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7093B -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7093B
CN109677093B CN201811037760.4A CN201811037760A CN109677093B CN 109677093 B CN109677093 B CN 109677093B CN 201811037760 A CN201811037760 A CN 201811037760A CN 109677093 B CN109677093 B CN 109677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earing seat
bearing
block
la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7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7093A (zh
Inventor
吴兆明
黄修雄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77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7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7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7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7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涉及真空贴合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贴合治具在贴合过程中更换承载块时,消耗较多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的技术问题而发明。该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二基座活动设置于第一基座上;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基座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移动;旋转辊,旋转辊水平设置于第二基座上;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辊绕中心轴线相对第二基座转动;多个承载座,多个承载座均固定设置于旋转辊的侧面上,并且沿旋转辊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承载座均包括承载块,承载块上用于放置被贴合器件。本发明可用于贴合治具中。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贴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器分为平面显示器与曲面显示器。曲面显示器因其产生的画面不容易失真,故显示器逐渐进入曲面外形的新纪元。曲面显示器的制作流程之一是将柔性基板与曲面3D保护盖板(也可以是触摸盖板等)相贴合,而上述贴合过程是在贴合设备中进行的,贴合设备的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对贴合效率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治具,如图1所示,包括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有承载台01,承载台01包括底座011以及固定在底座011上的承载块012(PAD;也称为下治具),承载台01的两侧设有固定夹爪02,如图2所示,固定夹爪02用于夹持承载膜03,柔性基板04粘贴于承载膜03上,然后固定夹爪02下压承载膜03的两端,以将柔性基板04固定于承载块012上,柔性基板04弯曲的弧度与承载块012上表面的弧度相适应;真空腔室内还设有压合台05(也称为上治具),压合台05用于固定曲面盖板06,在贴合时,压合台05向下移动将曲面盖板06贴合至柔性基板04上,以实现曲面盖板06与柔性基板04的粘贴固定。
相关技术中的这种贴合设备的贴合治具,在每次贴合过程中,承载膜03都会与承载块012相接触并发生相对移动,这样使得承载膜03与承载块012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时间久了承载块012会发生磨损,如果在贴合生产过程中发现磨损问题,则需要立即更换新的承载块012;此外,当柔性基板04的型号改变(换线)时,由于柔性基板04的尺寸和弯曲的弧度会发生改变,因此也需要立即更换新的承载块012;然而,在贴合过程中更换承载块012,需要打开真空腔室,将承载块012拆下,然后再将新的承载块012安装值预定位置,这样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降低了贴合的效率,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贴合治具在贴合生产过程中更换承载块时,消耗较多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座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旋转辊,所述旋转辊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并且所述旋转辊可绕所述旋转辊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辊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多个承载座,多个所述承载座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上,并且沿所述旋转辊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上用于放置被贴合器件。
进一步地,沿所述旋转辊的周向,多个所述承载座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一个所述承载块,并且每个所述承载块在所述旋转辊的轴向上的位置均相同。
进一步地,针对每个所述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还包括连接件和限位挡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所述承载座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斜楔机构,所述斜楔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斜楔块和滑块,所述斜楔块可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滑块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滑块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上且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斜楔块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斜楔块的斜面的宽度方向均相垂直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为斜楔状,所述滑块的斜面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滑动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包括真空腔室以及第一方面中所述贴合治具的承载台,所述真空腔室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腔室相连通、并且可供每个所述承载座的承载块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基座以及所述第二基座均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针对每个所述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工作位置,当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承载座的承载块位于所述真空腔室内,并且所述承载座的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对。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限位挡板的情况下,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固定卡爪,所述固定卡爪具有卡接状态与松开状态,当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并且所述固定卡爪处于所述卡接状态时,所述固定卡爪可与所述承载座的限位挡板相卡接,以阻止所述承载座相对所述底板向下移动;当所述固定卡爪处于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承载座的限位挡板相脱离,以解除对所述承载座相对所述底板向下移动的阻止。