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5344A -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5344A
CN109715344A CN201780046838.6A CN201780046838A CN109715344A CN 109715344 A CN109715344 A CN 109715344A CN 201780046838 A CN201780046838 A CN 201780046838A CN 109715344 A CN109715344 A CN 109715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d surface
processome
bending part
process equipme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8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5344B (zh
Inventor
F.西贝特
G.珀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o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ts Microc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ts Microc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ts Microc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15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5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5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5/00Hand tools or other devices for non-rotary grinding, polishing, or stropping
    • B24D15/02Hand tools or other devices for non-rotary grinding, polishing, or stropping rigid; with rigidly-supported operativ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B24B55/10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加工体(20)的表面加工设备(10)、尤其手动的磨削设备,该加工体具有用于磨削或抛光加工工件表面(O)的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其中,加工体(20)具有平坦面部分(26)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7),该平坦面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平坦的工件表面(O)的平坦的加工面(21),该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弯曲的工件表面(O)的弯曲的加工面(22‑23)。对于该加工设备(10)设置成,弯曲部分(27)在加工体(20)的相反于平坦面部分(26)的一侧上延伸,其中,弯曲部分(27)具有多个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的带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R1‑R5)的弯曲区段(31‑36),并且不突起到平坦面部分(26)的平坦的加工面(21‑23)之前。

Description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加工体的表面加工设备、尤其手动的磨削设备(或称为打磨设备,即Schleifgerät)或抛光设备,该加工体具有用于磨削地或抛光地加工工件表面的至少一个加工面,其中,加工体具有平坦面部分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分(或称为曲率部分,即Krümmungspartie),该平坦面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平坦的工件表面的平坦的加工面,该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弯曲的工件表面的弯曲的加工面。
背景技术
这样的加工设备例如作为磨削块(或称为磨削座,即Schleifklötze)是已知的。操作人员借助于平坦的加工面具有如下可能性,即加工平面的底座(Untergründe)或工件,而弯曲的加工面例如最优地适于磨削加工或抛光加工工件的细长或圆形部分。然而,通常弯曲的加工面不适用于每个类型的圆形工件或凹槽。此外,弯曲的加工面通常非常小面积的,这明显地限制了这样的磨削块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善的表面加工设备。
为了解决该任务,在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表面加工设备中设置成,弯曲部分在加工体的与平坦面部分相反的侧上延伸,其中,该弯曲部分具有多个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的带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段,并且不突起到平坦面部分的平坦的加工面之前。
在此,一基本构思是,加工面的多个不同的曲率半径及由此多个不同地设计的几何结构供工件加工使用。弯曲部分的连续的伸延有利地实现:没有突起的或阶梯形的棱边阻碍工件表面的更整齐的和无梯级的加工。
优选地,弯曲部分具有一个螺线或部分螺线的伸延。
合乎目的地,弯曲部分具有所谓的斐波那契螺线的伸延。
但是,弯曲部分也可以具有对数的螺线的伸延、尤其是所谓的黄金螺线的伸延。
优选的是,弯曲部分和平坦面部分在至少一个过渡区域处成角度地邻接于彼此。成角度的过渡区域可以例如提供如下棱边,利用该棱边可以加工工件表面。但是,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也可以是可以说不活动的或不设置成用于加工工件表面的区域,例如如下区域,在该区域处布置磨削器件的相应的端部区域或棱边。尤其有利的是,该角度在例如90-45°的区域内。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也可以以例如45-25°的尖的角度来设计。
合乎目的地设置有大量曲率半径。弯曲部分的最大曲率半径例如至少是弯曲部分的最小的曲率半径的两倍大、优选三倍大、尤其四倍大。
优选的是,弯曲部分的弯曲区段在至少一个成角度的过渡区域处具有比弯曲部分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弯曲区段更大的曲率半径。例如特别优选的是,在至少一个成角度的过渡区域处设置有弯曲部分的一个最大的或该最大的曲率半径。
理解为,在彼此相反的端部区域处或从平坦面部分到弯曲部分中的过渡区域处可以分别设置有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但是例如结合下面的设计方案的非对称的配置方案也是可行的。
一个有利的概念设计方案设置成,弯曲部分在正好一个或至少一个过渡区域处切向地过渡到平坦面部分中。因此即弯曲部分在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处可以说切向地或连续地过渡到平坦面部分中。弯曲部分的圆形部或弯曲部直接地从平坦面部分开始。
有利地设置成,切向地过渡到平坦面部分中的弯曲区段的曲率半径小于弯曲部分的弯曲区段的至少一个另外的曲率半径、优选小于弯曲部分的其它弯曲区段的所有另外的曲率半径。因此即在平坦面部分与弯曲部分之间的切向的过渡区域中设置有弯曲部分的特别小的曲率半径或最小的曲率半径。
在弯曲部分与平坦面部分之间的相应的过渡区域合乎目的地设置在加工体的纵向侧-区域处。
例如在人机工学上适宜的和/或在最优的工件加工的意义下是,弯曲部分侧向地突起到平坦面部分旁边、例如突起到平坦面部分的至少一个侧或正好一个侧旁边。
然而有利的是,弯曲部分不在前方或沿其法向方向突起到平坦面部分的平坦面之前,从而该平坦面部分完全地适用于面型地贴靠在工件表面处,而不阻碍弯曲部分。
例如设置成,在平坦面部分与弯曲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尤其是一个成角度的或该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不布置有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或用于保持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的保持器件。如上面已经表明的那样,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例如可以被用于,使操作者可以在该处例如为了更换而特别容易抓握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此外,在一些情况下适宜的是,正好在成角度的过渡区域中不存在有如下适用于工件加工的表面,所述表面在不熟练地操纵加工设备的情况下例如可损害工件表面。
下面的措施有利地设置成,弯曲部分和平坦面部分在加工体的彼此相反的侧处基本上在其整个横向宽度上延伸。由此,存在特别大面积的加工面、即例如在加工设备的上侧和下侧处存在特别大面积的加工面。
