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3906A -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3906A
CN111143906A CN201911413686.6A CN201911413686A CN111143906A CN 111143906 A CN111143906 A CN 111143906A CN 201911413686 A CN201911413686 A CN 201911413686A CN 111143906 A CN111143906 A CN 111143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dition
peeping
inform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36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36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3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3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3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和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成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用户在一些公众的场合或者处理比较私密的文件或者工作的时候,不希望发生隐私泄露,隐私保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如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运行应用和运行时间等确定当前是否满足防偷窥条件,并在满足防偷窥条件时调整电子设备的运行模式,来实现防偷窥功能。
可选地,所述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方式中任意一种。在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姿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有关,电子设备的姿态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和显示形态,如有显示内容时才需要防偷窥,此外,可以从多屏显示调整为单屏显示或局部区域显示来实现防偷窥。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满足第二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有关,如在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满足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且其运动参数符合第一参数阈值,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可选地,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可选地,所述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方式。在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在第一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基于定位信息确定位置信息,基于无线上网连接的热点确定位置信息,基于移动网络所在的服务区来确定位置信息。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第一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在运行财务软件、支付应用、隐私性应用、工作应用等时确定满足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运行,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实现在上班时间、会议时间等确定满足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段运行在第二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空间环境内运行第二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运行第三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四预设时间段运行在第四空间环境、且运行第四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包括:至少控制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从当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二状态下的功耗。
可选地,所述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在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上的视线参数,在所述视线参数符合第一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至少与历史视线参数有关,即基于视线参数确定。在另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行为参数,在所述行为参数符合第二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至少与操作体的行为参数有关,这样可以将其他操作体的行为参数与电脑主人的行为参数做比对,以区分确认。在另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的可识别对象的运动参数,在所述运动参数符合第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条件至少与可识别对象与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至少基于确定的偷窥者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与所述偷窥者相关的内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佩戴辅助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全部可识别,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内容仅在辅助显示设备下可识别。这样可以控制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使得只有使用辅助设备的用户才能够看到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而没有辅助设备的用户则不能够识别显示区域的内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展示、查看或录入,避免隐私泄露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发生变化、且不再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至不同的第二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运行信息获得模块和模式切换模块。其中,运行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可选地,所述运行信息获得模块包括第一信息获得子模块、第二信息获得子模块和第三信息获得子模块。其中,第一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姿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有关。第二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满足第二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有关。第三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且其运动参数符合第一参数阈值,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可选地,模式切换模块具体用于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可选地,模式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第二检测子模块、第三检测子模块、第四检测子模块、第五检测子模块、第六检测子模块和第七检测子模块。其中,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在第一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第一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运行,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四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段运行在第二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五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空间环境内运行第二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六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运行第三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第七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四预设时间段运行在第四空间环境、且运行第四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可选地,模式切换模块还包括:模式切换子模块。该模式切换子模块用于至少控制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从当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二状态下的功耗。
可选地,模式切换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其中,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上的视线参数,在所述视线参数符合第一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至少与历史视线参数有关。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行为参数,在所述行为参数符合第二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至少与操作体的行为参数有关。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的可识别对象的运动参数,在所述运动参数符合第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条件至少与可识别对象与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该展示模块用于至少基于确定的偷窥者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与所述偷窥者相关的内容。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式切换模块,该显示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佩戴辅助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全部可识别,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内容仅在辅助显示设备下可识别。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运行模式切换模块,该运行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发生变化、且不再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至不同的第二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偷窥者相关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使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原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控制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来实现。另外,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采取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信息获得过程和信息响应过程。在信息获得过程中,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在完成信息获得过程之后,进入信息响应过程,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某女士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办公,该女士不希望办公的信息被其他人看到,另一人在该女士不易发现的位置,在未经该女士允许的情况下查看该女士的办公的信息。这可能导致该女士的隐私等信息泄露。