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卡爪相对所述底板转动,以使所述固定卡爪在卡接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卡接状态为所述固定卡爪位于所述卡接位置时的状态,所述松开状态为所述固定卡爪位于所述松开位置时的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处,所述密封圈用于在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承载座相抵接,以将所述开口密封。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位机械手,所述对位机械手用于取放贴合器件,所述对位机械手可位于所述真空腔室内并且可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移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中所述的贴合治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由于多个承载座均固定设置于旋转辊的侧面上,并且沿旋转辊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承载座均包括承载块,旋转辊可绕旋转辊的中心轴线相对第二基座转动,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基座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移动,这样,当正在使用的承载块发生磨损或者当被贴合器件(例如柔性基板)的型号改变时,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基座向下移动,将正在使用的承载块移出真空腔室,然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辊绕中心轴线旋转一定角度,以使相邻的承载块正对底板上所开设的开口,接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基座向上移动,将该承载块移入真空腔室中,从而完成承载块的及时更换,这样操作者就无需在产品的贴合过程中打开真空腔室就可以完成承载块的更换,节省了承载块的拆卸以及安装的时间,缩短了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从而可以提高贴合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这种贴合治具在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承载块更换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包括: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第二基座2活动设置于第一基座1上;升降驱动装置3,升降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第二基座2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如图4所示,旋转辊4,旋转辊4水平设置于第二基座2上,并且旋转辊4可绕旋转辊4的中心轴线41(如图3所示)相对第二基座2转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旋转辊4绕中心轴线41相对第二基座2转动;多个承载座6,多个承载座6均固定设置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并且沿旋转辊4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承载座6均包括承载块61,承载块61上用于放置被贴合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由于多个承载座6均固定设置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并且沿旋转辊4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承载座6均包括承载块61,旋转辊4可绕旋转辊4的中心轴线41相对第二基座2转动,升降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第二基座2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这样,当正在使用的承载块61发生磨损或者当被贴合器件(例如柔性基板)的型号改变时,如图5中的(a)和(b)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基座2向下移动,将正在使用的承载块61a移出真空腔室200,如图5中的(c)和(d)所示,然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驱动旋转辊4绕中心轴线41旋转一定角度,以使相邻的承载块61b正对底板210上所开设的开口211,接着,如图5中的(e)和(f)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基座2向上移动,将该承载块61b移入真空腔室200中,从而完成承载块61a的及时更换,这样操作者就无需在产品的贴合过程中打开真空腔室200就可以完成承载块61的更换,节省了承载块61的拆卸以及安装的时间,缩短了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从而可以提高贴合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这样也可以大大避免被贴合器件在贴合过程中真空腔室200的打开,从而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等异物进入真空腔室200中影响贴合效果;另外,在产品贴合测试时采用该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同样可以节省承载块61的更换时间,从而可以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贴合治具的承载台,是通过上一个被贴合器件的贴合效果等来判断承载块61的磨损情况,比如,如果上一个被贴合器件出现的真空气泡的数目大于设定值,就可以更换承载块61;该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可以在停机整修的时间来更换磨损的承载块61。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承载座6在旋转辊4的侧面上的设置并不唯一,比如,如图4所示,沿旋转辊4的周向,多个承载座6可以均匀分布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也就是相邻两个承载座6在旋转辊4的周向上的夹角相同。另外,沿旋转辊4的周向,多个承载座6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也就是相邻两个承载座6在旋转辊4的周向上的夹角不相同。相比多个承载座6不均匀分布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的实施例,多个承载座6均匀分布于旋转辊4的侧面上的实施例中,旋转辊4旋转相同的角度就可以实现承载块61的更换,从而可以方便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驱动旋转辊4旋转以控制承载块61的更换,降低了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的控制难度。
其中,每个承载座6可以均包括一个承载块61(例如图4所示),也可以均包括多个承载块61,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每个承载座6均包括一个承载块61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个承载块61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的位置可均相同。另外,每个承载块61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的位置也可以错开设置。相比每个承载块61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的位置错开设置的实施例,每个承载块61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的位置均相同的实施例,可以大大减小多个承载块61在旋转辊4的轴向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旋转辊4以及真空腔室200在旋转辊4的轴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中,承载座6的结构组成也不唯一,比如承载座6可以包括限位挡板63:如图3所示,针对每个承载座6,承载座6还包括连接件62和限位挡板63,连接件62与旋转辊4的侧面固定连接,承载块61与连接件62固定连接;限位挡板63固定设置于连接件62上,限位挡板63用于承载座6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限位。另外,承载座6也可以不包括限位挡板63。相比承载座6不包括限位挡板63的实施例,承载座6包括限位挡板63的实施例中,限位挡板63不但可以限制承载座6在竖直方向的位移,避免承载块61伸入至真空腔中的距离过大;同时,也可以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与固定卡爪相卡接,以阻止承载座6相对底板210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保证承载座6工作位置的稳定以及防止真空腔室200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从而可以保证真空腔室200的真空度的稳定。
