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0276A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0276A
CN109660276A CN201710948710.0A CN201710948710A CN109660276A CN 109660276 A CN109660276 A CN 109660276A CN 201710948710 A CN201710948710 A CN 201710948710A CN 109660276 A CN109660276 A CN 109660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quality
data
retransmissions
be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87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0276B (zh
Inventor
王晶晶
江晓军
吴林森
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87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02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9513 priority patent/WO20190721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0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用于提高通信质量。天线切换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天线传输数据;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以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中可能会设置多个天线,且多个天线都可以单独工作,即,都可以进行信号收发,以使得手机更好的工作,手机在一个时刻一般使用其中的一个天线即可,这就涉及到手机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天线来使用。目前,手机是通过对天线的性能进行测量来选择性能较好的天线使用。
具体的,手机的天线切换是在传统测量时间窗中进行评估比较来操作的,以手机中有两个天线为例,手机在传统测量时间窗中对这两个天线的性能进行多轮测量后,对各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得到的这两个天线测量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另一根天线的性能是否比当前使用的天线的性能好,如果另一根天线的性能比当前使用的天线的性能足够好,则手机再进行天线切换。其中,为了使得切换更为准确,设置的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一般都比较长,这样在某些通信信道会衰减较快,特别是对于上行发送受限的场景,有可能手机会因为传统测量时间窗较长不能及时切换到较优的天线而导致掉话。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用于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该方法可由天线切换设备执行,天线切换设备例如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或者通过终端设备实现,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天线传输数据;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以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外,还可以确定对数据的重传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N,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则表明有天线切换的需求,设备就会进行天线切换,既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切换,也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等待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能够有效减小天线切换的延时,有助于实现天线更快的切换,尽量减少设备出现掉话的可能性,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是否优于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在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N。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在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以及比较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
即,可以先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再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或者可以先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再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如上两种方式将两个过程串行,在得到一个结果之后再进行另一个过程,这样,如果一个结果不满足要求则无需执行另一个过程,这样可以减小设备的功耗,对设备的要求较低。或者,也可以同时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这种方式对两个过程并行操作,较为快捷,可以进一步减小天线切换的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包括:在测量时间窗中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执行至少一次测量,以得到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所述测量时间窗的长度小于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所述传统测量时间窗被应用于不考虑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的传统天线切换方法。
在传统的天线切换方法中,测量天线是在传统测量时间窗中测量,相当于,要等待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才能完成天线切换,传统切换方法是不考虑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的方法,因此出于切换更为准确的考虑,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一般较长。但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外,还可以考虑数据的重传次数,即,通过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和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这两个方面尽量保证了切换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后无需等待过长的时间,只要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就可以进行天线切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时间窗的长度自然无需过长,只需较短的测量时间窗就能够满足本申请实施例的需求,显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时间窗的长度会小于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通过这种方式减小了天线切换的时延,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通信设备中的物理层实体接收高层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
数据重传一般是在高层实体中完成,高层实体所使用的协议例如为RLC或LAPDM。那么,高层实体可以统计数据的重传次数,并可以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就用于指示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则物理层实体从高层实体接收该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就可以获知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通过物理层实体与高层实体之间的有效通信,使得物理层实体能够获知数据的重传次数,从而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重传是ARQ或HARQ重传。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重传的类型不作限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包括:当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超过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达到预设信号质量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可根据天线之间的信号质量差异所带来的性能差异确定,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差小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则可以认为这两个天线的性能差不多,没有切换的必要,减小设备因切换而带来的功耗,而如果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与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则表明第二天线的性能更为优越,切换到第二天线会得到更好的通信质量,因此就可以进行切换。通过设置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能够使得切换更为准确,切换后会带来更好的通信质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切换设备。该天线切换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切换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天线切换设备可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也可通过终端设备实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天线切换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处理器和收发机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切换设备。