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712A -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712A
CN109703712A CN201910025628.XA CN201910025628A CN109703712A CN 109703712 A CN109703712 A CN 109703712A CN 201910025628 A CN201910025628 A CN 201910025628A CN 109703712 A CN109703712 A CN 109703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rectangular channel
pedestal
drilling platform
wind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5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3712B (zh
Inventor
郭亮
裴春
郭辉
魏蒙
钱德良
刘壮志
张军伟
曲宏略
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256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3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包括两个气囊Ⅰ和一个气囊Ⅱ,在基座的底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矩形槽Ⅰ,在基座的底面中部开有矩形槽Ⅱ,气囊Ⅰ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Ⅰ内,气囊Ⅱ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Ⅱ内,在基座内部设有三个充气机构,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气管上,气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基座后与气囊Ⅰ连通;气囊Ⅰ充气扩张后呈U型,气囊Ⅱ充气扩张后呈T型。当基座本身浸入水中所产生的浮力不足以保证其维持其漂浮状态的前提下,浮力装置作为钻孔平台在水面上移动的辅助浮力提升装置,通过气囊Ⅰ及气囊Ⅱ的完全扩张,能够补充基座以及操作平台所缺少的浮力,保证基座能够如船舶那样漂浮在水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工程钻掘、石油工程钻探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等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而支撑着这些庞然大物的桩基则是其最重要的立足根本。反循环钻机是应用于陆地上大型建筑的大口径超深度桩基础、硬质岩层等复杂地层、港口码头桩基础施工、堤岸防护桩施工及江、河、湖、海中的桥梁桩基础施工。然而对于地质条件相对特殊的区域,如软土区域--湖相漫滩、海相三角洲以及无路可入的浅水滩涂区,普通反循环钻机无法行进至预定孔址区实施正常的钻进作业工序;且当遇到深度在十几米以上的水上作业环境时,普通反循环钻机则显得束手无策,只有重新搭建繁琐复杂的专业钻孔平台,方能维持相应钻进工序的实施。另外,无论在地质勘查领域还是在桥梁、电塔等线路架设工程中,需要施作钻孔的数量往往均以排或批加以计量。众所周知,搭建常规大中型钻孔平台本身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当遇到上述工程领域中此类点位相距很近但钻孔数量众多的作业需求时,不得不反复拆、装平台设备完成作业场地的转移,这种繁琐的重复工序,严重降低作业效率的同时大幅增加施工成本。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从而在上述特殊作业区域实现整机转移(尤其有利于水上区域浮动转移),实现相邻钻孔施工工期的无缝连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大幅降低工程造价。但是当钻孔平台在切换作业环境时,针对水陆两栖钻孔平台普遍具备相对大的重量,仅仅依靠钻孔平台自身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不足以支撑其稳定漂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以为钻孔平台的基座提供稳定的浮力支撑,提高钻孔平台在水面上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包括两个气囊Ⅰ和一个气囊Ⅱ,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矩形槽Ⅰ,在基座的底面中部开有矩形槽Ⅱ,气囊Ⅰ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Ⅰ内,气囊Ⅱ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Ⅱ内,在基座内部设有三个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风机、增压泵以及气管,增压泵设置在气管上,且气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基座后与气囊Ⅰ连通;所述气囊Ⅰ充气扩张后呈U型,且气囊Ⅰ的内侧竖直段置于矩形槽Ⅰ内,与矩形槽Ⅰ同侧的基座侧壁距矩形槽Ⅰ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囊Ⅰ的两个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R,且满足R≥L,所述气囊Ⅱ充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内。
