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3230A -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3230A
CN109663230A CN201910145524.2A CN201910145524A CN109663230A CN 109663230 A CN109663230 A CN 109663230A CN 201910145524 A CN201910145524 A CN 201910145524A CN 109663230 A CN109663230 A CN 109663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deceleration
rack
gear
decel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55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3230B (zh
Inventor
徐良
蒯艾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455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3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3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3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3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08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 A62B1/1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mechanically oper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8Other single parts for rope lowering-devices, e.g. take-up rollers for ropes, devices for shooting rop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自减速机构,包括:机架、放线单元、减速装置和减速传动组件。放线单元包括收放装置和第一绳,收放装置设置于机架,第一绳的一端与外部设施固定连接,第一绳具有触发部。减速装置设置于机架,减速装置与收放装置传动连接;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绳和受力件,受力件与触发部传动连接,受力件与减速装置传动连接。自减速机构配合梁架能够构成逃生机构。自减速机构能够在应用到逃生机构之后,依靠减速传动组件、减速装置,配合放线单元,能够将机架进行自动减速,并逐渐在预设位置刹停,从而避免了人员在逃生到地面等预设位置时由于机架急停而受伤,保护人员逃生安全。

Description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背景技术
高楼逃生仓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一种逃生设备,可以在楼宇遭遇险情时便于楼宇中的人员进行紧急逃生。
比如在遭遇火灾这类险情时,逃生的效率很关键,现代建筑由于楼层较高,高层住户在遭遇火灾时依靠消防云梯进行救援,可能会由于人数多而能够在高层救援的云梯数量不足的原因导致逃生效率降低,这个时候有逃生设备就能够使得更多的人员及时逃生,保障安全。
通过逃生设备,人员可以从高层下降到地面,但是已有的逃生设备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人员在从高层下降到地面时,下降的速度会止停,如果速度慢会影响逃生效率,如果速度快,在止停时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减速机构,其能够在逃生设备下降到接近地面时提供减速。
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机构,其包括上述自减速机构,其能够帮助人员逃生且避免在止停时导致人员受伤。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减速机构,包括:机架、放线单元、减速装置和减速传动组件;所述机架能够容纳人员;所述放线单元包括收放装置和第一绳,所述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且能够收放所述第一绳,所述第一绳的一端用于与外部设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绳具有触发部;所述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收放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绳和受力件,所述受力件与所述触发部传动连接,所述受力件通过所述第二绳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收放装置释放所述第一绳,所述机架能够沿着重力方向远离外部设施,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受力件配合时,所述减速装置被所述受力件带动并工作,所述减速装置使得所述收放装置的放线速度降低并使得所述机架止停于预设位置。
自减速机构的减速传动组件配合上减速装置,能够在机架下降到一定位置后,自动为机架提供减速,使得机架能够最终在预设位置止停,从而为安装了该自减速机构逃生设备提供减速。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自减速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收放套件,所述收放套件包括卷绕装置和复位装置,所述卷绕装置与所述第二绳连接且能够卷绕所述第二绳,所述卷绕装置和所述复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装置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收放套件包括收线状态和放线状态,所述收线状态下,所述卷绕装置和所述复位装置未工作;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卷绕装置释放所述第二绳,且带动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所述放线状态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时,所述复位装置工作,且使得所述卷绕装置将所述第二绳收卷。
