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2408B -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2408B
CN109732408B CN201910082236.7A CN201910082236A CN109732408B CN 109732408 B CN109732408 B CN 109732408B CN 201910082236 A CN201910082236 A CN 201910082236A CN 109732408 B CN109732408 B CN 109732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feeding system
vertical shaft
guide rail
shaf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22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2408A (zh
Inventor
张会杰
赵万华
邹存范
刘辉
杨晓君
吕盾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822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2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2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2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2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2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在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的设计阶段实现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使其避开振源频率,最终为实现高精高效切削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在竖直轴进给系统的设计初始阶段,给出不同配重点位置下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变化区间、各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刚度的变化区间以及对应的竖直轴进给系统模态频率的分布规律,实现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为选择合适的主轴转速、切削参数等提供理论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的立式加工中心,作为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在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等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中型及其以上的加工中心,由于移动部件重力较大,因此要进行设计配重系统以此来平衡移动部件的重力。而配重点位置很难设计在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这就会导致移动部件产生倾覆力矩,其数值的大小与配重点位置有关。倾覆力矩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约束移动部件的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切向受力状态,进而影响导轨滑块副动结合部的接触刚度,最终影响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因此不能将其模态频率看作理想值来选取高精高效的加工参数,否则可能会引起加工颤振等现象,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针对带有配重系统的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问题,设计工程师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并结合该系统的物理空间来确定,导致不同工程师对系统配重点位置的选择常常会有区别,导致该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也不相同,最终会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量化带有配重系统的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为主轴转速、切削参数选择、振源频率选择以及系统控制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零件的高精高效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在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的设计阶段实现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使其避开振源频率,最终为实现高精高效切削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CAD软件通过建立的CAD模型获取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中竖直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并确定含有移动部件质心位置坐标系的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结构,两导轨之间的跨距,两滑块之间的间距,以及结构的尺寸关系;
步骤2,根据尺寸关系,基于力平衡原理分析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的导轨滑块副的受力状态,定量计算得出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与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导轨跨距之间的关系;
步骤3,根据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数值,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每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
步骤4,根据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结构以及尺寸关系,将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将丝杠杆等效为n节点2n自由度的梁单元,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采用混合单元法对竖直轴进给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等效,得到等效动力学模型;
步骤5,根据等效的动力学模型和达朗贝尔原理以及尺寸关系,建立竖直轴进给系统的变系数动力学方程,求解该竖直轴进给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规律;根据模态频率分布规律得到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
优选的,步骤1中,以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为Z轴,以平行移动部件的方向为Y轴,以垂直移动部件的方向为X轴,建立移动部件质心位置坐标系;则所述的结构尺寸关系包括,
配重点位置沿X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l3
配重点位置沿Y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l4
同一导轨上两滑块之间的间距l1
两导轨之间的跨距l2
优选的,步骤2中,假设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与X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切向力与Y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列出不同配重点下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31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32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33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34
式中: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l1、l2、l3、l4分别为滑块的间距、导轨的跨距、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P1N、P2N、P3N、P4N分别代表的是四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P1T、P2T、P3T、P4T分别是四个导轨滑块副的切向力。
优选的,步骤3中,由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切向受力大小,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每个滑块副等效法向刚度如公式(5)、等效切向刚度的计算公式如公式(6);从而定量得出了各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等效切向刚度随不同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的变化规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35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41