针对现有技术中钻机的使用局限性,申请人设计出一种用于水陆两栖的钻孔平台,以适用于水陆上建筑物桩基、桥梁桥墩、输电线电塔桩基础(输电线路经过蟹塘、漫滩、沼泽、池塘时)的钻进施工以及石油井的钻探等领域,进而省略在不同钻进点的钻孔平台搭建工序,并且操作平台能够在水陆两栖的地理环境进行切换,提高钻孔平台的使用灵活性,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当钻孔环境由陆地切换至水域环境时,特别是水深在10米以下的浅滩、蟹塘、漫滩、沼泽、池塘等区域,基座移动至水陆交界区域,此时,位于基座底部的浮力调节组件在人工控制下开始工作,即在基座首先入水的部分浮力装置首先对其提供浮力支撑,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方案中基座与操作平台的尺寸及重量与传统的海上钻井平台并非同一级别,而属于小型钻孔设备,因此,钻孔平台的总体重量相对较轻,且当基座本身浸入水中所产生的浮力不足以保证其维持漂浮状态的前提下,浮力装置作为钻孔平台在水面上移动的辅助浮力提升装置,通过两个气囊Ⅰ以及一个气囊Ⅱ的完全扩张,能够补充基座以及操作平台所缺少的浮力,保证基座能够如船舶漂浮在水面上,以方便钻孔平台的正常移动;其中,基座为钻孔平台的底部支撑部件,钻孔用的相关设备均安装在基座上表面。
当在陆地上使用时,气囊Ⅰ以及气囊Ⅱ分别压缩折叠在矩形槽Ⅰ、矩形槽Ⅱ中,且在水陆环境切换时,与气囊Ⅰ以及气囊Ⅱ对应的风机以及增压泵同时启动,气囊Ⅰ以及气囊Ⅱ充气后开始扩张,气囊Ⅰ完全扩张后呈U型,气囊Ⅰ的内侧竖直段置于矩形槽Ⅰ内,与矩形槽Ⅰ同侧的基座侧壁距矩形槽Ⅰ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囊Ⅰ的两个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R,且满足R≥L,使得气囊Ⅰ能够将基座底部的两侧边角所包裹,以为基座的两侧提供足够的浮力;而气囊Ⅱ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内,气囊Ⅱ的水平段则直接与水面接触,以为基座中部提供足够的浮力,且通过气囊Ⅰ以及气囊Ⅱ的相互配合,再加上基座自身浸入水面所产生的浮力,能够确保基座稳定在水面上。且在基座的锚固件移动至与水底的硬质地层接触后,能够对气囊Ⅰ以及气囊Ⅱ进行排气,在起潮或是水面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时,气量并非饱和的气囊Ⅰ以及气囊Ⅱ可以将水体冲击基座而产生的作用力所缓冲掉,以提高基座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所述气囊Ⅰ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Ⅰ,通过在所述气囊Ⅱ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Ⅱ,在基座内设有收卷电机Ⅰ以及收卷电机Ⅱ,在收卷电机Ⅰ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收卷辊筒Ⅰ、收卷辊筒Ⅱ,收卷辊筒Ⅱ的外径大于所述收卷辊筒Ⅰ的外径,在收卷电机Ⅱ的输出端上设有收卷辊筒Ⅲ,且一根牵引绳Ⅰ穿过位于气囊Ⅰ外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后与收卷辊筒Ⅱ连接,另一根牵引绳Ⅰ穿过位于气囊Ⅰ内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后与收卷辊筒Ⅰ连接,牵引绳Ⅱ穿过多个挂环Ⅱ后与收卷辊筒Ⅲ连接。且在初始状态或是钻进工序结束后,气囊Ⅰ以及气囊Ⅱ会分别折叠于矩形槽Ⅰ、矩形槽Ⅱ中,在回收气囊Ⅰ或是气囊Ⅱ时,仅仅依靠风机的抽风无法将气囊Ⅰ或是气囊Ⅱ完全收纳至槽内,对此,申请人在气囊Ⅰ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Ⅰ,在气囊Ⅱ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Ⅱ,且由于气囊Ⅰ充气扩张后呈U型,且位于气囊Ⅰ内侧表面上的多个挂环Ⅰ通过一根牵引绳Ⅰ串联后与基座内的收卷辊筒Ⅰ连接,位于气囊Ⅰ外侧表面上的多个挂环Ⅰ通过另一根牵引绳Ⅰ串联后与基座内的收卷辊筒Ⅱ连接,其中,收卷辊筒Ⅱ的外径大于所述收卷辊筒Ⅰ的外径,而U型的气囊Ⅰ的外侧表面积明显大于其内侧表面,因此,在收卷电机Ⅰ输出端稳定输出的前提下,收卷辊筒Ⅰ与收卷辊筒Ⅱ的角速度相同,而两者的线速度跟其自身的半径有关,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气囊Ⅰ排气后其两侧能够同时被收纳至矩形槽Ⅰ中,进而减小气囊Ⅰ在收卷过程中出现局部置于矩形槽Ⅰ外部的情况发生;而气囊Ⅱ呈T型,且气囊Ⅱ的竖直段将其水平段均分,气囊Ⅱ两侧的表面积相同,因此,通过两根牵引绳Ⅱ分别将气囊Ⅱ两侧的多个挂环Ⅱ串联,启动收卷电机Ⅱ后,气囊Ⅱ即能快速被收卷在矩形槽Ⅱ中。