收放套件可以使得第二绳在工作时和非工作时有一个切换状态的辅助件,从而方便第二绳进行多次的使用,在人员逃生时,能够为多次逃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装置包括转盘和转轴,所述转盘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绳缠卷于所述转盘,所述转轴与所述复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第二绳带动所述转盘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所述放线状态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时,所述复位装置带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所述转盘将所述第二绳收卷。
转盘和转轴形成的卷绕装置,结构简单而实用,在逃生时,简单的结构不容易发生卡顿,并且维修维护也是更为方便,花费的成本也低。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在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发条弹簧具有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趋势,使得所述收放套件具有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的趋势。
发条弹簧结构成熟而简单,配合上转盘和转轴形成的卷绕装置,能够帮助第二绳进行复位,并且还能够与转盘之间合理安装,减少安装空间的浪费。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
通过齿轮组来进行传动,一方面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递,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传动的转速,使得减速装置最终受到的扭力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影响减速装置的稳定。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卷筒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绳缠卷于所述卷筒且能够被所述卷筒释放或者收卷,所述卷筒的转动轴与所述减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时,所述卷筒的转速降低。
同样的,齿轮组也能让第一绳在卷筒的收放得到一定的控制,使之释放可被减速装置控制速度,而卷筒又适合收卷或者释放第一绳,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卷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绳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受力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绳的数量对应,所述机架呈对称结构,所述卷筒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二绳的末端分作多股连接段,每股所述连接段连接一个所述受力件,每个所述受力件分别能够与一个所述触发部配合。
对称的结构有助于在释放第一绳时,机架有一个较为平稳的下降状态,这样能够使得人员逃生时有一个更平稳的感受,并且多个第一绳也可以在有突发状况导致部分第一绳受损时,也有其余第一绳维系工作,避免意外。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绳的从所述连接段到与所述减速装置的连接处之间的部分为中间段,所述中间段在重力方向延伸且经过所述机架的重心。
这样第二绳在发挥作用时能够保障机架的下降仍然是平稳的,不会有大范围的倾斜颠簸。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具有四根对称分布的纵梁,所述卷筒和所述第一绳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卷筒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机架内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传动同步转动,每个所述第一绳分别沿着一根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连接段与一个所述第一绳配合。
四个第一绳恰好与四根纵梁配套,分布均匀的四个第一绳可以很好地保障机架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受力件配合时,所述机架距离所述预设位置的距离为3m-6m。
这样的距离控制,能够确保机架在到达预设位置之前开始减速,到达之后能够完成止停,免去人工操控止停的不便。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机构,包括梁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自减速机构,所述梁架用于与安装处连接,所述机架和所述梁架可分合地连接,所述第一绳的一端与所述梁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包括仓室部和减速部,所述仓室部用于容置人员,所述减速部位于所述仓室部下方,所述减速装置、所述减速传动组件、所述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减速部,所述第一绳从所述减速部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所述仓室部,所述第二绳从所述减速部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所述仓室部。
逃生机构通过使用梁架将自减速机构安装到诸如高楼等需要高处逃生的地方,从而能够方便人员在遭遇危险时,从高处进行紧急下降逃生,并且自动止停的设计,使得人员可以不依靠自身操作就在到达安全位置时刹停整个逃生机构,更加利于人员的逃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逃生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自减速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的踏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4隐去踏板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8为发条弹簧与转盘配合的示意图。
