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5243A -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5243A
CN109745243A CN201910087712.4A CN201910087712A CN109745243A CN 109745243 A CN109745243 A CN 109745243A CN 201910087712 A CN201910087712 A CN 201910087712A CN 109745243 A CN109745243 A CN 109745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stick
parts
chemical composition
calculated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77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5243B (zh
Inventor
邱华明
肖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n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n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n Cosm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n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77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5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5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5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5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5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美容化妆品的技术领域,一种口红,所述口红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润肤剂:12‑35份;保湿剂:6‑17份;表面活性剂:13‑20份;抗氧化剂:1‑7份;防腐剂:1‑3份;填充剂:6‑10份;着色剂:1‑2份;以及乙烯丙烯共聚物8‑10份。摒弃传统的蜡体系,采用由乙烯和丙烯共聚物,使得口红具有耐低温和耐高温的特点,最终避免了口红膏体出油、“挂珠”以及“出汗”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化妆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口红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口红是一类唇用美容化妆品,其主要功能是赋予嘴唇以色调、强调或改变两唇的轮廓,显示出更有生气和活力。口红的色调与女性的发型、指甲油色调和服饰变化密切相关,变得更具有潮流色彩。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珠光粉和处理颜料的使用,使得口红的色调更加多样化,质感更加舒适。
口红包括唇膏、唇彩、唇棒、唇釉等,它能让唇部红润有光泽,具有滋润、保护嘴唇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口红产品普遍采用传统的口红蜡基体,例如聚乙烯、地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等,由这些蜡基体制备的口红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差,从而导致人在使用口红产品后在夏天气温过高时口红出现油水分离,从而出现出油的情况。
而当冬天室外温度较低时,人在使用口红时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则涂抹在嘴唇上的口红到室外后,由于温度较低,口红中的蜡基体由于耐低温差,所以嘴唇上的口红从室内较高的温度突然进入到室外较低的温度的过程中,油脂回到膏体中,并在膏体表面留下痕迹,则会出现俗称为“挂珠”或者“出汗”的情况。上述的这两种情况,均会影响口红使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红,摒弃传统的蜡体系,采用由乙烯和丙烯共聚物,使得口红具有耐低温和耐高温的特点,最终避免了口红膏体出油、“挂珠”以及“出汗”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口红,所述口红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
润肤剂:12-35份;
保湿剂:6-17份;
表面活性剂:13-20份;
抗氧化剂:1-7份;
防腐剂:1-3份;
填充剂:6-10份;
着色剂:1-2份;
以及乙烯丙烯共聚物8-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烯和丙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兼具费托合成蜡的热稳定性和地蜡的柔滑特性,在熔化状态下可以和脂类、蜡类、松香树脂类混溶。由它制成的唇膏制品具有如下特点,制品表面油亮,涂抹感丝滑柔软;唇膏制品的耐高温性以及耐低温性均比现有的唇膏效果更好。同时它的抗冲击性能更佳。成膜后经得起温度的变化,即夏天不软不熔不出油,冬天不干不硬不脱裂。在本产品中与乙烯丙烯共聚物配合使用的还有保湿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使得唇部补水保湿,并且润肤剂能够降低唇膏涂抹时与嘴唇的摩擦,使得涂抹感丝滑柔软,使得嘴唇舒服不刺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肤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甘油三(乙基己酸)酯20%-50%、蔗糖四异硬脂酸酯15%-35%、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10%-20%、棕榈酸乙基己酯10%-16%以及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甘油三(乙基己酸)酯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高度支链化,具有极佳的铺展性和透气性;能够使得唇膏的抗冻性显著提高,并且对皮肤无刺激性。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对粉末以及色料有优异的分散能力,可在唇部形成一层较厚的膜状结构,具有丰富的丝绸般的触感,并且能够使得唇膏的触感和亮度增加。蔗糖四异硬脂酸酯是一种粉末状的物质,被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均匀的分散在唇膏外部表层上,能够增加唇膏本身的耐高温性。同时蔗糖四异硬脂酸酯本身具有长的侧链,能够将甘油三(乙基己酸)酯与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互相连接起来,进一步防止其他油脂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从唇膏中分离出来,强化了本发明耐高温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湿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辛基十二醇30%-60%、角鲨烷10%-40%以及十四烷基十八醇30%-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鲨烷能够加强修护表皮,有效形成天然保护膜,是最为接近人体皮脂的一种脂类,亲和力强,能够与人类自身的皮脂膜融为一体,还可以使皮肤毛孔张开,有效渗透进入肌肤,促进皮肤基底细胞的增值,修复破损的细胞。