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651A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07651A CN109707651A CN201910118682.9A CN201910118682A CN109707651A CN 109707651 A CN109707651 A CN 109707651A CN 201910118682 A CN201910118682 A CN 201910118682A CN 109707651 A CN109707651 A CN 1097076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eller
- fan
- air
- airflow channel
- housing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它包括基座和细长环形的风扇头,该风扇头包括:壳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多个第一进气口和多个第二进气口、多个第一出气口和多个第二出气口、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以及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壳体限定了通孔,至少有部分第一出气口或第二出气口与通孔相邻,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相隔一定的距离平行设置并且其旋转方向相反,另外该风扇头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本发明的风扇具有噪音低、风量大和外观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但并不排他地说,本发明涉及家用风扇,诸如塔式风扇,用来在房间、办公室或其他家用环境中产生空气循环和气流。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有的风扇可以输出凉风或冷风,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凉爽的效果;有的风扇可以输出热风,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温暖的效果;有的风扇可以输出干净的空气流即过滤空气,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干净的空气。
2014年11月26日专利公开号为CN104165134A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310186724.5)公开了一种风扇,该种风扇包括:基部和安装在所述基部上的喷嘴,所述基座包括具有侧壁的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的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叶轮罩、位于叶轮罩内的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叶轮和驱动叶轮绕轴线旋转的马达,所述侧壁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所述喷嘴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座的气流的内部通道和嘴部,其中气流通过嘴部从风扇射出。
该种结构的风扇,具有安全和外观较好的特点,但工作时,其马达和叶轮的转速较高,从而带来较大的噪音,另外其所输出的风量也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种噪音低、风量大和外观较好的风扇,以克服上述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风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为细长环形的风扇头,所述风扇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细长分壳体和第二细长分壳体,所述壳体限定了通孔;分别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内和第二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口和多个第二进气口;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上的多个第一出气口和多个第二出气口;分别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旋转工作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其中,至少有部分第一出气口与所述通孔相邻,至少有部分第二出气口与所述通孔相邻;第一叶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来自风扇外界的空气能被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发出的气流抽吸通过所述通孔。
在该种风扇中,第一出气口离第一叶轮的距离和第二出气口离第二叶轮的距离都较近,经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加速后的高压气流在风扇内部运行的损耗较小,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可以以较低的转速实现较大风量的输出,其噪音水平显著降低;由于其第一叶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使与所述通孔相邻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发出的气流共同协同以有效抽吸来自风扇外界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从而形成风扇向前输出的总气流;另外该种结构的风扇其安全且具有较好的外观。
优选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相隔一定的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可以都为贯流叶轮,也可以都为离心叶轮,优选地采用贯流叶轮。大家知道,贯流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其在旋转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较小。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转速通常位于500rpm到4000rpm之间,优选地位于1200rpm到3000rpm之间。马达可以是直流无刷马达,也可以是交流马达。
在该种风扇中,第一气流通道的长度和第二气流通道的长度都较短。通常,第一气流通道的长度和第二气流通道的长度都少于180毫米,优选地小于150毫米,更优选地小于80毫米。
为了使风扇的结构紧凑,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之间的距离通常小于150毫米,优选地小于80毫米。
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矩形,也可以包括跑道形,还可以包括其它细长的形状;所述矩形优选地包括圆角矩形。
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通常都为槽口的形式,优选地为多排槽口的形式,其槽口的宽度通常位于1毫米至10毫米之间,优选地位于3毫米至6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有的第一出气口和所有的第二出气口都与所述通孔相邻。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出气口和所有的第二出气口都与所述通孔相邻,并且从所有的第一出气口和所有的第二出气口所输出的气流都通过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一蜗舌、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二蜗舌、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并且,第一消音构件与第一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和第二消音构件与第二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都小于25毫米。
由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在旋转工作时容易分别在第一蜗舌的舌尖端和第二蜗舌的舌尖端附近形成和传送噪音,因而在第一蜗舌的舌尖端附近设置第一消音构件或在第二蜗舌的舌尖端附近设置第二消音构件,非常有利于降低噪音。
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优选地都包括声学泡沫。声学泡沫可以包括玻璃棉,也可以包括海绵,还可以包括其它消音材料。优选地,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都包括声学泡沫和用于支撑声学泡沫的支撑件。
优选地,第一消音构件与第一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和第二消音构件与第二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都小于10毫米;更优选地,第一消音构件与第一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和第二消音构件与第二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都小于5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消音构件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所述第二消音构件位于第二进气通道内。