例如有利的是,平坦面部分在加工体的横截面的一部分上延伸,并且弯曲部分在加工体的横截面的所有其余的区域上延伸。表面加工设备即一方面提供平坦面部分,另一方面在其它区域处提供弯曲部分。当然如下配置方案也是可行的,在该配置方案中,例如除了平坦面部分以外存在侧壁区段或侧部分,所述侧壁区段或侧部分又过渡到弯曲部分中。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基本上方形的、然而设有弯曲部分的加工体。
一个优选的概念设计方案设置成,弯曲部分联接到平坦面部分的彼此相反的横向端部区域处。由此即在平坦面部分的两个横向端部区域或侧向区域处分别设置有过渡至弯曲部分的过渡部,例如上面提及的成角度的过渡区域和/或上面提及的切向的过渡区域。
合乎目的地设置成,加工体完全地或至少区段式地设计为柱状部和/或椎状部,在该柱状部和/或椎状部的外周面处设置弯曲部分和平坦面部分。柱状的设计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即,加工体在纵向长度上或沿着纵向轴线具有连续的外形,也就是说带有在纵向长度或纵向轴线上相同的轮廓的大的加工面供工件加工使用。椎状部具有如下优点,即,例如弯曲部分在柱状部的纵向端部区域处的曲率半径大于在其它纵向端部区域处的曲率半径。由此提供附加的和更窄的曲率半径。理解为,例如在加工体的柱状的区段处可以设置有锥状的区段。
至少部分地或区段式地锥状的和/或部分地或区段式地柱状的加工体的这一阶梯形的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
优选地设置成,加工体具有至少一个梯级或设计为梯级体。例如关于加工体的纵向轴线依次可以布置有多个、例如至少两个柱状的区段。锥状的区段例如也可以联接到这些柱状的区段处或一个柱状的区段处。
在这一点上提到的是,加工体优选在其整个纵向长度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外轮廓或外周轮廓。但是也可行的是,加工体在一部分区段上具有上面所阐释的平坦面部分和弯曲部分,而另一部分区段例如方形地或圆柱状地设计或设计有其它的不同的周缘几何结构或加工面的几何结构。
一个有利的概念方案设置成,加工体在弯曲部分的区域中具有翼的上侧的轮廓,在该翼的下侧处布置平坦面部分。上侧的轮廓即具有曲率伸延部,该曲率伸延部在这一侧处弧形地向着平坦面部分伸延,然而相反于该平坦面部分地成角度地且扁平地走向。
优选的是,加工体的长度大于加工体的横向宽度和/或横向高度,其中,弯曲部分和平坦面部分在加工体的相应的长度上延伸。加工体即具有长度延伸的外形。
此外,合乎目的的是,平坦面部分的横向宽度大于加工体的高度,从而该加工体具有扁平外形。
加工体合乎目的地是弹性的。优选地,该加工体包括泡沫塑料材料或由该泡沫塑料材料制造。也存在如下可行方案,即,加工体具有相对硬的芯部,例如其方式为,在该处布置有空气引导体或空气导引体,该空气引导体或空气导引体作用为加固部。在相对硬的芯部上可以布置弹性的和/或由泡沫塑料材料组成的材料,从而在每种情况下实现看起来如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优选地,至少在至少一个加工面的区域中设置有泡沫塑料材料或弹性的、屈服的材料。泡沫塑料材料包含或优选是聚氨酯泡沫。
表面加工设备合乎目的地在平坦的加工面和/或弯曲部分处具有磨削器件和/或抛光器件。
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例如可以是或包括粒状部或粒状结构。但是,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也可以是或包括编织物(或称为线型编织物,即Gewirke)、例如磨削编织物、或磨削纺织物(或称为磨削组织、磨削网状编织物,即Schleifgewebe)或抛光纺织物。
可行的是,在加工面的不同的区、例如弯曲的加工面和平坦的加工面中布置有不同的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由此例如可以考虑的是,弯曲部分具有磨削器件,并且平坦面部分具有抛光器件。但是也可行的是,弯曲部分具有两个相互不同的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在平坦面部分的情况下也可行的是,该平坦面部分不是仅具有一个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而是具有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磨削器件、例如带有不同的粒状部、不同的粒状材料或同类物的磨削器件,或具有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抛光器件、例如不同硬度的和/或不同密度的抛光纺织物。
可行的是,加工体整体式地具有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也就是说例如在至少一个加工面的区域中布置有起磨蚀作用的粒状部、磨削编织物、抛光纺织物或其它的抛光材料或同类物。当加工体磨损时,该加工体被更换。
在适宜的使用或耐久性的意义下下面的措施是有利的:合乎目的的是,在加工体或至少一个加工面的外周缘处设置有保持器件、例如粘接层、搭扣层或同类物,用来保持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例如磨削片、磨削编织物或同类物。
借助保持器件可脱开地或固定地在加工体处可布置的或被布置的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合乎目的地具有片状的外形。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尤其涉及磨削片或抛光片。
可脱开地在加工体处可布置的或被布置的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合乎目的地形成如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具有加工体和磨削器件和/或抛光器件。
优选的是,平坦面部分和/或弯曲部分无中断地或连贯地具有磨削器件和/或抛光器件。在平坦面部分和/或弯曲部分的情况下也有利的是,所述平坦面部分和/或弯曲部分具有用于保持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的连贯的保持器件、尤其是搭扣层。例如即在平坦面部分或弯曲部分处不设置有如下区段,该区段不具有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
尤其在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的区段或端部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假如直接地整体式地布置在加工体处或设计为可替换的部件)仅设置在平坦面部分与弯曲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处。由此例如在平坦面部分或弯曲部分处不布置有磨削片的棱边。
所阐释的概念设计方案虽然优选使用在手动的表面加工设备中。但是也可行的是,设计根据本发明的机器的表面加工设备。例如可以设置有带有相应的传动机构的驱动器、尤其是电的或气动的驱动马达,用于驱动加工体进行旋转的和/或偏心的和/或内摆线的(或称为超摆线的,即hyperzykloiden)和/或振动的运动。例如驱动器布置在机器壳体中,在该机器壳体处布置加工体。
在手动的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有利的是,该手动的加工设备例如具有手柄,在该手柄处布置加工体。优选地,手柄布置在抽吸联接部处或具有用于从至少一个加工面抽吸粉尘的抽吸联接部。
优选的概念设计方案设置有活动的(或称为起作用的,即aktive)粉尘抽吸部。有利地设置成,在该至少一个加工面处布置有用于抽吸(或称为吸走、抽离,即Absaugen)装载(或称为充满,即beladener)以粉尘的粉尘空气的流入开口,所述流入开口经由通道组件与抽吸联接部流动连接,抽吸装置可以联接到该抽吸联接部处。由此在加工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处产生的粉尘可有效地被抽吸。
特别优选的是接下来的呈现出独立的本发明的概念设计方案结合上面的段落中描述的措施以及权利要求1的前序特征,在其中设置成,该表面加工设备具有用于调节有效流动横截面的调整装置,至少一个加工面的第一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和至少一个加工面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以有效流动横截面与抽吸联接部流动连接,从而可以调整和/或切断在第一加工面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处的抽吸作用。由此,抽吸装置的吸取功率没有在未使用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处丢失,而是在人使用它的地方被有效地使用。这样例如可行的是,抽吸仅设置在平坦面部分处或仅在弯曲部分处。即使平坦面部分和/或弯曲部分可关于抽吸被划分,使得例如平坦面部分或弯曲部分的子区域可借助于调整装置被带到与抽吸联接部处于流动连接中,而其它的区域不被抽吸或者在更少的周缘中被抽吸。这样例如在弯曲部分中可以可选择地调整在弯曲部分的更大曲率半径的区域中的和在更小曲率半径的区域中的抽吸。
由此可以例如防止或限制在不需要的加工面或当前与工件不处于接合或接触中的加工面处的外来空气的流入。在活动的加工面方面的抽吸功率由此更高。此外,防止或减少在工件加工时可能令人不舒适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将流动经过与工件不处于接合中的加工面。
这两个第一加工面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例如该平坦面部分和该弯曲部分和/或弯曲部分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具有彼此成角度的或弯曲的加工面区段或加工面部分。至少一个加工面的第一加工面部分和至少一个加工面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即可以理解为加工面的一个区域。