但是人类唇部肌肤的角唇部角质层纤薄、油脂少,并且缺乏黑色素保护,其自我保湿能力差。十四烷基十八醇,侧链上有需要醇羟基,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得角鲨烷在对唇部基底细胞修复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使得唇部保持湿润,防止唇部由于缺水而发生龟裂。同时十四烷基十八醇与辛基十二醇互相形成氢键,最终为唇部提供了一层持续湿润的天然屏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硬脂酸异十三酯35%-55%以及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45%-6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是一种含有苯环的多羰基的脂质,而羰基由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别,从而使得羰基上碳氧双键中的其中一个键容易断裂,从而与其他醇类上的氢原子结合,从而使得十四烷基十八醇所形成的天然屏障更加牢固。十四烷基十八醇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以氢键的形式结合,而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与硬脂酸异十三酯共同降低了上述以氢键结合的水分子之间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了各组分之间的乳化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氧化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生育酚乙酸酯30%-50%和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50%-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育酚乙酸酯与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共同配合,能够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能够抗衰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腐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苯氧乙醇60%-80%和辛甘醇2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氧乙醇与辛甘醇配合使用,有效防止其他脂质组份发生霉变而对嘴唇产生负面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锦纶-12为26%-50%、硅石26%-50%以及淀粉14%-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锦纶-12可以增加口红膏体的滑柔感,低吸油吸水性,并且耐低温性优良;而硅石的化学性质稳定,微球体状,能够散射光线,产生“滚球”作用,从而提升了口红膏体的丝滑感和滑度,同时增加了上料度和图展性,使得口红涂抹在嘴唇上的效果更加自然。而淀粉能够能够使得锦纶-12的各种优良的特性稳定的发挥;同时这三者互相配合使用,熔点低,使得膏状物质成型加工容易,成型加工范围更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锦纶-12为30%-40%、硅石30%-40%、淀粉15%-25%以及三偏磷酸钠15%-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偏磷酸钠作为淀粉的交联剂,使得淀粉的分子之间架桥在一起,最终形成多维网络结构,加强了其他醇之间的氢键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最终使得口红膏体的性质更加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着色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I 77491为30%-50%、CI 158501为30%-50%以及CI 77499为2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CI 77499的多少来控制口红膏体大色泽的深浅,同时赋予口红丰富的色彩,且不会对唇部造成刺激。
一种口红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蔗糖四异硬脂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棕榈酸乙基己酯以及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辛基十二醇、角鲨烷以及十四烷基十八醇、硬脂酸异十三酯以及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以及生育酚乙酸酯无先后顺序的混合,并且加热至50℃,以转速为3000rpm,搅拌均匀,形成A相,待用;
S2:将锦纶-12、、硅石、淀粉以及三偏磷酸钠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A相中,转速为3000rpm,搅拌至分散均匀,形成B相,待用;
S3:将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苯氧乙醇、辛甘醇、CI 77491、CI 15850以及CI 77499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B相中,并且进行充分研磨,至料体完全分散均匀,形成C相,待用;
S4:然后将C相加热至80℃,搅拌至物料溶解均匀;
S5:接着将S4处理后的物料降温至60℃,搅拌均匀,出料;
S6:灌装、脱模,得到口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相多为脂类物质,先通过加热,使得各自的活化能升高,分子之间的能量增加,然后使得醇羟基之间形成初步的结构。乙烯丙烯共聚物在诸多脂质物质的存在下形成初步的膜结构;并且在加热搅拌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角鲨烷与十四烷基十八醇形成天然的持续润湿的屏障。B相为了使得唇膏方便成型,方便加工,并且使得淀粉产生交联反应,提高了A相中的各个脂质之间乳化能力,使得各组份之间能够溶解的更加充分。然后通过将C相加热至80℃,从而方便进行加工形状,接着冷却至60℃,使得各成分均稳定下来,紧接着进行灌装和脱模,从而制成经得起温度的变化,耐低温性以及耐高温性均提高的口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乙烯和丙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兼具费托合成蜡的热稳定性和地蜡的柔滑特性,在熔化状态下可以和脂类、蜡类、松香树脂类混溶。由它制成的唇膏制品具有如下特点,制品表面油亮,涂抹感丝滑柔软;唇膏制品的耐高温性以及耐低温性均比现有的唇膏效果更好。同时它的抗冲击性能更佳。成膜后经得起温度的变化,即夏天不软不熔不出油,冬天不干不硬不脱裂;
2、通过使用S1至S6的制备工艺,互相协同配合,最终制得耐低温性以及耐高温性均提高的口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口红,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如表1所示,并且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S1:将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蔗糖四异硬脂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棕榈酸乙基己酯、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辛基十二醇、角鲨烷、十四烷基十八醇、硬脂酸异十三酯以及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以及生育酚乙酸酯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熔料锅中,然后加热至50℃,然后在3000rpm的搅拌下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形成A相,待用。
