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9647B -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9647B
CN109669647B CN201811458338.6A CN201811458338A CN109669647B CN 109669647 B CN109669647 B CN 109669647B CN 201811458338 A CN201811458338 A CN 201811458338A CN 109669647 B CN109669647 B CN 109669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ot matrix
data
matrix data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83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9647A (zh
Inventor
苏树波
黄中琨
陈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83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9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9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9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9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9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本发明开发了一种能够打印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图像的数据处理方法。

Description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在图形或文字处理上的广泛应用,打印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通过打印机,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计算机中的文字或图形输出到图片上,如广告、宣传单、商品上的说明图标等。然而随着技术的进行,这些商品图标不仅包括固定不变的信息如:商品名称、产地、重量、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厂家联系方式,还包括一些可变信息如:产品标准号、条形码、二维码、序列号等,由于商品图标包括不变信息和可变信息,当打印这些商品图标时就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方法。
同时,现有打印场景中还经常需要打印其背景图和背景图中多个相对较小的图片(打印图像中的背景图和其他图片在这里统成为局部图像)都是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打印图像,由于打印图像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所以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方法。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打印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图像的数据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对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打印图像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为背景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
优选地,所述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
依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述背景图像和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
依据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所述可变标签图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第二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三图像。
将每幅所述第三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产对应的第三点阵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三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
依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
所述图像参数包括:图像的宽度、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位置;
所述图像模组,用于缓存图像的打印任务队列数据,包括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图像的打印个数。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包括:
根据当前打印任务命令从每个所述图像模组中获取当前打印任务数据;
依据所述当前打印任务数据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包括逻辑“或”计算、数据替换计算、图像半透明计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待打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第一点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第二点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第一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方面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针对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打印图像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问题,提出了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不提前进行图片合成,而是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产生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然后再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使其达到图片合成的效果;最后将计算处理后的点阵数据进行喷墨打印得到同提前将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打印的相同图像。本发明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开光栅化,使得各图像分开处理尽而保证了各图像互不干扰、实现了各局部图像的灵活配置且管理灵活多样、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多个待打印图像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针对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打印图像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问题,提出了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不提前进行图片合成,而是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产生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然后再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使其达到图片合成的效果;最后将计算处理后的点阵数据进行喷墨打印得到同提前将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打印的相同图像。本发明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开光栅化,使得各图像分开处理尽而保证了各图像互不干扰、实现了各局部图像的灵活配置且管理灵活多样、应用广泛。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S2、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S3、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S4、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S5、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具体地,获取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可以是实时地、有规律变化的可变图像,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静态图像;所述第二图像是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在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时也获取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在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具体位置,当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输入光栅处理模块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时,不仅获得了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同时也获取到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所述图像参数包括:图像的宽度、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位置;然后根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同时配置模组参数,模组参数包括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具体包括:图像的起始打印位置、图像对应的打印喷头、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存储地址,其中,图像的起始打印位置包括垂直于打印喷头(在此记作Y方向)的起始打印偏移距离和垂直于Y方向(在此记作X方向)的起始打印偏移距离。优选地,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背景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其中,所述预定变化规律如日期变化的规律、二维码变化的规律、一维条码变化的规律等现有的或自定的规律。针对这种同第一待打印图像有相同背景图像的一类待打印图像,所述背景图像只需要进行一次图像光栅化处理及一次数据的下载,每幅所述第二图像都需要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这样避免了提前将待打印图像生成时重复的背景图像重复处理和传输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加网、羽化处理,处理完成后在输入下位机如打印机进行数据的“或”或替换运算等。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背景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所述步骤S1: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具体包括:
S11、接收对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
S12、依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述背景图像和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
S13、依据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所述可变标签图像。
