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1017A -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1017A
CN109701017A CN201910132789.9A CN201910132789A CN109701017A CN 109701017 A CN109701017 A CN 109701017A CN 201910132789 A CN201910132789 A CN 201910132789A CN 109701017 A CN109701017 A CN 109701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ld nano
composite material
solution
targeting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27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红达
徐肖迪
梅菲
肖湘衡
叶天宇
秦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1327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1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1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包括金纳米锥,所述金纳米锥外表面包覆有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且每个金纳米锥颗粒表面修饰有靶向分子。所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的产品中应用,其中,所述肿瘤为皮肤癌(包括表皮,皮肤附属器,黑色素细胞和造血组织等)、乳腺癌。本发明所制备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通过预处理牛血清蛋白(BSA)保护,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较好;本发明制备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可以修饰多种靶向生物分子,可实现肿瘤的精准光热治疗;本发明的制备步骤相对较简单、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治疗等,是临床癌症治疗的一种新技术手段。

Description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不断危害着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包括外科治疗、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由于这些治疗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如化疗和放疗因治疗精确性较低而降低治疗效率、增加系统不良反应、损坏临近的健康组织等问题。
光热治疗(PTT)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肿瘤的技术,利用外源性光热材料靶向肿瘤组织,并用激光照射肿瘤部位,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温度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热休克蛋白表达等系列反应致细胞凋亡,同时能降低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影响。虽然光热治疗的副作用较小,非特异性的加热仍然是影响光热治疗临床应用的一大问题,通过纳米技术提高治疗过程中肿瘤的温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众多的光热材料中,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在组织体的近红外窗口区(650-900nm)具有强吸收,有利于获得最佳光穿透效果,并进一步转化为高度局域可调节的热量,从而达到光热治疗的目的。在生物环境中金纳米材料的低反应性和生物惰性使其适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与传统的小分子光热治疗药物(如吲哚菁绿)比较,金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热稳定性、更大的吸收截面、且能够被动或主动地靶向肿瘤,将升温作用局限在肿瘤部位从而使治疗期间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潜在损害最小化;与其他的光吸收纳米材料(如碳纳米材料、硫化铜纳米材料等)相比,金纳米材料往往具有更高和更快的光热转化能力,同时金纳米材料易于修饰的表面可进行丰富的化学修饰,可以解决非特异性加热问题。如将靶向分子(如抗体、多肽、小分子等)功能性基团修饰在金纳米材料表面,可赋予材料与肿瘤持异性结合的能力,实现肿瘤的主动靶向和肿瘤部位的蓄积。
金纳米材料的LSPR性质与材料的尺寸、形状、结构有关,但是仅仅改变金纳米粒的尺寸对其LSPR峰的影响非常小,很难得到峰值位于近红外区的颗粒。通过对非球形金纳米颗粒进行精确的形貌控制,如改变其形状、多枝结构的角锐度、棒状结构的纵横比等对LSPR峰的调节效果却十分显著。其中金纳米锥具有比金纳米球、金纳米棒等材料更大的吸收截面和更窄的吸收光谱,因而具有更高光热转化效率,可以达到更好的光热治疗效果。然而,金纳米锥制备过程中通常引入的表面活性剂(如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TAB)增强其水溶性和分散性,导致其生物毒性的增加,限制了金纳米锥的生物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材料采用金纳米锥为核心,通过在金纳米锥表面包裹预处理过的牛血清蛋白溶液(BSA)增强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进一步绑定能够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的靶向分子,制备得到一种能够用于靶向光热治疗肿瘤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大小均一、分散性好、光热性能强、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癌症的联合治疗,是临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所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包括金纳米锥,所述金纳米锥外表面包覆有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且每个金纳米锥颗粒表面修饰有靶向分子。
再进一步地,所述金纳米锥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其最宽处直径为5~15nm,其长宽比为1:5~20。
上述金纳米锥作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可以通过控制金纳米锥的长宽比,实现从可见(550nm)到近红外(1200nm)等离子共振峰的人为调控,使其最大吸收波长落在人体组织吸收最少的近红外区域,减少激发光照射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从而可以利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实现肿瘤的光热治疗。
再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1:1:15~20称取硼氢化钠、牛血清蛋白和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70%;
2)将硼氢化钠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牛血清蛋白,温度为60~75℃的水浴中加热反应0.5~2h,得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
再进一步地,所述靶向分子为包含RGD肽的多肽,所述RGD肽序列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三个氨基酸组成,所述多肽为环状多肽cRGD(c(RGDfK))、线性多肽RGD或含有2个环状多肽E[c(RGDyK)]2。
再进一步地,所述包含RGD肽的多肽为环状多肽cRGD(c(RGDfK)),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Phe-Lys;
或,为线性多肽RGDS,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Ser;
或,含有2个环状的多肽E[c(RGDyK)]2,其氨基酸序列为Glu[cyclo(Arg-Gly-Asp-d-Tyr-Lys)]2。
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
