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925A -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925A
CN109786925A CN201711106073.9A CN201711106073A CN109786925A CN 109786925 A CN109786925 A CN 109786925A CN 201711106073 A CN201711106073 A CN 201711106073A CN 109786925 A CN109786925 A CN 109786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ifting body
height
measureme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60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6925B (zh
Inventor
潘海丰
木村一夫
邓正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KUR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KUR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KUR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KUR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060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925B/zh
Priority to JP2017236743A priority patent/JP7133829B2/ja
Priority to TW107106618A priority patent/TWI757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6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变更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并且测定精度和测定稳定性高且低成本的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仅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所述天线安装部的高度、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俯角及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

Description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从电子设备产生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装置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来自电子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成为其他电子设备出故障的原因之一,因此规定必须对电子设备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通过将成为对象的设备配置于电波暗室或开阔试验场内,用天线接收受试设备(EUT)所放射的电磁波,从而进行测定。以往,将EUT置于转台上的测试台上,将所要测定的天线的极化角(天线绕接收波的中心轴旋转的角度)切换成水平和垂直,并且边以天线的俯角(天线相对于接收波的中心轴的水平面朝下的角度)保持为零的状态改变天线的高度边使转台旋转,从而遍布EUT的整周进行测定。
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高速化,微处理器等驱动频率也呈高频化,由此产生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也呈高频化,因此要求在高频带进行准确的测定。尤其在频率1GHz以上的频带下进行的测定中,宽带的喇叭天线较佳,喇叭天线具有敏锐的指向性,因此测定时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高度越高则越需要加大天线的俯角,从而使天线朝向EUT的方向。
即,为了准确地获知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最大电平,需要一边变更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一边以各种条件进行数次测定。因此要求一种能够简单精确地设定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的天线定位器。但是,不希望为此所追加的机构反射电磁波而使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精度恶化或使天线定位器的成本大幅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7-584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3-117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16-19013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为了挨个调整天线的高度、仰角(俯角)及极化角,在沿导柱(柱体)升降的天线底座(升降体)上的天线附近配设仰角调整用马达和极化角调整用线性制动器。由于马达或线性制动器含有金属而构成,有时除了金属部反射电磁波而影响测定之外,其本身也放射电磁波而影响测定。并且,天线底座在用于驱动马达或线性制动器的电缆类从升降体垂落的状态下进行升降,因此除了因电缆类不稳定活动而降低测定精度之外,有时还妨碍天线底座的活动而降低天线的角度精度。并且,仅使用单个导柱支承配设有重型马达或线性制动器的天线底座而进行升降,因此容易因导柱的强度不足而致使天线的角度变得不稳定。并且,使用高度调整用马达、仰角调整用马达及极化角调整用线性制动器共计3个驱动源,因此成本变高。
根据专利文献2,为了调整天线的高度、仰角(俯角)及极化角,在沿2个柱材(柱体)升降的2个升降体安装天线安装用框体,根据2个升降体的高度差调整天线的仰角,进一步利用与在其中一个升降体上升降的机架啮合的一对斜齿轮来使框体上的天线支承轴旋转,从而调整天线的极化角。该对斜齿轮配设于天线的紧后方附近,从天线观察到的投影面积也较大,因此由齿轮引起的电磁波的反射导致降低测定精度。并且,若天线的高度或仰角被调整,则斜齿轮也同时旋转,导致极化角也发生变化,因此调整变得复杂且还容易降低天线的角度精度。并且,使用高度和仰角调整用的2个伺服马达和极化角调整用伺服马达共计3个驱动源,因此成本变高。
根据专利文献3,为了调整天线的高度、朝向(俯角)及极化角,分别在沿2个柱材(柱体)升降的2个升降体安装天线的支承体,并根据2个升降体的高度差调整天线的朝向,进一部利用凸轮将配设于其中一个支承体上的气缸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调整安装于支承体的天线的极化角。该气缸紧挨着天线配设,因此因反射电磁波导致降低测定精度。并且,升降体在将空气送到气缸的软管从支承体垂落的状态下进行升降,因此有时软管的活动不稳定而妨碍天线的活动,从而降低天线的角度精度。并且,使用高度和朝向调整用的2个伺服马达和极化角调整用压缩机共计3个驱动源,因此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如上的以往情况,提供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从而仅通过利用1个马达使1个升降体沿1个柱体升降,便能够简单地调整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的高度、俯角、极化角这所有要素,并且由于无需紧挨着天线配置反射电磁波的部件,因此测定精度优异且不用追加从升降体垂落而活动不稳定的电缆或软管,因此测定稳定性也优异,并且驱动源为使升降体升降的马达这一个,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其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所述天线安装臂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而转动。
根据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天线定位器的发明,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安装臂根据沿柱体升降的升降体的升降绕水平轴转动,因此在天线安装臂安装有天线时,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根据天线的高度改变天线的角度。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在所述天线安装臂配设有包含天线安装部的天线连接器,所述升降体处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俯角变大。
根据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在天线安装臂安装有包含天线安装部的天线连接器,因此在天线安装部安装有天线时,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天线越是因升降体上升而变高,则天线的俯角变得越大,因此不管天线的高度如何,都能够使天线朝向大致受试设备的方向。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所述天线安装部相对于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安装部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
根据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天线相对于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非连续地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了在最下面天线的俯角可以为零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天线相对于测定范围内的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因此,在天线安装部安装有天线时,通过使升降体在测定高度附近升降,从而能够以使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改变天线的俯角,因此能够对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进行微调。由此,即使在受试设备大于天线的波束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定来自受试设备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天线的主瓣的中心轴朝向受试设备内最大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放射源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天线定位器还具有:凸轮板,固定于所述柱体的附近且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凸轮面;及触头,配设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上,所述升降体进行升降时,所述触头边与所述凸轮面接触边移动,从而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
根据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升降体进行升降时配设于天线安装臂上的触头边与固定于柱体附近的凸轮板的凸轮面接触边移动,从而使天线安装臂转动,因此在天线安装臂的天线安装部安装有天线时,能够根据凸轮面的形状灵活轻松且稳定地确定与升降体的高度相应的天线的俯角。
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配设于天线安装臂且包含天线安装部的天线连接器相对于天线安装臂能够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天线安装臂上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有天线时,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与天线的接收波的中心轴一致,因此能够使天线连接器相对于天线安装臂旋转,从而切换天线的极化角。
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所述天线连接器则旋转,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天线安装臂上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有天线时,假定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且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以及天线的极化角例如成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的角度,若升降体例如下降至低于测定范围的第1高度,则天线连接器旋转且天线的极化角被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的角度,之后升降体上升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时,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天线的极化角维持现状,因此仅通过改变升降体的高度便能够切换天线的极化角。
