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6956A -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6956A
CN109716956A CN201910048749.6A CN201910048749A CN109716956A CN 109716956 A CN109716956 A CN 109716956A CN 201910048749 A CN201910048749 A CN 201910048749A CN 109716956 A CN109716956 A CN 109716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dy
cultivation
strawberry
cultivation groove
lef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6956B (zh
Inventor
关玲
赵密珍
于红梅
孟宪凤
张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0487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6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6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6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6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6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栽培槽,属于草莓栽培技术领域,所述草莓栽培槽包括上层栽培槽体和下层栽培槽体;所述上层栽培槽体和下层栽培槽体的底层均为田块土,均能够与大地直接相连,可在冬季夜晚充分利用地温,对草莓植株的根茎起到保温作用。本发明的栽培槽相比于单一层面的草莓垄式或高架栽培方式,充分利用了有效耕地和种植空间,能够确保草莓丰产、稳产。

Description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草莓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果实风味浓郁,香甜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草莓果实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成果酱、果汁、罐头、酿酒和冻干草莓等制品,经济价值高,种植收益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农户的喜爱。
草莓在世界各种浆果中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居第二位。我国的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由于草莓与其他果树相比,经济效益高且见效快,现已经成为我国江苏、辽宁、山东和河南等省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近一阶段,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使得草莓运输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加之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日趋变化,草莓产业将会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当前,草莓在栽培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一是我国草莓栽培生产仍多采用传统的地栽模式,该模式虽然生产成本低廉且简单易行,但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存在费工、费力且浪费了棚内的上部空间。此外,草莓地栽模式的连作障碍严重,虽然可对草莓传统地栽田块土壤使用化学消毒剂或者高温消毒,但同样存在费时费工,且消毒效果常不稳定等问题,使得传统的草莓地栽仍然无法避免土传病害带来的困扰。加之近年来耕作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酸碱度本身不平衡或者遭到破坏,均使得传统的草莓地栽生产受到严重限制。
二是新型的高架基质栽培虽能克服土传病害的干扰,但生产成本高。且由于高架栽培槽中的基质是悬空状态,与大地隔绝,因此在冬季的夜晚,高架基质缺少地温的保护,基质降温迅速,极易造成草莓植株根茎部温度过低或冷害。近年来极端气候偏多,尤其我国南方的罕见大雪,均对草莓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及耕作土壤环境日益恶化等挑战,增加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生产中常采用一些措施以满足草莓生产:如夏季太阳能结合高温闷棚对草莓耕作土壤消毒;冬季的设施生产多采用二膜甚至三膜保温生产;高架栽培槽表面铺装电热丝以增加草莓植株根茎部温度等等。但这些措施的应用均各有利弊,如太阳能高温闷棚对大棚的保温密闭性要求较高,且易受夏季温度和气候影响;利用多层膜保温生产或者高架栽培槽铺装电热丝可降低冬季低温伤害,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还降低了草莓生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草莓栽培槽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并且还能获得抵御低温的保护,确保草莓丰产、稳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栽培槽,包括下层栽培槽体和上层栽培槽体;所述下层栽培槽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栽培槽体、支撑组件和第二栽培槽体;所述上层栽培槽体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
所述支撑组件为长方体形状的田块土;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面与第一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一栽培槽体的右壁一;所述支撑组件的右侧面与第二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二栽培槽体的左壁二;