金纳米锥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种子诱导生长法,使用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及稳定剂来增强其水溶性和分散性,所以导致了生物毒性的增加。一般采用牛血清蛋白通过静电吸附来逐步替代CTAB,从而增强其生物相容性以及功能性,但稳定性不理想。因此对牛血清蛋白进行一定的预处理,让其通过形成更为稳定的Au-s键来保护金纳米锥,最后在牛血清蛋白上接上靶向分子,来提高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靶向性。该体系在肿瘤的靶向光热治疗领域将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制备:
a.按重量比1:1:15~20称取硼氢化钠、牛血清蛋白和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70%;
b.将硼氢化钠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牛血清蛋白,温度为30~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0.5~2h,得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
2)利用种子介导法制备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的金纳米双锥;
3)利用配体交换法制备预处理BSA包裹的金纳米双锥材料;
4)利用化学偶联法接枝修饰靶向分子,得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种子介导法具体方法如下:
1)制备Au种子:将氯金酸水溶液加入到柠檬酸钠溶液中,剧烈搅拌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保存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柠檬酸钠、硼氢化钠和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1:4~8;
2)金纳米锥的制备:将氯金酸,硝酸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混合,再加入L-抗坏血酸,待溶液变为无色后加入盐酸调节pH至3~6;其中硝酸银、氯金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L-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8:10:10;最后加入步骤1)中种子液100~260μL,搅拌均匀后室温下静置10~14h;得到溶液;
3)金纳米锥的纯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离心,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和L-抗坏血酸,然后置于65℃水浴反应3~5h;其中硝酸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L-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10:10;然后将所得溶液离心并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静置3~6h,去上清液,将沉淀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再分别加入浓过氧化氢溶液和浓氨水反应8~14h,去上清液并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得到纯化的金纳米锥;其中,金纳米锥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配体交换法具体方法如下:
a.将金纳米锥离心,然后超声条件下,缓慢加入质量浓度(W/V)为0.5~3%的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其中,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与金纳米锥用量摩尔比1:60~100;
b.继续超声处理15~45min,然后在置于150~250rpm/min摇床中振荡培养2~5h,即得到预处理BSA包裹的金纳米双锥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化学偶联法具体方式:
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亚酰胺(NHS),反应0.5~1小时后,向上述胶体溶液中滴加靶向分子,以150~250转/分的转速反应2~4小时,离心、清洗,得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中,每个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RGD靶向分子;其中NHS、EDC、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和靶向分子的用量摩尔比1:2:80~90:1,其中,靶向分子为环状多肽cRGD(c(RGDfK)),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Phe-Lys;
或,为线性多肽RGDS,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Ser;
或,含有2个环状的多肽E[c(RGDyK)]2,其氨基酸序列为Glu[cyclo(Arg-Gly-Asp-d-Tyr-Lys)]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所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的产品中应用,其中,所述肿瘤为皮肤癌(包括表皮,皮肤附属器,黑色素细胞和造血组织等)、乳腺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制备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通过预处理牛血清蛋白(BSA)保护,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较好;
(2)本发明制备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可以修饰多种靶向生物分子,可实现肿瘤的精准光热治疗;
(3)本发明的制备步骤相对较简单、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癌症的早期治疗等,是临床癌症治疗的一种新技术手段。
(4)相比于其他金纳米材料,金纳米锥的顶点更加尖锐,对于表面局域电场增强更加有利,所以在光热转换方面的应用具有更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金纳米锥和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其中,A为金纳米锥,B为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
图2为金纳米锥(Au NBPs)、包覆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金纳米锥(BSA-Au NBPs)和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cRGD-BSA-Au NBPs)的紫外吸收图谱;
图3为本发明所制备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光热性能的评估图;
其中A为相同浓度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与B16F10细胞孵育后在相同时间,不同近红外光照强度(功率)下的细胞存活率图,B为相同浓度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与B16F10细胞孵育后在相同近红外光照强度(功率),不同光照时间下的细胞存活率图;C为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与B16F10细胞孵育一定强度激光照射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凋亡图(a为空白对照组,b为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组,绿色代表存活细胞,红色代表凋亡细胞);
图4为本发明所制备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生物相容性的评估图;
图5为本发明所制备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用于荷瘤小鼠光热治疗的效果图;
其中A为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治疗后随时间变化图,B为各组荷瘤小鼠体重随时间变化图,C为各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均购于市场,其简称如下: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牛血清蛋白溶液:BSA,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