优选地设置成,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在加工体的外周缘的彼此成角度的侧处布置。彼此成角度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包括或合乎目的地也是这样的加工面,在所述加工面的情况下例如一个加工面是平坦面,另一个加工面弧形地远离平坦的加工面伸延。
此外可行的是,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在加工体的彼此相反的侧处布置。
就此而言仅补充地提到:可以存在多个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例如三个或四个彼此成角度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此外,也可以在加工体的彼此相反的侧处分别设置有彼此成角度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
可行的是,抽吸功率可以可变地借助调整装置来调整,从而例如经过第一加工面部分流动至抽吸联接部的吸取流小于或大于经过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流动至抽吸联接部的这样的吸取流。
有利地设置成,调整装置设计成用于减小在抽吸联接部与第一加工面部分之间的有效流动横截面,有利于增大在抽吸联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之间的有效流动横截面。
一个合乎目的的设计方案设置成,调整装置设计成用于切换在抽吸联接部与第一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之间的流动连接,从而或者使第一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或者使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连接。由此,抽吸流可以例如在一个加工面处被切断,而该抽吸流流动经过或通过另一个加工面。当设置有多个加工面、尤其是在加工体的彼此相反的或彼此成角度的侧处设置的加工面时,可行的是,例如对一个加工面进行抽吸,而其它加工面在抽吸流方面可以说被切断。那么没有抽吸流经过所述其它加工面的流入开口流动至抽吸联接部。
毫无问题地,如下组合方案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第一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之间的流动连接借助调整装置切断或中断,而在第二加工面部分中在所述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之间存在完全抽吸流或可以说不受阻碍的流动连接,并且最后在第三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中,相对于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更小的抽吸流流动。由此即抽吸功率在第二加工面部分中最大,在第三加工面中减小,并且在第一加工面部分中不存在。此外,该应用示例在另外的、例如超过三个加工面的情况下毫无问题也是可行的。
优选地设置成,该加工设备具有卡锁器件和/或锁止装置,该卡锁器件和/或锁止装置用于将调整装置卡锁或锁止在如下至少一个调整位置中和/或在如下所有调整位置中,在所述调整位置的情况下,抽吸联接部分别仅与加工面中的一个加工面流动连接。由此可以例如数字地在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之间切换抽吸功率。通向抽吸联接部的流动连接始终仅在一个加工面部分或加工面处存在。然而卡锁或锁止或它们的组合在另外的调整位置的情况下也是可行的,例如像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那样,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吸取流不仅可以流动经过加工面的流入开口,而且至少部分地或在减小的周缘的情况下流动经过另外的加工面的流入开口。
提到的是,也可以设置有用于将调整装置固定在至少一个调整位置中的夹持器件或同类的其它固定器件。
合乎目的地设置成,调整装置具有可手动操纵的调整元件、尤其是调整环或调整套筒,以用于调节有效流动横截面。由此可以手动地操纵调整装置。然而毫无问题地也可以考虑电的或其它的马达驱动的驱动变型方案,在所述驱动变型方案中,例如调节环节、尤其是电磁体、步进马达或同类物操纵调整装置。
一个有利的概念设计方案设置成,调整元件与遮罩体运动联结或固定连接或具有遮罩体,其中,该遮罩体布置在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之间并且具有具有至少一个穿通开口的穿通区段和至少一个减小区段(或称为减径区段,即Reduzierabschnitt),所述至少一个减小区段具有用于封闭在至少一个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之间的流动连接的封闭面或以比穿通区段更小的有效流动横截面而可透空气。遮罩体为了使穿通区段或至少一个减小区段定位在抽吸联接部与相应的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之间而借助支承件、尤其是转动支承件关于加工体可运动地、尤其可转动地支承。但是毫无问题地,推移支承部或由推移支承部和转动支承部组成的组合也是可行的。至少一个减小区段即可以完全地闭合、也就是说在如下加工面部分或加工面与抽吸联接部之间的流动连接被禁止,该减小区段在调整装置的相应的调整位置中关联于所述加工面部分或加工面。也可行的是,至少一个减小区段减小在如下加工面部分或加工面之间的流动连接,该减小区段当前根据调整装置的相应的调整位置关联于所述加工面部分或加工面。减小区段的可由吸取流通流的流动横截面小于穿通区段的可由吸取流通流的流动横截面。
遮罩体也可以被称为阀体或是阀体。
也有利的是,遮罩体仅在穿通区段处可流动穿通。在这种情况下,遮罩体或阀体除了穿通区段以外闭合。这例如在数字的切换的情况下如此使得仅第一加工面被抽吸而是有利的。
也可以设置成,遮罩体形成遮罩组件的组成部分,该遮罩组件的遮罩可以相对于彼此调节、尤其是扭转,以便调节在相应的加工面的流入开口与抽吸联接部之间的用于粉尘空气的有效流动横截面。例如可以设置有如下遮罩体或阀体,所述遮罩体或阀体盘片状地设计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扭转地和/或可移动地支承。但是,卷筒状的或套筒状的遮罩体或阀体的组合也是可行的,所述遮罩体或阀体例如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地或可扭转地支承或可移动且可扭转地支承。通过遮罩体或阀体的相对调节可行的是,这两个遮罩体或阀体的穿通开口或通流开口可以彼此调节到不同的相对位置中,在所述相对位置中,所述穿通开口或通流开口相互对齐并且此时提供最大的流动横截面,或而相对于彼此如此可调节或被调节,使得例如一个遮罩体或阀体的闭合的面或壁面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遮盖另一个遮罩体或阀体的穿通开口,从而使该被遮盖的穿通开口的流动横截面封闭或减少。
一个有利的措施设置成,至少一个抽吸通道沿着加工体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抽吸通道与抽吸联接部以及与第一加工面部分或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借助横向通道或可流动穿通的结构来流动连接。经由可以说长度延伸的抽吸通道,空气流可以从流入开口起流动至抽吸联接部。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这类抽吸通道。理解为,所有抽吸通道可以在加工体的整个纵向长度上延伸。但是也可行的是,一个或多个抽吸通道仅在加工体的纵向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抽吸通道的长度优选如此设计,使得该抽吸通道从相应待被抽吸的加工面部分基本上够到直至抽吸联接部。
抽吸通道例如也可以(尤其是在随后阐释的设计方案中)用作为阀体或阀座。
至少一个抽吸通道具有例如贯通开口,所述贯通开口与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流动连接。然而也可行的是,抽吸通道具有多孔的结构或以其它方式至少局部地可透空气,从而通过流入开口流入的空气可以流入到抽吸通道中。
合乎目的地设置成,例如(如上所述)呈遮罩体或阀体类型的尤其是管形的和/或棒形的空气引导体围绕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和/或沿着推移轴线可移动地支承在至少一个抽吸通道中。
空气引导体有利地在其外周缘处具有至少一个通流开口,所述至少一个通流开口与流动通道流动连接,该流动通道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与抽吸联接部流动连接,从而通过调节抽吸通道中的空气引导体,空气引导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开口可以相对于流入开口和/或相对于抽吸通道的、与至少一个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连通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来调节,以用于改变流入开口关于抽吸联接部的有效流动横截面。
该至少一个抽吸通道例如是关于加工体位置固定的遮罩体或阀体,相对于该遮罩体或阀体呈空气引导体外形的可运动的遮罩体或阀体可运动地支承。例如两个遮罩体或阀体是管形的或套筒形的。
可行的是,在相互分开的抽吸通道的情况下在每个抽吸通道或多个抽吸通道中布置有这类空气引导体。
优选地设置成,该抽吸通道包括抽吸通道体,空气引导体可转动地和/或可移动地支承在该抽吸通道体中。