在承载座6包括限位挡板63的实施例中,为了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确保真空腔室200的真空度的更加稳定,如图3所示,对于每个承载座6,限位挡板6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限位挡板63分别位于连接件62沿第二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X方向)的两侧且均与连接件6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方向为均垂直于承载块61厚度方向以及中心轴线41的方向。通过在连接件6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置限位挡板63,这样当该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两个限位挡板63就均可以与固定卡爪相卡接,从而可以保证承载座6的受力平衡,可更好地承载座6相对底板210向下移动,进而可以更好地防止真空腔室200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以保证真空腔室200的真空度的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中,升降驱动装置3的结构组成也不唯一,比如升降驱动装置3可以为以下结构:如图4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单元31和斜楔机构32,斜楔机构32包括均设置于第一基座1上的斜楔块321和滑块322,斜楔块321可沿水平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滑块322可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滑块32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斜楔块321的斜面上且与斜楔块321的斜面滑动接触,第二基座2设置于滑块322上;驱动单元31用于驱动斜楔块32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4中的X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这样,斜楔块321与滑块32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滑块322在斜楔块321的斜面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基座2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
其中,第一方向为与斜楔块321的斜面的高度方向(例如图4中的Z方向)以及斜楔块321的斜面的宽度方向(例如图4中的Y方向)均相垂直的方向;斜楔块321的底面与第一基座1之间可以设置水平导轨,水平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斜楔块321可沿水平导轨滑动,以降低摩擦阻力;滑块322与第一基座1之间可以设置竖直导轨,滑块322可沿竖直导轨滑动,以降低摩擦阻力;驱动单元31可以为以下结构: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31包括设置于第一基座1上的驱动电机311以及与驱动电机31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的螺母,螺母与丝杠配合,丝杠沿第一方向设置,并且丝杠的一端与斜楔块321相连接;驱动电机311驱动螺母旋转以使丝杠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通过丝杠带动斜楔块321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滑块322在斜楔块321的斜面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
另外,升降驱动装置3也可以为气缸,气缸竖直设置,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第一基座1上,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基座2固定连接,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第二基座2在竖直方向相对第一基座1移动。相比升降驱动装置3为气缸的实施例,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单元31和斜楔机构32的实施例,是通过斜楔块321的斜面来驱动滑块322以及第二基座2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这样在相同的行程下,通过使用斜楔块321以及滑块322可使升降驱动装置3的结构更紧凑、在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更小,从而可以减小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在竖直方向的总尺寸。
在斜楔机构32中,滑块322的结构形状也不唯一,比如,如图4所示,滑块322为斜楔状,滑块322的斜面至少有一部分与斜楔块321的斜面滑动接触,并且滑块322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另外,滑块322也可以为长方体结构。相比滑块322为长方体结构,滑块322为斜楔状结构,并且滑块322的斜面至少有一部分与斜楔块321的斜面滑动接触,这样斜楔块32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斜楔块321更加容易驱动滑块322相对斜楔块321的斜面移动,从而可以提高斜楔机构32的传动效率;另外,当滑块322为斜楔状时,可以更加容易保证滑块322的上表面为水平状态,从而保证第二基座2设置在滑块322上的稳固性,第二基座2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不容易产生晃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中,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的结构组成也不唯一,比如,如图4所示,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可以包括电机,电机设置于第二基座2上,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辊4传动连接。这样在电机旋转时就可以带动旋转辊4转动,以完成承载块61的更换。
其中,电机的输出轴可以直接与旋转辊4固定连接(例如图4所示),也可以齿轮等传动机构与旋转辊4连接,可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电机的种类也不唯一,比如电机可以为分度马达;另外,电机也可以为步进电机。相比步进电机,分度马达具有角度限位装置,可以按照预定的角度旋转,不会产生误差的累计,从而可以保证每个承载块61更换时,承载块61都能够准确旋转到预定的位置,确保承载块61更换的顺利进行。
第二方面,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包括真空腔室200以及第一方面中所述贴合治具的承载台100,真空腔室200包括底板210,底板210上开设有与真空腔室200相连通、并且可供每个承载座6的承载块61穿过的开口211,第一基座1以及第二基座2均位于底板210的下方;针对每个承载座6,承载座6具有工作位置,当承载座6位于工作位置时,承载座6的承载块61位于真空腔室200内,并且承载座6的一部分与开口211的内壁相对。