具体地,接收对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背景图像和所述预定变化规律,同时确定所述背景图像在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和所述可变标签图像在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具体位置,然后依据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每个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可变标签图像。如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一个背景图像和3个第二图像,依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所述背景图像和3个预定变化规律,根据3个预定变化规律分别生成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3个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可以是操作人员通过交互操作界面输入的也可以是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学习自动生成的,所述交互操作界面可以是PC、手机等可输入显示界面。
优选地,请参阅图3,当打印同第一待打印图像有相同背景图像的一类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二待打印图像时,所述方法包括:
S01、依据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第二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三图像。
S02、将每幅所述第三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产对应的第三点阵数据;
S03、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S04、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三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此时只需要对第二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三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第三点阵数据,并将第三点阵数据进行传输,所述背景图像直接从打印内存中提取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背景图像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这样避免了提前将待打印图像生成时重复的背景图像重复处理和传输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当待打印图像中的所述背景图像也是实时变化的图像时,则每个待打印图像中的局部图像都需要进行光栅处理,此时将每个局部图像单独处理,使得局部图像匹配、管理灵活。
请参阅图4,在另一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6、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
S7、依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
具体地,请参阅图5,在本实例中,所述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一待打印图像1、第二待打印图像2、第三待打印图像3……都是由一个第一图像如背景图像a1和三个第二图像如可变标签图像a2、a3和a4组成,所述背景图像a1在每次打印时都重复出现,三个可变标签图像a2、a3和a4都是按照预定规律进行变化,所述可变标签图像a2从初始图像“2018年1月1日”按照日期的变化规律依次进行变化,使得每一次打印的图像日期都不相同,如“2018年1月2日”和“2018年1月3日”。所述可变标签图像a3从初始图像条码“10000000”按照条码的变化规律依次进行变化,使得每一次打印的条码都不相同,如“10000001”和“10000002”。所述可变标签图像a4从初始图像“雨天”标识按照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依次进行变化,如图中出现“多云”标识和“晴天”标识。每个图像配置一个图像模组,所述图像模组用于创建、管理其对应图像的打印任务及缓存图像的打印任务队列数据,包括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图像的打印个数,每个所述待打印图像对应一个打印任务;如图4中的按照预定规律动态生成的图像需要配置4个图像模组,分别是模组b1、模组b2、模组b3及模组b4,模组b1用于创建、管理背景图像的打印任务,模组b2用于创建、管理可变标签图像a2的打印任务,模组b3用于创建、管理可变标签图像a3的打印任务,模组4用于创建、管理可变标签图像a4的打印任务。所述图像参数包括:图像的宽度、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位置,依据所述图像参数配置的每个所述图像模组都有其对应的打印喷头即模组参数,优选地,所述模组参数还包括:图像的起始打印位置,具体包括垂直于打印喷头(在此记作Y方向)的起始打印偏移距离和垂直于Y方向(在此记作X方向)的起始打印偏移距离。
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具体是通过为每个所述图像模组配置一个对应的存储区域;将每个所述图像模组对应的所述点阵数据输入其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进行存储。一个所述待打印图像中的每个图像都有一个对应的图像模组,每个图像模组都有一个对应的存储区域,每个图像模组都有对应的打印喷头;打印过程中,每个图像模组对应的存储区域可能存储了多个待打印图像中相同位置的图像的点阵数据,采用图像模组的任务管理功能对多个待打印图像进行任务管理,使得各图像模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包括如下步骤:
S51、根据当前打印任务命令从每个所述图像模组中获取当前打印任务数据;
S52、依据所述当前打印任务数据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S53、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具体地,请参阅图5,针对本次打印任务,第二图像如可变标签图像a2、a3和a4同背景图像a1存在重叠,当打印可变标签图像a2、a3和a4的点阵数据时,将背景图像a1与可变标签图像位置相同的数据进行替换计算,将相同位置的背景图像1的点阵数据替换成可变标签图像的点阵数据。优选地,所述依据模组参数将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所述点阵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中的所述计算处理还包括逻辑“或”或图像半透明计算。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待打印图像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第一点阵数据生成模块20,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第二点阵数据生成模块30,用于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4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第一打印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为背景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
优选地,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获取模块10包括:
操作指令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
背景图像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述背景图像和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
可变标签图像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所述可变标签图像。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待打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依据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第二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三图像。
第三点阵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将每幅所述第三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产对应的第三点阵数据;
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三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
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
所述图像参数包括:局部图像的宽度、局部图像相对于所述待打印图像的位置;
所述图像模组,用于缓存局部图像的打印任务队列数据,包括局部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局部图像的打印个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打印模块30包括:
任务数据提取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打印任务命令从每个所述图像模组中获取当前打印任务数据;
点阵数据提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打印任务数据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打印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包括逻辑“或”计算、数据替换计算、图像半透明计算。
另外,结合图1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来实现。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4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4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10。其中,如图8所示,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4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针对实时地、有规律地变化的打印图像不能采用提前把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进行打印的问题,提出了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不提前进行图片合成,而是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产生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然后再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使其达到图片合成的效果;最后将计算处理后的点阵数据进行喷墨打印得到同提前将相应的图片生成后再打印的相同图像。本发明将组成第一待打印图像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开光栅化,使得各图像分开处理尽而保证了各图像互不干扰、实现了各局部图像的灵活配置且管理灵活多样、应用广泛。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
依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其中,所述图像模组用于缓存图像的打印任务队列数据,包括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图像的打印个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包括:根据当前打印任务命令从每个所述图像模组中获取当前打印任务数据;依据所述当前打印任务数据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为背景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按照预定变化规律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操作指令;