在所述气囊Ⅰ外侧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的两个直角连接处分别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地,在气囊Ⅰ外侧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的两个直角连接处分别设有L形板,使得气囊Ⅰ在充气后L行板能够引导气囊Ⅰ的外侧部分快速回复其U型形状,以防止在充气过程中气囊Ⅰ的外侧部始终挤压在基座的底部,确保气囊Ⅰ快速将基座底部以及基座的两侧边完全包裹,提高气囊Ⅰ的外表面面积的同时,保证气囊Ⅰ所产生足够的浮力以供用于基座的支撑。
在所述在矩形槽Ⅰ以及矩形槽Ⅱ的内侧壁上均开有两个对向设置的空腔,每一个空腔内均设有驱动气缸,在空腔壁上开有与矩形槽Ⅰ连通的矩形通孔,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密封板,启动驱动气缸直至两个密封板相对的端面相互接触,以实现对矩形槽Ⅰ下端的封闭。进一步地,由于钻孔平台经常在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之间切换,使得矩形槽Ⅰ以及矩形槽Ⅱ可能会出现涉水情况,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气囊Ⅰ或是气囊Ⅱ出现腐蚀、粘粘附着微生物等,极容易降低气囊的使用寿命,对此,申请人在在矩形槽Ⅰ以及矩形槽Ⅱ的内侧壁上均开有两个对向设置的空腔,空腔内设有驱动气缸,在空腔壁上开有与矩形槽Ⅰ或是矩形槽Ⅱ连通的矩形通孔,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密封板,当气囊回收后,即可启动驱动气缸直至两个密封板相对的端面相互接触,以实现对矩形槽Ⅰ或是矩形槽Ⅱ下端的封闭。需要进一步地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矩形槽Ⅰ与矩形槽Ⅱ的深度相同,仅有的区别在于矩形槽Ⅱ的宽度大于矩形槽Ⅰ的宽度,因此,与气囊Ⅰ或是气囊Ⅱ对应的充气机构相同,而对应的矩形槽Ⅰ以及矩形槽Ⅱ的下端封闭机构也相同,均由两个空腔、两个驱动气缸、两个矩形通孔以及两个密封板构成。
在所述矩形槽Ⅰ中,在两个密封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突出部,且两个突出部相互契合。进一步地,两个相互契合的突出部能够增加两个密封板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将矩形槽Ⅰ或是矩形槽Ⅱ与外部隔绝开。
所述气囊Ⅰ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H,所述气囊Ⅱ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G,且满足H<G<2H。作为优选,当基座处于水域环境后,气囊Ⅱ充气扩张后其水平段浸入水面的深度大于气囊Ⅰ充气扩张后其水平段浸入水面的深度,而在钻孔平台置于水面上时,其重心处于基座的中部,因此,作为主力支撑部件,气囊Ⅱ的体积需要比气囊Ⅰ的体积大,且囊Ⅰ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H与气囊Ⅱ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G,两者满足H<G<2H,使得基座底部上浮面积足够满足钻孔平台的移动与钻孔施工的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气囊Ⅰ外侧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的两个直角连接处分别设有L形板,使得气囊Ⅰ在充气后L型板能够引导气囊Ⅰ的外侧部分快速回复其U型形状,以防止在充气过程中气囊Ⅰ的外侧部始终挤压在基座的底部,确保气囊Ⅰ快速将基座底部以及基座的两侧边完全包裹,提高气囊Ⅰ的外表面面积的同时,保证气囊Ⅰ所产生足够的浮力以供用于基座的支撑;
2、本发明中气囊Ⅱ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内,气囊Ⅱ的水平段则直接与水面接触,以为基座中部提供足够的浮力,且通过气囊Ⅰ以及气囊Ⅱ的相互配合,加之基座自身浸入水面所产生的浮力,能够确保基座稳定浮于水面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基座,2-风机,3-增压泵,4-气管,5-矩形槽Ⅰ,6-气囊Ⅰ,7-密封板,8-收卷电机Ⅰ,9-辊筒Ⅰ,10-辊筒Ⅱ,11-气囊Ⅱ,12-矩形槽Ⅱ,13-收卷电机Ⅱ,14-辊筒Ⅲ,15-挂环Ⅱ,16-牵引绳Ⅱ,17-驱动气缸,18-突出部,19-挂环Ⅰ,20-牵引绳Ⅰ,21-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气囊Ⅰ6和一个气囊Ⅱ11,在所述基座1的底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矩形槽Ⅰ5,在基座1的底面中部开有矩形槽Ⅱ12,气囊Ⅰ6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Ⅰ5内,气囊Ⅱ11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