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7219A -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7219A
CN109677219A CN201910085197.6A CN201910085197A CN109677219A CN 109677219 A CN109677219 A CN 109677219A CN 201910085197 A CN201910085197 A CN 201910085197A CN 109677219 A CN109677219 A CN 109677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sliding
shell
hatch door
inn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51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猜猜
滕世超
滕敬一
滕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851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7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7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7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1/00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Conversio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包括:内壳、外壳、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外壳套在内壳外,外壳能相对内壳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内壳旋转;外壳底部开设有缺口,在外壳内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壳行走;内壳内形成有容纳腔,内壳包括:内本体以及内舱门,内本体上开设有将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门口,内舱门安装在内本体上,内舱门用于开闭第一门口;外壳包括:外本体以及外舱门,外本体上开设有将第一门口连通的第二门口。地面快速交通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车行走时有风阻力而导致车辆速度损失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背景技术
现有地面交通工具有汽车、电动车、火车,汽车最大速度200km/h,动车目前运行速度也只有300多km/h,车辆的行驶速度因空气阻力而受限,速度越快受阻力越大,因此降低或消除空气阻力是提高车辆速度的解决方式。为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空气迎面阻力,多采用外形的流线型设计,但也只能降低到一定极限。当然,现也有采用真空管道进行输送的方案,但造价成本很高,还在试验阶段,还未投入实用。
现阶段人们的出行方式有长距离选择飞机、高铁,短距离选择汽车,因飞机、高铁有固定的站点,到达目的站点后还需换乘地铁、汽车等交通工具,在换乘、出入站出行方式上都会有不小的时间成本,而汽车在长距离出行上又存在着速度慢,成本高,尾气污染重等劣势,电动车出行存在着续航里程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车行走时有风阻力而导致车辆速度损失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包括:内壳、外壳、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外壳套在内壳外,外壳能相对内壳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内壳旋转;外壳底部开设有缺口,在外壳内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壳行走;内壳内形成有容纳腔,内壳包括:内本体以及内舱门,内本体上开设有将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门口,内舱门安装在内本体上,内舱门用于开闭第一门口;外壳包括:外本体以及外舱门,外本体上开设有将第一门口连通的第二门口,外舱门安装在外本体上,外舱门用于开闭第二门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磁力线缆中的滑动永磁体为车体提供向前行进的动力,高速旋转的外壳可将车体迎面的空气化解掉,降低了车体高速行进的阻力,可提高车体的行进速度;
2)高速旋转的外壳和电池组可以保持车体的平衡,不会从磁力线缆上掉落;
3)滑动永磁体带动车体向前运行时,车体会保持向上的仰角,为车体提供向上的升力,使整个车体像飞盘一样在空中旋转前进,降低了磁力线缆所承受的车体重量;
4)由于采用了化解风阻的方式设计的车体(也就是主视图为椭圆形,俯视图为圆形),以及独立于现有运输体系的公路系统,地面快速交通车可以突破现有高速公路的最大限速运行。车辆可以在市区公路和高速高架上快速转换,降低公路、铁路的运输压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关闭状态时地面快速交通车中外壳与内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打开状态时地面快速交通车中外壳与内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面快速交通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磁线缆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内壳1、内舱门11、内本体12、环槽体13、滑块14、外壳2、外舱门21、外本体22、第一驱动机构3、旋转电池31、旋转座32、滑轨33、电磁线圈盘34、永磁体盘35、第二驱动机构4、电机轮毂41、卡钳42、滑动永磁体43、磁力线缆44、火线441、零线442、磁力线圈445、立架45、液压杆5、万向轮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