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试剂可以商业购买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喹啉衍生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
R2选自F、Cl、Br、I、H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R2选自H、F、Cl中的任意一种;
R3选自F、Cl、Br、I、H、CH3、CHX2、CH2X、CX3中的任意一种,其中X为卤素,优选的,R3选自F、Cl、CHF2、CHF3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的,R3为F。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喹啉衍生物可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喹啉衍生物包括活性基团A和活性基团B,活性基团A为氨基甲酰基及甲氧基分别取代的喹啉环结构,或氨基甲酰基及含吗啉杂环的烷氧基分别取代的喹啉环结构,活性基团B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基取代的环丙烷二羧酰胺结构,所述活性基团A和所述活性基团B通过氧连接而结合,所述喹啉衍生物具有优异的抑瘤作用,尤其是作为调节激酶活性的多靶点抑制剂,用于调节细胞活性,如增殖、分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迁移和趋化,更具体为能够有效抑制MET、VEGFR、BRAF、PDGFR和RET的酶活性,从而有效治疗与血管形成异常相关的疾病,特别是伴有血管形成的异常增殖疾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在生物体内接受氧化、还原、水解、接合等代谢而显示所述喹啉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在生物体内接受氧化、还原、水解等代谢而生成所述喹啉衍生物的化合物,如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所述这些化合物的溶剂合物也包括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它们的水合物。
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碱式盐;更优选为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醋酸盐、三氟乙酸盐、硫氰酸盐、马来酸盐、羟基马来酸盐、戊二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苯甲酸盐、水杨酸盐、苯乙酸盐、肉桂酸盐、乳酸盐、丙二酸盐、特戊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苹果酸盐、扁桃酸盐、酒石酸盐、没食子酸盐、葡萄糖酸盐、月桂酸盐、棕榈酸盐、果胶酸盐、苦味酸盐、柠檬酸盐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喹啉衍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收率的所述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化合物(Ia)和(Ib)反应得到化合物(Ic);
(2)由化合物(Ic)和(Id)反应得到化合物(Ie);
(3)由化合物(Ie)和化合物(If)反应得到所述喹啉衍生物;
R2选自F、Cl、Br、I、H中的任意一种;
R3选自F、CHF2、CF3、Cl中的任意一种。
化合物(Ia)和化合物(Ib)为医药中间体,可通过购买获得。步骤(1)中化合物(Ia)和化合物(Ib)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先酰胺化后水解得到化合物(Ic)。该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酰胺化所用碱性催化剂优选为N-甲基吗啉或三乙胺,所用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0℃~50℃,反应完成后萃取浓缩,所得产物进行第二步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溶剂为甲醇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例为1比10到10比0,反应温度为10℃~50℃,催化剂优选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解完成后,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3~4,萃取浓缩可得化合物(Ic)。
步骤(2)中化合物(Ic)和化合物(Id)在缩合剂的催化下缩合得到化合物(Ie)。化合物(Id)为R3取代的苯胺,对应的化合物可通过购买获得。优选的,缩合催化剂为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BTU)、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四氟硼酸(TBTU)、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ATU)或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反应溶剂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的至少一种,反应温度为0℃~60℃。
化合物(If)为医药中间体,可通过购买获得。步骤(3)中化合物(Ie)和化合物(If)在碱性催化条件下醚化得到所述喹啉衍生物,所用催化剂为强碱,优选的,所述强碱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氢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用溶剂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反应温度为30℃~13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的喹啉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在制备MET、VEGFR、BRAF、PDGFR和RET中的一种的抑制剂的应用,或在制备MET、VEGFR、BRAF、PDGFR和RET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靶点抑制剂的应用。
所述VEGF包括VEGFR1、VEGFR2和VEGFR3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DGFR包括PDGFRα和/或PDGFRβ。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的喹啉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合物或应用其MET、VEGFR、BRAF、PDGFR和RET的一种或多种抑制剂在制备用于调控激酶活性或治疗与激酶相关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所述喹啉衍生物或该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它们的溶剂合物组成的药效成分,和生理学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其他药物活性剂。