空气引导体、尤其是遮罩体或阀体有利地在其外周缘的第一角度部段区域或纵向区域处具有至少一个或所述至少一个通流开口、尤其是一串联组的沿着纵向轴线依次布置的通流开口,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二角度部段区域或纵向区域处不具有通流开口或具有带有比在第一角度部段区域处更小的流动横截面的通流开口,其中,所述通流开口与如下流动通道流动连接,该流动通道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与抽吸联接部流动连接。通过转动和/或移动空气引导体可以将第一角度部段区域或至少一个第二角度部段区域或第一纵向区域和第一纵向区域与第一加工面部分或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带到流动连接中,以用于调节在抽吸联接部与相应的加工面之间的有效流动横截面。
如下配置方案是可行的,在该配置方案中,空气引导体可纵向移动地支承在抽吸通道中,其中,通过空气引导体在抽吸通道中的纵向移动或相对调节,空气引导体的、与该空气引导体的流动通道连通的通流开口可以与抽吸通道的、与相应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流动连接的通流开口对齐地放置,从而抽吸空气可以穿过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和抽吸通道的通流开口流入到空气引导体的流动通道中。但是空气引导体的通流开口也可以远离抽吸通道的通流开口地调节,从而抽吸通道的通流开口被至少局部地覆盖并由此没有抽吸空气可以通过所关联的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流入到空气引导体的流动通道中。
也合乎目的的是,空气引导体在其外周缘处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限制至少一个角度部段区域的密封轮廓、尤其是密封突出部或密封肋条,其贴靠在抽吸通道的内周缘处。但是一个纵向区域也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密封轮廓与另一个纵向区域隔开,其中,密封轮廓此时沿周缘方向延伸。即由此可以例如将带有向径向外部突起的肋条或密封轮廓的管形的或套筒形的空气引导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抽吸通道中。然而,肋条或密封轮廓不必面式地或起密封作用地贴靠抽吸通道的内周缘处,而是也可以设有一定的间隙,从而空气引导体可以更容易转动或移动。
有利地,对于每个加工面分别设置有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沿着加工体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与相应的加工面的流入开口流动连接。为此,例如专用的多个抽吸通道作为钻孔、通道体或同类物布置在加工体中。但是也可行的是,在单个的流动体,例如管体中划分有角度部段或横截面部段,在所述角度部段或横截面部段中分别构造抽吸通道。由此,可以例如在这类流动体中(也可以在附图中看出该流动体)设置有分隔壁或中间壁,所述分隔壁或中间壁将抽吸通道相互分开。
遮罩体或阀体合乎目的地布置在抽吸联接部与抽吸通道之间。
遮罩体有利地为了使穿通区段和至少一个减小区段定位在相应的抽吸通道与抽吸联接部之间而借助支承件可运动地、尤其是可转动地和/或可移动地支承。
由此例如可行的是,遮罩或阀体布置在抽吸联接部与各个抽吸通道之间、例如布置在抽吸通道的端侧处,并且相对其可调节地支承、例如可转动地支承和/或可移动地支承,以便可以说封闭相应的抽吸通道或释放该抽吸通道的流动横截面。但是毫无问题地也可行的是,相应的抽吸通道仅被部分地封闭,从而该抽吸通道的流动横截面向着抽吸联接部减少。
有利地设置成,抽吸联接部的用于联接抽吸软管的联接元件相对于加工体可转动地支承,其中,加工体和抽吸软管可以有利地在没有调整装置的调节的情况下相对于彼此扭转。
联接元件合乎目的地是套筒形的或包括套筒。以这种途径能够实现抽吸软管相对于加工体的转动脱耦,这尤其使操纵变得容易。但是也可以通过转动脱耦轻易地避免调整装置的无意的、通过抽吸软管可能引起的调节。
合乎目的地设置成,在至少一个加工面或加工面部分处布置有朝着加工面侧向地敞开的进入通道组件,该进入通道组件与抽吸联接部借助流入开口中的至少一个流入开口或所述(多个)流入开口流动连接。尤其设置有迷宫式结构或设置树状结构的进入沟槽或进入沟槽组件。有利地,进入通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优选多个分岔的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至少局部地敞开,从而抽吸空气可以经由进入通道到达至流入开口。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表面加工设备的透视的斜视图,
图2示出用于根据图1的加工设备的磨削器件的透视的斜视图,
图3示出用于在根据上述图的加工设备的情况下调整抽吸作用的调整装置的分解图示,
图4示出朝根据上述图的加工设备的加工体的前视图,以用于阐明该加工体的外周缘轮廓,该轮廓在
图5中示出的横截面中沿着图1中的剖切线A-A变得明显,
图6示出沿着图1中的剖切线A-A穿过根据图1的加工设备的纵截面,
图7示出来自图6的细节D1,
图8示出用于在根据上述图的加工设备的情况下调整抽吸作用的备选的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9示出沿着图8中的剖切线C-C穿过根据图8的调整装置的纵截面,
图10示出来自图9的细节D2,
图11示出根据图8-10的调整装置的分解图示,
图12以透视的斜视图示出根据图11的调整装置的遮罩体,
图13示出备选的加工体以及带有类似于根据图8-12的调整装置的作用原理的调整装置,其中,加工体具有相互分开的、管形的抽吸通道,
图14示出根据图13的加工体和调整装置,然而在调整装置的另一个调整位置中,
图15示出根据图13,14的组件,其中,调整装置还被更进一步调节,以及
图16示出设计为梯级体的加工体。
具体实施方式
加工设备10包括加工体20,在该加工体的外周缘处设置有多个加工面21,22和23。借助加工面21-23可以对示意性表明的工件W在其工件表面O处进行加工、例如磨削和/或抛光。加工面21-23在本身柱状的加工体20的外周缘24处延伸。加工体20具有纵向外形并且沿着纵向方向或纵向轴线L延伸。
加工面21被提供为平坦面25或平整的面,利用该平坦面可以最优地加工相应地平坦的工件表面O。加工面21或平坦面25设置在加工面部分28处,该加工面部分借助平坦面25设计为平坦面部分26。
与此相反,加工面22和23是弯曲的加工面并且设置在加工面部分29,30处,所述加工面部分形成弯曲部分27的组成部分。
加工面21-23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从而所述加工面也可以被称为唯一的加工面。加工面21-23之间的区别尤其应阐明加工面部分28-30的关联。
在每种情况下,弯曲的加工面22-23原则上形成唯一的加工面,然而该唯一的加工面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及由此不同的几何结构上的特性,这随后变得明确。
弯曲部分27具有多个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的弯曲区段31,32,33,34,35,36,所述弯曲区段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例如曲率半径R1,R2,R3,R4,R5。弯曲区段31-36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也就是说最终也存在另外的、此处未详细列出的曲率半径。可行的是,例如弯曲部分27从曲率半径R1出发具有大量的未详细阐释的曲率半径直至曲率半径R5。
平坦面部分26在图4和5中在右方示出的过渡区域37处切向地过渡到弯曲部分27中。在该处存在最小的曲率半径R1。弯曲部分27在过渡区域37中侧向地突起到平坦面部分26之前。然而,弯曲部分27不向前方和/或沿该平坦面的法向方向突起到平坦面25之前。因此在没有由于弯曲部分27妨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平坦面25在工件表面O处的面型的贴靠。然而,狭窄的曲率半径R1实现工件表面O的相应地弯曲的或细长的部分的加工。
半径R5相对于半径R1明显更大,例如至少是半径R1的两倍大或三倍大、优选大约四倍大,从而弯曲部分27向着过渡区域38(在该处弯曲部分27成角度地与平坦面部分26邻接)相对扁平地走向、例如以小于90°,优选80-70°的角度。过渡区域38和过渡区域37设置在平坦面部分26的彼此相反的侧处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延伸。
总体上,加工体20具有柱状的、翼状的外形,其中,该“翼”的下侧相对于现实的翼是平坦或平整的,即不具有凹入的或凸出的拱形部。该翼的上侧凸出地延伸超过平坦面25,并且在过渡区域37处是圆形的,而该上侧在过渡区域38中关于平坦面25成角度地走向。
平坦面25或平坦面部分26的横向宽度B1和弯曲部分27的横向宽度B2几乎一样大,从而弯曲部分27和平坦面25的可被有效地用于的工件加工的表面大小类似。
然而,只要横向宽度B2大于横向宽度B1并且弯曲部分27此外还凸出地在平坦面部分26上延伸,可以说拱起,弯曲部分27的可用的表面就更大。加工体20即具有高度H,弯曲部分27超过该高度地在平坦面部分26之上拱起。
高度H合乎目的地大约是横向宽度B1或B2的一半大。
总体上,由此得到紧凑的、便于手使用的并由此可手动地舒适抓握的加工体20。
成角度的过渡区域38在本实施例中不设置成用于工件加工。但是原则上,例如当在该处存在相应的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时,这能够毫无问题地实现。
然而在本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加工体20的基本材料或基础材料39在过渡区域38中露出,也就是说不设置有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并且同样也不设置有附着器件或保持器件40,其在其它方面在加工体20的外周缘24上延伸。基础材料39例如是聚氨酯泡沫塑料或其它弹性材料。附着器件或保持器件40包括例如搭扣层、粘接层或同类物。
不设有保持器件40的过渡区域38具有把手区或把手区域41,随后阐释的呈磨削片外形的磨削器件120可以在所述把手区或把手区域处舒适地被抓握并由此远离加工体20。
