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9625A -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9625A
CN114389625A CN202011116897.6A CN202011116897A CN114389625A CN 114389625 A CN114389625 A CN 114389625A CN 202011116897 A CN202011116897 A CN 202011116897A CN 114389625 A CN114389625 A CN 11438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ntenna
radio frequency
uni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68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9625B (zh
Inventor
陈志君
彭炳光
钱锋
黄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68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9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9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射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生成第一模式的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生成第二模式的第二信号;收发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通道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常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独立组网(Non Standalone,NSA)的发射信号切换方法、发射系统、介质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下一代核心网(Next Generation CORE,NGC)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为实现快速部署5G新空口(NewRadio,NR),运营商优先采用非独立组网(Non Standalone,NSA)。在给用户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时候,要借助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的核心网和4G基站,以作为控制面锚点。由于4G的通信链路承载了锚点的功能,因此对于通信链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网络状态、用户场景调度不同,4G的通信链路质量可能较差,用户体验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生成第一模式的第一信号;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生成第二模式的第二信号;第一天线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收发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及第二天线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收发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并且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式的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信号的质量不同。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状态。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还包括开关单元,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并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还包括第一射频单元和第二射频单元,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之间,并耦接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单元之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射频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射频单元。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包括第二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三器件和第四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四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四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三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开关第二耦接在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和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并耦接在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之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包括第二RFIC和第二RFFE,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耦接在第一RFIC单元以及所述第二RFIC单元与所述第一RFFE单元以及所述第二RFFE单元之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RFIC耦合至所述第一RFFE,并且将所述第二RFIC耦合至所述第二RFFE;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RFIC耦合至所述第二RFFE,并且将所述第二RFIC耦合至所述第一RFFE。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三器件和第四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四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四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三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第三器件为支持第一频带的滤波器,所述第二器件和所述第四器件为支持第二频带的滤波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第一值,或者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第二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信号是LTE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信号是NR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射系统。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信号切换方法,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机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机器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通道切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用于接收NR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用于接收LTE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切换LTE信号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保证了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进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的电路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前后状态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的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或是数据,但是这些单元或数据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二特征,并且类似地第二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一特征。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以下实施例中,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新空口(New Radio,NR)这两种通信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式还可以为新空口通信模式或sub-6G等通信模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0与网络设备200进行通信,网络设备200为NSA架构。如图1所示,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的B3频段下,UE100与网络设备200建立一条通信链路,在新空口(NewRadio,NR)的N41频段下,UE100与网络设备200建立了另一条通信链路。