为了使风扇能输出热气流,所述风扇头还可以包括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或第二气流通道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头还包括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加热装置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或第二进气通道内。
为了净化空气或获得干净的空气,所述风扇头还可以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或第二气流通道内,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过滤器,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过滤器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或第二进气通道内,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
所述基座可以是筒状的底座,也可以是支架,还可以是其它的形式。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基座是指能支撑风扇头的各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风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风扇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B—B截取的风扇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风扇的一种替换结构。
图7是图1所示的风扇的一种替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是从装置前方观察的本发明的风扇的示意图,图2是图l所示的风扇的后视图,图3是图l所示的风扇的侧视图。从图1、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风扇包括基座2和位于基座2上的风扇头1。
基座2包括下基座13和位于下基座13上的上基座14;风扇头1为细长环形的风扇头,风扇头1包括细长环形的壳体12,该细长环形的壳体12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细长分壳体3、竖直设置的第二细长分壳体4、水平设置的第三分壳体5和水平设置的第四分壳体6所构成,该细长环形的壳体12限定了位于中央的通孔7;风扇头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3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口10和多个第二进气口11、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3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上的多个第一出气口8和多个第二出气口9;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进气口10和多个第二进气口11都为圆孔,其直径约为3毫米;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细长分壳体3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上都设置了三排出气口,其第一出气口8和第二出气口9都为槽口的形式,这些出气口的出口宽度都约为5毫米。
参考图4和图5,风扇头1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3内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内的第一气流通道23和第二气流通道24、分别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和第二气流通道24内的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旋转工作的第一马达17和第二马达18。本实施例的第一叶轮15与第二叶轮16平行设置,其相隔的距离约为60毫米,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都为贯流叶轮,本实施例使用的贯流叶轮的直径约为40毫米;本实施例的第一马达17通过驱动轴21与第一叶轮15连接,第二马达18通过驱动轴22与第二叶轮16连接。
在基座2上设置有电缆穿孔(图中未画出),在风扇头1的壳体12内设置有电路装置19,电路装置19分别与第一马达17和第二马达18进行电连接,以控制第一马达17和第二马达18进行旋转工作。
下基座13用于接合风扇所在的表面。基座2还包括用于使上基座14相对于下基座13来回摆动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同步马达20,摆动机构的操作由电路装置19响应用户按下相应的按钮(图中未画出)来控制。摆动范围优选地在60°和120°之间,且摆动机构被设置为每分钟执行3至6个摆动周期。用于供应电力到风扇的电缆(没有画出)穿过形成在下基座13上的孔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7和第二马达18都为直流无刷马达,第一马达17和第二马达18的转速可通过电路装置19响应用户操作相应的按钮来改变。
在图4中可以看到,通孔7沿轴线X方向的长度等于风扇头1的前端33至后端34之间的距离,通孔7的宽度(即通孔7垂直于轴线X方向的宽度)在前端33附近较宽、在后端34附近较窄;第一出气口8和第二出气口9都与通孔7相邻,从第一出气口8或第二出气口9所发出的气流都首先流入通孔7内,这样来自风扇外界的空气就容易被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发出的气流抽吸通过通孔7。
在图4中还可以看到,第一出气口8离第一叶轮15的距离和第二出气口9离第二叶轮16的距离都较近,这样经第一叶轮15或第二叶轮16加速后的高压气流在风扇内部运行的损耗较小,其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可以以较低的转速实现较大风量的输出,其噪音水平可以降低。另外在图4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叶轮15的旋转方向ω1与第二叶轮16的旋转方向ω2相反,这样有利于使与通孔7相邻的多个第一出气口8和多个第二出气口9所发出的气流共同协同以有效抽吸来自风扇外界的空气通过通孔7,从而形成风扇向前输出的较大的总气流。
此外,从图1至图3中容易看出,该种结构的风扇其外观较好,使用者不易接触到旋转的叶轮,因而也比较安全。
在图4中还可以看到,风扇头1还包括第一蜗舌25和第二蜗舌26,第一蜗舌25有部分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3内,第二蜗舌26有部分位于第二细长分壳体4内,第一蜗舌25和第二蜗舌26的前端分别靠近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第一蜗舌25和第二蜗舌26的后端部分分别作为第一细长分壳体3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的组成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细长分壳体3内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内分别设置了消音构件29和消音构件30,消音构件29与第一蜗舌25的舌尖端27的距离约为3毫米,消音构件30与第二蜗舌26的舌尖端28的距离也约为3毫米。本实施例的消音构件29和消音构件30都由海绵材料所形成。由于第一叶轮15和第二叶轮16在旋转工作时容易分别在第一蜗舌25的舌尖端27和第二蜗舌26的舌尖端28附近形成和传送噪音,因而分别在舌尖端27和舌尖端28附近设置消音构件29和消音构件30,非常有利于降低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细长分壳体3内和第二细长分壳体4内分别设置了过滤器31和过滤器32,过滤器31和过滤器32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其过滤器31和过滤器32分别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或第二气流通道24内。过滤器31或过滤器32通常包括由高效微粒空气(HEPA)过滤器组成的过滤介质,优选地包括由活性炭布过滤器组成的过滤介质。
图6显示了图4所示的风扇的一种替换结构。在图6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的风扇与图4所示的风扇很相似,只是本实施例用加热装置35和加热装置36分别替代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过滤器31和过滤器32。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35和加热装置36分别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和第二气流通道24内,用于加热气流,以使风扇能输出热气流。加热装置可以包括陶瓷加热器,陶瓷加热器可以是多孔的。陶瓷加热器可由PTC(正温度系数)陶瓷材料所形成。