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其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所述天线连接器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所述升降体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所述天线连接器则旋转,之后,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天线定位器的发明,包含天线安装部的天线连接器以能够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升降体,因此升降体上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有天线时,能够通过使天线连接器相对于升降体旋转来切换天线的极化角。并且,假定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且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以及天线例如成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电磁波的姿势,若升降体例如下降至低于测定范围的第1高度,则天线连接器旋转且天线被切换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电磁波的姿势,之后在升降体上升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时,天线连接器则不转动,天线的姿势保持不变。如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切换天线的极化角。
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6或7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之后,若所述升降体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2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旋转,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若天线例如被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的姿势,升降体从第1高度返回到测定范围内之后,升降体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例如上升至高于测定范围的第2位置,则天线连接器旋转且天线被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的姿势,之后升降体下降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时,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天线维持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的姿势。如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切换天线的极化角或再次进行切换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6或7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天线定位器还具有:切换杆,配设于所述天线连接器;及第1切换凸轮,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所述第1高度时,作用于所述切换杆而使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发明,其具有:切换杆,配设于天线连接器;及第1切换凸轮,升降体超出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时固定于干扰切换杆的位置,第1切换凸轮作用于切换杆而使天线连接器旋转,因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可靠地切换极化角。
技术方案10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天线定位器还具有:第2切换凸轮,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所述第2高度时,作用于所述切换杆而使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
根据技术方案10中记载的发明,其还具有:第2切换凸轮,升降体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超出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而移动至第2高度时固定于干扰切换杆的位置,第2切换凸轮作用于切换杆而使天线连接器旋转,因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可靠地将极化角再次进行切换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技术方案11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天线定位器还具有:马达,使所述升降体升降;检测部,检测所述升降体距离规定的基准高度的高度变化;及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马达以控制所述升降体的升降。
根据技术方案11中记载的发明,其具有:马达,使升降体升降;检测部,例如以升降体与下限位器抵接的位置为基准,例如根据内置于马达的霍尔元件的输出来检测升降体距离该基准位置的高度变化;控制器,进行根据检测结果驱动马达并使升降体升降至规定的高度的控制,从而能够以低成本准确地调整升降体升降后所停止的高度。
技术方案12中记载的发明为天线定位器,其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仅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所述天线安装部的高度、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俯角及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
根据技术方案12中记载的发明,仅通过使升降体沿柱体升降便能够改变天线安装部的高度、俯角及绕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因此,在天线安装部安装安装有天线时,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且由于不需要用于改变俯角或极化角的专用驱动源,因此能够实现天线定位器的低成本化,并且能够轻松准确地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配设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且包含天线安装部,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所述升降体位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发明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构成系统的天线定位器的升降体的高度在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时,若升降体上升,则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安装臂绕水平轴转动,且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测定范围内的至少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下,天线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因此即使为了测定GHz频带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而使用指向性强的喇叭天线等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
技术方案14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在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在所述测定高度附近升降,能够以使所述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
根据技术方案14中记载的发明,使升降体在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非连续地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了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进行升降,从而能够以使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由此,即使在受试设备大于天线的波束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定来自受试设备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天线的主瓣的中心轴朝向受试设备内最大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放射源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技术方案15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在技术方案13或14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被切换,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所述天线的极化角维持被切换的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15中记载的发明,在天线安装于天线安装部的状态下,天线的接收波的中心轴与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一致,因此能够通过使天线连接器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来切换天线的极化角。假定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且天线例如成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若升降体例如下降至低于测定范围的第1高度,则天线连接器旋转,且天线被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之后升降体上升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时,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天线的姿势保持不变,因此仅通过改变升降体的高度便能够切换天线的极化角。
技术方案16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且天线连接器旋转,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能够改变所述天线的高度、所述天线的俯角及所述天线的极化角。
根据技术方案16中记载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发明,根据构成系统的天线定位器的升降体的升降,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安装臂绕水平轴转动,并且配设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连接器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因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经由天线连接器而安装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由于不需要用于改变俯角或极化角的专用的驱动源,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并且轻松调整天线的角度且不需要在升降体上的天线附近配置反射电磁波的部件,因此能够精确地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技术方案17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测定来自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所述受试设备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天线连接器,配设于天线安装臂且包含天线安装部,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所述升降体位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在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根据技术方案17中记载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定中使用的天线定位器中,在升降体的高度位于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时,若升降体上升,则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安装臂绕水平轴转动,使得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测定范围内的至少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下,天线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使用该天线定位器而使升降体在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升降,从而使天线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因此即使在为了测定GHz频带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而使用指向性强的喇叭天线等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并且,该方法中,仅通过改变天线的高度,俯角便自动地变成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因此与挨个改变天线的高度和俯角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测定,即使在边改变高度和俯角边反复测定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将高度和俯角的组合弄错。