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控制方法,降低用户的隐私等信息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发生泄露的风险。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01~S203。
在操作S201,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运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行地点、运行应用、运行时间、环境信息等。例如,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当前时间等。这样有助于综合考虑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以便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防偷窥处理。环境信息可以通过调用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调用雷达扫描物体信息、调用激光探测器确定物体信息。
具体地,所述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在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姿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有关,电子设备的姿态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和显示形态,如有显示内容时才可能需要防偷窥。此外,可以从多屏显示调整为单屏显示或局部区域显示来实现防偷窥。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是否显示内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在显示屏的位置等。显示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多屏联动显示、全屏显示、小屏幕显示、投影显示等。例如,位置信息在位置集合中匹配成功、应用属性信息在应用属性集合中匹配成功和时间信息在时间集合中匹配成功。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满足第二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有关,如在用户静止的状态下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或者除去用户以外的人相对电子设备静止时,可以初步确定满足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且其运动参数符合第一参数阈值,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这样可以结合显示形态和是否运动来判定是否满足防偷窥预判条件。如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处于联动显示状态且处于全屏显示状态,此外,显示的内容为指定应用的显示内容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例如,所述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方式。
在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在第一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基于定位信息确定位置信息,基于无线上网(wifi)连接的热点确定位置信息,基于移动网络所在的服务区来确定位置信息。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第一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在运行财务软件、支付应用、隐私性应用、工作应用等时确定满足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运行,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这样可以实现在上班时间、会议时间等确定满足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段运行在第二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空间环境内运行第二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运行第三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在另一种方式中,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四预设时间段运行在第四空间环境、且运行第四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部分场景中,仅通过单一的条件可能无法准确确定是否要进入防偷窥模式,可以结合多个条件进行判断,以便提升判断结果更的精确度。
在操作S203,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需要进行防偷窥处理时,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设备的运行模式,如切换至防偷窥模式,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可以包括如下操作。
至少控制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从当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二状态下的功耗。例如,可视范围可以指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如摄像头的最大视角范围、雷达的探测范围等。
此外,还可以针对电子设备进行防电子偷窥。例如,交替显示一个完整图像中的部分图像,使得拍摄的摄像头获取的静态图像中只能拍摄到完整图像中的部分图像,来降低非法用户利用摄像头拍摄图像的方式进行偷窥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在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上的视线参数,在所述视线参数符合第一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至少与历史视线参数有关,即基于视线参数确定可视范围内是否存在偷窥行为。
在另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行为参数,在所述行为参数符合第二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至少与操作体的行为参数有关,这样可以将其他操作体的行为参数与电脑所有者的行为参数做比对,以区分确认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人物是否为电脑所有者或被授权的用户。
在另一种方式中,获得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的可识别对象的运动参数,在所述运动参数符合第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条件至少与可识别对象与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这样可以基于距离或运动状态确认是否存在偷窥行为,基于图像、红外、雷达、TOF或激光探测确认是否存在偷窥行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未被授权的用户的行为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提升防偷窥处理的准确度,避免过度打扰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例如,进一步分析多个用户接近信息及持续时长信息、非用户注视信息及持续时长信息和/或注视次数信息。具体地,多个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小于预设接近阈值且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阈值、非用户注视电子设备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阈值、非用户注视电子设备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阈值中至少一种被满足时,则确定存在偷窥行为。
例如,非用户注视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首先,获得第一注视信息,所述第一注视信息为对第一时刻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对应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切换至第二运行状态的时刻。
然后,获得第二注视信息,所述第二注视信息为对当前时刻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的。
接着,将所述第二注视信息与所述第一注视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非用户注视信息。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防偷窥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301。
在操作S301中,至少基于确定的偷窥者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与所述偷窥者相关的内容。
具体地,在确定存在偷窥行为的情况下,进一步确认偷窥者,然后可以基于该偷窥者向用户提示相关内容,如存在偷窥者,或者显示偷窥者的图像信息、行为动态图等。该偷窥者的图像信息、行为动态图可以是由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偷窥者相关的内容的示意图。
如图4左图所示,可以在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中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的至少部分(如确定的偷窥者的头像(或视频)、动作图像(或视频))等。如图4的右图所示,还可以在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中显示偷窥提示的文本信息,这样可以降低防偷窥功能占用的计算资源。此外,当用户想要查看时,可通过点击文本信息来调用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等。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501。
在操作S501,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佩戴辅助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全部可识别,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内容仅在辅助显示设备下可识别。
例如,可以控制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使得只有使用辅助设备的用户才能够识别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而没有辅助设备的用户则不能够识别显示区域的内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展示、查看或录入,避免隐私泄露情况的发生。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切换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确定存在偷窥行为时,可以将当前应用或指定应用的显示内容从笔记本端转移至手机上显示,有效提升防偷窥效果。此外,还可以是在存在多屏幕联动显示时,在确定存在偷窥行为,则可以取消多屏幕联动显示。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701。
在操作S701,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发生变化、且不再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至不同的第二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偷窥行为消失时,则可以自动恢复正常模式,以提升用户使用便捷度。
例如,可以停止显示防偷窥提示信息,还可以恢复多屏联动显示,还可以从手机显示模式恢复为笔记本电脑显示等。
图8示意性使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原显示模式的示意图。
如图8左图所示,当存在偷窥行为时,可以在显示屏的指定显示区域显示提示信息,当偷窥行为消失时,则可以恢复到之前的正常显示状态。