该天线切换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切换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天线切换设备可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也可通过终端设备实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天线切换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天线切换设备的功能。当天线切换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时,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为设置在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当天线切换设备通过终端设备实现时,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天线切换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天线切换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天线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外,还可以确定对数据的重传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N,从而既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切换,也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等待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能够有效减小天线切换的延时,有助于实现天线更快的切换,提高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ARQ/HARQ所涉及的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实体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层实体向物理层实体发送通知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设备进行天线切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之为终端,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包括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 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位置、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请参考图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1中包括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接入网设备20例如为如前的第2)条中所介绍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终端设备30例如为如前的第1)条中所介绍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之间可通信。图1中的终端设备30的数量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为多个终端设备30提供服务。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20例如为基站。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既可以由接入网设备20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30执行,在后文中将进行介绍。
为了更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下面先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结构,也就是图1中所示的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的结构。需理解的是,下面介绍的结构只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设备的具体结构。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至少一个收发机303。可选的,终端设备3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1、输出设备304和输入设备305。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机303通过连接器相耦合,所述连接器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耦合是指通过特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包括直接相连或通过其他设备间接相连。处理器301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的器件: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用于实现逻辑运算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处理器301内包括的多个处理器或单元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或位于多个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可以是基带处理器,则处理器301可以通过执行物理层通信协议形成物理层实体,也可以通过执行高层通信协议形成高层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后续将要介绍的对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和控制天线切换等操作均在所述物理层实体中实现。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处理器301中可以包括通信处理器3010,关于通信处理器3010的作用将在后文中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芯片是以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在同一个半导体衬底上的系统,也叫半导体芯片,其可以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在所述衬底(通常是例如硅一类的半导体材料)上形成的集成电路的集合,其外层通常被半导体封装材料封装。所述集成电路可以包括各类功能器件,每一类功能器件包括逻辑门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双极晶体管或二极管等晶体管,也可包括电容、电阻或电感等其他部件。每个功能器件可以独立工作或者在必要的驱动软件的作用下工作,可以实现通信、运算、或存储等各类功能。
图2中的存储器302可以是非掉电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EMMC(embedded multi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通用闪存存储)或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者是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掉电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连接器与处理器301相耦合。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在内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3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后续实施例中的天线切换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数量很大,可形成能够被处理器301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驱动相关处理器执行各类处理,如支持上述各类无线通信协议的通信信号处理算法、操作系统运行或应用程序运行。
收发机303可以是任何用于实现通信信号收发的装置,例如射频收发机,其具体可以耦合至天线31。收发机3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31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机30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301中包括的通信处理器3010,以便通信处理器3010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机30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通信处理器3010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31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请继续参见图2,接入网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机203、一个或多个天线21、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机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连接器相耦合。其中,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通信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40耦合。或者网络接口204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中对连接方式具体如何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连接方式是什么也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天线21、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机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设备30中天线31、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机303的描述,以实现类似功能。例如,处理器201可包括通信处理器,用于对需要发送至终端设备30的信息或数据做极化编码得到极化码序列,并对极化码序列做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数据以便通过收发器203中的发射机Tx传输至天线,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结构,下面请参见图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中涉及的设备通过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设备结构实现为例。其中,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天线切换方法的设备称为天线切换设备,该天线切换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0实现,或者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2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天线切换设备通过终端设备30实现为例。
