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0091B - 头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头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20091B CN109720091B CN201811268874.XA CN201811268874A CN109720091B CN 109720091 B CN109720091 B CN 109720091B CN 201811268874 A CN201811268874 A CN 201811268874A CN 109720091 B CN109720091 B CN 1097200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head unit
- unit
- terminal
- flow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9—Assembling head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单元。该头单元具备:第一基板,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端子;第二基板,其具有第三面,在所述第三面上设置有第三端子;第一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进行连接;第一驱动模块,其与所述第二基板电连接;第三基板,其具有第四面,在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第四端子;第二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进行连接;第二驱动模块,其与所述第三基板电连接;液体流道,其向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供给液体,所述液体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单元。
背景技术
在喷出油墨等液体从而对图像或文件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中,已知一种使用了压电元件(例如压电元件)的喷墨打印机。压电元件在打印头中与多个喷嘴各自对应地设置,并通过分别根据驱动信号而被驱动,从而在预定的时刻从喷嘴中喷出预定量的液体,由此在介质上形成点。压电元件从电气特性来看为如电容器那样的电容性负载,并且为了使各喷嘴的压电元件进行动作而需要供给充足的电流。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头主体(头单元)上设置压电元件,并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使压力产生室产生压力变化,从而从喷嘴开口喷出油墨的技术。
在这样的头单元中,近年来,提高了液体喷出装置的高速且高精细的印刷要求,具体而言,提高了超过30ipm的高速(以后,仅记载为高速)、且超过600dpi的高精度(以后,仅记载为高精度)的印刷要求。针对这样的高速且高精度的印刷要求,通过如下方式来应对该要求,即,根据使用了MEMS技术的压电元件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通过增加喷嘴数而实施的高速印刷,进而能够实现通过喷嘴的高密度化而实施的高精度印刷。
但是,由于伴随着喷嘴的高密度化以及多喷嘴化,在各喷嘴中的油墨压力上会产生偏离,从而可能会使喷嘴间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进而,产生了在现有的配线中难以供给用于对全部的压电元件进行驱动的充足的电力这样的新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81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7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具有高密度且大量的喷嘴而引起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的头单元。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实现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具备:第一基板,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端子;第二基板,其具有第三面,在所述第三面上设置有第三端子;第一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进行连接;第一驱动模块,其具有多个第一压电元件、多个第一空腔、和多个第一喷嘴,多个所述第一空腔与多个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相对应、且内部容积通过所述相对应的第一压电元件的位移而进行变化,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多个第一空腔相对应、且根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喷出液体、并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有600个以上,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基板电连接;第三基板,其具有第四面,在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第四端子;第二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进行连接;第二驱动模块,其具有多个第二压电元件、多个第二空腔、和多个第二喷嘴,所述多个第二空腔与多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相对应、且内部容积通过所述对应的第二压电元件的位移而进行变化,所述第二喷嘴为多个并与多个所述第二空腔相对应、且根据所述对应的第二空腔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喷出液体、并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有600个以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三基板电连接;液体流道,其向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供给液体,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分别沿着从所述第一喷嘴或所述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的设置,所述液体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电连接”并未被限定于直接电连接,也可以经由例如基板、配线等而被电连接。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在与第一驱动模块相连接的第二基板和与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接的第三基板之间具备液体流道,从而能够将向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供给液体的液体流道设置在第一驱动模块与第二驱动模块之间的中间点上。
由此,能够顺利地实施油墨从液体流道向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的供给。
而且,通过将第二基板的第三面以及第三基板的第四面沿着分别从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来设置,从而能够扩大被设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的液体流道。
这样,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由于能够顺利地实施油墨从液体流道向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的供给,并且,能够确保较宽的液体流道,因此,即使在具有多个模块(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油墨压力的偏差,因此,能够提高液体的喷出精度,其中,所述多个模块具有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了600个以上的喷嘴。
另外,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第一基板经由第一柔性配线基板而与第二基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一驱动模块电连接,而且,还经由第二柔性配线基板而与第三基板相连接,所述第三基板与第二驱动模块电连接。
即,第一基板使被输入的信号分支,并分别向第一驱动模块以及第二驱动模块传送。由此,能够减少分别在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中流动的电流。因此,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第一基板使信号分支并传送,从而即使在具有多喷嘴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二柔性配线基板而供给用于对多个压电元件的全部进行驱动的充足的电力。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液体流道之间。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将第一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基板与流道之间,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基板来进行保护以免从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喷出的液体(液滴)附着于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三端子上。因此,能够减少因该液滴附着于第三端子上而产生电腐蚀、短路等情况。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液体流道之间。