包括:内壳1、外壳2、第一驱动机构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外壳2套在内壳1外,外壳2能相对内壳1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外壳2与内壳1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外壳2相对内壳1旋转;外壳2底部开设有缺口,在外壳2内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内壳1行走;内壳1内形成有容纳腔,内壳1包括:内本体12以及内舱门11,内本体12上开设有将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门口,内舱门11安装在内本体12上,内舱门11用于开闭第一门口;外壳2包括:外本体22以及外舱门21,外本体22上开设有将第一门口连通的第二门口,外舱门21安装在外本体22上,外舱门21用于开闭第二门口。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一驱动机构3,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旋转电池31、旋转座32、滑轨33、电磁线圈盘34以及永磁体盘35,在内壳1底部安装有滑轨33,滑轨33为圆环形,在滑轨33内安装有若干旋转座32,旋转座32能在滑轨33导向下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每一旋转座32均安装在旋转电池31一端,在每一旋转电池31另一端均安装有电磁线圈盘34,电磁线圈盘34通过第一转换开关电连至旋转电池31,电磁线圈盘34放置在永磁体盘35上,永磁体盘35安装在外壳2内壁上。旋转电池31为电磁线圈盘34供电,为了实现为旋转的电磁线圈盘34的供电,避免因电磁线圈盘34旋转而影响供电,因此设置旋转电池31与所连接的电磁线圈盘34相对固定,旋转电池31通过旋转座32与滑轨33滑动连接。电磁线圈盘34接通一个电流方向时,位于电池组下部的电磁线圈盘34在通电时产生磁力与外壳2底部的永磁体盘35形成同性排斥的磁力,车体外壳2(其与永磁体盘35一起运动)与旋转电池31(其与旋转座32和电磁线圈盘34一起运动)即以相反的方向旋转起来(例如电机的定子(相当于电磁线圈盘34)和转子(相当于永磁体盘35)的旋转,实现了将电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当电磁线圈盘34接通另一个电流方向时,电磁线圈盘34改变电流方向时即与永磁体盘35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力,使外壳2与电池组旋转速度降低以至静止。第一转换开关连接至切换控制器,切换控制器通信连接至第一通信模块,第一转换开关、第一通信模块和切换控制器均安装旋转座32内,第一通信模块通信连接至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连接至车内控制器,车内控制器安装在内本体12上,在内舱门11上安装有第一红外线接收器,在外舱门21上安装有第一红外发射器,实现第一红外发射器与第一红外线接收器对准后,车内控制器知道内舱门11与外舱门21对准,车内控制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通知切换控制器,切换控制器控制第一转换开关转换电磁线圈盘34接通的电流方向,使得电磁线圈盘34与永磁体盘35形成异性相吸的磁力,实现控制外壳2停止相对内壳1旋转,避免因外舱门21与内舱门11无法对准而导致容纳腔无法打开,避免因容纳腔无法打开而无法实现卸货或下人。使用上述结构,替换传统的电机,避免了传统电机有外壳2等较重而增加整个车身的重量,减少了能耗,同时也使得后续与轮毂连接的座体能够穿过上述结构,座体与内本体12连接,保证了整个车体中心在电机轮毂41上,避免了重心偏离后续的磁力线缆44而导致整个车容易发生侧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第二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轮毂41、卡钳42、滑动永磁体43以及磁力线缆44,电机轮毂41与卡钳42可拆卸连接,在内壳1内设置有内置电源,卡钳42内设置有电路接通件,电路接通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卡钳42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电路接通件通过电机轮毂41为内置电源供电,卡钳42固定在滑动永磁体43上,滑动用磁铁能滑动地安装在磁力线缆44内,磁力线缆44用于为卡钳42供电和通过磁力驱动滑动永磁铁移动。在滑动永磁体43安装有两接触件,滑动永磁体43滑动时两接触件分别与火线441和零线442电接触,两接触件与两电路接通件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运动的车供电。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磁力线缆44,磁力线缆44包括:壳体(图中未示)、火线441、零线442、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行走控制器(图中未示)、至少三第二转换开关(图中未示)以及至少三磁力线圈445,在壳体内开设用供滑动永磁铁滑动的滑槽,滑槽用于导向滑动永磁铁滑动,在滑动永磁铁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滑动永磁铁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通信连接至行走控制器,行走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三第二转换开关,在滑槽外环绕有至少三弧形的磁力线圈445,每一磁力线圈445所在平面均与所在滑槽的端部垂直,每一磁力线圈445均通过一第二转换开关电连接至零线442和火线441。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二红外线发射器、线缆控制器以及若干第二红外线接收器,对应每一磁力线圈445所在位置均安装有一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第二红外线接收器镶嵌在滑槽内壁上,在滑动永磁铁内镶嵌有第二红外线接收器,所有第二红外线接收器以及所有第二转换开关均连接至线缆控制器,线缆控制器通过判断是哪一第二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判断车身的位置,从而控制每个磁力线圈445接入的电流方向,从而实现,滑动永磁体43前端的磁力线圈445产生异性相吸磁力,滑动永磁体43后端的磁力线圈445产生同性排斥磁力,推动磁力线缆44中的滑动永磁体43向前滑动,实时检测车身位置,实时控制每个磁力线圈445的电流接通方向,使滑动永磁体43向前运行。每个磁力线圈445接入的电源正负极一定,从而控制第二转换开关接通电源正负极方向,实现控制电流接入方向的改变。整个磁力电缆可以通过立架45立于地面上。
