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8284B -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8284B
CN109708284B CN201910133717.6A CN201910133717A CN109708284B CN 109708284 B CN109708284 B CN 109708284B CN 201910133717 A CN201910133717 A CN 201910133717A CN 109708284 B CN109708284 B CN 109708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ets
suction pressure
adjusting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outdoor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8284A (zh
Inventor
陈千驹
余张波
邹悦辉
叶利杞
杨正贤
李志云
罗明燕
吴永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37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8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8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8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该方法包括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除霜后,有效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高液位,进而避免造成压缩机液击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在冬季制热时,室外机的换热器表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结霜,当霜层较厚时,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时通常需要进入除霜模式。除霜结束后,室外机的换热器内会存有大量制冷剂,当由除霜模式转回制热模式时,室外机的换热器内的液态制冷剂会流到气液分离器,导致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液位升高,当液态制冷剂的液位超过最高位置时,液态制冷剂会直接进入压缩机,即产生压缩机液击现象。
现有技术中,在由除霜模式转回制热模式时,立即开启制热用电子膨胀阀,同时压缩机能力正常加载。但是,该控制方法使得气液分离器内的气态制冷剂产生的压力和制冷剂的饱和压力接近,导致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态制冷剂很难蒸发,液位下降很慢,气液分离器内会长时间维持高液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以实现在除霜后,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液位,避免压缩机液击现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可选的,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1,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1%-24%;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8%-2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4≤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4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5≤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5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其中,P1=3.5bar;P2=2.4bar;P3=2.2bar;P4=1.5bar;P4=1.3bar;T1=12℃;T2=7℃;T3=-5℃;T4=-10℃;T5=-15℃。
可选的,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的操作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还包括:
根据空调器中冷凝器的实际冷凝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可选的,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判断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若是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否则保持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是则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可选的,还包括: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可选的,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前,还包括:
控制压缩机以预设运行频率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节流部件关闭模块、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以及开度调节模块;
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用于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节流部件关闭模块,用于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用于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开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可选的,开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二开度调节模块;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判断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在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条件时,保持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节流部件仍处于关闭状态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度调节模块,第三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通过在除霜后,先关闭节流部件,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降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进而使得该吸气压力P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饱和压力的差值增大,促进气液分离气内液态制冷剂的气化,并且在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再相应地给节流部件与该预条件对应的开度,以控制室外机的热换器向气液分离器输送制冷剂的量,解决除霜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高液位的问题,实现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液位,避免压缩机液击现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除霜后,降低气液分离器中液态制冷剂液位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空调器上。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其中,除霜模式下的制冷流向如下:压缩机将从气液分离器中抽取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通过四通换向阀流向室外机中的换热器,高温高压蒸气放热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常温高压液体流经节流部件变为低温低压液体,低温低压液体进入室内机中的换热器吸收热量变为低温低压蒸气,低温低压蒸气流经四通换向阀进入气液分离器。制热流向如下:压缩机将从气液分离器中抽取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通过四通换向阀流向室内机中的换热器,高温高压蒸气放热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常温高压液体流经节流部件变为低温低压液体,低温低压液体进入室外机中的换热器吸收热量变为低温低压蒸气,低温低压蒸气流经四通换向阀进入气液分离器。
示例性的,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除霜模式下的正常运行频率降到压缩机的最低运行频率,然后再将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先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再进行四通换向阀换向,可以减小对四通换向阀的冲击,进而降低对四通换向阀的损耗,提高其寿命。
S120、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示例性的,节流部件可以为电子膨胀阀。
S130、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140、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其中,当电子膨胀阀被关闭后,从室内机的热换器中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不会进入室外机的热换器中,则室外机的热换器中的液态制冷剂不会增加,使得由室外机的热换器流入气液分离器内的液态制冷剂的量不会增加。同时,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增加,气液分离器内的气态制冷剂越来越多得被压缩机抽走,气液分离器内气态制冷剂的压力降低,气态制冷剂的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增大,促进了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蒸发。此外,气液分离器内气态制冷剂的压力与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中的压力相近,因此,可以将设置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传感器测得的吸气压力P看作气液分离器内气态制冷剂的压力。
其中,当气液分离器内的气态制冷剂的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越大时,气液分离器内的液态制冷剂越容易蒸发,而饱和压力与室外环境温度有关,室外环境越低,饱和压力越低,因此,为了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液位,节流部件的开度要综合考虑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
可选的,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1,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1%-24%;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8%-2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2<P≤P1,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3<P≤P2,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4≤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4<P≤P3,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4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5≤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5<P≤P4,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5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吸气压力P满足P<P5,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其中,P1=3.5bar;P2=2.4bar;P3=2.2bar;P4=1.5bar;P4=1.3bar;T1=12℃;T2=7℃;T3=-5℃;T4=-10℃;T5=-15℃。
具体的,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上述预设条件中的某一预设条件时,则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到该预设条件对应的开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未达到上述预设条件中的任一预设条件,则电子膨胀阀保持关闭状态,继续执行增加压缩机运行频率,降低吸气压力P的操作。其中,这里所述的节流部件的开度指的是,节流部件的打开程度与节流部件完全打开时的打开程度的比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通过在除霜后,先关闭节流部件,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降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进而使得该吸气压力P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饱和压力的差值增大,促进气液分离气内液态制冷剂的气化,并且在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再相应地给节流部件与该预条件对应的开度,以控制室外机的热换器向气液分离器输送制冷剂的量,解决除霜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高液位的问题,实现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液位,避免压缩机液击现象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和优化,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S220、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S230、控制压缩机以预设运行频率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段。
示例性的,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压缩机以最低运行频率运行。这样设置使得吸气压力P下降速度较慢,避免了由于吸气压力P很快降低到预设条件,导致的气液分离器内的液态制冷剂还没来得及蒸发节流部件便开启了。
S240、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250、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
S260、判断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若是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否则,保持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具体的,周期性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例如每隔30S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加5HZ),吸气压力P逐渐下降,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某一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该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之后,继续周期性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若后续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另一预设条件时,则继续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另一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S270、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是则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示例性的,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开始增加的时刻算起,300S后,若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仍未达到预设条件,则强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5%。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由于吸气压力P传感器损坏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节流部件迟迟不能开启。
S280、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其中,四通换向阀换向以及节流部件开启后,空调器中制冷剂的循环系统并不稳定,将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第二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一段时间,可以使制冷剂的循环系统逐渐趋于稳定。示例性的,第三预设时间段为1分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的操作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还包括:
根据空调器中冷凝器的实际冷凝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示例性的,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开始增加的时刻算起的300S内,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不是在一直周期性增加的,当周期性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或者当节流部件初次被开启后,不再继续周期性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而是根据空调器中冷凝器的实际冷凝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同时,实时检测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110、节流部件关闭模块120、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130以及开度调节模块140;
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110,用于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节流部件关闭模块120,用于关闭设置在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130,用于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开度调节模块140,用于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通过在除霜后,先关闭节流部件,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降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进而使得该吸气压力P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的饱和压力的差值增大,促进气液分离气内液态制冷剂的气化,并且在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再相应地给节流部件与该预条件对应的开度,以控制室外机的热换器向气液分离器输送制冷剂的量,解决除霜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高液位的问题,实现降低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制冷剂液位,避免压缩机液击现象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开度调节模块14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二开度调节模块;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判断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在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条件时,保持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节流部件仍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度调节模块,第三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第三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可选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130还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的操作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根据空调器中冷凝器的实际冷凝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同时,开度调节模块140获取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吸气压力P和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可选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130还用于在增加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前,控制所述压缩机以预设运行频率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实施例三所述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因而该空调器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霜后,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除霜模式下的正常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关闭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其中,所述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1,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1%-24%;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8%-2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4≤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4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5≤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5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其中,P1=3.5bar;P2=2.4bar;P3=2.2bar;P4=1.5bar;P4=1.3bar;T1=12℃;T2=7℃;T3=-5℃;T4=-10℃;T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的操作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中冷凝器的实际冷凝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并判断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若是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否则保持所述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所述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是则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预设运行频率运行第四预设时间段。
6.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节流部件关闭模块、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以及开度调节模块;
所述四通换向阀换向模块,用于除霜后,在将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除霜模式下的正常运行频率降低至预设运行频率后,控制所述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由制冷流向换向至制热流向;
所述节流部件关闭模块,用于关闭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冷媒管路上的节流部件;
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调节模块,用于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所述开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
其中,所述当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包括: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1,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1%-24%;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8%-2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2<P≤P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3<P≤P2,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4≤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4<P≤P3,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4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5≤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5<P≤P4,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5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0%;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4%-26%;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2≤T<T1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20%-22%;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3≤T<T2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6%-18%;
在所述吸气压力P满足P<P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满足T<T3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14%-16%;
其中,P1=3.5bar;P2=2.4bar;P3=2.2bar;P4=1.5bar;P4=1.3bar;T1=12℃;T2=7℃;T3=-5℃;T4=-10℃;T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二开度调节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中的吸气压力P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条件;
所述第一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所述预设条件对应的预设开度;在所述吸气压力P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条件时,保持所述节流部件的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判断所述节流部件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所述节流部件仍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调节至下限预设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开度调节模块,所述第三开度调节模块,用于在增加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持续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段后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将所述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开度。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装置。
CN201910133717.6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09708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717.6A CN109708284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717.6A CN109708284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8284A CN109708284A (zh) 2019-05-03
CN109708284B true CN109708284B (zh) 2021-04-20

Family

ID=6626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717.6A Active CN109708284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8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980A (zh) * 2021-01-20 2021-06-0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503662B (zh) * 2021-07-20 2022-07-12 美的集团武汉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127195A (zh) * 2022-07-19 2022-09-30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器除霜过程过热度控制方法
CN115717787A (zh) * 2022-11-09 2023-0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8988A (en) * 1977-11-10 1979-12-18 Carrier Corporation Control for a combination furnace and heat pump system
CN100580346C (zh) * 2006-11-17 2010-01-13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除霜方法
CN104833152B (zh) * 2015-05-29 2017-08-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防液击空调除霜系统
CN104896672B (zh) * 2015-06-11 2018-11-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5674638B (zh) * 2016-01-06 2018-07-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防压缩机回液的控制方法
CN106091505A (zh) * 2016-08-16 2016-11-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8284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8284B (zh) 一种除霜后气液分离器液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3864989B1 (ja) 冷凍装置
CN109945330B (zh) 能连续制热的制冷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JP4767199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方法並びに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8369039B (zh) 制冷循环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EP3492837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P1431677A1 (en) Air conditioner
EP3267130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1601691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1169475A (ja) 冷凍機及びこの冷凍機が接続された冷凍装置
CN110709648B (zh) 空调装置
JP201100748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18823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1219818B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718338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986440B (zh) 热氟除霜装置、空调机组及除霜控制方法
CN11157845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11285671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444141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KR20070064908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1148653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22041B (zh) 一种制冷系统二次冷凝融霜介质流量控制方法
JP7474911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2228284A (ja) 冷凍装置
CN114838537B (zh) 一种延缓空气源热泵机组结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