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5586A - 进出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进出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5586A
CN109725586A CN201711035921.1A CN201711035921A CN109725586A CN 109725586 A CN109725586 A CN 109725586A CN 201711035921 A CN201711035921 A CN 201711035921A CN 109725586 A CN109725586 A CN 109725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cabinet body
sieve pore
sieve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59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Chi Sta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 Chi Sta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 Chi Sta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Xi Chi Sta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59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5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58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交换机设置在控制柜中,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带有筛孔的筛板一、带有筛孔的筛板二、进气扇、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与抽气扇,带有筛孔的筛板一固联于柜体的一边,固联后的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与所述柜体之间保留有间隔,另外柜体的另一边设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二,柜体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之间保留有间隔;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贯通槽常常使得颗粒物杂质的涌至使得交换机受到污损的缺陷。

Description

进出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舶智能通信系统,CDMAModem和远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器经由以太网线与以太网集线器连接,海事卫星Mini-C站、海事卫星F站和海事卫星B站与远洋船舶智能通信控制器连接。以太网集线器输入端还连接有船端邮件服务器。这样的船舶通信系统,能够对通信费用、速率、效率进行综合智能分析并进行智能路由 ,实现对通信信道和通信方式的控制,达到性价比最高,效果最佳的同时,实现岸基对本系统船载设备的远程控制,可以方便有效、直观实时、低成本地实现对船舶的调度管理,弥补目前船舶调度管理中通信手段成本高的不足。但该系统还是无法实现对船舶和海上人员的精确定位,进行实施搜救。
由此便推出了一种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
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至少一交换机、至少一岸基基站、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所述中心管理平台包括一通信服务器、一数据服务器和一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均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均与岸基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安装于船舶上,所述船舶电子信标包括:标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船载移动通信模块、船载RFID
发射模块;所述船舶电子信标能将船舶RFID标签的信息经由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或船载RFID发射模块发送至岸基基站;所述岸基基站包括岸基RFID读取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岸基RFID读取模块读取船载RFID发射模块所发送的信息,移动通信模块读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所发送的信息,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将岸基基站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与中心管理平台进行通信;
所述数据服务器对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岸基基站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管理;
所述通信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交换机以基于GIS的电子地图应用为基础,支持多个RFID模块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同时在线,将岸基基站、多个船舶电子信标组建一动态的进出港管理系统;
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时,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经由RFID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以外时,经由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岸基基站获得的船舶RFID标签经所述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发送给中心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平台对船舶的进出港进行管理,并进行船舶进出港的相关监管。
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所述中心管理平台通信;所述监控单元能对岸基基站能否进行正常运作进行监控管理。
所述岸基基站架设于港口码头,岸基基站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或RFID信道与船舶电子信标进行数据交换与解析,从而判断船舶电子信标距离岸基基站的方向、距离和进出港行为,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经由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将信息传递到中心管理平台。
当船舶电子信标经由船载RFID发射模块将船舶RFID标签发送给岸基基
站时,岸基基站经由岸基RFID读取模块进行接收;当船舶电子信标经由船载移动通信模块将船舶RFID标签发送给岸基基站时,岸基基站经由移动通信模块进行接收。
经由通信服务器和交换机将岸基基站、多个船舶电子信标组建一动态的船舶识别管理平台,经由数据服务器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时,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经由RFID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船舶电子信标与岸基基站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以外时,经由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岸基基站获得的船舶RFID标签经所述数据汇聚传输模块发送给中心管理平台,中心管理平台对船舶的进出港进行管理。本发明把传统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从而将管理漏洞最大程度降低。