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将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三基板与流道之间,从而能够通过第三基板来进行保护以免从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喷出的液体(液滴)附着于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四端子上。因此,能够减少因该液滴附着于第四端子上而产生电腐蚀、短路等的情况。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的位置被设为,在与从所述第一喷嘴或所述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以使第二基板的第三面与第三基板的第四面中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而设定位置,从而能够使头单元小型化。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五端子,并将使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至少一方位移的驱动信号、和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五端子向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进行传送。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在第一基板中,驱动信号和控制信号被分支,并向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被传送。这样,通过利用第一基板来使驱动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分支并传送,从而能够减少噪声对驱动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干涉,进而能够提高喷出精度。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驱动信号以及所述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三基板被传送。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驱动信号和控制信号在第一基板中被分支为,经由第一端子、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二基板而向第一驱动模块供给的路径、和经由第二端子、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三基板而向第二驱动模块供给的路径。因此,向第一柔性配线基板流动的基于驱动信号以及控制信号的电流、以及向第二柔性配线基板流动的基于驱动信号以及控制信号的电流分别小于向第一基板(头单元)输入的电流。因此,即使在设置于头单元的内部的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配线的线直径较细的情况下,也减少了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以及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发热,并能够供给用于对多个压电元件的全部进行驱动的充足的电力。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有外壁部,所述外壁部包围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在信号被传送的第一柔性配线与外壁部之间设置第二基板,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基板来保护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噪声的影响的第一柔性配线。因此,能够减少噪声对通过第一柔性配线基板而被传送的信号进行干扰的情况,例如,在通过第一柔性配线基板而被传送的信号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时,能够提高从第一驱动模块喷出的液体的喷出精度。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外壁部包围所述第三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头单元中,通过在信号被传送的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与外壁部之间设置第三基板,从而能够通过第三基板来保护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噪声的影响的第二柔性配线基板。因此,能够减少噪声对通过第二柔性配线基板而被传送的信号进行干扰的情况,例如,在通过第二柔性配线基板而被传送的信号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时,能够提高从第二驱动模块喷出的液体的喷出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打印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打印头的俯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喷出面的图。
图8为用于对驱动模块所具备的喷出部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A-B线剖视图。
图10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俯视图。
图1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侧视图。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的A-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使用的附图是便于说明的图。并且,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限定的方式。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全部结构也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以下,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头单元,以应用于作为印刷装置的液体喷出装置中的头单元为例,来举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1.液体喷出装置1的结构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液体喷出装置1为,仅通过输送作为被记录介质的记录薄片S而实施印刷的、所谓行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喷出装置1中,将输送记录薄片S的方向称为方向Y,将与方向Y正交且与记录薄片S的表面平行的方向称为方向X,将与平行于记录薄片S的表面的平面(X-Y平面)垂直的方向、即从打印头2的喷嘴喷出油墨(液体)的方向称为方向Z。另外,在方向Y上,将记录薄片S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称为Y1侧,将下游侧称为Y2侧。而且,在方向Z上,将打印头2侧称为Z1侧,将记录薄片S侧称为Z2侧。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方向(X、Y、Z)的关系作为相互正交的方向而进行说明,但各结构的配置关系并不一定被限定于正交的关系。
液体喷出装置1具备打印头2、液体贮留单元3、输送单元4、输送单元5、装置主体6以及控制单元7。
控制单元7包括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根据从主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被输入的信息,而对液体喷出装置1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7被固定于装置主体6上。
控制单元7生成用于对记录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控制信号Sf1,并将之向输送单元4的驱动电机43输出。另外,控制单元7生成用于对记录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控制信号Sf2,并将之向输送单元5的驱动电机52输出。另外,控制单元7生成多个信号,并将之向打印头2输出,所述多个信号包括驱动信号COM和喷出控制信号Sp(“控制信号”的一个示例),驱动信号COM通过被施加于后文所述的压电元件610上,从而使液体喷出,喷出控制信号Sp对驱动信号COM向压电元件610的施加进行控制。
液体贮留单元3由作为液体而贮留有油墨的罐等构成,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被固定于装置主体6中。油墨从液体贮留单元3经由软管等供给管而向打印头2供给。
打印头2根据从控制单元7输入的驱动信号COM和喷出控制信号Sp,而将从液体贮留单元3供给的油墨向记录薄片S喷出。并且,关于打印头2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
输送单元4被设置于打印头2的Y1侧。输送单元4具备输送辊41以及从动辊42。
输送辊41被设置于记录薄片S的与油墨所喷落的喷落面S1为相反侧的背面S2侧,并通过驱动电机43的驱动力而进行驱动,所述驱动电机34根据从控制单元7被输入的输送控制信号Sf1而进行驱动。另外,从动辊42被设置于记录薄片S的喷落面S1侧,并通过在从动辊42与输送辊41之间夹持记录薄片S,从而从动于输送辊41而进行驱动。此时,从动辊42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施力部件而将记录薄片S向输送辊41侧按压。
输送单元5被设置于输送单元4的Y2侧,并具备输送带51、驱动电机52、输送辊53、从动辊54以及张紧辊55。
输送辊53通过驱动电机52的驱动力而进行驱动,所述驱动电机52根据从控制单元7被输入的输送控制信号Sf2而进行驱动。输送带51为无接头带,且被张挂于输送辊53与从动辊54的外周上。这样的输送带51被设置于记录薄片S的背面S2侧。张紧辊55被设置于输送辊53与从动辊54之间,并与输送带51的内周面抵接,从而通过弹簧等施力部件56的作用力而对输送带51施加张力。由此,能够使输送带51的、在输送辊53与从动辊54之间与打印头2对置的面平坦。
