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3552A -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3552A
CN109673552A CN201910155273.6A CN201910155273A CN109673552A CN 109673552 A CN109673552 A CN 109673552A CN 201910155273 A CN201910155273 A CN 201910155273A CN 109673552 A CN109673552 A CN 109673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wning ground
water
partial size
pool wall
artificial spaw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52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3552B (zh
Inventor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1552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3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3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3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3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3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它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本发明要解决鲑鱼类天然产卵场不足,或修复技术工程难以实施,或修复后难以维持的另一种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的问题。本发明以天然河流产卵场生境因子作为人造产卵场设计技术参数采集数据源,经鱼类生境选择实验、生境因子要素分析和参数筛选优化,设计不同水位、不同粒径石砾底质、不同水流向等产卵生境要素单元组合,形成人造产卵场单元和单元体组合系统结构模式。本发明的人工模拟产卵场环境,可调控优化产卵生境,达到在不同粒径石砾底质中鲑鱼类繁育需求,能够成功繁殖孵化。本发明应用于鱼类产卵场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人造产卵场的构建。
背景技术
鲑鱼类通常是鲑科(Salmonidae)鱼类总称。大麻哈鱼类隶属鲑科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统称太平洋鲑鱼)是溯河产卵鱼类,在淡水中繁殖发育至幼鱼时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长成熟时生殖群体溯河洄游进入产卵场繁衍后代,如大麻哈鱼(O gorbuschaWalbausn)。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隶属鲑科细鳞鲑属,红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is)隶属鲑科红点鲑属,为纯淡水鱼类。产卵场是鲑鱼类早期生活史的关键栖息地,是鲑鱼鱼类受精卵孵化场、仔稚鱼育幼场及其庇护场所,决定其早期资源发生发展数量规模。鲑鱼类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态条件。以大麻哈鱼类为例,天然产卵河流一般位于水质好,地下水丰富、有一定比降坡度的山区性河流及其支流的山涧溪流中,产卵场底质一般为鹅卵石或砾石(简称石砾)底质。大麻哈鱼类产沉性卵,卵粒大,怀卵量较低,一般3000-5000粒。一般秋季集聚近海由河口溯河而上,进入淡水河流,回归到出生河流或产卵场河流,雌雄亲鱼自由配组,具有择偶排他性,主动识别选择适宜生境在河流底质中作窝产卵习性,雌鱼卵一次性产出于底质产卵窝中,同时雄鱼完成受精,用石砾覆盖受精卵,卵埋于产卵窝中,并守护产卵窝数天直到雌雄亲体死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河(流域)上游及其支流涉水工程建设,农田开垦,采石挖沙等活动增多,造成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河床底质改变、鱼类栖息地洄游通道阻隔等生态问题,导致大麻哈鱼类产卵场面积不断减少,生境功能不断退化,种群资源衰退,出现鱼类不能上溯到达产卵场,或到达产卵场没有适宜的产卵生境不能产卵,或没有足够的适宜的可利用生境满足所有上溯鱼类产卵繁殖,使鱼类在产卵场迁移识别产卵生境活动中被迫改变主动(自由)选择的繁殖策略,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在次适宜或基本适宜的生境中产卵繁殖,故其繁殖效率和成活率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大麻哈鱼类溯河繁殖期间,天然产卵场河流水位、水量、水温逐渐下降,流速亦不稳定,产卵场可利用环境优良的生境空间有限并在随时间发生变化,给鱼类选择判断适宜生境较困难。天然产卵场自然繁殖孵化,多数鱼类繁殖策略是为了给子代繁育选择更好的遗传基础和生存环境,使子代能正常孵化和成活,但在生境别无选择情况下,回归亲鱼往往退而不能,只能求其次,甚至有多组亲鱼共同竞争、重复利用产卵生境的情况,影响繁殖和自然增殖效果。同时在人类活动较频繁地区,有些河流冬季水质和底质有不同程度污染,如果在畜牧业发展区还会有牛马羊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冬季河流还有可能断流,或发生冻害,会使孵化率下降。由于冬季野外孵化,对鱼类的跟踪观察较难,很难解决自然突发事件问题。
