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4837A -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4837A
CN109654837A CN201910122734.XA CN201910122734A CN109654837A CN 109654837 A CN109654837 A CN 109654837A CN 201910122734 A CN201910122734 A CN 201910122734A CN 109654837 A CN109654837 A CN 109654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velling plate
shovelling
roller
circ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27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4837B (zh
Inventor
王道江
刘年祥
黄宝平
沈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g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Kuaile Wood Industry Group Co Ltd
Yangzhou Happ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Kuaile Wood Industry Group Co Ltd
Yangzhou Happ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Kuaile Wood Industry Group Co Ltd, Yangzhou Happ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27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4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4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4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 F26B11/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 F26B11/0463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 F26B11/0477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for mixing, stirring or conveying the materials to be dried, e.g. mounted to the wall, rotating with the drum
    • F26B11/0481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for mixing, stirring or conveying the materials to be dried, e.g. mounted to the wall, rotating with the drum the elements having a screw- or auger-like shape, or form screw- or auger-like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1/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 F26B11/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 F26B11/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 F26B11/0463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 F26B11/0477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for mixing, stirring or conveying the materials to be dried, e.g. mounted to the wall, rotating with the drum
    • F26B11/048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with movement which is non-progressive in moving drums or other mainly-closed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slightly-inclined axis having internal elements, e.g. which are being moved or rotated by means other than the rotating drum wall for mixing, stirring or conveying the materials to be dried, e.g. mounted to the wall, rotating with the drum the elements being held stationary, e.g. internal scrape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6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closed, e.g. dr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0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00/24Wood particles, e.g. shavings, cuttings, saw du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其中,该干燥机包括滚筒和抄板结构,所述抄板结构包括:分散型抄板组,包括若干第一抄板,其中,若干所述第一抄板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内壁,以形成一圈,所述滚筒的内壁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圈所述第一抄板;组合型抄板组,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滚筒内,所述组合型抄板组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组合型抄板组内部形成至少一条第二环形通道,待干燥物料至少能够在所述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第二环形通道内进行位移。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对于湿刨花的干燥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刨花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单通道干燥机是定向刨花板生产的关键设备,其中,抄板的分布形式直接影响着刨花干燥的质量,而现有的干燥机,其内部的抄板多采用蜂窝式结构,湿刨花基本只能够在一个个蜂窝通道内进行轴向位移,筒内行程较短,不利于湿刨花的干燥完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其中,该干燥机对于湿刨花等待干燥物料的干燥效果更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机,包括滚筒和抄板结构,所述抄板结构包括:分散型抄板组,包括若干第一抄板,其中,若干所述第一抄板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内壁,以形成一圈,所述滚筒的内壁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圈所述第一抄板;组合型抄板组,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滚筒内,所述组合型抄板组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组合型抄板组内部形成至少一条第二环形通道,待干燥物料至少能够在所述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第二环形通道内进行位移。
采用这种方案,湿刨花在滚筒内进行轴向位移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一环形通道、第二环形通道内进行周向位移,湿刨花的行程可以增加,这就相当于延长了湿刨花在滚筒内的干燥时间,有利于保证湿刨花的干燥效果;而且,湿刨花的运动空间增大,也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湿刨花在滚筒内的堆积、堵塞,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堵料,还有利于保证湿刨花在滚筒内的顺利移动。
可选地,沿所述滚筒的轴向,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一设定角度错位安装;而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相对上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所述滚筒的转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抄板包括根板部和抄头部,所述根板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滚筒的内壁,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抄头部;在所述滚筒转动时,所述抄头部能够将所述滚筒底部的所述待干燥物料抄起、并翻转至所述滚筒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根板部为直板,其宽度方向与所述滚筒的轴向同向,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滚筒的径向同向;所述抄头部具有若干种形状,一圈所述第一抄板中,具有各种形状所述抄头部的所述第一抄板沿周向顺序排列。
可选地,所述滚筒包括若干段分筒,各所述分筒沿轴向依次相连,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所述分筒为端部分筒,两所述端部分筒之间的各所述分筒为中部分筒;两所述端部分筒中,一者为进料分筒,另一者为出料分筒,所述组合型抄板组位于所述进料分筒以及各所述中部分筒内。
可选地,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分筒之间还设有环形垫板。
可选地,所述中部分筒内的所述组合型抄板组包括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两环形梁和连接两所述环形梁的若干连接梁,各所述连接梁均安装有若干第二抄板。
可选地,所述环形部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环形部相互套接,最外层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环形通道,相邻两所述环形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通道,最里层所述环形部内形成圆形通道。
可选地,还包括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中心板和连接两所述中心板的中心梁,所述中心梁也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二抄板,所述环形部外套于所述中心部,且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通道。
可选地,所述支架为三脚架,包括三个支脚,各所述支脚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板、所述滚筒的内壁相连,且各所述支脚均与所述环形梁相固定。
可选地,所述三脚架的各所述支脚沿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所述分筒内的所述三脚架沿周向转动60度错位安装。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内壁沿周向间隔设有三个挂耳;各所述支脚均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梁、第二分梁和第三分梁,所述第一分梁还与对应所述挂耳相铰接,所述第二分梁设有过孔,所述环形梁穿设于所述过孔,且所述环形梁与所述第二分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梁还与所述中心板相铰接。
