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8823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58823B CN109658823B CN201910146221.2A CN201910146221A CN109658823B CN 109658823 B CN109658823 B CN 109658823B CN 201910146221 A CN201910146221 A CN 201910146221A CN 109658823 B CN109658823 B CN 1096588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area
- region
- display panel
- birefringent cry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52 molecular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偏光片,位于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双折射晶体层,位于偏光片远离显示基板一侧,双折射晶体层包括双折射晶体,双折射晶体具有第一夹角θ,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夹角θ为双折射晶体的光轴与第一方向形成的锐角夹角;双折射晶体层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二区位于第一区靠近显示区的边缘一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状态,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本发明能够在视觉上增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体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在智能穿戴以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对电子产品的设计方面不断的追求用户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越来越追求用户的感官体验,例如:广视角、高分辨率、窄边框、高屏占比等性能成为各电子产品的卖点。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电子纸等技术。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即边框区),显示区用于显示画面,而边框区需要设置用于驱动显示的各种电路走线或者元器件。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由于边框区具有一定的宽度且不能显示画面,导致显示面板显示时都存在一定的显示屏占比。而边框区窄化甚至无边框的设计方案能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显示面积提高显示屏占比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增大显示面积提高显示屏占比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偏光片,位于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
双折射晶体层,位于偏光片远离显示基板一侧,
双折射晶体层包括双折射晶体,双折射晶体具有第一夹角θ,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夹角θ为双折射晶体的光轴与第一方向形成的锐角夹角;
双折射晶体层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二区位于第一区靠近显示区的边缘一侧;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状态,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二区出射的光线的出射位置向靠近显示区边缘偏移,第二区内出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与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出射,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相当于能够看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也能够进行显示,在视觉上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体检。另外,本发明中设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即相当于显示时的显示画面逐渐向显示区的边缘偏移,画面显示的过度性较好,显示效果佳。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一;
图4为图2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区内光路简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切线C-C'位置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切线D-D'位置处显示面板膜层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切线E-E'位置处显示面板膜层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一。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其中,显示基板可以为液晶显示基板、有机发光显示基板或者电子纸显示基板,本发明对于显示基板的类型不做限定。显示基板11包括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A,在显示面板显示时,显示区AA有光线出射,而非显示区BA没有光线出射,图中的箭头示意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偏光片12,位于显示基板11的出光面一侧,出光面即为显示基板11显示画面的表面;双折射晶体层13,位于偏光片12远离显示基板11一侧,双折射晶体层13包括双折射晶体131,双折射晶体131可以为液晶分子,或者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具有双折射光学特性的晶体。双折射晶体131具有第一夹角θ,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第一夹角θ为双折射晶体131的光轴Z与第一方向a形成的锐角夹角;双折射晶体层13包括第一区Q1和第二区Q2,第二区Q2位于第一区Q1靠近显示区的边缘Y一侧(在俯视角度观看显示基板11中的显示区AA的边缘即为边缘Y),第二区Q2与显示区AA的边缘Y相邻;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状态,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Q1指向第二区Q2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在同一个第一区Q1内不同位置的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的,在同一个第二区Q2内不同位置的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在第一区Q1和第二区Q2之间还可以间隔有其他区域,或者第一区Q1和第二区Q2也可以直接相邻。
如图2的俯视图示意的,从俯视角度观看也即相当于将双折射晶体层在显示基板上做投影后观看,图中示意出了显示基板中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双折射晶体层中的第二区Q2与显示区AA的边缘Y相邻,第二区Q2位于第一区Q1靠近显示区的边缘Y一侧,图中对于第一区Q1和第二区Q2的大小和个数仅是示意性表示。
图3示意出了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的膜层结构,为了说明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双折射晶体层中双折射晶体的状态。如图3所示的截面图中示意了显示区AA的边缘Y位于同一平面的直线W,仅以第一区Q1内第一夹角θ为0°为例,即第一区Q1内双折射晶体的光轴Z1方向与第一方向a相同。而第二区Q1内第一夹角θ大于0°为例。在本发明中,显示基板11发出的光线首先经过偏振片12,偏振片12能够将正常光变成偏振光,即由偏振片12出射到双折射晶体层13的光为偏振光,入射到双折射晶体层13的光的入射方向为垂直与显示面板方向,即为第一方向a。本发明中偏振片12中不同位置的偏振化方向可以不同。