相对软的加工体20在其端侧、可以说柱状基面处通过覆盖部42,43覆盖并由此受保护。覆盖部42,43优选比基础材料39更硬,例如由热塑性塑料组成。覆盖部42,43例如包括覆盖板或设计为这样的覆盖板。覆盖部42,43可以粘合到加工体20的泡沫塑料材料处。
磨削器件120具有保持器件140、例如搭扣层或搭扣钩,所述搭扣层或搭扣钩与加工体20的保持器件40在固定的、适用于工件W的表面加工的颈部的意义下共同作用。即换言之,磨削器件120可以借助保持器件140,40可脱开地固定在加工体20的外周缘24处。这本身是已知。在磨削器件120的相对于具有保持器件140的这侧相反的一侧处设置有磨削材料124,例如磨削编织物、粒状部或同类物,以所述磨削编织物、粒状部或同类物可以在磨蚀的加工或磨削的加工的意义下处理工件表面O。
备选地,当然也可行的是,在加工体20的外周缘24处直接地布置有磨削器件、抛光器件或同类物,例如磨削材料124。
当磨削器件120布置在加工体20处时(未示出),假设加工体20的外周缘24的图2中示意性表明的外形。磨削器件120即具有加工面121以及加工面122,123,所述加工面贴靠在加工体20的加工面21,22,23处。加工面121形成平坦面125及由此平坦面部分126,而其它的加工面122,123构造弯曲部分127的组成部分,相应于加工体20的弯曲部分27。
磨削器件120具有侧棱边141,所述侧棱边在磨削器件布置在加工体20处的状态下处于把手区域41处。在该处,磨削器件120即可以舒适地抓握,并且可以说从加工体20取下,其中,保持器件40,140相互脱开。
此外,在加工面121,122,123处设置有流入开口150,151,152,粉尘可以抽吸通过流入开口,该粉尘例如在借助磨削材料124磨蚀加工工件表面O的情况下形成。
流入开口150-152例如以孔、凸出部(或称为外立舌状部,即Austandzungen)或同类物的类型来制造。
在磨削器件120装配或布置在加工体20处的状态下,流入开口150-152与加工面21,22,23处的流入开口50,51和52连通,因此即与设置在加工面部分28-30处的流入开口50,51和52连通。
流入开口50,51,52例如具有带有优选相等的角度W1和W2的角度间距。由此能够在加工体20的彼此成角度的侧处、即在角度间距W1和W2的情况下实现粉尘抽吸。
流入开口50,51,52与进入通道组件53流动连接,该进入通道组件的进入通道54,55,56朝着相应的加工面21,22,23敞开。进入通道54-56示例性地提到并且表示如下大量的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远离流入开口50-52地分岔。在相应的进入通道54-56上方布置磨削器件120的流入开口150-152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入开口,从而装载以粉尘的空气可以穿过相应的流入开口150-152流动到进入通道54-56中,并且从该处进一步流动到流入开口50,51和52中。由此即不对于流入开口150-152中的每个流入开口分别设置有流入开口50-52。相反地,粉尘空气可以穿过多个流入开口150-152并且经由进入通道54-56流动至流入开口50-52。此外,可行的是,进入通道54,55或56与流入开口50或51或52中的多个流入开口连通或流动连接,这在图1中的流动通道55的示例处表明。在每种情况下都留意的是,在磨削器件120的大量流入开口150-152的情况下分别提供一个粉尘抽吸。
在使用加工设备10时,加工体20通常仅局部地与工件W处于接合中。例如仅有效地使用加工部分28,29或30中的一个加工部分,而相应其它的加工部分没有被使用。操作者即选择这样的加工部分28,29,30,所述加工部分最好地与工件表面O的相应的表面几何结构相匹配或实现最优的磨削或抛光加工。在此的问题在于,粉尘抽吸不仅将在相应使用的加工部分28,29,30处发生,而且空气将流动经过不被使用的加工部分28或29或30,即可以说错误空气将将流动经过不被使用的加工部分。此处,随后阐释的措施提供有效的补救方案:
借助调整装置60,260,360可以有效地调整粉尘抽吸。在根据图1-7的加工设备10中设置调整装置60,在根据图8-12的加工设备210中设置调整装置260,并且在根据图13,14和15的加工设备310中设置调整装置360。加工设备210,310具有加工体220,320,所述加工体在其基本的外部设计、例如外周缘24、加工面部分28-30和同类物方面相同地构建,就此而言即不更详细地阐释。然而针对吸取流的流动概念设计和其调整则不同地设计。调整装置60,260,360实现:将在流入开口50,51和52之间的抽吸进行切换,并且以有利的设计方案影响抽吸功率或供流入开口50,51和52使用的用于抽吸的有效的流动横截面。
流入开口50,51和52经由通道组件57和调整装置60,260,360与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抽吸联接部11例如包括尤其是呈联接接管类型的联接元件12,吸取软管SL可以联接到该联接接管处,该吸取软管引导至抽吸装置AB。抽吸装置AB例如包括移动的粉尘吸取器或位置固定的中央的粉尘抽吸设施。
在这一点上提到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显然也可以在加工设备上存在粉尘抽吸。例如可行的是,粉尘收集容器联接到抽吸联接部11处。优选地,该粉尘收集容器此时关联或前置有通风机或用于产生吸取流动的其它流动产生器,所述吸取流动可以流动经过关联于加工面、尤其是相应的加工面部分的流入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即流入开口50或51或52。
联接元件12例如包括用于插上或插入吸取软管SL的联接区段13。在联接区段13处优选设置有加筋部。此外,联接元件13具有连接区段14,该连接区段设置成用于与调整装置60的随后进一步阐释的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通道组件57包括横向通道58,所述横向通道从加工体20,220,320中的流入开口50,51,52向内引导,并且在加工体20中经由贯通开口68通出到中央的抽吸通道45中,在加工体220中通出到相互分开的抽吸通道245,246,247中,并且在加工体320中通出到相互分开的抽吸通道345,346,347中。
抽吸通道45,245,246,247和345,346,347沿着加工体20,220,320的纵向轴线L优选在加工体20,220,320的整个或几乎整个纵向长度上延伸。所述抽吸通道例如在端侧通过覆盖部42封闭,其中,另外的封闭部也是可行的。
抽吸通道45设置在抽吸通道体65中,该抽吸通道体具有管形的外形。抽吸通道体例如具有周缘壁66,该周缘壁管形地设计。周缘壁66或抽吸通道体65合乎目的地设有肋条67,所述肋条改善在加工体20的基础材料39中的保持。例如抽吸通道体65以基础材料39作为泡沫材料来包围。抽吸通道体65可以在端侧通过覆盖部42来封闭,但是也可以通过底部来封闭,该底部整体式地模制到抽吸通道体45处。覆盖部42例如具有封闭突出部42a,该封闭突出部可以插入到加工体20的抽吸通道体65中或插入到加工体20的具有抽吸通道体65的空腔中。
在周缘壁66处还设置有贯通开口68,所述贯通开口与横向通道58流动连接,尤其是对齐。由此可以使粉尘空气流动通过流入开口50-52和横向通道58以及最后贯通开口68,以便到达抽吸通道45中。
在面向抽吸联接部11的这侧处,抽吸通道体55具有联接区段69,例如联接套筒70。在联接区段69处(该联接区段与周缘壁66连接或是该周缘壁的扩展部),优选设置有旋拧螺纹71、尤其是内螺纹。但是备选地,也可以设置有用于粘接或卡锁或同类连接的接触面。
抽吸通道45在抽吸通道体65中延伸并且在联接区段69处从抽吸通道体65中通出。
与联接区段69连接、例如旋入(或称为拧入,即eingeschraubt)有联接元件73。联接元件73例如包括管形的或套筒形的联接体74,该联接体在连接区段处具有旋拧螺纹75。旋拧螺纹75被旋入到抽吸通道体65的旋拧螺纹71中,以便由此提供基本上空气密封的连接。
联接体74例如穿透覆盖部42的贯通开口44。
在联接体74的端侧76与联接区段69的容纳部72的底部之间(旋拧螺纹71布置在该联接区段中)设置有中间空间77。
联接元件73具有支承容纳部78,调整元件80接合到该支承容纳部中,并且调整元件80可转动地支承在该支承容纳部中。调整元件80关于支承容纳部78的转动轴线D例如相应于纵向轴线L。联接元件73和调整元件80一起形成转动支承件的支承元件。
调整元件80具有通道体81,该通道体从调整元件80的调节区段82向着抽吸通道体65凸起。调节区段82例如具有容纳部83,联接元件12以连接区段14接合到所述容纳部中。容纳部83形成转动支承容纳部,连接区段14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转动支承容纳部中,从而在一方面联接元件12或抽吸联接部11与加工体20和/或调整装置60之间提供转动脱耦。
优选地,保持突出部84、例如布置在容纳部83的内周缘处的且向径向内部突起的环形的或部分环形的肋条处于容纳部83中,所述肋条接合在联接元件12的连接区段14处的相对应的留空部(或称为空隙,即Ausnehmung)15中。借助保持突出部84和留空部15,联接元件12关于其转动轴线(该联接元件可以围绕该转动轴线相对于容纳部83转动)抗拉地固定。转动轴线当前相应于纵向轴线L或平行于纵向轴线L。
合乎目的的是,联接元件12以法兰突出部16贴靠在调整元件80的端侧85处。此外,有利的是,连接区段14或联接元件12的端侧支撑在容纳部83的底部处。
由于一方面联接元件12在调整元件80处的转动支承和另一方面调整元件80关于加工体20或联接元件73的转动支承,调整元件80可以自由地在吸取软管SL与加工体20之间转动。
调整元件80借助卡锁相对于联接元件73关于纵向轴线L或其转动轴线D抗拉地保持在联接元件73处。例如在调整元件80处设置有钩状突出部86,所述钩状突出部突起到调节区段82之前。钩状突出部86具有钩状鼻部87,所述钩状鼻部接合到中间空间77中,从而通过这种从后方抓握将调整元件80关于联接元件73关于纵向轴线L、转动轴线D抗拉地固定在联接元件73处。钩状突出部86沿周缘方向彼此具有间距,从而所述钩状突出部就此而言可径向地运动,以便卡锁在支承容纳部78中。因此即可以将调整元件80沿着纵向轴线L或转动轴线D插入和卡锁到支承容纳部78中。该装配是简单的。
优选设置有固定器件88,尤其是卡锁装置或卡锁器件。固定器件88例如包括卡锁鼻部89,所述卡锁鼻部向径向外部突起到钩状突出部86之前,并且接合到联接元件73的相应的卡锁留空部79中。卡锁留空部79例如设置在支承容纳部78的内周缘处。
