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4257A -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4257A
CN109654257A CN201811174798.6A CN201811174798A CN109654257A CN 109654257 A CN109654257 A CN 109654257A CN 201811174798 A CN201811174798 A CN 201811174798A CN 109654257 A CN109654257 A CN 109654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part
adapter
shell
rotation axis
connected pathw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47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4257B (zh
Inventor
布鲁诺·青泽尔
曼弗雷德·谢德勒
马丁·斯蒂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rio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Coperio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perion GmbH filed Critical Coperio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654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4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16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n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tapered plug
    • F16K11/083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tapered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tapered plug
    • F16K11/083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tapered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a singl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B65G53/56Swi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on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2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con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5/0257Packings
    • F16K5/0278Packings on the plu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该转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带有用于供应或排出输送物料的至少三个贯穿开口,其中贯穿开口限定输送平面。转接器还包括具有旋转轴线的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带有关于旋转轴线至少分区段地实施成锥形的外轮廓,其中旋转部件可密封地布置在壳体中,其中旋转部件可沿着旋转轴线被轴向驱动地移位并且可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进行布置,其中旋转轴线垂直于输送平面定向,转接器还包括可布置在旋转部件中的贯穿通道,贯穿通道根据旋转部件的旋转位置分别将两个贯穿开口相互连接,以便沿着贯穿通道将输送物料输送通过转接器,转接器还包括在壳体中的用于从壳体自动排出液体的排出开口。

Description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一种清洁这类转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DE 2 104 098 A公开了一种补偿阀。
从文献DE 10 2005 061 432 A1中已知一种带有旋转阀芯的管道转接器,所述管道转接器可在壳体中在输送位置和清洁位置之间移位。阀芯的旋转轴线布置在管道转接器的输送平面中。可以利用冲洗液清洁管道转接器,而不必将阀芯从壳体中取出。转接器允许就地清洁(Cleaning-in-Place,CIP)。由于阀芯在贯穿部和出口之间的布置,导致阀芯的相对较小的锥角度,这导致相对较长构造的阀芯。在较长构造的阀芯和管道转接器的壳体之间产生长间隙,所述长间隙在输送位置的密封可能是有问题的。
文献EP 2 332 869 B1公开了一种输送管道转接器,其带有壳体和可旋转地支承在其中的旋转阀芯。传输管道转接器可实现CIP。为了实现CIP,需要对旋转阀芯和转接器的壳体进行复杂的设计,以确保旋转阀芯和壳体之间的所有方向的周向的冲洗间隙。利用输送管道转接器进行CIP容易出错。