在这样的液体喷出装置1中,根据从控制单元7被输出的信号,在通过输送单元4以及输送单元5而将记录薄片S从打印头2的Y1侧向Y2侧输送的同时,从打印头2喷出油墨,从而使喷出的油墨喷落在记录薄片S的喷落面S1上,以实施印刷。并且,液体喷出装置1中的输送单元并未被限定于上述的输送单元4以及输送单元5的结构,也可以为所谓由硒鼓构成的装置或具备压印板的装置等。另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行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与记录薄片S的输送方向正交从而使打印头2移动的所谓串行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2.打印头的结构图
在此,利用图3、图4而对打印头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打印头2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为打印头2的俯视图。并且,在图4中,省略了打印头2所包含的供给部件21的图示。
打印头2具备多个头单元20、供给部件21和支承体2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多个头单元20被保持于支承体22上,支承体22由通过金属等导电性材料而被形成的板状部件构成。具体而言,头单元20在方向X上被并排设置有三个,且该并排设置的列在方向Y上被设置有两列。
详细而言,在支承体22上,设置有用于对各头单元20进行保持的支承孔22a,头单元20在从该支承孔22a起使作为与记录薄片S对置的面的喷出面10突出的状态下被保持。头单元20具备对后文所述的驱动模块100进行保持的支座30。在该支座30的方向X上的两侧,与该支座30一体地设置有凸缘部35。通过固定螺栓36而对该凸缘部35和支承体22进行固定。并且,支承孔22a也可以跨及多个头单元20而被连续设置。
而且,在支承体22上,连接有用于向所保持的多个头单元20供给油墨的供给部件21。供给部件21与从液体贮留单元3被供给有油墨的软管等的供给管相连接。即,油墨从液体贮留单元3经由供给部件21而被供给至多个头单元20中的各个头单元中。
另外,头单元20在支座30的Z1侧具备罩部件65。
罩部件65为,用于保护被设置于头单元20的内部的多个电路基板或配线、油墨流道等的结构。在罩部件65中,具备连接开口部67和供给部64,连接开口部67用于将包括控制单元7所输出的驱动信号COM和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向头单元20输入,供给部64从供给部件21被供给有油墨。
3.头单元的结构
在此,利用图5至图7而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为头单元20的立体图。在图5中,省略了头单元20的罩部件65,并对罩部件65的内部进行图示。而且,在图5中,用虚线来表示被设置于头单元20所包含的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基板单元220、和基板单元240。图6为从头单元20的喷出面10进行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表示头单元20的喷出面10的图。
如图6所示,头单元20具备支座30、固定板31、加强板32、罩部件65、驱动模块100A-1、100A-2、驱动模块100B-1、100B-2。另外,如图5所示,在头单元20的罩部件65的内侧,具备流道部件60、和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
并且,驱动模块100A-1、100A-2、100B-1、100B-2为全部相同的结构,在无需进行区分时,有时将驱动模块100A-1、100A-2称为驱动模块100A(“第一驱动模块”的一个示例),将驱动模块100B-1、100B-2称为驱动模块100B(“第二驱动模块”的一个示例)。而且,在无需对驱动模块100A和驱动模块100B进行区分时,有时统称为驱动模块100。
如图6所示,支座30由具有大于固定板31的强度的例如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在支座30的Z2侧的面上,设置有对多个驱动模块100进行收纳的收纳部33。收纳部33具有向Z2侧开口的凹形形状,并对通过固定板31而被固定的多个驱动模块100进行收纳。此时,收纳部33的开口通过固定板31而被密封。即,在通过收纳部33和固定板31而被形成的空间的内部,收纳有驱动模块100。并且,收纳部33既可以针对每个驱动模块100而被设置,也可以跨及多个驱动模块100而被连续设置。
另外,在支座30上,驱动模块100沿着方向X而被配置为交错状。具体而言,在支座30的Y1侧,沿着方向X而设置有驱动模块100A-1、100A-2,在支座30的Y2侧,沿着方向X而设置有驱动模块100B-1、100B-2。该驱动模块100A-1、100A-2和驱动模块100B-1、100B-2在方向X上错开配置。
在支座30的设置有收纳部33的Z2侧的面上,设置有具有使加强板32以及固定板31被固定的凹形状的凹部37。即,支座30的Z2侧的外周边缘部成为向Z2侧突出设置的边缘部38,并通过向Z2侧突出的边缘部38而形成凹部37。加强板32和固定板31依次被层压在该凹部37的底面上。
固定板31由通过金属等导电性材料而被形成的板状部件构成。另外,在固定板31中,使各驱动模块100的设置有喷嘴651的喷嘴面651a(参照图7)露出的开口部31a在方向Z上贯穿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部31a针对每个驱动模块100而被独立地设置。并且,固定板31在开口部31a的外周边缘部处与驱动模块100的喷嘴面651a侧固定在一起。
加强板32优选为,使用强度大于固定板31的材料。在加强板32上,对应于与固定板31接合的驱动模块100,而在方向Z上贯穿设置有具有与驱动模块100的外周相比而较大的内径的开口部32a。被插穿于该加强板32的开口部32a内的驱动模块100与固定板31的Z1侧的面相接合。
固定板31和支座30在通过未图示的支承件而对固定板31的Z2侧的面进行支承的状态下以预定的压力而被相互按压并接合。
罩部件65被设置于支座30的Z1侧,并对设置于头单元20的内部的多个电路基板或配线、油墨流道等进行保护。即,罩部件65以包围图5所示的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以及流道部件60的方式而被设置。
如图7所示,在驱动模块100上,沿着方向X而并排设置有喷出油墨的喷嘴651。另外,在驱动模块100上,在方向X上并排设置有喷嘴651的列在方向Y上被设置为多列,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被设置为两列。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模块100上,沿着方向X而并排设置有每1英寸300个以上的喷嘴651,而且,在一个驱动模块100上,设置有600个以上的喷嘴651。在此,将驱动模块100的设置有喷嘴651的面称为喷嘴面651a。即,在头单元20的喷出面10上,包含多个形成有驱动模块100的喷嘴651的喷嘴面651a。
在驱动模块100的内部,设置有与喷嘴651连通的流道、和在流道内使油墨产生压力变化的压力产生单元。
如图5所示,流道部件60被固定于罩部件65的内侧、即支座30的Z1侧。在流道部件60中,设置有将从供给部64供给的油墨向驱动模块100供给的油墨流道(省略图示)。在这样的油墨流道中,设置有将油墨所含有的灰尘、气泡等异物去除的过滤器、或根据下游侧的流道的压力而进行开闭的压力调节阀等。
另外,在流道部件60的Z1侧设置有立起设置于支承部63上的基板单元210,在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面上设置有基板单元220、240,在流道部件60的Y2侧的面上设置有基板单元230、250。
并且,关于流道部件60、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和驱动模块100的配置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叙述。
4.驱动模块所包含的喷出部的结构
在此,利用图8,对从驱动模块100喷出油墨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为,用于对包括驱动模块100所包含的喷嘴651在内的喷出部60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100A、100B各自具有多个压电元件610(“第一压电元件”以及“第二压电元件”的一个示例)、与多个压电元件610相对应的多个空腔631(“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的一个示例)、与多个空腔631相对应的多个喷嘴651(“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的一个示例)。
多个空腔631分别通过各自所对应的压电元件610的位移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
另外,多个喷嘴651分别根据各自所对应的空腔631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喷出液体。
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驱动模块100具备与多个喷嘴651中的每个喷嘴相对应的喷出部600、和贮液器641。
在贮液器641中,经由流道部件60而从供给口661被导入油墨。
喷出部600包括压电元件610、振动板621、空腔631和喷嘴651。其中,振动板621通过在图8中被设置于上表面上的压电元件610而进行位移(弯曲振动),并作为使填充了油墨的空腔631的内部容积扩大/缩小的隔膜而发挥功能。喷嘴651为,被设置于形成有喷嘴面651a的喷嘴板632上且与空腔631连通的开孔部。空腔631在内部填充有油墨,并通过压电元件610的位移而使内部容积发生变化。喷嘴651与空腔631连通,并根据空腔631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将空腔631内的油墨作为液滴喷出。
压电元件610为通过一对电极611、612而夹持压电体601的结构。在该结构的压电体601中,根据由电极611、612所施加的电压(驱动信号COM),图8中的中央部分相对于两端部分而与电极611、612、振动板621一起在上下方向上挠曲。具体而言,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当被施加于压电元件610上的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变高时向上方挠曲、而当驱动信号COM的电压变低时向下方向挠曲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如果向上方挠曲,则由于空腔631的内部容积扩大,因此,油墨从贮液器641被抽入,而如果向下方挠曲,则由于空腔631的内部容积缩小,因此,根据缩小的程度而使油墨从喷嘴651被喷出。