依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所述背景图像和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
依据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中的所述可变标签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至少一种所述预定变化规律生成第二待打印图像中的第三图像;
将每幅所述第三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产对应的第三点阵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三图像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三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参数包括:图像的宽度、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包括逻辑“或”计算、数据替换计算、图像半透明计算。
7.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待打印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待打印图像,所述第一待打印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第一点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点阵数据;
第二点阵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每幅所述第二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光栅化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
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图像参数;
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图像参数为每个图像构建一个图像模组,其中,所述图像模组用于缓存图像的打印任务队列数据,包括图像对应的点阵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图像的打印个数;
第一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第二点阵数据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包括:根据当前打印任务命令从每个所述图像模组中获取当前打印任务数据;依据所述当前打印任务数据提取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点阵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第一点阵数据和所述第二点阵数据中对应相同打印喷头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进行喷墨打印。
8.一种打印图像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458338.6A 2018-11-30 2018-11-30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69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338.6A CN109669647B (zh) 2018-11-30 2018-11-30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338.6A CN109669647B (zh) 2018-11-30 2018-11-30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9647A CN109669647A (zh) 2019-04-23
CN109669647B true CN109669647B (zh) 2022-04-12

Family

ID=6614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8338.6A Active CN109669647B (zh) 2018-11-30 2018-11-30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9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329B (zh) * 2019-04-26 2023-05-23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机墨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7356B (zh) * 2019-07-13 2024-01-26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局部区域打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01229B (zh) * 2019-11-15 2021-02-26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7298A (zh) * 2020-08-26 2021-09-10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组合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9741B (zh) * 2020-11-27 2023-07-14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多层图像重叠出墨点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7309A (zh) * 2021-07-07 2021-09-10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二维码图像实时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71114B (zh) * 2022-03-30 2024-05-28 北京博源恒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系统打印方法、装置及喷墨打印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507A (zh) * 2002-03-25 2005-07-20 美国联合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混合邮件的电子混合方法和系统
CN101122922A (zh) * 2007-09-25 2008-02-1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传递、打印的方法及其系统
JP2008152624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制御方法
CN101714215A (zh) * 2008-10-01 2010-05-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098405A (zh) * 2009-12-09 2011-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1241B2 (ja) * 2009-07-17 2011-09-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バリアブル印刷システム
JP5854644B2 (ja) * 2011-05-30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507A (zh) * 2002-03-25 2005-07-20 美国联合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混合邮件的电子混合方法和系统
JP2008152624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装置制御方法
CN101122922A (zh) * 2007-09-25 2008-02-1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传递、打印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14215A (zh) * 2008-10-01 2010-05-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098405A (zh) * 2009-12-09 2011-06-1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9647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9647B (zh) 打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0198B (zh) 局部动态可变图像的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778879B (zh) 评价图像
CN110334792B (zh) Rfid数字化打印/编码
CN109934244B (zh) 格式类别学习系统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8875855B (zh) 打印矢量图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801153B1 (ko) 기계학습 기반의 문자 인식 시스템
CN109725858A (zh) 标签图像打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02533A (zh) 用于检验打印标记的打印机检验器和系统以及方法
KR20120092641A (ko) 표시 코드가 첨부된 물품, 표시 코드 생성 장치 및 정보 전달 방법
JP6337778B2 (ja) データ変換システム、データ変換装置、及びデータ変換方法
EP2575024B1 (en) Print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 pri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 printing system and program, a page data creating apparatus, and a rasteriz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90087243A1 (en) Writ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apparatus, label cre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ereof
CN116400873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打印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US8373890B2 (en) Print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processing at various resolutions
CN116954528A (zh) 多标签打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63189A (zh) 打印控制方法、打印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20070108277A1 (en) Barcode printing system
CN111813310B (zh) 可定制化的图像脚注打印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JP2016055595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3281483A (ja) バーコー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ーコードシステム、バーコード発生装置、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
JP2019079534A (ja) 広告管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33973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US20200073597A1 (en) Processing data generation program, and processing data generation system
JP2024052566A (ja) 文字列抽出装置、文字列抽出方法、及び、文字列抽出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