可选地,所述环形梁包括若干段弧形分梁,相邻两所述弧形分梁的相邻两端部均插接于对应所述第二分梁的过孔,并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分梁。
可选地,各所述连接梁均安装有多圈所述第二抄板,各圈所述第二抄板沿所述连接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一圈中的各所述第二抄板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二设定角度错位安装;所述中心梁也安装有多圈所述第二抄板,各圈所述第二抄板沿所述中心梁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一圈中的各所述第二抄板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三设定角度错位安装;而且,安装于所述连接梁、所述中心梁的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所述滚筒的转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组合型抄板组的各所述第二抄板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的各所述第一抄板相反。
可选地,所述进料分筒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设有进料口,所述后段设有所述组合型抄板组,且所述后段内的所述组合型抄板组也包括所述中心部和所述环形部。
可选地,所述后段内的所述环形部的各所述连接梁均设有一圈所述第二抄板,且该圈所述第二抄板位于所述连接梁远离所述进料口的端部。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抄板的抄头部的安装方向与各所述第二抄板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燥系统,包括干燥机、气流混合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干燥机为上述的干燥机。
由于上述的干燥机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干燥机的干燥系统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所述气流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蜗壳,所述混合筒内形成第一腔室,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蜗壳安装于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并与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蜗壳具有第二进口;所述混合筒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均位于所述混合筒内。
可选地,各所述引流管的轴向均与所述混合筒的径向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引流管的中轴线与所述混合筒的中轴线异面设置。
可选地,各所述引流管中,若干所述引流管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圈,且该圈中,各所述引流管的中轴线共面设置;沿轴向,所述混合筒的内壁设有若干圈所述引流管。
可选地,以一圈的各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混合筒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圆,以各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混合筒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与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线,一圈中,各所述引流管的中轴线均相对各自的所述基准线朝同一方向倾斜。
可选地,相邻两圈的所述引流管的长度不同,且相邻两圈的各所述引流管在周向上错位设置。
可选地,相邻两圈的所述引流管与各自的所述基准线的夹角不同。
可选地,相邻两圈中,一者的各所述引流管为长管,另一者的各所述引流管为短管,所述长管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大于所述短管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
可选地,各所述引流管所在的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与所述混合筒的内径尺寸的比值小于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呈筒状,其轴向一端部为进风端部,轴向另一端部为出料端部,外侧壁设有进料端部,所述出料端部与所述滚筒的进口端部相连。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内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料端部下方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所述出料端部倾斜,且所述下料板设有若干过风孔。
可选地,所述下料板包括若干分板,各所述分板中,相邻的两所述分板在上下方向错位设置,以形成向下延伸的台阶,相邻两分板之间形成所述过风孔。
可选地,所述出料端部与所述进口端部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若干密封片,且各所述密封片均以轴向同一端部相连,以形成所述密封圈的固定端部,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安装状态下,所述固定端部外套并固定于所述出料端部、所述进口端部中的一者,所述自由端部外套并搭接于所述出料端部、所述进口端部中的另一者。
可选地,沿周向相邻的两所述密封片中,一者能够叠压在另一者之上;或者,沿周向同一方向,下一所述密封片能够叠压在相邻的上一所述密封片之上。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呈锥形筒状,所述固定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中的一者为所述密封圈的大径端部,所述固定端部、所述自由端部中的另一者为所述密封圈的小径端部。
可选地,还包括分离装置和引风装置,所述分离装置通过出料风管与所述干燥机的出口端部相连,所述分离装置还通过尾气风管与所述引风装置相连,所述引风装置的出风管具有两条分风管路,其中,一条所述分风管路连通所述气流混合装置,另一条所述分风管路连通烟气处理装置;所述出料风管内设有温度监测部件、火花探测及灭火部件,所述出风管还连接有紧急排放管,所述紧急排放管内设有开关阀,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紧急排放管,所述出风管内还设有流量监测与反馈部件。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外壁、所述出料风管的外壁、所述分离装置的外壁、所述尾气风管的外壁、与所述气流混合装置相连的所述分风管路的外壁、所述气流混合装置的外壁以及所述进料装置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出口端部与所述出料风管之间也设有所述密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的滚筒以及分散型抄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截面上的分散型抄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B-B截面上的分散型抄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C-C截面上的分散型抄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第一种第一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右视图;
图4c为第二种第一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图4c的右视图;
图4e为第三种第一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f为图4e的右视图;
图5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的滚筒以及组合型抄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组合型抄板组与支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8为环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分梁(第三分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分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中部分筒内的第二抄板与连接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12为图11中单圈第二抄板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4为中部分筒内的第二抄板与中心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15为图14中单圈第二抄板的侧视图;
图16为图14的侧视图;
图17为进料分筒内的第二抄板与连接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18为进料分筒内的第二抄板与中心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滚筒、分散型抄板组、环形部以及中心部的结构位置图;
图19a、图19b分别为相邻的两分筒中的各挂耳的结构位置图;
图20为本发明所提供干燥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侧视图;
图22为气流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截面图;
图24为图23在D-D方向的视图;
图25为图23在E-E方向的视图;
图26为图23在F-F方向的视图;
图27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了相邻两密封片的一种叠压方式;
图31示出了相邻两密封片的另一种叠压方式;
图32为密封圈与进料装置、滚筒的连接结构图。
图1-3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干燥机、11滚筒、11a进口端部、11b出口端部、111中部分筒、112进料分筒、112a前段、112a-1进料口、112b后段、113出料分筒、113a出料口、114环形垫板、115轮圈、116链轮、117法兰盘、12分散型抄板组、121第一抄板、121a根板部、121b抄头部、121b-1第一板部、121b-2第二板部、13组合型抄板组、131环形部、131a环形梁、131a-1弧形分梁、131b连接梁、132第二抄板、133中心部、133a中心板、133b中心梁、14支架、141支脚、141a第一分梁、141a-1基板、141a-2焊板、141b第二分梁、141b-1过孔、141c第三分梁、142挂耳;
2气流混合装置、21混合筒、21a第一腔室、211第一进口、212出口、22蜗壳、22a第二腔室、221第二进口、222加强肋、223连接法兰、23引流管、231长管、232短管;
3进料装置、31进风端部、32出料端部、33进料端部、34下料板、341分板、342过风孔;
4密封圈、41密封片、411安装孔、4a固定端部、4b自由端部;
5分离装置、51出料风管、511温度监测部件、512火花探测及灭火部件、52尾气风管、53卸料器、54分料器;
6引风装置、61出风管、611分风管路、612流量监测与反馈部件、62紧急排放管、621开关阀;