EHEDG指南文件22(《干燥颗粒材料安全处理的一般卫生设计标准》,第二版,2014年3月,(General hygienic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safe processing of dryparticulate material,second edition,March 2014))和文件41(《生产线中用于干颗粒材料的转向阀的卫生工程》,2011年8月,(Hygienic engineering of diverter valves inprocess line for dry particulate material,August 2011))中描述了卫生条件下散装物料输送的设计指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确保物料的稳定输送并确保可靠的CIP清洁。
根据本发明地,该目的通过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实现,所述转接器包括:壳体,其带有用于供应或排出所述输送物料的至少三个贯穿开口,其中所述贯穿开口限定输送平面;具有旋转轴线的旋转部件,其带有关于所述旋转轴线至少分区段地实施成锥形的外轮廓,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可密封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旋转部件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线被轴向驱动地移位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进行布置,其中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输送平面定向;布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中的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根据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位置分别将两个贯穿开口相互连接,以便沿着所述贯穿通道将所述输送物料输送通过所述转接器,以及在所述壳体中的用于从所述壳体自动排出液体的排出开口。
根据本发明地,该目的通过用于清洁前述转接器的方法来实现,其包括以下方法步骤:结束输送物料的输送;开始清洁;沿着所述旋转轴线从所述壳体中轴向所述抽出旋转部件;通过所述贯穿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引入清洁液;在供应所述清洁液期间,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移动所述旋转部件;结束所述清洁液的供应;从所述转接器上移除所述清洁液;通过引入热气来干燥所述转接器;结束干燥过程;继续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
根据本发明地,已经认识到,对于带有实施成至少分部段锥形的旋转部件的转接器,通过旋转部件沿着其在壳体中的旋转轴线进行轴向移位,可以在旋转部件和壳体之间产生限定的冲洗间隙。例如,旋转部件沿着旋转轴线轴向移位大约10mm形成足够大的冲洗间隙。冲洗间隙定义为壳体的内侧到旋转部件的外侧之间的垂直间距。旋转部件的外侧可以通过旋转部件的外轮廓或在其上突出的密封元件限定。通过旋转部件的轴向移位,可以使转接器在输送位置和清洁位置之间的移位。
尤其是如此设定冲洗间隙,使得确保所供应的冲洗液润湿并冲洗、即清洁壳体内腔和旋转部件的所有区域。额外地,转接器具有在壳体中的排出开口,使得清洁液可以尤其是由于重力而自动地从壳体中流出。该转接器符合CIP的要求。通过主动产生冲洗间隙确保了可靠的清洁。冲洗间隙可以设定在0.5mm至4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1.0mm至3.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1.5mm至2.0mm的范围内。冲洗间隙足够大,以确保无故障冲洗和清洁转接器。排除了由于不充分的和/或不受控制的被阻塞的冲洗间隙引起的故障。壳体具有用于供应或排出被输送物料的至少三个贯穿开口,其中贯穿开口限定输送平面。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线垂直于输送平面定向。这使得可以一方面将旋转部件的旋转、另一方面将旋转部件的轴向移位分配到两个单独的驱动装置上。这两个驱动装置可以沿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相对置地布置在旋转部件上。由此,可以分离驱动装置的功能。此外,可以将旋转部件关于旋转轴线支承在两侧。由此,尤其是更精确地改善了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的导引。这使得尤其可以在0.01mm至0.5mm的输送位置中设定旋转部件和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与根据DE 10 2005061 432 A1的、在其中阀芯的驱动轴线位于输送平面中的管道转接器相比,用于实施旋转部件的较大锥角度是可能的。由此得出在壳体中密封旋转部件的优点。
根据一种特定的方案,将旋转部件的沿着旋转轴线至少分部段实施成锥形限制到贯穿通道在其中延伸的部段上。在该设计方案中,旋转部件基本上限制在贯穿通道和邻接的密封区域。尤其是,旋转部件也可以关于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实施成分区段地实施成锥形。旋转部件尤其是实施成扇段状的,其带有关于旋转轴线的开口角度,所述开口角度小于360°,尤其是小于270°,尤其是小于225°,尤其是小于或等于200°。
贯穿开口中的其中一个是进料开口,以便为转接器供应输送物料。至少两个贯穿开口是排出开口,以便沿着一个或另一个排料开口尤其是选择性地排出输送物料。尤其是,设置恰好一个进料开口,所述排料开口选择性地可借助旋转部件中的贯穿通道于恰好两个排料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在此版本中,转化器是分配转化器。