所述第一栽培槽体还包括左壁一和第一栽培槽体口;所述左壁一为板材;所述第一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所述第二栽培槽体还包括右壁二和第二栽培槽体口;所述右壁二为板材;所述第二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水平宽度与所述支撑组件的水平宽度一致;所述上层栽培槽体包括底面、左壁三、右壁三和第三栽培槽体口;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底面为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面;所述左壁三和右壁三为板材;所述第三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下层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或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上层栽培槽还包括第三固定装置和/或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位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端部;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为“倒U型”,设置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一排水装置;所述第一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一内侧2~4cm处;所述第二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二排水装置;所述第二排水装置设置于右臂二内侧2~4cm处;所述第一排水装置和第二排水装置独立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三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三排水装置;所述第三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三或右臂三内侧8~12cm处;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栽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做垄,将垄作为栽培槽的支撑组件;
2)在步骤1)所述垄两侧、距离垄13~17cm的位置开槽,插入板材,
作为左壁一和右臂二;
3)在步骤1)所述垄上表面边缘两侧开槽,插入板材,作为左壁三和右臂三,得到栽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草莓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利用上述方案所述栽培槽进行;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
B)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中种植草莓苗,进行水肥管理,收获草莓。
优选的,所述田块土和珍珠岩之间设置纱网。
优选的,所述草莓苗的定植间距为15~20cm;
优选的,所述草莓苗双行交错定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栽培槽,所述草莓栽培槽包括上层栽培槽体和下层栽培槽体;所述上层栽培槽体和下层栽培槽体的底层均为田块土,均能够与大地直接相连,可在冬季夜晚充分利用地温,对草莓植株的根茎起到保温的作用。本发明的栽培槽相比于单一层面的草莓垄式或高架栽培方式,充分利用了有效耕地和种植空间,能够确保草莓丰产、稳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草莓栽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田块土;2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PVC板材;3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热镀锌扁铁;4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热镀锌角铁;5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排水装置;6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PVC板材;7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田块土;8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的排水装置;9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半U形”扁铁箍;10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热镀锌角铁;11表示第二栽培槽体的的纱网;12表示第一栽培槽体的的纱网;13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的珍珠岩中间层;14表示下层栽培槽体的草莓栽培基质;15表示上层栽培槽体的草莓栽培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栽培槽,包括下层栽培槽体和上层栽培槽体;所述下层栽培槽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栽培槽体、支撑组件和第二栽培槽体;所述上层栽培槽体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
本发明中,所述下层栽培槽体的竖直高度优选为40~70cm,更优选为50~65cm,最优选为55~60cm;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竖直高度优选为100~130cm,更优选为110~120cm,最优选为115cm。