Ⅱ12内,在基座1内部设有三个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风机2、增压泵3以及气管4,增压泵3设置在气管4上,且气管4的一端与风机2的出气口连通,气管4的另一端贯穿基座1后与气囊Ⅰ6连通;所述气囊Ⅰ6充气扩张后呈U型,且气囊Ⅰ6的内侧竖直段置于矩形槽Ⅰ5内,与矩形槽Ⅰ5同侧的基座1侧壁距矩形槽Ⅰ5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囊Ⅰ6的两个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R,且满足R≥L,所述气囊Ⅱ11充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11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12内;在所述气囊Ⅰ6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Ⅰ19,通过在所述气囊Ⅱ1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Ⅱ15,在基座1内设有收卷电机Ⅰ8以及收卷电机Ⅱ13,在收卷电机Ⅰ8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收卷辊筒Ⅰ9、收卷辊筒Ⅱ10,收卷辊筒Ⅱ10的外径大于所述收卷辊筒Ⅰ9的外径,在收卷电机Ⅱ13的输出端上设有收卷辊筒Ⅲ14,且一根牵引绳Ⅰ20穿过位于气囊Ⅰ6外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19后与收卷辊筒Ⅱ10连接,另一根牵引绳Ⅰ20穿过位于气囊Ⅰ6内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19后与收卷辊筒Ⅰ9连接,牵引绳Ⅱ16穿过多个挂环Ⅱ15后与收卷辊筒Ⅲ14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的使用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在陆地上使用时,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分别压缩折叠在矩形槽Ⅰ5、矩形槽Ⅱ12中;
而在水陆环境切换时,与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对应的风机2以及增压泵3同时启动,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充气后开始扩张,气囊Ⅰ6完全扩张后呈U型,气囊Ⅰ6的内侧竖直段置于矩形槽Ⅰ5内,与矩形槽Ⅰ5同侧的基座1侧壁距矩形槽Ⅰ5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囊Ⅰ6的两个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R,且满足R≥L,使得气囊Ⅰ6能够将基座1底部的两侧边角所包裹,以为基座1的两侧提供足够的浮力;而气囊Ⅱ11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11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12内,气囊Ⅱ11的水平段则直接与水面接触,以为基座1中部提供足够的浮力,且通过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的相互配合,再加上基座1自身浸入水面所产生的浮力,能够确保基座1稳定在水面上。且在基座1的锚固件移动至与水底的硬质地层接触并锚固后,能够对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进行排气,在起潮或是水面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时,气量并非饱和的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可以将水体冲击基座1而产生的作用力所缓冲掉,以提高基座1以及操作平台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并且,本技术方案并不仅仅限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针对现有的固定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圆筒型钻井平台均能适用,且通过对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进行合理的抽排气,能够降低海面波动对钻井平台的冲击,提高钻井平台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当初始状态或是钻进工序结束后,气囊Ⅰ6以及气囊Ⅱ11会分别折叠于矩形槽Ⅰ5、矩形槽Ⅱ12中,在回收气囊Ⅰ6或是气囊Ⅱ11时,仅仅依靠风机2的抽风无法将气囊Ⅰ6或是气囊Ⅱ11完全收纳至槽内,对此,申请人在气囊Ⅰ6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Ⅰ19,在气囊Ⅱ1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