图标:100-自减速机构;10-机架;11-仓室部;13-减速部;15-纵梁;31-收放装置;312-卷筒;314-第二齿轮组;33-第一绳;332-触发部;50-减速装置;71-第二绳;712-中间段;73-受力件;752-卷绕装置;7521-转盘;7523-转轴;754-发条弹簧;77-第一齿轮组;90-踏板组件;101-电动机;102-电池组;200-梁架;1000-逃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3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减速机构100。此外,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应用该自减速机构100的逃生机构1000。
在本实施例中,逃生机构1000,包括梁架200和上述的自减速机构100,梁架200用于与安装处连接,下文所述的机架10和梁架200可分合地连接,第一绳33的一端与梁架200固定连接,机架10包括仓室部11和减速部13,仓室部11用于容置人员,减速部13位于仓室部11下方,下文所述的减速装置50、减速传动组件、收放装置31设置于减速部13,第一绳33从减速部13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仓室部11,第二绳71从减速部13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仓室部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绳71是穿过仓室部11。
逃生机构1000通过使用梁架200将自减速机构100安装到诸如高楼等需要高处逃生的地方,从而能够方便人员在遭遇危险时,从高处进行紧急下降逃生,并且自动止停的设计,使得人员可以不依靠自身操作就在到达安全位置时刹停整个逃生机构1000,更加利于人员的逃生。其中,安装处可以是上述的高楼,也可以是其他一些诸如高塔、高峰等有人员活动,需要在紧急情况进行逃生的处所。紧急情况可能是火宅这类有高危险性的情况。需要解释的是,上述的高楼等并不特地强调具体多高,人们通常认知中的高楼大厦即是适合安装的处所。
具体的,自减速机构100,包括:机架10、放线单元、减速装置50和减速传动组件。
其中,机架10能够容纳人员。放线单元包括收放装置31和第一绳33,收放装置31设置于机架10且能够收放第一绳33,第一绳33的一端用于与外部设施固定连接,第一绳33具有触发部332;减速装置50设置于机架10,减速装置50与收放装置31传动连接;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绳71和受力件73,受力件73与触发部332传动连接,受力件73通过第二绳71与减速装置50传动连接;收放装置31释放第一绳33,机架10能够沿着重力方向远离外部设施,触发部332与受力件73配合时,减速装置50被受力件73带动并工作,减速装置50使得收放装置31的放线速度降低并使得机架10止停于预设位置。
自减速机构100的减速传动组件配合上减速装置50,能够在机架10下降到一定位置后,自动为机架10提供减速,使得机架10能够最终在预设位置止停,从而为安装了该自减速机构100逃生设备提供减速。
其中,预设位置是指机架10到达的最低点的位置,该位置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一个平台,总之,是一个人员下降后能够脱离高层的危险的一个位置。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止停是惯常理解的停下来的含义,可以是机架10完完全全纹丝不动的停止,也可以是机架10具有略有晃动等并不影响人员从机架10下来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装置50采用的是鼓刹,鼓刹的具体结构完全可以参照一般技术中的鼓刹结构。下文中的第一齿轮组77最终与鼓刹的刹车柄连接,下文中的第二齿轮组314与鼓刹的制动部件传动连接。转动刹车柄可以使得制动部件工作,并使得第二齿轮组314的转动减速,甚至是使得第二齿轮组314停止转动,这取决于刹车柄转动的幅度,在一般技术中很常见。当然,下文的踏板组件90向减速装置50传递重力时,也是将力传导至刹车柄并使得鼓刹工作。除了鼓刹以外,其他类型的刹车装置也可以参照情况进行选择,比如碟刹、盘刹等等,不同的刹车装置可以依据其触发刹车功能的触发部332件不同而将申请的一干传动部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根据本申请的原理进行相应的部件选择是一般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绳33和第二绳71均为钢索,可以想见的是,第一绳33或者第二绳71也可以是其他强度和柔韧度适宜的绳索,只要能够收卷又能够保障对机架10等一揽子部件的承载即可。另外,本实施中,受力件73为衬套,衬套的内径大于第一绳33的除了触发部332以外的部分的直径,以便于第一绳33的正常通过。而触发部332则是第一绳33上的一个沿着绳的长度方向投影后的投影尺寸大于衬套在同方向的投影尺寸的凸出部分。如此,当第一绳33在释放的过程中,会从衬套通过,直到触发部332与衬套接触并卡住后,触发部332能够带动衬套运动,进而衬套带动第二绳71运动。触发部332可以是一段圆柱,可以是卡爪,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卡住衬套,使得衬套带动第二绳71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可以想见的是,除了这样简单有效的结构以外,触发部332和受力件73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力的配合组件。比如磁力强劲的磁铁或者粘接极为稳定的粘连组件。考虑到要进行后续的复位操作,本申请采用的是衬套和圆柱段的形式。
可以选择的是,触发部332与受力件73配合时,机架10距离预设位置的距离为3m-6m。
这样的距离控制,能够确保机架10在到达预设位置之前开始减速,到达之后能够完成止停,免去人工操控止停的不便。通俗地说,就是机架10在距离地面3m-6m左右的时候,触发部332和受力件73之间发生作用,使得第二绳71开始传动,并最终使得减速装置50工作而使得机架10开始制动,这样可以使得机架10到达地面时止停。优选的是,上述的机架10离地面的距离为5m时,触发部332和受力件73接触并使得减速装置50开始对机架10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收放套件,收放套件包括卷绕装置752和复位装置,卷绕装置752与第二绳71连接且能够卷绕第二绳71,卷绕装置752和复位装置传动连接,卷绕装置752与减速装置50传动连接。
具体的,收放套件包括收线状态和放线状态,收线状态下,卷绕装置752和复位装置未工作;放线状态下,卷绕装置752释放第二绳71,且带动减速装置50工作;放线状态向收线状态转换时,复位装置工作,且使得卷绕装置752将第二绳71收卷。