或者,根据本发明的转接器也可以用作综合转接器。在综合转接器中,至少两个贯穿开口用作进料开口,以便为转接器供应输送物料。尤其是,设置恰好一个排料开口,所述排料开口选择性地可借助旋转部件中的贯穿通道于恰好两个排料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接。
尤其是,为了确定通过转接器的输送路径,旋转部件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驱动地布置在壳体中。旋转部件具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根据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位置将至少一个进料开口与出料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用于根据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位置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贯穿通道沿贯穿通道纵向轴线延伸,所述贯穿通道纵向轴线尤其是直的并且尤其是垂直于旋转轴线地定向。贯穿通道具有两个布置在旋转部件的锥形外轮廓上的贯穿通道开口。贯穿通道开口分别尤其是具有封闭的外轮廓。壳体几何形状尤其没有尖锐的过渡部。在金属铸造工艺中的壳体的制造尤其是相对于DE 10 2005 061 432 A1被简化。不希望的孔成型的风险降低。旋转部件和壳体盖可以有利地由半成品制成。由此减少了不希望的毛孔的风险。尤其是可以旋转由圆形材料制成的旋转部件,其中尤其是通向轴向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的连接轴在端侧上牢固地连接到圆形材料上。尤其是,连接轴焊接到旋转部件上。尤其是,连接轴的自由端插入旋转部件上的端侧凹处中,并且随后焊接、即焊入。壳体盖可以例如由厚板制成。旋转部件和壳体盖尤其适合于转接器的卫生应用,这是因为避免了可能产品沉淀并且可能导致污染的裂缝和空腔。改善了转接器的卫生条件。有利的是,排出开口不依赖于转接器沿输送设备中的输送线的相应安装位置地分别布置在壳体的最低点处。由此,可靠地确保了冲洗液的自动排出。还可以想到的是,在壳体上设置多个排出开口,以便尤其是不依赖于转接器的沿着输送线的安装位置地提供至少一个排出开口,经由所述排出开口确保清洗液的自动排出。排出开口的横截面积为贯穿开口的相应横截面积的0.01至0.5倍,尤其是贯穿开口的相应横截面积的0.02至0.45倍,尤其是0.05至0.4倍。
旋转部件可具有凹部和/或模孔,所述凹部和/或模孔不与贯穿通道连接。凹部和/或模孔尤其平行于旋转轴线d定向,也就是说,凹部和/或模孔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尤其是平行于旋转轴线。凹部和/或模孔可具有圆形、肾形、新月形、圆弧形或椭圆形的轮廓。模孔和/或凹部的轮廓限定在垂直于延伸方向定向、尤其是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尤其是,沿着模孔方向的凹部和/或模孔的轮廓是恒定的。凹部和/或模孔也可以是锥形或双锥形的。双锥形构造基本上是沙漏形的,从而使得模孔的横截面面积朝向旋转部件的端侧增加,以便改善清洁流体的排出。在双锥形的实施方案中,清洁液的排出得到改善。凹部和/或模孔改善了转接器的盖区域的冲洗。由于设置了凹部和/或模孔,旋转部件的质量减小。
可以设置轴向驱动装置,以便允许旋转部件沿着旋转轴线的轴向移位。由此,旋转部件可以直接在壳体中轴向移位。基于旋转部件和壳体的锥度,直接产生冲洗间隙。借助轴向驱动装置,用于输送位置的旋转部件可以以限定的压力压入壳体中。轴向驱动装置尤其是带有气缸的气动驱动装置。轴向的调节路径由气缸的行程产生。由气缸的行程和锥角度产生清洁位置中的冲洗间隙的宽度。气动驱动装置被实施成简单且经济实惠的。原则上,也可以想到其他驱动装置,尤其是电动机或液压驱动装置。
为了改善转接器的运行,轴向作用的气动缸也可以设有三个不同的目标位置。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可用于旋转转接器,而不会在旋转部件和壳体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在清洁时,当旋转部件前后移动时,中间位置也可用于产生冲洗液的额外运动。
可以设置旋转驱动装置,以便允许旋转部件在壳体中立即实现可旋转驱动的移位。旋转驱动装置尤其实施成气动驱动装置。原则上,也可以想到其他驱动装置,尤其是电动机或液压驱动装置。
在清洁转接器期间,旋转驱动装置可用于移动冲洗液。对于电动机或液压驱动装置,旋转部件可以连续旋转360°并在冲洗间隙中产生均匀的运动。对于气动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部件可以来回摆动,以便在冲洗间隙中产生额外的运动。
特别有利的是,轴向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被实施成分开的。可以将两个驱动装置布置在壳体的相对置的端侧上。轴向驱动装置尤其布置在带有壳体的较大端面的端侧上。通过驱动装置的分开生产和布置,转接器的结构得以简化。降低了装配成本和制造成本。在清洁和/或接通转接器期间,驱动装置可以相互独立地移动。
尤其有利的是,旋转部件(也称为旋转阀芯)可沿旋转轴线支承在壳体的两侧。由此,提高了导引精度,并且尤其是允许旋转部件的外轮廓与壳体的内轮廓之间产生较小的操作间隙。
排出开口在端侧上布置在壳体上,尤其是位于外部地布置在端面上,排出开口的这种布置确保了液体从壳体中的可靠排放,而不依赖于壳体沿输送线的安装位置。壳体的端面基本上平行于输送平面定向。对于输送平面水平定向的壳体的安装位置,使得清洁液体可以容易地在壳体的端面上排出,所述端面布置在输送平面下方。如果输送平面垂直定向,则排出开口尤其是布置在截锥行的壳体的两个端壁中的较大者上。为了改善清洁液的自动排放,排出开口则尤其布置在端壁的6点钟位置处。有利的是,排出开口具有表面法线,所述表面法线平行于旋转轴线定向。
壳体也可以具有多个排出开口,其中相应于各个安装位置,前述排出开口可布置在壳体的最低点处,以便改善转接器的清洁。