M第一环形通道、N第二环形通道、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在下文的描述中,主要是以生产定向刨花板的干燥机为例对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以及干燥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故而,待干燥物料可直接称之为湿刨花,而干燥后的物料则可称之为干刨花;可以理解的是,这并不能够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干燥机以及干燥系统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以及干燥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相类似的技术领域。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机,包括滚筒11和抄板结构,滚筒11在外部的电机等驱动部件的作用下,能够绕自身的轴向进行转动,以通过抄板结构来带动进入滚筒11内的待干燥物料进行前进,并在前进过程中完成物料的干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的抄板结构包括:分散型抄板组12,包括若干第一抄板121,其中,若干第一抄板121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滚筒11的内壁,以形成一圈,滚筒11的内壁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圈第一抄板121;组合型抄板组13,通过支架14固定于滚筒11内,组合型抄板组13与分散型抄板组1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通道M,组合型抄板组13内部形成至少一条第二环形通道N,湿刨花至少能够在第一环形通道M、第二环形通道N内进行位移。
采用这种方案,湿刨花在滚筒11内进行轴向位移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一环形通道M、第二环形通道N内进行周向位移,湿刨花的行程可以增加,这就相当于延长了湿刨花在滚筒11内的干燥时间,有利于保证湿刨花的干燥效果;而且,湿刨花的运动空间增大,也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湿刨花在滚筒11内的堆积、堵塞,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堵料,还有利于保证湿刨花在滚筒11内的顺利移动。
具体地,如图2-4所示,沿滚筒11的轴向,下游的一圈第一抄板121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第一抄板121可以沿周向同一方向(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第一设定角度错位安装;而且,下游的一圈第一抄板121相对上游的一圈第一抄板121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滚筒11的转向相反。
如此,各第一抄板121可以在滚筒11的内壁形成一条条沿轴向延伸、且与滚筒11转向相反的螺旋结构,在滚筒11转动时,湿刨花受螺旋结构的推动力可以向下游移动,同时,在螺旋结构的带动下,湿刨花在滚筒11内部的运动轨迹也可以接近螺旋线形,能够更大程度地延长湿刨花在滚筒11内的行程,进而可更为有效地保证湿刨花的干燥效果。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第一设定角度的具体值,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每一圈中第一抄板121的数量等参数进行设置;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每一圈的第一抄板121可以设置为24件,第一设定角度可以为2-4度,具体可以设置为3度。
上述第一抄板121可以包括根板部121a和抄头部121b,根板部121a的一端可以安装于滚筒11的内壁,另一端可以安装抄头部121b。在滚筒11转动时,滚筒11底部的湿刨花能够被抄头部121b抄起,并翻转至滚筒11的顶部,然后,再自顶部呈帘状散开,湿刨花可处于充分的分散状态,进而能够保证湿刨花与进入滚筒11内的混合热风的充分接触,以促进水分的快速蒸发。
根板部121a具体可以为直板,其宽度方向可以与滚筒11的轴向同向,其长度方向可以与滚筒11的径向同向,也就是说,根板部121a与滚筒11内壁所形成的焊缝可以沿轴向延伸,同时,根板部121a自身又可以与滚筒11的筒壁相垂直,可容易地控制焊接角度,并简化焊接操作,能够保证根板部121a和筒壁的可靠焊连。当然,根板部121a也可以采用弧形板,或者,根板部121a与滚筒11的径向也可以呈一定的夹角,这在具体实施时都是可以采用的选择。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抄头部121b的具体形状,其可以采用统一的形状,也可以具有若干种形状,只要保证滚筒11转动时、抄头部121b能够抄起湿刨花并带动湿刨花在滚筒11内进行翻转即可。
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即附图2-4中的方案,一圈的第一抄板121中可以包括三种形状的抄头部121b,且具有三种形状抄头部121b的第一抄板121在周向上可以按照设定顺序进行排列。
首先,如图4a、图4b所示,第一种第一抄板的抄头部121b可以为折弯板,包括第一板部121b-1和第二板部121b-2,第一板部121b-1的一端可以与根板部121a相连,另一端可以连接第二板部121b-2,第一板部121b-1、第二板部121b-2之间可以形成第一夹角α,该第一夹角α使得这种形状的抄头部121b自身就可以将湿刨花抄起;第一板部121b-1与根板部121a之间也可以形成第二夹角β,且90°<β<180°,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板部121b-1的两侧,换而言之,若以勺子来比拟第一种第一抄板,其勺头(即抄头部121b)与勺柄(即根板部121a)可以大致相平齐,如此样式的第一种第一抄板在根板部121a大致处于水平位置、且抄头部121b朝上时,能够抄起更多的湿刨花,而在其他位置时,抄在抄头部121b内的湿刨花将在第一环形通道M内逐渐地呈帘状分散脱落下来;第二板部121b-2可以为变宽板,具体而言,自上游到下游,第二板部121b-2的宽度可以逐渐变窄,以方便湿刨花在混合热风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抄板。
其次,如图4c、图4d所示,第二种第一抄板的抄头部121b则可以为直板,并与根板部121a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使得抄头部121b配合根板部121a可以对湿刨花进行抄起,进而带动湿刨花完成由滚筒11底部向顶部的翻转,且这种形式的抄头部121b也可以为变宽板。与第一种第一抄板相比,这种形式的第一抄板121在水平位置且抄头部121b朝上、竖直位置时均能够较好地对湿刨花进行抄起,即其对湿刨花的抄起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湿刨花在滚筒11内的翻转。
再次,如图4e、图4f所示,第三种第一抄板的抄头部121b的形状与第一种第一抄板相类似,其也可以包括第一板部121b-1、第二板部121b-2,第一板部121b-1、第二板部121b-2之间可以形成第一夹角α,第一板部121b-1、根板部121a之间可以形成第二夹角β,且90°<β<180°;与第一种第一抄板相区别之处在于,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均位于第一板部121b-1的同一侧,若仍以勺子来比拟第三种第一抄板,其勺头(即抄头部121b)相对更靠近勺柄(即根板部121a),如此样式的第三种第一抄板在水平位置、竖直位置以及滚筒11自顶部向底部转动的过程中,均能够对湿刨花进行抄起,相比于第一种、第二种第一抄板121,其对湿刨花的抄起能力更强。
针对这三种第一抄板,第一种对于湿刨花的抄起能力最差,第三种对于湿刨花的抄起能力最强,第二种对于湿刨花的抄起能力适中,在沿周向进行布置时,可以先将第二种第一抄板沿周向等间隔布置一周,然后,再在相邻的两第二种第一抄板之间插空、顺序布置第一种第一抄板、第三种第一抄板,使得两个第二种第一抄板之间必然有一个第一种第一抄板或第三种第一抄板、第一种第一抄板与第三种第一抄板之间必然有一个第二种第一抄板,即图2-4所示的布置形式,以均衡周向上各抄板对于湿刨花的抄起能力。
以图2为参照,采用这样的顺序(即前述设定顺序)布置这三种第一抄板121后,在滚筒11右下方四分之一圆弧段内,各第一抄板121基本都能够抄起湿刨花,并带动湿刨花由下向上翻转;在滚筒11右上方四分之一圆弧段内,第一种第一抄板所抄起的湿刨花已经开始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在滚筒11左上方四分之一圆弧段内,第二种、第三种第一抄板所抄起的湿刨花也开始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而在滚筒11左下方四分之一圆弧段内,各抄板则可以逐渐开始对滚筒11底部的湿刨花进行抄起。如此设置,滚筒11左半部分、右半部分均可以有湿刨花呈帘状散开,能够充分利用滚筒11的内部空间,来加速湿刨花的干燥。
可以理解,上述的描述仅是针对三种第一抄板121沿设定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实施时,布置这三种第一抄板121的设定顺序也可以改变,例如,这三种第一抄板可以沿周向顺序排列;甚至,第一抄板121的种类也可以发生变化,即可以存在更多种类或者更少种类的第一抄板121,此时,各种类第一抄板又可以采用新的设定顺序进行布置。
如图5所示,滚筒11可以包括若干段分筒,各分筒可以沿轴向依次相连,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分筒可以称之为端部分筒,两端部分筒之间的各分筒可以称之为中部分筒111。换而言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滚筒11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如此,若使用过程中滚筒11的局部发生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处的分筒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滚筒11,滚筒11的更换、维护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在两端部分筒中,一者可以为进料分筒112,另一者可以为出料分筒113,进料分筒112设置有进料口112a-1,出料分筒113设置有出料口113a,且进料口112a-1可以大于出料口113a,即出料口113a的尺寸可以较小。如此,滚筒11内的刨花在出料时可以具有更大的速度,有利于快速出料,而在进料口112a-1处,湿刨花的速度可以相对较小,又有利于混合热风与湿刨花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湿刨花的干燥。
进料分筒112可以设有进料端部11a,出料分筒113可以设有出料端部11b,且进料端部11a、出料端部11b均可以呈锥形,进料口112a-1位于进料端部11a的小径端,出料口113a位于出料端部11b的小径端,以便与滚筒11的上游设备、下游设备相对接。
结合图6,前述的组合型抄板组13可以设置在进料分筒112以及各中部分筒111内,即出料分筒113内可以不设置组合型抄板组13,这是因为出料分筒113内的湿刨花已经变成了干刨花,且大部分的干刨花可能随着混合热风悬浮在滚筒11的中间位置,进而,可以省却出料分筒113内的组合型抄板组13,以方便干刨花的出料,同时,还能够减少设备运行的阻力,以节省能耗。
可以理解,上述的不将组合型抄板组13延伸至出料分筒113内的方案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刨花的干燥情况等调整组合型抄板组13的长度,组合型抄板组13也可以延伸至出料分筒113内,只要不影响刨花的出料即可。
上述的各分筒中,相邻的两分筒可以通过法兰盘117进行对接,并配合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进行固连。其中,至少部分相邻分筒之间还可以设有环形垫板114,以通过环形垫板114来提高相邻两分筒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及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该环形垫板114还可以调节整个滚筒11的轴向长度,以便与干燥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准确对接;此外,该环形垫板114的外壁面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轮圈115相连,轮圈115可以与外设的托轮和挡轮机构相配合,以对转动的滚筒11进行支撑和导向。
仍以图5为视角,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该环形垫板114可以仅设置在进料分筒112与相邻的中部分筒111之间、出料分筒113与相邻的中部分筒111之间,即可以仅设置两个环形垫板114。这主要是考虑到两个轮圈115(两个环形垫板114对应两个轮圈115)配合外设的托轮和挡轮机构已经能够对滚筒11进行可靠支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增加环形垫板114的数量。滚筒11的外壁还设有链轮116,外部的驱动部件可以通过传动链与该链轮116相连,以便带动滚筒11进行转动。