技术方案18中记载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7中记载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在技术方案17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天线定位器,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在所述测定高度附近升降,以使所述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来进行测定。
根据技术方案18中记载的发明,在测定中使用的天线定位器中,天线相对于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非连续地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了至少在最下面天线的俯角为零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天线相对于测定范围内的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天线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因此通过使升降体在测定高度附近升降,能够以使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改变天线的俯角以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从而进行测定。由此,即使在受试设备大于天线的波束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扫描来自受试设备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式进行测定,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天线的主瓣的中心轴朝向受试设备内最大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放射源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技术方案19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在技术方案17或18中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关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被切换,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所述天线的极化角维持被切换的状态,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使所述升降体移动至所述第1高度而切换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在切换极化角的前后在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根据技术方案19中记载的发明,在测定中使用的天线定位器中,能够通过使天线连接器相对于天线安装臂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来切换天线的极化角。而且,升降体的高度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天线为测定垂直或水平中的任一个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时,若升降体移动至低于或高于测定范围的第1高度,则天线连接器旋转且天线被切换为测定另一个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之后升降体经移动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时,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而维持测定另一个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因此仅通过改变升降体的高度便能够切换天线的极化角。因此,天线的极化角处于其中一种状态时,在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天线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之后,使升降体移动至第1高度而将天线的极化角切换为另一种状态,在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天线朝向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从而能够有效地测定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的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技术方案20中记载的发明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测定来自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所述受试设备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所述天线安装臂便转动且天线连接器旋转,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从而改变所述天线的高度、所述天线的俯角及所述天线的极化角来进行测定。
根据技术方案20中记载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发明,根据在测定中使用的天线定位器的升降体的升降,安装于升降体的天线安装臂绕水平轴转动,并且配设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连接器绕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因此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经由天线连接器安装于天线安装臂的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来测定来自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这所有要素,因此测定时容易调整天线且不容易产生测定失误。并且,无需在升降体上的天线附近配置反射电磁波的部件,因此能够精确地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仅通过使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根据升降体的高度轻松地改变天线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并且,在升降体上的天线附近没有如反射电磁波那样的部件,因此测定精度也优异。而且,不需要使升降体升降的马达以外的驱动源,因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例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概要的主视图及天线定位器的右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升降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测定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的活动的立体图。
图4为例示出将安装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天线的极化角从垂直极化波切换为水平极化波时的活动的立体图。
图5为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测定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的活动的立体图。
图6为例示出将安装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天线的极化角从水平极化波切换为垂直极化波时的活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9为例示出包含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10为例示出包含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概要的主视图及天线定位器的右侧视图。
图11为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比较说明的示意图。
图12为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第1变形例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3为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定位器的第2变形例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中:1-天线定位器,2-柱体,3-升降体,3C-升降体的缺口部,3R-升降体的滚轮,3U-升降体的上加强部,3D-升降体的下加强部,4-天线安装臂,4B-天线安装臂的弯曲部,4C-天线安装臂的转动中心,4D-天线安装臂的分叉部,4H-天线安装臂的水平转动轴,5-天线连接器,5M-天线连接器的天线安装部,6-凸轮板,6C-凸轮板的凸轮面,7-凸轮板固定部,9-触头,10-台车,10W-台车的车轮,10L-台车的固定腿,11-驱动装置,12-马达,13-减速机构,14-升降体高度检测部,15-控制器,16-驱动滑轮,17-从动滑轮,18-皮带,19-皮带保持器,20-下限位器,21-上限位器,22-切换杆,23-第1切换凸轮,24-第2切换凸轮,25-俯角显示板,31-天线,31S-天线安装轴,32-旋转检测部,33-控制部,34-马达驱动电路,35-操作部,40-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1-受试设备(EUT=Equipment Under Test),42-转台,43-测试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a)为包含天线定位器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主视图,图1(b)为天线定位器1的侧视图。
受试设备(EUT)41设置于能够旋转的转台42上的测试台43上。并且,天线31安装于天线定位器1,一边通过天线定位器1改变天线31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并且一边通过转台42改变EUT41的设置角度,进行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另外,图1为叠加将天线31移动到上下两处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状态而描绘的示意图,实际上天线31为1个。
图1中的天线31为宽带的喇叭天线,适合测定1GHz以上的电磁波,并具有敏锐的指向性,因此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需要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为此,天线31越是比EUT41高,越加大天线31的俯角α,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此时天线31在上下两处的各测定高度下,只要EUT41内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主要的放射源在天线31的主瓣的3dB波束宽度(半功率波束宽度)θ的范围内即可。并且,天线31在各测定高度下,EUT41整体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θ的范围内,则更佳。
另外,图1中的喇叭天线31成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电场与地面垂直的电磁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但即使在测定将天线31绕接收波的中心轴旋转90度的水平极化波(电场与地面平行的电磁波)的电磁波的姿势下,天线31在各测定高度下,只要EUT41内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主要的放射源在与天线31的图示的θ正交的方向的3dB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即可。并且,天线31在各测定高度下,EUT41整体在与天线31的图示的θ正交的方向的3dB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则更佳。
