011968B1 (ru) * | 2004-04-30 | 2009-06-30 | Де Ля Рю Интернэшнл Лимитед | 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JP2010249849A (ja) * | 2009-03-26 | 2010-11-04 | Fujifilm Corp | 画像形成基板 |
GB201107657D0 (en) * | 2011-05-09 | 2011-06-22 | Rue De Int Ltd | Security device |
JP6512868B2 (ja) * | 2014-03-18 | 2019-05-15 |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 画像表示体 |
-
2017
- 2017-07-31 WO PCT/JP2017/027719 patent/WO2018061465A1/ja unknown
- 2017-07-31 CN CN201780058124.7A patent/CN10979122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31 JP JP2018541963A patent/JP66119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7-31 EP EP17855423.4A patent/EP352187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9
- 2019-02-28 US US16/289,587 patent/US2019019621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52139A (zh) * | 2007-02-19 | 2008-08-27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感应元件 |
CN103688209A (zh) * | 2011-01-31 | 2014-03-26 | 怀西普斯公司 | 改进亮度的带有集成光电池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91227A (zh) | 2019-05-21 |
EP3521871A1 (en) | 2019-08-07 |
EP3521871A4 (en) | 2019-10-16 |
JP6611956B2 (ja) | 2019-11-27 |
JPWO2018061465A1 (ja) | 2019-03-07 |
WO2018061465A1 (ja) | 2018-04-05 |
US20190196211A1 (en) | 2019-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6499B2 (en) | Printed lenticules for lenticular printing | |
JP4283339B2 (ja) |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 |
EP2286298B1 (en) | An optical arrangement and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US9377629B2 (en) | Lenticular unit for two-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 |
KR101103463B1 (ko) | 입체영상 형성장치 | |
EP2487523B1 (e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 |
KR20110112762A (ko) | 입체영상 결상장치 | |
CN104898291A (zh) | 一种视镜分离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1253206B1 (ko) | 복합 기능성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용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 |
CN204989640U (zh) | 一种视景分离器件及3d显示装置 | |
CN109791227B (zh) | 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2645753A (zh) | 一种被动偏光式三维显示装置 | |
US20150338672A1 (en)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er | |
JP2013092650A (ja) | レンズシート、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 |
JP5659660B2 (ja) | 立体画像表示用光学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9215544A (ja) | 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レンチキュラー画像の形成方法、レンチキュラー表示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チキュラー画像の形成プログラム | |
US10627636B2 (en) | Lenticular display | |
KR101897964B1 (ko) | 2차원과 3차원 전환이 가능한 3d디스플레이장치 | |
CN107430327B (zh) | 光栅显示体、光栅图像的形成方法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 |
JP2011203624A (ja) | 画像表示体 | |
JP2014510936A (ja) | 立体表示装置 | |
KR102285985B1 (ko) | 2차원 그래픽인쇄 기술을 이용한 3차원 입체화상 조형물 | |
KR102209560B1 (ko) | 2차원 그래픽인쇄 기술을 이용한 곡면화 구조의 3차원 입체화상 조형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12133274A (ja) | レンズシート体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体の製造方法 | |
KR20190125607A (ko) |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안경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