排出开口布置在壳体基体上和/或布置在与所述壳体基体可拆卸地连接的壳体盖上,其中尤其是所述壳体盖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壳体基体的内表面至少部分地向所述排出开口倾斜,排出开口的这种布置使得转接器能够有利地适配转接器沿着输送线的各种安装变型。尤其是,壳体具有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可与其连接的壳体盖。在转接器的运行状态下,即在产品输送期间或在转接器清洁期间,壳体盖与壳体基体连接。壳体盖实施成可从壳体基体上拆下。壳体盖可拆卸地与壳体基体连接。可拆卸连接尤其通过紧固螺钉实现。有利的是,壳体盖的内表面和/或壳体基体的内表面实施成至少局部朝向排出开口倾斜。由此,促进了冲洗液的自动排出。可以在内表面上设置凹槽,以便将冲洗液有针对性地导引到排出开口。排出开口关于旋转轴线布置在端面的边缘区域中。通过使用排出沟槽和/或对内表面进行适当地设计,排出开口可以布置在端面的任何位置上。
壳体盖关于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旋转位置可变地布置在壳体基体上,壳体盖在壳体上的这种可布置性使得,转接器可以灵活地用于不同的安装位置。壳体盖可以关于旋转轴线在不同的旋转位置与壳体基体连接。壳体盖可以根据转接器在壳体基体上的相应安装位置来如此安装,使得排出开口布置在转接器的最低点处,从而确保清洁液的自动排出。由此简化了转接器的构造。可用于转接器的不同安装位置的壳体盖就足够了。尤其是,当在壳体盖上设置恰好一个排出开口就足够了。尤其是,壳体盖法兰连接到壳体基体上,其中法兰连接所需的紧固螺钉尤其是沿法兰均匀地分布。
产品接触的壳体盖密封件可从壳体的内腔自由接近,这种壳体盖密封件对于转接器的CIP是特别有利的。壳体盖密封件是产品接触的,即可从壳体内腔接近产品和冲洗液体。壳体盖密封件无间隙地布置。由此,防止了产品沉积在尤其是壳体基体和壳体盖密封件或壳体盖密封件和壳体盖之间的间隙中,并且防止了尤其是导致细菌生长的产品。
旋转部件的外轮廓的锥角度在5°和80°之间,尤其是10°和40°之间,尤其是15°和25°之间。这种锥角度实现了转接器稳定的运行方式。尤其是,减少了旋转部件在壳体中自锁和/或冷焊的风险。
构造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外轮廓与所述壳体的内轮廓之间的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用于将旋转部件密封在壳体中。径向间隙尤其在0.01mm至0.5mm之间,尤其是在0.02mm至0.5mm之间,尤其是在0.05mm至0.3mm之间,尤其是在0.08mm至0.2mm之间。借助径向间隙将旋转部件密封在壳体中的密封件也称为间隙密封件。
所述旋转部件利用其外轮廓直接贴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轮廓上。替代地,所述旋转部件可以直接贴靠在壳体的内轮廓上。尤其是,旋转部件以锥形外轮廓贴靠在壳体的相应锥形构造的内轮廓上。随后则不存在径向间隙或者径向间隙为0mm。可以想到的是,通过其沿着壳体中的旋转轴线的轴向定位来调节径向间隙和/或根据旋转部件装入壳体中时旋转部件在壳体中的贴靠压力来设定径向间隙。尤其有利的是,壳体和旋转部件的相互贴靠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增加的硬度。在这种情况下,壳体和旋转部件形成硬-软配对。还可以想到壳体和旋转部件的表面被硬化。借助铬层来进行硬化是尤其有利的。
锥形密封元件关于旋转轴线周向地布置在旋转部件上,其中贯穿通道关于旋转轴线布置在所述锥形密封元件之间。这种锥形密封元件确保了旋转部件在壳体中的附加密封。尤其是,O形环用作锥形密封元件。O形环在使用表现稳定,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应用。
替代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关于贯穿通道纵向轴线周向地布置在旋转部件上,这种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用于密封贯穿通道。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尤其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当使用贯穿通道密封元件时,有利的是,旋转部件的外轮廓和壳体的内轮廓之间相对于间隙密封件的径向间隙增大。使用贯穿通道密封元件时的径向间隙为0.2mm至2.0mm,尤其是0.3mm至1.2mm,尤其是0.4mm至0.8mm。
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分别保持在旋转部件的密封凹槽中,尤其是无间隙地压在所述旋转部件的表面上,尤其是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在旋转部件的外轮廓上利用突出区段而突出,其中尤其是贯穿通道密封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密封凹槽中。这种转接器的实施方案确保了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靠且牢固地固定在旋转部件的密封凹槽中。尤其是,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分别夹紧地布置在密封凹槽中。排除了从相应的凹槽中无意地抽出密封通道密封元件。