这样的压电元件610、空腔631、喷嘴651的组合针对每个喷嘴651而被设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包括四个驱动模块100A-1、100A-2,100B-1、100B-2。即,总计2400个以上的喷嘴651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而且,设置有数量与喷嘴651相等的空腔631以及压电元件610。
并且,压电元件610并未被限定于图示的结构,只要是使压电元件610变形从而喷出如油墨那样的液体的类型即可。另外,压电元件610并不限定于弯曲振动,也可以为利用了所谓的纵向振动的结构。
5.头单元中的基板单元、流道以及驱动模块的配置
利用图5以及图9,对头单元20所包含的、流道部件60、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以及驱动模块100的配置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前文所述,图5为头单元20的立体图,图9为图7的A-B线剖视图。
如图5以及图9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在基板单元220与基板单元230之间配置有流道部件60。而且,基板单元210位于流道部件60的Z1侧(图9的上侧),且在基板单元220侧被立起设置。
另外,在流道部件60的Z2侧(图9的下侧),与基板单元220电连接的驱动模块100A位于基板单元220侧,与基板单元230电连接的驱动模块100B位于基板单元230侧。
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基板单元210具有基板211(“第一基板”的一个示例)。在基板211的面215(“第一面”的一个示例)上,设置有连接器213(“第一端子”的一个示例),在面216(“第二面”的一个示例)上,设置有连接器214(“第二端子”的一个示例)。
基板单元220具有基板221(“第二基板”的一个示例)。在基板221的面224(“第三面”的一个示例)上,设置有连接部222(“第三端子”的一个示例)和连接部223,连接部222通过配线基板311(“第一柔性配线基板”的一个示例)而与连接器213连接。
基板单元240具有基板241。在基板241的面244上,设置有连接部242和连接部243,连接部242通过配线基板313而与连接部223连接。另外,在连接部243上连接有配线基板315,且与驱动模块100A-1连接。即,驱动模块100A经由基板241而与基板221电连接。
基板单元230具有基板231(“第三基板”的一个示例)。在基板231的面234(“第三面”的一个示例)上设置有连接部232(“第四端子”的一个示例)和连接部233,连接部232通过配线基板312(“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一个示例)而与连接器214连接。
基板单元250具有基板251。在基板251的面254上,设置有连接部252和连接部253,连接部252通过配线基板314而与连接部233连接。另外,在连接部253上连接有配线基板316,并与驱动模块100B-1连接。即,驱动模块100B经由基板251而与基板231电连接。
此时,被设置于向驱动模块100A以及驱动模块100B供给油墨的流道部件60上的油墨流道(“液体流道”的一个示例)位于基板221与基板231之间。
另外,基板211的面215以及面216、基板221的面224、以及基板231的面234分别沿着方向Z(“从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的一个示例)而设置,而且,基板211在与方向Z交叉的方向即方向X上(从方向X进行观察时)位于与基板231相比靠基板221侧。
由此,能够将向驱动模块100A、100B供给油墨的流道部件60设置于驱动模块100A与驱动模块100B之间的中间点上,从而能够顺利地实施油墨从流道部件60向驱动模块100A、100B的供给。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板211设置在流道部件60的基板221侧,从而能够进一步顺利地实施油墨从流道部件60向驱动模块100A、100B的供给。
而且,通过沿着方向Z而设置基板221的面224、以及基板231的面234,从而能够确保设置于流道部件60上的油墨流道较宽。因此,即使在头单元20具备多个驱动模块100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油墨压力的偏差,其中,所述驱动模块100具有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了600个以上的喷嘴651。
在此,利用图5以及图9,对头单元20所包含的流道部件60、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以及驱动模块100的配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基板单元210具备基板211、输入连接器212、连接器213和连接器214。
基板211以面215成为Y1侧、面216成为Y2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于支承部63上,所述支承部63被设置在流道部件60的Z1侧。此时,在从X方向进行观察时,基板211位于流道部件60的Z1侧的面的Y1侧、即与后文所述的基板单元230相比靠基板单元220侧。
在面215上设置有连接器213,在面216上设置有输入连接器212、连接器214。而且,在基板211上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用于对输入连接器212、连接器213、214分别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通孔等。
并且,在基板211上,当从控制单元7被输入的信号为LVDS(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动信号)传送方式、LVPECL(Low Voltage PositiveEmitter Coupled Logic,低压正极发射器耦合逻辑)传送方式、CML(Current Mode Logic,电流型逻辑)传送方式等的差动信号时,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也可以设置用于使该差动信号复原的电路(例如信号复原用IC等)。
输入连接器212(“第五端子”的一个示例)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通过经由被设置于罩部件65上的连接开口部67而连接有未图示的配线,从而与控制单元7电连接。由此,控制单元7所输出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被输入至基板单元210中。包括所输入的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通过设置于基板21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而被分支,并向连接器213、214传送。
连接器213、214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输出在基板211中被分支的信号。具体而言,连接器213与配线基板311相连接,并向基板单元220输出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另一方面,连接器214与配线基板312相连接,并向基板单元230输出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
此时,被设置于基板211的面215上的连接器213、与被设置于面216上的连接器214优选为,隔着基板211而对置配置。而且,对置配置的连接器213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和连接器214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优选为,分别在隔着基板211而对置的区域内经由通孔等而被电连接。
这样,连接器213和连接器214隔着基板211而对置配置,并通过通孔而被连接,由此能够缩短对连接器213和连接器214进行连接的配线,并能够减少该配线的阻抗。由此,减少了因从连接器213输出的信号、和从连接器214输出的信号之间的配线阻抗而引起的的偏差。
如上所述,基板单元210(基板211)具有输入连接器212,并将使压电元件610位移(驱动)的驱动信号COM和对驱动信号COM进行控制的喷出控制信号Sp从输入连接器212向连接器213以及连接器214传送。
基板单元220具备基板221、连接部222和连接部223。
基板221以在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上面224成为Y1侧、面225成为Y2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在基板221上设置有连接部222和连接部223,而且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用于对连接部222和连接部223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通孔等。
连接部222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21的面224上,且与配线基板311电连接。由此,连接器213和连接部222被电连接,并且基板单元210所输出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向基板单元220被传送。所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通过设置于基板22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而向连接部223被传送。
连接部223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与被设置于基板221的面224上的配线基板313电连接。并且,连接部223也可以在基板221的面224上被设置多个,具体而言,优选为,与后文所述的基板单元240设置相同数量。因此,被设置于基板22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包括用于将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针对多个连接部223的各个连接部而分支的的配线以及通孔。
如上文所述,驱动信号COM以及喷出控制信号Sp从基板单元210(基板211)向基板单元220(基板221)传送。
多个基板单元240各自具备基板241和连接部242、连接部243。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具备在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基板单元240,但基板单元240并未被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也可以并排设置三个以上。