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一区Q1对应的显示基板11出射的光线穿透偏光片12,经偏光片12作用后入射到第一区Q1内的双折射晶体131中,光线的入射方向与第一区Q1内双折射晶体131的光轴方向相同,所以光线不发生双折射现象;第二区Q2对应的显示基板11出射的光线穿透偏光片12,经偏光片12作用后入射到第二区Q2内的双折射晶体131中,由于第二区Q2内的双折射晶体131的光轴Z2存在偏转,即在第二区Q2内双折射晶体的光轴由第一方向向与其相邻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倾斜。光线的入射方向与第二区Q2内双折射晶体131的光轴Z2方向不相同,发生双折射。正常光(具有多个偏振方向)穿过双折射晶体后会产生两束折射光,分别为o光和e光,由于o光的折射率固定不变,而e光的折射率随入射角不同而改变。发明人由此进行思考将双折射晶体层的特性应用在本发明中,考虑到o光在光轴方向不同的区域内传输时折射率不变,而e光在光轴方向不同的区域内传输时折射率会发生变化的特性,即e光的光路会根据光轴的变化而变化。e光的振动方向与光轴Z2(第二区Q2内的双折射晶体的光轴)存在一定夹角,e光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e光在第二区Q2内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如图中示意。如图中示意,在图3所示的截面图中,e光的出射位置相当于向靠近显示区边缘Y的方向偏移了△L的距离。即第二区Q2内出射的光线相对于第一区Q1向靠近显示区边缘W的方向偏移。
在通常情况下,继续参考图3中的示意的位置,在第一方向a上与非显示区BA对应的位置不会有光线出射,而本发明中,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二区Q2出射的光线的出射位置向靠近显示区边缘Y偏移,第二区Q2内出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方向a上与非显示区BA对应的位置出射,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相当于能够看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也能够进行显示,在视觉上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体检。另外,本发明中设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则相当于显示时的显示画面逐渐向显示区的边缘偏移,画面显示的过度性较好,显示效果佳。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对于显示面板的实际存在的边框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对应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没有影响,即在边框区内设置的各种元器件和电路走线都不需要做设计上的改变,本发明是在视觉上实现了窄化边框的作用。
可选的,图4为图2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显示状态,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在双折射晶体层13中,各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均为0°,即在双折射晶体层13的各个位置的光轴Z方向与第一方向a相同,则由偏光片12出射到双折射φ晶体层13的光的入射方向与光轴Z的方向相同,在双折射晶体层中光沿光轴Z方向传输,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观看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基本为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的面积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仅具有第一显示状态,或者也可以同时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显示需求在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之间切换显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制作时,可以在制作双折射晶体层时即制作出具有不同光轴方向的区域,即固化双折射晶体使双折射晶体层中第一区和第二区的晶体的光轴固定,该种显示面板仅具有第一显示状态。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设计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通过电场来控制双折射晶体层中晶体的光轴发生变化,该种显示面板可以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
可选的,本发明中设置0°≤θ≤4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区内光路简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示意出第一方向a和第二区内的光轴Z2方向,光轴Z2方向与第一方向a的第一夹角θ,φ为e光在双折射晶体层内相对于第一方向a偏转的角度,根据公式其中,no为双折射晶体层中o光的折射率,ne为双折射晶体层中e光的折射率。根据上述公式随着第一夹角θ在0°至90°之间变化,φ的角度大小有一个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变小的过程,当θ=45°时,φ达到最大值,即e光在双折射晶体层内的光路能够达到最大角度的偏转。当θ=45°时,φ=0°,即e光在双折射晶体层内的光路不发生偏转。则在本发明中设置0°≤θ≤45°,第一区和第二区内的第一夹角θ均可以在此范围内取值,只要保证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示意图。如图6所示,偏光片12包括第一偏光区121和第二偏光区122,第一偏光区121与第一区Q1相对应,第二偏光区122与第二区Q2相对应;第一偏光区121的偏振化方向与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一区Q1内双折射晶体的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在相对应的第二偏光区122和第二区Q2中:第二偏光区122的偏振化方向与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二区Q2内双折射晶体的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该实施方式能够保证显示基板发出的正常光经偏光片的作用后,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向第一区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光线入射到第一区后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向第二区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光线入射到第二区后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则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经第一偏光区偏振后射向第一区的偏振光在第一区内仅存在e光的光路,而没有o光的光路,同样的,在第二区内仅存在e光的光路,而没有o光的光路,这样保证了双折射晶体的出射面仅有e光出射,从而避免像素发出的o光和与该像素临近的像素发出的e光同时出射导致显示画面出现交叠,影响显示效果。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在视觉上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的技术效果,同时显示效果好,提升用户体检。
本发明偏光片中第一偏光区和第二偏光区,仅是对显示基板出射的光进行不同的偏振化处理,分别经第一偏光区和第二偏光区出射的光的仅是偏振方向不同,且偏振方向均与显示面板的表面平行,而传播方向仍然是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即向双折射晶体层入射的光为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的光。在某些同时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的显示面板中,在第二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的双折射晶体层的第一夹角为0°,即双折射晶体层的光轴垂直于显示面板,则向双折射晶体层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与光轴方向相同,此时入射到双折射晶体层的光在双折射晶体层内不发生双折射,而是沿光轴方向传播,即光线直接穿透双折射晶体层出射,所以在第二显示状态下,双折射晶体层不会使各个像素发出的光发生偏转,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观看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基本为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的面积大小。