空气引导体90与调整元件80、尤其是通道体81抗扭地连接。例如通道体81插入到空气引导体90中,并且在连接部分81A的区域中与该连接部分粘接、卡锁连接、挤压连接或同类的另外地固定连接。即当调整元件80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时,空气引导体90相应地转动。
合乎目的地,槽和突起到该槽中的突出部或同类的其它机械的转动角度标记81B(该转动角度标记例如设置在通道体81与空气引导体90的内周缘或流动通道94之间)的组合负责调整元件80和空气引导体90彼此间转动角度正确的装配。
空气引导体90具有柱状的或管形的外形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在抽吸通道45中延伸。空气引导体90可转动地支承在抽吸通道45中。空气引导体90具有周缘壁91,在该周缘处设置有通流开口92,93,空气可以穿过通流开口流动到空气引导体90的内部空间中,即流动到流动通道94中。在空气引导体90的外周缘处设置有密封轮廓95,例如纵向肋条,所述密封轮廓贴靠在抽吸通道45的内周缘处或至少靠近该内周缘处布置。通过密封轮廓95将空气引导体90的角度部段可以说相互分隔开。角度部段中的一个角度部段例如包括通流开口92,另一个角度部段包括通流开口93。另外的通过密封轮廓95相互隔开的角度部段没有通流开口,即流动密封。
通过使空气引导体90在抽吸通道45中围绕转动轴线D扭转,通流开口92可以相对于关联于流入开口50或51或52的贯通开口68定位,从而粉尘空气S可以经过相应的流入开口50或51或52、横向通道58和通流开口92流入到流动通道94中,并且可以进一步经过调整元件80流动至抽吸联接部11,在该处粉尘空气S可以从联接元件12的流动通道17中流入到吸取软管SL中。在此,该流动连接的流动横截面最大。
空气引导体90即形成阀体或遮罩体96,如下流动横截面取决于该阀体或遮罩体关于转动轴线D的转动位置,该流动横截面供相应的流入开口50,51或52使用,以用于经由抽吸联接部11来抽吸。
空气引导体90或调整体80的相应的(转动位置)调整位置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指针97来追溯,该指针例如布置在套筒形的调整体80的外周缘处。此外,用于相应的加工面部分28,29,30的记号98有利地布置在调整体80处,尤其布置在一个指针或多个指针97附近。由此操作者可以轻易识别,当例如仅存在通流开口92时,在调整体80和空气引导体90的相应的转动位置中哪个加工面部分28,29,30当前被抽吸。
与此相反,通流开口93是一种选项。通流开口93的数量或有效流动横截面小于通流开口92的数量或有效流动横截面。即当通流开口93与贯通开口68相对置时,仍始终能够经由分别关联于贯通开口68的流入开口50或51或52实现抽吸,然而带有相比于经由通流开口92所实现的抽吸更小的抽吸功率或吸取效果。
如下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在该设计方案中,例如通流开口92或通流开口93或两者的组合、也就是说不仅通流开口92而且通流开口93相对于与相应的加工面部分28,29,30相关联的通流开口68定位。由此可以总共4级地改变针对相应的加工面28,29,30的抽吸功率:没有流动、经过通流开口93的更大的流动、经过通流开口92的还更大的流动和经过通流开口92和93的组合的最大的流动。
在图8-11中所示出的调整装置260的情况下,在端侧布置在抽吸联接部11附近的调节组装件一同负责:使粉尘空气可以流动通过抽吸通道245,246或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或使这些抽吸通道245,246或247的流动横截面释放或封闭。调整装置260的遮罩体296在抽吸联接部11与端侧之间或在加工体220的端侧处布置。
抽吸通道245,246或247在抽吸通道体265中伸延,该抽吸通道体沿着加工体220中的纵向轴线L延伸。抽吸通道体265具有周缘壁266,该周缘壁限制管形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布置了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且大约在抽吸通道体265的中央相互连接的分隔壁267。分隔壁267例如星形地布置,并且将抽吸通道体265的由周缘壁266限制的内部空间划分成抽吸通道245,246或247。在周缘壁266处设置有与抽吸通道245,246或247连通的贯通开口268,所述贯通开口与横向通道58流动连接,所述横向通道在其侧又与流入开口50,51,52并由此与加工面部分28,29,30连通。由此,每个加工面部分28,29,30分别关联于抽吸通道245,246或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
借助调整装置260的调整元件280可以分别将抽吸通道245,246或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与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从而最终加工面部分28,29或30中的一个加工面部分与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并且抽吸供用于相应的加工面部分28,29或30。调整元件280形成或包括遮罩体296。
调整元件280可转动地容纳已经阐释的联接元件12。例如调整元件具有容纳部283,连接区段14可转动地支承在该容纳部中。例如布置在容纳部283处的保持突出部284、例如呈保持突出部84类型的环形的保持突出部284接合到该连接区段的留空部15中,从而联接元件12关于其转动轴线D虽然可转动、然而不可以沿转动轴线D从容纳部283中拉出。因此即调整元件280例如相对于吸取软管SL可转动地支承或反过来吸取软管SL关于调整元件280可转动地支承。
此外,调整元件280相对于联接元件270可转动地支承,该联接元件关于加工体220和抽吸通道体265是抗扭的。联接元件270例如包括套筒区段273,抽吸通道体265容纳在该套筒区段中,或该抽吸通道体被插入到该套筒区段中。
联接元件270例如突起到覆盖部243之前并且优选与该覆盖部整体式地连接,该覆盖部原则上相应于覆盖部43并且在端侧覆盖加工体220。覆盖部243具有贯通开口244。
在联接元件270处设置有用于调整元件280的支承容纳部278。调整元件280可转动地容纳在支承容纳部278中。例如支撑突出部287处于支承容纳部278的内周缘处,该支撑突出部接合到调整元件280的支撑容纳部277中。支撑突出部287和支撑容纳部277形成防拉出保护部或负责:使调整元件280虽然可关于支承容纳部278的、该调整元件的转动轴线D转动,然而不可以沿着转动轴线D从该支承容纳部278中拉出。
调整元件280以端侧的支撑突出部282支撑在支承容纳部278的底部处,尤其支撑在环形的支承面275处。在支承面275的区域中附加地还设置有卡锁留空部279,在每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卡锁留空部279,所述卡锁留空部设置成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卡锁突出部289卡锁连接。至少一个卡锁突出部289突起到支撑突出部282之前并且在调整元件280的相应的调整位置中接合到卡锁留空部279中。优选地,卡锁突出部289的弹性通过如下方式来增大,即,该卡锁突出部具有空腔289A,卡锁突出部289的弧形的区段289B可以变形到该空腔中去。
在套筒形的调整元件280的外周缘、例如其周缘壁291处设置有记号98A和98B和另外的在附图中不可见的记号,所述记号显示关于相应加工面部分28,29或30的抽吸。
端壁295在调整元件280的内部空间中延伸,在该端壁处设置有通流开口292和可选地通流开口293。通流开口292是大面积的并且在如下角度部段上延伸,该角度部段相应于抽吸通道245-247的流动横截面。即当通流开口292前方处于抽吸通道245-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之前或与这些抽吸通道对齐时,最大的流动横截面供与相应的抽吸通道245-247相关联的加工面部分28-30使用。然而当通流开口293的较小的横截面处于一相应的抽吸通道245-247之前时,与此相对流动横截面变小,即,抽吸功率减小。当端壁295完全地或部分地覆盖抽吸通道245-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时,关联于抽吸通道的加工面部分28,29或30不被抽吸或以减小的抽吸功率来抽吸。即调整元件280影响如下有效流动横截面,该有效流动横截面供相应的加工部分28,29,30的抽吸使用。
带有卡锁突出部289和卡锁留空部279的卡锁组件或卡锁器件优选如此设计,使得在相应的卡锁位置中通流开口292分别与抽吸通道245-247中的一个抽吸通道对齐。
合乎目的地通流开口292的横截面相应于抽吸通道245,246,247的流动横截面。
在调整装置360的情况下,选择在原理方面类似于调整装置260的概念设计方案,其中,抽吸通道345,346,347是相互分开的管,所述管平行于纵向轴线L穿过加工体320。各个管例如可以在加工体320的制造过程中、例如在基础材料39以相应的模具进行发泡时整体式地成形。
替代单个的遮罩体296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遮罩体396,496,例如盘片状的或卷筒状的遮罩体。遮罩体396,496例如围绕在附图中不可见的、在抽吸通道345,346,347之间平行于纵向轴线L延伸的转动轴线关于抽吸通道345,346,347可转动地支承。转动轴线例如相应于已经阐释的转动轴线D。
遮罩体396例如具有通流开口392和优选另外的通流开口393,所述通流开口可以通过围绕前面提及的转动轴线扭转对齐于抽吸通道345,346,347地放置。即因此遮罩体396形成调整元件380。
在图13中,例如通流开口392与抽吸通道347对齐,而通流开口393与抽吸通道346对齐,在该处,即提供更小的流动横截面。与此对应地,与加工面部分29相比,加工面部分30以更高的吸取功率抽吸。在图14中看到,遮罩体396沿逆时针方向扭转,从而通流开口392仅还局部地处于抽吸通道347之前,此处即抽吸功率或流动横截面减小。在图15中,通流开口392与抽吸通道346对齐,从而在加工面部分29处提供最大的抽吸功率,而在加工面部分30处的抽吸可以说被切断。