本发明中,所述下层栽培槽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栽培槽体、支撑组件和第二栽培槽体;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面与第一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一栽培槽体的右壁一;所述支撑组件的右侧面与第二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二栽培槽体的左壁二;所述支撑组件为长方体形状的田块土;所述支撑组件的水平宽度优选为28~32cm,更优选为30cm;所述第一栽培槽体和第二栽培槽体的水平宽度独立优选为13~17cm,更优选为14~16cm,最优选为15cm。
本发明中,所述下层栽培槽体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或第二固定装置。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端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优选为热镀锌角铁;所述热镀锌角铁的边宽优选为1~3cm,更优选为2cm;所述热镀锌角铁的长度优选为18~22cm,更优选为20cm;所述热镀锌角铁的边厚优选为2~4mm,更优选为3mm。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外表面;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固定装置的间距优选为1~2m;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优选为热镀锌扁铁;所述热镀锌扁铁的长度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65~75cm,最优选为70cm;所述热镀锌扁铁的宽度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所述热镀锌扁铁的厚度优选为3~5mm,更优选为4mm。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作用是固定左臂一和右臂二。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栽培槽体还包括左壁一和第一栽培槽体口;所述第一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栽培槽体的上端面;所述左壁一为板材,优选为PVC板材;所述左壁一的长度优选为3~5m,更优选为4m;所述左壁一的宽度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65~75cm,最优选为70cm;所述左壁一的厚度优选为5~7mm,更优选为6mm。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栽培槽体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排水装置;所述第一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一内侧2~4cm处,优选的设置于左臂一内侧2.5~3cm处;所述第一排水装置优选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所述纱网的孔径优选为1.2~1.6mm,更优选为1.3~1.5mm,最优选为1.4mm;所述纱网的宽度优选为30~60cm,更优选为40~50cm,最优选为45cm;所述石块的粒径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栽培槽体还包括右壁二和第二栽培槽体口;所述第二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栽培槽体的上端面;所述右壁二为板材,优选为PVC板材;所述右壁二的长度优选为3~5m,更优选为4m;所述右壁二的宽度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65~75cm,最优选为70cm;所述右臂二的厚度优选为5~7mm,更优选为6mm。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栽培槽体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排水装置;所述第二排水装置设置于右臂二内侧2~4cm,优选的设置于左臂一内侧2.5~3cm处;所述第二排水装置优选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所述圆柱状构件的直径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9cm,最优选为7~8cm;所述纱网的孔径优选为1.2~1.6mm,更优选为1.3~1.5mm,最优选为1.4mm;所述纱网的宽度优选为30~60cm,更优选为40~50cm,最优选为45cm;所述石块的粒径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
本发明中,所述上层栽培槽体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水平宽度与所述支撑组件的水平宽度一致;所述上层栽培槽体包括底面、左壁三、右壁三和第三栽培槽体口;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底面为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三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上端面;所述左壁三和右壁三为板材,优选为PVC板材;所述左壁三和右壁三的长度独立优选为3~5m,更优选为4m;所述左壁三和右臂三的宽度独立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65~75cm,最优选为70cm;所述左壁三和右臂三的厚度独立优选为5~7mm,更优选为6mm。
本发明中,所述左壁三和右臂三的外表面优选的设置一层反光膜;本发明对所述反光膜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规反光膜即可;所述反光膜的宽度和长度优选的与左壁三或右臂三一致;所述反光膜的作用是增大对下层栽培槽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中,所述上层栽培槽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固定装置和/或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位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端部。