图6仅以双折射晶体层包括一个第二区Q2为例进行示意,可选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折射晶体层中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区Q2,各个第二偏光区的偏转化方向根据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区Q2进行各自的设计。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中在第一区内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θ=0°,即光在第一区内的传播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设置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则第二区内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θ大于0°,光在第二区内的传播方向与第一方向形成一定夹角,又根据上述e光在双折射晶体层内相对于第一方向a偏转的角度φ的计算公式,可以选择设置第二区内第一夹角θ大于0°,且小于等于45°。使得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双折射晶体层出射的光向显示区边缘的偏移变化为:由不发生偏移到逐渐发生偏移,第一夹角θ越大,偏移量越大(其中偏移量的定义参考图3的实施例说明)。即可以理解为第一区显示画面不变,将第二区的显示画面向显示区边缘方向拉伸,实现对非显示区的遮挡,当在第一区和显示区边缘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区时,可以通过对第一夹角的设计实现将多个第二区的显示画面向显示区边缘成比例拉伸,以提升将显示画面拉伸放大后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一区位于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可以分别在第一区的两侧设置第二区,或者在第一区的四周设置第二区,以实现由第一区指向显示区的不同边缘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即能够实现光线对位于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或者实现光线对位于显示区的四周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对两侧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或者对四周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以增大显示区域时,相当于对第一区两侧的显示画面进行拉伸,或者对第一区四周的显示画面都进行拉伸,设置第一区位为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仍然能够保证显示的对称性,视觉效果好。可选的,位于几何中心的第一区内的第一夹角θ可以为0°,即显示面板中心的显示画面不发生偏移。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8为图7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二方向b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缘1B,图中示意出了显示基板的显示区AA、非显示区BA和显示区AA的边缘Y。第一区Q1和第二区Q2均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二区Q2位于第一区Q1靠近第一边缘1B一侧,第二方向b与第三方向交叉c。图7仅示意出在第一区Q1的两侧各自有两个第二区Q2的情况,本发明中对于在第一区Q1与第一边缘1B之间设置的第二区Q2的个数不做限定。
如图8所示,示意性表示出了第一区Q1的光轴Z1和第二区Q2的光轴Z2,由第一区Q1指向第二区Q2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图中示意出了部分光经过双折射晶体层的光路,可以看出由第一区Q1指向第二区Q2方向上,双折射晶体层出射的光线逐渐向直线W(直线W为与显示区的边缘Y位于同一平面的直线)的方向偏移,部分光线由与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BA对应的位置出射,从而实现了对非显示区BA的遮挡,增大了显示面积,该实施方式能够对在第二方向位于显示区两侧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相当于将第一区两侧的显示图像同时拉伸,能够保证显示的对称性,视觉效果好。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中双折射晶体层为液晶分子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双折射晶体层位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通过分别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以控制第一区和第二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从而实现第二区内第一夹角θ与第一区内第一夹角θ的不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切线C-C'位置处截面示意图。同时参考图9和图10的示意。如图9所示的从俯视角度观看,像素电极14为条状像素电极,多个条状像素电极14沿第二方向b排列,图9中并未示出公共电极15。以在第一区Q1的两侧各自有两个第二区Q2为例。条状像素电极14包括第一条状像素电极141和第二条状像素电极142,一个第一区Q1对应一个第一条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对应一个第二条状像素电极142。如图10所示的,双折射晶体层13位于像素电极14和公共电极15之间。附图中仅以一个第一区Q1对应一个第一条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对应一个第二条状像素电极142为例,可选的,一个第一区Q1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一条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二条状像素电极142,在此不再进行附图示意。图10中也仅示意了像素电极14位于双折射晶体层13靠近偏光片12一侧的情况,可选的,像素电极14和公共电极15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该实施方式中在双折射晶体层的两侧分别设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包括第一条状像素电极和第二条状像素电极,能够实现第一条状像素电极和第二条状像素电极分别控制。对在公共电极和第一条状像素电极上分别施加电压后,能够控制与第一条状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一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第一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在公共电极和第二条状像素电极上分别施加电压后,能够控制与第二条状像素电极对应的第二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控制二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从而能够实现控制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从而保证第二区出现的光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偏移,相当于能够看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也能够进行显示,在视觉上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1所示的,多个第二区Q2包括甲第二区1Q2和乙第二区2Q2,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边缘2B和沿第三方向c延伸的第三边缘3B;在第二方向b上甲第二区1Q2位于第一区Q1靠近第三边缘3B一侧,在第三方向c上乙第二区2Q2位于第一区Q1靠近第二边缘一侧2B,第二方向b与第三方向c交叉。图中示意出了在俯视角度观看的显示基板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及显示区的边缘Y。在第三方向c上由第一区Q1指向乙第二区2Q2,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则乙第二区2Q2内的部分光线会由与第二边缘2B相邻的非显示区出射;同样的,在第二方向b上由第一区Q1指向甲第二区1Q2,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则甲第二区1Q2内的部分光线会由与第三边缘3B相邻的非显示区出射,该实施方式能够对与第二边缘2B相邻的非显示区和与第三边缘3B相邻的非显示区实现同时遮挡,增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视觉体验。