为了防护交换机,往往把交换机设置在控制柜里,交换机一旦开始工作往往就是连续不断工作不短的周期,这样会导致交换机升温,使得交换机工作不顺畅或者毁损,要达到交换机的制冷,常常就在控制柜上开有若干贯通槽,然而贯通槽常常使得颗粒物杂质的涌至,使得交换机受到污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贯通槽常常使得颗粒物杂质的涌至使得交换机受到污损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1、至少一交换机2;所述中心管理平台1包括一通信服务器11、一数据服务器12和一应用服务器13;通信服务器11、数据服务器12、应用服务器13均与交换机2连接;
所述交换机2设置在控制柜中,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A1、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进气扇A7、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与抽气扇A9,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固联于柜体A1的一边,固联后的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与所述柜体A1之间保留有间隔,另外柜体A1的另一边设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柜体A1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之间保留有间隔。
进气扇A7都设于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与所述柜体A1之间保留的间隔中,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设在柜体A1的中空内部的一边,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各自相连于一对进气扇A7的出气端上,抽气扇A9设于柜体A1的外表面的另一边,另外抽气扇A9设在柜体A1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间的间隔中。
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同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的外表面上都贴附着一片带有筛孔的塑料片,所述塑料片的筛孔的大小同所述筛板一A2的筛孔的大小或者筛板二A6的筛孔的大小一致。
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都是拱状架构,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拱状内表面上开有若干贯通腔,进气扇A7送进的气流传递到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里面,还经由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上的贯通腔涌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各自启动一对进气扇A7同抽气扇A9,一对进气扇A7把气流送达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里面,还经由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拱状架构的贯通腔把气流送出,改善柜体A1里面的制冷性能,同时一对抽气扇A9能实时的把柜体A1 里面的温升的气流抽去,以此改善控制柜里气流的效率,因为进气扇A7同抽气扇A9之外各自带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同塑料片,能避免颗粒物杂质渗入柜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岸基基站和船舶电子信标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柜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柜的里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腔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5所示,进出港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1、至少一交换机2;所述中心管理平台1包括一通信服务器11、一数据服务器12和一应用服务器13;通信服务器11、数据服务器12、应用服务器13均与交换机2连接;
所述交换机2设置在控制柜中,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A1、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进气扇A7、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与抽气扇A9,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固联于柜体A1的一边,固联后的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与所述柜体A1之间保留有间隔,另外柜体A1的另一边设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柜体A1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之间保留有间隔。
进气扇A7都设于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与所述柜体A1之间保留的间隔中,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设在柜体A1的中空内部的一边,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各自相连于一对进气扇A7的出气端上,抽气扇A9设于柜体A1的外表面的另一边,另外抽气扇A9设在柜体A1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间的间隔中。
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同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的外表面上都贴附着一片带有筛孔的塑料片,所述塑料片的筛孔的大小同所述筛板一A2的筛孔的大小或者筛板二A6的筛孔的大小一致,能够避免颗粒物杂质涌至控制柜里。
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都是拱状架构,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拱状内表面上开有若干贯通腔,进气扇A7送进的气流传递到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里面,还经由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上的贯通腔涌出,以此对柜体A1里面的交换机执行制冷,拱状架构也能改善制冷性能。
各自启动一对进气扇A7同抽气扇A9,一对进气扇A7把气流送达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里面,还经由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A8的拱状架构的贯通腔把气流送出,改善柜体A1里面的制冷性能,同时一对抽气扇A9能实时的把柜体A1 里面的温升的气流抽去,以此改善控制柜里气流的效率,因为进气扇A7同抽气扇A9之外各自带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一A2、带有筛孔的筛板二A6同塑料片,能避免颗粒物杂质渗入柜体。
所述交换机2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岸基基站3进行通信,多个船舶电子信标4均与岸基基站3进行通信;所述船舶电子信标4安装于船舶上,所述船舶电子信标4包括:标识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41、船载移动通信模块42、船载RFID发射模块43;所述船舶电子信标4能将船舶RFID标签41的信息经由船载移动通信模块42或船载RFID发射模块43发送至岸基基站3;所述岸基基站3包括岸基RFID读取模块31、移动通信模块32和数据汇聚传输模块33,岸基RFID读取模块31读取船载RFID发射模块43所发送的信息,移动通信模块32读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42所发送的信息,数据汇聚传输模块33将岸基基站3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与中心管理平台1进行通信;
所述数据服务器12对船舶自身信息的船舶RFID标签41、岸基基站3以及多个船舶电子信标4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管理;