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优选为热镀锌角铁;所述热镀锌角铁的边宽优选为1~3cm,更优选为2cm;所述热镀锌角铁的长度优选为18~22cm,更优选为20cm;所述热镀锌角铁的边厚优选为2~4,更优选为3mm。
本发明中,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为“倒U型”,设置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外表面;所述第四固定装置的作用是防止上层栽培槽体发生膨胀变形;每相邻两个第四固定装置的间距优选为0.8~1.2m,更优选为1.0m;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优选为扁铁箍;所述扁铁箍的两侧的长度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65~75cm,最优选为70cm;所述扁铁箍的两侧的宽度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所述扁铁箍的两侧的厚度优选为3~5mm,更优选为4mm;所述扁铁箍的中间连接处焊接的扁铁长度优选为28~32cm,更优选为30cm;所述扁铁箍的中间连接处焊接的扁铁的宽度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所述扁铁箍的中间连接处焊接的扁铁的厚度优选为3~5mm,更优选为4mm。
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和第四固定装置的作用是固定左臂三和右臂三。
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三排水装置;所述第三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三或右臂三内侧8~12cm处,优选的设置于左臂三或右臂三内侧10cm处;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所述圆柱状构件的直径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9cm,最优选为7~8cm;所述纱网的孔径优选为1.2~1.6mm,更优选为1.3~1.5mm,最优选为1.4mm;所述纱网的宽度优选为30~60cm,更优选为40~50cm,最优选为45cm;所述石块的粒径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4c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栽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做垄,将垄作为栽培槽的支撑组件;
2)在步骤1)所述垄两侧、距离垄13~17cm的位置开槽,插入板材,
作为左壁一和右臂二;
3)在步骤1)所述垄上表面边缘两侧开槽,插入板材,作为左壁三和右臂三,得到栽培槽。
本发明整地,做垄,将垄作为栽培槽的支撑组件;所述整地优选的包括将土打松,整平;所述垄的形状优选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垄的高度优选为40~70cm,更优选为50~65cm,最优选为55~60cm;所述垄的宽度优选为28~32cm,更优选为30cm。
本发明中,在两垄之间的地面优选的设置反光膜;本发明对所述反光膜的材质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常规反光膜即可;所述反光膜的宽度和长度优选的与两垄之间的地面一致;所述反光膜的作用是增大对草莓栽培槽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在做垄后,在所述垄两侧、距离垄13~17cm的位置开槽,插入板材,作为左壁一和右臂二。
本发明中,所述板材插入棚土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本发明中,优选的采用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分别固定左壁一和右臂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插入棚土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插入棚土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
本发明在做垄后,在所述垄上表面边缘两侧开槽,插入板材,作为左壁三和右臂三,得到栽培槽。
本发明中,所述板材插入垄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本发明中,优选的采用第三栽培装置和第四栽培装置分别固定左壁三和右臂三;所述第三固定装置插入垄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第四固定装置插入垄的深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草莓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利用上述方案所述栽培槽进行;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
B)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中种植草莓苗,进行水肥管理,收获草莓。
本发明中,所述草莓品种包括‘宁玉’、‘紫金久红’和‘红颜’。
本发明中,每两个栽培槽的间距优选为60~80cm,更优选为70cm,以便于人走路及操作。
本发明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所述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的内部由下到上优选的依次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所述草莓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炭0.5~3份、珍珠岩0.5~1.5份、蛭石0.5~1.5份。本发明中,所述珍珠岩的作用是通气透水,保证草莓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所述草莓栽培基质可以及时更换,能够避免草莓土传病害的干扰。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栽培槽体和第二栽培槽体中田块土的厚度独立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珍珠岩的厚度独立优选为5~15cm,更优选为8~12cm,最优选为10cm;所述草莓栽培基质的厚度独立优选为23~57cm,更优选为25~45cm,最优选为30~40cm;所述草莓栽培基质优选的与板材上边缘平齐。