看出的是,单单借助遮罩体396就已能够实现抽吸功率或流动横截面的无级调节,即其方式为,遮罩体396或调整元件380不仅可以处于这样的调整位置中,在所述调整位置中通流开口392与抽吸通道345,346,347中的一个对齐,而且处于如下中间位置中,在所述中间位置中通流开口392仅局部地处于这些抽吸通道中的一个抽吸通道之前,并且实现相应的抽吸通道通过吸取流S的通流的减小。
用于调整加工面部分28,29或30中的一个或多个加工面部分处的抽吸功率的可行方案可以通过另外的遮罩体496来改善。其例如具有通流开口492,该通流开口可以通过遮罩体496相对于抽吸通道345,346,347和相对于通流开口392和可选地393的扭转来调整在抽吸联接部11与抽吸通道345,346,347之间的可变的流动横截面。
加工体420(图16)构造为梯级体。加工体420例如具有子加工体420A,420B,所述子加工体具有不同的横截面。两个子加工体420A,420B直接地布置在彼此处或彼此邻接,其中,梯级418设置在这两个子加工体420A,420B之间。子加工体420A,420B可以一件式地或由一个件制造。
在根据图16的实施例中,子加工体420A,420B虽然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几何结构,然而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范围。由此得出:子加工体420A,420B的弯曲部分427A,427B虽然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上的基本轮廓,然而具有不同的半径。
子加工体420A,420B具有弯曲部分427A,427B和平坦面部分426A,426B,所述弯曲部分在几何结构上相应于弯曲部分27,所述平坦面部分相应于平坦面部分426。
原则上可行的是,子加工体420A,420B关于如下纵向轴线是同轴的,该纵向轴线在中间通过所述子加工体的相应的横截面。然而当前选择如下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子加工体420A,420B的平坦面部分426A,426B面式地过渡到彼此中,也就是说没有梯级地过渡到彼此中,从而形成连贯的平坦面部分426。
然而与此相反,在子加工体420A,420B的弯曲部分427A,427B之间设置有梯级418。
此外,在加工体420中采用如下配置,即,子加工体420A,420B的加工面422A,422B至少在相应于过渡区域38的过渡区域438中与平坦面部分426相互对齐,而在加工面423A,423B(所述加工面在原理上类似于已经阐释的加工面23)之间、以及在过渡区域437A,437B之间(所述过渡区域在原理上与过渡区域37相同)构造梯级418。此处也又需要说到的是,如果子加工体420A,420B横向于加工体420的纵向轴线LA相对于彼此不同地布置(未示出),这种错位或梯级418也可以设置在加工面422A,422B之间。
在加工体420的情况下抽吸是优选的,也就是说例如联接元件12以联接区段13布置在加工体420处,尤其布置在在横截面方面更小的子加工体420A处。但是也可行的是,这类吸取联接部设置在另一个具有更大的横截面的子加工体420B处。
在加工体420处、尤其是在加工面423A和/或423B和/或422A和/或422B处可以例如直接地布置磨削材料124、例如粒状部、颗粒结构、编织物或同类物。
也可行的是,加工体420例如在加工面423A和/或423B和/或422A和/或422B的区域中具有可与保持器件40对照的保持器件480,磨削器件或抛光器件、例如磨削片、抛光材料、抛光编织物或抛光纺织物或同类物可以可脱开地固定在该保持器件处。
可行的是,在加工面423A,423B,422A,422B处设置有不同的表面性质,例如在加工面中的一个加工面处例如设置有保持器件,在另一个加工面处设置有抛光材料并且在另外的加工面处设置有抛光编织物。

Claims (19)

1.一种带有加工体(20)的表面加工设备(10)、尤其手动的磨削设备或抛光设备,所述加工体具有用于磨削或抛光加工工件表面(O)的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其中,所述加工体(20)具有平坦面部分(26)和至少一个弯曲部分(27),所述平坦面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平坦的工件表面(O)的平坦的加工面(21),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分带有用于加工弯曲的工件表面(O)的弯曲的加工面(22-23),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在所述加工体(20)的相反于所述平坦面部分(26)的一侧上延伸,其中,所述弯曲部分(27)具有多个连续地过渡到彼此中的带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R1-R5)的弯曲区段(31-36),并且不突起到所述平坦面部分(26)的平坦的加工面(21-23)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和所述平坦面部分(26)在至少一个过渡区域(38)处成角度地邻接于彼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的弯曲区段(31-36)在至少一个成角度的过渡区域(38)处具有比所述弯曲部分(27)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弯曲区段(31-36)更大的曲率半径(R5),尤其所述弯曲部分(27)的一个最大的曲率半径(R1-R5)或所述最大的曲率半径(R5)。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在正好一个或至少一个过渡区域(37)处切向地过渡到所述平坦面部分(26)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切向地过渡到所述平坦面部分(26)中的弯曲区段(31-36)的曲率半径(R1)小于所述弯曲部分(27)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弯曲区段(32-36)的曲率半径(R2-R5)、优选小于所述弯曲部分(27)的其它弯曲区段(32-36)的所有另外的曲率半径(R2-R5)。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侧向地突起到所述平坦面部分(26)旁边的至少一个侧或正好一个侧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坦面部分(26)与所述弯曲部分(27)之间的至少一个、尤其成角度的过渡区域(38)处不布置有抛光器件或磨削器件(140)或用于保持磨削器件(140)或抛光器件的保持器件(4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和所述平坦面部分(26)在所述加工体(20)的彼此相反的侧处基本上在其整个横向宽度上延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面部分(26)在所述加工体(20)的横截面的一部分上延伸,并且所述弯曲部分(27)在所述加工体(20)的横截面的所有其余的区域上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分(27)联接到所述平坦面部分(26)的彼此相反的横向端部区域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完全地或至少区段式地设计为柱状部和/或椎状部和/或梯级体,在所述柱状部和/或椎状部和/或梯级体的外周面处设置所述弯曲部分(27)和所述平坦面部分(26)。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在所述弯曲部分(27)的区域中具有翼的上侧的轮廓,在所述翼的下侧处布置所述平坦面部分(26)。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至少在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区域中是弹性的和/或尤其在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区域中具有泡沫塑料材料。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在其外周缘(24)处或在所述加工面(21-23)处具有保持器件(40),尤其搭扣层,用来保持磨削器件(140)或抛光器件。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在其外周缘(24)处和/或在所述加工面(21-23)处构成整体地具有磨削器件(140)或抛光器件。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体(20)具有纵向外形且/或设计为柱状部。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处布置有用于抽吸装载以粉尘的粉尘空气的流入开口(50-52),所述流入开口经由通道组件(57)与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抽吸装置(AB)能够联接到所述抽吸联接部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具有用于调节有效流动横截面的调整装置(60;260;360),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第一加工面部分(29,30)(28)的流入开口(50-52)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29,30)的流入开口(50-52)以所述有效流动横截面与所述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从而能够调整和/或切断在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第一加工面部分(28)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工面部分(29,30)处的抽吸作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加工面(21-23)处布置有朝着所述加工面(21-23)侧向地敞开的进入通道组件,所述进入通道组件借助所述流入开口(50-52)中的至少一个流入开口或借助所述流入开口(50-52)与所述抽吸联接部(11)流动连接。