接着,利用图1对天线定位器1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在天线定位器1的台车10的上面竖立设置有柱体2,升降体3被安装成沿柱体2自如升降。并且,在台车10上面的驱动装置11的内部配设有省略图示的马达12和减速机构13。马达12经由减速机构13与驱动滑轮16相连结,正时皮带18被张紧设置在驱动滑轮16与柱体2的上部的从动滑轮17之间。正时皮带18通过皮带保持器19连接于升降体3,因此若使马达12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则正时皮带18向正反方向转动,且升降体3沿柱体2升降。
天线安装臂4以能够绕水平轴4H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沿柱体2升降的升降体3。并且,在柱体2的附近,具有规定的形状的凸轮面6C的凸轮板6通过多个凸轮板固定部7固定于柱体2。而且,当升降体3进行升降时,天线安装臂4上的触头9边与凸轮板6的凸轮面6C接触边移动,从而天线安装臂4依照凸轮面6C的形状转动。
并且,在天线安装臂4配设有包含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连接器5。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与水平轴4H正交,若天线安装臂4绕水平轴4H轴转动,则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的俯角发生变化。在规定两处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内,凸轮面6C的形状被设定为升降体3越是上升则天线安装部5M的俯角变得越大,在至少规定两处测定高度下,天线安装部5M的中心轴大致朝向EUT41的方向。天线安装部5M的中心轴在安装天线31时与天线31的接收波的中心轴一致,因此在天线安装部5M安装有天线31时,在规定两处的测定高度下,天线31大致朝向EUT41的方向。
另外,图1中升降体3与天线31位于柱体2的下方和上方时分别为在规定两处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升降体3与天线31位于上方时,由于天线31的中心轴倾斜俯角α及天线31相对于升降体3上的天线臂4的转动中心4C靠近EUT41侧,因此在上下两处的测定高度下升降体3的高度差大于天线31的高度差。该差可通过简单的计算求出,因此例如欲将天线31的馈电点等基准点从下方的位置提升1m时,只要根据计算结果将升降体3提升大于1m的所需量即可。
在此,所谓在规定两处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内表示例如图1中升降体3与天线31分别位于上下两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内,只限有需要时才明确区分升降体3的高度和天线31的高度。
接着,利用图2对包含沿着柱体2升降的升降体3的升降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从斜下方观察升降部的立体图。升降体3的左端存在使截面大致为四边形的柱体2插入的大致四边形的框状部,在其每个面各配设有4个,共计16个滚轮3R且被安装成能够旋转。当升降体3升降时,滚轮3R相对于柱体2旋转,因此能够顺畅地升降。另外,框状部的右边存在用于避免干扰凸轮板固定部7的缺口部3C,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包含框状部的升降体3的强度不足而设置上加强部3U和下加强部3D,从而防止升降体3的变形,并且还防止安装于升降体3的天线安装臂4的变形。
天线安装臂4具有避开与升降时通过升降部内部的凸轮板6或凸轮板安装部7的干扰而向两侧分叉的分叉部4D,相对于升降体3的天线安装臂4的转动中心4C设置于分叉部4D两侧的对置的位置。连结两侧的2个转动中心4C的轴为将升降体3安装到柱体2时呈水平的水平轴4H,天线安装臂4相对于升降体3能够绕水平轴4H转动。
并且,在天线安装臂4的分叉部4D的前端部配设有升降时边与凸轮板6的凸轮面6C接触边移动的触头9。触头9主要通过因天线安装臂4和天线31的重量而产生的绕天线安装臂4的水平轴4H旋转的旋转转矩按压于凸轮板6的凸轮面6C。为了使升降部的升降动作顺畅,只要将触头9设为滚轮状且安装为能够旋转即可。
并且,天线安装臂4包含弯曲部4B,从EUT41侧观察升降部时,天线连接器5并不是配置于插入到升降体3的大致四边形的框状部的柱体2的正面,而是配置于柱体2的侧面,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31也配置于柱体2的侧面。由此,天线连接器5等与天线安装臂4等不进行干扰,因此除了能够轻松地配设通过使后述的天线连接器5旋转来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的机构之外,还能够缩小天线安装臂4的水平转动轴4H与天线安装部5M在天线31的中心轴向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升降部的小型化,并且因天线安装臂4转动而使天线31的俯角变大时的升降体3与天线31的高度差也变小。例如也可以通过变更天线安装臂4的形状来使天线31的馈电点等基准点与水平转动轴4H的天线轴向的距离成为零,从而即使天线安装臂4转动也不会使相对于升降体3的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发生变化。
另外,升降体3或天线安装臂4等无需各为一个组件,当然也可以如图2所示组装多个组件来构成。
如以上为止所说明的,根据图1中的天线定位器1,仅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来使其移动至规定的测定高度,便能够配合天线31的高度来改变天线31的俯角,从而使天线31朝向EUT41。因此,即使作为天线31使用指向性强的喇叭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另外,根据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的不同,能够根据天线31的高度比较自由地改变天线31的俯角,因此将天线31置于规定的测定高度的中间一处以上的高度或所有高度下,也能够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由此,即使在各种高度条件下,也能够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另外,EUT41的大小或形状并不是特定的。并且,在测定中使用的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θ也根据天线的规格而不同,并不是特定的。并且,即便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只要EUT41内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主要的放射源或EUT41整体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即可,因此天线31的基准点为规定的高度时的俯角的值也并非千篇一律,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因此,配合所使用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以供测定的频度较高的尺寸或形状的EUT41在波束宽度中而且尽可能使各种大小或形状的EUT41在波束宽度中的方式设定天线31的俯角即可。另外,EUT41大多设置于离地平面0.8m高的测试台43的上表面,因此很多时候,若使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在转台42的旋转中心轴上置于测试台上表面或比其稍高的离地平面为0.8~1.2m左右的高度,则通用性变高。
但是,因EUT41较大而不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中时,可以将天线31代替成指向性较弱的天线,或将天线31与EUT41的距离设为例如比通常的3m宽。
并且,也可以配合每个EUT41的大小或形状,以EUT41在波束宽度θ中的方式将凸轮板6更换为凸轮面6C的形状不同的凸轮板,从而改变天线31的俯角。凸轮板6被分为上下2片,因此能够在将升降体3安装到柱体2的状态下轻松地进行更换。并且,也可以通过将凸轮板6的安装位置进行上下或前后调整来改变天线31的俯角。
另外,凸轮板6也可以不是上下2片而是分割为多片。例如不必要的辐射的规定的测定高度有4处时,可以按照每个测定高度分割为4个。由此,能够通过调整与每个测定高度相对应的凸轮板6的位置来调整每个测定高度的天线31的俯角。并且,相反地凸轮板6也可以不分割而由1片构成。仅在上下端的两处将一体的凸轮板6固定于柱体2,若去掉中间部的凸轮板固定部7,则能够去掉升降体3的大致四边形的框状部的缺口部3C。由此,能够提高升降体3的强度,因此也可实现升降体3的轻质化。
以上,对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来根据天线31的高度改变俯角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以下,对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来根据天线31的高度切换极化角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中,包含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连接器5以能够绕天线安装部5M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天线安装臂4。并且,天线31的后端部的天线安装轴插入于管状的天线安装部5M,并在嵌合的状态下从侧面利用螺丝被固定。此时,天线安装部5M的中心轴与天线31的接收波的中心轴一致,通过使天线连接器5相对于天线臂4旋转,从而能够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切换杆22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并使切换杆22的远离天线31的旋转中心的部分旋转,从而能够以较小的力量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
另外,天线安装部5M的形状根据天线31侧的嵌合部的形状而定,因此可以不是简单的管状,但不管天线31侧的嵌合部的形状如何,都能够轻松地使天线31的中心轴与天线安装部5M的中心轴一致。
并且,可以在天线31的极化角成为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使天线连接器5以较小的力量锁定于天线安装臂4。由此,能够防止因伴随升降体3的升降引起的振荡等导致极化角偏移。作为锁定机构利用球形柱塞或树脂弹簧,只要具有卡搭感即可。使用球形柱塞时,只要选择不使用金属的树脂制即可。此时,考虑到解除锁定所需的力量,切换杆22只要配设于动作较稳定的位置即可。
图1中,在柱体2的下端部配设有下限位器20,在上端部配设有上限位器21,升降体3能够在下限位器20与上限位器21之间进行升降。并且,在柱体2的下部配设有第1切换凸轮23,在上部配设有第2切换凸轮24。升降体3在图示的两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升降时,这两个切换凸轮并不与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的切换杆22接触,但若例如升降体3超出测定范围而下降,则第1切换凸轮23作用于切换杆22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天线31的极化角被切换。
接着,利用图3~图6对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的机构及切换极化角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中,天线31为喇叭天线,且呈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图3(a)中,升降体3处于规定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的下限的测定高度,图3(b)中位于上限的测定高度。通过使升降体3在该范围内进行升降来同时改变天线31的高度和俯角以在测定范围内的至少规定的测定高度下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从而进行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测定时,边使升降体3自下上升边进行测定,相反地,也可以边自上下降边进行测定。
若结束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使天线31保持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而使升降体3从使升降体3返回到测定范围的下限的测定高度的图4(a)的状态进一步下降至升降体3与测定高度的范围外的下限位器20抵接的图4(b)的位置,则切换杆22被第1切换且凸轮23所推压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90度,使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31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另外,也可以是升降体3下降到测定范围外,使极化角在与下限位器20即将抵接的规定的高度下被切换。
另外,以上例子中,使升降体3下降至升降体3与测定高度的范围外的下限位器20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来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但也可以使升降体3上升至升降体3与测定高度的范围外的上限位器21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来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
