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8562B -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8562B
CN109758562B CN201910244785.XA CN201910244785A CN109758562B CN 109758562 B CN109758562 B CN 109758562B CN 201910244785 A CN201910244785 A CN 201910244785A CN 109758562 B CN109758562 B CN 109758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zedoary
essential oil
essential
pepperm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7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8562A (zh
Inventor
刘环宇
邹小灵
甘子妍
林宇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447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8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8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莪术复合精油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82‑90%的圣约翰草油、2‑10%的莪术油、1‑3%的香蜂草油、1‑2%的百里香油、1%的马郁兰油、1%的欧薄荷油、1%的天竺葵油、1%的杜松油以及1%的鼠尾草油。本发明的莪术复合精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排除配伍禁忌,选取具有抗炎抑菌效果的莪术,提取其有效成分制作提取液,以及其他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单方精油,作为该精油的功效性成分,抗炎物质多样,含量适中,且其中加入的欧薄荷既是有效成分,又可以增加清凉感。选取的功效性成分均是天然植物提取出来的,安全绿色。

Description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油,特别涉及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从当前的护肤品市场形势看,精油主要分为化学类精油、纯精油,香薰精油这三类。而化学类精油虽然历史悠久,且占据市场份额较多,但存在易产生过敏、不能改善肤质,性价比低等问题,已被一些高端消费者抛弃。同时,考虑到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头,以及其余两类精油产品生产规模的与日俱增,化学类精油未来必定会让出市场份额首位的宝座。
精油具有亲脂性,很容易溶解在油脂中,因为精油的分子链通常比较短,这使得它们极易渗透入皮肤,并借着皮下脂肪下丰富的毛细血管而进入人体内。精油是由一些很小的分子所组成,这些高挥发性物质可由鼻腔黏膜组织吸收、进入人体,将信息直接送到脑部,通过大脑的边缘系统,调节情绪和身体的生理功能。常见的精油主要用于香薰,美白,祛痘等等,其功效主要是因为精油中添加了功效性成分从而起到的效果。从小的技术上讲,近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精油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是在护肤上。但精油其实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净化空气、杀菌、消毒;预防传染病,抵抗细菌、病毒、霉菌;预防炎症和痉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细胞再生;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止痉挛、开胃、祛风健胃、促进消化、促进胆汁分泌、保肝。由此可见精油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保健上。相对于化学药品来说,复方精油更加绿色健康。
正是由于精油具备多种特点,添加精油的护肤品具有植物精油天然安全、易于渗透吸收、可舒缓身心的特点。在欧美等成熟化妆品市场,香熏精油类产品一般能占整个化妆品市场30%以上份额,但国内精油护肤品所占份额非常小,还有很大发展前景。
植物精油是一类良好的芳香型保健物质,不仅天然健康、能够散发芳香、给人以愉悦的享受、使人精神振奋,还可净化空气、消毒、杀菌、预防传染性疾病。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香港的黄道益活络油,以冬青油作为主要的功效性成分,再加入其他有相似功效的精油成份制作成为一款外用的针对跌打肿痛的活络油。其特点主要是针对性强,安全绿色温和,适用范围广。莪术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的生长等。但是,目前莪术主要都是一些妇科类用内用药,比如复方莪术油栓和临床上用的莪术油注射液,外用的复方精油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绿色健康的外用复合精油,用于外部皮肤炎症,淤青肿痛,蚊虫叮咬,感冒头痛,起到消炎止痛和杀菌的功效。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提取莪术中的有效成份,与多种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中草药单方精油进行复配,用作该复方精油的核心活性成分,使得配方温和安全,又能更好的发挥功效。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该莪术复合精油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莪术复合精油,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82-90%的圣约翰草油、2-10%的莪术油、1-3%的香蜂草油、1-2%的百里香油、1%的马郁兰油、1%的欧薄荷油、1%的天竺葵油、1%的杜松油以及1%的鼠尾草油。
优选地,本发明的莪术复合精油,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90%的圣约翰草油、2%的莪术油、2%的香蜂草油、1%的百里香油、1%的马郁兰油、1%的欧薄荷油、1%的天竺葵油、1%的杜松油以及1%的鼠尾草油。
上述构成莪术复合精油的组分中,圣约翰草油为基础油,莪术油,香蜂草油,百里香油为主要功效性精油,其余为具有镇痛、消炎功效的功能性油组分。