UE为用户设备,又称为终端、终端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车载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视频游戏设备、机顶盒、虚拟现实和/或增强现实设备、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设备、流媒体客户端设备、电子书、阅读设备、POS机以及其他设备。
网络设备,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用户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其包括各种通信制式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网络设备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网络设备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网络设备(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等。网络设备包括了各类频率制式的网络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低频网络设备、高频网络设备。
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网络设备200为NSA架构。虽然在图1中示出的是UE100与一个网络设备200同时建立LTE以及NR链路的情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NSA网络架构下,UE100也可以同时和两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其中一个网络设备支持LTE,例如eNB(Evolved Node B,演进节点B),另一个网络设备支持NR,例如gNB(NR Node B,新空口节点B)。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理解,UE100与网络设备200之间的进行通信的频段取决于网络运营商以及UE设备自身,而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频段B3和N41。
在NSA架构中,NR的通信链路用于传输数据,LTE的通信链路承载了锚点的功能,用于传输控制信令,因此对于LTE通信链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网络状态、用户场景调度不同,例如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距离、天线的位置、是否有障碍物遮挡等等,进而导致LTE的通信链路质量可能较差,从而用户体验会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NSA的发射信号切换方法、发射系统、介质及用户设备。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根据本申请的通道切换方法及用户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的电路结构的示意性框图。为了清楚显示,在图2中仅画出两种通信模式下的发射通路(即发射信号的通路),未画出接收通路(即接收信号的通路)。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的电路结构包括至少如图2所示耦合在一起的调制解调器(Modem)201、射频集成电路(RFIC)203、射频前端电路(RFFE)204、第一天线205、第二天线206以及切换开关207。RFIC电路203还包括RFIC203A和203B,RFFE电路204还包括RFFE204A和204B,其中RFIC电路203A、RFFE电路204A以及第一天线205构成了LTE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通道,RFIC电路203B、RFFE电路204B以及第二天线206构成了NR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通道。
其中,Modem201、射频(RFIC)电路203A/203B、射频前端(RFFE)电路204A/204B、和天线205/206可以包括在UE100的通信模块中。在一些实施例中,UE100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例如应用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设备、显示器、相机、传感器、或输入/输出(I/O)接口。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Modem201包括分别用于生成和处理LTE和NR的基带信号的LTE2011(即第一处理单元)和NR模块2012(即第二处理单元),以及控制模块202。
具体的,Modem201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Modem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或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IC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生成用于RFIC电路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Modem201可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可以包括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第五代(5G)基带处理器、或用于其他现有代、在开发中或未来将要开发的代(例如,第六代(6G)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基带处理器。Modem201可以处理支持经由RFIC电路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种基带处理器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被包括在存储器所存储的模块中并且这些功能可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来执行。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预编码、和/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tail-biting)卷积、turbo、维特比(Viterbi)和/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一个或多个)。音频DSP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的组件可以被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被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和控制模块202的一些或全部组成组件可例如在片上系统(SOC)上被一起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可以提供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201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的通信。Modem201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被称为多模Modem。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Modem201还包括控制模块202,用于控制LTE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通道以及NR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通道的切换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控制模块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控制模块202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以与存储器/存储装置相耦合或者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在存储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在UE100上运行。控制模块202还可以包括于UE100的处理器中。虽然在图2中LTE基带信号和NR基带信号分别与控制模块202分开显示,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LTE基带信号和NR基带信号也可以由控制模块202来产生。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来自Modem201的LTE和NR基带信号分别经过RFIC电路203A和203B变频后形成LTE和NR射频信号以提供给RFFE电路204A/204B,RFIC电路203A/203B也可以分别将从RFFE电路204A/204B接收的LTE和NR射频信号变频后形成LTE和NR基带信号以提供给Modem201处理。