再如图7所示,中部分筒111内的组合型抄板组13可以包括环形部131,环形部131可以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两环形梁131a和连接两环形梁131a的若干连接梁131b,各连接梁131b均可以沿轴向间隔安装有若干第二抄板132。
上述环形部1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为一个时,该环形部131与分散型抄板组12之间可以形成第一环形通道M,环形部131内部可以形成圆形通道(图中未示出),湿刨花也可以在该圆形通道内通过;当为多个时,各环形部131可以相互套接,最外层环形部131与分散型抄板组12之间可以形成第一环形通道M,沿径向相邻的两环形部131之间可以形成第二环形通道N,最里层环形部131内可以形成圆形通道。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中心部133,中心部13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中心板133a和连接两中心板133a的中心梁133b,中心梁133b也可以沿轴向间隔安装有若干第二抄板132。前述的环形部131可以外套于中心部133,且环形部131与中心部133之间可以形成第二环形通道N,此时,将没有单独的圆形通道。
支架14具体可以为三脚架,其可以包括三个支脚141,各支脚14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中心板133a、滚筒11的内壁相连,且各支脚141均可以与环形梁131a相固定,以固定各分筒内的组合型抄板组13;同时,与各支脚141相固定的环形梁131a又相当于支架14的加强梁,还能够提高整个支架14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支架14的支脚14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也可以为四个、五个乃至更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滚筒11的内壁可以沿周向间隔设置三个挂耳142,各支脚141均可以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梁141a、第二分梁141b和第三分梁141c,第一分梁141a还可以与对应挂耳142相铰接,第二分梁141b可以设有过孔141b-1,环形梁131a可以穿设于过孔141b-1,且环形梁131a与第二分梁141b可以固定连接,第三分梁141c还可以与中心板133a相铰接。
如此,通过调整相铰接的第一分梁141a、第二分梁141b及第三分梁141c之间的夹角,即可以适应不同规格干燥机的中心板133a与筒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架14可以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且采用这种结构,还能够减小支腿141的各梁的加工精度要求,即便各梁的加工尺寸与设计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可以通过调整各梁的夹角进行适应,进而可以大幅降低支腿141的加工难度。
需要说明,上述的方案中,支腿141采用的是三段分梁的结构,事实上,其也可以采用更多段分梁,这主要是和环形部131的数量有关,如果环形部131的数量为多个,则支腿141所包含分梁的数量也可以增多;例如,若环形部131的数量为两个,则支腿141可以包括四段分梁,各环形部131的环形梁131a均可以固定一段分梁。
环形梁131a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若干段弧形分梁131a-1,以方便环形梁131a穿过第二分梁141b的过孔141b-1;实施时,可以将相邻的两弧形分梁131a-1的相邻两端部插接于对应第二分梁141b的过孔141b-1,并通过焊接与第二分梁141b相固定。采用这种方案,相邻两弧形分梁131a-1的分断处可以隐藏在过孔141b-1内,并通过与第二分梁141b的焊接来保持环形梁131a的周向结构完整,进而可保证整个环形部131的结构稳定,同时,又能够兼顾环形梁131a与支架14连接的方便性。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弧形分梁131a-1的数量,在优选的方案中,弧形分梁131a-1的数量可以与支腿141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弧形分梁131a-1的端部都能够隐藏在相应第二分梁141b的过孔141b-1内,并避免多余焊缝的产生。换而言之,对于上述具有三个支腿141的三脚架,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三段弧形分梁131a-1的方案。
如图9、图10所示,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上述第一分梁141a、第三分梁141c均可以采用焊接件,其可以包括基板141a-1,基板141a-1的两端部的上下两个板面均可以焊接有两焊板141a-2,位于同一端的两焊板141a-2之间可以形成连接空隙,第二分梁141b的两端部、挂耳142以及中心板133a均可以插接于该连接空隙,然后配合销轴等形式的连接件,即可以实现第一分梁141a与挂耳142、第二分梁141b之间以及第三分梁141c与第二分梁141b、中心板133a之间的铰接关系。
除上述的方案外,也可以在挂耳142、第二分梁141b以及中心板133a上设置上述的连接空隙,如此,也可以实现上述的支腿141的各梁之间以及支腿141与挂耳142、中心板133a之间的铰接。
如图11所示,各连接梁131b均可以安装有多圈第二抄板132,各圈第二抄板132可以沿连接梁131b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一圈中的各第二抄板132均可以沿周向均匀分布,以使得连接梁131b的周向及轴向不同位置处均可以有第二抄板132对湿刨花进行作用。
可以理解,安装于连接梁131b的一圈的第二抄板132的数量不宜过多,过多的第二抄板132会使得第二抄板132的安装较为困难,而一圈的第二抄板132的数量也不宜过少,过少的第二抄板132不能够起到较好地抄起、翻转湿刨花的作用。
为了兼顾安装的便捷性以及对湿刨花的抄起、翻转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安装于连接梁131b的下游一圈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一圈第二抄板132沿周向同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第二设定角度错位安装,如此,即便单圈的第二抄板132的数量较少,但对于整个连接梁131b而言,其周向上仍可以存在较多数量的第二抄板132。
同样地,如图14所示,中心梁133b也可以安装有多圈第二抄板132,各圈第二抄板132可以沿中心梁133b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一圈中的各第二抄板132可以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安装于中心梁133b的下游一圈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第二抄板132可以沿周向同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第三设定角度错位安装。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安装于连接梁131b、中心梁133b的一圈第二抄板132的具体数量以及第二设定角度、第三设定角度的具体值,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如图12、图13所示,连接梁131b上单圈的第二抄板13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相邻两圈可以沿周向转动90度错位安装,此时,连接梁131b周向上相当于存在了8个第二抄板132;如图15、图16所示,中心梁133b上单圈的第二抄板13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相邻两圈可以沿周向转动30度错位安装,此时,中心梁133b周向上相当于存在12个第二抄板132。
而且,安装于连接梁131b、中心梁133b的下游一圈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一圈第二抄板132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滚筒11的转向相反,也就是说,在环形部131以及中心部133上也可以形成与滚筒11转向相逆的螺旋结构,可延长随环形部131、中心部133进行位移的湿刨花的行程。
请再次参考图6,进料分筒112可以包括前段112a和后段112b,前段112a为进料分筒112的前部分,其设有进料口112a-1,后段112b为进料分筒112的后部分,其内设有组合型抄板组13,也就是说,进料分筒112的前部分可以不设有组合型抄板组13。如此,在进料分筒112的前部分可以存在较大的空当,能够较大程度地保证湿刨花的进料顺畅,使得进入转筒11内的湿刨花可以快速地与混合热风发生热量和水分的交换。
位于后段112b内的组合型抄板组13也可以包括中心部133和环形部131,这里,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进料阻力,可以在后段112b内的环形部131的各连接梁131b均只设置一圈第二抄板132,且该圈第二抄板132可以位于连接梁131b远离进料口112a-1的端部,使得进料分筒112b内可以有更多的富余空间,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进料的顺畅性。
设置于环形部131的各第二抄板132和设置于中心部133的各第二抄板132的具体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附图的实施例中,设置于环形部131的第二抄板132可以采用前述的第二种第一抄板,而设置于中心部133的第二抄板132则可以采用前述的第三种第一抄板,且受空间限制,设置在环形部131的第二抄板132相对于设置在中心部133的第二抄板132的尺寸偏小。
采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之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筒11内可以形成如图19所示的分散型抄板组12、组合型抄板组13的分布形式。需要指出,图19是以组合型抄板组13仅存在一个的环形部131、且存在中心部133的方案为例来示出分散型抄板组12、组合型抄板组13的结构。
在进行安装时,组合型抄板组13的各第二抄板132的安装方向与分散型抄板组12的各第一抄板121可以相反,这里的安装方向主要是指抄头部121b的朝向。以图19为视角,各第一抄板121的抄头部121b均朝向逆时针方向,而各第二抄板132的抄头部121b均朝向顺时针方向,如此,在第一环形通道M的右半部分,环形部131的各第二抄板132所抄起的湿刨花将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而各第一抄板121则可以对环形部131脱落的以及滚筒11底部的湿刨花进行抄起、翻转,在第一环形通道M的左半部分,各第一抄板121所抄起的湿刨花将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而环形部131的各第二抄板132则可以对分散型抄板组12脱落的以及滚筒11底部的湿刨花进行抄起、翻转,使得第一环形通道M内的湿刨花可以被分散型抄板组12、组合型抄板组13交替地进行抄起、翻转、散开,更有利于第一环形通道M内湿刨花的快速干燥;同样地,在第二环形通道N的右半部分,中心部133的各第二抄板132所抄起的湿刨花将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而环形部131的第二抄板132则可以对中心部133脱落的湿刨花进行抄起、翻转,在第二环形通道N的左半部分,环形部131的第二抄板132所抄起的湿刨花将逐渐脱落、并呈帘状散开,而中心部133的第二抄板132则可以对环形部131脱落的湿刨花进行抄起翻转,使得第二环形通道N内的湿刨花可以在内外两圈第二抄板132之间交替地进行抄起、翻转、散开,更有利于第二环形通道N内湿刨花的干燥,同时,也可以避免湿刨花在滚筒11的底部、中心的集聚。这里的描述主要是以图19为视角针对一个环形部131和一个中心部133的方案进行细化描述,至于多个环形部131、多个环形部131与中心部133并存的方案在效果上与上述相类似,本发明实施例不做赘述。
另外,上述关于分散型抄板组12的各第一抄板121以及组合型抄板组13的各第二抄板132的安装方向的描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并不能够作为本发明所提供干燥机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综合考量安装难度等实际情况对各类抄板的具体布置方式进行重新设置。
不同的分筒配合其内部的分散型抄板组12、组合型抄板组13可以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环形导流仓,在各环形导流仓进行对接时,相邻两分筒内的三脚架沿周向转动60度进行错位安装。结合图19a、图19b,反映于各分筒的内壁,即相邻两分筒内的各挂耳142可以沿周向转动60度进行错位安装,如此设置,对于整个滚筒11而言,其转动过程可以更为稳定。