使升降体3下降,直至与测定范围外的下限位器20抵接为止,使天线31从测定垂直极化波的姿势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之后,使升降体3再次上升时,第1切换凸轮23与切换杆22只要渐渐分开,便不进行干扰,因此即使使升降体3返回到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高度的测定范围内,天线31也维持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图5(a)表示升降体3位于测定范围的下限时的情况,图5(b)表示位于测定范围的上限时的情况,通过使升降体3在该范围内升降,从而同时改变天线31的高度和俯角,使天线31在测定范围内的至少规定的测定高度朝向EUT41的方向,以进行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
并且,也可以通过使天线31相对于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旋转90度来进行安装,首先在测定范围内测定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之后使升降体3下降到测定范围外使天线31旋转90度,从而设为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之后再测定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通过以上顺序,仅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便能够使天线31从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切换成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的姿势,因此结束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这两个极化波方向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虽然也能够就此结束测定,但若在其之后再次使天线31的极化角返回到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则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顺序的自由度将进一步扩大且便利性提高,因此以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图5(b)为结束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天线31保持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时的姿势,升降体3位于测定范围内的上限的测定高度的状态,图6(a)表示使升降体3从该状态向与前一次切换极化角时相反的方向即上方超出测定范围而少许上升的状态,利用凸轮板6的凸轮面6C在测定范围外根据升降体3的上升使天线安装臂向与测定范围内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使天线31的俯角返回到零。接着,若使升降体3从该状态进一步上升至与上限位器21抵接的图6(b)的位置,则切换杆22被第2切换凸轮24推压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90度,因此能够使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的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31返回到最初的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
另外,也可以使升降体3上升到测定范围外,并在与上限位器21即将抵接的规定的高度切换极化角。并且,在测定范围外使天线31的俯角返回到零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利用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方法,也可以追加专用机构。并且,也可以不使天线31的俯角返回到零而以天线连接器5或切换杆倾斜的状态,通过对切换杆22和第2切换凸轮24的形状的加工等,将第2切换凸轮直接作用于切换杆22,从而使天线连接器5旋转。
使升降体3从测定范围内上升直至与测定范围外的上限位器21抵接,天线31从测定水平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返回到最初的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之后,使升降体3从图6(b)的状态掉头下降时,第2切换凸轮24与切换杆22只要渐渐分开,便不进行干扰,因此即使使升降体3返回到测定高度的范围内,天线31也维持测定垂直极化波的电磁波时的姿势。如此能够使天线31的状态返回到最初的图3的状态。
如此,根据本发明,仅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便能够自如地将天线31的极化角从垂直切换为水平及从水平切换为垂直,从而能够进行有效且高自由度的测定。
图7为表示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顺序的流程图。首先,将天线31设定成测定垂直极化波电磁波时的姿势而开始测定(步骤1)。接着,若使升降体3升降而使天线31的基准点移动到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的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中的一处,则天线31的俯角也同时变更(步骤2),因此在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步骤3)。接着,确认在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下的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有无全部结束(步骤4),若没有结束,则使升降体3再次升降来变更天线31的高度和俯角(步骤2),反复进行该操作直至所有测定高度下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结束。若结束所有测定高度下的垂直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测定(步骤4),则使升降体3向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外的第1高度移动,并将天线31切换为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时的姿势(步骤5)。
若天线31被切换成测定水平极化波电磁波时的姿势,则开始测定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步骤6)。若使升降体3升降而返回到测定范围内,使天线31的基准点移动到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范围内的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中的一处,则天线31的俯角也同时变更(步骤7),因此在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的状态下进行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步骤8)。接着,确认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下的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测定有无全部结束(步骤9),若没有结束,则使升降体3再次升降来变更天线31的高度和俯角(步骤7),反复进行直至所有测定高度下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结束。若规定的多个测定高度下的水平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测定全部结束,(步骤9),则垂直、水平这两个极化波的不必要的辐射测定便结束(步骤10)。
根据图1的天线定位器1,使升降体3向规定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外的一侧的第1高度移动,从而使天线31的极化角例如从垂直切换为水平(或从水平切换成垂直),并在此之后使升降体3向规定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外的另一侧的第2高度移动,从而将天线31的极化角例如从水平切换为垂直(或从垂直切换为水平),从而能够返回到原来的极化角。如此一来,能够随意自由地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因此测定的自由度大幅提高,也能够在结束一系列测定之后仅重新进行特定条件的测定。但是,也可以省略移动至第2高度而使极化角返回原位的功能。即便如此,也能够如图7的流程图那样在所需的所有条件下进行垂直、水平这两个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例如能够通过省略在比测定范围更靠上方切换极化角的功能来降低天线定位器1的整体高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图1的天线定位器1,仅通过使升降体3升降便能够变更升降体上的天线31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这所有要素。在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中,很多情况下天线31的馈电点等基准点的高度已被指定。若测定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和俯角为既定,且天线31的基准点对于天线安装臂4的转动中心4C的位置也为既定,则可确定升降体3的高度,因此仅通过将升降体3定位在离地平面为规定的高度,便能够将天线31的基准点定位在规定的高度。另外,天线31的基准点并不限定于馈电点,有时也选择天线31的开口面的中心、安装天线31时的抵靠面的中心、天线安装臂的转动中心等,并不局限于基准点的定义,而通过在根据基准点的位置计算出的高度将升降体3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将天线31的基准点定位在规定的高度。
接着,对将升降体3定位在离地平面为规定的高度的方法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天线定位器1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驱动装置11内的马达12经由减速机构13连接于驱动滑轮16,正时皮带18张紧设置在驱动滑轮16与从动滑轮17之间。正时皮带18固定于升降体3,升降体3在下限位器20与上限位器21之间根据马达12的旋转方向沿柱体2上升或下降。因此,例如以与下限位器20抵靠时的升降体3的高度Ho为基准,为了将升降体定位于离地平面为规定的高度H,只要使升降体3从基准的高度Ho的位置上升相当于高度差ΔH的高度而停止上升即可。首先为了使升降体3停止在基准的高度Ho,例如可以在基准的高度处配设限位开关,利用开启或关闭开关时间点确定,也可以利用以较小的马达电流使升降体3向下限位器20的方向移动而停止的位置确定。另外,也可以以与上限位器21抵靠时的升降体3的高度为基准。
驱动装置11还包含:旋转检测部32,检测马达12的旋转量;及控制器15,驱动控制马达12使升降体3移动至操作部35所指示的高度。马达12经由减速机构13等直接连接于升降体3,因此升降体3从Ho上升时,根据旋转检测部32所检测的马达12的旋转量,由升降体高度检测部14检测升降体3的高度,控制部33经由马达驱动电路34驱动控制马达12来使升降体移动至高度H而停止。
另外,操作部35可以包含显示部,在显示部可以显示天线31的高度、俯角及极化角。
马达12的种类并没有限定,例如无刷直流马达为较佳。由于具备用于检测转子的位置以改变驱动电流的极性的霍尔元件,因此只要马达12的旋转检测部32兼用该霍尔元件,则不需要专用的光传感器等而能够减少成本,除此之外还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马达旋转量。并且在电磁噪声或寿命等方面也优于附带刷子的马达。另外,也可以代替内置于马达12的霍尔元件,使用光反射器等光学元件等检测驱动滑轮16等的旋转以检测升降体3的高度。
并且,在图1的天线定位器1中,为了防止有害于测定的电磁波的反射,在天线31的附近露出的柱体2、升降体3、天线安装臂4、天线连接器5、凸轮板6、凸轮板固定部7、皮带18、切换杆22等均由树脂制成。可以根据每个组件的规格使用玻璃纤维强化树脂或泡沫树脂等,但优选不使用金属制的组件,螺栓和螺母等也均设为树脂制为佳。在滚轮部等使用球轴承的情况下,同样使用陶瓷制为佳。并且,关于固定于台车10上且包含马达12等的驱动装置11,例如用铁素质电磁吸收剂屏蔽周围或上表面,从而防止有害于测定的电磁波的反射为佳。但是,只要具有所需的特性或加工精度、刚性、耐久性等,则并不限定于此,而能够自由选择。
另外,图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中,测定高度为上下两处,但并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是多处。
并且,根据图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仅通过利用1个马达12使升降体3升降,便能够轻松且精确地设定天线31的高度、俯角、极化角,因此测定的自动化也能够轻松实现。
并且,图1的天线定位器1除了使用于测定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电磁干扰(EMI)测试之外,也能够使用于包含测定EUT41的抗电磁干扰性的电磁抗干扰(EMS)测试的电磁兼容(EMC)的对策或评价等,除此之外还能够以天线的设计或评价用途使用。
并且,图1的天线定位器1很多时候能够通过将具有沿柱体升降的升降体的现有的天线定位器进行改造来实现。即只要更换为配设有转动的天线安装臂的升降体进行安装,并且追加凸轮板或切换凸轮等即可。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则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例2)