此外,为了避免过度的打扰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该控制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当用户设置了禁止进行防偷窥信息提示时,禁止展示防偷窥提示信息。
以下以采用摄像头实现防隐私泄露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电脑的地点,例如用户可能在一个机场或者咖啡厅这种公共场所。或者根据用户使用的应用和访问的网址,例如当用户打开一些财务软件,或者访问一些保密网站的时候。或者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某个时间段。例如,财务人员将电子表格(Excel)设定为敏感应用,又例如,聊天应用等。又例如,通过地址(IP)、全球定位系统(GPS),基于地图,确定当前是否在如咖啡厅、机场等设定的公众场合。又例如,用户设定的敏感时间段,如早上9点至10点等工作时间段。
当满足以上场景的时候才去打开摄像头,对用户的使用环境进行监测。这样只在发生偷窥概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才去开启摄像头可以大大降低功耗以及用户对于摄像头造成隐私泄漏的担忧。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用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时,拍摄的图像可以不在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电子设备可以在后台通过视频分析、图像处理等方法确定是否存在偷窥行为,如果是,则输出提示信息。如通过显示图像或文本等方式进行提醒,还可以是通过指定的提示音、震动方式等进行提示,还可以是以语音播报的方式进行提醒。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9所示,该控制装置900可以包括: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和模式切换模块930。
其中,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模式切换模块930用于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具体地,所述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获得子模块、第二信息获得子模块和第三信息获得子模块。
其中,第一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姿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有关。
第二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满足第二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有关。
第三信息获得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且其运动参数符合第一参数阈值,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式切换模块930具体用于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例如,模式切换模块930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第二检测子模块、第三检测子模块、第四检测子模块、第五检测子模块、第六检测子模块和第七检测子模块。
其中,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在第一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第一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运行,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四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段运行在第二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五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空间环境内运行第二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六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运行第三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第七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四预设时间段运行在第四空间环境、且运行第四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此外,模式切换模块930还可以包括:模式切换子模块。该模式切换子模块用于至少控制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从当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二状态下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式切换子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上的视线参数,在所述视线参数符合第一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至少与历史视线参数有关。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行为参数,在所述行为参数符合第二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至少与操作体的行为参数有关。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的可识别对象的运动参数,在所述运动参数符合第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条件至少与可识别对象与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展示模块。
该展示模块用于至少基于确定的偷窥者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与所述偷窥者相关的内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900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式切换模块。
该显示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佩戴辅助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全部可识别,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内容仅在辅助显示设备下可识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运行模式切换模块。
该运行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发生变化、且不再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至不同的第二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面相关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重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如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运行应用和运行时间等确定当前是否满足防偷窥条件,并在满足防偷窥条件时调整电子设备的运行模式,来实现防偷窥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和模式切换模块93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和模式切换模块9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和模式切换模块9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0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该服务器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10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10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1010可以是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例如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装置,如磁带或硬盘(HDD);光存储装置,如光盘(CD-ROM);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闪存等等。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可以包括程序1021,该程序1021可以包括代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在由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010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程序1021可被配置为具有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模块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程序1021中的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例如包括程序模块1021A、程序模块1021B、……。应当注意,程序模块的划分方式和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程序模块或程序模块组合,当这些程序模块组合被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1010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器1010可以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20进行交互,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运行信息获得模块910和模式切换模块9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实现为参考图10描述的程序模块,其在被处理器1010执行时,可以实现上面描述的相应操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
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包括:
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姿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一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形态有关;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满足第二条件,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有关;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且其运动参数符合第一参数阈值,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运行应用信息及运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包括:
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在第一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第一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运行,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二预设时段运行在第二空间环境,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空间环境内运行第二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运行第三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或,
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四预设时间段运行在第四空间环境、且运行第四应用,确定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包括:
至少控制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从当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的功耗低于其在第二状态下的功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测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偷窥行为,包括:
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上的视线参数,在所述视线参数符合第一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条件至少与历史视线参数有关;或,
获得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的行为参数,在所述行为参数符合第二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条件至少与操作体的行为参数有关;或,
获得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的可识别对象的运动参数,在所述运动参数符合第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显示界面的可视范围内存在偷窥行为,其中,所述第三检测条件至少与可识别对象与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至少基于确定的偷窥者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与所述偷窥者相关的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佩戴辅助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至第二显示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全部可识别,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内容仅在辅助显示设备下可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发生变化、且不再满足所述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模式切换至不同的第二运行模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功耗低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
10.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防偷窥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从当前运行模式切换至第一运行模式,以在监测到泄露风险时进行防偷窥处理。
CN201911413686.6A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1143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3686.6A CN11114390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3686.6A CN11114390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3906A true CN111143906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3686.6A Pending CN111143906A (zh) 2019-12-31 2019-12-31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390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1977A (zh) * 2020-09-03 2020-12-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00700A (zh) * 2020-08-27 2020-12-1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6804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TWI763211B (zh) * 2020-12-28 2022-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防偷窺方法
EP4254250A1 (fr) * 2022-04-01 2023-10-04 St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Sas Méthode et appareil pour détecter un spectateur d'appareil mobile basée sur des données de profondeur
JP7472238B1 (ja) 2022-11-10 2024-04-22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627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CN106657628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偷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8174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62490A (zh) * 2018-01-03 2018-05-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防偷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062489A (zh) * 2017-12-29 2018-05-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3474A (zh) * 2018-11-30 2019-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97377A (zh) * 2018-12-19 2019-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2409A (zh) * 2019-04-16 2019-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627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CN106657628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偷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8174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62489A (zh) * 2017-12-29 2018-05-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62490A (zh) * 2018-01-03 2018-05-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防偷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543474A (zh) * 2018-11-30 2019-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97377A (zh) * 2018-12-19 2019-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偷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2409A (zh) * 2019-04-16 2019-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0700A (zh) * 2020-08-27 2020-12-1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1977A (zh) * 2020-09-03 2020-12-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051977B (zh) * 2020-09-03 2023-09-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06804A (zh) * 2020-10-30 2021-02-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2306804B (zh) * 2020-10-30 2023-05-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TWI763211B (zh) * 2020-12-28 2022-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防偷窺方法
EP4254250A1 (fr) * 2022-04-01 2023-10-04 St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Sas Méthode et appareil pour détecter un spectateur d'appareil mobile basée sur des données de profondeur
FR3134201A1 (fr) * 2022-04-01 2023-10-06 St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Sas Système informatique comportant un écran d’affichage
JP7472238B1 (ja) 2022-11-10 2024-04-22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3906A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9684803B2 (en) Protecting content displayed on a mobile device
US9466266B2 (en) Dynamic display markers
US9473509B2 (en) Selectively permitting or denying usage of wearable device services
US11068696B2 (en) Protecting individuals privacy in public through visual opt-out, signal detection, and marker detection
US8854303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451062B2 (en) Mobile device edge view display insert
US1016265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aze-based notifications
US10007963B2 (en) Context-based provision of screenshot modifications
US853722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ameras
US20200336708A1 (en) Duplicate monitored area prevention
US10395069B2 (en) Restricting access to a device
KR102013150B1 (ko) 재난 현장 정보 공유 장치 및 방법
CN109275016B (zh) 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设备
KR102089624B1 (ko) 이미지를 합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60048665A1 (en) Unlock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010980B2 (en) Augmented interface distraction reduction
US10447910B2 (en) Camera notification and filtering of content for restricted sites
EP3022675B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hid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an image
US20180088527A1 (en) Protection of private content and objects
EP328400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requesting external device to execute task
KR102013728B1 (ko) 재난 상황 정보 공유 장치 및 방법
US10685621B1 (en) Contextual display dimension control i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o reduce the addiction of mobile device
US111517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moving objects
CN107358117B (zh) 一种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