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0979A -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0979A
CN109680979A CN201910136289.2A CN201910136289A CN109680979A CN 109680979 A CN109680979 A CN 109680979A CN 201910136289 A CN201910136289 A CN 201910136289A CN 109680979 A CN109680979 A CN 109680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isting structure
reinforced
existing
supporting el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62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0979B (zh
Inventor
孙晓阳
陈新喜
颜卫东
韩桂圣
左岗
李赟
管宁
匡泉
吴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62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查验既有结构并标出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针对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将所述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位于需加固的部位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清除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中的夹渣层,对所述既有结构中内发生弯曲的钢筋割除并设置新的钢筋;以及对所述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以填充清除夹渣层而形成的空洞,从而完成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快速且经济的处理既有建筑的局部质量问题,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Description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施工技术或材料本身的质量不足,建筑结构和建筑构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一些局部的质量问题,部分房屋建筑在出现局部病害时往往尚在使用中,如何快速、经济的解决这些质量问题,做好局部构件的加固工作,清除安全隐患,降低使用风险是建筑加固时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在使用中的建筑出现局部病害时如何加固的问题以填补技术空白。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查验既有结构并标出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
针对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将所述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位于需加固的部位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
清除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中的夹渣层,对所述既有结构中内发生弯曲的钢筋割除并设置新的钢筋;以及
对所述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以填充清除夹渣层而形成的空洞,从而完成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
设置临时支撑体系替代既有结构的支撑作用,从而可安全地对既有结构进行置换施工,将既有结构中的夹渣层凿除,更换既有结构中弯曲的钢筋,而后再浇筑灌浆料以修复好出现局部病害的既有结构,从而实现了对既有结构的加固。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方法针对尚在使用中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能够快速且经济的处理既有建筑的局部质量问题,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所述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既有结构的表面进行凿毛,将包角板贴设于所述既有结构对应的角部,并通过缀板将相邻的两个包角板连接;
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
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所述加固结构层包裹所述既有结构和所述加固钢筋以对所述既有结构进行加固。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时,将对应第二结构位置的加固钢筋植入所述第二结构内;
将其余的加固钢筋的底部植入位于所述既有结构底部的结构内,顶部弯折植入所述既有结构内。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的步骤,包括:
于支设的模板的下方开设浇筑口;
于支设的模板的上方开设簸箕口;
从所述浇筑口浇筑混凝土至所述簸箕口,再从所述簸箕口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注入混凝土以提高所形成的加固结构层与所述既有结构顶部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加固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临时支撑体系。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对应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步骤,包括:
于对应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上固定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四周;
提供支撑件,将所述支撑件吊设于对应的安装板之间,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四周;
于对应的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设置千斤顶,并将所述千斤顶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连接,通过所述千斤顶对所述支撑件施加预应力,并使得所述支撑件的顶部顶紧对应的第二结构上的安装板;