图9为包含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定位器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主视图。在第1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高柱体2的高度,并加大升降体3的升降距离,从而能够在4处测定高度测定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另外,图9也是叠加使升降体3和天线31移动至4处测定高度的状态而描绘的示意图,实际上升降体3和天线31为一个。另外,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天线31的高度并不限定于4处,能够根据需要在任意多处设定测定位置。
图9的天线定位器1也同样如此,天线安装臂4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升降体3,配设于天线安装臂4的触头9边与凸轮板6的凸轮面6C接触边移动,从而天线安装臂4转动,使得经由天线连接器5安装于天线安装臂4的天线31的俯角α发生变化。在规定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内,凸轮面6C被设定为升降体3越是上升则天线31的俯角越变大,在规定的4处测定高度下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此时,在所有测定高度下使EUT41内的主要的电磁波的放射源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即可,且使EUT41整体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则更佳。
另外,安装于升降体3的俯角显示板25能够通过安装于天线安装臂4的转动中心4C部的针的位置确认天线31的俯角,在手动调整天线31的俯角时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图9的天线定位器1中天线31的俯角根据升降体3的高度而自动确定,因此可以省略。
图9的天线定位器1中,省略了实施例1中为了利用升降体3的升降来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而配设的第1、第2切换凸轮等,但能够手动进行极化角的切换。天线31安装于天线连接器5,通过使天线连接器5相对于天线安装臂4旋转,能够进行极化角的切换。也可以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天线连接器5配设切换杆,利用该切换杆手动旋转天线连接器5来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也可以直接通过手动方式使天线31主体与天线连接器5一起旋转。并且,在手动进行极化角的切换时,也可以将包含天线安装部5M的天线连接器5与天线安装臂4设为一体,在天线安装臂4的天线安装部直接安装天线31。
另外,当然也能够在图9的天线定位器1追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极化波切换机构。使升降体3移动至包含4处测定高度的测定范围的外侧时,只要使天线31的极化角被切换即可。并且,配设于台车10的上面的马达12或减速机构13等与实施例1同样被省略图示的盖体盖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则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例3)
图10为包含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定位器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主视图。第1实施方式对应1GHz以上的频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但第3实施方式主要对应小于1GHz的频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作为天线31并不是使用喇叭天线而是使用对数周期天线。并且,虽然是在上下2处的测定高度下测定来自EUT41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例子,但测定高度的范围或测定部位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另外,图10也是叠加升降体3和天线31移动至2处测定高度的状态而描绘的示意图,实际上升降体3和天线31为1个。并且,天线31的种类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偶极子天线或双锥天线、混合式天线等。
测定小于1GHz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即使在使天线31上升时,也无需加大天线31的俯角来朝向EUT41,天线31的俯角可以保持为零。因此,图10的天线定位器1中,省略了为了变更天线31的俯角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配设的包含凸轮板6、触头9等的天线安装臂4的转动机构。
另一方面,需要使天线31绕接收波的中心轴旋转来切换极化角,以测定垂直和水平这两个极化波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因此,图10的天线定位器1中与实施例1同样配设有切换杆22或第1切换凸轮23、第2切换凸轮24等用于切换天线31的极化角的机构。另外,图10的天线定位器1中通过设置第1切换凸轮23和第2切换凸轮24,能够自由地将天线31的极化角从水平切换成垂直、从垂直切换成水平这两个方向,测定顺序的自由度较高,但即使省略其中任一个切换凸轮,也能够测定两个极化波。
另外,也可以在图10的天线定位器1进一步追加手动调整天线31的俯角的机构。
接着,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所涉及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比只有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不同,因此以下仅以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对相同结构的部分则省略说明。凸轮板6为用于根据天线31的升降改变天线31的俯角来使天线31朝向EUT41的方向的组件。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即使在EUT41的总高度尺寸大于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实施例4)
图11(a)为用于说明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典型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1(b)为用于说明该天线定位器1的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的示意图。并且,图11(c)为用于说明以下说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1(d)为该天线定位器1的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示意图。
若将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距离地平面的高度自下而上设为Y0、Y1,Y2、Y3等,并将与之相对应的天线安装臂4的水平转动轴4H距离地平面的高度自下而上设为Z0、Z1、Z2、Z3等,则需要进行包含至少Z0、Z1的两处以上的测定。图11(a)中,直线B为水平转动轴4H升降时的轨迹,将水平转动轴4H位于直线B上下数第2个测定高度Z1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A1的高度设为Y1,将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稍低于Z1的Z1L时的天线基准点A1L的高度设为Y1L,将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稍高于Z1的Z1H时的天线基准点A1H的高度设为Y1H。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至少在最下面的测定高度Z0以外的所有测定高度Z1、Z2、Z3等使天线31的中心轴朝向EUT41的方向,因此典型性地使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通过测试台上的大致同一点P,并且在测定高度以外的中间区域也使天线31的中心轴通过测试台上的大致同一点P。
因此,如图11(a)所示,当EUT41的总高度尺寸大于天线31的波束宽度θ,测定时的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Z1下EUT41整体不在天线31的3dB波束宽度θ的范围内时,即使使水平转动轴4H在高度Z1的附近稍微上下而使其移动至高度Z1L或Z1H,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仍通过点P,无法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图11(b)为此时的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示意图,由于不仅在测定高度Z1、Z2而且在中间区域,天线31的中心轴也通过点P,因此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测定高度的范围内的凸轮面6C的斜率的变化较小,成为比较接近直线的形状。另外,图11(b)中,当水平转动轴4H位于高度Z1、Z2等时,将触头9接触凸轮面6C的位置设为z1、z2等。
另外,在最下面的测定高度Z0下,将天线31的俯角设为零来进行测定。EUT41的总高度尺寸不在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范围内时,也可以以将天线31的俯角设为零来扫描EUT41的方式使天线31上下移动,以使EUT41的总高度进入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移动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测定。因此,在与测定高度Z0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0的附近,凸轮面6C的斜率为零,天线31的俯角保持为零。
相对于此,第4实施方式中的凸轮面6C的形状如图11(d)所示,整体上在维持水平转动轴4H越高则越加大天线31的俯角的功能的状态下,与测定高度Z1、Z2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1、z2的附近的z1L~z1H、z2L~z2H下的凸轮面6C的斜率大于除凸轮面6C以外的部分或测定范围整体的平均的凸轮面6C的斜率。若使用具有这种凸轮面6C的凸轮板6,则如图11(c)所示,水平转动轴4H为测定高度Z1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A1的高度设为Y1时,能够将为稍低于测定高度Z1的Z1L时的天线31的俯角设为稍小于第1及第2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将此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A1L的高度Y1L设为与Y1相同。并且,同样地能够将为稍高于测定高度Z1的Z1H时的天线31的俯角设为稍大于第1及第2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将此时的天线31的基准点A1H的高度Y1H也设为与Y1相同。另外,这里还利用了天线31的基准点比水平转动轴4H更靠EUT41侧的这一点。
由此,当水平转动轴4H移动至高度Z1L~Z1~Z1H时,能够以使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维持测定高度Y1的状态,使天线31的中心轴以从测试台43上的P1L~P1~P1H为止扫描EUT41的方式移动,因此即使EUT41的总高度尺寸较大,EUT41的上部也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1L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范围内,且EUT41的下部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1H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范围内。
因此,例如对应总高度尺寸较大的EUT41,即使在无法获得波束宽度较宽的天线31,并无法拓宽EUT41与天线31的距离的情况下,若采用具有如上凸轮面6C的凸轮板6,则能够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若边使水平转动轴4H在测定高度附近移动边利用峰值保持功能,则能够更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内最大的放射源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接着,对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变形例1与图11(d)的第4实施方式的凸轮面6C相比,只有与水平转动轴4H的测定高度Z0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0的附近的形状不同,因此仅以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相同结构的部分则省略说明。
(实施例4的变形例1)
图12(a)为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2(b)为用于说明该天线定位器1的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的示意图。
第4实施方式中,当EUT41的总高度尺寸大于天线31的波束宽度时,尤其在最下面的测定高度Z0下,以扫描EUT41的总高度的方式使天线31以俯角为零的状态上下移动,因此在与测定高度Z0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0的附近,将凸轮面6C的斜率设为了零。相对于此,变形例1中如图12(b)所示,将与测定高度Z0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0附近的凸轮面6C的斜率设为和与测定高度Z1等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1等同样地大于测定范围整体的凸轮面6C的斜率的平均值。
