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7377B -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7377B
CN109697377B CN201811552750.4A CN201811552750A CN109697377B CN 109697377 B CN109697377 B CN 109697377B CN 201811552750 A CN201811552750 A CN 201811552750A CN 109697377 B CN109697377 B CN 109697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visual angle
target
current application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27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7377A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527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7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7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7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7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7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对应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由此,将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被偷窥,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可根据需求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中安装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在使用对应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尤其在使用一些安全级别高的应用程序时,电子设备中所显示的应用程序界面容易被他人偷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偷窥方法。该方法将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被偷窥,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偷窥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防偷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其中,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当前所使用的可视角度;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和所述目标显示区域,将所述显示屏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防偷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其中,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当前所使用的可视角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和所述目标显示区域,将所述显示屏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防偷窥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防偷窥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对应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由此,将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被偷窥,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和电致变色屏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当前应用程序以悬浮窗的形式在显示屏显示的示例图;
图5是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划分两个显示区域的示例图;
图6是包含隐私等级的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防偷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检测到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其中,本申请的防偷窥方法可以设置在防偷窥装置中,该防偷窥装置可以被配置在电子设备中。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当前所使用的可视角度。
其中,目标可视角度可以使得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可查看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用户界面,而位于该用户周围的其他用户无法看到当前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步骤102,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步骤103,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显示屏中剩余显示区域所对应的可视角度。
举例而言,在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显示屏当前处于宽视角模式,假设智能手机当前使用的可视角度为180度,在检测到当前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可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部分显示区域,假设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为120度,此时,可将智能手机中显示屏中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120度,以使得当前应用程序使用相对比较窄的可视角度,从而可避免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用户界面被周围其他人偷窥,保护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上隐私内容的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对应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由此,将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被偷窥,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整当前应用程序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目标显示区域中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进行调整,以将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的方式进行描述。
在该实施例以防偷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描述,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致变色屏10和显示屏20,电致变色屏10位于显示屏20的前方,显示屏10包括多个显示像素11,电致变色屏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21,显示像素11和电致变色像素21一一对应。其中,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和电致变色屏的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该防偷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具体地,对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在监测到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确定当前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的方式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可获取当前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标识,并判断该应用程序标识是否在预先设置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标识集合中,如果确定防偷窥应用程序标识集合中存在该应用程序标识,则确定与该应用标识对应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获取当前应用程序的特征信息,并将当前应用程序的特征信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特征集合进行匹配,如果确定将当前应用程序的特征信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特征集合之间的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度,则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也就是说,通过预设的特征集合确定当前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
其中,特征集合是防偷窥应用程序所具有的特征的集合。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防偷窥应用程序是指具有用户隐私信息的应用程序,通常在使用具有隐私信息的应用程序时,用户不希望其周围的其他用户有意或者无意的窥视。
其中,隐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聊天记录、解锁密码、账户密码等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于当前应用程序,根据当前应用程序的特征信息可确定当前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类型的应用程序,如果确定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类型的应用程序,则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
其中,预设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即时通信类、金融类和财务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可根据预存的应用程序与可视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可视角度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属于同一隐私等级的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可视角度,该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02,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具体地,判断目标显示区域的面积是否小于显示屏对应的全部显示区域,如果目标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屏对应的全部显示区域,则确定电子设备仅使用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即,当前应用程序仅使用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的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在确定当前应用程序以悬浮窗的形式在显示屏显示在确定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可根据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悬浮窗信息,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占用的目标显示区域。