基板241以面244成为Y1侧、面245成为Y2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即基板单元220的Z2侧。在基板241上,设置有连接部242和连接部243,而且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用于对连接部242和连接部243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通孔等。
连接部242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41的面244上,且与配线基板313电连接。由此,连接部223和连接部242被电连接,包括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从基板单元220向基板单元240被传送。所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经由设置于基板24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而向连接部243被传送。
连接部243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41的面244上,并与配线基板315电连接。
如上文所述,驱动信号COM以及喷出控制信号Sp从基板单元220(基板221)向基板单元240(基板241)被传送。
驱动模块100A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Z2侧、且被设置于基板单元240侧。
与两个基板单元240的连接部243相连接的两个配线基板315分别与驱动模块100中的并排设置于头单元20的Y1侧的驱动模块100A电连接。
由此,连接部243和驱动模块100A被电连接,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向驱动模块100A被传送。而且,驱动模块100A根据所输入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而对压电元件610进行驱动,从而喷出油墨。并且,对基板单元240和驱动模块100A进行连接的配线基板315在Z方向上贯穿至支座30,并经由使收纳部33与Z1侧连通的连通孔39而与支座30连接。
基板单元230具备基板231、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33。
基板231在流道部件60的Y2侧的侧面上以面234成为Y2侧、面235成为Y1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在基板231上,设置有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33,而且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用于对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33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通孔等。
连接部232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31的面234上,并与配线基板312电连接。由此,连接器214和连接部232被电连接,从而基板单元210所输出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向基板单元230被传送。所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通过设置于基板23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而向连接部233被传送。
连接部233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31的面234上,并与配线基板314电连接。并且,连接部233也可以在基板231的面234上设置多个,具体而言,优选为,与后文所述的基板单元250设置相同数量。因此,设置于基板23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包括用于将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针对多个连接部233的各个连接部而分支的配线以及通孔。
如上文所述,驱动信号COM以及喷出控制信号Sp从基板单元210(基板211)向基板单元230(基板231)被传送。
多个基板单元250各自具备基板251和连接部252、连接部253。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体中的头单元20中具备在方向X上并排设置的两个基板单元250,但基板单元250并未被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也可以并排设置有三个以上。
基板251以面254成为Y2侧、面255成为Y1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2侧的侧面、即基板单元230的Z2侧。在基板251上,设置有连接部252和连接部253,而且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用于对连接部252和连接部253进行电连接的多个配线、通孔等。
连接部252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51的面254上,且与配线基板314电连接。由此,连接部233和连接部252被电连接,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从基板单元230向基板单元250被传送。所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经由设置于基板251上的多个配线、通孔等而向连接部253被传送。
连接部253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并被设置于基板251的面254上,且与配线基板316电连接。
如上文所述,驱动信号COM以及喷出控制信号Sp从基板单元230(基板231)向基板单元250(基板251)被传送。
驱动模块100B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Z2侧、且基板单元250侧。
与两个基板单元250的连接部253相连接的两个配线基板316与驱动模块100中的并排设置于头单元20的Y2侧的驱动模块100B电连接。
由此,连接部253和驱动模块100B被电连接,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向驱动模块100B被传送。而且,驱动模块100B根据所输入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而对压电元件610进行驱动,从而喷出液体。并且,对基板单元250和驱动模块100B进行连接的配线基板316在Z方向上贯穿支座30,并经由使收纳部33与Z1侧连通的连通孔39而与支座30连接。
并且,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316能够使用具有挠性(柔性)的薄片状的基板,例如,能够使用COF基板(Chip On Film,膜上芯片)。另外,也可以为例如柔性扁平电缆(FFC:Flexible Flat Cable)或柔性印刷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如图10所示,基板单元210和基板单元220的位置被设为,在方向Z上(从方向Z进行观察时)基板211的至少一边与基板221的至少一边重叠,而且,在与方向Z交叉的方向X上(从方向X进行观察时),与基板211相比,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详细而言为供给部64位于更靠基板231侧。
图10为在Z方向上从Z1侧观察头单元20的俯视图。并且,图10所示的头单元20省略罩部件65,并示出了罩部件65的内部。另外,图10所示的头单元20也省略了被设置于基板单元210上的输入连接器212的图示。
如图10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通过使基板单元210位于在方向Z上(从方向Z进行观察时)与基板单元220重叠的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在基板单元210与基板单元230之间、理想而言在流道部件60的Z1侧的面的方向Y(从方向Y观察时)上的中央附近,设置与流道部件60的油墨流道连通的供给部64。
通过将供给部64设置在流道部件60的Z1侧的面的方向Y上的中央附近,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流道部件60的内部的油墨流道,进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实施油墨向驱动模块100的供给。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向配置于头单元20的Y1侧的驱动模块100A、和配置于Y2侧的驱动模块100B供给的油墨的压力的偏移。
另外,通过在头单元20中将基板单元210设置在流道部件60的Y1侧,从而能够以基板单元210的位置为基准来确定头单元20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即,即使在使用于搭载了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多个头单元20的打印头2中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设置于头单元20中的基板单元210的输入连接器212(连接开口部67)设为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基准,从而防止头单元20的安装错误。
并且,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基板单元210被设置于头单元20的Z1侧的面、即Y1侧,但也可以被设置于Y2侧,此时,供给部64在头单元20的Z1侧的面上也可以被设置于基板单元210的Y1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基板221和基板231的位置被设为,在如图11所示与方向Z交叉的方向Y(从方向Y进行观察时)上,使面224和面23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且,基板241和基板251的位置被设为,使面244和面25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图11为在方向Y上从Y2侧观察头单元20的侧视图。并且,图11所示的头单元20省略了罩部件65,并示出了罩部件65的内部。另外,在图11中,用虚线来表示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上的基板单元220(基板221)、240(基板241)。
