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3011B -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3011B
CN109673011B CN201811466544.1A CN201811466544A CN109673011B CN 109673011 B CN109673011 B CN 109673011B CN 201811466544 A CN201811466544 A CN 201811466544A CN 109673011 B CN109673011 B CN 109673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information
user
mobile terminal
basic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65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3011A (zh
Inventor
段晓飞
赵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65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3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3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3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3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3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选取每个用户的所属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继续采集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从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信息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以此类推逐步对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完善,以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审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分析主要有以下关联方法:手机MAC地址和人脸采样的关联;手机终端用户惟一标识和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客户端IP/MAC地址与虚拟身份信息的关联。借助这些移动标识数据的关联方法,构建的移动用户信息都是支离的、片段式的、模糊的,对于网络安全审计应用场景,无法构建出清晰、完整的用户全貌,不利于目标用户数据预判,无法实现对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快速界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覆盖区域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持续对移动终端身份信息进行融合进而逐步形成移动用户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另外,考虑到信息安全审计过程中需要找到某移动用户的社会关系,增加了根据网络信息标识挖掘移动用户可能存在的关系人的功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步骤2,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步骤3,继续采集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从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步骤4,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信息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步骤5,重复步骤3-4,逐步对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完善,以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
进一步地,所有分类因子包括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手机号码、客户端IP、客户端MAC地址、安装的APP应用、虚拟身份信息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获取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为:通过监控设备获取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经过TCP重组后得到每个用户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2中,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和手机号码这四个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移动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发给集群,在集群索引中建立每个用户的分组索引,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存入集群索引内对应用户的分组索引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客户端IP和客户端MAC地址作为相关性分类因子,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相关性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基础身份信息建立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所述基础身份信息,用于选取每个用户的所属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关联模块;
所述用户关联模块,用于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集覆盖区域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持续对移动终端身份信息进行融合进而逐步形成移动用户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另外,考虑到信息安全审计过程中需要找到某移动用户的社会关系,增加了根据网络信息标识挖掘移动用户可能存在的关系人的功能。本发明实现了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融合,构建了移动用户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能够快速、高效地界定用户,同时可基于其社会关系进行安全审计范围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数据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步骤2,选取每个用户的所属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步骤3,继续采集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从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步骤4,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信息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步骤5,重复步骤3-4,逐步对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完善,以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
其中,所有分类因子包括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手机号码、客户端IP、客户端MAC地址、安装的APP应用、虚拟身份信息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获取时间等分类因子。
其中,步骤1具体为:通过监控设备获取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经过TCP重组后得到每个用户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监控设备获取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经过TCP重组后得到每个用户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从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分类因子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手机号码、客户端IP、客户端MAC地址、安装的APP应用、虚拟身份信息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获取时间中的至少一个,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后续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如出现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其他分类因子融合到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以此类推,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一步完善,直至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趋于预设的饱满状态,即获取该用户的所有分类因子。
其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即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分类因子完全相同,例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IMEI码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IMEI码完全相同。
优选地,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和手机号码这四个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移动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发给集群,在集群索引中建立每个用户的分组索引,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存入集群索引内对应用户的分组索引中。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均存入了集群索引内对应用户的分组索引中,当某个用户的分组索引中的基础身份信息趋于预设的饱满状态,即获得该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
优选地,将客户端IP和客户端MAC地址作为相关性分类因子,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相关性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上述实施例中,除了对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完善外,还包括建立用户关系模型,通过设定相关性分类因子,例如将客户端IP和客户端MAC地址作为相关性分类因子,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相关性分类因子,例如用户1与用户2具有相同的客户端IP或者客户端MAC地址,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下面以图2说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数据融合原理:
如图2所示,从采集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1中获取用户1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用户1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分类因子包括IMEI码、手机MAC地址和安装的应用APP1,将用户1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分类因子IMEI码、手机MAC地址作为基础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融合需要依赖于此基础身份信息,数据包2和用户1都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IMEI,将数据包2中在用户1中没有的分类因子IMSI融合到用户1中。合并完后,用户1又新补充入一个身份信息字段IMSI。如果某个数据包中与用户1没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该数据包携带的分类因子无融合到用户1。依次类推,通过合并数据包3、数据包4中新增的分类因子,用户1的身份信息进一步完善,并趋于饱满,如此反复,在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完成用户1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并且可以借助分类因子对一个个用户进行分类归属,如:用户1和用户2都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客户端IP和客户端MAC地址),则可以把用户1和用户2归属为“认识的人”,从而便于根据移动用户的社会关系快速扩大排查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基础身份信息建立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所述基础身份信息,用于选取每个用户的所属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关联模块;
所述用户关联模块,用于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
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步骤2,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步骤3,继续采集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并从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中解析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步骤4,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该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信息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步骤5,重复步骤3-4,逐步对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完善,以构建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全貌;
其中,所有分类因子包括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手机号码、客户端IP、客户端MAC地址、安装的APP应用、虚拟身份信息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获取时间;