图12为图11中切线D-D'位置处显示面板膜层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切线E-E'位置处显示面板膜层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M,显示表面M位于双折射晶体层13远离偏光片12一侧;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在甲第二区1Q2内,与双折射晶体的光轴1Z2方向相同的直线S1(图中示意出任意一条)位于显示表面M远离双折射晶体层13一侧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a向第三边缘3B倾斜。图中以第一区Q1内的光轴Z1方向与第一方向a相同为例。该设置方式保证经偏光片12作用后的光的入射方向与甲第二区1Q2内的光轴1Z2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发生双折射,e光在甲第二区1Q2内的传播方向第三边缘3B的方向偏移,从而甲第二区1Q2的部分光线会在非显示区BA对应的位置出射,实现对于第三边缘3B相邻的非显示区的遮挡,增大显示面板显示面积。
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M,显示表面M位于双折射晶体层13远离偏光片12一侧;在乙第二区2Q2内,与双折射晶体的光轴2Z2方向相同的直线S2(图中示意出任意一条)位于显示表面M远离双折射晶体层13一侧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a向第二边缘2B倾斜。图中以第一区Q1内的光轴Z1方向与第一方向a相同为例。该设置方式保证经偏光片12作用后的光的入射方向与乙第二区2Q2内的光轴2Z2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发生双折射,e光在乙第二区2Q2内的传播方向第二边缘2B的方向偏移,从而乙第二区2Q2的部分光线会在非显示区BA对应的位置出射,实现对于第二边缘2B相邻的非显示区的遮挡,增大显示面板显示面积。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第二方向b上两个甲第二区1Q2分别位于第一区Q1的两侧,在第三方向c上两个乙第二区2Q2分别位于第一区Q1的两侧。图中个区域大小仅是示意性表示。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包围显示区的四周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能够较大程度的增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并且相当于对第一区四周的显示画面均进行拉伸,显示画面对称效果好。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5所示,第二区Q2还包括第一子区ZQ1和第二子区ZQ2,第一子区ZQ1距第一区Q1的距离为d1,第二子区ZQ2距第一区Q1的距离为d2,d1<d2;图中仅是示意性表示显示面板的中心位于具有一个第一区Q1,其余区域均为第二区Q2,两个区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采用统一的计算方式来进行比较距离大小即可,以第二区距第一区的距离以两个区的中心之间的间距来计算为例,其中,中心为几何中心,即第一子区ZQ1的中心O1距第一区Q1的中心O距离为d1,第二子区ZQ2的中心O2距第一区Q1的中心O的距离为d2,d1<d2。第一子区ZQ1内的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为θ1,第二子区ZQ2内的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为θ2,θ1<θ2。也即第二区距第一区距离越远,则该第二区内双折射晶体的第一夹角θ越大,也即该第二区内e光的传输方向由第一方向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倾斜的程度越大。图中第一区和第二区的排布仅是示意,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可选的,可以尽量将显示面板划分出较多的第二区,保证第二区距第一区距离越远,该第二区内e光的传输方向由第一方向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倾斜的程度越大,能够实现在第一区的四周的各个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区,在各个方向上距第一区距离越远,该第二区的出光向边缘的方向的倾斜量越大,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相当于将第二区的显示画面向远离第一区的方向逐渐的拉伸,画面拉伸放大的过度性较好,显示效果佳。
在一种实施例中,双折射晶体层为液晶分子层,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双折射晶体层位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6所示,像素电极14为块状像素电极,多个块状像素14电极呈阵列排布,块状像素电极14包括第一块状像素电极141和第二块状像素电极142,一个第一区Q1对应一个第一块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对应一个第二块状像素电极142。对于像素电极14、公共电极15和双折射晶体层13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参考上述图10对应的实施例说明。图16中仅以一个第一区Q1对应一个第一块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对应一个第二块状像素电极142为例,可选的,一个第一区Q1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一块状像素电极141,一个第二区Q2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二块状像素电极142,在此不再进行附图示意。该实施方式通过设计块状的像素电极,块状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块状像素电极和第二块状像素电极,能够实现第一块状像素电极和第二块状像素电极分别控制。从而能够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实现第一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与第二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不同,也能够实现距第一区的距离不同的第二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的不同。从而能够实现将显示面板划分出较多的第二区,保证第二区距第一区距离越远,该第二区内e光的传输方向由第一方向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倾斜的程度越大,能够实现在第一区的四周的各个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区,在各个方向上距第一区距离越远,该第二区的出光向边缘的方向的倾斜量越大,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相当于将第二区的显示画面向远离第一区的方向逐渐的拉伸,画面拉伸放大的过度性较好,显示效果佳。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双折射晶体层位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以图9中示意的像素电极形状为例,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7所示,像素电极14包括第一像素电极141和第二像素电极142,第一像素电极141与第一区Q1相对应,第二像素电极142与第二区Q2相对应;第二区Q2的中心O3距第一区Q1的中心O的距离为X;在第一显示状态下:公共电极通入接地电压;第一像素电极141通入接地电压,则第一区Q1内液晶分子不发生偏转,保证在第一区内光轴方向为第一方向,即在第一区内光线的传输不发生偏移;在一个第二区Q2内,第二像素电极142的电压与X成正相关,即X越大时,相应的设置第二像素电极142的电压越大,从而对应的第二区内液晶分子偏转程度越大,则光轴由第一方向向显示面板的边缘偏转的程度越大。采用该实施方式的设计能够在第一显示状态时,对显示面板中第一区和第二区内光轴方向的控制,实现由第一区指向显示面板的边缘方向上,光轴方向由第一方向(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逐渐向显示面板的边缘偏移,则入射到第二区的光在第二区内的传输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发生偏转,第二区出射的部分光会在与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出射,从而实现对非显示区的遮挡,增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