因此,自然生态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大麻哈鱼类的产卵场生境的不适宜状况是鱼类种群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繁殖的野生鱼类群体消失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天然产卵河流的保护迫在眉睫。栖息地生态修复是一项涉及流域和水系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系统工程,也是解决渔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技术途径。技术指标和工程参数的获得和使用对保证修复的实施效果非常重要,而在天然河道中进行大麻哈鱼类产卵场生境修复试验难度较大,因为天然河道环境因子复杂,不确定干扰因素较多,鱼类对生境响应行为不易观测,获取修复技术参数较难。同时考虑在产卵场修复时工程投资较大,水中水下施工内容较多,在实际修复中,河流的生态环境演变有些是不可抗拒的,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效应也不可低估,通过人工修复达到控制产卵场的环境往往事倍功半,修复后维护和可持续利用也很难保证。可见,只有流域或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改善,产卵场河流生态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维系,局部的片段化的修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能模拟设计建造人工可控制环境条件下的产卵场,是解决天然产卵场不足,或修复技术工程难以实施,或修复后难以维持的另一种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鲑鱼类天然产卵场不足,或修复技术工程难以实施,或修复后难以维持的另一种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它是由若干个人造产卵场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包括池壁、粒径石砾、细沙、底滴管、活动式过水坝、进水口、出水口、挡板和蓄水箱;
所述的池壁合围成池体;池壁是由长池壁和宽池壁组成;所述的宽池壁是由前宽池壁和后宽池壁组成;
细沙铺设于池体底部形成细沙层,底滴管铺设于细沙层中,且底滴管的出水口朝上形成向上水流,活动式过水坝设置于池体中间区域与长池壁嵌合将人造产卵场单元分隔成前区和后区,进水口位于前宽池壁上,出水口位于后宽池壁上,池体底部位坡型结构,坡角为3~7度,挡板镶嵌于后宽池壁中,蓄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粒径石块分为小粒径石砾、中粒径石砾和大粒径石砾;
中粒径石块分布于活动式过水坝左右两侧,并位于细沙上;
活动式过水坝左右两侧的中粒径石块与池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大粒径石块和小粒径石块,并位于细沙上。
对上述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进行说明:产卵场建造前,首先要了解大麻哈鱼类等鲑鱼类产卵场河流的形态和生态环境特征,掌握鲑鱼类产卵繁殖对生境的需求,明确产卵场生境要素如水温、流速、溶解氧、底质等构成和相应功能。根据大麻哈鱼类等鲑鱼类天然产卵场河流形态和生境特征,采用仿自然模拟技术,仿造天然产卵场河流形态设计人工河道(渠),模拟天然产卵场环境特征及产卵生境要素构成,通过产卵场生境指标筛选、生境功能单元优化组合、设计人造产卵场模拟装置,通过生境要素指标对比实验,观测、计算、统计实验结果,获得各种所需技术参数实验数据,并逐步调整达到大麻哈鱼类对生境需求,使得与天然产卵场生境相吻合,具备鱼类自然繁殖、受精卵孵化发育的产卵场功能。人工建造产卵场地址建议选择靠近天然河流,并有人工河(渠)道与河流相通,或有小型湖沼与河流相连,地下水或河水丰富,水质良好的地区。人造产卵场完成鱼类繁殖孵化功能,孵化出仔鱼后,可将单元体仔鱼用网具收集移出,集中到育苗设施中投喂饲养培育达到增养殖鱼种规格,也可将单元体出水口挡板打开,让鱼苗随意进出游动到人工河道或小型湖沼中,经自然野化作为鲑鱼类自然配组繁殖早期资源补充群体最终进入天然河流或湖泊中生活,为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增殖提供人工辅助多功能产卵场。
本发明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出水口设有可拆装挡板,镶嵌池体后端宽池壁中,与池壁一体化闭合连接,起到封闭单元水体、稳定水量、调控水位等作用,水位开关位于池体后端长池壁挡板上。活动式过水坝设置于池体中间区域与长池壁嵌合将人造产卵场单元分隔成前区和后区,根据产卵繁殖的鱼类规格大小和对水位的要求设计调整活动式过水坝高度,活动式过水坝高度可调范围介于池体高与出水口挡板高度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本发明以天然河流产卵场生境因子作为人造产卵场设计技术参数采集数据源,经鱼类生境选择实验、生境因子要素分析和参数筛选优化,设计不同水位、不同粒径石砾底质、不同水流向等产卵生境要素单元组合,形成人造产卵场单元和单元体组合系统结构模式,可根据需要调增单元体规模,人工调控生境要素指标,营造仿天然产卵河流环境,研制成多功能人造产卵场。本发明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尺寸设计根据特定或主要产卵鱼类种类、数量和规格大小而定,建造规模可大可小,但长宽度比例要适宜,必须相似于河道形态形状,长度可延伸,人造产卵场单元可并联或串联组合,根据水源供水量设计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人造产卵场用地下水(井水)或河水(须经过滤处理)作为水源,水质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通过水泵动力提水,根据水源水量和单元体大小设置相应水泵功率,设置高位蓄水箱储存一定水量,用水管连接蓄水箱和单元体进水口向人造产卵场供水,达到单元体稳定载水量和水交换量要求,利用过水坝和挡板调控制造水深分别为30-50cm、20-30cm或多水位线的功能区,调控水量达到0.2-0.5m/s水流速度,繁殖期水温6-12℃为宜,孵化期水温范围在8-10℃最佳,溶解氧6-10mg/L。