式中:Qci-ad、δad、αsg、inum、Kh分别是滚珠的接触力、接触变形、接触角、承载的滚珠数量以及弹性赫兹接触系数。
优选的,步骤4中具体的,将各个导轨滑块副均等效为两个弹簧-阻尼单元,一个是法向,一个是切向;将丝杠螺母副、支撑轴承副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将丝杠杆等效为n节点2n自由度的梁单元,每个节点有一个旋转的自由度和一个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
优选的,步骤5中,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并根据等效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配重点位置、导轨的跨距、及其滑块间距因素影响下的竖直轴进给系统变系数动力学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42
式中:M、C、K分别是系统的质量、阻尼与刚度矩阵;刚度矩阵是配重系统的平衡点位置、移动部件总质量、滑块间距等因素的函数,是个变化值;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43
q分别表示的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置的矢量,l1是滑块的间距,l3、l4分别为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zv是伺服电机与丝杠螺母副之间丝杠杆的长度,ps是丝杠导程,Fas是支撑丝杠轴承副的预紧力,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在竖直轴进给系统的设计初始阶段,给出不同配重点位置下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变化区间、各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刚度的变化区间以及对应的竖直轴进给系统模态频率的分布规律,实现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为选择合适的主轴转速、切削参数等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图3a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振型沿Y轴平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b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振型扰X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c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振型扰Y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d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振型沿X轴平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e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振型扰Z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1中,伺服电机1,联轴器2,前端支撑单元3,末端支撑单元4,丝杠5,直线导轨6,滑块副7,溜板8,主轴箱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能够在设计之初就能够主动确定,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含有配重装置的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利用CAD软件通过建立的CAD模型获取竖直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并给出含有移动部件质心位置坐标系的竖直轴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以及两导轨之间的跨距、两滑块之间的间距的尺寸关系图,如图1所示;明确给出了竖直轴进给系统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以及配重设计点位置与质心位置的尺寸关系、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的尺寸关系。
步骤2,根据图1中的尺寸关系,基于力平衡原理对不同配重点位置下的导轨滑块副的受力进行分析,定量计算得出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与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具体的,分析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滑块副的受力状态,计算出各个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与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导轨跨距之间的关系;
步骤3,根据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数值,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每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
步骤4,根据图1中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尺寸关系图,将导轨滑块副等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将丝杠杆等效为2节点4自由度的梁单元,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采用混合单元法对竖直轴进给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等效,得到等效动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
步骤5,根据等效的动力学模型和达朗贝尔原理以及尺寸关系,建立竖直轴进给系统的变系数动力学方程,编程求解该竖直轴进给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规律。基于计算得出的进给系统模态频率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工程需求,给出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实现该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
本发明能够在数控机床竖直轴配重点位置的设计阶段快速给出该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实现竖直轴配重点位置的主动确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带有配重系统的竖直轴进给系统,在初始设计阶段根据其CAD模型,利用三维软件设置材料的密度并计算出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与质量大小,并标识出配重点设计的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的距离尺寸l3(配重点位置沿X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l4(配重点位置沿Y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同一导轨上两滑块之间的间距l1、两导轨之间的跨距l2,见图1所示;
步骤2,由步骤1,中计算得出移动部件的质量m,结合图1中的尺寸关系,基于力平移/力平衡原理,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并假设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与X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切向力与Y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列出不同配重点下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71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72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73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74
式中: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l1、l2、l3、l4分别为滑块的间距、导轨的跨距、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利用公式(1)~(4)即可计算出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g为重力加速度;P1N、P2N、P3N、P4N分别代表的是四个导轨滑块副1、2、3、4的法向力,P1T、P2T、P3T、P4T分别是四个导轨滑块副1、2、3、4的切向力。