该方法的流程介绍如下。
S311、通过第一天线31传输数据;
S312、测量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
S313、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
S314、从第一天线31切换到第二天线31,以通过第二天线31传输所述数据。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具有多个天线31,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30具有两个天线31为例,这两个天线31分别称为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1。即,终端设备30具有两个天线31只是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天线31的数量,无论终端设备30具有多少个天线31,都可以适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
终端设备30首先通过第一天线31传输数据,具体的,可以是终端设备30的收发机303通过第一天线31传输数据,该数据可以是上行数据。该数据可以是业务数据,或者也可以是控制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可扩展地,所述接入网设备20也可以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当所述接入网设备20通过第一天线31传输数据,该数据是下行数据。后面实施例继续以终端设备30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在通过第一天线31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终端设备30可以测量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例如,终端设备30可以在测量时间窗中对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1分别执行至少一次测量,以得到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和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即,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可以是对第一天线31进行一次测量得到的,较为简单快捷,或者也可以是对第一天线31进行多次测量后综合评定的,可以更为准确,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也是同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具体的,终端设备30测量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可以是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测量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更进一步,处理器301可通过执行物理层通信协议形成物理层实体,那么可以是由物理层实体来测量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该物理层实体可以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由处理器301执行。或者该物理层实体也可以是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电路形成。
在前文中介绍了,在传统的天线切换方法中,测量天线是在传统测量时间窗中测量,相当于,要等待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才能完成天线切换,传统切换方法是不考虑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的方法,因此出于切换更为准确的考虑,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一般较长。但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外,还可以考虑数据的重传次数,即,通过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和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这两个方面尽量保证了切换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后无需等待过长的时间,只要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就可以进行天线切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时间窗的长度自然无需过长,只需较短的测量时间窗就能够满足本申请实施例的需求,显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时间窗的长度会小于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通过这种方式减小了天线切换的时延,提高了通信质量。
而且,传统的天线切换方法只是通过测量天线的性能来判决是否切换,测量天线的性能都是通过对下行信号的测量实现的,即传统的天线切换方法只考虑了下行的情况,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除了考虑下行的情况之外,还会考虑重传次数,该重传可以是上行重传,即,既考虑下行的情况也考虑上行的情况,从而在考虑多方面的情况之后综合判决是否要进行天线切换,使得天线切换的结果更为准确。特别是对于上行发送受限的场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出现掉话的可能性,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重传,可以是指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重传,或者也可以是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重传。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具体可以是处理器301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处理器301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即由处理器301来进行处理。更进一步的,可以是由处理器301形成的物理层实体来进行处理。处理器301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下面介绍几种。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见图4,其中,图4可以理解为对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3的细化,因此图4中示出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介绍:
S41、确定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是否优于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如果是,则执行S42,如果否,则执行S312;
S42、在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其中,如果确定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小于预设阈值N,则可以执行S312,图4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为,先确定信号质量,再比较重传次数。
或者,作为另一种示例,请参见图5,其中,图5可以理解为对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3的细化,因此图5中示出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介绍:
S51、比较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与预设阈值N的大小;如果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则执行S52,否则执行S312;
S52、在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其中,如果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并不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则可以执行S312,图5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为,先比较重传次数,再确定信号质量。如上两种方式将两个过程串行,在得到一个结果之后再进行另一个过程,这样,如果一个结果不满足要求则无需执行另一个过程,以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为例,如果S51的比较结果是数据的重传次数小于等于预设阈值N,则处理器301可以无需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是否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这样可以减小处理器301的功耗,对处理器301的要求较低。
或者,作为另一种示例,请参见图6,其中,图6可以理解为对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3的细化,因此图6中示出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介绍:
S61、比较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与预设阈值N,以及比较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和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如果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以及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则执行S62,如果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小于预设阈值N,和/或,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并不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则执行S312;在本步骤中,两个比较的操作可以被并行执行,不区分先后顺序,因此不同于图4以及图5所示的两个方案。