这样,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上的基板单元220、和设置于Y2侧的侧面上的基板单元230以至少一部分在方向Y上重叠的方式而配置。而且,通过使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上的基板单元240、和设置于Y2侧的侧面上的基板单元250以至少一部分在方向Y上重叠的方式而配置,从而能够减小头单元20的方向Z以及方向X上的尺寸。即,能够实现头单元20的小型化。
而且,通过规定被设置于头单元20上的、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的彼此的距离(间隔),从而能够减少干扰噪声重叠于驱动模块100上的情况。
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而设置,即,在方向Z上,基板221与基板241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模块100A与基板241之间的距离,且基板211与基板221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221与基板241之间的距离。而且,以如下方式而设置,即,在方向Z上,基板231与基板251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模块100B与基板251之间的距离,且基板211与基板231之间的距离大于基板231与基板251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位置,从而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1而缩短配线基板313,并且,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3而缩短配线基板315。而且,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2而缩短配线基板314,并且,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4而缩短配线基板316。
另外,以如下方式而设置,即,基板221与基板241之间的距离和基板231与基板251之间的距离之差,大于基板241与驱动模块100A之间的距离和基板251与驱动模块100B之间的距离之差,且基板211与基板221之间的距离和基板211与基板231之间的距离之差,大于基板221与基板241之间的距离和基板231与基板251之间的距离之差。
由此,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1与配线基板312之间的长度之差而减小配线基板313与配线基板314之间的长度之差,并且能够相对于配线基板313与配线基板314之间的长度之差而减小配线基板315与配线基板316之间的长度之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如前文所述,设置有四个驱动模块100,该驱动模块100分别具有600个以上的喷嘴651(压电元件610)。
由于压电元件610在电气特性上为电容性负载,因此,在压电元件610进行驱动(位移)时,会有较大的电流流动。因此,非常大的电流与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一起被供给至具有600个以上的喷嘴651的多喷嘴的头单元20。而且,在为了实现高速印刷而以驱动信号COM为1秒钟16000次以上(16kHz以上的频率)喷出油墨的方式来对压电元件61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该电流将进一步变大。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基板221和基板231的总数多于基板211的数量,且基板241和基板251的总数多于基板221和基板231的总数。因此,控制单元7所输出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经由基板单元210所具有的输入连接器212而被输入。所输入的该信号在通过基板单元210而被分支了之后,从连接器213、214被输出。从连接器213被输出的该信号在进一步通过基板单元220而被分支了之后,经由基板单元240而向驱动模块100A输入。另一方面,从连接器214被输出的该信号在进一步通过基板单元230而被分支了之后,经由基板单元250而向驱动模块100B输入。
以此方式流向头单元20的电流通过基板单元210、220、230而被分支。换言之,与向头单元20输入的电流相比,分别流向配线基板311、312的电流变小,并且,相对于分别流向配线基板311、312的电流,分别流向配线基板313、314、315、316的电流变小。因此,由于减少了因配线基板313、314、315、316的电流而引起的发热,因此,相对于配线基板311、312的各自的配线直径,能够缩窄配线基板313、314、315、316的各自的配线直径。
另一方面,由于流动的电流变小,从而使配线的阻抗的作用变大,由此可能变得易于受到干扰噪声等的影响。因此,相对于配线基板311的长度而缩短了配线基板313、315的长度,且相对于配线基板312的长度而缩短了配线基板314,316的长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模块100中以每1英寸300个以上的高密度而并排设置有喷嘴651。因此,优选为,也高密度地设置与驱动模块100相连接的配线基板315、316的配线图案。
但是,为了高密度地设置配线基板315、316的配线图案,需要使该配线的配线图案变细。但是,在使配线图案变细的情况下,该配线的阻抗会变大,由此易于受到干扰噪声等的影响。因此,在头单元20中,为了减少干扰噪声对配线基板315、316的影响,从而使配线基板315的长度短于配线基板313的长度,并使配线基板316的长度短于配线基板314的长度。由此,能够减少干扰噪声重叠于各配线基板上的情况。
随着流向各配线基板的电流变小,而能够缩窄配线宽度(线的直径),另一方面,当使配线图案变细时,该配线的阻抗变大。为了减少阻抗的这种影响,在头单元20中,使使用了更细的配线图案的配线基板315、316的长度之差小于配线基板313、314的长度之差,而且,使配线基板313、314的长度之差小于配线基板311、312的长度之差。由此,能够减少在流道部件60的Y1侧被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和在Y2侧被传送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所产生的信号的偏差,并能够减少干扰噪声重叠于各配线基板上的情况。
如上文所述,通过设置基板单元210、220、230、240、250,从而能够以16kHz以上的高频率从喷嘴651喷出油墨,并且即使采用具备多个驱动模块100的头单元20,也能够减少干扰噪声等对各配线基板的影响,因此,能够提高喷出精度,其中,所述驱动模块100以每1英寸300个以上的高密度而设置了600个以上的喷嘴651。
6.作用和效果
如上文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单元20中,通过在与驱动模块100A相连接的基板221、和与驱动模块100B相连接的基板231之间具备流道部件60,从而能够将向驱动模块100A和驱动模块100B供给油墨的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设置在驱动模块100A与驱动模块100B之间的中间点上。由此,能够顺利地实施油墨从供给部64向驱动模块100A、100B的供给。而且,通过使面224以及面234分别位于沿着方向Z而设置,从而能够扩大被设置于基板221与基板231之间的油墨流道。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中,能够顺利地实施油墨从供给部64向驱动模块100A、100B的供给,并且能够确保较大的油墨流道。因此,即使在具有多个驱动模块100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油墨压力的偏差,其结果为,能够提高油墨的喷出精度,其中,所述驱动模块100包含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了600个以上的喷嘴651。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基板211经由配线基板311而与基板221相连接,基板221与驱动模块100A电连接,而且,还经由配线基板312与基板231相连接,其中,基板231与驱动模块100B电连接。即,基板211使所输入的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分支,并分别向驱动模块100A、100B传送。
由此,能够减少分别流向配线基板311以及配线基板312的电流。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通过基板211使包含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在内的多个信号分支并传送,从而即使在具有多个包含600个以上的大量喷嘴的驱动模块100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配线基板311以及配线基板312而供给用于使多个压电元件610的全部驱动(位移)的充足的电力。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内容将省略说明。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进行说明。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的立体图。另外,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7的A-B线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在对基板单元220、230、240、250彼此进行连接的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被设置于基板单元220、230、240、250的各个基板单元与流道部件60之间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配线基板311的一部分位于基板221与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之间,配线基板312的一部分位于基板231与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之间,配线基板313的一部分位于基板241与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之间,配线基板314的一部分位于基板251与流道部件60所包含的油墨流道之间。