本发明在人造产卵场环境条件下实现鲑鱼类仿佛置身在天然产卵场,具有促进亲鱼成熟排卵排精作用,产生自然繁殖相似的行为和繁殖效果。不同于人工繁殖孵化,大麻哈鱼类在人造产卵场中可以自主选择配偶,满足生物本能需求,有益于自然选择、提高遗传多样性、优化种质资源,历经自然繁殖全过程完成世代交替。在人造产卵场孵出的仔鱼是在石砾缝隙中游出,游泳能力受到早期锻炼,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不同于天然产卵场自然繁殖孵化,人造产卵场生境优化、稳定、可控制,克服了天然产卵场河流秋冬季水温、水位、水量、流速、水质等不稳定,或呈逐渐下降趋势,或有可能断流等问题,及产卵场可利用环境优良的有效生境空间有限或不可控,以及秋冬季鱼类野外繁殖孵化跟踪观察较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人工模拟产卵场环境,可调控优化产卵生境,达到在不同粒径石砾底质中鲑鱼类繁育需求,能够成功繁殖孵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产卵场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造产卵场管道布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它是由若干个人造产卵场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包括池壁1、颗粒石砾2、细沙3、底滴管4、活动式过水坝5、进水管6、水井7、挡板9和蓄水箱10;
所述的池壁1合围成池体;池壁1是由长池壁1-1和宽池壁组成;所述的宽池壁是由前宽池壁1-2和后宽池壁1-3组成;沙3铺设于池体底部形成细沙层,底滴管4铺设于细沙层中,且底滴管4的出水口朝上,活动式过水坝5设置于池体中间区域将人造产卵场单元分隔成前区和后区,设置在人造产卵场单元外的水井7的出水口与进水管6的进水口连通,进水管6设有若干出水管口,且置于前宽池壁上与人造产卵场单元连通,将井水注入单元中,人造产卵场单元底部为坡型结构,坡角为3~7度;后宽池壁1-3开设有U型开口,挡板9嵌合置于U型开口内;蓄水箱10的出水口与底滴管4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粒径石块2分为小粒径石砾2-1、中粒径石砾2-2和大粒径石砾2-3;
中粒径石块2-2分布于活动式过水坝5左右两侧,并位于细沙3上;
活动式过水坝5左右两侧的中粒径石块2-2与池壁1之间分别设置有大粒径石块2-3和小粒径石块2-1,并位于细沙3上。
所述的后宽池壁1-3是由多段后宽池壁构成,单元对应后宽池壁中间形成U型开口空间,且多段后宽池壁的沿U型口侧壁设置有凹槽,挡板9两侧壁分别置于凹槽内,并通过挡板9控制水位,池体内的水从开口挡板上方流出,形成流水生境。
所述的蓄水箱10的水通过泵12或高位蓄水箱水压输送至底滴管4进水口。所述的底滴管4设置在细沙层部分开设有多个向上出水孔,底滴管末端密封,保证水从出水孔喷出。
所述的活动式过水坝5的一端与前宽池壁1-2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后宽池壁1-3内壁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小粒径石块2-1的粒径≤2cm,中粒径石块2-2的粒径为2-7cm,大粒径石块2-3的粒径≥7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小粒径石砾2-1、中粒径石砾2-2和大粒径石砾2-3铺设的面积比为1:2: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池体为河渠状池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池体是由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长池壁1-1,设置在前端的前宽池壁1-2以及设置在后端的后宽池壁1-3合围而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池体底部与池壁1为一体结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池体底部前端高后端低。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细沙3的厚度为10-15cm,粒径石砾2厚度为20-30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利用活动式过水坝5和挡板9调节人造产卵场单元内的水深至20~50cm或多水位线的功能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所述的多水位线的功能区是指人造产卵场单元中不同水深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池体底部布设底滴管,模拟河流地下涌泉水,形成天然河流石砾底质流水层的多式流态,制造产卵场生境。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人造产卵场单元的进水量流速为0.2-0.5m/s,繁殖期水温为6-12℃,孵化期水温范围为8-10℃,溶解氧为6-10m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通过下面实施例验证本发明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多功能鲑鱼类人造产卵场,它包括人造产卵场单元,所述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包括池壁1、粒径石砾2、细沙3、底滴管4、活动式过水坝5、进水口6(进水量控制开关)、出水口(总水位控制开关)7、挡板9和蓄水箱10;一定规格与功能的单元组成单元体,若干单元体组合构成人造产卵场组合系统结构模式;
所述的池壁1合围成池体似河道(渠)状的单元(体),分为长池壁1-1、宽池壁(前宽池壁1-2、后宽池壁1-3),池体无渗漏;细沙3铺设于池体底部8形成细沙层,底滴管4铺设于细沙层中口朝上形成向上水流,活动式过水坝5设置于池体中间区域与两侧长池壁1-1嵌合将单元体分隔成有独立功能的前后区,用于控制单元体前区水位,进水口6位于池体前端(上游端)前宽池壁1-2上控制水量向人工河道供水,出水口7位于池体后端(下游端)控制单元体后区水位,池底8与池壁一体,有一定坡度,坡角约5度,前端高后端低,承载水体和池底铺装材料负荷,无渗漏,挡板9镶嵌于后宽池壁1-3中,蓄水箱10用水泵提取水源储存用水,通过管道与进水口连接供水;
所述的粒径石块2分为小粒径石砾2-1、中粒径石砾2-2和大粒径石砾2-3;
中粒径石块2-2分布于过水坝5左右两侧,并位于细沙3上;
过水坝5左右两侧的中粒径石块2-2与池壁1之间分别设置有大粒径石块2-3和小粒径石块2-1,并位于细沙3上;
所述的粒径石块2、细沙3、底滴管4、活动式过水坝5和出水口7均位于水体内。
所述的小粒径石块2-1的粒径≤2cm,中粒径石块2-2的粒径为2-7cm,大粒径石块2-3的粒径≥7cm。细沙3的厚度为10-15cm,粒径石砾2厚度为20-30cm。