S62、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
可以理解为,同时确定信号质量和比较重传次数,这种方式对两个过程并行操作,较为快捷,可以进一步减小天线切换的时延。
如上的三种方式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较为灵活。
其中,N为正整数,N可以根据业务或通信质量等因素确定,例如对于较为重要的业务,N的值可以设置的较小,或者对于通信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N的值也可以设置的较小,这样可以较快地完成天线切换,尽量避免业务出现不连续的情况,保证通信质量。当然除了这两种因素之外,N的值也可以根据其他可能的因素设置。例如N=2,或者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如前介绍了,终端设备30比较发送数据的重传次数和预设阈值N,该操作可以由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完成,更进一步,可以由处理器301形成的物理层实体完成。另外,处理器301还可以通过执行高层通信协议形成高层实体,该高层实体可以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由处理器301执行。或者该高层实体也可以是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电路形成。不过典型地,高层实体以软件形式存在。数据重传一般是在高层实体中完成,高层实体所使用的协议例如为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或信道链路接入协议(link accessprotocol on the dm channel,LAPDM)。这就涉及到物理层实体如何获知重传次数的问题,下面介绍一种实现方式。
在介绍该实现方式之前,为了更便于理解,首先介绍一下ARQ/HARQ过程所涉及的用户面协议栈。
请参见图7,终端设备与基站通信,终端设备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则,前文中介绍的物理层实体,就可以理解为PHY。基站同样也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其中PDCP层和RLC层的任一个都可以看做是高层,即图7以前文介绍的高层实体是RLC实体为例。在通信过程中,是每个层分别与对端设备的相应的层交互,例如终端设备的PDCP层与基站的PDCP层交互,终端设备的RLC层与基站的RLC层交互,等等。在简单了解用户面协议栈后,下面介绍物理层实体如何获知重传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层实体可以统计数据的重传次数,并可以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可参考图8,该指示信息就用于指示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则物理层实体从高层实体接收该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就可以获知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因为高层实体可能在不断地重传该数据,则高层实体每重传一次就可以将该数据的重传次数累加1,高层实体可以每累加一次,就向物理层实体发送一次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累加后的重传次数,从而物理层实体可以及时获知最新的重传次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物理层实体来判决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与预设阈值N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物理层实体可以每接收一次指示信息就进行一次判决,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多次指示信息后进行一次判决,或者,高层实体也可以在累加M次之后再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最终累加后的重传次数,这样可以减少高层实体和物理层实体之间的交互,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物理层实体来判决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与预设阈值N之间的大小关系,或者也可以由高层实体来判决发送该数据的重传次数与预设阈值N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高层实体可以在确定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时再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则物理层实体只要接收指示信息就可以确定该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无需过多地判决,减少物理层实体的工作量。
另外,高层实体除了向物理层实体指示重传次数之外,还可以向物理层实体指示其他信息。例如,如果之前的数据重传结束,则物理层实体可能无需再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或者,如果之前的数据重传结束之后又有新传数据,则物理层实体可以针对新传数据重新开始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因此,物理层实体都有必要知晓数据重传是否已结束。那么请参见图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数据重传结束,则高层实体也可以向物理层实体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数据重传结束,则物理层实体接收该通知信息后就可以确定数据重传已结束,无需再根据之前的数据重传次数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那么,如果还有新传数据,则物理层实体可以重新开始判决过程,当然这取决于新传数据是否又发生了重传,如果新传数据又发生了重传,则高层实体可以再次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则物理层实体会再次开始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如果新传数据未发生重传,则高层实体不会向物理层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则物理层实体可以不用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或者,如果已经没有新传数据,即数据传输过程已结束,则物理层实体也可以不用判决是否进行天线切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处理器301的功耗。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可通过测量天线接收的信号来实现对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具体地,可以是测量该天线从对端设备,如接入网设备20接收的信号。另外,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天线的信号强度、天线的信号能量、信道特征、或接收信号的错误率等。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天线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或天线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码片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的比例(EcIo)/每调制比特功率和噪声频谱密度的比率(EcNo)/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RSRQ),或天线接收的信号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误块率(blockerror rate,BLER)/数据包差错率(packet error ratio,PER)等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来实现对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当然也可以通过测量其他的参数来实现对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达到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时,即,当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时,就可以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而当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之差小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时,就可以确定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并不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不优于,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和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差不多,或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