具体的,RFIC电路203A/203B可支持通过非固态介质使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RFIC电路203A/203B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辅助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IC电路203A/203B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从RFFE电路204A204B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Modem201的电路。RFIC电路203A/203B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可以包括对Modem201所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RFFE电路204A/204B以用于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RFIC电路203A/203B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放大器电路、以及滤波器电路(未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RFIC电路203A/203B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和混频器电路(未图示)。RFIC电路203A/203B还可以包括合成器电路(未图示),该合成器电路用于合成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所提供的合成频率来对从RFFE电路204A/204B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放大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放大经下变频的信号,以及滤波器电路可以是被配置为从经下变频的信号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输出基带信号可被提供给Modem201以供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合成器电路所提供的合成频率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以生成用于RFFE电路204A/204B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以由Modem201提供,并且可以由滤波器电路滤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用于镜像抑制(例如,HArtley镜像抑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代实施例中,RFIC电路203A/203B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Modem201可以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IC电路203A/203B进行通信。
在一些双模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处理每个频谱的信号,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可以是分数N型合成器或分数N/N+1型合成器,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合成器电路可以是DeltA-sigmA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合成器。
合成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供RFIC电路203A/203B的混频器电路使用的输出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可以是分数N/N+1型合成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输入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但这不是必需的。分频器控制输入可以由Modem201或控制模块202根据所需的输出频率来提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控制模块202所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IC电路203A/203B的合成器电路可以包括分频器、延迟锁定环(DLL)、复用器、以及相位累加器(未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实施例中,DMD可以被配置为将输入信号除以N或N+1(例如,基于进位输出)以提供分数除法比。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DLL可以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以及D型触发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最多分解成ND个相等的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目。以这种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帮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是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成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作为输出频率的载波频率,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一起使用,以在载波频率处生成具有多个彼此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实施例中,RFIC电路203A/203B可以包括IQ/极性转换器。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射频前端(RFFE)电路204A/204B分别用于接收来自RFIC电路203A/203B的信号以便从天线205/206发出,也可以用于将天线205/206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RFIC电路203A/203B。
具体的,RFFE电路204A/204B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天线205和206接收到的RF信号、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IC电路以供进一步处理的电路。RFFE电路204A/204B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RFIC电路所提供的用于传输的信号以由一个或多个天线205和206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传输的电路。在各个实施例中,经过发送信号路径或接收信号路径的放大可以仅在RFIC电路、仅在RFFE电路204A/204B中完成,或者在RFIC电路和RFFE电路204A/204B二者中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RFFE电路204A/204B可以包括TX/RX开关,以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RFFE电路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FE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以放大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并且提供经放大的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作为(例如,到RFIC电路的)输出。RFFE电路204A/204B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用于放大(例如,由RFIC电路提供的)输入RF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以及用于生成用于(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后续传输的射频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滤波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2011、第二处理单元2012和控制模块202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2011和第二处理单元2012分别位于一个集成电路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Modem201和RFIC电路203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Modem201和RFIC电路203分别位于一个集成电路中,并封装在一起。RFIC电路203A和RFIC电路2203B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205用于接收和发送LTE信号,第二天线206用于接收和发送NR信号。天线205/206中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或多组天线(多组天线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每个天线或多组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多个天线可以为多频天线、阵列天线或片上(on-chip)天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开关207。切换开关207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控制单元202的切换信号在LTE射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通道和NR射频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通道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切换LTE和NR信号的传输路径。具体而言,根据切换开关207可能处于的用户设备100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在LTE信号的全部发送通道和NR信号的全部发送通道之间进行切换,也可以在LTE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和NR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202可以根据分别从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接收到的LTE基带信号和NR基带信号的信号质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向切换开关207发送切换信号。由于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的路径增益不同,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之间的信号收发质量可能不同。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天线205和206之间的路径增益不同,例如,天线的位置,天线的传输路径上的遮挡物,等等。至少部分地基于天线206的信号接收质量高于天线206的信号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2向切换单元207发出切换信号,以触发切换单元207在LTE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通道(例如,RFIC203A,RFFE204A和第一天线205构成的发送通道)和NR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发送通道(例如,RFIC203B、RFFE204B和第二天线206构成的发送通道)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得LTE射频信号可以经由质量更好的第二天线206发射而NR射频信号可以经由第一天线205发射。从而,达到提到LTE射频信号的发射质量,以提高LTE通信链路的控制面锚点的质量。