当正在使用的承载块61发生磨损或者当被贴合器件(例如柔性基板)的型号改变时,如图5中的(a)和(b)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基座2向下移动,将正在使用的承载块61a通过开口211移出真空腔室200,如图5中的(c)和(d)所示,然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驱动旋转辊4绕中心轴线41旋转一定角度,以使相邻的承载块61b正对底板210上所开设的开口211,接着,如图5中的(e)和(f)所示,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基座2向上移动,将该承载块61b通过开口211移入真空腔室200中,以完成承载块61a的更换。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所包括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100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100相同,所以也解决了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为了防止承载座6相对底板210向下移动,如图3所示,底板210的下表面上设有固定卡爪300,固定卡爪300具有卡接状态与松开状态,当承载座6位于工作位置并且固定卡爪300处于卡接状态时,固定卡爪300可与承载座6的限位挡板63相卡接,以阻止承载座6相对底板210向下移动;当固定卡爪300处于松开状态时,固定卡爪300与承载座6的限位挡板63相脱离,以解除对承载座6相对底板210向下移动的阻止。这样,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可以将固定卡爪300调整为处于卡接状态,从而可以保证承载座6工作位置的稳定以及防止真空腔室200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从而可以保证真空腔室200的真空度的稳定;当承载块61需要更换时,可以将固定卡爪300调整为处于松开状态,这样承载座6可以顺利地在升降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下移,以保证承载块61更换地顺利地进行。
其中,固定卡爪300的具体结构也不唯一,比如固定卡爪300可以设计成与限位挡板63旋转卡接的结构,如图3所示,固定卡爪300与底板210转动连接;该贴合治具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固定卡爪300相对底板210转动,以使固定卡爪300在卡接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固定卡爪300转动至卡接位置,以使固定卡爪300与承载座6的限位挡板63相卡接;在承载座6需要更换时,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固定卡爪300转动至松开位置,以保证承载块61更换地顺利地进行。
其中,卡接状态为固定卡爪300位于卡接位置时的状态,松开状态为固定卡爪300位于松开位置时的状态。
另外,固定卡爪300可以设计成与限位挡板63非旋转卡接的结构:固定卡爪300包括固定部和移动卡接部,固定部与底板210固定连接,移动卡接部与固定部活动连接;该贴合治具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卡接部相对固定部移动,以使固定卡爪300在卡接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直线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移动卡接部移动至卡接位置,以使移动卡接部与承载座6的限位挡板63相卡接;在承载座6需要更换时,直线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卡接部移动转动至松开位置,以保证承载块61更换地顺利地进行。
在固定卡爪300设计成与限位挡板63旋转卡接的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类型也不唯一,比如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分度马达;另外,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也可以包括步进电机。相比步进电机,分度马达具有角度限位装置,可以在卡接位置与松开位置两个之间来回转动,控制方式简单,从而可以节省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控制成本。
在承载座6处于工作位置时,为了更好地防止真空腔室200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如图3所示,该贴合治具还包括密封圈400,密封圈400设置于底板210的下表面且位于开口211的边缘处,密封圈400用于在承载座6位于工作位置时,与承载座6相抵接,以将开口211密封。通过设置密封圈400可以将开口211周围密封,避免开口211周围出现密封不严的现象,从而可以保证真空腔室200的真空度的稳定。
其中,在承载座6位于工作位置时,密封圈400可以与限位挡板63相抵接以将开口211密封(例如图3所示),也可以与承载座6上设的凸缘相抵接以将开口211密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底板210的上设有两个夹爪500,两个夹爪500位于开口2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且两个夹爪500均可以沿第一方向相对底板210移动,夹爪500用于夹持承载膜,被贴合器件粘贴于承载膜上,然后夹爪500下压承载膜的两端,以将被贴合器件固定于承载块61上;真空腔室200内还设有压合台(也称为上治具),压合台用于固定贴合器件,在贴合时,压合台向下移动将贴合器件贴合至承在块上的被贴合器件上。
为了保证压合台能够准确地将贴合器件(例如曲面盖板)贴合至承在块上的被贴合器件(例如柔性基板)上,如图4所示,该贴合治具的承载台100还包括对位工作台600,对位工作台600设置于滑块322上,第二基座2设置于对位工作台600上(XXY table),对位工作台600可带动第二基座2沿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三方向(例如图4中的Y方向)移动,以完成压合台与承载块61之间的精准对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还包括对位机械手,对位机械手用于取放贴合器件,对位机械手可位于真空腔室200内并且可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移动。这样在贴合器件未放至压合台之前,对位机械手可以带动贴合器件进行与承载块61对位,对位完毕后,对位机械手再将贴合器件放至下压合台上,然后压合台下压将贴合器件贴至被贴合器件上。通过设置对位机械手就可以实现贴合器件与被贴合器件的精确对位,这样就无需在滑块322与第二基座2之间设置对位工作台600,从而可以简化承载台100的设计。
其中,对位机械手可以设置在真空腔室200内,也可以设置在真空腔室200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既可以用于平面贴合,也可以用于3D曲面贴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被贴合器件可以为柔性基板,例如OLED基板,贴合器件可以为触摸盖板;除此之外,被贴合器件也可以为显示面板,贴合器件也可以为贴在显示面板表面的各种保护以及功能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中所述的贴合治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1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至于贴合设备的其它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座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
旋转辊,所述旋转辊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并且所述旋转辊可绕所述旋转辊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辊绕所述中心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多个承载座,多个所述承载座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上,并且沿所述旋转辊的周向相隔排布,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上用于放置被贴合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旋转辊的周向,多个所述承载座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一个所述承载块,并且每个所述承载块在所述旋转辊的轴向上的位置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所述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还包括连接件和限位挡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辊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块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所述承载座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斜楔机构,所述斜楔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斜楔块和滑块,所述斜楔块可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滑块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滑块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上且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斜楔块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基座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的高度方向以及所述斜楔块的斜面的宽度方向均相垂直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治具的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斜楔状,所述滑块的斜面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斜楔块的斜面滑动接触。