N-羟基琥珀亚酰胺:NHS;
环状多肽cRGD(c(RGDfK)),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Phe-Lys;
线性多肽RGDS,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Ser;
含有2个环状的多肽E[c(RGDyK)]2,其氨基酸序列为Glu[cyclo(Arg-Gly-Asp-d-Tyr-Lys)]2。
实施例1: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
1)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制备:
a.按重量比1:1:15称取硼氢化钠、牛血清蛋白和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
b.将硼氢化钠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牛血清蛋白,温度为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1h,得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
2)种子介导法制备金纳米锥
a.制备Au种子:将氯金酸加入到10mL柠檬酸钠溶液中,剧烈搅拌加入硼氢化钠,室温下保存2h,得到种子液;其中,柠檬酸钠、硼氢化钠和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1:5;
b.金纳米锥的制备:将氯金酸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混合,再加入L-抗坏血酸溶液,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1:4:10:10,混合溶液体系为20mL,待溶液变为无色后加入盐酸调节pH至5;最后加入步骤1)中种子液200μL,搅拌均匀后室温下静置12h;得到溶液;
c.金纳米锥的纯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离心,重分散于15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和L-抗坏血酸,其中硝酸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L-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4:10;然后置于65℃水浴反应4h,将所得溶液离心并分散于10mL0.05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静置4h,去上清液,将沉淀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再分别加入500μL浓过氧化氢溶液和浓氨水反应10h,去上清液并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得到纯化的金纳米锥;其中,金纳米锥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浓过氧化氢溶液为30%,浓氨水浓度为25%。
3)配体交换法制备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
a.将金纳米锥离心,然后超声条件下,缓慢加入质量浓度(W/V)为3%的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其中,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与金纳米锥用量摩尔比1:80;
b.继续超声处理30min,然后在置于250rpm/min摇床中振荡培养4h,即得到预处理BSA包裹的金纳米双锥材料。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化学偶联法具体方式:
a.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亚酰胺(NHS),反应0.5,小时后,向上述胶体溶液中滴加环状多肽cRGD,其中NHS、EDC、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和环状多肽cRGD的用量摩尔比1:2:80:1,以250转/分的转速反应3小时,离心、清洗,得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中,每个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RGD靶向分子。
实施例2: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表征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金纳米锥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图1(A)和(B)分别是金纳米锥和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透射电镜下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边缘清晰,BSA包裹和靶向修饰后不影响金纳米锥形貌;采用紫外光谱(UV-vis)对金纳米锥、包覆牛血清蛋白的金纳米锥和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进行分析,根据图2可知,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相比于金纳米锥,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约15~25nm的红移;相比于包覆牛血清蛋白的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约5-15nm的红移。
实施例3: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体外光热性能评价
采用MTT法评价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体外光热性能,考察不同功率和不同照射时间下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对B16F10细胞的光热毒性,结果如图3(A)和(B),细胞的存活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降低,同样随着光照的时间增加而降低,从而说明了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体外光热性能良好。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观察在一定强度红外激光(3W/cm2,808nm)的不同时间0、1、3、5min照射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如图3(C)。可见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光热效应。
实施例4: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采用MTT方法观察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300μg/mL)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对细胞的毒性,根据图4可知共孵育24h和48h后,B16F10细胞存活率任然保持在80%以上,证明该材料细胞相容性良好。
实施例5:测定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对荷瘤小鼠的热疗效果
构建B16F10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缓冲液,缓冲液+激光照射(PBS+NIR),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cRGD-BSA-Au NBPs),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激光照射(cRGD-BSA-Au NBPs+NIR)4组,各组隔天分别注射200μL缓冲液(PBS)以及200μL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注射后第2天分别用红外激光照射以及不照射,共治疗4次,观察记录荷瘤小鼠的体重及其肿瘤大小,肿瘤体积V计算方式为:(肿瘤长径×肿瘤短径2)/2,所得结果采用V/V0展示。(V0为初次治疗时肿瘤的体积)。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序列表
<110> 湖北工业大学
<120>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60> 3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合成序列(Synthetic sequence)
<400> 1
Arg Gly Asp Phe Lys
1 5
<210> 2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合成序列(Synthetic sequence)
<400> 2
Arg Gly Asp Ser