其中,悬浮窗信息可以包括悬浮窗的窗口大小信息和悬浮窗的位置信息。
举例而言,假设当前应用程序以悬浮窗的形式在显示屏显示的示例图,如图4所示,在确定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可根据悬浮窗在显示屏中的位置信息和悬浮窗的窗口大小,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目标显示区域。
作为另一种示例,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可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可以包括:根据预存的显示区域和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从多个显示区域中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用户的分屏指令,将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以使电子设备可同时展示多个应用程序。
举例而言,假设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划分为两个显示区域的示例图,如图5所示,在图5中分别用显示区域A和显示区域B表示,假设显示区域A中运行一个视频类应用程序1,显示区域B运行一个金融类应用程序2,此时,可确定处于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有两个,分别为视频类应用程序1和金融类应用程序2,假设根据判断结果,获知视频类应用应用程序1不属于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而金融类应用程序2属于预设的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显示区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确定金融类应用程序2对应的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B,即,显示区域B即为金融类应用程序2的目标显示区域。
步骤203,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
其中,像素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像素行数和像素列数。
具体而言,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将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时,所需要的电致变色像素所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即行列位置信息)。
步骤204,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中的对应致变色像素进行通电调整,以实现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由此,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检测到当前应用程序退出前台运行后,如果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系统桌面时,可获取系统桌面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并根据目标可视角度调整显示屏中全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以将显示屏中全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由此,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同时,调整了系统桌面所对应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设置系统桌面的可视角度的需求,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为用户提供可视角度的设置界面,并获取用户根据需求为系统桌面设置的目标可视角度。也就是说,用户可根据需求在设置界面中设置系统桌面所使用的可视角度。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设置界面中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场景设置入口,以使得用户可根据需求设置系统桌面使用目标可视角度所对应的使用场景。
例如,用户在设置界面中可设置在公共场所中系统桌面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为120度,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公开场所,并且电子设备使用系统桌面时,可通过对电致变色屏中对应行列位置上的致变色像素通电,以使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可视角度为120度。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为了满足用户个性设置应用程序的可视角度的需求,该防偷窥方法还可以提供设置界面,并获取用户根据需求在设置界面为当前应用程序设置的目标可视角度。由此,使得用户可根据需求在设置界面中针对当前应用程序个性设置可视角度。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中可安装有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通常用户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的隐私要求不同,例如,用户对于具有金融和财务相关功能类的软件的隐私要求通常高于即时通信类型的应用程序的隐私要求,对于即时通信类型的应用程序隐私要求又高于对于视频类应用程序和阅读类应用程序的隐私要求。因此,可预先获取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列表,并结合应用程序的功能以及应用程序的类型,确定应用程序列表中每个应用程序对应的隐私等级,并预先设置对应隐私等级所对应的可视角度。
因此,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可以包括:获取当前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根据隐私等级,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
另外,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设置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以及对应隐私等级对应的可视角度的需求,在设置界面中还可以提供隐私等级。
其中,包含隐私等级的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每个隐私等级下包含多个应用程序,在使用设置界面的过程中,用户通过设置界面不仅对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进行调整,还可以修改对应隐私等级所对应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作为一种示例,隐私等级相同的应用程序,其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是相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偷窥方法,该方法是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在一些使用场景中,例如公开场所或者办公场所中,用户需要对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显示区域设置较窄的可视角度,而在家中使用该应用程序时,通常希望跟家人分享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因此,在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不同时,用户对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要求通常是不同的,下面结合图7对结合使用场景对电子设备中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的过程进行描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来防偷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701,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周边环境信息,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具体而言,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当前时间、温度、光线以及噪音综合确定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其中,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场所、办公场所和私密场所。
步骤702,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判断使用场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步骤703。
其中,预设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场所和办公场所。
步骤703,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也就是说,在确定使用场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一致时,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步骤704,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
步骤705,确定目标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屏对应的全部显示区域。
步骤706,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
步骤707,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判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是否一致,并在确定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一致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中的对应致变色像素进行通电调整,以实现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由此,结合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实现了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电子设备中运行当前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发生变化后,可判断变化后的使用场景,所对应的可视角度与变化前使用场景的可视角度是否一致,确定两者不一致时,可根据变化后使用场景所对应的可视角度和当前应用程序的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将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变化后使用场景所对应的可视角度时,所需要的电致变色像素所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并根据对应像素位置信息,对对应像素位置上的致变色像素进行通电,以调整显示屏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由此,可基于场景的变化,自动调整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避免在场景变化后,用户需要手动调整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麻烦,进一步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对于应用程序而言,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其所对应的可视角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然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使用场景,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并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以及定目标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屏对应的全部显示区域,然后,根据目标可视角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由此,结合当前使用场景,准确确定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偷窥方法,该方法是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来防偷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801,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