Ⅱ15,且由于气囊Ⅰ6充气扩张后呈U型,且位于气囊Ⅰ6内侧表面上的多个挂环Ⅰ19通过一根牵引绳Ⅰ20串联后与基座1内的收卷辊筒Ⅰ9连接,位于气囊Ⅰ6外侧表面上的多个挂环Ⅰ19通过另一根牵引绳Ⅰ20串联后与基座1内的收卷辊筒Ⅱ10连接,其中,收卷辊筒Ⅱ10的外径大于所述收卷辊筒Ⅰ9的外径,而U型的气囊Ⅰ6的外侧表面积明显大于其内侧表面,因此,在收卷电机Ⅰ8输出端稳定输出的前提下,收卷辊筒Ⅰ9与收卷辊筒Ⅱ10的角速度相同,而两者的线速度跟其自身的半径有关,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气囊Ⅰ6排气后其两侧能够同时被收纳至矩形槽Ⅰ5中,进而减小气囊Ⅰ6在收卷过程中出现局部置于矩形槽Ⅰ5外部的情况发生;而气囊Ⅱ11呈T型,且气囊Ⅱ11的竖直段将其水平段均分,气囊Ⅱ11两侧的表面积相同,因此,通过两根牵引绳Ⅱ16分别将气囊Ⅱ11两侧的多个挂环Ⅱ15串联,启动收卷电机Ⅱ13后,气囊Ⅱ11即能快速被收卷在矩形槽Ⅱ12中。
作为优选,在气囊Ⅰ6外侧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的两个直角连接处分别设有L形板21,使得气囊Ⅰ6在充气后L行板能够引导气囊Ⅰ6的外侧部分快速回复其U型形状,以防止在充气过程中气囊Ⅰ6的外侧部始终挤压在基座1的底部,确保气囊Ⅰ6快速将基座1底部以及基座1的两侧边完全包裹,提高气囊Ⅰ6的外表面面积的同时,保证气囊Ⅰ6所产生足够的浮力以供用于基座1的支撑。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由于钻孔平台经常在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之间切换,使得矩形槽Ⅰ5以及矩形槽Ⅱ12可能会出现涉水情况,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气囊Ⅰ6或是气囊Ⅱ11出现腐蚀、粘粘附着微生物等,极容易降低气囊的使用寿命,对此,申请人在在矩形槽Ⅰ5以及矩形槽Ⅱ12的内侧壁上均开有两个对向设置的空腔,空腔内设有驱动气缸17,在空腔壁上开有与矩形槽Ⅰ5或是矩形槽Ⅱ12连通的矩形通孔,在驱动气缸17的输出端上设有密封板7,当气囊回收后,即可启动驱动气缸17直至两个密封板7相对的端面相互接触,以实现对矩形槽Ⅰ5或是矩形槽Ⅱ12下端的封闭。需要进一步地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矩形槽Ⅰ5与矩形槽Ⅱ12的深度相同,仅有的区别在于矩形槽Ⅱ12的宽度大于矩形槽Ⅰ5的宽度,因此,与气囊Ⅰ6或是气囊Ⅱ11对应的充气机构相同,而对应的矩形槽Ⅰ5以及矩形槽Ⅱ12的下端封闭机构也相同,均由两个空腔、两个驱动气缸17、两个矩形通孔以及两个密封板7构成。进一步地,两个相互契合的突出部18能够增加两个密封板7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将矩形槽Ⅰ5或是矩形槽Ⅱ12与外部隔绝开。
作为优选,当基座1处于水域环境后,气囊Ⅱ11充气扩张后其水平段浸入水面的深度大于气囊Ⅰ6充气扩张后其水平段浸入水面的深度,而在钻孔平台置于水面上时,其重心处于基座1的中部,因此,作为主力支撑部件,气囊Ⅱ11的体积需要比气囊Ⅰ6的体积大,且囊Ⅰ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H与气囊Ⅱ11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G,两者满足H<G<2H,使得基座1底部上浮面积足够满足钻孔平台的移动与钻孔施工的要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气囊Ⅰ(6)和一个气囊Ⅱ(11),在基座(1)的底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矩形槽Ⅰ(5),在基座(1)的底面中部开有矩形槽Ⅱ(12),气囊Ⅰ(6)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Ⅰ(5)内,气囊Ⅱ(11)呈折叠状且置于矩形槽Ⅱ(12)内,在基座(1)内部设有三个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风机(2)、增压泵(3)以及气管(4),增压泵(3)设置在气管(4)上,且气管(4)的一端与风机(2)的出气口连通,气管(4)的另一端贯穿基座(1)后与气囊Ⅰ(6)连通;所述气囊Ⅰ(6)充气扩张后呈U型,且气囊Ⅰ(6)的内侧竖直段置于矩形槽Ⅰ(5)内,与矩形槽Ⅰ(5)同侧的基座(1)侧壁距矩形槽Ⅰ(5)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气囊Ⅰ(6)的两个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为R,且满足R≥L,所述气囊Ⅱ(11)充气扩张后呈T型,且气囊Ⅱ(11)的竖直段位于矩形槽Ⅱ(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Ⅰ(6)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Ⅰ(19),通过在所述气囊Ⅱ(1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挂环Ⅱ(15),在基座(1)内设有收卷电机Ⅰ(8)以及收卷电机Ⅱ(13),在收卷电机Ⅰ(8)