具体的切换方法,可以根据切换开关207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如图2所示切换开关207可以位于Modem201和RFIC203之间,从而可以将LTE基带信号的输出和NR基带信号的输出分别与RFIC203A和RFIC203B耦接切换到分别与RFIC203B和RFIC203A耦接。换句话说,LTE基带信号将接入RFIC203B、RFFE204B和第二天线206,而NR基带信号将接入RFIC203A、RFFE204A和第一天线205,从而LTE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B的变频和RFFE204B的功率放大经由第二天线206发送,NR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A的变频和RFFE204A的功率放大经由第一天线205发送。即,切换开关207在原先LTE射频信号的全部发送通道(即,RFIC203A、RFFE204A和第一天线205)和原先NR射频信号的全部发送通道(即,RFIC203B、RFFE204B和第二天线206)之间进行切换。
由于RFIC203A和RFIC203B可以分别对LTE和NR基带信号进行变频以形成LTE射频信号和NR射频信号,因此,切换后,原先对LTE基带信号进行变频的RFIC203A切换成对NR基带信号进行变频,而原先对NR基带信号进行变频的RFIC203B切换成对LTE基带信号进行变频。例如,RFIC203A和203B可以通过改变混频器的频段来进行上述切换。同理,由于RFFE204A可以分别对LTE和NR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适于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发送,因此,切换后,原先对LTE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RFFE204A切换成对NR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适于原本用于发射LTE射频信号的第一天线205,而原先对NR基带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RFFE204B切换成对LTE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适于原本用于发射NR射频信号的第二天线206发送。
如图2所示,切换开关207也可以位于RFIC203A/203B和RFFE204A/204B之间,从而可以将RFIC203A与RFFE204A的耦接切换到与RFFE204B的耦接,而将RFIC203B与RFFE204B的耦接切换到与RFFE203A的耦接。这样的话,LTE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A的变频成为LTE射频信号之后通过RFFE204B的功率放大经由第二天线206发送,而NR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B的变频称为NR射频信号之后通过RFFE204A的功率放大经由第一天线205发送。即,切换开关207在原先LTE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例如,RFFE204A和第一天线205)和原先NR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即,RFFE204B和第二天线206)之间进行切换。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切换开关207也可以位于RFFE204A/204B内部,并与RFFE204A/204B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或芯片)中。
如图2所示,切换开关207也可以位于RFFE204A/204B和天线205/206之间,从而可以将RFFE204A与第一天线205的耦接切换到与第二天线206的耦接,而将RFFE204B与第二天线206的耦接切换到与第一天线205的耦接。这样的话,LTE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A的变频以及RFFE204A的功率放大之后经由第二天线206发送,而NR基带信号经过RFIC203B的变频以及RFFE204B的功率放大之后经由第一天线205发送。即,切换开关207在原先LTE射频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即,第一天线205)和原先NR信号的一部分发送通道(即,第二天线206)之间进行切换。
如前所述,在NSA架构下,LTE通信链路承载了锚点的功能,因此对于通信链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接收NR射频信号的天线(例如,天线206)的信号质量优于接收LTE射频信号的天线(例如,天线205)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切换LTE射频信号和NR射频信号的发射通道,保证了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进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开关207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开关,开关可以是双刀双掷开关等等。切换开关207还可以被配置为提供额外的功能,包括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转接(duplexing)等等。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切换开关207可以设置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例如图2所示的多个虚线框处。本申请不对切换开关207设置的位置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切换LTE信号的发射通道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使得LTE信号天线从信号质量更好的天线发射,从而保证NSA架构下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本申请的通道切换,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也能够同时支持LTE和NR信号的频段,例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全频段天线。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图2中示出的RFIC电路203A/203B和RFFE电路204A/204B能够同时支持LTE和NR信号的传输,或者是在发射不同的射频信号时做自适应性的匹配,也可以是根据控制模块的切换信号调整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以适应LTE或者NR信号的传输。
此外,虽然图2及其相应描述包括在用于发送LTE射频信号的发送通道和用于发送NR射频信号的发送通道之间进行切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同样的技术也可以用于接收LTE射频信号的接收通道,以及接收NR射频信号的接收通信。另外,上述用于发送LTE射频信号的发送通道和用于接收LTE射频信号的接收通道可以是同一个通道,同理,上述用于发送NR射频信号的发送通道和用于接收NR射频信号的接收通道可以是同一个通道。
接下来,通过结合附图3,对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301,确定NR为单天线发射模式。不同的UE配置不同,LTE的发射通常来说只有一根天线,如果NR信号也是单天线发射模式,可以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切换方法。而如果LTE或NR为多天线发射模式,则UE也可以在多根发射天线中选择信号最好的一根进行发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步骤301并非是必须的。
在步骤302,需要确定UE是否是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当前处于空闲状态,则可以执行下面的步骤303。如果当前并非是空闲状态,则需要继续等待直到UE处于空闲状态为止。
接下来,在步骤303,控制单元202测量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质量。这里,可以根据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或接收的信号强度等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
如上所述,在NSA架构中,LTE的通信链路承载了锚点的功能,因此对于通信链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网络状态、用户场景调度不同,例如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天线的位置、障碍物遮挡等等,进而导致LTE的通信链路质量可能较差,从而用户体验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果在步骤304中,判断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则控制开关进行步骤305的切换。如果判断为否,则返回步骤302,继续空闲态的判断,以便后续的切换。
以图2为例,在通道切换之前,LTE信号经由RFIC电路203A、RFFE电路204A以及第一天线205发射和接收,NR信号经由RFIC电路203B、RFFE电路204B以及第二天线206发射和接收,在通道切换之后,则LTE信号经由RFIC电路203B、RFFE电路204B以及第二天线206发射和接收,NR信号经由RFIC电路203A、RFFE电路204A以及第一天线205发射和接收。通过切换LTE信号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保证了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进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这里,在步骤304中,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和第一天线信号质量的好坏可以完全根据步骤303中所述的多个信号指标进行判断。例如,第二天线接收到信号的CQI大于第一天线接收到信号的CQI,则步骤304判断为是。