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和对应的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之间打入楔子;
将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置临时支撑体系时,还包括:
提供连接件,将所述连接件支撑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件将多个支撑件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第二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既有结构的连接处;
将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从而所述支撑件呈倾斜状设置。
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支撑件上粘贴应变片,并将所述应变片与应力测试仪连接,通过所述应力测试仪读取所述支撑件所承受的应力;
根据所述应力测试仪读取的应力适应性地调节所述千斤顶对所述支撑件施加的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临时支撑体系的支撑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支撑件与第二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临时支撑体系的支撑件及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支撑件省去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临时支撑体系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临时支撑体系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设置的加固钢筋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设置的加固钢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适用于新建工程和改建工程建筑物在设计失误、施工不当或使用功能改变造成的无法满足正常设计使用要求的墙体、柱、梁的修补加固。尤其适用于对既有结构的局部病害进行处理,实现对既有结构的加固。既有结构的局部病害表现为出现裂缝,混凝土外表面酥松,进一步回弹、取芯发现局部有振捣不密实及夹渣现象,主筋存在压弯情况。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方法采用置换和加大截面的做法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利用临时支撑体系进行支护,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实现了快速、经济的处理既有建筑结构的局部质量问题,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中进行说明。
参阅图9,显示了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9,对本发明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101,查验既有结构并标出需加固的部位;对既有建筑进行查验,找出问题部位并进行核对、标注;接着执行步骤S102;
执行步骤S102,设置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对应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结合图1所示,将临时支撑体系21对应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进行设置,将临时支撑体系21支设在位于需加固的部位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12和第二结构13之间,通过设置的临时支撑体系21代替需加固部位的支撑作用,能够保证需加固部位的修补过程的施工安全;接着执行步骤S103;
执行步骤S103,清除需加固的部位中的夹渣层,对弯曲的钢筋割除并设置新的钢筋;接着执行步骤S104;
执行步骤S104,对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以填充清除夹渣层形成的空洞;
本发明的需加固的部位可以是既有结构柱,还可以是既有结构梁,又可以是既有结构墙体;在对既有结构柱进行加固时,将临时支撑体系21支设于对应既有结构柱的需加固部位顶部和底部的既有结构梁和既有楼板之间,也即在对既有结构柱进行加固时,第一结构为对应的楼板,第二结构为对应的既有结构梁。在对既有结构梁进行加固时,将临时支撑体系21支设于对应既有结构梁的需加固部位两侧的既有结构柱,也即在对既有结构梁进行加固时,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均为对应的既有结构柱。在对既有结构墙体进行加固时,将临时支撑体系21支设于对应的楼板之间,也即在对既有结构墙体进行加固时,第一结构为位于既有结构墙体底部的楼板,第二结构为位于既有结构墙体顶部的楼板。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设置临时支撑体系替代既有结构的支撑作用,从而可安全地对既有结构进行置换施工,将既有结构中的夹渣层凿除,更换既有结构中弯曲的钢筋,而后再浇筑灌浆料以修复好出现局部病害的既有结构,从而实现了对既有结构的加固。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方法针对尚在使用中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能够快速且经济的处理既有建筑的局部质量问题,填补现有的技术空白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在查验既有结构并标出需加固的部位的步骤中,还包括对临时支撑体系的设置位置进行放线,确保临时支撑体系的位置与需加固的部位对应。还包括:测量有关现场数据,设置沉降观测点,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不进行改造的既有结构上和需加固的部位的受力点处,布置的沉降观测点须不影响通视测量并易于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将临时支撑体系21支设于对应的第一结构12和第二结构13之间的步骤,包括:
结合图2、图3至图5所示,于对应的第一结构12和第二结构13上固定安装板211,安装板211设于既有结构11的四周;
提供支撑件212,将支撑件212吊设于对应的安装板211之间,支撑件212设于既有结构11的四周;
于对应的第一结构12上的安装板211上设置千斤顶213,并将千斤顶213与支撑件212对应连接,通过千斤顶213对支撑件212施加预应力,并使得支撑件212的顶部顶紧对应的第二结构13上的安装板211;
于支撑件212的底部和对应的第一结构12上的安装板211之间打入楔子214;