实施例二
如图20、图2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燥系统,包括干燥机1、气流混合装置2和进料装置3,其中,干燥机1即可以为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干燥机1。
由于上述的干燥机1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干燥机1的干燥系统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22、图23,该气流混合装置2可以包括混合筒21和蜗壳22,混合筒21内形成第一腔室21a,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211,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212,蜗壳22可以安装于混合筒21的外壁,并与混合筒21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22a,蜗壳22具有第二进口221;混合筒21的筒壁还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第一腔室21a、第二腔室22a,且至少部分引流孔处可以安装引流管23,各引流管23均位于混合筒21内。
在使用时,第一气流(主气流,具体可以为高温烟气、加热的高温空气以及二者的组合等)可以自第一进口211进入第一腔室21a内,第二气流(支气流,具体可以为回收的尾气、冷空气以及二者的组合等)可以自第二进口221进入蜗壳22与混合筒21外壁围合形成的第二腔室22a内,并经引流孔或引流管23导入第一腔室21a内,以在第一腔室21a内与第一气流进行混合,并经出口212排出。
由于蜗壳22的加速作用,第二腔室22a内的第二气流自蜗壳22的第二进口221到鼻端,其速度可以不断地加快,相应地,第二气流自引流孔和/或引流管23进入第一腔室21a的速度也会加快,第二气流在进入第一腔室21a后的穿透力更强,能够更为接近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以加强靠近轴向中心位置处第一气流、第二气流的混合效果;且由于引流管23的作用,第二气流在第一腔室21a内的射出位置本身就相对靠近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配合蜗壳22对第二气流的加速,更有利于保证两种气流在靠近轴向中心位置的混匀。
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各引流管23的轴向均可以与混合筒2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且各引流管23的中轴线与混合筒21的中轴线可以异面设置,以避免引流管23射出的第二气流对于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的直接冲击,能够减小射出的第二气流对第一气流所产生的阻力。
而且,采用这种方案,从引流管23射出的第二气流可以沿切向旋入第一气流,配合第一气流的冲击力,第二气流在第一腔室21a内的运动轨迹可以近似为螺旋线,在第一腔室21a内的行程更长,与第一气流的混匀效果也可以更佳。
需要说明,上述的将第二气流的进入方向设置为切向旋入的方案,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并不能够作为本发明所提供气流混合装置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应当知晓,第一进口211进入第一腔室21a内的第一气流通常为主气流,而从第二腔室22a引入第一腔室21a内的第二气流通常为支气流,支气流的流量、流速等均小于主气流,其对主气流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各引流管的中轴线也可以与第一腔室21a的中轴线相交叉,也就是说,各引流管23的引流方向也可以正对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
结合图25、图26,在上述的各引流管23中,若干引流管23可以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圈,该圈中,各引流管23的中轴线可以共面设置;沿轴向,混合筒21的内壁可以设有若干圈引流管23。如此,各引流管23可以自周向、轴向的不同位置向第一腔室21a内射入第二气流,以加强两种气流的混合。
当然,对于一圈中的各引流管23,其中轴线也可以不共面,而可以设置为自各引流管23与混合筒21筒壁相连的根部到出口部顺着第一气流的流向倾斜。事实上,无论各引流管23如何设置,只要引流管23射出的第二气流的流向不与第一气流的流向相逆即可。
对于每一圈的引流管23,可以各引流管23与混合筒21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圆,以各引流管23与混合筒21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与基准圆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线,一圈中的各引流管23的中轴线均可以相对各自的基准线朝同一方向倾斜。如图23所示,各引流管23自与混合筒21相连的根部到出口部均相对各自的基准线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同一圈中各引流管23所射出的第二气流的直接撞击,进而可避免周向上局部第二气流过于集中的现象,更有利于两种气流的混合。
如前所述,引流管23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气流的射出位置更靠近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两种气流在第一腔体1a靠近筒壁位置的混合效果。
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两圈引流管23的长度可以不同,即一圈可以全部为长管231,另一圈可以全部为短管232,为便于描述,可以将全为长管231的一圈称之为长管圈、将全为短管232的一圈称之为短管圈;长管圈的各长管231与短管圈的各短管232可以在周向上错位设置。
采用这种结构,一方面,可利用引流管23长度的变化来分别加强靠近筒壁位置处以及靠近轴向中心位置处的混合效果,以尽可能地保证第一腔室21a内各个位置均可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另一方面,结合图23和图25,长管圈与短管圈的各引流管23在周向错位设置,可以使得引流管23在周向上分布的更为密集,第二气流可以在周向上的更多位置进入第一腔室21a内,更有利于两种气流的混合。
此外,将长管231和短管232分别设置在两圈上,也可以避免长管231、短管232所射出第二气流的相互撞击或者二者所射出第二气流与长管231管壁、短管232管壁的撞击,使得两者所射出的第二气流可以尽量地直接与第一气流相混合。
进一步地,长管圈和短管圈的各引流管23与各自的基准线的夹角可以不同。具体而言,长管圈的各长管231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可以大于短管圈的各短管232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如此,相对长管231而言,短管232的中轴线更为接近第一腔室21a的轴向中心,可以提高短管232所射出第二气流的穿透性,以在对靠近筒壁位置处混合效果进行加强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证两种气流在靠近轴向中心处的混合。
需要指出,上述的在相邻两圈分别采用长管231、短管232的方案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方案,其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气流混合装置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技术方案。
例如,也可以采用统一长度的引流管23,然后配合引流孔来进行两种气流的混合,详细而言,可以将引流孔沿轴向分为若干圈,相邻的两圈中,一者的引流孔均设置引流管23,另一者均不设置,此时,未设置引流管23的引流孔相当于设置了无限短的短管232,也可以对靠近筒壁边缘处的混合效果进行加强;或者,还可以设置具有三种乃至更多种长度的引流管23,然后在每一圈均安装一种特定长度的引流管23,也可以取得与上述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另外,引流管23为实体部件,将其直接插入第一腔室21a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第一气流的通过阻力,因此,其伸入第一腔室21a的长度也不能够过长。
针对此,经过一定的试验研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定各引流管23所在的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与混合筒21的内径尺寸的比值小于设定值,该设定值具体可以设定为20%-40%,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第一腔室21a内流动阻力的影响,同时,又能够较好地保证两种气流在第一腔室21a内(尤其是靠近轴向中心处)的混合效果。
结合图23,以混合筒21的中轴线做同心圆筒,并控制同心圆筒的半径逐渐增大,当同心圆筒的半径增大至筒壁首次与任一个引流管23相接触时,停止对同心圆筒半径的增大,此时,该同心圆筒与混合筒21筒壁之间围合的空间即为前述的环形空间,各引流管23均安装在该环形空间内;该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与混合筒21内径尺寸的比值是指环形空间的厚度与混合筒21半径的比值。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采用的蜗壳22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其可以包括若干分段,每一个分段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法兰223,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可以穿过各分段的连接法兰223,以将各分段连接为一个整体,结合图24,设置于第二进口221处的连接法兰223则用于与进气管道相连。蜗壳22的外壁还可以设有加强肋222,该加强肋222具体可以为角钢板等形式的钢结构加强件,以提高蜗壳22的整体强度。
如图27所示,进料装置3整体可以为筒状,其轴向一端部可以为进风端部31,用于和气流混合装置2的出口212相连,气流混合装置2所产生的混合热风可以通过进风端部31进入进料装置3内,进料装置3的轴向另一端部为出料端部32,用于与滚筒11相对接,进料装置3的外侧壁可以设有进料端部33,用于和下料设备(图中未示出)相对接。
进料装置3内可以设有下料板34,下料板34可以位于进料端部33的下方,自上而下,下料板34可以逐渐朝向出料端部32倾斜,以导引刨花的运动方向。下料板34可以设有若干过风孔342,混合热风自进风端部31进入后,可以自过风孔342通过,以带动湿刨花向滚筒11内运动;而且,由于混合热风是通过下料板34上的过风孔342通过,可以对落在下料板34的湿刨花进行直接吹动,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湿刨花在下料板34上的堆积、堵料,且可容易地将湿刨花吹散开,有利于湿刨花的干燥。
进一步地,下料板34可以包括若干分板341,各分板341中,相邻的两分板341可以在上下方向错位设置,以形成向下延伸的台阶,相邻两分板341之间即可以形成上述的过风孔342。如此,湿刨花从上一级的分板341向下一级的分板341掉落的过程中具有悬空时刻(脱离上一级分板341、又未接触到下一级分板341的时刻),而此时,热风恰好从两级分板341之间的过风孔342吹出,可以更好地将湿刨花吹散,并吹入滚筒11内,更有利于克服湿刨花的堆积、堵料,而湿刨花的吹散效果越好,所对应的干燥效果也就越好。
需要指出,过风孔342除了可以在两级分板341之间形成外,还可以在各分板341上加工形成,也就是说,可以存在两种形式的过风孔342,这两种形式的过风孔342可以相互配合,以更好地促进湿刨花的下料和吹散。
进料装置3的出料端部32与滚筒11的进口端部11a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结构,如图28所示,密封结构可以包括密封圈4,密封圈4可以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若干密封片41,且各密封片41均以轴向同一端部相连,以形成密封圈4的固定端部4a,密封圈4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4b;安装状态下,固定端部4a可以外套并固定于出料端部32、进口端部11a中的一者,自由端部4b外套并搭接于出料端部32、进口端部11a中的另一者。