本发明的莪术复合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莪术切片打粉后过筛,蒸馏6h后收取精油,精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
S2、将圣约翰草、香蜂草、百里香、马郁兰、欧薄荷、天竺葵、杜松、鼠尾草分别打碎后过筛,蒸馏6h后收取精油,精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
S3、选取上述不同的精油按比例混合,即得莪术复合精油。
本发明还提出了该莪术复合精油在制备外用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目的是制作一款绿色健康的外用复方精油,用于外部皮肤炎症,淤青肿痛,蚊虫叮咬,感冒头痛,起到消炎止痛和杀菌的功效。本发明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提取莪术中的有效成份,与多种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中草药单方精油进行复配,用作该复方精油的核心活性成分,使得配方温和安全,又能更好的发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含有复方精油基础成分:基础油圣约翰草油90%,莪术油2%、香蜂草油2%、百里香油1%;加入的其他具有镇痛,消炎功效性成分:马郁兰油1%、欧薄荷油1%、天竺葵油1%、杜松油1%、鼠尾草油1%。
实施例2
含有复方精油基础成分:圣约翰草油85.5%、莪术油6%、香蜂草油2%、百里香油1.5%;加入的其他具有镇痛,消炎功效性成分:马郁兰油1%、欧薄荷油1%、天竺葵油1%、杜松油1%、鼠尾草油1%。
实施例3
含有复方精油基础成分:基础油圣约翰草82%,莪术油10%、香蜂草油2%、百里香油1%;加入的其他具有镇痛,消炎功效性成分:马郁兰油1%、欧薄荷油1%、天竺葵油1%、杜松油1%、鼠尾草油1%。
产品测试:
1、将莪术的切片打粉后过筛,蒸馏8h后收取精油,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
2、通过抑菌,消炎,镇痛实验筛选出与莪术油相配的单方精油;
3、设置不同比例的混合精油,测试其抑菌消炎镇痛的最佳比例;
4、通过抑菌,消炎,镇痛实验筛选基础油;
5、其他效果测试;
6、通过刺激性实验测试该混合精油的安全性;
7、志愿者对产品效果的评价。
单方精油的筛选:本次研究选择了单方精油和基础油共38种,单方精油分别有欧薄荷、广藿香、香茅、鼠尾草、天竺葵、迷迭香、白千层、欧白芷、尤加利、香蜂草、乳香、茉莉、马郁兰、安息香、岩兰草、檀香、茶树、玫瑰、摩洛哥洋甘菊、杜松、琉璃苣、没药、佛手柑、姜精油、月见草、雪松、百里香、阿甘油。
基础油有:橄榄油、仙人掌籽油、荷荷巴油、绿葡萄籽油、玫瑰果油、芦荟油、野山茶花油、圣约翰草油、琼崖海棠油、紫草油。
抑菌实验
实验步骤:
整个实验过程均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先将稀释至5×105CFM·ml-1的菌液用移液枪吸取50ul置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并用涂布棒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中以确保细菌均匀生长;然后用镊子取5mm的圆形滤纸片平整地贴放于培养基中,一个培养基中贴放5片滤纸片夹,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再用移液枪移取若干不同比例的复方莪术油样品3ul滴加在滤纸片上,同时应设置单方莪术油的空白对照组。待精油被滤纸充分吸收后,将培养基倒平板移至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实验结果,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大小。
实验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各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41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51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61
注:“-”表示无抑菌圈,或者抑菌圈<7mm,“+”表示低度敏感即抑菌圈7-9mm,“++”表示中度敏感即抑菌圈10-15mm,“+++”表示高度敏感即抑菌圈15-20mm,“++++”极度敏感即抑菌圈>20mm。
表2单方精油与莪术油两两混合的抑菌效果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62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71
注:“-”表示无抑菌圈,或者抑菌圈<7mm,“+”表示低度敏感即抑菌圈7-9mm,“++”表示中度敏感即抑菌圈10-15mm,“+++”表示高度敏感即抑菌圈15-20mm,“++++”极度敏感即抑菌圈>20mm。
通过单独测试精油,以及将精油跟莪术1:1混合后比较筛选出极度敏感的有香蜂草,百里香,高度敏感的有欧薄荷,马郁兰,天竺葵,杜松,鼠尾草。通过响应面设计主要精油即莪术、香蜂草、百里香的比例,其余精油设为1%。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几种比例后再测试几种搭配在消炎镇痛上的效果。
表3不同比例的抑菌实验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81
通过抑菌实验得出,抑菌效果比较好的有5,9,10,11,12五组,再测试消炎效果。
蛋清致炎小鼠足后跖实验
实验步骤:
选取重量在20~30克之间的健康小鼠,将小鼠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每组3只,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小鼠右足跖的厚度(同一位置),记录数据,随后在大鼠后足跖(测量的位置)皮下注射鸡蛋清0.1ml/只,使其发炎肿胀,观察小鼠足跖。
10分钟后,分别在各实验组的小鼠后足跖涂擦精油,空白组涂抹大豆油,10ul/只。
测量记录致炎后小鼠右后足跖的厚度,每隔30min,60min,2h,3h,4h各测量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4-5所示。
表4小鼠足后跖厚度、肿胀度记录表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91
表5小鼠足趾的肿胀抑制率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092
热板镇痛实验:
选取重量在20~30克之间的健康雌性小鼠,将小鼠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空白组,涂大豆油,实验组涂精油。一般不选用雄鼠,因雄鼠阴囊可触及烧杯底部,易呈现敏感反应,影响结果。涂四只脚10ul/只,给药30min,60min,120min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阀值。
实验前将小鼠(20-25g)置于(55+-0.2)℃热板仪上,挑选痛阀值在5-30内的小鼠25只,每组5只,测定记录小鼠的痛阀值,测2次,每次测定时间间隔40min,取平均值。有舔足反应1次立即取出,防止烫伤,若60S仍无反应,将其取出以免烫伤,痛阀值按60S计,结果如表6和7所示。
痛阀提高值=给药后-给药前;
痛阀提高百分率=(给药后-给药前)/给药前%;
表6各组痛阀提高值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01
表7五组不同比例的精油对小鼠的痛阀提高率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02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得知效果最好的为11号,即莪术:香蜂草:百里香2:2:1。
基础油的筛选,选择了9种基础油,橄榄油,荷荷巴油,绿葡萄籽油,玫瑰果油,芦荟油,野山茶花油,圣约翰草油,琼崖海棠油,紫草油,测试其抑菌消炎镇痛效果,结果如表8-10所示。
表8各精油的抑菌效果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03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11
表9各精油的痛阀提高值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12
注:()表示绝对值
表10热板镇痛结果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13
注:()表示绝对值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将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3只。阴性对照组小鼠左耳双面均匀涂抹大豆油3只;实验组分别在小鼠左耳双面均勾涂抹受试药物10ul/只。
给药60min后,用棉球擦去左耳所涂试剂,在左耳双面均勾涂抹二甲苯(50ul/只)致炎;
至炎120min后,处死小鼠,剪下双耳,用打孔器在鼠耳相同位置打下耳片,称重,记录,结果如表11所示。
肿胀度左耳=左耳耳片质量-右耳耳片质量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21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22
表11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果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23
最后选择圣约翰草油作为基础油。最后确定复方精油的比例即基础油圣约翰草油90%,莪术油2%、香蜂草油2%、百里香1%、马郁兰1%、欧薄荷1%、天竺葵1%、杜松1%、鼠尾草1%。
抗氧化性测试:
过多的自由基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器官,可以向全身各器官的细胞膜、亚细胞结构、DNA发起攻击,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加快,诱发疾病和加快衰老。
DPPH的清除
用无水乙醇将仙人掌籽油稀释成体积浓度为0.625mg/ml,1.25mg/ml,2.5mg/ml,5mg/ml,10mg/ml,20mg/ml的样品溶液。移取2ml样品,2ml DPPH乙醇溶液(0.1mmol/l),在黑暗中静置30min,用空白乙醇代替DPPH作空白管,以无水乙醇代替样品为对照管。于517nm处测吸光度A,重复3次,用VE作对照,测试结果如表12-13所示。
根据下式计算DPPH的清除率:
清除率(%)=[1-(A1-A2)/A0]×100
在上式中,A1是样品管的吸光度,A2是对照管的吸光度,A0是空白管的吸光度。
表12 DPPH的清除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31
结果显示样品的清除率很强。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试
采用Fenton反应测定,用无水乙醇配制体积浓度分别为6.4mg/ml,3.2mg/ml,1.6mg/ml,0.8mg/ml,0.4mg/ml,0.2mg/ml样品溶液。加入1ml9.0mmol/l的FeSO4溶液,1ml9.0mmol/l水杨酸乙醇溶液,1ml8.8mmol/l H2O2溶液,以及1ml样品作为样品管。以无水乙醇代替样品溶液为对照管,以双蒸水代替H2O2作为空白管,于510nm下测吸光度A,重复3次,用VE作对照。根据下式计算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清除率(%)=[1-(A1-A2)/A0]×100
在上式中,A1是样品管的吸光度,A2是对照管的吸光度,A0是空白管的吸光度。
表13羟自由基的清除
Figure GDA0003115637580000132
结果表明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
本实施例的莪术复合精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排除配伍禁忌,选取具有抗炎抑菌效果的莪术,提取其有效成分制作提取液,以及其他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单方精油,作为该精油的功效性成分,抗炎物质多样,含量适中,且其中加入的欧薄荷既是有效成分,又可以增加清凉感。选取的功效性成分均是天然植物提取出来的,安全绿色。
该复合精油的效果从5个方面说明:
第一个方面是抑菌效果,第二个方面是镇痛效果,第三个方面是消炎效果,第四个方面是抗氧化效果、第五个方面是低刺激性。
抑菌效果:复方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镇痛效果:通过热板镇痛实验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消炎效果: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消炎的效果。
抗氧化效果:通过对DPPH,羟自由基的测试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低刺激性:我们对该产品进行了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试。刺激评分结果显示,每个的鸡胚均没有出现大量出血,血管溶解和凝血的现象,评分小于6,可说明该最佳配方刺激性较低,适合人群使用。