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可根据天线之间的信号质量差异所带来的性能差异确定,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差小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则可以认为这两个天线的性能差不多,没有切换的必要,而如果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则表明第二天线31的性能更为优越,切换到第二天线31会得到更好的通信质量,因此就可以进行切换。例如,通过测量天线接收的信号的RSSI来完成对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测量,则一种预设信号质量门限值可以设置为2dB,那么,如果第二天线31接收的信号的RSSI与第一天线31接收的信号的RSSI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dB,就表明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这里的2dB当然只是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可有不同的设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进行天线切换,可以是处理器301控制收发机303(此时包括切换开关)或收发机303前端的开关在天线之间切换,具体可以是处理器301形成的物理层实体控制前端的开关在不同的天线之间切换,前端的开关例如为双刀双掷(double pole double throw,DPDT),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开关。请参见图10,为处理器301控制天线切换的示意图。图10中包括处理器301、发射机Tx、接收机Rx、开关1001、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1,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属于收发机303,处理器301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切换方法,开关1001以DPDT开关为例。例如发射机Tx在工作,通过第一天线31发送数据,则此时处理器301是控制开关1001,使得第一天线31与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导通,第二天线31关闭。接着,可能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恶化,第二天线31的信号质量优于第一天线31的信号质量,处理器301判决确定要切换到第二天线31,则处理器301可以控制开关1001,使得第一天线31关闭,第二天线31与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导通,从而发射机Tx就会切换到第二天线31发送数据,从而提高通信质量。本图10对应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举例,实际系统中的天线31数量可能很多。例如,发射机Tx或接收机Rx可以在开关1001作用下从正在使用的第一天线31切换到没有被使用的第二天线31。再例如,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1本来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工作,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的数量可以很多,或者每个发射机Tx或接收机Rx可以包括多个通道。每个发射机Tx或发射机Tx中的每个通道可以选择性地从第一天线31切换到第二天线31。典型地,当两个发射通道使用两个天线31时,可以通过切换实现该两个发射通道交换天线31。
终端设备30通过第二天线31传输数据,具体的,可以是终端设备30的收发机303通过第二天线31传输数据,这里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之前通过第一天线31重传的数据,或者,如果之前的重传过程已经结束,则第二天线31传输的数据也可以是新传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测量天线的信号质量之外,还可以确定对数据的重传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N,通过这两个条件可以尽量保证切换的准确性,从而在天线切换过程中无需等待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既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切换,也能够有效减小天线切换的延时,有助于实现天线更快的切换,如果天线切换设备为终端设备,则可以尽量减少设备出现掉话的可能性,提高通信质量。
图2已经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一种结构,下面请参见图11,再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另一种结构。
图11示出了一种天线切换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天线切换设备的功能。若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通过上文中介绍的终端设备30实现,则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可以是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30,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30中的芯片,或者,若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通过上文中介绍的接入网设备20实现,则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可以是上文中所述的接入网设备20,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文中所述的接入网设备20中的芯片。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01和收发模块1102.其中,若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通过上文中介绍的终端设备30实现,则处理模块1101可通过处理器301实现,收发模块1101可通过收发机303实现,或者,若该天线切换设备1100通过上文中介绍的接入网设备20实现,则处理模块1101可通过处理器201实现,收发模块1101可通过收发机203实现。
其中,处理模块1101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2、S313、以及S31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处理模块1101执行S314,主要是完成从第一天线31切换到第二天线31。收发模块1102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1以及S31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收发模块1102执行S314,主要是处理器301切换到第二天线31后,收发模块1102通过第二天线31传输所述数据。
例如,收发模块1102,用于通过第一天线传输数据;处理模块1101,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以及,控制收发模块1102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收发模块110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1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数据。图11对应的实施例的模块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设备1100是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30或接入网设备20的另一种实现形式,且天线切换设备1100可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设备实施例以及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如图11的天线切换设备1100)、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如图2中的处理器301。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例如可以是图2中的存储器30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天线传输数据;
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
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以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是否优于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在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
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
在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包括:
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以及比较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包括:
在测量时间窗中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执行至少一次测量,以得到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所述测量时间窗的长度小于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所述传统测量时间窗被应用于不考虑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的传统天线切换方法。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设备中的物理层实体接收高层实体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是自动重传请求ARQ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包括:
当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超过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达到预设信号质量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9.一种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通过第一天线传输数据;
处理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N为正整数,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机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到所述第二天线;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是否优于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在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N。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
在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比较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与所述预设阈值N,以及比较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