在一个实例中,也可以对某个指标设定阈值以做进一步判断。例如,针对SNR设定阈值,当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接收到信号的SNR都大于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再进行SNR大小的比较。如果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接收到信号的SNR都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此时虽然可能第二天线接收到信号的SNR大于第一天线接收到信号的SNR,但是由于NR和LTE的信号质量都比较差,步骤304可以做出否的判断,不执行开关切换。
在一个实例中,也可以针对LTE或NR信号质量的指标设定阈值以做进一步判断。例如,同样针对SNR设定阈值,当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再进行SNR阈值比较。如果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SNR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步骤304可以做出是的判断,进而执行开关切换;或者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的SNR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步骤304做出是的判断。
在一个实例中,也可以针对衡量NR和LTE信号质量的指标的差值设定阈值以做进一步判断。例如,如果第二天线接收的信号质量的RSRP与第一天线接收的信号质量的RSRP的差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步骤304可以判断为是,从而执行开关切换。反之,如果差值小于预定的阈值,步骤304的判断可以是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步骤304中的判断不限于上述的条件,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条件的组合来实施步骤304的判断。
如果在步骤304中做出的判断为否,则不进行开关的切换,即保持原先的LTE信号的发射通道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不变。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根据LTE的接收信号和NR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切换天线的发射和接受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天线单元(即第一天线)发送第一信号(即LTE信号),第二天线单元(即第二天线)发送第二信号(即NR信号);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天线单元发送第一信号,第一天线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现网情况、用户场景调度不同等情况切换天线的发射和接受状态。
第一信号(即LTE信号)包括第一模式下的发射信号和第一模式下的接收信号,第二信号(即NR信号)包括第二模式下的发射信号和第二模式下的接收信号。
切换信号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低电平形式的信号,其中高电平表示切换,即,将LTE信号的发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NR信号的发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切换,从而将LTE射频信号经由第二天线发送,而NR射频信号经由第一天线发送。切换信号为低电平表示不切换,即保持当前的发送通道不变,从而LTE射频信号经由第一天线发送和NR射频信号经由第二天线发送。根据开关的不同,切换信号的例子还可以包括脉冲信号等。
根据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控制器还可以将切换信号发送到开关后面耦接的RFIC和/或RFFE,从而使得RFIC203A、203B在LTE射频变换和NR射频变换之间进行切换,使得RFFE204A和204B在LTE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和NR射频信号功率放大之间进行切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该理解,还可以有其他技术来实施上述实施例。例如,RFIC203A和203B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是LTE信号还是NR信号来在LTE射频变换和NR射频变换之间进行切换,RFFE204A和204B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是LTE信号还是NR信号来在LTE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和NR射频信号功率放大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控制器还可以将切换信号发送到与第一天线205和第二天线206耦合的天线匹配网络电路(matching network circuit)从而使得天线匹配网络电路根据来自射频电路(例如,图2中的RFIC203和RFFE204)的不同发射信号的频率和功率(例如,LTE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功率以及NR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功率),调整其输出阻抗以与天线的输入阻抗达到共轭匹配,以提高将来自射频电路的发射信号馈入天线的效率。
在接收NR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接收LTE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切换LTE信号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保证了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进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接下来,结合图4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电路进行说明。图4(A)和图4(B)分别是切换前和切换后的电路状态的示意图。
与图2类似,图4(A)示出切换电路结构包括Modem、包括RFIC电路和RFFE电路的射频单元,以及天线。其中,用于实现通道切换的切换开关以双刀双掷开关401为例,并且设置在Modem和RFIC电路之间。图4(A)和图4(B)以及之后的图5和图6中的双刀双掷开关是切换开关的示意性举例,如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切换开关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一个或多个开关,切换开关还可以被配置为提供额外的功能,包括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转接(duplexing)等等。
如图4(A)所示,RFIC电路还包括第一RFIC电路402和第二RFIC电路403,RFFE电路还包括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二RFFE电路405,天线还包括第一天线406和第二天线407。其中,RFIC电路与图2中的RFIC203相对应,第一RFIC电路402与图2中的RFIC203A相对应,第二RFIC电路403与图2中的RFIC203B相对应,RFFE电路与图2中的RFFE204相对应,第一RFFE电路404与图2中的RFFE204A相对应,第二RFFE电路405与图2中的RFFE204B相对应,第一天线406与图2中的第一天线205相对应,第二天线407与图2中的第二天线206相对应。
其中第一RFIC电路402、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一天线406构成了发射和接收LTE信号的第一通道。第二RFIC电路403、第二RFFE电路405和第二天线407构成了发射和接收NR信号的第二通道。
在通道切换之前,双刀双掷开关401的端口1与端口2电连接,端口3与端口4电连接,从而Modem生成的LTE经由第一通道发出,并且NR信号通过第二通道发出。
RFIC电路402和403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滤波器、乘法器等电路元件。在本实施例中,Modem生成的LTE的基带信号和NR的基带信号通过乘法器与载波进行调制、通过放大器进行射频信号功率的放大、通过滤波器将射频信号滤去杂波等发送给RFFE电路。
同样,RFFE电路404和405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和滤波器等电路元件,以用于对来自RFIC电路的LTE信号或NR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滤波处理。处理后的LTE信号和NR信号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和图4(B)以及之后的图5和图6中所示的Modem、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包含的电路元器件仅为示意性的说明,具体的功能及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2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第二天线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执行如图3所示的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道切换方法之后,切换后的电路状态如图4(B)所示。
在图4(B)中,切换之后的双刀双掷开关401的端口1与端口4电连接,端口3与端口2电连接,从而原本发射LTE信号和NR信号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互换,使得LTE信号从原本图4(A)中由第二RFIC电路403、第二RFFE电路405和第二天线407构成的第二通道发射,而NR信号从原本图4(A)中由第一RFIC电路402、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一天线406构成的第一通道发射。