随机抽取多名志愿者对产品消炎效果经行评价,98%以上的志愿者认为该产品消炎消肿效果良好,特别对于蚊虫叮咬和轻微淤青有良好的止痛消肿效果,个别志愿者患有耳炎鼻炎的试用后都觉得效果良好。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莪术复合精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82-90%的圣约翰草油、2-10%的莪术油、1-3%的香蜂草油、1-2%的百里香油、1%的马郁兰油、1%的欧薄荷油、1%的天竺葵油、1%的杜松油以及1%的鼠尾草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莪术复合精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90%的圣约翰草油、2%的莪术油、2%的香蜂草油、1%的百里香油、1%的马郁兰油、1%的欧薄荷油、1%的天竺葵油、1%的杜松油以及1%的鼠尾草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莪术复合精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莪术切片打粉后过筛,蒸馏6h后收取精油,精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
S2、将圣约翰草、香蜂草、百里香、马郁兰、欧薄荷、天竺葵、杜松、鼠尾草分别打碎后过筛,蒸馏6h后收取精油,精油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
S3、选取上述的精油按比例混合,即得莪术复合精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莪术复合精油的在制备外用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1910244785.XA 2019-03-28 2019-03-28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758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785.XA CN109758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785.XA CN109758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562A CN109758562A (zh) 2019-05-17
CN109758562B true CN109758562B (zh) 2021-07-30

Family

ID=6645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785.XA Active CN109758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8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761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北京耐确生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去痛护理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562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76791A1 (zh) 沉香挥发油原液在制备护肤品中的用途
CN104434740B (zh) 一种中药祛痘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1928B (zh) 一种植物抑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1987B (zh) 一种面部清痘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054B (zh) 一种植物防蚊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8646A (zh) 一种艾草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947A (zh) 一种舒缓咽喉疼痛的艾叶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9885A (zh) 一种苦参组合物、苦参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85714B1 (ko) 홍삼 및 천연식물 유래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구강내 항염, 항균 및 소취를 위한 조성물 제조방법
CN109453094B (zh) 一种驱蚊止痒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护肤品
CN104922248A (zh) 一种抗菌、消炎中药复方凝胶剂及制备方法
CN109758562B (zh) 莪术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33431A (zh) 一种抑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5316B (zh) 一种治疗、预防痤疮的洁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05437B1 (ko) 아토피성 피부 치료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974861A (zh) 一种艾纳香油脂质体
CN114306526B (zh) 一种复方苦丁茶中药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沐浴露或洗手液中的应用
CN109602868A (zh) 植物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卫生巾应用
CN112870269B (zh) 具有抗菌、杀菌、治疗湿疹功效的天然植物制剂组合物
CN111040896A (zh) 一种抗菌消炎美肤手工皂
CN111035684A (zh) 一种臭氧油复方鼻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852A (zh) 一种抑菌抗炎、抗过敏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30143241A (ko) 연교, 하고초, 산사, 목통 추출물로 이루어지는 복합 천연방부제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9431824B (zh) 一种抗菌除臭凝胶及其应用
CN112656716A (zh) 一种绿色健康护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