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收卷辊筒Ⅰ(9)、收卷辊筒Ⅱ(10),收卷辊筒Ⅱ(10)的外径大于所述收卷辊筒Ⅰ(9)的外径,在收卷电机Ⅱ(13)的输出端上设有收卷辊筒Ⅲ(14),且一根牵引绳Ⅰ(20)穿过位于气囊Ⅰ(6)外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19)后与收卷辊筒Ⅱ(10)连接,另一根牵引绳Ⅰ(20)穿过位于气囊Ⅰ(6)内侧壁上的所有挂环Ⅰ(19)后与收卷辊筒Ⅰ(9)连接,牵引绳Ⅱ(16)穿过多个挂环Ⅱ(15)后与收卷辊筒Ⅲ(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Ⅰ(6)外侧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的两个直角连接处分别设有L形板(21),所述L形板(21)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矩形槽Ⅰ(5)以及矩形槽Ⅱ(12)的内侧壁上均开有两个对向设置的空腔,每一个空腔内均设有驱动气缸(17),在空腔壁上开有与矩形槽Ⅰ(5)连通的矩形通孔,在驱动气缸(17)的输出端上设有密封板(7),启动驱动气缸(17)直至两个密封板(7)相对的端面相互接触,以实现对矩形槽Ⅰ(5)下端的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槽Ⅰ(5)中,在两个密封板(7)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突出部(18),且两个突出部(18)相互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Ⅰ(6)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H,所述气囊Ⅱ(11)充气扩张后水平段的高度为G,且满足H<G<2H。
CN201910025628.XA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Active CN109703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5628.XA CN109703712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5628.XA CN109703712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712A true CN109703712A (zh) 2019-05-03
CN109703712B CN109703712B (zh) 2020-01-17

Family

ID=66261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5628.XA Active CN109703712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7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5649A (zh) * 2020-06-12 2020-10-09 泰华智业(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水下机器人调平方法及装置
CN112238940A (zh) * 2020-11-17 2021-01-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CN112359956A (zh) * 2020-11-09 2021-02-12 上海郎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管道维护用探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1672A1 (de) * 1974-05-17 1975-11-27 France Etat Aufblasbare vorrichtung zur erhoehung der schwimmfaehigkeit von schwimmenden einrichtungen
US5113779A (en) * 1990-03-30 1992-05-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Flotation device for a combat vehicle
CN203439240U (zh) * 2013-07-25 2014-02-19 江苏润扬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调载式双体船
CN104326063A (zh) * 2014-07-16 2015-02-04 罗煜 一种水上码头的动态平衡结构
CN106314707A (zh) * 2015-06-17 2017-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一种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