如此设置,密封圈4仅固定端部4a为固定安装,自由端部4b与进料装置3或滚筒11之间仅为搭接配合,并不影响滚筒11相对进料装置3的转动,可实现二者连接处的动密封;且该密封圈4为分体式结构,安装较为容易,在安装时,可以先对接进料装置3的出料端部32和滚筒11的进口端部11a,然后再安装该密封圈4,更容易把控出料端部32、进口端部11a相互插入的深度;此外,由于该密封圈4为多个密封片41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密封片41发生损坏,直接更换损坏的密封片41即可,而无需对密封圈4进行整体更换,维护成本也较低。
更为重要的是,各密封片41在自由端部4b处并未连接,也就是说,各密封片41在自由端部4b处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在滚筒11工作时,该自由端部4b可以较好地吸收滚筒11所产生的振动,能够较大程度地克服滚筒11因振动而对密封圈4所产生的刚性冲击,还有利于保证密封圈4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29,密封片41可以为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片状结构,且其各边之间可以采用圆角过渡,以避免在密封片41的外缘形成尖锐部。如此,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安装过程中密封片41对施工人员造成划伤,同时,也可以减少自由端部4b与外部设备或滚筒11搭接处的过度磨损。
在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上述密封片41的材料,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优选的方案中,密封片41可以为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片,例如不锈钢片,以提高所形成密封圈4的整体强度。
同样地,本发明也不限定上述密封片41的尺寸,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出料端部32、进口端部11a的大小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长度和宽度不变的条件下,密封片41的厚度越小,其弹性也就越好,相应地,吸收滚筒11振动的能力也就越强,而密封片41的厚度越大,其强度就越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综合考量强度以及弹性的需求,对各密封片41的尺寸进行设置。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该密封片4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3-1.7mm,长度可以设置为170-190mm,宽度可以设置为130-150mm。
仍如图29所示,密封片41的一个端部还可以设有安装孔411,外设的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可以穿过安装孔411,以连接相邻的密封片41,并能够将各密封片41与滚筒11或进料装置3进行连接。在安装时,沿周向相邻的两密封片41中,一者能够叠压在另一者之上,以通过各密封片41的相互叠压来提高整个密封圈4的强度。
在一种方案中,如图30所示,对于沿周向排布的各密封片41,部分密封片41可以同时叠压在与之相邻的两个密封片41上,这部分密封片41可形成密封圈4的外层,而另一部分密封片41则可以同时被与之相邻的两个密封片41叠压,这一部分密封片41可以形成密封圈4的内层,且外层的各密封片41与内层的各密封片41可以沿周向交替分布。
该方案中,外层的密封片41能够对内层密封片41进行整体叠压,内层的各密封片41均处在被叠压的状态。
在另一种方案中,如图31所示,沿周向同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下一密封片41能够叠压在相邻的上一密封片41之上,即对每一个密封片41而言,其周向的一端部可以叠压于相邻密封片41之上,而周向的另一端部又可以被另一相邻密封片41叠压,以形成逐层叠压的密封圈4。
为便于理解,可以沿周向同一方向对各密封片41进行编号:1、2、3…x、x+1…,其中,x为正整数,那么,第x+1号密封片41可以叠压在第x号密封片41上。
比较而言,后一种方案的各密封片41可以逐层叠压,所形成密封圈4的结构强度可以更高,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当然,上述的两种方案均可以实现密封圈4的形成,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参见图28,各密封片41所形成的密封圈4可以呈锥形筒状,且该密封圈4的固定端部4a可以为密封圈4的大径端部,自由端部4b可以为密封圈4的小径端部。采用这种结构,自由端部4b与进料装置3或者滚筒11的接合性更好,且当滚筒11产生径向振动时,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够驱使自由端部4b产生径向变形,也就是说,自由端部4b可以更好地吸收滚筒11的振动。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排除固定端部4a为小径端部、自由端部4b为大径端部的方案,其同样为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方案。
在优选的方案中,密封圈4的固定端部4a可以固定于出料端部32的外壁,而自由端部4b可以搭接于进口端部11a的外壁。如此,密封圈4是安装在静止的设备上,更有利于保证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密封圈4的长久可靠固定。
进一步地,仍如图20、图2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干燥系统还可以包括分离装置5和引风装置6,分离装置5具体可以为旋风分离器,其可以通过出料风管51与干燥机1的出口端部11b相连。在出料风管51与出口端部11b之间也可以设有上述的密封圈4,以保证出料风管51与滚筒11之间的动密封,且在优选的方案中,密封圈4的固定端部4a也可以固定于出料风管51,而自由端部4b则可以搭接于出口端部11b的外壁,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干燥机1内干燥完成的干刨花可以沿出料风管51进入分离装置5内,在分离装置5内,干刨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器壁接触,进而失去惯性力,并沿着卸料器53、分料器54排出至下游设备。这里也与现有技术相区别,现有技术中对于干刨花的收集主要是依靠与滚筒11相连的密封刮板运输机,密封刮板运输机在推动干刨花进入密封卸料器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刮板和刨花、刨花和刨花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导致刨花断裂、破碎,影响刨花的质量;而本发明所提供干燥系统全程都是采用气力输送结构,以通过高速气流裹夹或推动刨花进行运动,这个过程中机器与刨花、刨花与刨花之间产生的都是软碰撞和软摩擦,刨花断裂和破碎的几率小,所产生干刨花的质量更高;且通过风力出料的过程中,风力本身也可以对干刨花进行对流冷却,以降低干刨花的温度,这对于干刨花的储存和后续的铺装均有积极作用,较低的温度可降低干刨花吸收粘结剂中水分的速度,使得拌胶后刨花能够顺利地预压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板坯,更有利于板坯的运输和热压成型。
分离装置5的尾气可以由引风装置6通过尾气风管52抽出,引风装置6具体可以为风机,其用于为整个干燥系统提供风力。引风装置6的出风管61可以具有两条分风管路611,其中,一条分风管路611(回收管路)可以连通气流混合装置2,以对部分的尾气进行回收,而另一条分风管路611(排放管路)则可以连通烟气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经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回收的尾气占尾气总量的百分比,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回收尾气与排放尾气的比例可以控制在4:6左右。
为有效控制风温,在出料风管51内可以设有温度监测部件511,以便对混合热风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控制补风或减风;除出料风管51外,气流混合装置2的出口位置也可以设置上述的温度监测部件511。出料风管51内还可以设置火花探测及灭火部件512,一旦监测到有火星产生,可以立即启动灭火,以将火情扼杀在开始之前,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出风管61还可以连接有紧急排放管62,紧急排放管62内设有开关阀621,用于打开或封闭紧急排放管62,在常态下,开关阀621可以封闭紧急排放管62,而当出现管道堵塞等特殊情况时,开关阀621可以打开,以通过紧急排放管62来排放尾气。在出风管61内,具体可以是在排放管路内还可以设有流量监测与反馈部件612,以对排放管路内的风量进行实时监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燥系统中,滚筒11的外壁、出料风管51的外壁、分离装置5的外壁、尾气风管52的外壁、与气流混合装置2相连的分风管路611的外壁、气流混合装置2的外壁以及进料装置3的外壁等均可以设有保温层,以减缓混合热风在运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进而可以节省能耗。保温层的材料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4)

1.一种干燥机,包括滚筒(11)和抄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板结构包括:
分散型抄板组(12),包括若干第一抄板(121),其中,若干所述第一抄板(121)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滚筒(11)的内壁,以形成一圈,所述滚筒(11)的内壁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圈所述第一抄板(121);
组合型抄板组(13),通过支架(14)固定于所述滚筒(11)内,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1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通道(M),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内部形成至少一条第二环形通道(N),待干燥物料至少能够在所述第一环形通道(M)、所述第二环形通道(N)内进行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滚筒(11)的轴向,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121)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121)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一设定角度错位安装;
而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121)相对上游的一圈所述第一抄板(121)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所述滚筒(11)的转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抄板(121)包括根板部(121a)和抄头部(121b),所述根板部(121a)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滚筒(11)的内壁,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抄头部(121b);
在所述滚筒(11)转动时,所述抄头部(121b)能够将所述滚筒(11)底部的所述待干燥物料抄起、并翻转至所述滚筒(1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板部(121a)为直板,其宽度方向与所述滚筒(11)的轴向同向,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滚筒(11)的径向同向;
所述抄头部(121b)具有若干种形状,一圈所述第一抄板(121)中,具有各种形状所述抄头部(121b)的所述第一抄板(121)沿周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1)包括若干段分筒,各所述分筒沿轴向依次相连,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所述分筒为端部分筒,两所述端部分筒之间的各所述分筒为中部分筒(111);
