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8816A -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8816A
CN109698816A CN201710994842.7A CN201710994842A CN109698816A CN 109698816 A CN109698816 A CN 109698816A CN 201710994842 A CN201710994842 A CN 201710994842A CN 109698816 A CN109698816 A CN 109698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onnection
server
party server
identification code
connec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48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9948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8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8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04L63/04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during transmission, i.e. party's identity is protected against eavesdropping, e.g. by using temporary identifiers, but is known to the other party or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如何在既不影响用户交流又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的问题,通过识别码建立业务连接,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供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个人在处理家庭的各种事物,大到购房买车家庭理财,小到生活网购交易,每次都需要留下联系号码,长时间收到的垃圾信息和骚扰电话就会越来越多。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不留下真实的电话,很多事情就会“失联”,比如房地产商通知交房时间、汽车4S店通知何时新车何时保养等等。
显然最直接的留电话号码方式已经越来越影响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如何在既不影响用户交流又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如何在既不影响用户交流又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在既不影响用户交流又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包括:
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中断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业务连接的中断指令;
根据所述终端指令终端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的保持指令;
根据所述保持指令生成新的识别码,其中,所述新的识别码用于根据所述保持指令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
在所述次数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返回拒绝业务连接的拒绝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业务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三方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如何在既不影响用户交流又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的问题,通过识别码建立业务连接,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提供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连接的流程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连接的流程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两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基于上述的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2,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步骤S204,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业务连接成功后,用户还可以中断连接,接收中断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业务连接的中断指令,根据所述终端指令终端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选择继续保持业务连接,接收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的保持指令,根据所述保持指令生成新的识别码,其中,所述新的识别码用于根据所述保持指令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
上述的识别码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条形码。业务连接可以包括语音通话、短信业务等等。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2,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步骤S304,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为了便于控制业务连接的次数,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记录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控制业务连接的次数,例如,实现可以设置最多可以连接3次,超过3次之后,便无法连接,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在所述次数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返回拒绝业务连接的拒绝指令。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2,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步骤S404,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一次性联系方式,所谓一次性联系方式,即用户提供给商户的联系方式,仅允许商户单次使用,使用后即失效。相对于传统方案,用户需要将用户号码提供给商户,商户可以拨打号码进行语音呼叫或发送短信;而本发明中,用户仅提供一个代表用户身份的二维码给商户,商户通过扫码方式呼叫或发送短信,如果呼叫或发送短信成功,原二维码立刻失效。用户可以选择重新生成二维码给商户保持联系或不再生成中断联系。
获取用户手机号码并自动生成二维码并支持以多种方式将二维码发送给商户;用户端在检测到用户和商户之间通话或消息建链成功后,可以选择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二维码,生成的二维码会自动发送给原先通话或短信过的商户,商户可以使用新的二维码再次扫码拨打该用户电话或短信用户。同时用户也可以选择中断与商户的联系不再发送新的二维码。商户扫码一次成功拨打用户电话或发送短信后原二维码失效,商户使用该二维码再次扫码或转发他人扫码无法再拨通用户电话或发送短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手机侧下载并安装APP客户端,APP会自动生成关联手机号码的二维码并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将二维码发送给商户。
步骤2,商户通过扫二维码发送请求到APP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消息后进行解析,解析获取到用户和商户的电话号码并根据请求类型,如果是电话请求则服务端分别拨打用户和商户的电话,使用户和商户完成正常通话。如果是短信请求,则完成短信转发功能。同时服务端会记录该二维码的使用次数。
步骤3,完成通话或短信后用户可以选择中断与该用户联系或继续保持联系,若选择继续保持联系则APP客户端会自动更新二维码并再次发送给商户。
步骤4,商户通过原先已使用的二维码再次扫码拨打用户电话或短信,服务端解析后发现请求次数超限后返回请求拒绝,商户拨打用户号码或发送短信失败。
步骤5,商户通过新收到的二维码拨打用户电话或发送短信,服务端对请求解析后发现次数未超限,再次正常发起通话或短信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联系方式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客户端可以以APP的形式安装在用户手机上,它负责提供二维码的生成以及二维码生成规则的配置;服务端部署在服务器上,它负责接收商户的扫码呼叫或短信,鉴别二维码的有效性,并负责提供回呼商户和呼叫用户功能以及提供商户的短信转发功能。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1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连接的流程图一,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好本地手机安装APP自动生成二维码,通过多种途径发送给商家;
步骤S502,商家收到用户发送的二维码,扫二维码选择0,其中,0:拨打电话;1:发送短信;
步骤S503,APP服务器解析请求获取主叫和被叫号码;
步骤S504,该二维码为非首次接入,拒绝通话连接,返回用户二维码过期的提示信息;
步骤S505,该二维码为首次接入,发起商家和用户的电话连接;
步骤S506,通话完成后通过APP判断是否更新二维码;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07;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7,中断和商家的联系;
步骤S508,重新生成二维码并在此发送给该商家。
示例2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性连接的流程图二,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好本地手机安装APP自动生成二维码,通过多种途径发送给商家;
步骤S602,商家收到用户发送的二维码,扫二维码选择1,其中,0:拨打电话;1:发送短信;
步骤S603,APP服务器解析请求获取主叫和被叫号码;
步骤S604,该二维码为非首次接入,拒绝通话连接,返回用户二维码过期的提示信息;
步骤S605,该二维码为首次接入,发起商家和用户的电话连接;
步骤S606,通话完成后通过APP判断是否更新二维码;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607;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07,中断和商家的联系;
步骤S608,重新生成二维码并在此发送给该商家。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一,如图7所示,包括:
触发模块72,用于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发送模块74,用于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二,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业务连接模块84,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三方服务器,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连接装置的框图三,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识别模块94,用于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1,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S12,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还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21,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S22,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还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31,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S32,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41,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S42,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51,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S52,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61,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S62,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两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两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中断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业务连接的中断指令;
根据所述终端指令终端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的保持指令;
根据所述保持指令生成新的识别码,其中,所述新的识别码用于根据所述保持指令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继续保持联系。
4.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的次数;
在所述次数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返回拒绝业务连接的拒绝指令。
7.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8.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生成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码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器,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识别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业务连接。
9.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识别识别码后发起的业务连接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在识别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后发起的;
业务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连接请求完成所述第三方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10.一种业务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三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触发生成的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识别码;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识别码后向服务器发起业务连接请求,所述业务连接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完成与所述客户端的业务连接。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4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4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94842.7A 2017-10-23 2017-10-23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698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4842.7A CN109698816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4842.7A CN109698816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8816A true CN109698816A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2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4842.7A Pending CN109698816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88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634A (zh) * 2013-12-17 2014-03-19 王天田 一种可保护隐私的间接通信的方法
CN104537109A (zh) * 2015-01-16 2015-04-22 陶晨辰 一种用二维码实现车主信息隐藏和联系车主的方法
CN105049406A (zh) * 2015-05-28 2015-11-11 王勇 一种保护车主隐私的联系车主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51256A (zh) * 2015-12-10 2016-05-04 厦门纬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快捷又能保护隐私的挪车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89851A (zh) * 2015-11-24 2017-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业务服务器和验证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634A (zh) * 2013-12-17 2014-03-19 王天田 一种可保护隐私的间接通信的方法
CN104537109A (zh) * 2015-01-16 2015-04-22 陶晨辰 一种用二维码实现车主信息隐藏和联系车主的方法
CN105049406A (zh) * 2015-05-28 2015-11-11 王勇 一种保护车主隐私的联系车主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89851A (zh) * 2015-11-24 2017-05-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业务服务器和验证服务器
CN105551256A (zh) * 2015-12-10 2016-05-04 厦门纬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快捷又能保护隐私的挪车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4402B (zh) 实现移动终端本地化漫游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072081B2 (e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for temporarily associating unique connection numbers with terminals having token identification modules
EP2993861B1 (e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voip call
US8543060B2 (en) Close-proxim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fer
CN103517266B (zh) 移动网络侧激活移动终端的方法和移动网关系统
EP1775985B1 (en) Group call system, terminal and group call control method for rejoining group calls
EP3276918A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downloading mod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KR20160014112A (ko) 전화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307144B (zh) 一种注册方法、呼叫方法、应用服务器及网络域设备
CN101558663A (zh) 通信控制装置、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5282730A (zh) Ims网络中终端通信状态获取方法与系统和应用服务器
US2010015186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672688A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06410A (zh) 用于交换服务能力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1935701B1 (ko) 식별 유닛에 가입을 다운로딩하는 방법
CN100449994C (zh) 一种保存即时消息业务中会话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39765A (zh) 一种一卡多号业务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5357771B (zh)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终端
EP301894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type subsystem
CN110430605B (zh) 会话线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0417298C (zh) 一种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9698816A (zh) 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JP2019153922A (ja) Lte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8882185A (zh) 补充业务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35261B (zh) 一种多模智能通信设备信息可靠传递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