本实施例人造产卵场用地下水(井水)或河水(须经过滤处理)作为水源,水质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通过水泵动力提水,根据水源水量和单元体大小设置相应水泵功率,设置高位蓄水箱储存一定水量,用水管连接蓄水箱和单元体进水口向人造产卵场供水,达到单元体稳定载水量和水交换量要求,利用过水坝和挡板调控制造水深分别为30-50cm、20-30cm或多水位线的功能区,调控水量达到0.2-0.5m/s水流速度,繁殖期水温6-12℃,孵化期水温范围在8-10℃,溶解氧6-10mg/L。
在人工模拟产卵场环境条件下,在人造产卵场,通过PIT标记检测和水下视频观察,获得鱼类繁殖行为、繁殖活动等产卵繁殖过程,繁殖鱼类喜好与环境、生境因子指标对比统计。
本实施例采用人造产卵场,对相关技术参数得到逐步优化,获得理想验证结果,即在人造产卵场,实现大麻哈鱼、花羔红点鲑和细鳞鲑等三种鲑鱼的亲鱼自然繁殖,繁殖成功率达到96%以上,受精卵孵化正常,孵化率达到85%,孵化出正常仔鱼,发育至稚鱼,并上浮摄食生长。人造产卵场实验大麻哈鱼繁殖孵化效果比自然繁殖孵化效果分别提高1%和10%以上。

Claims (10)

1.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若干个人造产卵场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人造产卵场单元包括池壁(1)、粒径石砾(2)、细沙(3)、底滴管(4)、活动式过水坝(5)、进水管(6)、水井(7)、挡板(9)和蓄水箱(10);
所述的池壁(1)合围成池体;池壁(1)是由长池壁(1-1)和宽池壁组成;所述的宽池壁是由前宽池壁(1-2)和后宽池壁(1-3)组成;
细沙(3)铺设于池体底部形成细沙层,底滴管(4)铺设于细沙层中,且底滴管(4)的出水口朝上,活动式过水坝(5)设置于池体中间区域将人造产卵场单元分隔成前区和后区,设置在人造产卵场单元外的水井(7)的出水口与进水管(6)的进水口连通,进水管(6)的出水口与人造产卵场单元连通,人造产卵场单元底部为坡型结构,坡角为3~7度;后宽池壁(1-3)开设有多个开口,挡板(9)置于开口内;蓄水箱(10)的出水口与底滴管(4)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粒径石块(2)分为小粒径石砾(2-1)、中粒径石砾(2-2)和大粒径石砾(2-3);
中粒径石块(2-2)分布于活动式过水坝(5)左右两侧,并位于细沙(3)上;
活动式过水坝(5)左右两侧的中粒径石块(2-2)与池壁(1)之间分别设置有大粒径石块(2-3)和小粒径石块(2-1),并位于细沙(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粒径石块(2-1)的粒径≤2cm,中粒径石块(2-2)的粒径为2-7cm,大粒径石块(2-3)的粒径≥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小粒径石砾(2-1)、中粒径石砾(2-2)和大粒径石砾(2-3)铺设的面积比为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为河渠状池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是由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长池壁(1-1),设置在前端的前宽池壁(1-2)以及设置在后端的后宽池壁(1-3)合围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池体底部与池壁(1)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池体底部前端高后端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细沙(3)的厚度为10-15cm,粒径石砾(2)厚度为2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利用活动式过水坝(5)和挡板(9)调节人造产卵场单元内的水深至20~50cm或多水位线的功能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其特征在于池体底部设置底滴管,布有若干向上出水的出水孔,出水孔径约5mm。
CN201910155273.6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Active CN109673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273.6A CN10967355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273.6A CN10967355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3552A true CN109673552A (zh) 2019-04-26
CN109673552B CN109673552B (zh) 2021-04-02

Family

ID=6619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5273.6A Active CN109673552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355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744A (zh) * 2019-10-25 2020-01-07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高原鱼类的人造越冬场选址和建设方法
CN111034584A (zh) * 2019-12-13 2020-04-2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87776C (en) * 1986-07-17 1991-08-20 Shin Kiyokawa Fish culturing method and sac-fry pond for use in practicing same
US20080245310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Fountainhead L.L.C. Fish spawning structure
CN203925463U (zh) * 2014-05-20 2014-11-05 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气化工艺模拟试验装置
CN10430412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野外仿生孵化鲑鱼受精卵的方法
CN104872044A (zh) * 2014-05-12 2015-09-02 黄山市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一种光唇鱼亲鱼池