两所述端部分筒中,一者为进料分筒(112),另一者为出料分筒(113),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位于所述进料分筒(112)以及各所述中部分筒(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分筒之间还设有环形垫板(1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分筒(111)内的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包括环形部(131),所述环形部(131)包括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两环形梁(131a)和连接两所述环形梁(131a)的若干连接梁(131b),各所述连接梁(131b)均安装有若干第二抄板(1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13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环形部(131)相互套接,最外层所述环形部(131)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环形通道(M),相邻两所述环形部(13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通道(N),最里层所述环形部(131)内形成圆形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部(133),所述中心部(13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中心板(133a)和连接两所述中心板(133a)的中心梁(133b),所述中心梁(133b)也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二抄板(132),所述环形部(131)外套于所述中心部(133),且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通道(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为三脚架,包括三个支脚(141),各所述支脚(1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心板(133a)、所述滚筒(11)的内壁相连,且各所述支脚(141)均与所述环形梁(131a)相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的各所述支脚(141)沿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所述分筒内的所述三脚架沿周向转动60度错位安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1)的内壁沿周向间隔设有三个挂耳(142);
各所述支脚(141)均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梁(141a)、第二分梁(141b)和第三分梁(141c),所述第一分梁(141a)还与对应所述挂耳(142)相铰接,所述第二分梁(141b)设有过孔(141b-1),所述环形梁(131a)穿设于所述过孔(141b-1),且所述环形梁(131a)与所述第二分梁(141b)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梁(141c)还与所述中心板(133a)相铰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梁(131a)包括若干段弧形分梁(131a-1),相邻两所述弧形分梁(131a-1)的相邻两端部均插接于对应所述第二分梁(141b)的过孔(141b-1),并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分梁(141b)。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梁(131b)均安装有多圈所述第二抄板(132),各圈所述第二抄板(132)沿所述连接梁(131b)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一圈中的各所述第二抄板(132)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二设定角度错位安装;
所述中心梁(133b)也安装有多圈所述第二抄板(132),各圈所述第二抄板(132)沿所述中心梁(133b)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一圈中的各所述第二抄板(132)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沿周向同一方向转动第三设定角度错位安装;
而且,安装于所述连接梁(131b)、所述中心梁(133b)的下游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相对上游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的错位安装方向与所述滚筒(11)的转向相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的各所述第二抄板(132)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分散型抄板组(12)的各所述第一抄板(121)相反。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筒(112)包括前段(112a)和后段(112b),所述前段(112a)设有进料口(112a-1),所述后段(112b)设有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且所述后段(112b)内的所述组合型抄板组(13)也包括所述中心部(133)和所述环形部(1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112b)内的所述环形部(131)的各所述连接梁(131b)均设有一圈所述第二抄板(132),且该圈所述第二抄板(132)位于所述连接梁(131b)远离所述进料口(112a-1)的端部。
18.一种干燥系统,包括干燥机(1)、气流混合装置(2)和进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1)为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干燥机(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混合装置(2)包括混合筒(21)和蜗壳(22),所述混合筒(21)内形成第一腔室(21a),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211),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212),所述蜗壳(22)安装于所述混合筒(21)的外壁,并与所述混合筒(21)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22a),所述蜗壳(22)具有第二进口(221);
所述混合筒(21)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21a)、所述第二腔室(22a),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23),各所述引流管(23)均位于所述混合筒(21)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管(23)的轴向均与所述混合筒(2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引流管(23)的中轴线与所述混合筒(21)的中轴线异面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管(23)中,若干所述引流管(23)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圈,且该圈中,各所述引流管(23)的中轴线共面设置;
沿轴向,所述混合筒(21)的内壁设有若干圈所述引流管(2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一圈的各所述引流管(23)与所述混合筒(21)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圆,以各所述引流管(23)与所述混合筒(21)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与所述基准圆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基准线,一圈中,各所述引流管(23)的中轴线均相对各自的所述基准线朝同一方向倾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圈的所述引流管(23)的长度不同,且相邻两圈的各所述引流管(23)在周向上错位设置;
相邻两圈的所述引流管(23)与各自的所述基准线的夹角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圈中,一者的各所述引流管(23)为长管(231),另一者的各所述引流管(23)为短管(232),所述长管(231)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大于所述短管(232)的中轴线与其基准线的夹角。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管(23)所在的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与所述混合筒(21)的内径尺寸的比值小于设定值。
26.根据权利要求18-25中任一项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呈筒状,其轴向一端部为进风端部(31),轴向另一端部为出料端部(32),外侧壁设有进料端部(33),所述出料端部(32)与所述滚筒(11)的进口端部(11a)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内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料端部(33)下方的下料板(34),所述下料板(34)自上而下逐渐朝向所述出料端部(32)倾斜,且所述下料板(34)设有若干过风孔(34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34)包括若干分板(341),各所述分板(341)中,相邻的两所述分板(341)在上下方向错位设置,以形成向下延伸的台阶,相邻两分板(341)之间形成所述过风孔(342)。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部(32)与所述进口端部(11a)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若干密封片(41),且各所述密封片(41)均以轴向同一端部相连,以形成所述密封圈(4)的固定端部(4a),所述密封圈(4)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4b);
安装状态下,所述固定端部(4a)外套并固定于所述出料端部(32)、所述进口端部(11a)中的一者,所述自由端部(4b)外套并搭接于所述出料端部(32)、所述进口端部(11a)中的另一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周向相邻的两所述密封片(41)中,一者能够叠压在另一者之上;或者,
沿周向同一方向,下一所述密封片(41)能够叠压在相邻的上一所述密封片(41)之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呈锥形筒状,所述固定端部(4a)、所述自由端部(4b)中的一者为所述密封圈(4)的大径端部,所述固定端部(4a)、所述自由端部(4b)中的另一者为所述密封圈(4)的小径端部。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装置(5)和引风装置(6),所述分离装置(5)通过出料风管(51)与所述干燥机(1)的出口端部(11b)相连,所述分离装置(5)还通过尾气风管(52)与所述引风装置(6)相连,所述引风装置(6)的出风管(61)具有两条分风管路(611),其中,一条所述分风管路(611)连通所述气流混合装置(2),另一条所述分风管路(611)连通烟气处理装置;
所述出料风管(51)内设有温度监测部件(511)、火花探测及灭火部件(512),所述出风管(61)还连接有紧急排放管(62),所述紧急排放管(62)内设有开关阀(621),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紧急排放管(62),所述出风管(61)内还设有流量监测与反馈部件(612)。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1)的外壁、所述出料风管(51)的外壁、所述分离装置(5)的外壁、所述尾气风管(52)的外壁、与所述气流混合装置(2)相连的所述分风管路(611)的外壁、所述气流混合装置(2)的外壁以及所述进料装置(3)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部(11b)与所述出料风管(51)之间也设有所述密封结构。