S2:将锦纶-12、、硅石、淀粉以及三偏磷酸钠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A相中,在3000rpm的高速搅拌下混合均匀,搅拌至分散均匀,形成B相,待用。
S3:将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苯氧乙醇、辛甘醇、CI 77491、CI 15850以及CI 77499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B相中,并且进行充分研磨,至料体完全分散均匀,形成C相,待用。
S4:然后将C相加热至80℃,搅拌至物料溶解均匀。
S5:接着将S4处理后的物料降温至60℃,搅拌均匀,出料。
S6:灌装、脱模,得到口红。
实施例2-10:一种口红,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10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
实施例11-20:一种口红,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1-实施例20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
实施例21-30:一种口红,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21-实施例30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
实施例31-33:一种口红,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31-实施例33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
对比例1: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9385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健康口红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其中所公开的口红。
对比例2: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4962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哑光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公开的口红。
对比例3:一种口红,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蔗糖四异硬脂酸酯。
对比例4:一种口红,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十四烷基十八醇。
试验一:上妆及使用效果试验
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3、5、7、10、14、16-26中获得的口红作为试验样品1-16,采用对比例1-4中获得的口红作为对照样品1-4.
试验方法:选取同一地区的、年龄为18-35周岁的嘴唇有干裂问题的女性白领受试者2000名,平均分成20组,依次编号为1-20组。受试者分别使用实验样品1-16和对照样品1-4,受试者在温度为25℃的房间涂抹适量后先进入温度为5-8℃的房间内停留20min,记录嘴唇上的口红是否出现“挂珠”或者“出汗”的情况。接着回到温度为25℃的房间涂抹适量后再进入温度为30-35℃的房间内停留20min,记录嘴唇上口红是否出现出油的情况。最后受试者在温度为25℃的房间涂抹适量后在房间内停留10分钟后再次记录受试者使用后的感受以及效果。舍弃每组最大5个值以及最小的5个值,剩余的取其平均值。
试验结果:1-20组受试者在5-8℃房间内口红出现“挂珠”或者“出汗”的情况、受试者在30-35℃的房间内口红出现出油的情况、使用感受以及效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本发明中乙烯丙烯共聚物制成的唇膏制品,耐高温性以及耐低温性均比现有的唇膏效果更好,从而使得唇膏出现“挂珠”、“出汗”以及出油的情况出现甚少。
由于蔗糖四异硬脂酸酯本身具有长的侧链,能够将甘油三(乙基己酸)酯与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互相连接起来,从而防止其他油脂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从唇膏中分离出来,最终减少了唇膏出油的情况。
由于十四烷基十八醇、辛基十二醇以及角鲨烷三者的配合使用,为唇部提供了一层持续湿润的天然屏障,所以增强了唇部保湿补水的性能。
由于锦纶-12、硅石、淀粉以及三偏磷酸钠三者互相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其他物质本身的优良特性稳定的发挥,从而使得成品口红的耐高温以及耐低温的性质更加稳定,尤其是随着三偏磷酸钠的加入,使得淀粉的分子之间架桥在一起,最终形成多维网络结构,加强了其他醇之间的氢键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口红膏体的性质更加稳定,最终表现出来的时候口红各方面的效果都有显著的提高。
表5:1-20组受试者口红的使用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红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
润肤剂:12-35份;
保湿剂:6-17份;
表面活性剂:13-20份;
抗氧化剂:1-7份;
防腐剂:1-3份;
填充剂:6-10份;
着色剂:1-2份;
以及乙烯丙烯共聚物8-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甘油三(乙基己酸)酯20%-50%、蔗糖四异硬脂酸酯15%-35%、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10%-20%、棕榈酸乙基己酯10%-16%以及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0%-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辛基十二醇30%-60%、角鲨烷10%-40%以及十四烷基十八醇3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硬脂酸异十三酯35%-55%以及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4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生育酚乙酸酯30%-50%和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5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苯氧乙醇60%-80%和辛甘醇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锦纶-12为26%-50%、硅石26%-50%以及淀粉14%-34%。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锦纶-12为30%-40%、硅石30%-40%、淀粉15%-25%以及三偏磷酸钠15%-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I 77491为30%-50%、CI 158501为30%-50%以及CI 77499为20%-40%。
10.一种口红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甘油三(乙基己酸)酯、蔗糖四异硬脂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棕榈酸乙基己酯以及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辛基十二醇、角鲨烷以及十四烷基十八醇、硬脂酸异十三酯以及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以及生育酚乙酸酯无先后顺序的混合,并且加热至50℃,以转速为3000rpm,搅拌均匀,形成A相,待用;