换言之,基板221与罩部件65(“外壁部”的一个示例)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线基板311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基板231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线基板312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基板241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线基板313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基板251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小于配线基板314与罩部件65之间的距离。
详细而言,如图12、图13所示,基板单元22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基板221、连接部222和连接部223,并且在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上,以面224成为Y1侧、面225(“第三面”的一个示例)成为Y2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
在基板221上,设置有连接部222和连接部22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22、223被设置于基板221的面225上。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连接部222与配线基板311电连接,连接部223与配线基板313电连接。
基板单元240与第一实施方式体同样地具备基板241、连接部242和连接部243,并以面244成为Y1侧、面245成为Y2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1侧的侧面、即基板单元220的Z2侧。
在基板241上设置有连接部242和连接部24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42、243被设置于基板241的面245上。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连接部242与配线基板313电连接,连接部243与配线基板315电连接。
基板单元230与第一实施方式体同样地具备基板231、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33,并且在流道部件60的Y2侧的侧面上,以面234成为Y2侧、面235(“第四面”的一个示例)成为Y1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
在基板231上,设置有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3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2、233被设置于基板231的面235上。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连接部232与配线基板312电连接,连接部233与配线基板314电连接。
基板单元250与第一实施方式体同样地具备基板251、连接部252和连接部253,并以面254成为Y2侧、面255成为Y1侧的方式沿着方向Z而被设置于流道部件60的Y2侧的侧面、即基板单元230的Z2侧。
在基板251上,设置有连接部252和连接部25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52、253被设置于基板251的面255上。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连接部252与配线基板314电连接,连接部253与配线基板316电连接。
如上文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效果以外,通过将对基板单元220、230、240、250彼此进行连接的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设置在基板单元220、230、240、250的各个基板单元与流道部件60之间,从而能够减少油墨附着于连接部222、223、232、233、242、243、252、253的各个连接部上的情况,并减少了在连接部222、223、232、233、242、243、252、253的各个连接部上产生电腐蚀的可能性。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0中,在从Y方向进行观察时,与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相比,基板单元220、230、240、250各自被配置于罩部件65附近。因此,能够通过基板单元220、230、240、250来保护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噪声的影响的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的各个配线基板,免受外部噪声的干扰,例如,减少了噪声对通过配线基板311、312、313、314、315而被传送的驱动信号COM、喷出控制信号Sp的干涉。
以上,虽然对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或改变例,能够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还能够适当地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
本发明包含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对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部分进行替换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与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起到同样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目的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含向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2…打印头;3…液体贮留单元;4,5…输送单元;6…装置主体;7…控制单元;10…喷出面;20…头单元;21…供给部件;22…支承体;22a…支承孔;30…支座;31…固定板;31a…开口部;32…加强板;32a…开口部;33…收纳部;35…凸缘部;36…固定螺栓;37…凹部;38…边缘部;39…连通孔;41、53…输送辊;42、54…从动辊;43、52…驱动电机;51…输送带;55…张紧辊;56…施力部件;60…流道部件;63…支承部;64…供给部;65…罩部件;67…连接开口部;100、100A-1、100A-2,100B-1、100B-2…驱动模块;200、210、220、230、240、250…基板单元;211,221、231、241、251…基板;212…输入连接器;213、214…连接器;215、216、224、225、234、235、244、245、254、255…面;222、223、232、233、242、243、252、253…连接部;311、312、313、314、315、316…配线基板;600…喷出部;601…压电体;610…压电元件;611、612…电极;621…振动板;631…空腔;632…喷嘴板;641…贮液器;651…喷嘴;651a…喷嘴面;661…供给口。
Claims (8)
1.一种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基板,其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端子;
第二基板,其具有第三面,在所述第三面上设置有第三端子;
第一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进行连接;
第一驱动模块,其具有多个第一压电元件、多个第一空腔、和多个第一喷嘴,多个所述第一空腔与多个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相对应、且内部容积通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位移而进行变化,多个所述第一喷嘴与多个所述第一空腔相对应、且根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喷出液体、并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有600个以上,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基板电连接;
第三基板,其具有第四面,在所述第四面上设置有第四端子;
第二柔性配线基板,其对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进行连接;
第二驱动模块,其具有多个第二压电元件、多个第二空腔、和多个第二喷嘴,多个所述第二空腔与多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相对应、且内部容积通过所述相对应的第二压电元件的位移而进行变化,多个所述第二喷嘴与多个所述第二空腔相对应、且根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容积的变化而喷出液体、并以每一英寸300个以上的密度而被设置有600个以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三基板电连接;
液体流道,其向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供给液体,
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分别沿着从所述第一喷嘴或所述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而设置,