收放套件可以使得第二绳71在工作时和非工作时有一个切换状态的辅助件,从而方便第二绳71进行多次的使用,在人员逃生时,能够为多次逃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更为具体的,卷绕装置752包括转盘7521和转轴7523,转盘7521套设于转轴7523,转轴7523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第二绳71缠卷于转盘7521,转轴7523与复位装置传动连接,转轴7523与减速装置50传动连接,放线状态下,第二绳71带动转盘7521以转轴7523为轴转动,转轴7523带动减速装置50工作;放线状态向收线状态转换时,复位装置带动转轴7523反向转动,转盘7521将第二绳71收卷。
转盘7521和转轴7523形成的卷绕装置752,结构简单而实用,在逃生时,简单的结构不容易发生卡顿,并且维修维护也是更为方便,花费的成本也低。
复位装置为发条弹簧754,发条弹簧754与转盘7521传动连接,在放线状态下,发条弹簧754具有带动转盘7521转动的趋势,使得收放套件具有向收线状态转换的趋势。发条弹簧754结构成熟而简单,配合上转盘7521和转轴7523形成的卷绕装置752,能够帮助第二绳71进行复位,并且还能够与转盘7521之间合理安装,减少安装空间的浪费。详细的,发条弹簧754整体容置于转盘7521内,发条弹簧754的一端固定于转盘7521,另外一端处于转盘7521的转动中心处,并且与转轴7523连接。当第二绳71被带动后,转盘7521在不断释放第二绳71的过程中转动,进而带动转轴7523转动,转轴7523最终传动至减速装置50,使得减速装置50工作,与此同时,发条弹簧754积蓄弹力。而当机架10向上运动时,发条弹簧754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这个过程中,转盘7521也被带动,并且反向转动,然后将第二绳71卷绕。
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77,转轴7523通过第一齿轮组77与减速装置50传动连接。
通过齿轮组来进行传动,一方面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递,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传动的转速,使得减速装置50最终受到的扭力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影响减速装置50的稳定。
收放装置31包括卷筒312和第二齿轮组314,第一绳33缠卷于卷筒312且能够被卷筒312释放或者收卷,卷筒312的转动轴与减速装置50通过第二齿轮组314传动连接,减速装置50工作时,卷筒312的转速降低。
同样的,齿轮组也能让第一绳33在卷筒312的收放得到一定的控制,使之释放可被减速装置50控制速度,而卷筒312又适合收卷或者释放第一绳33,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齿轮组在传动方面是较为成熟的方式,根据传动的距离、转速、传动方向等进行齿轮数量或者尺寸的调整,均是一般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此处不再对第一齿轮组77、第二齿轮组314进行赘述。
卷筒31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绳33的数量为多个,受力件73的数量与第一绳33的数量对应,机架10呈对称结构,卷筒312对称地设置于机架10内,第二绳71的末端分作多股连接段,每股连接段连接一个受力件73,每个受力件73分别能够与一个触发部332配合。
对称的结构有助于在释放第一绳33时,机架10有一个较为平稳的下降状态,这样能够使得人员逃生时有一个更平稳的感受,并且多个第一绳33也可以在有突发状况导致部分第一绳33受损时,也有其余第一绳33维系工作,避免意外。
第二绳71的从连接段到与减速装置50的连接处之间的部分为中间段712,中间段712在重力方向延伸且经过机架10的重心。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段712主要是第二绳71在仓室部11之内的部分。
这样第二绳71在发挥作用时能够保障机架10的下降仍然是平稳的,不会有大范围的倾斜颠簸。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机架10具有四根对称分布的纵梁15,卷筒312和第一绳33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卷筒312对称地分布于机架10内且能够通过第二齿轮组314传动同步转动,每个第一绳33分别沿着一根纵梁15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段的数量为四个,每个连接段与一个第一绳33配合。
四个第一绳33恰好与四根纵梁15配套,分布均匀的四个第一绳33可以很好地保障机架10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逃生机构1000的梁架200作为自减速机构100的外不设施,与第一绳33的一端固定。譬如将逃生机构1000运用到高楼上的时候,梁架200安装于高楼,并且可以考虑配置伸缩设备来使得梁架200也具有移动能力,以便于使得机架10相对于高楼墙体靠近或者远离。伸缩机构不是本申请的改进处,此处仅提出可选的方案,不做赘述。
在仓室部11的底部,安装有踏板组件90,可供人员站立,踏板组件90包括了踏板和踏板传动件,人员踩踏到踏板上时,人员的重力可以通过踏板传递给踏板传动件,踏板传动件可以将重力传递给减速装置50,以起到辅助减速的作用,这样下降速度不会太快,避免人员受伤。当然,踏板组件90也是较为成熟的一般技术,此处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的主要内容而仅做简单介绍。
人员处于仓室部11,随着机架10的下降而下降,为了逃生的效率,下降的速度一般以1.5m/s-1.7m/s为佳,这样的速度在到达地面时如果直接瞬时止停的话容易对人的脊椎造成伤害,当逃生人员中有老人、小孩时,这样的伤害会更加严重。但是如果单纯地降低下降时的速度,又会使得人员逃生的效率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消除这样的弊端,以本实施例为例,本申请的机架10在到达距离地面5m(详细的,指的是机架10最底部的减速部13距离地面5m)时,触发部332会和受力件73接触,随着第一绳33的不断释放,触发部332带着受力件73向上移动并拉扯第二绳71。
随着第二绳71被拉扯,转盘7521在释放第二绳71的同时也带动转轴7523转动,转轴7523一方面是将扭力通过第一齿轮组77传递给减速装置50,一方面也使得发条弹簧754被扭动,从而使得转轴7523具有反向转动的趋势。
如此,减速装置50接收到第二绳71通过第一齿轮组77传递过来的作用力之后,刹车柄被拨动的幅度逐渐增大,使得鼓刹将第二齿轮组314逐渐刹停。第二齿轮组314刹停后,与第二齿轮组314传动连接的卷筒312也被刹停,从而无法转动。这就使得第一绳33的释放也能彻底停止。最终使得机架10停止下来。
须得注意的是,从机架10底部离地面5m处到最终机架10在到达地面时,刹车柄被拨动的幅度需要保障能够止停第二齿轮组314,避免机架10到地面时仍未完全刹停。