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栽培槽体中田块土的厚度优选为60~70cm,更优选为65cm;所述珍珠岩的厚度优选为10~30cm,更优选为15~25cm,最优选为20cm;所述草莓栽培基质的厚度优选为20~60cm,更优选为25~45cm,最优选为30~40cm;所述草莓栽培基质优选的与板材上边缘平齐。
本发明中,所述田块土和珍珠岩之间优选的设置纱网;所述纱网的层数优选为1层;所述纱网的孔径优选为1.2~1.6mm,更优选为1.3~1.5mm,最优选为1.4mm;所述纱网的宽度优选为30~60cm,更优选为40~50cm,最优选为45cm;所述纱网的作用是方便清洁运走栽培草莓用的珍珠岩及基质。
本发明中,在填充田块土后,优选的还包括设置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和第三排水装置;所述第一排水装置优选的设置于第一栽培槽体的田块土内部;所述第一排水装置在田块土中的深度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9cm,最优选为7~8cm;所述第二排水装置优选的设置于第二栽培槽体的田块土内部;所述第二排水装置在田块土中的深度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9cm,最优选为7~8cm;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优选的设置于第一栽培槽体的田块土内部;所述第三排水装置在田块土中的深度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9cm,最优选为7~8cm。
本发明在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后,优选的还包括铺设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铺设位置为草莓栽培基质内部,距离草莓栽培基质表层的深度优选为0.5~1.5cm,更优选为1cm;所述电热丝的加热温度优选为17~25℃,更优选为21℃;所述电热丝的铺设位置靠近草莓植株的短缩茎部位,通过电热丝的加热处理,能够促进已分化的花芽生长和根对养分的吸收,进而达到综合促进草莓开花结果的目的。
本发明在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后,优选的还包括铺设上层栽培槽滴灌带和下层栽培槽滴灌带;所述滴灌带规格为内径16mm,单片厚0.2mm,内置滴水贴片长30mm、宽6mm,滴水口间距为150~300mm,具体的滴水口间距可按照草莓植株的栽培密度适当选定;所述上层栽培槽滴灌带和下层栽培槽滴灌带的作用是便于便控制水肥。
本发明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中种植草莓苗,进行水肥管理,收获草莓;所述草莓苗的定植间距优选为15~20cm,更优选为18cm;所述草莓苗的定植方式优选为双行交错定植。本发明对水肥管理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即可。
本发明中,在草莓生长结果期,优选的包括去除植株老叶;所述去除植物老叶的作用是便于栽培槽内的草莓植株正常通风采光,实现各层草莓植株正常结实,确保草莓果品品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草莓栽培槽的制备方法
1.将草莓棚内的土打松、整平;按照栽培槽规格测算完毕棚内所起垄的数量后,用石灰石拉线以区分棚内的过道与垄的区域;挖取过道区域的土深18cm堆放于邻近的起垄区域;此步操作后过道与起垄区域的高度差可达40cm,所起垄宽度60cm。
2.沿步骤1中的起垄边缘分别开槽深10cm,用以插放高强度PVC板材,板材规格为长3m,宽60cm,厚6mm;完成上板后回填开槽土,以保持各栽培槽过道的清洁;同时插入热镀锌扁铁以固定此PVC板材,热镀锌扁铁的规格为长60cm、宽4cm、厚4mm,扁铁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各扁铁间距为1m;PVC板材的外转角处使用热镀锌角铁固定,角铁规格为边宽2cm,长度20cm,边厚3mm,插入田块土深度10cm。
3.距步骤1两PVC板材内侧2.5cm处各开槽深5cm、宽5cm,用以放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为纱网内卷石块成直径为5cm的圆柱,以便排水;纱网孔径为1.2mm,纱网宽为30cm,石块粒径大小为3cm,置于排水槽中,以便排水。
4.沿下层PVC板材的两内侧15cm处各开槽深10cm,用以插放固定上层栽培槽的PVC板材;此PVC板材规格与步骤2一致。完成上板后回填挖槽土并整平,保证上层的田块土高度为60cm。
5.距步骤4的上层PVC板材内侧10cm处,开槽深5cm、宽5cm,用以放置上层排水装置,此步骤的排水装置规格和制作方法与上述步骤3相同;之后插入“半U型”热镀锌扁铁箍用以固定上层PVC板材,此扁铁箍的规格为两侧长60cm、宽4cm、厚4mm,中间连接处焊接的扁铁长30cm、宽4cm、厚4mm;此上层的扁铁箍架于步骤4的两PVC板材外侧,并深入下层垄土深10cm以起到固定作用,各扁铁箍间距为1m;以防止上层栽培草莓后发生膨胀变形;PVC板材的外转角使用热镀锌角铁固定,角铁规格为边宽2cm,边厚3mm,长度60cm,插入田块土深度10cm。
6.栽培槽的两层排水装置制作结束后,在其上覆盖一层孔径为1.2mm的纱网,纱网宽为30cm,用以方便清洁运走栽培草莓用的珍珠岩及基质;之后在栽培槽的下层和上层的纱网上分别填加5cm和10cm厚的珍珠岩以形成中间填充层,珍珠岩规格为粒径3mm;最后填充草莓栽培基质于珍珠岩层之上,并至PVC板材平齐,以待栽植草莓。栽培基质的配比为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制备得到的草莓栽培槽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
实施例2一种草莓栽培槽的制备方法
1.将草莓棚内的土打松、整平;按照栽培槽规格测算完毕棚内所起垄的数量后,用石灰石拉线以区分棚内的过道与垄的区域;挖取过道区域的土深20cm堆放于邻近的起垄区域;此步操作后过道与起垄区域的高度差可达50cm,所起垄宽度60cm。
2.沿步骤1中的起垄边缘分别开槽深10cm,用以插放高强度PVC板材,板材规格为长5m,宽80cm,厚6mm;完成上板后回填开槽土,以保持各栽培槽过道的清洁;同时插入热镀锌扁铁以固定此PVC板材,热镀锌扁铁的规格为长80cm、宽4cm、厚4mm,扁铁插入土中的深度为10cm,各扁铁间距为2m;PVC板材的外转角处使用热镀锌角铁固定,角铁规格为边宽2cm,长度20cm,边厚3mm,插入田块土深度10cm。