1
<210> 3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合成序列(Synthetic sequence)
<400> 3
Arg Gly Asp Tyr Lys
1 5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包括金纳米锥,所述金纳米锥外表面包覆有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且每个金纳米锥颗粒表面修饰有靶向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锥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其最宽处直径为5~15nm,其长宽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1:1:15~20称取硼氢化钠、牛血清蛋白和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70%;
2)将硼氢化钠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牛血清蛋白,温度为60~75℃的水浴中加热反应0.5~2h,得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为包含RGD肽的多肽,所述RGD肽序列由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个氨基酸组成,所述多肽为环状多肽cRGD、线性多肽RGD或含有2个环状多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RGD肽的多肽为环状多肽cRGD,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Phe-Lys;
或,为线性多肽RGDS,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Ser;
或,含有2个环状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lu[cyclo(Arg-Gly-Asp-d-Tyr-Lys)]2。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牛血清蛋白的制备:
a.按重量比1:1:15~20称取硼氢化钠、牛血清蛋白和乙醇溶液;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0~70%;
b.将硼氢化钠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牛血清蛋白,温度为30~7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0.5~2h,得到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
2)利用种子介导法制备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的金纳米双锥;
3)利用配体交换法制备预处理BSA包裹的金纳米双锥材料;
4)利用化学偶联法接枝修饰靶向分子,得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子介导法具体方法如下:
1)制备Au种子:将氯金酸水溶液加入到柠檬酸钠溶液中,剧烈搅拌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保存2~4h,得到种子液;其中,柠檬酸钠、硼氢化钠和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1:4~8;
2)金纳米锥的制备:将氯金酸、硝酸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混合,再加入L-抗坏血酸,待溶液变为无色后加入盐酸调节pH至3~6;其中硝酸银、氯金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L-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8:10:10;最后加入步骤1)中种子液100~260μL,搅拌均匀后室温下静置10~14h;得到溶液;
3)金纳米锥的纯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溶液离心,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分别加入硝酸银和L-抗坏血酸,然后置于65℃水浴反应3~5h;其中硝酸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L-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10:10;然后将所得溶液离心并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静置3~6h,去上清液,将沉淀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再分别加入浓过氧化氢溶液和浓氨水反应8~14h,去上清液并重分散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得到纯化的金纳米锥;其中,金纳米锥为双锥形金纳米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配体交换法具体方法如下:
a.将金纳米锥离心,然后超声条件下,缓慢加入质量浓度为0.5~3%的预处理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其中,预处理牛血清蛋白与金纳米锥用量摩尔比1:60~100;
b.继续超声处理15~45min,然后在置于150~250rpm/min摇床中振荡培养2~5h,即得到预处理BSA包裹的金纳米双锥材料;
所述步骤4)中,化学偶联法具体方式:
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亚酰胺,反应0.5~1小时后,向上述胶体溶液中滴加靶向分子,以150~250转/分的转速反应2~4小时,离心、清洗,得到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其中,每个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RGD靶向分子;其中NHS、EDC、预处理BSA包裹金纳米锥和靶向分子的用量摩尔比1:2:80~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分子为环状多肽cRGD,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Phe-Lys;
或,为线性多肽RGDS,其氨基酸序列为Arg-Gly-Asp-Ser;
或,含有2个环状的多肽E[c(RGDyK)]2,其氨基酸序列为Glu[cyclo(Arg-Gly-Asp-d-Tyr-Lys)]2。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在制备肿瘤光热治疗的产品中应用,其中,所述肿瘤为皮肤癌和乳腺癌。
CN201910132789.9A 2019-02-21 2019-02-21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701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789.9A CN109701017A (zh) 2019-02-21 2019-02-21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789.9A CN109701017A (zh) 2019-02-21 2019-02-21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1017A true CN109701017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2789.9A Pending CN109701017A (zh) 2019-02-21 2019-02-21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101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6192A (zh) * 2020-09-29 2021-01-01 徐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靶向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功能的复合纳米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04605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具有光热/光动力治疗性能的纳米金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13380A (zh) * 2021-09-15 2021-12-21 深圳大学 一种靶向her2的光热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60632A (zh) * 2023-03-29 2023-05-05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铋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光热转导剂中的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970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功能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970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功能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E CHANG等: ""Monodisperse Au@Ag core-shell nanoprobes with ultrasensitive SERS activity for rapid identifcation and Raman imaging of living cancer cells"", 《TALANTA》 *