CN201780046838.6A 2016-07-29 2017-07-21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Active CN109715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4096.1A DE102016114096A1 (de) 2016-07-29 2016-07-29 Oberflächen-Bearbeitungsgerät mit einer Krümmungspartie
DE102016114096.1 2016-07-29
PCT/EP2017/068547 WO2018019736A2 (de) 2016-07-29 2017-07-21 Oberflächen-bearbeitungsgerät mit einer krümmungsparti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5344A true CN109715344A (zh) 2019-05-03
CN109715344B CN109715344B (zh) 2022-02-01

Family

ID=5959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838.6A Active CN109715344B (zh) 2016-07-29 2017-07-21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76154A1 (zh)
EP (1) EP3487665B1 (zh)
CN (1) CN109715344B (zh)
DE (1) DE102016114096A1 (zh)
WO (1) WO2018019736A2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99933A (en) * 1949-08-04 1950-03-07 Joseph F Smul Surface cleaning attachment
US3120084A (en) * 1962-10-23 1964-02-04 James M Phillips Abrasive finishing tool
US3640031A (en) * 1969-01-15 1972-02-08 Mark Descant Louver door sander
CN2928387Y (zh) * 2006-06-29 2007-08-01 张志毅 一种超精油石
US20100124873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Lake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c. Multi-Faceted Sanding/Finishing Tool
CN203542405U (zh) * 2013-10-12 2014-04-16 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44996A (en) * 1930-01-27 1932-02-16 Ernest E Walker Sandpaper holder
US2411615A (en) * 1945-03-07 1946-11-26 Emil A Dodelin Abrading device
US3063208A (en) * 1961-03-17 1962-11-13 William A Bell Sanding block
US3106806A (en) * 1962-04-02 1963-10-15 Alma A Hutchins Work smoothing tool
DE3742038A1 (de) * 1987-12-11 1989-06-22 Gerd Braasch Schleifkoerper fuer die bearbeitung von oberflaechen, insbesondere holzoberflaechen
US6887139B2 (en) * 2000-04-17 2005-05-03 Basil G. Jennette Sander blocks for minisaws
IT1395030B1 (it) * 2009-08-06 2012-09-05 Mazzolini Tampone, particolarmente per trattamenti di carteggiatura.
ITFI20120066U1 (it) * 2012-11-12 2014-05-13 Hpm Engineering S R L Utensile di levigatura aspirante a struttura allungat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99933A (en) * 1949-08-04 1950-03-07 Joseph F Smul Surface cleaning attachment
US3120084A (en) * 1962-10-23 1964-02-04 James M Phillips Abrasive finishing tool
US3640031A (en) * 1969-01-15 1972-02-08 Mark Descant Louver door sander
CN2928387Y (zh) * 2006-06-29 2007-08-01 张志毅 一种超精油石
US20100124873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Lake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c. Multi-Faceted Sanding/Finishing Tool
CN203542405U (zh) * 2013-10-12 2014-04-16 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76154A1 (en) 2021-09-09
CN109715344B (zh) 2022-02-01
DE102016114096A1 (de) 2018-02-01
EP3487665A2 (de) 2019-05-29
WO2018019736A3 (de) 2018-05-11
EP3487665B1 (de) 2024-01-24
WO2018019736A2 (de)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9297A (zh) 带有抽吸联接部的表面加工设备
US8747392B2 (en) Handheld medical device
KR101954466B1 (ko) 의료용 활전
CN101627293B (zh) 带有棘轮机构的手助腹腔镜密封组件
ES2317547T3 (es) Maquina para preparar una infusion que comprende un dispositivo de bloqueo de una camara de infusion.
EP3069646B1 (en)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TWI409087B (zh) 抽吸泵單元
US8695635B1 (en) Mixing valve device switchable to different outlet
CN105723139B (zh) 用于对物体进行密封和/或充气的装置及自闭合螺旋联接装置
AU2019279935B2 (en) Vacuum
CN107260079A (zh) 用于抽吸清洁机的供料罐
CN1657177A (zh) 具有分流器的整体式旋转喷雾曝气器
CN101926628A (zh) 用于表面处理的器具
CN109715344A (zh) 带有弯曲部分的表面加工设备
EP2931164B1 (en) Powder jet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dental material
US20120180252A1 (en) Upright vacuum cleaner having path switching apparatus
US20120315598A1 (en) Dental handpiece
KR101645328B1 (ko) 진공청소기
CN104295536A (zh) 多段式喷射器
CN105919469A (zh) 具有分离式刀片模块和旋转轴模块的混合器
EP2416743A1 (en) Surgical device for injecting cement into a bone cavity
ES2803580T3 (es) Unidad de válvula de cerámica para una máquina de bebidas
KR102325058B1 (ko) 속도 조절 밸브가 설치된 음압 배액장치
CN106039815A (zh) 用于形成液体处理设备头部部件的装置以及液体处理设备
KR102191207B1 (ko) 글로브 밸브용 래핑 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The German Delin root

Applicant after: FESTOOL GmbH

Address before: Georges malenshott,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TTS MICROCELL GmbH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