所述其他的药物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举中的至少一种:PD-1、PD-L1、来那度胺、阿地白介素、干扰素、氨柔比星、三氧化二砷、5-氮胞苷、卡培他滨、卡铂、康士得、西莫白介素、柔红霉素、苯丁酸氮芥、顺铂、克拉屈滨、克拉屈滨、氯屈膦酸、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氟尿苷、氟康唑、氟达拉滨、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一磷酸盐、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吉妥单抗、甲磺酸伊马替尼、伊达比星、异环磷酰胺、干扰素α、干扰素-α2、干扰素α-2A、干扰素α-2B、干扰素α-n1、干扰素α-n3、干扰素β、干扰素γ-1a、白细胞介素-2、内含子A、易瑞沙、依立替康、柠檬酸阿霉素脂质体、替莫唑胺。
所述血管生成异常疾病包括癌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血管形成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症、炎症性疾病。
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变形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干癣、延迟性过敏反应。
优选的,所述血管生成异常疾病为癌症。所述癌症包括乳腺癌、呼吸道癌、脑癌、生殖器官癌、消化道癌、尿道癌、眼癌、肝癌、皮肤癌、头和/或颈癌、淋巴瘤、肉瘤、白血病、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和/或它们的远端转移癌。更优选的,所述癌症为结直肠癌、食管癌及胃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乳腺癌是侵袭性导管癌、侵袭性小叶癌、原位导管癌或原位小叶癌;所述呼吸道癌是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腺瘤或胸膜肺母细胞瘤;所述脑癌是脑干瘤、眼下神经胶质瘤、小脑星形细胞瘤、大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外胚层或松果体瘤。所述生殖器官肿瘤是前列腺癌、睾丸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阴道癌、外阴癌或子宫肉瘤;所述消化道癌是肛门癌、结肠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胃癌、胰腺癌、直肠癌、小肠癌或唾腺癌;所述尿道癌是膀胱癌、阴茎癌、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或尿道癌;所述眼癌是眼内黑素瘤或视网膜母细胞瘤;所述肝癌是肝细胞性癌、有或无纤维板变化的肝细胞癌、胆管癌或混合的肝细胞性胆管癌;所述皮肤癌是扁平细胞癌、卡济波氏肉瘤、恶性黑素瘤、默克尔细胞皮肤癌或非黑素瘤皮肤癌;所述头颈癌是喉癌、下咽癌、鼻咽癌、口咽癌、唇癌或口腔癌;所述淋巴瘤是AIDS相关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何杰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所述肉瘤是软组织肉瘤、骨肉瘤、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淋巴肉瘤或横纹肌肉瘤;所述白血病是急性髓样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或多毛细胞白血病。
通常情况下,与本发明实施例的喹啉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合物或具有其的组合物组合使用细胞毒性抑制剂和/或细胞增殖抑制剂和/或肿瘤免疫疗法和/或基因疗法可实现以下目的中的至少一个:
在降低肿瘤生长或者甚至消除肿瘤方面与单独给药两者之一相比产生更好的效力;
降低所给予的单一疗法活性剂的给药量;
比单一疗法更容易被患者耐受,与单独活性剂的疗法和某些其他组合治疗相比具有更少的有害的药物并发症;
能够在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中治疗更多种不同癌症类型;
在所治疗的患者中产生更高的应答率;
与标准的化疗方法相比在所治疗的患者中达到更长的存活时间;
使肿瘤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
与已知的抗癌活性剂联合使用时产生的拮抗实例相比,所产生的效力和耐受性结果至少与单独给药活性剂时一样好。
实施例1
化合物I-1N-(4-((6-氨基甲酰-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酰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方法:
(1)将对氨基苯酚(10.9g,0.1mol)和三乙胺(30.3g,0.3mol)加入到二氯甲烷(300ml)中,室温搅拌,使之呈均匀混悬状态(溶液A)。将1-(氯羰基)环丙烷羧酸甲酯(17.82g,0.11mol)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形成溶液(溶液B)。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反应,通过TLC(薄层色谱分析)跟踪反应,分析确认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后的溶液抽滤除去不溶杂质,有机相用稀盐酸洗涤一次,再用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a。将油状液体a溶于100mL甲醇,加入氢氧化钠(8g,0.2mol),50℃加热搅拌反应1小时,通过TLC跟踪反应,分析确认反应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酸碱性至pH值为4~5后减压浓缩,二氯甲烷/水混合体系萃取分液,二氯甲烷相减压浓缩柱层析提纯得到化合物(I-1c)16.3g,总收率73.8%。
(2)将化合物(I-1c)(11.05g,0.05mol)、对氟苯胺(6.11g,0.055mol)加入到120mL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再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11.5g,0.06mol)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2.7g,0.02mol),室温搅拌反应,通过TLC跟踪反应,分析确认反应完成后,反应后的溶液应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萃取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后柱层析提纯得到化合物(I-1e)12.87g,收率为82%。