可选的,在一个第二区内,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为V,其中,V=kX2,k为常数。在设计显示面板时,可以根据第二区的面积大小,在双折射晶体层设置的第二区的个数、对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需求等因此来选取常数k的数值。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一个像素电极对应多个子像素。在通过设置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实现对双折射晶体层中液晶分子的光轴进行控制的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与一个像素电极对应的双折射晶体层的区域为单位对应区,在一个单位对应区内液晶分子的光轴方向相同,设置一个像素电极对应的区域内包括多个子像素,则多个子像素出射的光入射到同一个单位对应区内,实现同时对多个子像素出射的光的光路进行控制。相当于将显示区中大量的子像素的光路进行分区控制,设计上更加简单。该实施方式对于上述提到的块状像素电极和条状像素电极均能适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8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第二区出射的光线的出射位置向靠近显示区边缘偏移,第二区内出射的部分光线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与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出射,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相当于能够看到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对应的位置也能够进行显示,在视觉上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体检。另外,本发明中设置在第一显示状态下:由第一区指向第二区的方向上,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即相当于显示时的显示画面逐渐向显示区的边缘偏移,画面显示的过度性较好,显示效果佳。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
双折射晶体层,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一侧,所述双折射晶体层包括双折射晶体,所述双折射晶体具有第一夹角θ,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夹角θ为所述双折射晶体的光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锐角夹角;
所述双折射晶体层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由所述第一区指向所述第二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夹角θ逐渐变大;
所述偏光片包括第一偏光区和第二偏光区,所述第一偏光区与所述第一区相对应,所述第二偏光区与所述第二区相对应;
所述第一偏光区的偏振化方向与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区内所述双折射晶体的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偏光区和所述第二区中:所述第二偏光区的偏振化方向与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二区内所述双折射晶体的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在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中,各所述双折射晶体的所述第一夹角均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0°≤θ≤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内所述双折射晶体的所述第一夹角θ=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几何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均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靠近所述第一边缘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
所述像素电极为条状像素电极,多个所述条状像素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条状像素电极包括第一条状像素电极和第二条状像素电极,一个所述第一区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条状像素电极,一个所述第二区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条状像素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区包括甲第二区和乙第二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和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边缘;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甲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靠近所述第三边缘一侧,在第三方向上所述乙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靠近所述第二边缘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所述显示表面位于所述双折射晶体层远离所述偏光片一侧;在第一显示状态下:
在所述甲第二区内,与所述双折射晶体的光轴方向相同的直线位于所述显示表面远离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一侧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三边缘倾斜;
在所述乙第二区内,与所述双折射晶体的光轴方向相同的直线位于所述显示表面远离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一侧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边缘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方向上两个所述甲第二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区的两侧,在第三方向上两个所述乙第二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区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还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距所述第一区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二子区距所述第一区的距离为d2,d1<d2;
所述第一子区内的所述双折射晶体的所述第一夹角为θ1,所述第二子区内的所述双折射晶体的所述第一夹角为θ2,θ1<θ2。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