将支撑件212与对应的安装板211固定连接。
较佳地,安装板211采用20mm厚钢板,通过锚栓固定于对应的第一结构12和第二结构13上,在安装板211和对应的第一结构12与第二结构13之间灌注有粘结胶,通过粘结胶将安装板211进一步地粘结于对应的第一结构12和第二结构13上。
又佳地,支撑件212采用H型钢,H型钢的两端与对应的安装板211固定连接,在吊装时,采用倒链将H型钢吊装到两个安装板211之间,将H型钢设置到位,安装好千斤顶,启动千斤顶,对H型钢施加预应力,使得H型钢的顶部顶撑于对应的安装板211上,而后将H型钢的顶部与安装板211焊接固定。结合图2所示,在H型钢的顶部和安装板211之间设置有加劲肋215,通过加劲肋215提高H型钢的连接强度和牢固强度。
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柱时,在第二结构13也即既有结构梁的侧部设置侧边板131,将侧边板131通过锚栓固定于第二结构13上,在侧边板131和H型钢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肋板132,通过肋板132加固H型钢的连接处。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梁时,在第二结构13也即既有结构柱的侧部设置侧边板,将侧板板通过锚栓固定于第二结构上,在侧边板和H型钢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肋板,通过肋板对H型钢进行加固。
在H型钢的一端固定好后,结合图3和图4所示,千斤顶施加的预应力到位后,在H型钢的另一端和对应的安装板211之间对称导入楔子214撑牢,楔子214采用钢楔,撑牢后,将钢楔与H型钢焊接固定,在安装板211和H型钢之间设置加劲肋进行加固。
结合图5所示,在设置临时支撑系统21时,还包括:提供连接件216,将连接件216支撑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212之间,从而通过连接件216将多个支撑件212连接在一起。在将支撑件212固定好后,设置连接件216,将连接件216设于支撑件212的中部处,并将连接件216垂直于支撑件212设置,并将相邻的两个支撑件212连接在一起,从而围设在既有结构11外侧的多个支撑件212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稳定的一体受力体系。较佳地,连接件216采用型钢件,与支撑件212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于支撑件212上粘贴应变片22,并将应变片22与应力测试仪23连接,通过应力测试仪23读取支撑件212所承受的应力;根据应力测试仪23读取的应力适应性地调节千斤顶213对支撑件212施加的预应力。利用应力测试仪23读取的应力,辅助校核千斤顶213的顶升力,防止千斤顶过撑。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将第二结构13上的安装板211设于第二结构13与既有结构11的连接处,将第一结构12上的安装板211设于既有结构11的外侧,从而支撑件212呈倾斜状设置。且支撑件212底部设置的千斤顶213也呈倾斜状设置,且千斤顶213的倾斜角度与支撑件212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千斤顶213对支撑件212施加预应力。支撑件212呈倾斜状设置,且支撑件212的顶部直接作用于既有结构11的顶部和第二结构13的连接处,利用支撑件212对既有结构11进行卸荷,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柱时,支撑件212的顶部支撑于既有结构柱和既有结构梁的连接处,将支撑件212直接作用于既有结构梁、柱的核心区,通过千斤顶斜向卸荷并施加预应力,能够确保既有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地,既有结构柱所受到的荷载为上部的既有结构梁传递的竖向荷载,支撑件支撑在既有结构梁和既有结构柱的连接处,且千斤顶对支撑件施加了预应力,使得支撑件能够顶撑既有结构梁而抵消大部分竖向荷载,从而实现了对既有结构柱的卸荷。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梁时,支撑件212的一端支撑于既有结构梁和既有结构柱的连接处,另一端支撑于既有结构柱上并远离对应的既有结构梁,倾斜设置的支撑件212直接作用于既有结构梁、柱的核心区,通过千斤顶斜向卸荷并施加预应力,能够确保既有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墙体时,支撑件212的顶部支撑在既有结构墙体和上部楼板的连接处,底部支撑在下部楼板上并举既有结构墙体有一定的距离,倾斜设置的支撑件212直接作用于既有结构墙体和楼板的核心区,通过千斤顶斜向卸荷并施加预应力,能够确保既有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既有结构11上需加固的部位为两层及两层以上时,将位于最顶层的支撑件212设为倾斜状,其余的支撑件212呈竖直状设于既有结构11的外侧。具体地,如图6所示显示了既有结构柱的上下两层均需要进行加固,设置两层支撑件212,位于下层的支撑件212顶撑于对应的楼板和既有结构梁之间,位于上层的支撑件212的底部与下层的支撑件212的顶撑位置相对应,位于上层的支撑架212的顶部连接在上层的既有结构梁和既有结构柱的连接处。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清除夹渣层时,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凿除,凿除时严格控制凿除范围,且从混凝土质量最差的部位开始,采用对称凿除的方法进行,避免扰动临时支撑体系。凿除完成后,对屈服、弯曲较为明显的钢筋割除,而后焊接新的钢筋。在作业过程中,监控既有结构和临时支撑体系的位移变形,监控应力测试仪的内力变化,在位移变形和内力变化超出阈值时,应停止作业,进行应急处理。
在屈服、弯曲钢筋处理完成后,对既有结构进行灌浆料浇筑,灌浆料采用混凝土等级比既有结构的混凝土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在浇筑灌浆料之前,前对既有结构进行清扫干净,浇水润湿并风干一段时间,而后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浇筑灌浆料,通过压力灌浆能够确保注入的灌浆料能够密实的填充凿除夹渣层形成的空洞,提高既有结构修改的质量,另外压力注浆能够确保新旧混凝土界面连接紧密,提高既有结构修复后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对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之后,还包括:
如图7和图8所示,对既有结构11的表面进行凿毛,将包角板25贴设于既有结构11对应的角部,并通过缀板将相邻的两个包角板25连接;
于既有结构11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24;
于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加固结构层包裹既有结构11和加固钢筋24以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