为了实现内舱门11自动打开,每一内舱门11均与内本体12铰接,每一内本体12上均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与内置电源电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与内舱门11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舱门11旋转。
为了实现外舱门21在内舱门11的带动下打开,避免多使用旋转驱动机构而导致旋转驱动机构浪费,同时也减轻外壳2相对内壳1旋转时的重力,减少能耗,有利于环保,每一外舱门21均与外本体22铰接,在内舱门11和内壳1体上安装有环槽体13,当内舱门11关闭内壳1体时环槽体13为闭合的与滑轨33平行的环形结构,环槽体13内滑动设置有能滑动的滑块14,滑块14不能与环槽体13脱离,当内壳1体停止旋转时滑块14位于内舱门11上的环槽体13内。停止时内舱门11与外舱门21对准,此时滑块14位于内舱门11上的环槽体13内,因此内舱门11打开能够带动外舱门21打开。
为了减少风力的阻碍,外壳2体和内壳1体俯视图均为圆形,外壳2体和内壳1体的主视图均为椭圆形,在外壳2体上安装有液压杆5(能够伸长缩短),液压杆5用于保持容纳腔底壁位于水平面上。
为了实现在电磁线圈盘34与永磁铁盘之前几乎无磁力时能够将椭圆形的外壳2体稳定,避免内壳1体内装的人感觉到内壳1体发生倾翻,同时也避免外壳2体和内壳1体相对磁力线缆44发生倾翻脱离,保证与磁力线缆44的稳定连接,液压杆5一端铰接在外本体22上,液压杆5另一端安装有能自转的万向轮51,在外本体22上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液压杆5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杆5铰接,液压杆5至少有两个,液压杆5的个数与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个数相等。在整个车停止运行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用于支撑万向轮51。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以及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均可以为电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外壳、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
外壳套在内壳外,外壳能相对内壳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内壳旋转;
外壳底部开设有缺口,在外壳内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壳行走;
内壳内形成有容纳腔,内壳包括:内本体以及内舱门,内本体上开设有将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门口,内舱门安装在内本体上,内舱门用于开闭第一门口;外壳包括:外本体以及外舱门,外本体上开设有将第一门口连通的第二门口,外舱门安装在外本体上,外舱门用于开闭第二门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池、旋转座、滑轨、电磁线圈盘以及永磁体盘,在内壳底部安装有滑轨,滑轨为圆环形,在滑轨内安装有若干旋转座,旋转座能在滑轨导向下围绕与竖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旋转,在每一旋转座均安装在旋转电池一端,在每一旋转电池另一端均安装有电磁线圈盘,电磁线圈盘通过第一转换开关电连至旋转电池,电磁线圈盘放置在永磁体盘上,永磁体盘安装在外壳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轮毂、卡钳、滑动永磁体以及磁力线缆,电机轮毂与卡钳可拆卸连接,在内壳内设置有内置电源,卡钳内设置有电路接通件,电路接通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卡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电路接通件通过电机轮毂为内置电源供电,卡钳固定在滑动永磁体上,滑动用磁铁能滑动地安装在磁力线缆内,磁力线缆用于为卡钳供电和通过磁力驱动滑动永磁铁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磁力线缆包括:壳体、火线、零线、位置传感器、行走控制器、至少三第二转换开关以及至少三磁力线圈,在壳体内开设用供滑动永磁铁滑动的滑槽,滑槽用于导向滑动永磁铁滑动,在滑动永磁铁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滑动永磁铁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通信连接至行走控制器,行走控制器连接有至少三第二转换开关,在滑槽外环绕有至少三弧形的磁力线圈,每一磁力线圈所在平面均与所在滑槽的端部垂直,每一磁力线圈均通过一第二转换开关电连接至零线和火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每一内舱门均与内本体铰接,每一内本体上均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与内置电源电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与内舱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内舱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每一外舱门均与外本体铰接,在内舱门和内壳体上安装有环槽体,当内舱门关闭内壳体时环槽体为闭合的与滑轨平行的环形结构,环槽体内滑动设置有能滑动的滑块,滑块不能与环槽体脱离,当内壳体停止旋转时滑块位于内舱门上的环槽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俯视图均为圆形,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主视图均为椭圆形,在外壳体上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用于保持容纳腔底壁位于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其特征在于,液压杆一端铰接在外本体上,液压杆另一端安装有能自转的万向轮,在外本体上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液压杆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液压杆铰接,液压杆至少有两个,液压杆的个数与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个数相等。