步骤2中,定量给出了滑块副的法向受力与滑块间距、配重点位置沿滑块法向(X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的关系,也定量给出了滑块副的切向受力与滑块间距、配重点位置沿滑块切向(Y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的关系;结合图1并假设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与X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切向力与Y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公式(1)、(2)、(3)、(4)分别给出了滑块1、2、3、4的法向力以及滑块1、2、3、4的切向力。
步骤3,由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切向受力大小,再借助于弹性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每个滑块副等效法向刚度如公式(5)、等效切向刚度的计算公式如公式(6),定量得出了各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等效切向刚度随不同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的变化规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81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82
式中:Qci-ad、δad、αsg、inum、Kh分别是滚珠的接触力、接触变形、接触角、承载的滚珠数量以及弹性赫兹接触系数。其中,公式(5)、(6)中已经说明了切向和法向受力的关系,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83
代表的是接触刚度,sin2αsg是接触刚度与法向刚度之间的关系,inum是滚珠的个数。
步骤3中借助于弹性赫兹接触理论,定量给出了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切向刚度随不同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公式(5)、(6)分别给出了每个滑块副等效法向/切向刚度的计算方法。
步骤4,将各个导轨滑块副均等效为两个弹簧-阻尼单元,一个是法向,一个是切向,它是配重点位置和滑块间距的函数,随配重点位置和滑块间距的不同而变化;将丝杠螺母副、支撑轴承副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支撑轴承副、丝杠螺母副的等效轴向刚度与配重点位置无关;将丝杠杆等效为2节点4自由度的梁单元,每个节点有一个旋转的自由度和一个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根据图1的结构示意图及尺寸关系,采用混合单元法建立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图2中,a、b、c、d是该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节点编号,①、②是该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n节点2n自由度梁单元;
步骤5,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并根据图2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配重点位置、导轨的跨距、及其滑块间距因素影响下的竖直轴进给系统变系数动力学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91
式中:M、C、K分别是系统的质量、阻尼与刚度矩阵。其中,刚度矩阵是配重系统的平衡点位置、移动部件总质量、滑块间距等因素的函数,是个变化值。
Figure BDA0001960735690000092
q分别表示的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置的矢量,l1是滑块的间距,l3、l4分别为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zv是伺服电机与丝杠螺母副之间丝杠杆的长度,ps是丝杠导程,Fas是支撑丝杠轴承副的预紧力,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
结合步骤3确定的结合部刚度参数,对公式(7)进行编程求解,计算得到竖直轴进给系统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3a~图3e所示。图3a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是振型沿Y轴平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b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是振型扰X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c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是振型扰Y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d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是振型沿X轴平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图3e为本发明中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随配重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是振型扰Z轴转动对应的模态频率;
基于加工零件时的切削参数以及主轴转速等工艺参数的工程需求,结合计算得到的变化规律,给出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合适的位置,最终实现配重点位置的主动设计。

Claims (6)

1.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CAD软件通过建立的CAD模型获取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中竖直移动部件的质心位置,并确定含有移动部件质心位置坐标系的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结构,两导轨之间的跨距,两滑块之间的间距,以及结构的尺寸关系;
步骤2,根据尺寸关系,基于力平衡原理分析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的导轨滑块副的受力状态,定量计算得出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与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导轨跨距之间的关系;
步骤3,根据不同配重点位置、导轨跨距和滑块间距下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和切向受力数值,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每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
步骤4,根据竖直轴进给系统的结构以及尺寸关系,将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将丝杠杆等效为n节点2n自由度的梁单元,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采用混合单元法对竖直轴进给系统进行动力学模型等效,得到等效动力学模型;
步骤5,根据等效的动力学模型和达朗贝尔原理以及尺寸关系,建立竖直轴进给系统的变系数动力学方程,求解该竖直轴进给系统的模态频率分布规律;根据模态频率分布规律得到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为Z轴,以平行移动部件的方向为Y轴,以垂直移动部件的方向为X轴,建立移动部件质心位置坐标系;则所述的结构的尺寸关系包括,
配重点位置沿X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l3
配重点位置沿Y向与移动部件质心之间距离l4
同一导轨上两滑块之间的间距l1
两导轨之间的跨距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假设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与X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切向力与Y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列出不同配重点下各个导轨滑块副的受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21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22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23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24
式中: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l1、l2、l3、l4分别为滑块的间距、导轨的跨距、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P1N、P2N、P3N、P4N分别代表的是四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力,P1T、P2T、P3T、P4T分别是四个导轨滑块副的切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由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各个导轨滑块副的法向受力、切向受力大小,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每个滑块副等效法向刚度如公式(5)、等效切向刚度的计算公式如公式(6);从而定量得出了各个导轨滑块副的等效法向刚度、等效切向刚度随不同配重点位置、滑块间距的变化规律;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31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32