图7显示了图1所示的风扇的一种替换结构。在图7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的风扇与图1所示的风扇也很相似,只是风扇所设置的出气口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在水平设置的第三分壳体5上和第四分壳体6上都设置了出气口,其整个风扇环绕通孔7都设置了出气口。选择在风扇头1的不同区域设置不同形状的出气口,可以改变风扇的整体外观,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目前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基座和风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为细长环形的风扇头,所述风扇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细长分壳体和第二细长分壳体,所述壳体限定了通孔;
分别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内和第二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
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上的多个第一进气口和多个第二进气口;
分别设置于第一细长分壳体上和第二细长分壳体上的多个第一出气口和多个第二出气口;
分别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
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旋转工作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
其中,至少有部分第一出气口与所述通孔相邻,至少有部分第二出气口与所述通孔相邻;第一叶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来自风扇外界的空气能被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发出的气流抽吸通过所述通孔。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一蜗舌、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二蜗舌、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并且,第一消音构件与第一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和第二消音构件与第二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都小于25毫米。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一蜗舌、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细长分壳体内的第二蜗舌、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第一消音构件和第二消音构件,并且,第一消音构件与第一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和第二消音构件与第二蜗舌的舌尖端的距离都小于10毫米。
4.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都为贯流叶轮。
5.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都为离心叶轮。
6.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或第二气流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加热装置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或第二进气通道内。
8.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或第二气流通道内,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
9.如权利要求l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过滤器,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过滤器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或第二进气通道内,用于去除来自气流中的微粒。
10.如权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一进气口至第一叶轮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从第二进气口至第二叶轮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消音构件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内,所述第二消音构件位于第二进气通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8682.9A CN109707651A (zh) | 2019-02-17 | 2019-02-17 | 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8682.9A CN109707651A (zh) | 2019-02-17 | 2019-02-17 | 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07651A true CN109707651A (zh) | 2019-05-03 |
Family
ID=6626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8682.9A Withdrawn CN109707651A (zh) | 2019-02-17 | 2019-02-17 | 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0765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58444A (zh) * | 2020-02-26 | 2023-08-2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6771699A (zh) * | 2020-02-26 | 2023-09-1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6771700A (zh) * | 2020-02-26 | 2023-09-1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7167705A (zh) * | 2020-04-03 | 2023-12-05 | 许彐琼 | 照明风扇 |
-
2019
- 2019-02-17 CN CN201910118682.9A patent/CN10970765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58444A (zh) * | 2020-02-26 | 2023-08-2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6771699A (zh) * | 2020-02-26 | 2023-09-1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6771700A (zh) * | 2020-02-26 | 2023-09-19 | 许彐琼 | 风扇组件 |
CN117167705A (zh) * | 2020-04-03 | 2023-12-05 | 许彐琼 | 照明风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07651A (zh) | 风扇 | |
KR101505892B1 (ko) | 팬 어셈블리 및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 |
KR101331487B1 (ko) | 팬 어셈블리 | |
CN208579428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09053810U (zh) | 风扇 | |
CN205860292U (zh) | 冷暖塔式风扇 | |
CN107642494B (zh) | 吹风机 | |
CN108397826A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8587996U (zh) | 具有净化功能的气流扇 | |
CN108266410A (zh) | 一种多功能风机 | |
CN209586755U (zh) | 风扇 | |
CN106123265B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 |
WO2024093379A1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9246255U (zh) | 一种柜式空调风道结构 | |
CN208186546U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8186550U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8442047U (zh) | 一种小型干湿两用吸尘器电风机 | |
CN106705230A (zh) |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 |
CN105972695B (zh) | 一种挂式空调器 | |
CN108679707A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0003537U (zh) | 风扇 | |
CN208920302U (zh) | 新风导风组件及新风空调室内挂机 | |
CN2395193Y (zh) | 新型冷暖空调扇 | |
CN208186545U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4061140A (zh) | 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