FR3056551A1 (fr) * 2016-09-29 2018-03-30 Eric Antoine Louis Di Majo Navire a coques auto-nettoyant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1672A1 (de) * 1974-05-17 1975-11-27 France Etat Aufblasbare vorrichtung zur erhoehung der schwimmfaehigkeit von schwimmenden einrichtungen
US5113779A (en) * 1990-03-30 1992-05-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Flotation device for a combat vehicle
CN203439240U (zh) * 2013-07-25 2014-02-19 江苏润扬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调载式双体船
CN104326063A (zh) * 2014-07-16 2015-02-04 罗煜 一种水上码头的动态平衡结构
CN106314707A (zh) * 2015-06-17 2017-01-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一种气囊式抗沉防倾覆装置
FR3056551A1 (fr) * 2016-09-29 2018-03-30 Eric Antoine Louis Di Majo Navire a coques auto-nettoyant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5649A (zh) * 2020-06-12 2020-10-09 泰华智业(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水下机器人调平方法及装置
CN112359956A (zh) * 2020-11-09 2021-02-12 上海郎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管道维护用探测装置
CN112238940A (zh) * 2020-11-17 2021-01-19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飞机的浮筒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712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6702A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的钻孔平台
CN109703712A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作业钻孔平台的浮力装置
AU2015265775B9 (en) Floa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US114148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ling expanded polymer-based pile shoes for jacket
US20140301789A1 (en) Gravity foundations for tidal stream turbines
CN110382781B (zh) 用于在海洋环境中利用重力铺设建筑物、设备和风力涡轮机的基础的海事结构
CN104040075A (zh) 一种用于安装海上塔的方法
CN202194151U (zh) 倒扣薄壁桶形基础结构
CN104925231A (zh) 浮式风机基础及浮式风电机组
CN202298623U (zh) 海上轻型可调钢护筒定位装置
CN112127384A (zh) 悬挂压载式海上风机浮式基础结构
CN108374430A (zh) 一种海上全潜式基础与辅浮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7401118A (zh) 一种悬索桥墩台式预应力锚碇
CN212290238U (zh) 半潜式风力发电基础平台
WO2019100491A1 (zh) 一种浮力塔平台
CN101205711A (zh) 三腔体充水\气膨胀坝及围堰施工方法
CN107795438A (zh) 一种辅助平台的施工方法
CN206591438U (zh) 一种悬索桥墩台式预应力锚碇
CN103382712B (zh) 扶壁式基础岸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226097U (zh) 固定于水底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CN101614003A (zh) 一种由预制构件拼装而成的多孔浮式防波堤
CN202626935U (zh) 扶壁式基础岸壁结构
CN110644480B (zh) 潮汐作用下高压旋喷桩成桩方法以及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
CN204551222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新型斜拉索桥梁结构
CN105253787B (zh) 可重复使用的海上测风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