式中:Qci-ad、δad、αsg、inum、Kh分别是滚珠的接触力、接触变形、接触角、承载的滚珠数量以及弹性赫兹接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具体的,将各个导轨滑块副均等效为两个弹簧-阻尼单元,一个是法向,一个是切向;将丝杠螺母副、支撑轴承副动结合部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将丝杠杆等效为n节点2n自由度的梁单元,每个节点有一个旋转的自由度和一个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将移动部件等效为集中质量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并根据等效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配重点位置、导轨的跨距、及其滑块间距因素影响下的竖直轴进给系统变系数动力学方程,如下: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33
式中:M、C、K分别是系统的质量、阻尼与刚度矩阵;刚度矩阵是配重系统的平衡点位置、移动部件总质量、滑块间距等因素的函数,是个变化值;
Figure FDA0002302718290000034
q分别表示的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置的矢量,l1是滑块的间距,l3、l4分别为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X轴方向上的距离、配重点位置与移动部件质心位置沿Y轴方向上的距离,zv是伺服电机与丝杠螺母副之间丝杠杆的长度,ps是丝杠导程,Fas是支撑丝杠轴承副的预紧力,m为系统移动部件的总质量。
CN201910082236.7A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Active CN109732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236.7A CN10973240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236.7A CN10973240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2408A CN109732408A (zh) 2019-05-10
CN109732408B true CN109732408B (zh) 2020-03-31

Family

ID=6636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2236.7A Active CN10973240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2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5246B (zh) * 2019-12-19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滚珠直线导轨装配平行度的确定方法
CN112792579B (zh) * 2021-01-03 2022-02-08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双轨六滑块滚动导轨副的刚度设计方法
CN113282995B (zh) * 2021-06-11 2022-11-22 重庆大学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8302B (en) * 2010-03-02 2012-02-15 Cinetic Landis Ltd A machine axis including a counterbalance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02305114U (zh) * 2012-02-10 2012-07-04 成都凯泉铁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动平衡机的配重点辅助定位装置
CN106815407A (zh) * 2016-12-22 2017-06-09 四川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整机动态性能优化方法
CN108593204B (zh) * 2018-04-10 2020-04-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超精密主轴的动平衡精度提升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2408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2408B (zh)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Huo et al. A holistic integrated dynamic design and modelling approach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precision micro-milling machines
Bianchi et al. Towards virtual engineering in machine tool design
Matsubara et al. Model-reference feedforward controller design for high-accuracy contouring control of machine tool axes
Oba et al. Simultaneous tool posture and polishing force control of unknown curved surface using serial-parallel mechanism polishing machine
Li et al. Compensation of dynamic mechanical tracking errors in ball screw drives
D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speed 3-axis machine tool using a novel parallel-kinematics XY table
Anand et al.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lathe spindle using ANSYS
CN111015246B (zh) 基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滚珠直线导轨装配平行度的确定方法
Sarhan et al. Improvement on a CNC gantry machine structure design for higher machining speed capability
Vázquez et al. Evaluation of machine-tool motion accuracy using a CNC machining center in micro-milling processes
Huynh et al. ROBOTIC MACHINING SIMULATION USING A SIMPLIFIED MULTIBODY MODEL.
Li et al. Effects of Velocity on Elastic Deformation in Ball Screw Drives and its Compensation
Chris et al.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Friction and Weight Forces on Linear Feed Axes as Part of a Disturbance Observer
Sato et al. Influence of NC Program Quality and Geometric Errors Onto S-Shape Machining Accuracy
Fujita et 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Disturbance Force Model for Feed Drive Systems of Machine Tools
Chan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High-Precision Horizontal Machine Tools
Stan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response times of the feed kinematical linkages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path error
Cunfan et al. Acceleration-Dependent Analysis of Vertical Ball Screw Feed System without Counterweight
El-Dahabi et al. Effect of machine-tool rigidity on geometric error formation in turning operation
Gao et 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dynamic model of eccentric shaft grinder
Laguna Serrano Machining System Measurement and Modelling
Antonenko et al. An Increase in Heavy Machines’ Accuracy by Controlling the Carrier System Parameters
Wiesauer et al.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for non-linear friction models of machine tool feed drives
CN115391956A (zh) 一种服役态下高速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