通过加固结构层对既有结构11进行加大截面,提高既有结构11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既有建筑的稳定性。其中对既有结构表面进行凿毛采用磨光机将混凝土表面的附浆浮尘清理干净,用冲击钻将混凝土面凿成麻坑。
进一步地,于既有结构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时,将对应第二结构13位置的加固钢筋24植入第二结构13内;
将其余的加固钢筋24的底部植入位于既有结构11底部的结构内,顶部弯折植入既有结构11内。
设置的加固钢筋24沿着既有结构11的设置方向进行绑扎,而后利用箍筋进行箍设。加固钢筋24有部分通过植筋的方式植入既有结构内,先在既有结构11上进行钻孔,钻孔的位置应避开受力主筋,钻孔完成后,将加固钢筋24中对应的端部植入到钻孔内,具体地,将加固钢筋24的端部插入到钻孔内,而后向钻孔内注浆,以将加固钢筋24固定在既有结构11内。植筋完成后,对加固钢筋24的端部进行拉拔试验,确保植筋的牢固强度。
结合图8所示,在既有结构11为既有结构柱时,加固钢筋24包括多个纵筋和多个箍筋,纵筋竖向设置,在对应既有结构柱的顶部处弯折植入既有结构柱内,纵筋的底部穿过对应的楼板而后植入到既有结构11底部的基础14内。纵筋中对应既有结构梁的纵筋植入到既有结构梁内,较佳地,在既有结构11每面选择两个纵筋植入到对应的既有结构梁内,其余均植入到既有结构柱内。纵筋设置好后,将箍筋固设于纵筋的外侧并与纵筋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钢筋笼。
再进一步地,于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的步骤,包括:于支设的模板的下方开设浇筑口;于支设的模板的上方开设簸箕口;从浇筑口浇筑混凝土至簸箕口,再从簸箕口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注入混凝土以提高所形成的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顶部的连接强度。
浇筑加固结构层的混凝土的等级采用比既有结构11的混凝土等级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内添加微膨胀剂。浇筑采用自流施工,浇筑之前,先于既有结构顶部的第一结构12上开设一个洞口,洞口的直径约10cm,将浇筑口设置在模板的下方,使得注入的混凝土从下向上慢慢浇筑,在浇筑到簸箕口出时,在簸箕口处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注入混凝土,以使得既有结构顶部的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直至注入的混凝土从开设的洞口溢出位置,在浇筑的过程中检查模板是否有涨模,浇筑结束的30min后,检查顶部拌合料是否下陷,如有下陷进行补浆磨平。
更进一步地,在加固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撑体系21。临时支撑体系21拆除的循序采用后撑的先拆,先撑的后拆,支撑件拆除前先卸荷,千斤顶213卸荷按30%、50%、70%和100%卸荷量逐步进行,千斤顶卸荷过程应同步。在卸荷过程中,应力测试仪辅助检测支撑件内力的变化,同时一日三次利用水准仪对既有结构的变形进行观测。对于埋入加固结构层的支撑件需保留,将加固结构层外的支撑件用气割割除。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测,通过设置的沉降观测点,每天观测3次,连续5天无明显变化时,可逐渐加大观测周期,直至加固完成为止。在监测的过程中,汇总分析变形数据,采用SAP2000模拟计算结果,当累计变形达到2.5mm时,应当及时向各方通报,加强观测到每天3CIA以上;当变形达到5mm时,应当分析支撑结构施工是否存在不足,并对节点适当加固处理;变形达到10mm时,重新加固支撑体系,停止其他工作,重新审查支撑的可靠性;变形达到15mm及以上时,结构设定为不可接受变形,应当采用提升措施,恢复到5mm变形以内。对支撑体系进行加固的方法有,增加环梁,增设水平连接点,增设斜撑数量,增设竖向撑杆等。
本发明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临时支撑体系的每层支撑件中间设置一道连接件,使各支撑件连成一个整体;支撑件呈斜向设置,直接作用到结构的核心区,采用千斤顶斜向卸荷并施加预应力。
利用高强微膨胀灌浆料进行置换,加大截面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添加微膨胀剂,添加微膨胀剂,可解决加固振捣困难的问题,确保新旧混凝土间、楼板柱顶间结合紧密。加固完成后方可拆除支撑,埋入加大截面范围的支撑钢构保留,其余范围外的钢构用气割割除。提高了既有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
在支撑件中部粘贴应变片,连接应力测试仪,辅助校核千斤顶顶升力,防止千斤顶过撑,给结构带来新的破坏,同时应力测试仪中显示型钢支撑过程的内力数据与千斤顶的顶升力互为对照,指导加固过程施工。
使用SAP2000模拟计算结构的竖向变形,一天三次监测、汇总分析变形数据,加强施工检测,确保加固过程稳定可控。
分析拟置换、加固既有结构的荷载数据,采用SAP2000和ANSYS两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固后的结构体系进行受力分析及复核,找到应力重分布后结构的薄弱构件,确保结构整体安全可靠。
根据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千斤顶,确保千斤顶的卸荷量接近实际受力,每个千斤顶受力应有一定的余量,不宜超过其设计吨位的80%。
临时支撑体系中间增加一道环梁,增加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的同时,限制支撑件的水平位移,支撑件作用在节点核心区防止梁剪切破坏。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查验既有结构并标出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
针对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将所述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位于需加固的部位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
清除所述既有结构上需加固的部位中的夹渣层,对所述既有结构中内发生弯曲的钢筋割除并设置新的钢筋;以及
对所述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以填充清除夹渣层而形成的空洞,从而完成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既有结构浇筑灌浆料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既有结构的表面进行凿毛,将包角板贴设于所述既有结构对应的角部,并通过缀板将相邻的两个包角板连接;
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