所述像素电极为块状像素电极,多个所述块状像素电极呈阵列排布,所述块状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块状像素电极和第二块状像素电极,一个所述第一区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块状像素电极,一个所述第二区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块状像素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双折射晶体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所述像素电极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区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区相对应;所述第二区的中心距所述第一区的中心的距离为X;
在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下:
所述公共电极通入接地电压;
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通入接地电压;
在一个所述第二区内,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与X成正相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所述第二区内,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电压为V,其中,V=kX2,k为常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一个所述像素电极对应多个所述子像素。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46221.2A CN109658823B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46221.2A CN109658823B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8823A CN109658823A (zh) | 2019-04-19 |
CN109658823B true CN109658823B (zh) | 2021-07-30 |
Family
ID=6612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46221.2A Active CN109658823B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588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33664B (zh) * | 2023-06-13 | 2023-09-01 |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面板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程序产品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07124A (ja) * | 2001-01-12 | 2002-07-2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447930A (zh) * | 2000-09-19 | 2003-10-08 | 金时焕 | 复合显示器件 |
CN1837932A (zh) * | 2005-03-25 | 2006-09-27 | 东曹株式会社 | 大视场角补偿膜及用它形成的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217831A (zh) * | 2013-03-29 | 2013-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44899A (ja) * | 2011-08-24 | 2013-03-04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16188936A1 (en) * | 2015-05-26 | 2016-12-01 | Rolic Ag | Multiple hidden image security device |
CN109065600B (zh) * | 2018-08-24 | 2020-07-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
-
2019
- 2019-02-27 CN CN201910146221.2A patent/CN1096588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7930A (zh) * | 2000-09-19 | 2003-10-08 | 金时焕 | 复合显示器件 |
JP2002207124A (ja) * | 2001-01-12 | 2002-07-2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CN1837932A (zh) * | 2005-03-25 | 2006-09-27 | 东曹株式会社 | 大视场角补偿膜及用它形成的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217831A (zh) * | 2013-03-29 | 2013-07-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8823A (zh) | 2019-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82907B2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with electrode having bent portion | |
US799050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9678395B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US10274740B2 (en) | Display module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len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635221B2 (en) | Array substrate,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1291860B1 (ko) | 2차원 영상 및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장치, 그 제조방법 | |
KR20020028477A (ko) |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853730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narrow angular range of incident light | |
US20180088438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12210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4326199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TWI417574B (zh) | 變焦透鏡陣列與可切換式平面立體顯示器 | |
KR20160113379A (ko) | 곡면 표시 장치 | |
JP201715120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200310202A1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JP6010375B2 (ja) | 表示装置 | |
US10606139B2 (en) | Pixel structure | |
WO2021120306A1 (zh) |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8681160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9658823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660949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459986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518425B (zh) | 顯示面板與顯示裝置 | |
JP2005049739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9237228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