JIE FENG等: ""Bioconjugation of Gold Nanobipyramids for SERS Detection and Targeted Photothermal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ACS BIOMATER. SCI. ENG.》 *
欧惠超等: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的制备及其应用"",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6192A (zh) * 2020-09-29 2021-01-01 徐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靶向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功能的复合纳米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156192B (zh) * 2020-09-29 2022-11-25 徐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靶向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和光热治疗功能的复合纳米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04605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具有光热/光动力治疗性能的纳米金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13380A (zh) * 2021-09-15 2021-12-21 深圳大学 一种靶向her2的光热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13380B (zh) * 2021-09-15 2023-03-07 深圳大学 一种靶向her2的光热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60632A (zh) * 2023-03-29 2023-05-05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铋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光热转导剂中的用途
CN116060632B (zh) * 2023-03-29 2023-06-02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铋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光热转导剂中的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1017A (zh) 用于光热治疗的靶向金纳米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39144B (zh) 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特性的透明质酸修饰的金-碳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47062A (zh) 一种槲皮素金属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u et al.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Lewis lung carcinoma in mice using gold nanoshells on carboxylated polystyrene spheres
CN112121030B (zh) 一种化疗-光热-免疫协同抗肿瘤靶向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CN107432932B (zh) 纳米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载药和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06958B (zh) 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的铜基人血白蛋白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27816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银纳米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33270A (zh) 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和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
CN109620816A (zh) 一种纳米免疫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559064A (zh) 一种新型自供氧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Yang et al. Targeted myoglobin delivery as a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sensitivity of hypoxic cancer cells to radiation
CN113577306B (zh) 一种双靶向、pH刺激响应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Li et al. Self-actuated biomimetic nanocomposites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PD-L1 immunosuppression
CN111286326B (zh) 一种硅酸盐类长余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72423A (zh) 一种基于级联反应的纳米酶与化疗药共载的仿生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ang et al. Glutathione depletion-mediated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Prussian blue nanocubes for enhanced tumor-specific imaging and photoimmunotherapy
CN115137844A (zh) 用于肿瘤nir-ii光热-免疫治疗的仿生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44191B (zh) 金硫化银蛋白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251672A (zh) 一种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27887B (zh) Fe5C2纳米颗粒在制备生物成像探针中的应用
Liu et al. Pullulan-functionalized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mesopore silica-loaded tetraphenylporphyrin tetrasulfonic acid hydrate for target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Gao et al. Organic optical agents for image-guided combined cancer therapy
Lyu et al. AIEgens for synergistic anticancer therapy
CN108969765A (zh) 一种MnO2载体包覆药物前驱体5-ALA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