通过使用这种凸轮板6,使水平转动轴4H移动至高度Z0L~Z0~Z0H时,能够以使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维持测定高度Y0的状态,使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以从测试台43上的P0L~P0~P0H为止扫描EUT41的方式移动,因此即使EUT41的总高度尺寸较大,其上部也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0L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范围内且下部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0H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对应总高度尺寸大于天线31的波束宽度EUT41,而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若边使水平转动轴4H在测定高度附近移动边进一步利用峰值保持功能等,则能够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内最大的放射源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根据该变形例1的方法,总高度尺寸大于天线31的波束宽度的EUT41,即使在最下面的测定高度Z0下也不用改变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便能够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由于不需要改变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因此具有即使在例如天线31的外形尺寸较大且高度Y0下天线31与天线定位器1的台车10或地平面之间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优点。
接着,对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变形例2与图11(d)的第4实施方式的凸轮面6C相比,只有与比水平转动轴4H的Z1更上侧的测定高度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1等的附近的形状不同,因此仅以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相同结构的部分则省略说明。
(实施例4的变形例2)
图13(a)为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3(b)为用于说明该天线定位器1的凸轮板6的凸轮面6C的形状的示意图。
第4实施方式中,将水平转动轴4H设为在最下面的测定高度Z0以外的例如与测定高度Z1等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1等的附近使凸轮面6C的斜率大于整个测定范围内的斜率的平均值。由此,使水平转动轴4H在高度Z1的附近从Z1L移动至Z1H时,不用改变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Y1,而使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以从测试台43上的P1L至P1H沿高度方向扫描EUT41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相对于此,变形例2中,如图13(b)所示,在与Z1以上的测定高度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1等的附近的z1L至z1H的范围内,和与测定高度Z0相对应的凸轮位置z0的附近同样地将凸轮面6C的斜率设为零。
由此,如图13(a)所示,使水平转动轴4H在高度Z1的附近从Z1L移动至Z1H时,天线31在高度Y1的附近从Y1L向Y1H移动,并且天线31保持其俯角恒定且朝向EUT41的方向的状态,天线31的射束的中心轴以从测试台上的P1L至P1H扫描EUT41的方式移动。因此,即使在与天线31的波束宽度相比EUT41总高度尺寸更大的情况下,EUT41的上部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1H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θ的范围内,下部在水平转动轴4H的高度为Z1L时的天线31的波束宽度θ的范围内,因此在将天线31的基准点的高度设为Y1附近而俯角恒定的条件下,能够测定来自EUT41整体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并且,若一边使水平转动轴4H在测定高度附近移动,一边进一步利用峰值保持功能等,则能够轻松地测定来自EUT41内最大的放射源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Claims (20)

1.一种天线定位器,其具有:
柱体;
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
天线安装臂,
所述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且所述天线安装臂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中,
在所述天线安装臂配设有包含天线安装部的天线连接器,
所述升降体位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俯角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中,
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所述天线安装部相对于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安装部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还具有:
凸轮板,固定于所述柱体的附近且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凸轮面;及
触头,配设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上,
所述升降体进行升降时,所述触头边与所述凸轮面接触边移动,从而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中,
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中,
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所述天线连接器则旋转,
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7.一种天线定位器,其具有:
柱体;
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
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
所述天线连接器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
所述升降体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规定的旋转位置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所述天线连接器则旋转,
之后,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中,
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之后,若所述升降体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2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向与前一次相反的方向旋转,
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还具有:
切换杆,配设于所述天线连接器;及
第1切换凸轮,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所述第1高度时,作用于所述切换杆而使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还具有:
第2切换凸轮,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所述第2高度时,作用于所述切换杆而使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天线定位器,其还具有:
马达,使所述升降体升降;
检测部,检测所述升降体距离规定的基准高度的高度变化;及
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马达以控制所述升降体的升降。
12.一种天线定位器,其具有:
柱体;
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
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
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
仅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便能够改变所述天线安装部的高度、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俯角及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
13.一种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其中,
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配设于所述天线安装臂且包含天线安装部,
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
所述升降体位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其中,
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
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在所述测定高度附近升降,能够以使所述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
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被切换,
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所述天线的极化角维持被切换的状态。
16.一种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
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
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且天线连接器旋转,
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能够改变所述天线的高度、所述天线的俯角及所述天线的极化角。
17.一种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测定来自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所述受试设备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及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天线连接器,配设于天线安装臂且包含天线安装部,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所述升降体位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若所述升降体上升,则因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而使所述天线的俯角变大,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
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在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天线定位器,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中除最下面的测定高度以外的测定高度附近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大于所述天线相对于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的所述升降体的高度变化的俯角变化率的平均值,
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在所述测定高度附近升降,以使所述天线的基准点的高度大致恒定的状态调整天线相对于受试设备的朝向来进行测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相对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连接器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所述升降体在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若所述升降体超出所述规定的高度范围而移动至第1高度,则所述天线连接器旋转且所述天线的极化角被切换,之后,所述升降体返回到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时,所述天线连接器则不旋转,所述天线的极化角维持被切换的状态,