S2:将锦纶-12、、硅石、淀粉以及三偏磷酸钠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A相中,转速为3000rpm,搅拌至分散均匀,形成B相,待用;
S3:将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苯氧乙醇、辛甘醇、CI 77491、CI15850以及CI 77499无先后顺序的添加至B相中,并且进行充分研磨,至料体完全分散均匀,形成C相,待用;
S4:然后将C相加热至80℃,搅拌至物料溶解均匀;
S5:接着将S4处理后的物料降温至60℃,搅拌均匀,出料;
S6:灌装、脱模,得到口红。
CN201910087712.4A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Active CN109745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7712.4A CN109745243B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7712.4A CN109745243B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5243A true CN109745243A (zh) 2019-05-14
CN109745243B CN109745243B (zh) 2021-07-16

Family

ID=6640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7712.4A Active CN109745243B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52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9933A (ja) * 2004-08-31 2006-03-16 Kose Corp 油性固形化粧料
JP200824783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Kose Corp 油性化粧料
JP2010248101A (ja) * 2009-04-14 2010-11-04 Pola Chem Ind Inc 口唇用化粧料
JP2012116822A (ja) * 2010-12-03 2012-06-21 Kose Corp 口唇用化粧料
CN104507971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罗盖特公司 用于在用作交联剂的多磷酸盐存在下反应性挤出淀粉质材料的方法、所得产物及其用途
KR20180118518A (ko) * 2017-04-21 2018-10-31 코스맥스 주식회사 입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9933A (ja) * 2004-08-31 2006-03-16 Kose Corp 油性固形化粧料
JP200824783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Kose Corp 油性化粧料
JP2010248101A (ja) * 2009-04-14 2010-11-04 Pola Chem Ind Inc 口唇用化粧料
JP2012116822A (ja) * 2010-12-03 2012-06-21 Kose Corp 口唇用化粧料
CN104507971A (zh) * 2012-07-31 2015-04-08 罗盖特公司 用于在用作交联剂的多磷酸盐存在下反应性挤出淀粉质材料的方法、所得产物及其用途
KR20180118518A (ko) * 2017-04-21 2018-10-31 코스맥스 주식회사 입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http://ftba.nmpa.gov.cn:8181/ftban/itownet/hzp_ba/fw/pz.jsp?processid=20171019115852u7tp2&nid=20171019115852u7tp2》", 24 October 2017 *
赵红红: "《改性淀粉在工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造纸化学品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5243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6738A (zh) 一种保湿口红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094B (zh) 一种高光泽的不沾杯唇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3792B (zh) 一种高保湿的雪融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JP4050733B2 (ja) 二層塗り化粧用製品、その用途、および本製品を含むメーキャップキット
CN108309833B (zh) 一种天然保湿持久唇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8498A (zh) 一种弹力眼影膏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84432A (zh) 一种具有保养功效的不沾杯唇彩
CN113181083B (zh) 一种哑光的泥状唇颊眼三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MXPA01001684A (es) Emulsion h/e solida que comprende gelano y un agente tensioactivo particular, y su utilizacion.
CN112168745A (zh) 一种丝滑滋润哑光唇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8267B (zh) 一种控油定妆组合物、含水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3401A (zh) 一种高含水量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60805B1 (ko) 지속성이 우수한 방수 아이메이크업 조성물
CN109125138A (zh) 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2178A (zh) 一种滋润的丝缎亮光唇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5116A (zh) 一种透明变色的美颜果冻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8524A (zh) 遮瑕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6535B (zh) 一种具有柔顺修护亮泽功效的双层护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2353A (zh) 丝绒质地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8206A (zh) 一种三维立体哑光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750016A (zh) 一种不易脱妆的眼线胶笔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4135A (zh) 一种油蜡型彩妆化妆品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5243A (zh) 一种口红以及制备工艺
CN106806166A (zh) 一种天然保湿的气垫腮红
CN114344198A (zh) 一种无水双层护发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