其中,步骤1具体为:通过监控设备获取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经过TCP重组后得到每个用户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其中,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和手机号码这四个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移动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后续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如出现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其他分类因子融合到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以此类推,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逐步完善,直至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趋于预设的饱满状态,即获取该用户的所有分类因子;
其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即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分类因子完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发给集群,在集群索引中建立每个用户的分组索引,将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存入集群索引内对应用户的分组索引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客户端IP和客户端MAC地址作为相关性分类因子,将任意两个用户
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相关性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5.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基础身份信息建立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覆盖区域内所有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
并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包括所有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
所述基础身份信息,用于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每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对比,如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并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与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不相同的分类因子信息并入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实现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的完善;
其中,所有分类因子包括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手机号码、客户端IP、客户端MAC地址、安装的APP应用、虚拟身份信息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获取时间;
其中,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具体为:通过监控设备获取覆盖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报文,经过TCP重组后得到每个用户的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根据所述移动用户上网数据包解析出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
其中,选取每个用户的所述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IMEI码、IMSI码、手机MAC地址和手机号码这四个分类因子中的至少一个分类因子作为对应移动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后续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如出现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则确定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与该用户相关联,将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的其他分类因子融合到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以此类推,对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逐步完善,直至该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趋于预设的饱满状态,即获取该用户的所有分类因子;
其中,存在相同的分类因子,即新获取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中的分类因子与某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分类因子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关联模块;
所述用户关联模块,用于将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任意两个用户的基础身份信息中具有相同的分类因子,则将这两个用户关联成认识的人。
CN201811466544.1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73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6544.1A CN109673011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6544.1A CN109673011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3011A CN109673011A (zh) 2019-04-23
CN109673011B true CN109673011B (zh) 2021-11-26

Family

ID=6614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6544.1A Active CN109673011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3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3076B (zh) * 2019-06-04 2022-02-11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人员信息关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427381A (zh) * 2019-08-07 2019-11-08 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50056A (zh) * 2019-09-30 2020-01-03 广州竞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身份关联归一化方法、存储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95A (zh) * 2006-03-01 2009-03-25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身份的共享
CN102916968A (zh) * 2012-10-29 2013-02-06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身份认证服务器和身份认证装置
CN103124407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移动用户上网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8928587B1 (en) * 2013-11-25 2015-01-06 Google Inc. Automatic device login based on wearable sensor fusion
CN106330460A (zh) * 2016-08-27 2017-01-11 石家庄瑞特维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交互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8197243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输入联想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280339A (zh) * 2018-01-16 2018-07-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旅客身份识别方法
CN108347435A (zh) * 2017-12-25 2018-07-31 王方松 用于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测设备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6096B2 (ja) * 2006-08-30 2012-06-20 株式会社東芝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US9313233B2 (en) * 2013-09-13 2016-04-12 Planti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ssociate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95A (zh) * 2006-03-01 2009-03-25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身份的共享
CN103124407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移动用户上网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916968A (zh) * 2012-10-29 2013-02-06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身份认证服务器和身份认证装置
US8928587B1 (en) * 2013-11-25 2015-01-06 Google Inc. Automatic device login based on wearable sensor fusion
CN106330460A (zh) * 2016-08-27 2017-01-11 石家庄瑞特维通讯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交互身份认证的方法
CN108347435A (zh) * 2017-12-25 2018-07-31 王方松 用于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测设备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108197243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的输入联想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280339A (zh) * 2018-01-16 2018-07-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旅客身份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erarchical Association and Fusion for Multi-target Tracking with Biased Sensors;John D. Glass,W. D. Blair;《2017 IEEE》;20170608;全文 *
基于人体特征信息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研究;王博凯;《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1215;I138-759 *
基于信息融合的身份识别技术;郭颂,魏立峰;《仪器仪表学报》;200412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3011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3011B (zh)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888605B (zh) 一种物联网云平台流量安全分析方法和系统
US8923152B2 (en) Random data stream sampling
CN111800412A (zh) 高级可持续威胁溯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94170A (zh) 基于指纹多重哈希布隆过滤器的网络取证内容溯源方法
CN107911668B (zh) 无线图传系统及方法
DE102017111124A1 (de) Sichere und intelligente Anmeldeeinrichtung
CN108512816B (zh) 一种流量劫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7059707A1 (zh) 一种识别用户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2073B (zh) 一种配置设备入网系统以及方法
CN104717127B (zh) 基于图像识别实现联系人触发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235335B (zh) 一种室内网络弱覆盖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565196A (zh) 一种KNXnet/IP协议入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72410B (zh) 识别数据的方法、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11191703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流量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26046A (zh) 用户上网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
Ngobeni et al. The modelling of a digital forensic readiness approach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23003760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ode devic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40471A (zh) 移动应用网络流量聚类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9673038B (zh) 一种基于ifat指纹的移动终端品牌型号的识别方法
CN111106980B (zh) 一种带宽捆绑检测方法和装置
RU139537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казания услуги по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ю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держании интернет-трафика абонента сет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Swartz et al. Identification in encrypted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supervised learning
TWI784938B (zh) 電文清理方法及裝置
CN105681211B (zh) 基于信息萃取的流量记录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