CN201910122734.XA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Active CN109654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2734.XA CN109654837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2734.XA CN109654837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837A true CN109654837A (zh) 2019-04-19
CN109654837B CN109654837B (zh) 2024-02-27

Family

ID=6612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2734.XA Active CN109654837B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48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838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0965487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组合型抄板组
CN113883847A (zh) * 2021-11-03 2022-01-04 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 生产豆粕的烘干系统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66057C (de) * 1951-04-19 1957-07-18 John Baptiste Dube Drehbarer Roest- oder Kalzinierofen
GB1499657A (en) * 1975-04-18 1978-02-01 Monck C Crop drying apparatus
US4802288A (en) * 1987-04-01 1989-02-07 Productization, Inc. Rotary drum dryer and method
US5927970A (en) * 1996-10-02 1999-07-27 Onsite Technology, L.L.C.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s from solids
JP2003148866A (ja) * 2001-11-12 2003-05-21 Masao Kanai 乾燥装置
US20050076535A1 (en) * 2002-04-10 2005-04-14 Guinibert Allen James Laundry appliance
CN202216498U (zh) * 2011-07-25 2012-05-09 陕西凤翔钛粉钛材有限公司 热风吹拂式钛屑连续烘干机
CN202339072U (zh) * 2011-11-26 2012-07-18 山东科院天力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抗磨蚀蒸汽回转干燥机
CN10427687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初冬玲 一种具有五滚筒三种角度抄板的复合肥干燥机
CN205300160U (zh) * 2015-12-11 2016-06-08 江西晟鑫生物炭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制炭物料用快速烘干滚筒
CN205316869U (zh) * 2015-12-04 2016-06-15 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
CN206113614U (zh) * 2016-08-24 2017-04-19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干燥筒
CN207180298U (zh) * 2017-09-14 2018-04-03 无锡市强力干燥设备厂 螺旋式气流干燥机
CN108020041A (zh) * 2017-12-29 2018-05-11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复合抄板的圆筒干燥机
CN208187039U (zh) * 2018-05-11 2018-12-04 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含镁颗粒肥料干燥机
CN109654838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0965487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组合型抄板组
CN209524705U (zh) * 2019-02-19 2019-10-22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筒体
CN209926772U (zh) * 2019-02-19 2020-01-10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66057C (de) * 1951-04-19 1957-07-18 John Baptiste Dube Drehbarer Roest- oder Kalzinierofen
GB1499657A (en) * 1975-04-18 1978-02-01 Monck C Crop drying apparatus
US4802288A (en) * 1987-04-01 1989-02-07 Productization, Inc. Rotary drum dryer and method
US5927970A (en) * 1996-10-02 1999-07-27 Onsite Technology, L.L.C.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hydrocarbons from solids
JP2003148866A (ja) * 2001-11-12 2003-05-21 Masao Kanai 乾燥装置
US20050076535A1 (en) * 2002-04-10 2005-04-14 Guinibert Allen James Laundry appliance
CN202216498U (zh) * 2011-07-25 2012-05-09 陕西凤翔钛粉钛材有限公司 热风吹拂式钛屑连续烘干机
CN202339072U (zh) * 2011-11-26 2012-07-18 山东科院天力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抗磨蚀蒸汽回转干燥机
CN104276870A (zh) * 2013-07-12 2015-01-14 初冬玲 一种具有五滚筒三种角度抄板的复合肥干燥机
CN205316869U (zh) * 2015-12-04 2016-06-15 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
CN205300160U (zh) * 2015-12-11 2016-06-08 江西晟鑫生物炭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制炭物料用快速烘干滚筒
CN206113614U (zh) * 2016-08-24 2017-04-19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干燥筒
CN207180298U (zh) * 2017-09-14 2018-04-03 无锡市强力干燥设备厂 螺旋式气流干燥机
CN108020041A (zh) * 2017-12-29 2018-05-11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复合抄板的圆筒干燥机
CN208187039U (zh) * 2018-05-11 2018-12-04 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含镁颗粒肥料干燥机
CN109654838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0965487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组合型抄板组
CN209524705U (zh) * 2019-02-19 2019-10-22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筒体
CN209926772U (zh) * 2019-02-19 2020-01-10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838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09654871A (zh) * 2019-02-19 2019-04-19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组合型抄板组
CN109654871B (zh) * 2019-02-19 2024-02-27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及其组合型抄板组
CN109654838B (zh) * 2019-02-19 2024-02-27 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13883847A (zh) * 2021-11-03 2022-01-04 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 生产豆粕的烘干系统
CN113883847B (zh) * 2021-11-03 2022-07-29 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 生产豆粕的烘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837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4837A (zh)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CN110002777B (zh) 一种磷石膏煅烧炉
AU20162253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cination of gypsum
EP2500647B1 (en) Coal flow splitters and distributor devices
EP2479494B1 (en) Coal particle flow balancing device
JP5394247B2 (ja) 燃料流の方向を変えるための手段を備えた燃焼器
US8104412B2 (en) Deflector device for coal piping systems
CN209926772U (zh) 一种干燥机及干燥系统
CN109654838A (zh)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103644722B (zh) 立式物料翻滚烘干机
CN209672752U (zh) 一种干燥机的分仓
CN203602483U (zh) 一种污泥干燥设备
CN205208557U (zh) 高效燃烧器
CN103435246A (zh) 一种城市污泥干化装置
CN216639540U (zh) 上排风干法粒化装置
CN105035771B (zh) 一种单侧挡板可调的气力输送粉体流速调节装置
US20220178613A1 (en) Rotary kiln having segmented temperature control capability
CN103712231B (zh) 一种用于燃煤发电富氧燃烧的外置式氧气注入装置
CN105258121A (zh) 高效燃烧器
CN204494416U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滚筒式给料装置
CN106524213B (zh) 一种双隔离生物燃料锅炉供料装置
CN104776701A (zh) 具有旋转料床的干燥器或热解器
CN104676601A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滚筒式给料装置及给料方法
CN111905455B (zh) 一种管束式除尘除雾器
CN116712799B (zh) 一种旋流水幕组件及尾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