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所述加固结构层包裹所述既有结构和所述加固钢筋以对所述既有结构进行加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设置加固钢筋时,将对应第二结构位置的加固钢筋植入所述第二结构内;
将其余的加固钢筋的底部植入位于所述既有结构底部的结构内,顶部弯折植入所述既有结构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结构层的步骤,包括:
于支设的模板的下方开设浇筑口;
于支设的模板的上方开设簸箕口;
从所述浇筑口浇筑混凝土至所述簸箕口,再从所述簸箕口采用压力灌浆的方式注入混凝土以提高所形成的加固结构层与所述既有结构顶部的连接强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临时支撑体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临时支撑体系支设于对应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步骤,包括:
于对应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上固定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四周;
提供支撑件,将所述支撑件吊设于对应的安装板之间,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四周;
于对应的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设置千斤顶,并将所述千斤顶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连接,通过所述千斤顶对所述支撑件施加预应力,并使得所述支撑件的顶部顶紧对应的第二结构上的安装板;
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和对应的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之间打入楔子;
将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临时支撑体系时,还包括:
提供连接件,将所述连接件支撑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件将多个支撑件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既有结构的连接处;
将第一结构上的安装板设于所述既有结构的外侧,从而所述支撑件呈倾斜状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支撑件上粘贴应变片,并将所述应变片与应力测试仪连接,通过所述应力测试仪读取所述支撑件所承受的应力;
根据所述应力测试仪读取的应力适应性地调节所述千斤顶对所述支撑件施加的预应力。
CN201910136289.2A 2019-02-25 2019-02-25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68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6289.2A CN109680979B (zh) 2019-02-25 2019-02-25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6289.2A CN109680979B (zh) 2019-02-25 2019-02-25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0979A true CN109680979A (zh) 2019-04-26
CN109680979B CN109680979B (zh) 2021-08-10

Family

ID=6619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6289.2A Active CN109680979B (zh) 2019-02-25 2019-02-25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097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726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施工方法
CN110748185A (zh) * 2019-10-25 2020-02-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一种局部腐朽古建木梁的原位植筋灌注加固方法
CN111140013A (zh) * 2020-02-08 2020-05-12 王永泉 基于主动控制技术的高层框架柱混凝土置换施工方法
CN112963007A (zh) * 2021-02-25 2021-06-15 河南鼎力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人防门安装用门洞支撑装置
CN112963013A (zh) * 2021-02-20 2021-06-15 龙菊蓉 混凝土柱置换装置及方法
CN116296014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既有结构有效预应力等效无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996B1 (en) * 1998-11-05 2001-06-12 James Oliver Adjustable truss for mating seam of multi-section manufactured home
CN100513695C (zh) * 2003-04-07 2009-07-15 卞沆龙 利用加压装置的反作用力维修和加固已有结构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99907A (zh) * 2010-04-08 2010-12-01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和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
CN204060020U (zh) * 2014-08-06 2014-12-31 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结构
CN105464401A (zh) * 2016-01-06 2016-04-0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加大截面加固施工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16669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荷载作用下墙体置换支撑装置
CN208380140U (zh) * 2018-06-21 2019-01-15 南通巨能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承载的倒a型支撑加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996B1 (en) * 1998-11-05 2001-06-12 James Oliver Adjustable truss for mating seam of multi-section manufactured home