3.距步骤1两PVC板材内侧2.5cm处各开槽深10cm、宽10cm,用以放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为纱网内卷石块成直径为10cm的圆柱,以便排水;纱网孔径为1.6mm,纱网宽为60cm,石块粒径大小为5cm,置于排水槽中,以便排水。
4.沿下层PVC板材的两内侧15cm处各开槽深10cm,用以插放固定上层栽培槽的PVC板材;此PVC板材规格与步骤2一致。完成上板后回填挖槽土并整平,保证上层的田块土高度为70cm。
5.距步骤4的上层PVC板材内侧10cm处,开槽深10cm、宽10cm,用以放置上层排水装置,此步骤的排水装置规格和制作方法与上述步骤3相同;之后插入“半U型”热镀锌扁铁箍用以固定上层PVC板材,此扁铁箍的规格为两侧长80cm、宽4cm、厚4mm,中间连接处焊接的扁铁长30cm、宽4cm、厚4mm;此上层的扁铁箍架于步骤4的两PVC板材外侧,并深入下层垄土深30cm以起到固定作用,各扁铁箍间距为2m;以防止上层栽培草莓后发生膨胀变形;PVC板材的外转角使用热镀锌角铁固定,角铁规格为边宽2cm,边厚3mm,长度80cm,插入田块土深度30cm。
6.栽培槽的两层排水装置制作结束后,在其上覆盖一层孔径为1.6mm的纱网,纱网宽为60cm,用以方便清洁运走栽培草莓用的珍珠岩及基质;之后在栽培槽的下层和上层的纱网上分别填加15cm和30cm厚的珍珠岩以形成中间填充层,珍珠岩规格为粒径6mm;最后填充草莓栽培基质于珍珠岩层之上,并至PVC板材平齐,以待栽植草莓。栽培基质的配比为草炭:珍珠岩:蛭石=3:1:1。
实施例3一种草莓丰产、稳产的栽培方法
1.依照实施例1制备草莓栽培槽,分别铺设铺设上层栽培槽滴灌带和下层栽培槽滴灌带,方便控制水肥。
2.将栽培基质充分润湿后定植草莓早熟品种‘宁玉’、高甜度草莓品种‘紫金久红’和广泛栽培草莓品种‘红颜’生产苗,生产苗的生长指标较为一致。下层栽培槽的草莓苗定植间距20cm,行单行定植。上层栽培槽的草莓苗定植间距同样为20cm,行双行交错定植。水肥管理行日常养护。
3.最后,在草莓生长结果期,及时整理植株老叶,以便栽培槽内的草莓植株正常通风采光,实现各层草莓植株正常结实,确保草莓果品品质。
4.设定常规高架基质栽培和传统垄式土栽模式为本实施例的对照例,挑选与上述步骤2中‘宁玉’、‘紫金久红’和‘红颊’植株各生长指标较为一致的生产苗为试材,相同时间定植于实施例和对照例,行相同的日常水肥管理。经对比本实施例和对照例,发现本实施例(实施例1制备的草莓栽培槽)能够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单株产量,并提早始收期。尤其表现在进一步提早草莓品种‘宁玉’的始收期,保证高甜度草莓品种‘紫金久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广泛栽培的草莓‘红颜’的单果重、果实硬度和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改善,结果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制备的草莓栽培槽与高架和传统土栽草莓果实品质和产量及早熟性的影响
注:图中数据为各指标平均数,每个品种在每种模式中调查的植株数量为100株。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栽培槽,该栽培槽充分利用了有效耕地和种植空间,能够确保草莓丰产、稳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栽培槽体和上层栽培槽体;所述下层栽培槽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栽培槽体、支撑组件和第二栽培槽体;所述上层栽培槽体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正上方;
所述支撑组件为长方体形状的田块土;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面与第一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一栽培槽体的右壁一;所述支撑组件的右侧面与第二栽培槽体直接相连,为第二栽培槽体的左壁二;
所述第一栽培槽体还包括左壁一和第一栽培槽体口;所述左壁一为板材;所述第一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所述第二栽培槽体还包括右壁二和第二栽培槽体口;所述右壁二为板材;所述第二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水平宽度与所述支撑组件的水平宽度一致;所述上层栽培槽体包括底面、左壁三、右壁三和第三栽培槽体口;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底面为所述支撑组件的上端面;所述左壁三和右壁三为板材;所述第三栽培槽体口设置于所述上层栽培槽体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或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壁一和右臂二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栽培槽还包括第三固定装置和/或第四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位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端部;所述第四固定装置为“倒U型”,设置于左壁三和右壁三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一排水装置;所述第一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一内侧2~4cm处;所述第二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二排水装置;所述第二排水装置设置于右臂二内侧2~4cm处;所述第一排水装置和第二排水装置独立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栽培槽体还包括第三排水装置;所述第三排水装置设置于左壁三或右臂三内侧8~12cm处;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为纱网包裹石块制成的圆柱状构件。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栽培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做垄,将垄作为栽培槽的支撑组件;