密封通道密封元件可以形状配合地保持在其中的密封凹槽尤其是燕尾形的。还可以想到的是,随着凹槽深度的增加,凹槽宽度仅在一个方向上增加。有利的是,贯穿通道密封元件也实施成基本上燕尾形的,至少在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利用其布置在密封凹槽内的区段中。也可以想到用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和密封凹槽的其他几何形状。关键的是,密封凹槽中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尤其是在径向方向上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很大程度上填充了密封凹槽的形状。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以实施成三维模制密封件或实施成基本上二维的平面密封件。防止了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意外抽出。贯穿通道密封件在密封凹槽中的布置是可靠的。
突出区段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周向的过渡棱角,所述过渡棱角用于旋转部件的表面和贯穿通道密封元件齐平地过渡。这种贯穿通道密封元件上的过渡棱角确保了旋转部件和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表面的齐平过渡。借助过渡斜面,防止了旋转部件的表面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表面之间的突然过渡。过渡斜面例如实施成直的倾斜表面,但是尤其可以具有凸形的轮廓,所述轮廓尤其是也可以实施成凸球形的、球形的或弯曲的。
除了过渡棱角之外或作为过渡棱角的替代,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包括过渡区段,以便允许旋转部件和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表面的齐平过渡。过渡区段尤其可实施成分区段地是直的,并且尤其是至少分区段地是弯曲的,尤其是分区段地是圆的。
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以布置在特殊成型的O形环槽中,所述O形环槽由密封件完全填充。密封凹槽尤其没有盲区。为了改善密封效果,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可以实施成O形环,所述O形环带有一体模制的密封唇和/或带有特殊成型的密封轮廓。当旋转部件最终位置最大轴向地装入壳体中时,密封唇可以贴靠在壳体上。密封凹槽尤其可以具有倒圆的过渡部和/或在旋转部件表面到密封凹槽的过渡部中的圆形的和直线的区段。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尤其实施成与密封凹槽互补的,其中其密封面利用突出区段从密封凹槽中突出,也就是说从密封凹槽伸出。
有利的是,密封件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于密封凹槽的轮廓,从而使得通过密封件尤其是完全填充密封凹槽。
有利的是,在清洁期间即在引入清洁液期间,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具有的旋转角度大于用于改变旋转部件的位置以便切换贯穿开口的所需旋转角度。
当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具有大于360°的旋转角度时是特别有利的。
尤其有利的是,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同时发生,即发生叠加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这种叠加运动基本上是一种拧紧运动。替代地,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尤其是也可以是分区段地顺序地进行,其中不必限定序列的顺序。关键的是,旋转部件从工作位置转换到清洁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中,贯穿通道限定在两个贯穿开口之间,其中为此,清洁位置会需要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和/或轴向运动。
通过用于清洁前述转接器的方法改善了转接器的清洁。尤其是,可以可靠地切尤其是在转接器的闭合状态下、也就是说带有已装配的壳体盖状态下实施清洁过程。该过程允许CIP。
在供应清洁液期间,旋转部件围绕旋转轴线运动。额外地,旋转部件的轴向运动可以沿着旋转轴线进行。
当通过引入热气体对转接器进行干燥时,转接器可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和/或轴向移动到旋转轴线。
旋转部件在将清洁液引入旋转中心位置期间如此布置,使得旋转部件利用其外轮廓朝向所述至少一个贯穿开口,并且尤其是带有所述贯穿通道的所述旋转部件未布置成与至少一个贯穿开口(3,4,5)对齐。在这种方法中,旋转部件可以有利地布置在旋转中心位置,其中在旋转中心位置中,旋转部件的贯穿通道不与贯穿开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对齐地布置。非对齐的布置方式还包括偏离贯穿通道平面但产生用于转接器的清洁效果的中间位置。
仅在清洁结束时在转接器的干燥之前打开壳体盖中的阀,以便排出剩余的清洁液。这种方法能够有利地对转接器进行干燥。
在旋转部件旋转到中间位置中时,尤其是可以同时冲洗两个贯穿开口,同时旋转部件轴向移位到冲洗位置中。
根据包括旋转部件的另一种方法,改善了转接器的运行方式。由于尤其是锥形构造的区域中旋转部件完全贴靠在壳体内锥体上,实施了高达0mm的径向间隙。这意味着在该设计方案中可以进行无间隙运行。为了使旋转部件旋转,该旋转部件在轴向上略微、例如最多0.1mm地从壳体中缩回。这导致旋转部件的外轮廓与壳体的内轮廓之间的旋转间隙为0.2mm至2mm。关键的是,旋转间隙最小,然而恰好如此大小地选择旋转间隙,使得旋转部件可在壳体中旋转。旋转间隙越小,产品可以例如在产品输送中越少地渗透到间隙中。然而,在较小的转动间隙的情况下这样的风险也在增加,即在旋转期间已经沉积在壳体中的产品称为机械阻力并产生摩擦热。在确定旋转间隙时,必须考虑可能的产品沉淀、驱动力和操作安全性。