CN100513695C (zh) * 2003-04-07 2009-07-15 卞沆龙 利用加压装置的反作用力维修和加固已有结构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899907A (zh) * 2010-04-08 2010-12-01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和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
CN204060020U (zh) * 2014-08-06 2014-12-31 冠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结构
CN105464401A (zh) * 2016-01-06 2016-04-06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加大截面加固施工的单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16669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荷载作用下墙体置换支撑装置
CN208380140U (zh) * 2018-06-21 2019-01-15 南通巨能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承载的倒a型支撑加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敬登虎、曹双寅编著: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 30 June 2015, 东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726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施工方法
CN110748185A (zh) * 2019-10-25 2020-02-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一种局部腐朽古建木梁的原位植筋灌注加固方法
CN111140013A (zh) * 2020-02-08 2020-05-12 王永泉 基于主动控制技术的高层框架柱混凝土置换施工方法
CN111140013B (zh) * 2020-02-08 2021-09-07 南京工程学院 基于主动控制技术的高层框架柱混凝土置换施工方法
CN112963013A (zh) * 2021-02-20 2021-06-15 龙菊蓉 混凝土柱置换装置及方法
CN112963007A (zh) * 2021-02-25 2021-06-15 河南鼎力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人防门安装用门洞支撑装置
CN112963007B (zh) * 2021-02-25 2024-05-14 河南鼎力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人防门安装用门洞支撑装置
CN116296014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既有结构有效预应力等效无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16296014B (zh) * 2023-05-18 2023-09-05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既有结构有效预应力等效无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0979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0979A (zh) 既有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
CN105569224B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02733316B (zh) 一种小半径平曲线桥整体同步旋转顶升施工方法
CN103726503B (zh) 用于加固变形桥桩的锚杆桩加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556749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悬挂式柔性连接
CN107829515A (zh) 一种新型预制板及预制板与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CN110397305A (zh) 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及应用其进行缺陷混凝土置换的方法
CN104674660A (zh) 一种新型空心板铰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58289A (zh)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拼宽结构
CN102995572A (zh) 桥梁顶升后薄壁空心墩与原墩柱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CN107190634B (zh) 一种基于塑性铰转移的强震后快速施工桥墩的方法
CN104314013B (zh) 一种极不对称组合梁的双悬臂施工方法
KR20120029625A (ko) 프리캐스트 바닥판을 적용한 강합성 거더교 시공방법
CN103966956B (zh) 一种抱箍式钢管混凝土加固单柱桥墩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
CN107984610A (zh) 一种预应力小箱梁制作方法
CN106759563A (zh) 一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施工方法
US5893187A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hinge section of gerber bridge
CN112982188B (zh) 一种对现役混凝土桥梁重建或增设竖向预应力的方法
CN212641179U (zh) 后设钢纵梁与旧混凝土横梁的连接节点构造
CN206158221U (zh) 既有大跨结构上新增柱网的叠合加固结构
CN103924532B (zh) 预应力顶推法修复双曲拱桥的方法
JP2011247045A (ja) 橋台の補強方法
CN106401208B (zh) 一种既有大跨结构上新增柱网的叠合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560431A (zh) 一种针对连续弯箱梁桥横向侧移处治方法
CN109555130A (zh) 地铁主体结构中板兼作临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