(3)将化合物(I-1e)(7.54g,0.024mol)和4-氯-6-氨基甲酰-7-甲氧基喹啉(4.72g,0.02mol)加入到50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再加入氢氧化钠(1.12g,0.028mol),氮气保护下,50℃加热搅拌反应,通过TLC跟踪反应,分析确认反应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纯化水50mL,固体析出后,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得到粗品,粗品经柱层析提纯得到化合物(I-1)5.45g,收率53%。
得到的化合物(I-1)的核磁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ppm):10.22(s,1H),10.07(s,1H),8.72(s,1H),8.66(d,1H),7.74-7.85(m,4H),7.63-7.67(m,2H),7.52(s,1H),7.24-7.26(d,2H),7.12-7.16(t,2H),6.46-6.48(d,1H),4.04(s,3H),1.49(m,4H);ESI-MS(m/z):515.2[M+1]。
实施例2
化合物I-2N-(4-((6-氨基甲酰-7-甲氧基喹啉-4-基)氧)-2-氯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酰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方法可参照实施例1,步骤(1)和步骤(2)中当量比例及反应条件均不变,步骤(3)将化合物(I-2e)(8.36g,0.024mol)和4-氯-6-氨基甲酰-7-甲氧基喹啉(4.72g,0.02mol)加入到70ml DMF中,再加入氢氧化钠(1.12g,0.028mol),氮气保护下,60℃加热搅拌反应,通过TLC跟踪反应,分析确认反应完成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纯化水80mL,固体析出后,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得到粗品,粗品经柱层析提纯得到化合物(I-2)4.28g,收率39%。
得到的化合物(I-2)的核磁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ppm):10.43(s,1H),9.96(s,1H),8.68(d,1H),8.58(s,1H),7.97-8.01(m,1H),7.82(s,1H),7.71(s,1H),7.58(m,1H),7.39(m,1H),7.16-7.20(m,3H),6.61(m,1H),5.76(s,1H),4.04(s,3H),1.56-1.61(m,4H);ESI-MS(m/z):549.1[M+1]。
实施例3
化合物I-3N-(4-(6-氨基甲酰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2-氟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酰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方法及后处理可参照实施例2,得到化合物(I-3)。
得到的化合物(I-3)的核磁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ppm):10.69(s,1H),9.95(s,1H),8.74(d,1H),8.66(s,1H),8.01-8.05(t,1H),7.88(s,1H),7.78(s,1H),7.59-7.63(m,1H),7.42-7.44(d,1H),7.16-7.20(m,3H),6.62-6.64(m,1H),5.76(s,1H),4.05(s,3H),1.58-1.63(m,4H);ESI-MS(m/z):533.2[M+1]。
实施例4
化合物I-4N-(4-((6-氨基甲酰-7-(3-吗啉丙氧基)喹啉-4-基)氧基)-2-氟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羧酰胺的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方法及后处理可参照实施例2,得到化合物(I-4)。
得到的化合物(I-4)的核磁数据为:1H NMR(400MHz,DMSO)δ(ppm):10.62(s,1H),9.91(s,1H),8.70(d,1H),8.61(s,1H),8.03(t,1H),7.85(s,1H),7.74(s,1H),7.57(m,1H),7.39(d,1H),7.13-7.18(m,3H),6.58(m,1H),5.71(s,1H),4.22(t,2H),3.61-3.67(m,4H),2.49-2.53(m,2H),2.35-2.48(m,4H),2.06-2.18(m,2H),1.58-1.62(m,4H);ESI-MS(m/z):646.3[M+1]。
实验例1喹啉衍生物I-1~I-4对酶的体外活性抑制实验
采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Z’-LYTETM检测取代脲化合物I-1~I-4对各种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检测中使用的激酶均为市售,检测方法按照Z’-LYTETM常规操作方法进行。
(一)各试剂及配制条件:
1、1×激酶缓冲液A(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4mMMnCl2,1mM EGTA,2mM DTT)
1×激酶缓冲液B(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1mM EGTA)
激酶反应中,采用1×激酶缓冲液A或1×激酶缓冲液B稀释ATP溶液、底物、酶和化合物。
2、待测化合物工作液
将实施例1-4得到的化合物精确称量,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形成母液,然后使用激酶缓冲液配制待测化合物I-1~I-4溶液至所需浓度;
3、4×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工作液
用1×激酶缓冲液B配制ATP至反应终浓度的4倍。
4、2×Z’-LYTETM肽底物/酶工作液
VEGFR1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A配制肽底物Tyr 04和VEGFR1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的10μL VEGFR1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2.64ng-12.5ng VEGFR1和2μMTyr 04,50mM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2mM MnCl2,1mM EGTA,1mM DTT。
VEGFR3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A配制肽底物Tyr 04和VEGFR3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的10μL VEGFR3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2ng-20ng VEGFR3、2μM Tyr 04和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2mM MnCl2,1mM EGTA,1mM DTT。
VEGFR2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B配制肽底物Tyr 01和VEGFR2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的10μL VEGFR2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0.75ng-15ng VEGFR2、2μM Tyr 01和50mM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1mM EGTA。