所述液体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液体流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液体流道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的位置被设为,在与从所述第一喷嘴或所述第二喷嘴喷出液体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五端子,并将使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压电元件中的至少一方位移的驱动信号、和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第五端子向所述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二端子进行传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信号以及所述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三基板被传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壁部,所述外壁部包围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柔性配线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部包围所述第三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
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柔性配线基板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11017A JP7009924B2 (ja) | 2017-10-31 | 2017-10-31 | ヘッドユニット |
JP2017-211017 | 2017-10-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0091A CN109720091A (zh) | 2019-05-07 |
CN109720091B true CN109720091B (zh) | 2020-11-24 |
Family
ID=6624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68874.XA Active CN109720091B (zh) | 2017-10-31 | 2018-10-29 | 头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89526B2 (zh) |
JP (1) | JP7009924B2 (zh) |
CN (1) | CN1097200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59603B2 (ja) * | 2016-04-12 | 2021-04-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7233895B2 (ja) * | 2018-11-22 | 2023-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ヘッド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69199A (en) * | 1990-08-16 | 1995-11-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Wide inkjet printhead |
JP3296731B2 (ja) | 1996-09-27 | 2002-07-02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814588B1 (en) | 2001-12-05 | 2004-11-09 | Adaptec, Inc. | Overmold cable terminator |
JP4179099B2 (ja) * | 2003-08-14 | 2008-11-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
JP2005319817A (ja) | 2005-08-04 | 2005-11-17 | Brother Ind Ltd | 記録装置 |
JP5181898B2 (ja) | 2007-08-10 | 2013-04-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 |
JP2011207180A (ja) | 2010-03-30 | 2011-10-20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US9391378B2 (en) | 2011-12-23 | 2016-07-12 | Intel Corporation | High bandwidth connector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IO interfaces |
KR102016579B1 (ko) * | 2012-06-19 | 2019-09-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TWM450838U (zh) | 2012-10-22 | 2013-04-11 | Bing Xu Prec Co Ltd | 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
JP2014133369A (ja) * | 2013-01-10 | 2014-07-24 | Sii Printek Inc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
EP2979870B1 (en) * | 2013-03-26 | 2020-09-16 | Kyocera Corporation | Liquid jet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JP6266433B2 (ja) * | 2014-05-16 | 2018-01-24 | 株式会社東芝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
JP6672647B2 (ja) | 2015-09-08 | 2020-03-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Memsデバイス、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US10118391B2 (en) | 2015-12-30 | 2018-11-06 | Stmicroelectronics, Inc. | Microfluidic die on a support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die |
JP6859603B2 (ja) | 2016-04-12 | 2021-04-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7009925B2 (ja) * | 2017-10-31 | 2022-01-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ユニット |
-
2017
- 2017-10-31 JP JP2017211017A patent/JP70099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29 CN CN201811268874.XA patent/CN109720091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30 US US16/174,808 patent/US1058952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081332A (ja) | 2019-05-30 |
JP7009924B2 (ja) | 2022-01-26 |
CN109720091A (zh) | 2019-05-07 |
US10589526B2 (en) | 2020-03-17 |
US20190126618A1 (en) | 2019-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0092B (zh) | 头单元 | |
EP3213922B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5837978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JP2017189897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6314711B2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
JP5902508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JP6455167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CN109720091B (zh) | 头单元 | |
JP5932490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CN111204127B (zh) |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
JP6166419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JP6834367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 | |
JP6134030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EP4140745B1 (en) | Inkjet head comprising a drive device | |
US20240173965A1 (en) | Drive device, drive board,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 |
CN111093999B (zh) | 喷墨头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 |
JP2022148821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駆動用のフィルム配線基板、液体吐出ヘッド | |
CN118973825A (zh) | 液滴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 | |
JP2014195954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
JP2016132124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