确定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以及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N。
13.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测量时间窗中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执行至少一次测量,以得到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和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所述测量时间窗的长度小于传统测量时间窗的长度,所述传统测量时间窗被应用于不考虑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的传统天线切换方法。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物理层通信协议形成物理层实体,通过执行高层通信协议形成高层实体,所述测量、确定和控制操作均在所述物理层实体中实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高层实体中生成指示信息,将所述指示信息从所述高层实体发送至所述物理层实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
16.如权利要求9-15任一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是自动重传请求ARQ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
17.如权利要求9-16任一所述的天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超过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达到预设信号质量门限时,确定所述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所述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
CN201710948710.0A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660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8710.0A CN109660276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109513 WO2019072175A1 (zh) 2017-10-12 2018-10-09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8710.0A CN109660276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0276A true CN109660276A (zh) 2019-04-19
CN109660276B CN109660276B (zh) 2020-11-17

Family

ID=6610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8710.0A Active CN109660276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0276B (zh)
WO (1) WO201907217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015A (zh) * 2019-05-16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78010A (zh) * 2019-06-13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天线切换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3852977A (zh) * 2021-09-15 2021-12-28 李其中 一种wifi6信号与5g通信信号共线传输装置
CN114389625A (zh) * 2020-10-19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4041A (ja) * 2002-02-18 2003-08-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36892A (zh) * 2007-08-06 2009-05-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无线网络中选择天线的方法
CN101547080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进程harq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80199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性多重天线选择方法
CN105978601A (zh) * 2016-07-04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接收装置、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7011B1 (ko) * 2006-09-13 201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에서 자동 반복 요청 장치 및 방법
CN104521164A (zh) * 2012-07-31 2015-04-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harq应答的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4041A (ja) * 2002-02-18 2003-08-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436892A (zh) * 2007-08-06 2009-05-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在无线网络中选择天线的方法
CN101547080A (zh) * 2008-03-24 2009-09-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进程harq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80199A (zh) * 2014-04-02 2015-10-14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应性多重天线选择方法
CN105978601A (zh) * 2016-07-04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接收装置、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015A (zh) * 2019-05-16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78010A (zh) * 2019-06-13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天线切换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0278010B (zh) * 2019-06-13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天线切换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4389625A (zh) * 2020-10-19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CN113852977A (zh) * 2021-09-15 2021-12-28 李其中 一种wifi6信号与5g通信信号共线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2175A1 (zh) 2019-04-18
CN109660276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0757B2 (en) Selection of beamforming directions based on learned performance
CN111866936B (zh) 辅小区激活方法和装置
CN104604307B (zh) 用于具有同步传输接收的全双工无线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93388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6487046B2 (ja) 送信アンテナダイバーシティ方式
CN112073129B (zh) 确定天线面板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8235A (zh) 节能模式下用户装备的物理层过程
CN109660276A (zh)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WO2020078415A1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WO201821901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TW201242403A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 in an LTE-A TDD system
CN109217988A (zh)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351450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134242B (zh) 用于接收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WO2019047819A1 (zh) 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56801A (zh) 资源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41449A (zh) 用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上行链路的资源选择
CN1100348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9028843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95832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09610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14603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9150457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027386A1 (zh) 一种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4097187A (zh) 信道质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