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1026A -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1026A
CN109731026A CN201811561896.5A CN201811561896A CN109731026A CN 109731026 A CN109731026 A CN 109731026A CN 201811561896 A CN201811561896 A CN 201811561896A CN 109731026 A CN109731026 A CN 109731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afflower
broken bone
substituted
croc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18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18115618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1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1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1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制作方法,即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药红花,其特点是:所述红花与β‑谷甾醇、大黄素、京尼平苷、藏红花素配伍,所述上述蒙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红花6‑10份,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红花的药效,消肿止痛、活血作用大幅增强,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等骨伤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望成为治疗骨伤的常用蒙药。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制作方法,即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骨伤有: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等。对其治疗,采用的方法各异,而蒙医对骨伤的治疗却具有独到见解和独特的方法,并形成了许多治疗骨伤的蒙药验方,这些验方是古代蒙古民族人民劳动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一直流传至今,几乎未经任何改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传统蒙医药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在蒙医的验方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成分,甚至毒性成分,各成分混合在一起,导致蒙药用药剂量大,显效慢,毒副作用强,不便使用,不便储存运输,限制了蒙药的开发利用。其制备方法也多为将药材生粉全部粉碎,全部入药,限制了药物有效部位的发挥作用的效率。众所周知,蒙医中常用于骨伤的典型原料药之一为红花,蒙古名古日古木、额利格内赛茵,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有清肝热,活血,止痛,消肿,滋养正精之功效,并且形成了许多以红花为君药的治疗骨伤的蒙药处方,但上述处方中,药的味数较多,疗效不显著,配伍不确切、不精准,非配伍药物或成分也混入其中,导致用药剂量大,显效慢,毒副作用强,不便使用,不便储存运输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找到一种与红花配伍精准,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以及科学有效的制备方法成为了蒙医药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更适合与红花配伍,具有消肿止痛,活血之功效的外用蒙药,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蒙药的制备方法。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包括原料药红花,其特点是:所述红花与β-谷甾醇、大黄素、京尼平苷、藏红花素配伍,所述上述蒙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红花6-10份,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
所述原料药按重量份加入血竭2-4份,冰片1-2份。
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由8-10份文冠木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8—10份沙参替代,所述的大黄素0.1—0.2份由3-5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5—8份三七替代,所述的大黄素1—2份由4-6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粉碎,过100目筛,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制成硬膏剂。
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文冠木、栀子或沙参、大黄、栀子或三七、大黄、栀子,放入乙醚中,超声处理30Min,过滤,弃掉滤液,取滤渣,依次放入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中,5—10度条件下,分别超声处理1h,过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65%的乙醇提取、85%的乙醇提取的滤液,浓缩滤液,使含液量为15%—25%,再与其它原料药粉末混匀,与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硬膏剂。
所述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红花的药效,消肿止痛、活血作用大幅增强,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等骨伤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望成为治疗骨伤的常用蒙药。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按重量份取以下原料药:红花6-10份,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优选红花8份,β-谷甾醇1份,大黄素1.5份,京尼平苷0.25份,藏红花素0.3份。红花粉碎,过100目筛,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使用方法: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
注意事项:皮肤溃疡,开放性外伤者禁用。严重过敏者慎用。
原料药分析:
红花,蒙古名古日古木、额利格内赛茵。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本品味甘、微苦,性凉、重、钝、软、固。有清肝热,活血,止痛,调经,消肿,滋养正精之功效。用于肝肿大、肝损伤,目黄,肝血热盛等肝脏新陈患疾;肝肿大,肝功衰弱。
β-谷甾醇,英文:sitosterol,别名:beta-谷甾醇,植物甾醇,(3β)-豆甾-5-烯-3-醇,谷固醇,谷甾醇,麦固醇。分子式C29H50O。甾醇是一类有生理活性的物质,用于药物能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环。谷甾醇无毒,对皮肤无刺激,具有显著的抗炎功能,可用于治疗皮肤癌及皮肤溃疡,并有降胆固醇、止咳、祛痰、抑制肿瘤和修复组织的作用。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及慢性气管炎,亦用于早期子宫颈癌及皮肤溃疡等。