PDGFRα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A配制肽底物Tyr 04和PDGFRα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的10μL PDGFRα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1.54ng-22.6ng PDGFRα、2μM Tyr 04、50mMHEPES(pH7.5),0.01%BRIJ-35,10mM MgCl2,2mM MnCl2,1mM EGTA,1mM DTT。
PDGFRβ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A配制肽底物Tyr 04和PDGFRβ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的10μL PDGFRβ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7ng-50ng PDGFRβ、2μM Tyr 04、50mM HEPES(pH7.5),0.01%BRIJ-35,10mM MgCl2,2mM MnCl2,1mM EGTA,1mM DTT。
BRAF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B配制肽底物无活性MEK1/无活性ERK2/Ser/Thr 03和BRAF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10μL BRAF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0.04ng-0.15ng BRAF,1×无活性MEK1/无活性ERK2,和2μM Ser/Thr 03在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1mM EGTA。
RET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B配制肽底物Tyr 02和RET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10μL RET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0.49ng-3.64ng RET、2μM Tyr02和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1mM EGTA。
MET酶/肽底物混合液:
用1×激酶缓冲液B配制肽底物Tyr 06和MET酶至反应终浓度的2倍。最终激酶反应时MET酶/肽底物混合液包括0.49ng-7.84ng MET、2μM Tyr 06和50mM HEPES(pH 7.5),0.01%BRIJ-35,10mM MgCl2,1mM EGTA。
其中,HEPES为N-(2-羟乙基)哌嗪-N'-2-乙烷磺酸,BRIJ-35为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EGTA为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Tyr为酪氨酸,Ser为丝氨酸,DTT为二硫苏糖醇,MEK1为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ERK2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Thr为苏氨酸。
(二)Z’-LYTETM筛选方案及测定条件为:
在384孔板中加入用缓冲液稀释的待测化合物,酶/肽底物混合液,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30秒盘摇,室温培养1小时进行激酶反应;
每孔加入荧光增强剂,室温孵育1小时;
利用荧光分析仪分别读取各孔445nm和520nm处荧光强度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取代脲化合物对VEGFR1、VEGFR2、VEGFR3、PDGFRα、PDGFRβ、BRRAF、RET和MET酶活性的抑制率IC50值。
具体的,所述数据处理方法为:将利用荧光分析仪读取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公式计算各孔445nm和520nm处荧光强度的比值(Ratio445/520)以及各孔的相对抑制率。所述抑制率IC50值为包含化合物的活性样品进行浓度稀释后检测的相对抑制率,通过Xlfit软件作图求算得到。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化合物I-1~I-4对酶的活性抑制率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喹啉衍生物I-1~I-4对VEGFR1、VEGFR2、VEGFR3、PDGFRα、PDGFRβ、BRAF、RET及MET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均在纳摩尔级别,I-2对MET,I-3对VEGFR2、MET,I-4对VEGFR2、MET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更是低于了1nm,表明所述喹啉衍生物I-1~I-4对VEGFR1、VEGFR2、VEGFR3、PDGFRα、PDGFRβ、BRAF、RET及MET各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在极低的浓度下即可有效抑制酶活性。
实验例2喹啉衍生物I-3在体内的抗食管癌肿瘤活性
1、肿瘤模型的建立
将人食管癌细胞KYSE-410(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于37℃、5%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体外传三代后,待细胞生长至80%以上融合率且达到所需量时,消化收集细胞,细胞经过PBS洗涤后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约5×107个/mL置于4mL离心管中置冰上备用。
选雌性6~8周龄的NOD-SCID小鼠,皮下异位接种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410肿瘤细胞。抓取小鼠,使其侧位,用75%酒精消毒前肢腋部,用1mL注射器吸取100μL细胞悬液注射至腋部皮下,即3×106个细胞/只/100μL。
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待肿瘤生长至90mm3~15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6只,按不同的给药形式喂养,分别为:
(1)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的空白溶媒(DMSO:Solutol:β-环糊精=1:4:5);所述Solutol(BSAF)成分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2)受试A组:每天灌胃3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3)受试B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4)受试C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5)受试D组:每天灌胃2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6)阳性对照组A: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卡博替尼溶液;