所述通信服务器11、应用服务器13和交换机2以基于GIS的电子地图应用为基础,支持多个RFID模块或船载移动通信模块同时在线,将岸基基站3、多个船舶电子信标4组建一动态的进出港管理系统;同时借助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中心管理平台1对船舶的管理不局限于进出港管理,还可根据实际监管要求进行拓展。
当船舶电子信标4与岸基基站3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时,船舶电子信标4与岸基基站3经由RFID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船舶电子信标4与岸基基站3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以外时,经由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岸基基站3获得的船舶RFID标签41经所述数据汇聚传输模块33发送给中心管理平台1,中心管理平台1对船舶的进出港进行管理。
该系统还包括多个的监控单元5,所述监控单元5经互联网或者网络专线与所述中心管理平台1通信;所述监控单元5能对岸基基站3能否进行正常运作进行监控管理,并进行船舶进出港的相关监管。
所述岸基基站3架设于港口码头,岸基基站3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或RFID信道与船舶电子信标进行数据交换与解析,从而判断船舶电子信标距离岸基基站的方向、距离和进出港行为,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经由数据汇聚传输模块33将信息传递到中心管理平台。
当船舶电子信标4经由船载RFID发射模块43将船舶RFID标签41发送给岸基基站3时,岸基基站3经由岸基RFID读取模块31进行接收;当船舶电子信标4经由船载移动通信模块42将船舶RFID标签41发送给岸基基站3时,岸基基站3经由移动通信模块32进行接收。船舶RFID标签41的传输方式:经由船舶电子信标4与岸基基站3间的距离在RFID传输距离内,或者距离以外来决定。
总之, 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可以极大提高船舶进出港管理的有效距离,扩展管理功能,系统经由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对船舶施行 “一船一标签”式的管理,并配合固定式岸基远程基站、中心管理平台及通信网络等,可使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打击违规出海船舶,规范渔业用工制度,进行船舶进出港的管控。
以上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Claims (4)

1.一种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至少一交换机;所述中心管理平台包括一通信服务器、一数据服务器和一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均与交换机连接;
所述交换机设置在控制柜中,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带有筛孔的筛板一、带有筛孔的筛板二、进气扇、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与抽气扇,带有筛孔的筛板一固联于柜体的一边,固联后的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与所述柜体之间保留有间隔,另外柜体的另一边设有带有筛孔的筛板二,柜体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之间保留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扇都设于所述带有筛孔的筛板一与所述柜体之间保留的间隔中,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设在柜体的中空内部的一边,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各自相连于一对进气扇的出气端上,抽气扇设于柜体的外表面的另一边,另外抽气扇设在柜体与带有筛孔的筛板二间的间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带有筛孔的筛板一同带有筛孔的筛板二的外表面上都贴附着一片带有筛孔的塑料片,所述塑料片的筛孔的大小同所述筛板一的筛孔的大小或者筛板二的筛孔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出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都是拱状架构,另外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的拱状内表面上开有若干贯通腔,进气扇送进的气流传递到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里面,还经由用于气流流动的两头贯通的腔体上的贯通腔涌出。
CN201711035921.1A 2017-10-30 2017-10-30 进出港管理系统 Withdrawn CN109725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5921.1A CN1097255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进出港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5921.1A CN1097255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进出港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586A true CN109725586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29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5921.1A Withdrawn CN109725586A (zh) 2017-10-30 2017-10-30 进出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55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2728A (zh) 基于RFID和LoRa融合网络的分布式变电站巡检系统
CN106092084A (zh) 一种实现变电站智能巡检和人员定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7295457A (zh) 一种室分天馈监控及定位方法、系统
CN106355666A (zh)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电力设备巡检装置
CN206989413U (zh) 一种空调机组远程监控系统
CN110389555B (zh) 一种船用变压器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9727329A (zh) 一种资产自动巡检系统
CN109725586A (zh) 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7488777U (zh) 进出港管理系统
CN105489064A (zh)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7491145U (zh) 进出港系统的控制柜
CN109278793A (zh) 列车轨道状态智能检测系统
CN206135931U (zh) 英文navtex海上安全信息播发工作站
CN109729440A (zh) 进出港系统的控制柜
CN201947311U (zh) 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工程机械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
CN207491434U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7491432U (zh) 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9357121U (zh) 无人机油管精准巡检系统
CN207491433U (zh) 多功能管理系统
CN109729692A (zh) 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7752499U (zh)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109729691A (zh) 多功能管理系统
CN109729690A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109726776A (zh) 结合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CN206193898U (zh) 一种基于北斗技术与rfid技术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