通过在逃生机构1000中使用本申请的自减速机构100,人员在到达地面时的刹车过程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而不会瞬时间刹停,从而避免了人员受伤,尤其是避免了人员的脊椎受损。加之不需要人员对止停过程进行控制即可在到达地面时止停,即便在高楼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逃生时,只有老人或者小孩这样羸弱的人员乘坐逃生机构1000,也是能够保障人员逃生到地面时不会受到急停的损伤,对于人员安全十分有益。
考虑到可能要进行多次的人员逃生,可以在机架10的减速部13内设置电动机101以及为电动机101供电的电池组102,电池组102可以考虑用高楼的供电来保持日常的电量储备,也可以根据情况(比如安装在高楼的向阳处)选择太阳能充电的方式来保持电量储备。电动机101的输出轴和第二齿轮组314传动配合。
如此,当需要进行下一次人员下降逃生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次人员到达地面并出仓后,按动电动机101的开关使之工作,然后使得第二齿轮组314反向转动,使得卷筒312反向转动将第一绳33收卷,进而带动机架10上升。第一绳33由于逐渐被收卷,从而使得触发部332与受力件73分离。第二绳71失去受力件73的作用力后,发条弹簧754带动转盘7521反向转动将第二绳71逐渐收卷复位,并且通过转轴7523的反向转动,使得第一齿轮组77反向转动,从而使得刹车柄自行逐渐复位,最终使得鼓刹的刹车作用逐渐减弱,使得卷筒312能够将第一绳33进一步收卷并在收卷的过程中带动机架10上升,直至到达初始的位置,方便人员的第二次逃生。当然,人员较多的话可以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更多次的逃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自减速机构100能够在应用到逃生机构1000之后,依靠减速传动组件、减速装置50,配合放线单元,能够将机架10进行自动减速,并逐渐在预设位置刹停,从而避免了人员在逃生到地面等预设位置时由于机架10急停而受伤,保护人员逃生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能够容纳人员;
放线单元,所述放线单元包括收放装置和第一绳,所述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且能够收放所述第一绳,所述第一绳的一端用于与外部设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绳具有触发部;
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收放装置传动连接;
减速传动组件,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绳和受力件,所述受力件与所述触发部传动连接,所述受力件通过所述第二绳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收放装置释放所述第一绳,所述机架能够沿着重力方向远离外部设施,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受力件配合时,所述减速装置被所述受力件带动并工作,所述减速装置使得所述收放装置的放线速度降低并使得所述机架止停于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收放套件,所述收放套件包括卷绕装置和复位装置,所述卷绕装置与所述第二绳连接且能够卷绕所述第二绳,所述卷绕装置和所述复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卷绕装置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收放套件包括收线状态和放线状态,所述收线状态下,所述卷绕装置和所述复位装置未工作;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卷绕装置释放所述第二绳,且带动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所述放线状态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时,所述复位装置工作,且使得所述卷绕装置将所述第二绳收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转盘和转轴,所述转盘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绳缠卷于所述转盘,所述转轴与所述复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第二绳带动所述转盘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所述放线状态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时,所述复位装置带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所述转盘将所述第二绳收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在所述放线状态下,所述发条弹簧具有带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趋势,使得所述收放套件具有向所述收线状态转换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减速装置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卷筒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绳缠卷于所述卷筒且能够被所述卷筒释放或者收卷,所述卷筒的转动轴与所述减速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减速装置工作时,所述卷筒的转速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绳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受力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绳的数量对应,所述机架呈对称结构,所述卷筒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二绳的末端分作多股连接段,每股所述连接段连接一个所述受力件,每个所述受力件分别能够与一个所述触发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绳的从所述连接段到与所述减速装置的连接处之间的部分为中间段,所述中间段在重力方向延伸且经过所述机架的重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四根对称分布的纵梁,所述卷筒和所述第一绳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卷筒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机架内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传动同步转动,每个所述第一绳分别沿着一根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连接段与一个所述第一绳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与所述受力件配合时,所述机架距离所述预设位置的距离为3m-6m。