CN205830786U (zh) * 2016-06-15 2016-12-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达氏鲟自然交配产卵的繁殖池
CN109349171A (zh) * 2018-11-30 2019-02-19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87776C (en) * 1986-07-17 1991-08-20 Shin Kiyokawa Fish culturing method and sac-fry pond for use in practicing same
US20080245310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Fountainhead L.L.C. Fish spawning structure
CN104872044A (zh) * 2014-05-12 2015-09-02 黄山市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一种光唇鱼亲鱼池
CN203925463U (zh) * 2014-05-20 2014-11-05 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气化工艺模拟试验装置
CN10430412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野外仿生孵化鲑鱼受精卵的方法
CN205830786U (zh) * 2016-06-15 2016-12-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达氏鲟自然交配产卵的繁殖池
CN109349171A (zh) * 2018-11-30 2019-02-19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744A (zh) * 2019-10-25 2020-01-07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高原鱼类的人造越冬场选址和建设方法
CN110651744B (zh) * 2019-10-25 2021-04-2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高原鱼类的人造越冬场选址和建设方法
CN111034584A (zh) * 2019-12-13 2020-04-2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
CN111034584B (zh) * 2019-12-13 2022-04-08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岸多种生境模拟试验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3552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lson et al. The fishes of Alberta
Williams Central Valley salmon: a perspective on Chinook and steelhead in the Central Valley of California
CN100506033C (zh) 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方法
Sifa et al. Culture and capture of fish in Chinese reservoirs
CN104041449B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
CN103125415B (zh) 钝缀锦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3609518B (zh) 大鲵仿生态繁殖方法
CN102771438A (zh) 大鲵养殖设施和利用该设施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5052782B (zh) 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503833B (zh) 一种大鲵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3053469A (zh) 一种大鲵仿原生态繁殖方法
CN103404462A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3609503A (zh) 多鳞白甲鱼亲鱼仿生态培育繁殖方法
CN103651257A (zh) 甲鱼养殖方法
CN109804953A (zh)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9673552A (zh)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CN101622974B (zh) 沙蚕育苗方法
CN107156036B (zh) 鄂西北大鲵仿野生驯养方法
CN107197805A (zh) 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珊瑚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4285855A (zh) 一种黄尾密鲴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
CN110080177A (zh) 一种过鱼设施比选方法
CN113240242A (zh) 基于生态基流调控的鱼类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构建方法
CN110178779A (zh) 一种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养殖需求的设计方法
Malison et al.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aquaculture in Wisconsin and the Great Lakes Region
CN203633330U (zh) 一种抚仙四须鲃亲鱼驯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