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处于规定的状态时,使所述升降体移动至所述第1高度而切换所述天线的极化角,在切换极化角的前后在所述已确定的所有测定高度下使所述天线朝向所述受试设备的方向来进行测定。
20.一种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测定来自受试设备的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所述受试设备包含使受试设备旋转的转台、天线及天线定位器,该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定位器具有:柱体;升降体,沿所述柱体升降;天线安装臂,以能够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体;及天线连接器,包含天线安装部且以能够绕所述天线安装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天线安装臂,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定位器的所述天线安装部,根据所述升降体的升降,所述天线安装臂转动且天线连接器旋转,
通过使所述升降体升降,从而改变所述天线的高度、所述天线的俯角及所述天线的极化角来进行测定。
CN201711106073.9A 2017-11-10 2017-11-10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786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6073.9A CN109786925B (zh) 2017-11-10 2017-11-10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JP2017236743A JP7133829B2 (ja) 2017-11-10 2017-12-11 アンテナポジショナ、不要輻射電磁波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不要輻射電磁波の測定方法
TW107106618A TWI757438B (zh) 2017-11-10 2018-02-27 天線定位器、測定不必要的電磁輻射的系統及測定不必要的電磁輻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6073.9A CN109786925B (zh) 2017-11-10 2017-11-10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925A true CN109786925A (zh) 2019-05-21
CN109786925B CN109786925B (zh) 2022-08-30

Family

ID=6648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6073.9A Active CN109786925B (zh) 2017-11-10 2017-11-10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33829B2 (zh)
CN (1) CN109786925B (zh)
TW (1) TWI7574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07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亿策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emc测试机械的定位装置
CN116859096A (zh) * 2023-09-04 2023-10-10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emc测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767B (zh) * 2021-10-13 2023-08-15 西安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高空电磁场辐射敏感度自动化测试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9832A1 (ja) * 2007-05-07 2008-11-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放射効率測定装置および放射効率測定方法
CN101644729A (zh) * 2008-08-04 2010-02-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天线调节装置
CN201608267U (zh) * 2010-01-18 2010-10-13 宇謦企业有限公司 可调俯角天线架
JP2011128131A (ja) * 2009-06-22 2011-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射emi測定装置のアンテナ位置設定装置
CN102222814A (zh) * 2010-04-15 2011-10-19 立德国际商品试验有限公司 天线架及用于天线架的组件
CN102317799A (zh) * 2009-02-27 2012-01-11 Nec东金株式会社 天线升降机及电磁波测量系统
CN202583331U (zh) * 2012-04-13 2012-12-05 河北威赛特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综合测试转台
JP2013243586A (ja) * 2012-05-22 2013-12-05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昇降装置
JP2014025795A (ja) * 2012-07-26 2014-02-06 Tdk Corp アンテナ仰角自動調節昇降装置
CN104181368A (zh) * 2013-05-23 2014-12-03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天线架
CN205004428U (zh) * 2015-08-25 2016-01-2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高精度垂直定位天线随动扫描架
CN105353241A (zh) * 2015-11-12 2016-02-24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微波暗室测试系统及无线控制方法
CN107290600A (zh) * 2017-07-05 2017-10-24 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密天线室内场测试系统及其测试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8460A (ja) * 2007-09-03 2009-03-19 Nec Tokin Corp アンテナ昇降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不要輻射電磁波計測システム
TWI416793B (zh) 2008-07-14 2013-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天線調節裝置及方法
JP2017125819A (ja) 2016-01-15 2017-07-20 株式会社UL Japan アンテナチルト装置及び電磁波測定装置
CN107026695B (zh) 2016-02-02 2021-06-01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校准包括数字接口的多入多出天线阵列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9832A1 (ja) * 2007-05-07 2008-11-2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放射効率測定装置および放射効率測定方法
CN101644729A (zh) * 2008-08-04 2010-02-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天线调节装置
CN102317799A (zh) * 2009-02-27 2012-01-11 Nec东金株式会社 天线升降机及电磁波测量系统
JP2011128131A (ja) * 2009-06-22 2011-06-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射emi測定装置のアンテナ位置設定装置
CN201608267U (zh) * 2010-01-18 2010-10-13 宇謦企业有限公司 可调俯角天线架
CN102222814A (zh) * 2010-04-15 2011-10-19 立德国际商品试验有限公司 天线架及用于天线架的组件
CN202583331U (zh) * 2012-04-13 2012-12-05 河北威赛特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综合测试转台
JP2013243586A (ja) * 2012-05-22 2013-12-05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昇降装置
JP2014025795A (ja) * 2012-07-26 2014-02-06 Tdk Corp アンテナ仰角自動調節昇降装置
CN104181368A (zh) * 2013-05-23 2014-12-03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天线架
CN205004428U (zh) * 2015-08-25 2016-01-2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高精度垂直定位天线随动扫描架
CN105353241A (zh) * 2015-11-12 2016-02-24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微波暗室测试系统及无线控制方法
CN107290600A (zh) * 2017-07-05 2017-10-24 中山香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密天线室内场测试系统及其测试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杰: "一种新型天线测试设备的设计", 《电子对抗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079A (zh) * 2021-11-01 2022-01-28 亿策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emc测试机械的定位装置
CN116859096A (zh) * 2023-09-04 2023-10-10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emc测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6859096B (zh) * 2023-09-04 2023-11-21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emc测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718A (zh) 2019-05-16
JP2019090776A (ja) 2019-06-13
CN109786925B (zh) 2022-08-30
TWI757438B (zh) 2022-03-11
JP7133829B2 (ja)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6925A (zh) 天线定位器、测定不必要的电磁辐射的系统及方法
EP2722644B1 (en) Surface roughness measuring unit and coordinate measuring apparatus
JP5946424B2 (ja) タイヤ試験機
CN105136038B (zh) 一种直接入射式光臂放大型三维扫描测头
CN204854666U (zh) 产品平面度检测设备
KR102365523B1 (ko) 시험체 표면 내로의 침투체의 침투 이동 중에 측정 신호를 결정하는 측정 시스템, 측정기구 및 방법
CN104965129A (zh) 单探头近场天线测试系统
JP2001183128A (ja) 座標測定装置
CN211348444U (zh) 一种整车天线测量系统
KR100936497B1 (ko) 자기회로 측정장치
CN105575845B (zh) 伸缩型晶圆扫描装置及晶圆扫描系统
CN110542801A (zh) 一种无遮挡天线测试系统
CN103674837B (zh) 光学检测仪触发装置及具有该触发装置的光学检测仪
KR20060119661A (ko) 태그와 리더 사이의 인식거리 측정장치
CN105333820B (zh) 一种新型光臂放大式三维线性测头
KR100840154B1 (ko) 자기회로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기회로 측정방법
CN105180814B (zh) 一种新型光臂放大式二维线性测头
CN113064200A (zh) 一种用于室内试验的单摆式电磁吸引震源击发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719021U (zh) 一种可多维度移动的点激光器测量装置
CN205388458U (zh) 一种直接入射式光臂放大型二维线性测头
CN111895920A (zh) 一种适合现场结晶振动器激光位移检测中位快速调整装置
CN211477039U (zh) 一种平行度检测仪及其调节控制器
CN207556498U (zh) 一种联动的汽车轮毂三维坐标检测仪
CN206906492U (zh) 高精密天线室内场测试系统及其测试平台
CN110529437A (zh) 一种电磁风扇振幅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