7.一种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室以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贴合治具的承载台,所述真空腔室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腔室相连通、并且可供每个所述承载座的承载块穿过的开口,所述第一基座以及所述第二基座均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
针对每个所述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具有工作位置,当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承载座的承载块位于所述真空腔室内,并且所述承载座的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内壁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限位挡板的情况下,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固定卡爪,所述固定卡爪具有卡接状态与松开状态,
当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并且所述固定卡爪处于所述卡接状态时,所述固定卡爪可与所述承载座的限位挡板相卡接,以阻止所述承载座相对所述底板向下移动;
当所述固定卡爪处于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承载座的限位挡板相脱离,以解除对所述承载座相对所述底板向下移动的阻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爪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卡爪相对所述底板转动,以使所述固定卡爪在卡接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卡接状态为所述固定卡爪位于所述卡接位置时的状态,所述松开状态为所述固定卡爪位于所述松开位置时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处,所述密封圈用于在所述承载座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承载座相抵接,以将所述开口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位机械手,所述对位机械手用于取放贴合器件,所述对位机械手可位于所述真空腔室内并且可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移动。
12.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治具。
CN201811037760.4A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Active CN109677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7760.4A CN109677093B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7760.4A CN109677093B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7093A CN109677093A (zh) 2019-04-26
CN109677093B true CN10967709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618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7760.4A Active CN109677093B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70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785A (zh) * 2019-06-19 2019-08-27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边移动贴合治具
CN112622291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盖板贴合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813414B (zh) * 2020-12-30 2022-12-09 上海埃延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CN114483741A (zh) * 2022-01-28 2022-05-13 重庆京东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交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75708A (ko) * 2013-10-24 2016-06-29 마이어 부르거 (저머니) 아게 멀티-매그네트 배열체
CN206954599U (zh) * 2017-03-07 2018-02-02 特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贴合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7093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7093B (zh) 一种贴合治具的承载台、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CN204843488U (zh) 一种螺栓加工装置
CN108346826B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设备
CN108994242B (zh)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弹片铆接设备
CN209380397U (zh) 一种高精度回转类零件机外找正装置
CN105304310A (zh) 一种全自动磁芯装配生产线
CN108871702B (zh)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整体气密和薄膜气密检测设备
CN103722376A (zh) 遥控器组装设备
CN208732084U (zh) 一种光学镜片芯取机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08637664A (zh) 一种高精密散热轴承风扇全自动组装系统及装配方法
CN109940400A (zh) 一种用于薄壁冲压件的自动化磨抛系统及自动化抛磨工艺
CN110774000A (zh) 文氏管全自动组装线
CN106735899B (zh) 自动点焊机
CN110756636B (zh) 一种用于可同步折弯多角度多方位零件的工装
CN108357917B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CN112519251B (zh) 膜片自动化装配线
CN218613721U (zh) 一种塑料件装配用定位治具
CN209411275U (zh) 平板灯装配线用导光板装配工位
CN214186070U (zh) 一种油箱盖自动组装设备
CN210365626U (zh) 旋转盘机构
CN114714758A (zh) 一种ptc加热器负电极片自动丝印检测及翻转设备
CN115488628A (zh)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CN212826827U (zh) 一种半自动贴膜设备
CN114789339A (zh) 一种电推剪调节手柄的组装设备
CN210745801U (zh) 一种小型电池包pcb板自动安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