(7)阳性对照组B:每天灌胃20mg/kg(小鼠体重)的卡博替尼溶液。
给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给药21天,首次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每周2次测量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体积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V(mm3)=0.5×a×b×b。实验结束后,解剖小鼠,称量肿瘤重量。数据经SPSS20和GraphPad Prism7软件进行录入与统计分析。数据均用mean±S.E.M(Standard Error of Mean,标准误,来源SPSS 20)表示,三组及以上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双因素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小鼠肿瘤的体积变化可以看出化合物I-3从低剂量(3mg/kg)到高剂量(20mg/kg)对食管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大剂量的卡博替尼(10mg/kg和20mg/kg),说明化合物I-3的抗食管癌肿瘤效果优于乐伐替尼;图2显示最终受试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瘤重与模型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给予化合物I-3的受试组的差异更明显,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肿瘤瘤重逐渐减小。
实验例3喹啉衍生物I-4在体内的抗食管癌肿瘤活性
1、肿瘤模型的建立
将人食管癌细胞ZEC-118(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于37℃、5%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体外传三代后,待细胞生长至80%以上融合率且达到所需量时,消化收集细胞,细胞经过PBS洗涤后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约5×107个/mL置于4mL离心管中置冰上备用。
选雌性6~8周龄的BALB/C小鼠,皮下异位接种人食管癌细胞系ZEC-118肿瘤细胞。抓取小鼠,使其侧位,用75%酒精消毒前肢腋部,用1mL注射器吸取100μL细胞悬液注射至腋部皮下,即3×106个细胞/只/100μL。
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待肿瘤生长至90mm3~15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6只,按不同的给药形式喂养,分别为:
(1)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大的空白溶媒(DMSO:Solutol:β-环糊精=1:4:5);所述Solutol(BSAF)成分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2)受试A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4溶液;
(3)受试B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4溶液;
(4)受试C组:每天灌胃2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4溶液;
(5)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乐伐替尼溶液。
给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给药51天,首次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每周2次测量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体积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V(mm3)=0.5×a×b×b。实验结束后,解剖小鼠,称量肿瘤重量。数据经SPSS20和GraphPad Prism7软件进行录入与统计分析。数据均用mean±S.E.M(Standard Error of Mean,标准误,来源SPSS 20)表示,三组及以上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双因素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从图3小鼠肿瘤的体积变化以及最终各组小鼠肿瘤瘤重的差异可以看出化合物I-4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化合物I-4均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且在较高剂量10mg/kg和20mg/kg时对食管癌的抑制作用强于剂量为10mg/kg的乐伐替尼,说明化合物I-4具有抗食管癌肿瘤的效果,且在高剂量时优于乐伐替尼的抗肿瘤效果。
实验例4喹啉衍生物I-2在体内的抗结肠癌肿瘤活性
1、肿瘤模型的建立
构建鼠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的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接种细胞准备:常规进行对鼠MC-38结肠癌细胞株的培养与传代(鼠MC-38结肠癌细胞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体外传代三次后,当MC-38细胞生长至80%融合率以上时,弃去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清洗2遍;2mL胰酶消化液添加至清洗后的贴壁细胞上,轻轻摇晃培养瓶。胰酶消化2.5分钟后,镜下观察细胞轮廓变圆,有团块脱落后,加入含10%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收集细胞1500rpm/min,离心5min后弃培养基。培养基重悬细胞,吸取10μL细胞稀释10倍,计算细胞浓度,细胞浓度计算公式为:4大格细胞总数/4×104×10。调整细胞浓度约1~5×107个/mL,液置于冰上备用。
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选取雌性4-5周龄的C57BL/6小鼠,皮下接种鼠结直肠癌MC-38细胞。用预冷的移液器吸取500μL细胞加至装有500μL基质胶塑料管中(肿瘤细胞:基质胶=1:1),轻轻吹打,避免气泡产生,二者缓慢混匀后,用于细胞注射。抓取裸鼠,使其侧位,用碘伏消毒前肢腋部皮肤,用1mL注射器吸取200μL细胞/基质胶悬液注射至腋部皮下,缓慢退针,以防细胞溢出。
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待肿瘤生长至100mm3~30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6只,按不同的给药形式喂养,分别为:
(1)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的空白溶媒(DMSO:Solutol:β-环糊精=1:4:5);所述Solutol(BSAF)成分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2)受试A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2溶液;
(3)受试B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2溶液;
(4)受试C组:每天灌胃2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2溶液;
(5)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乐伐替尼溶液。
给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7天,首次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每周2次测量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体积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V(mm3)=0.5×a×b×b。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计算公式为:RTV=Vt/V0。其中V0为分组给药当天(即第一天)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化合物I-2均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并不弱于乐伐替尼,且在较高剂量10mg/kg和20mg/kg时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增强,说明化合物I-2具有较好的抗结直肠癌肿瘤的效果,且在高剂量时抑制肿瘤效果更好。
实验例5喹啉衍生物I-3在体内的抗结肠癌肿瘤活性
1、肿瘤模型的建立,同实验例4构建鼠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的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待肿瘤生长至100mm3~30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6只,按不同的给药形式喂养,分别为:
(1)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的空白溶媒(DMSO:Solutol:β-环糊精=1:4:5);所述Solutol(BSAF)成分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2)受试A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3)受试B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4)受试C组:每天灌胃2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3溶液;
(5)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乐伐替尼溶液。
给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7天,首次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每周2次测量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体积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V(mm3)=0.5×a×b×b。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计算公式为:RTV=Vt/V0。其中V0为分组给药当天(即第一天)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化合物I-3均对肿瘤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剂量5mg/kg的化合物I-3和5mg/kg的乐伐替尼相比,化合物I-3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更强,同时化合物I-3在较高剂量10mg/kg和20mg/kg时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增强,说明化合物I-3具有较好的抗结直肠癌肿瘤的效果,且随剂量增加抑制肿瘤的效果增强。
实验例6喹啉衍生物I-4在体内的抗结肠癌肿瘤活性
1、肿瘤模型的建立,同实验例4构建鼠结直肠癌细胞系MC38的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待肿瘤生长至100mm3~30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6只,按不同的给药形式喂养,分别为:
(1)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体积的空白溶媒(DMSO:Solutol:β-环糊精=1:4:5);所述Solutol(BSAF)成分为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
(2)受试A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4溶液;
(3)受试B组:每天灌胃10mg/kg(小鼠体重)的化合物I-4溶液;
(4)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5mg/kg(小鼠体重)的乐伐替尼溶液。
给药途径为经口灌胃,给药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7天,首次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每周2次测量并记录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体积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长径(a)和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V(mm3)=0.5×a×b×b。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计算公式为:RTV=Vt/V0。其中V0为分组给药当天(即第一天)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化合物I-4均对结直肠癌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并不去弱于乐伐替尼,且在较高剂量10mg/kg时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增强,说明化合物I-4具有较好的抗结直肠癌肿瘤的效果,且在高剂量时抑制肿瘤效果更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