大黄素,是一种橙黄色长针状结晶,在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熔点256℃~257℃,具有蒽醌的特殊反应,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在临床上,用大黄素纯品治疗肿癌,主要用于白血病、胃癌等肿瘤,而最常用的则用于抑菌。它对很多细菌如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孤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枯草杆菌、草分枝杆菌、淋球菌、炭宜杆菌、草状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球菌、链球菌更为有效。本品对真菌、病毒、原虫也有效。同时,还具有利尿、利胆、解痉、降低血压抑制免疫功能等作用。近代临床几乎各科都用,如治疗乙型脑炎与腮腺炎、伤寒、痢疾、尿路感染、淋病、肺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病、中耳炎、脉管炎等,和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急性及亚急性阑尾炎、烧伤、小儿麻痹、湿疹及若干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另外可治疗肝炎、蛲虫、口腔炎、口唇溃疡、消化不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因此,大黄素在临床上应用极广。
京尼平苷(geniposide),是一种环烯醚萜葡萄糖苷,易溶于水,京尼平苷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此外,京尼平苷还有一定的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藏红花素(Crocin),系藏红花酸与二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酯,又含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约2%、挥发油0.4~1.3%。药理作用: 利胆等。
处方分析:红花,活血,消肿,止痛,滋养正精,为君药,辅以β-谷甾醇,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环,佐以京尼平苷,抗炎和治疗软组织损伤,以大黄素,进一步抗菌消炎,上述药物与红花共奏消肿止痛,活血之功效,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等骨伤病。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特点,制定本发明的治愈好转标准。治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消失,各项下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好转,如疼痛感减退,炎症消退等,各项下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无任何变化,各项下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2003年以来,采用本发明治疗骨伤患者120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0人,颈椎病患者30人,肩周炎患者29人,腰腿疼痛患者31人,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实验病例均经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疾病类型、例数及治疗情况如下表: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可见,使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疾病的治愈率均在60%以上,平均治愈率为61.7%,总有效率均在83.3%以上,平均总有效率为86.7%,治疗效果良好。随访调查,药物对患者均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原料药按重量份加入血竭2-4份,冰片1-2份。即:红花6-10份,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血竭2-4份,冰片1-2份。优选:红花8份,β-谷甾醇1份,大黄素1.5份,京尼平苷0.25份,藏红花素0.3份,血竭3份,冰片1.5份。取红花、血竭、冰片粉碎,过100目筛,再与β-谷甾醇、大黄素、京尼平苷、藏红花素,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使用方法: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
注意事项:皮肤溃疡,开放性外伤者禁用。严重过敏者慎用。
新增原料药分析:
血竭,蒙古名马特日音—齐苏,异名楚斯仁—日哈格《观者之喜》,来源于棕榈科植物龙血藤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药理作用:抗炎、抗血栓、抗菌等。药性:味甘、咸,性平。功能主治:止血、疗伤、生肌、消肿、止痛,主治经血淋漓,外伤出血,骨折,跌打伤,内伤瘀痛。
冰片,蒙古名锡乐—嘎不日《认药白晶鉴》,异名查干—嘎不日《无误蒙药鉴》,洛都呼金—毛敦嘎不日《蒙药学》。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化合物。药性:味苦、辛、涩、性寒。效糙、轻、钝、稀、动、淡、柔。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止痛。主治炽热,疫热、陈热,讧热,伤热,毒热,丹毒,牙痛,目赤,咽喉红肿,口舌生疮。
处方分析:本实施例的处方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红花、β-谷甾醇、大黄素 、京尼平苷、藏红花素,的基础上加入了血竭,增强红花消肿、止痛、生肌之功效,加入冰片,除了增强消肿,止痛之功效外,还进一步的清热、消炎,上述各药相辅相成,共奏消肿止痛,活血之功效。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特点,制定本发明的治愈好转标准。治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消失,各项下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好转,如疼痛感减退,炎症消退等,各项下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无任何变化,各项下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2005年以来,采用本发明治疗骨伤患者121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0人,颈椎病患者30人,肩周炎患者30人,腰腿疼痛患者31人,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实验病例均经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疾病类型、例数及治疗情况如下表: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可见,使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疾病的治愈率均在63.3%以上,平均治愈率为66.1%,总有效率均在90.0%以上,平均总有效率为90.9%,较第一种实施例的平均治愈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平均总有效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治疗效果良好。随访调查,药物对患者均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第三种实施例: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由8-10份文冠木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即:红花6-10份,文冠木8-10份,栀子4-6份,血竭2-4份,冰片1-2份,优选红花8份,文冠木9份,栀子5份,血竭3份,冰片1.5份。
制备方法一: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文冠木、栀子、血竭、冰片、红花,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制备方法二: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文冠木、栀子,放入乙醚中,超声处理30Min,过滤,弃掉滤液,取滤渣,依次放入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中,5—10度条件下,分别超声处理1h,过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65%的乙醇提取、85%的乙醇提取的滤液,浓缩滤液,使含液量为15%—25%,再与其它原料药(血竭、冰片、红花)粉末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新增原料药分析:
文冠木,蒙古名僧登、赫额日茵.陶来茵—博热、格热勒图吉木斯、希拉—僧登。为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Xanthoccerassorbifolia Bunge)的干燥心材。本品味甘、涩、微苦,性凉、燥、涩、浮、轻。有燥黄水,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关节酸痛,运动障碍,皮肤瘙痒等黄水扩散症及心脏黄水病等。文冠木中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豆甾醇、大黄酚、槲皮素等成分。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果实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甙(gardenoside),都桷子甙(geniposide),都桷子素龙胆双糖甙(genipin-1-gentiobi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酮甙(gardo-side),京尼平苷,鸡屎藤次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acid),去乙酰基车叶草甙酸(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去乙酰车叶草甙酸甲酯(methyl deacetyl asperulosidate),10-乙酰基都桷子甙(10-acetylgeniposide) 6〃-对香豆酰基都桷子素龙胆双糖甙( 6〃-p-coumaroyl genipin gentiobio-side)。又含酸类成分: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3,4-二-O-咖啡酰其奎宁酸(3,-4-di-O-caffeoyl quinicacid),3-O-咖啡酰基-4-O-芥子酰基奎宁酸(3-O-caffeoyl-4-O-sinapoyl quinic acid),3,5-二-O-咖啡酰基-4-O-(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奎宁酸[3,5-di-O-caffeoyl-4-O-(3-hydroxy-3-methyl)glutaroyl quinic acid],3,4-二咖啡酰基-5-(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奎宁酸[3,4-dicaffeovl-5-(3-hydroxy-3-methyl glutaroyl)quinic acid],藏红花酸(cro-cetin),藏红花素(crocin),熊果酸(ursolic acid),藏红花素葡萄糖甙(crocinglucoside)等。还含黄酮类成分:芸香甙(rutin)以及D-甘露醇(D-mannit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choline),二十九烷(nonacosane),叶黄素(xanthophyll)等。 果皮及种子中也含栀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甙酸、都桷子素龙胆双糖甙。
处方分析:经过大量原料药的挑选实验,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衡量标准,所述的β-谷甾醇、大黄素由文冠木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藏红花素由栀子替代,并且在优化的制备方法中,将文冠木、栀子进行了提取,其目的是找到与红花精准配伍的前提下,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
制备方法分析:将文冠木、栀子先用乙醚去除部分无效成分,在分别用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提取有效部位,这种处理方法,较只用文冠木、栀子原料药,进一步加大了与红花配伍的精准性,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制得硬膏剂,其目的是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实验结果也成分证实了这个理论,同等条件下,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高于第一种制备方法的,治愈率、有效率都有平均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下面优选第二种制备方法,实验内容及数据如下。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特点,制定本发明的治愈好转标准。治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消失,各项下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好转,如疼痛感减退,炎症消退等,各项下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无任何变化,各项下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2008年以来,采用本发明治疗骨伤患者122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1人,颈椎病患者30人,肩周炎患者30人,腰腿疼痛患者31人,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实验病例均经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疾病类型、例数及治疗情况如下表: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可见,使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疾病的治愈率均在58.1%以上,平均治愈率为63.1%,总有效率均在83.9%以上,平均总有效率为88.5%,较第二种实施例的平均治愈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平均总有效率降低了2.4个百分点,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效果并无显著的变化,因此,上述原料药可作为替代品,从而降低药物的成本,扩大药物了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此外,随访调查,药物对患者均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第四种实施例,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8—10份沙参替代,所述的大黄素0.1—0.2份由3-5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即红花6-10份,沙参8—10份,大黄3-5份,栀子4-6份,血竭2-4份,冰片1-2份。优选红花8份,沙参9份,大黄4份,栀子5份,血竭3份,冰片1.5份。
制备方法一: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沙参、大黄、栀子、血竭、冰片、红花,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制备方法二: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沙参、大黄、栀子,放入乙醚中,超声处理30Min,过滤,弃掉滤液,取滤渣,依次放入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中,5—10度条件下,分别超声处理1h,过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65%的乙醇提取、85%的乙醇提取的滤液,浓缩滤液,使含液量为15%—25%,再与其它原料药(血竭、冰片、红花)粉末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新增原料药分析:
沙参Adenophora stricta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据有关资料,轮叶沙参的根中含三萜皂甙和淀粉.珊瑚菜的根含生物碱、丰富的淀粉;果实含珊瑚菜素(Phellopterin), 并析得王草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各种沙参属药用植物的根脂溶性成分中均含有棕榈酰β-谷甾醇、羽扇豆烯酮、β-谷甾醇和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可清热养阴,润肺止咳,具有祛痰、强心、解热、镇痛、抗真菌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处方分析:经过大量原料药的挑选实验,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衡量标准,所述的β-谷甾醇由沙参替代,所述的大黄素由由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藏红花素由栀子替代,并且在优化的制备方法中,将沙参、大黄、栀子进行了提取,其目的是找到与红花精准配伍的前提下,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
制备方法分析:将沙参、大黄、栀子先用乙醚去除部分无效成分,在分别用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提取有效部位,这种处理方法,较只用沙参、大黄、栀子原料药,进一步加大了与红花配伍的精准性,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制得硬膏剂,其目的是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实验结果也成分证实了这个理论,同等条件下,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高于第一种制备方法的,治愈率、有效率都有平均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下面优选第二种制备方法,实验内容及数据如下。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特点,制定本发明的治愈好转标准。治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消失,各项下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好转,如疼痛感减退,炎症消退等,各项下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无任何变化,各项下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2008年以来,采用本发明治疗骨伤患者120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0人,颈椎病患者30人,肩周炎患者30人,腰腿疼痛患者30人,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实验病例均经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疾病类型、例数及治疗情况如下表: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可见,使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疾病的治愈率均在60.0%以上,平均治愈率为63.1%,总有效率均在86.7%以上,平均总有效率为87.5%,较第二种实施例的平均治愈率降低了2.8个百分点,平均总有效率降低了3.4个百分点,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效果并无显著的变化,因此,上述原料药可作为替代品,从而降低药物的成本,扩大药物了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此外,随访调查,药物对患者均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第五种实施例,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5—8份三七替代,所述的大黄素1—2份由4-6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即红花6-10份,三七5—8份,大黄4-6份,栀子4-6份,血竭2-4份,冰片1-2份。优选红花8份,三七6.5份,大黄5份,栀子5份,血竭3份,冰片1.5份。
制备方法一: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三七、大黄、栀子、血竭、冰片、红花,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制备方法二: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三七、大黄、栀子,放入乙醚中,超声处理30Min,过滤,弃掉滤液,取滤渣,依次放入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中,5—10度条件下,分别超声处理1h,过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65%的乙醇提取、85%的乙醇提取的滤液,浓缩滤液,使含液量为15%—25%,再与其它原料药(血竭、冰片、红花,)粉末混匀,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按常规方法制成硬膏剂,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具体为橡胶、松香、黄凡士林、羊毛脂、氧化锌,上述制备硬膏剂的方法包括压胶、浸胶、打膏、涂膏成型等,均为常规方法,为现有技术,并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不做详述。
新增原料药分析: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含有植物油脂、淄醇和炔、烯、烃类化合物。科学家从三七根、花、果实中均分得了β-谷淄醇,具有降血脂及抗皮肤溃疡等作用。从三七根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了炔烯烃类化合物—人参炔三醇(panaxytriol),该化合物为三七中的氨基酸成分。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且具有较强的防癌和抗癌作用。目前,文山三七中分离到17种氨基酸,有7种为体体必需,其中有一种特殊氨基酸称为三七素(dencichine),具有非常好的止血作用。人参属的几种名贵中药均含有止血成分三七素,但以三七含量最高(0.90%),人参次之(0.50%),西洋参最低(0.31%),因此,三七的止血活性最好。
处方分析:经过大量原料药的挑选实验,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衡量标准,所述的β-谷甾醇由三七替代,所述的大黄素由由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藏红花素由栀子替代,并且在优化的制备方法中,将三七、大黄、栀子进行了提取,其目的是找到与红花精准配伍的前提下,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
制备方法分析:将三七、大黄、栀子先用乙醚去除部分无效成分,在分别用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提取有效部位,这种处理方法,较只用三七、大黄、栀子原料药,进一步加大了与红花配伍的精准性,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制得硬膏剂,其目的是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实验结果也成分证实了这个理论,同等条件下,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高于第一种制备方法的,治愈率、有效率都有平均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下面优选第二种制备方法,实验内容及数据如下。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特点,制定本发明的治愈好转标准。治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消失,各项下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好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好转,如疼痛感减退,炎症消退等,各项下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各病的病症无任何变化,各项下检查结果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2010年以来,采用本发明治疗骨伤患者125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1人,颈椎病患者31人,肩周炎患者31人,腰腿疼痛患者32人,外用,贴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实验病例均经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诊断确诊,疾病类型、例数及治疗情况如下表: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可见,使用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疾病的治愈率均在61.3%以上,平均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均在87.1%以上,平均总有效率为89.6%,较第二种实施例的平均治愈率降低了2.9个百分点,平均总有效率降低了1.3个百分点,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效果并无显著的变化,因此,上述原料药可作为替代品,从而降低药物的成本,扩大药物了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Claims (8)