步骤802,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位于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内,如果确定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内,则执行步骤803。
其中,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是指为当前应用程序预先设置使用目标可视角度的时间段。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时间不在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此时,可不调整目标显示区域对应的可视角度,目标显示区域使用默认的可视角度。
其中,默认的可视角度大于目标可视角度。
步骤803,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步骤804,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
步骤805,确定目标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屏对应的全部显示区域。
步骤806,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
步骤807,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判断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是否在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内,并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中的对应致变色像素进行通电调整,以实现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由此,结合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实现了对显示屏局部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的调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方法相对应,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偷窥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装置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方法相对应,因此在前述防偷窥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偷窥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防偷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二获取模块120和调整模块13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在检测到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
第二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
调整模块130,用于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防偷窥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前方设置有电致变色屏,显示屏包括多个显示像素,电致变色屏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显示像素和电致变色像素一一对应,其中,调整模块130,具体用于:根据目标可视角度和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根据像素位置信息,控制对应像素位置上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显示屏中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目标可视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10,具体用于:获取当前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根据隐私等级,确定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4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第一确定模块150,用于在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确定使用场景与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一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16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
第二确定模块170,用于在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确定当前时间位于预设的防偷窥时间段内。
在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设置当前应用程序的可视角度的需求,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提供模块180,用于提供设置界面。
第五获取模块190,用于获取用户根据需求在设置界面为当前应用程序设置的目标可视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第二获取模块120,具体用于:根据预存的显示区域和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从多个显示区域中获取与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偷窥装置,在对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当前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对当前应用程序在显示屏所使用的局部显示区域对应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由此,将应用程序在显示屏中所使用的部分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被偷窥,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提高了调整显示屏可视角度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电致变色屏10、显示屏20、存储器30和处理器40。
其中,电致变色屏10位于显示屏20的前方,显示屏20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图13中未示出),电致变色屏10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图13中未示出),显示像素和电致变色像素一一对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致变色屏10、显示屏20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即,电致变色屏10、显示屏20可以封装在一体,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该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电致变色屏10可以包括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导电层、透明导电层。
其中,电致变色屏10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的、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即表现为透光和不透光的特性;也就是说,电致变色层的颜色、透光性或透明性由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场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中,将电致变色材料制作成微米级别的像素大小,利用TFT阵列基板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像素级别选择性的控制。在一个屏幕上可以像素级别的控制电致变色材料透明或者有颜色。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当电致变色层全部是透明状态时,显示屏的视角为180度。当控制电致变色层按照百叶窗格式形成透明与不透明的阵列时,透明阵列显示屏的光线可以透过,不透明阵列显示屏的光线被阻挡,可以实现对显示屏的视角的控制。
处理器40分别与电致变色屏10和显示屏20电连接。
存储器3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处理器40上运行,处理器40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防偷窥方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防偷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所述当前使用场景,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其中,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当前所使用的可视角度;
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和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并控制电致变色屏上与所述像素位置信息对应的电致变色像素通电,以将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其中,所述显示屏前方设置有所述电致变色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多个显示像素,所述电致变色屏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所述显示像素和所述电致变色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电致变色屏利用TFT阵列基板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像素级别选择性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
根据所述隐私等级,确定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在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使用场景与所述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
在所述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时间位于与所述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防偷窥时间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设置界面,获取用户根据需求在所述设置界面为所述当前应用程序设置的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所述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包括:
根据预存的显示区域和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从多个所述显示区域中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目标显示区域。
7.一种防偷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的当前应用程序为预设的防偷窥应用程序时,根据所述当前使用场景,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度,其中,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小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当前所使用的可视角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显示区域,其中,所述目标显示区域为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和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确定对应的像素位置信息,并控制电致变色屏上与所述像素位置信息对应的电致变色像素进行调整,以将所述目标显示区域的可视角度调整为所述目标可视角度;其中,所述显示屏前方设置有电致变色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多个显示像素,所述电致变色屏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所述显示像素和所述电致变色像素一一对应,所述电致变色屏利用TFT阵列基板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像素级别选择性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当前应用程序的隐私等级;
根据所述隐私等级,确定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确定所述使用场景与所述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使用场景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可视角之前,确定所述当前时间位于与所述防偷窥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防偷窥时间段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模块,用于提供设置界面;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根据需求在所述设置界面为所述当前应用程序设置的所述目标可视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存的显示区域和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从多个所述显示区域中获取与所述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所述目标显示区域。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偷窥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偷窥方法。
CN201811552750.4A 2018-12-19 2018-12-19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97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2750.4A CN109697377B (zh) 2018-12-19 2018-12-19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2750.4A CN109697377B (zh) 2018-12-19 2018-12-19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7377A CN109697377A (zh) 2019-04-30
CN109697377B true CN109697377B (zh) 2021-04-09

Family

ID=6623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2750.4A Active CN109697377B (zh) 2018-12-19 2018-12-19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7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5799B (zh) * 2019-12-24 2023-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143906A (zh) * 2019-12-31 2020-05-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1950042B (zh) * 2020-08-25 2023-11-2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12272256A (zh) * 2020-10-28 2021-01-26 深圳市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画面显示方法、终端画面显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TWI763211B (zh) * 2020-12-28 2022-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防偷窺方法
CN116167069A (zh) * 2021-11-22 2023-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41972B (zh) * 2021-12-28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60784A (zh) * 2022-01-24 2022-05-10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致变色防窥层的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979A (zh) * 2012-11-29 2013-03-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矩阵显示器件
CN104570537A (zh) * 2015-02-06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光栅、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022171A (zh) * 2015-07-17 2015-11-04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579B (zh) * 2014-09-24 2018-06-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界面像素调整方法及终端
TWM520676U (zh) * 2015-11-27 2016-04-21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防窺結構
CN105678200A (zh) * 2015-12-31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56664A (zh) * 2016-07-26 2016-11-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防窥方法、系统、应用程序及终端
CN106778174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49041A (zh) * 2017-10-23 2018-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8509B (zh) * 2018-04-12 2019-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979A (zh) * 2012-11-29 2013-03-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矩阵显示器件
CN104570537A (zh) * 2015-02-06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光栅、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022171A (zh) * 2015-07-17 2015-11-04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7377A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7377B (zh)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10311B (zh) 屏幕亮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089262A1 (en) Method of commissioning electrochromic windows
CN10972544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996817B2 (en) Operation interface with sector menus in hierarchies,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EP3098806B1 (en) Backlight brightness regul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044123A1 (en) User-specified image colorization for 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
CN10410236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14484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076312B1 (ko) 표시장치
CN111125799B (zh) 用于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100996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3196001A (ja) アクティブグラフィカルコントロール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3168822B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10390216B (zh) 内容显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250536B2 (en) Image capture prevention
US10685621B1 (en) Contextual display dimension control i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o reduce the addiction of mobile device
CN109683755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35668B2 (en) Dynamic privacy using a system integrated louver film structure
US20230012574A1 (en) Multi-zone display privacy based on location and content
CN112000999B (zh) 信息保护方法和装置
US20220375386A1 (en) Control of the image reproduction of a display apparatus
KR102143408B1 (ko) 월패드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017734B2 (en) Dynamic shading system
US11430405B1 (en) Managing a display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