11.一种逃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架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自减速机构,所述梁架用于与安装处连接,所述机架和所述梁架可分合地连接,所述第一绳的一端与所述梁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包括仓室部和减速部,所述仓室部用于容置人员,所述减速部位于所述仓室部下方,所述减速装置、所述减速传动组件、所述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减速部,所述第一绳从所述减速部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所述仓室部,所述第二绳从所述减速部伸出并且穿过或者绕过所述仓室部。
CN201910145524.2A 2019-02-27 2019-02-27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Active CN109663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5524.2A CN109663230B (zh) 2019-02-27 2019-02-27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5524.2A CN109663230B (zh) 2019-02-27 2019-02-27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3230A true CN109663230A (zh) 2019-04-23
CN109663230B CN109663230B (zh) 2023-11-28

Family

ID=6615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5524.2A Active CN109663230B (zh) 2019-02-27 2019-02-27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32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1658U (zh) * 2010-05-25 2011-01-12 吴攀攀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CN102389621A (zh) * 2011-09-13 2012-03-28 沈景才 一种大型逃生缓降装置
US20150314151A1 (en) * 2014-05-02 2015-11-05 Jui-Lung Chang Portable slowly descending escape equipment
CN107510901A (zh) * 2017-08-23 2017-12-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CN207822288U (zh) * 2017-12-19 2018-09-07 樊鹏 高层建筑救生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1658U (zh) * 2010-05-25 2011-01-12 吴攀攀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CN102389621A (zh) * 2011-09-13 2012-03-28 沈景才 一种大型逃生缓降装置
US20150314151A1 (en) * 2014-05-02 2015-11-05 Jui-Lung Chang Portable slowly descending escape equipment
CN107510901A (zh) * 2017-08-23 2017-12-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CN207822288U (zh) * 2017-12-19 2018-09-07 樊鹏 高层建筑救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3230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6769B (zh) 电梯辅助逃生装置
CN101862512B (zh) 一种可调节高楼逃生装置
CN2936303Y (zh) 一种多功能高楼逃生降落装置
CN201701658U (zh) 一种高楼逃生自救装置
CN107510901B (zh)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CN102091386A (zh) 缓降器
CN209137794U (zh)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装置
CN201578771U (zh) 手捏式可控制应急逃生器
CN201482011U (zh) 一种双保险楼宇逃生装置
CN201186113Y (zh) 遥控轨道式大楼逃生装置
CN201591922U (zh) 蓄能式电控索降逃生装置
CN209596432U (zh)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CN102631753A (zh) 一种可往复楼层作业的电动救生升降器
CN204910535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9663230A (zh)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CN210472816U (zh) 火灾用逃生缓降器
CN110745725A (zh) 一种电动升降器
CN201404607Y (zh) 高楼应急救援机
CN202052219U (zh) 高空手摇升降框
CN104056369B (zh) 一种高空缓降装置
CN202052217U (zh) 高空升降滑轮
WO2014071697A1 (zh) 一种建筑
CN114949656A (zh) 一种电力高空作业用的差速防坠器
CN110884987A (zh) 一种收放绳装置
CN102302826B (zh) 高楼救生缓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