1.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包括红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花与β-谷甾醇、大黄素、京尼平苷、藏红花素配伍,所述上述蒙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红花6-10份,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按重量份加入血竭2-4份,冰片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大黄素1—2份由8-10份文冠木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8—10份沙参替代,所述的大黄素0.1—0.2份由3-5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β-谷甾醇0.5—1.5份由5—8份三七替代,所述的大黄素1—2份由4-6份大黄替代;所述的京尼平苷0.2—0.3份,藏红花素0.1—0.5份由4-6份栀子替代。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粉碎,过100目筛,加入3.7—4倍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每100cm2布上涂1.2—1.5g膏浆薄层,规格为7cm*10cm,制成硬膏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取文冠木、栀子或沙参、大黄、栀子或三七、大黄、栀子,放入乙醚中,超声处理30Min,过滤,弃掉滤液,取滤渣,依次放入乙酸乙酯、65%的乙醇、85%的乙醇中,5—10度条件下,分别超声处理1h,过滤,合并乙酸乙酯提取、65%的乙醇提取、85%的乙醇提取的滤液,浓缩滤液,使含液量为15%—25%,再与其它原料药粉末混匀,与基质混匀,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硬膏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橡胶或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的基质。
CN201811561896.5A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731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1896.5A CN109731026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1896.5A CN109731026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1026A true CN109731026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1896.5A Pending CN109731026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10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609A (zh) * 2020-06-30 2020-08-14 姜国旗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5223A (zh) * 2018-08-07 2018-11-16 家胜男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5223A (zh) * 2018-08-07 2018-11-16 家胜男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国荣等: "蒙药希诺 生肌长皮膏外用治疗大鼠软组织创面的实验研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609A (zh) * 2020-06-30 2020-08-14 姜国旗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药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7685A (zh) 一种外用药膏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皮肤创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582899B (zh) 一种清热止血的蒙药及其制造工艺
CN1109554C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病的药
CN108478767A (zh) 用于治疗关节肿胀疼痛的膏药
CN104161977B (zh) 一种用于防治鸡传染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444B (zh) 多功效外用药及其浸泡剂的制备方法
CN109731026A (zh) 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530B (zh) 用于治疗变异性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66397A (zh) 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
CN109394950A (zh) 治疗骨伤的外用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4824A (zh) 一种接骨止痛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2377A (zh) 一种痤疮治疗修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853768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35959A (zh)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723B (zh) 一种含肉桂油的烧烫伤药
CN105596695B (zh) 蒙药棘豆止咳散
CN104127686A (zh) 一种外用药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9845B (zh) 一种利用大胡蜂蜂针液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13C (zh) 抗萎益肾胶囊
CN106798791A (zh)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
CN106728456A (zh)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外敷剂的制备方法
CN101066128A (zh) 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
CN104587253A (zh) 一种防治头颈部放射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688A (zh) 一种中药外用药膏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缓解和/或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27176A (zh) 一种防治硅肺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