Modem的控制模块可以发出切换信号以实现双刀双掷开关的端口切换。在一个实例中,切换信号可以是高低电平形式的信号,例如,通常情况下,双刀双掷开关401的端口1与端口2电连接,端口3与端口4电连接,而需要进行切换时,控制模块生成用于控制双刀双掷开关切换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在高电平时执行开关切换,在低电平时不切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也可以是在高电平时不切换,而在低电平时执行开关切换。另外,根据开关的不同,用于开关切换的控制信号也可以是其他的信号的形式,例如脉冲信号等,本申请不对此做具体限定。
由于传输LTE信号和NR信号的硬件电路进行了互换,造成了对于不同的射频信号来说,损耗、电路的阻抗等会产生变化,因此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要根据信号的不同做适应性匹配。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实际的电路部分还可以包括例如天线匹配网络电路等,通过匹配网络电路中电容或电阻值的调整与天线的输入阻抗的共轭匹配,从而将高频功率的LTE射频信号或者NR射频信号高效无损地馈入天线进行发射。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Modem的控制模块可以基于是否需要切换通道的需要向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发出控制指令,使得LTE通道和NR通道在切换后,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的相关配置能够适合LTE或NR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或者,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也根据LTE或NR信号的不同做出自适应的匹配,即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在接收到要处理的射频信号后,自动判断出是LTE还是NR信号,进而根据信号不同做出相应匹配。
如图7所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中,传输LTE信号和NR信号的射频电路采用对称的设计,从而能够在切换后能够适合LTE或者NR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图7示出了包含有放大器701、滤波器702以及天线的射频电路,放大器701、滤波器702可以构成上面实施例中所描述的RFFE。其中,放大器701包含有高频、中频、低频等多个放大器,滤波器702包含有不同频段的多个滤波器。基于Modem201的控制模块202发出的控制指令,放大器701、滤波器702可以做出相应的切换。例如,放大器701切换至中频或低频放大器,滤波器702切换至B3、B41等频段的滤波器以接收和发射LTE信号,或者放大器701切换至高频放大器,滤波器702切换至N3、N41等频段的滤波器以接收和发射NR信号等等。其中,RFFE电路404可以包括一个滤波器702,RFFE电路405可以包括一个滤波器702。在RFFE电路404中,滤波器702包括N3频段的滤波器(即第一器件)和N41频段的滤波器(即第二器件);在RFFE电路405中,滤波器702包括B3频段的滤波器(即第三器件)和B41频段的滤波器(即第四器件)。
如前所述,在NSA架构下,LTE通信链路承载了锚点的功能,因此对于通信链路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用于接收NR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优于用于接收LTE信号的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切换LTE信号和NR信号的发射通道,保证了承载锚点功能的LTE通信链路的质量,进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图5和图6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切换电路的示意图。与图4一样,图5和图6示出的切换电路结构包括Modem、RFIC电路、RFFE电路以及天线。
其中,RFIC电路包括第一RFIC电路402和第二RFIC电路403,RFFE电路包括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二RFFE电路405,天线包括第一天线406和第二天线407。同样,在图5和图6中,RFIC电路与图2中的RFIC203相对应,第一RFIC电路402与图2中的RFIC203A相对应,第二RFIC电路403与图2中的RFIC203B相对应,RFFE电路与图2中的RFFE204相对应,第一RFFE电路404与图2中的RFFE204A相对应,第二RFFE电路405与图2中的RFFE204B相对应,第一天线406与图2中的第一天线205相对应,第二天线407与图2中的第二天线206相对应。
图5和图6所示的切换电路的结构与图4的区别在于,作为切换开关的双刀双掷开关的设置位置不同。其中,图5中所示的双刀双掷开关设置在RFIC电路和RFFE电路之间,而图6的双刀双掷开关设置在RFIC电路和天线之间。
如图5所示,切换后的LTE信号经由第一RFIC电路402、第二RFFE电路405和第二天线407发射,而NR信号经由第二RFIC电路403、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一天线406发射。
如图6所示,切换后的LTE信号经由第一RFIC电路402、第一RFFE电路404和第二天线407发射,而NR信号经由第二RFIC电路403、第二RFFE电路405和第一天线406发射。
同样,由于传输LTE信号和NR信号的硬件电路进行了切换,因此图5中RFFE部分、天线部分以及图6中的天线部分的电路要根据信号的不同做适应性匹配,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结合图4-图6对根据本申请的切换开关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也可以在不采用切换开关的情况下实现通道切换,例如,控制模块控制在Modem中生成和调制的LTE信号和NR信号直接通过NR通道以及LTE通道发送,同样可以利用诸如上述的高低电平等信号触发,使得LTE信号和NR信号在发送的同时实现了通道的切换。
图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用户设备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头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处理器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和至少一个射频电路(RFIC)。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基带对应一个射频电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例如,第一基带和第一射频电路根据5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第二基带和第二射频电路根据4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第三基带和第三射频电路根据Wi-Fi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第四基带和第四射频电路根据蓝牙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等等。或者,第一基带和第一射频电路可以同时根据4G技术和5G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第二基带和第二射频电路根据Wi-Fi技术对信号进行调频,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一个基带对应多个射频电路,以提高集成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Modem、射频单元可以被实现为处理器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和射频电路可以与处理器110的其它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和射频电路可以分别为独立于处理器110的一个独立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一个基带与一个射频电路可以集成一个与处理器110独立的器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基带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不同的射频电路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并且,基带和射频电路也可以封装在一起。
用户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用户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用户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射频单元以及切换开关也可以被实现为移动通信模块150。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Modem,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如图3所示的通道切换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用户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用户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用户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也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如图3所示的通道切换方法。