2)在步骤1)所述垄两侧、距离垄13~17cm的位置开槽,插入板材,
作为左壁一和右臂二;
3)在步骤1)所述垄上表面边缘两侧开槽,插入板材,作为左壁三和右臂三,得到栽培槽。
7.一种草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栽培槽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栽培槽进行;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填充田块土、珍珠岩和草莓栽培基质;
B)在第一栽培槽体、第二栽培槽体和第三栽培槽体中种植草莓苗,进行水肥管理,收获草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块土和珍珠岩之间设置纱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莓苗的定植间距为15~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莓苗双行交错定植。
CN201910048749.6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716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749.6A CN10971695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749.6A CN10971695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6956A true CN109716956A (zh) 2019-05-07
CN109716956B CN109716956B (zh) 2021-05-25

Family

ID=6629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749.6A Active CN109716956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695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164A (zh) * 2006-09-20 2009-08-19 美比欧公司 植物栽培系统
WO2012111857A1 (ja) * 2011-02-18 2012-08-23 新日本製薬株式会社 カンゾウ属植物の栽培方法
CN103875428A (zh) * 2014-04-03 2014-06-25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架式草莓的栽培方法
CN107173094A (zh) * 2017-05-14 2017-09-19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温室大棚黄沙基质槽及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1164A (zh) * 2006-09-20 2009-08-19 美比欧公司 植物栽培系统
WO2012111857A1 (ja) * 2011-02-18 2012-08-23 新日本製薬株式会社 カンゾウ属植物の栽培方法
CN103875428A (zh) * 2014-04-03 2014-06-25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架式草莓的栽培方法
CN107173094A (zh) * 2017-05-14 2017-09-19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温室大棚黄沙基质槽及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6956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6575B (zh) 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CN105917965A (zh) 羊肚菌的园林林下栽培方法
CN106538241A (zh) 一种风沙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3931374A (zh) 一种新光番茄设施栽培方法
CN108739322A (zh) 一种潮汐式草莓穴盘扦插育苗方法
CN103609414A (zh) 一种日光温室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CN105325158B (zh) 一种韭黄种植方法及其专用散光降温热辐射调控膜
US10182531B2 (en) Continuous cultivation system for organic ginseng using multilevel cultivation tables
CN105104001A (zh) 一种有机蔬菜栽培系统
CN104641940B (zh) 银耳工厂化周年栽培新方法
CN105746148A (zh) 一种太湖莼菜的早熟栽培方法
CN107278705A (zh) 生态植物工厂
CN105103943B (zh) 一种灰紫香蘑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8157161A (zh) 一种草莓立体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与应用
CN104094819A (zh) 铁皮石斛工厂化穴盘育苗方法
CN105191764A (zh) 一种采用泡沫箱栽培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07211717A (zh) 一种日光温室早春甜瓜‑秋冬草莓种植方法
CN107711028B (zh) 一种悬挂槽式基质栽培系统及方法
KR102558481B1 (ko) 한지형 잔디와 난지형 잔디의 생육온도 유지 장치
CN207201400U (zh) 一种日光温室喜阴植物的种植温室
CN109716956A (zh) 一种草莓栽培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47450A (zh) 一种大棚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CN108651126A (zh) 一种油牡丹与山核桃的立体化套种方法
CN108617401A (zh) 一种野生毛尖蘑菌种的培育和栽培方法
CN105145260B (zh) 一种日光温室持续采收香椿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