CN201910085197.6A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Pending CN109677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197.6A CN10967721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197.6A CN10967721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7219A true CN109677219A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5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5197.6A Pending CN10967721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721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41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朱晓义 瞬间阻挡流体洞封口来产生升力和动力的运动体
CN103727848A (zh) * 2012-10-10 2014-04-16 吴德滨 外壳悬浮旋转式导弹
CN105775129A (zh) * 2016-05-11 2016-07-20 鲁正祥 金刚钻仿弹体超音速洞道客机
CN106017236A (zh) * 2016-05-11 2016-10-12 鲁正祥 超低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41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朱晓义 瞬间阻挡流体洞封口来产生升力和动力的运动体
CN103727848A (zh) * 2012-10-10 2014-04-16 吴德滨 外壳悬浮旋转式导弹
CN105775129A (zh) * 2016-05-11 2016-07-20 鲁正祥 金刚钻仿弹体超音速洞道客机
CN106017236A (zh) * 2016-05-11 2016-10-12 鲁正祥 超低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4137102A (ru) Выполненный в виде модуля силовой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зависящего от нагрузкики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го усилия
CN101823488A (zh) 真空管道对接技术及永磁浮高速列车系统
CN103703650A (zh) 用于给动力电池充电的方法、用于将能量传输到电动车的装置和汽车
KR101863453B1 (ko) 고정익 드론 이착륙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정익 드론의 이륙 및 착륙 방법
CN103023103B (zh) 轨道式引导车自动充电装置
WO2012023324A1 (ja) 輸送システム
CN108756352B (zh) 基于小区绿化与休闲场所的自行车车库
CN204077550U (zh) 一种车载航架式摄像移动平台
CN109677219A (zh) 一种地面快速交通车
CN209888669U (zh) 汽车无线充电地锁、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04432279U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抗碰撞型机器人
CN107600926B (zh) 自动快递小车的投递系统
CN208037873U (zh)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吊臂车
CN103496425A (zh) 自行车在下坡时发电补充飞轮电池能量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273506U (zh) 一种翻转式列车车厢号显示装置
CN207156867U (zh) 一种蓄电池公铁两用牵引车
CN116040527A (zh) 一种激光导航车
CN109209480A (zh) 一种隧道自动救援系统
RU272319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арковки и зарядки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бпла)
CN105350464A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停靠站台
CN114361646A (zh) 一种超级快充液冷系统
CN208006963U (zh) 一种可方便转弯的列车车厢
CN114425958B (zh) 一种具有电池快速降温功能的无人机智能充电柜
CN204774706U (zh) 一种自动定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5348014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停靠站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