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磁件、固件等方式实现。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文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各种操作将以最有助于理解说明性实施例的方式被描述为多个离散操作;然而,描述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须依赖于顺序。特别是,这些操作不需要按呈现顺序执行。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或“单元”可以指代、是或者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共享、专用或组)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在附图中,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含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多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多个输入设备以及多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在一些情况下,至少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机器或设备制造或形成的物品的非瞬态的有形安排,其包括存储介质,诸如:硬盘任何其它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紧致盘可重写(CD-RW)以及磁光盘;半导体器件,例如只读存储器(ROM)、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之类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相变存储器(PCM);磁卡或光卡;或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任何其它类型的介质。
因此,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还包括非瞬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包含指令或包含设计数据,诸如硬件描述语言(HDL),它定义本申请中描述的结构、电路、装置、处理器和/或系统特征。

Claims (20)

1.一种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生成第一模式的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生成第二模式的第二信号;
第一天线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收发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及
第二天线单元,被配置为选择性收发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并且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式的接收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的接收信号的质量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单元,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并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且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射频单元和第二射频单元,
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
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之间,并耦接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单元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射频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将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射频单元。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
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包括第二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三器件和第四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四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四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三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开关第二耦接在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和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并耦接在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并且将所述第二射频单元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单元。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所述第二射频单元包括第二RFIC和第二RFFE,
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耦接在第一RFIC单元以及所述第二RFIC单元与所述第一RFFE单元以及所述第二RFFE单元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RFIC耦合至所述第一RFFE,并且将所述第二RFIC耦合至所述第二RFFE;以及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开关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RFIC耦合至所述第二RFFE,并且将所述第二RFIC耦合至所述第一RFFE。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电路RFFE包括第三器件和第四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器件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四器件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四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三器件耦合至所述第二天线。
14.如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第三器件为支持第一频带的滤波器,所述第二器件和所述第四器件为支持第二频带的滤波器。
15.如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第一值,或者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第二值。
16.如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值。
17.如权利要求1-16所述的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信号是LTE信号,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信号是NR信号。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发射系统。
19.一种发射信号切换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以及
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质量的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2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机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机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射信号切换方法。
CN202011116897.6A 2020-10-19 2020-10-19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14389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6897.6A CN114389625B (zh) 2020-10-19 2020-10-19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6897.6A CN114389625B (zh) 2020-10-19 2020-10-19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9625A true CN114389625A (zh) 2022-04-22
CN114389625B CN114389625B (zh) 2023-06-27

Family

ID=8119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6897.6A Active CN114389625B (zh) 2020-10-19 2020-10-19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96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166A (zh) * 2023-12-28 2024-0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路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490A (zh) * 2003-10-31 2005-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变频电路、射频接收机及射频收发机
CN102130702A (zh) * 2010-01-20 2011-07-20 北京迅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多信道无线收发信机
CN102508214A (zh) * 2011-09-29 2012-06-20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雷达辐射源模拟器
CN105281035A (zh) * 2015-05-28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577258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天工方案公司 具有开关网络的分集接收机前端系统
CN105978601A (zh) * 2016-07-04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接收装置、终端
CN106033977A (zh) * 2015-03-19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该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6160779A (zh) * 2015-03-31 2016-1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天线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6712801A (zh) * 2017-03-17 2017-05-24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
US20170201289A1 (en) * 2016-01-11 2017-07-1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CN108768434A (zh) * 2018-06-06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及信号发射控制方法
CN109274477A (zh) * 2018-11-16 2019-01-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61444A (zh) * 2018-11-30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60276A (zh) * 2017-10-12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9845114A (zh) * 2016-08-29 2019-06-04 天工方案公司 多标准无线电可切换的多路复用器
CN11019086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808802A (zh) * 2019-11-26 2020-02-18 中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调频广播发射系统
CN110958617A (zh) * 2019-12-05 2020-04-03 北京凯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传送系统及信号传送方法
CN111245468A (zh) * 2020-01-17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US20200220572A1 (en) * 2019-01-08 2020-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CN111654316A (zh) * 2020-05-22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490A (zh) * 2003-10-31 2005-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变频电路、射频接收机及射频收发机
CN102130702A (zh) * 2010-01-20 2011-07-20 北京迅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多信道无线收发信机
CN102508214A (zh) * 2011-09-29 2012-06-20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雷达辐射源模拟器
CN105577258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天工方案公司 具有开关网络的分集接收机前端系统
CN106033977A (zh) * 2015-03-19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该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6160779A (zh) * 2015-03-31 2016-1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天线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5281035A (zh) * 2015-05-28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US20170201289A1 (en) * 2016-01-11 2017-07-1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CN105978601A (zh) * 2016-07-04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接收装置、终端
CN109845114A (zh) * 2016-08-29 2019-06-04 天工方案公司 多标准无线电可切换的多路复用器
CN106712801A (zh) * 2017-03-17 2017-05-24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
CN109660276A (zh) * 2017-10-12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8768434A (zh) * 2018-06-06 2018-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及信号发射控制方法
CN109274477A (zh) * 2018-11-16 2019-01-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61444A (zh) * 2018-11-30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00220572A1 (en) * 2019-01-08 2020-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9086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808802A (zh) * 2019-11-26 2020-02-18 中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调频广播发射系统
CN110958617A (zh) * 2019-12-05 2020-04-03 北京凯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传送系统及信号传送方法
CN111245468A (zh) * 2020-01-17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654316A (zh) * 2020-05-22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晓垠等: "5G NSA单锚点共享下多频段组网互操作策略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166A (zh) * 2023-12-28 2024-0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路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7478166B (zh) * 2023-12-28 2024-06-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路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9625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08431A1 (en) 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20200244409A1 (en) User Equipment Radio Frequency and Band Capability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Measurement Gap
US92325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urrent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KR100810337B1 (ko) 수신기 회로, 다이렉트 컨버젼 회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687269B2 (en)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US9326171B2 (en) Enhancing data throughput using multiple receivers
CN102694567B (zh) 多标准全兼容移动用户终端芯片的射频前端收发系统及其应用系统
US20150244548A1 (en) Frequency adjustment of signals
US10015749B2 (en)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in multi-transmission wireless systems
CN107873138A (zh) 针对授权辅助接入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测量
US11152997B2 (en) Beam acquisition with receiving beamforming
CN112787779B (zh) 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4389625B (zh) 发射系统、发射信号切换方法、介质及用户设备
US20150372702A1 (en) Filters for a frequency band
CN110915142B (zh) 具有用于不连续载波聚合的复基带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
US10840923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frequency output with a digitally controlled ring oscillator (DCRO)
CN113923764B (zh) 一种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功率放大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04415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