在第三位置中,旋转部件被轴向拉入冲洗位置中例如最多40mm。由此产生了间隙宽度为0.15mm至3.0mm的冲洗间隙。为此,尤其实施成圆柱形的轴向驱动装置容纳三个必须接近的限定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示出了:
图1是三通转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带有水平的贯穿方向和向下的排出部的转接器的安装情况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是对应于图2的、带有水平的贯穿方向和向上的排出部的示图,
图4是对应于图2的、带有垂直的贯穿方向和向上的排出部的示图,
图5是对应于图2的、带有垂直的贯穿方向和斜向下的排出部的转接器示图,
图6是图1中的转接器的分解图,
图7是根据图1的、带有局部切割的壳体的转接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8是根据图1中箭头VIII所示的转接器的示图,
图9是按照图1中的剖面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其带有处于排出布置中的转接器,
图10对应于图9的处于贯穿布置中的转接器,
图11是处于贯穿布置中的转接器的关于输送方向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处于冲洗布置中的转接器的关于输送方向的横向剖视图,
图13是对应于图11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剖视图,所述转接器带有用于调节冲洗布置的间隔件,
图14是对应于图11的、根据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旋转部件具有贯穿通道密封元件,
图15是根据图14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放大细节图,
图16是根据图14的转接器的旋转部件的透视图,
图17是对应于图11的、根据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旋转部件利用其外轮廓直接贴靠在壳体的内轮廓上,
图18对应于图2的、带有处于旋转中间位置的旋转部件的转接器,以便在CIP冲洗位置以较大的轴向间隙进行清洁,
图19是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侧视图,其中排出开口布置在壳体基体上,
图20是对应于图11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剖视图,所述转接器具有两个排出开口和一个带有模孔的旋转部件,
图21是根据图20的旋转部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图20的转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23是对应于图21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部件的示图,所述旋转部件具有肾形的模孔,
图24是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部件的剖视图,所述旋转部件具有双锥形的模孔,
图25是对应于图23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部件的示图,所述旋转部件作为扇形段构件,
图26是根据图25的旋转部件的剖视图,
图27是图25中根据箭头XXVII所示的旋转部件的视图,
图28是对应于图10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示图,所述转接器具有以其他构造方式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
图29是根据图28的转接器的密封凹槽的放大剖视图,
图30是根据图29的、带有插入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31是对应于图30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示图,
图32是对应于图20的、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的放大剖视图,所述转接器具有位于排出开口处的阀体,以及
图33-35用于排出开口的阀体的其他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2中所示的转接器1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输送物料例如是散装物料,尤其是颗粒和/或粉末状的材料,例如塑料颗粒或颗粒状和/或粉末状的食品。尤其是气动地输送散装物料。输送物料也可以是糊状物质和/或液体,即流体。
转接器1实施成三通转接器。转接器1具有壳体2,在壳体2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开口3、第二贯穿开口4和第三贯穿开口5。贯穿开口3、4、5用于供应和/或排出输送物料。贯穿开口3、4、5,尤其是贯穿开口3、4、5的中心线限定了输送平面。
在壳体2中布置有旋转部件6。旋转部件6具有旋转轴线7,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输送平面定向。旋转部件6沿着旋转轴线7可轴向移位地布置在壳体2中。通过确定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的轴向位置来对旋转部件6的外轮廓9和壳体2的内轮廓17之间进行初始间隙调整。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利用螺纹套筒32来进行该间隙调整,经由所述螺纹套筒32,例如借助在壳体2之外的工具能够无极地、即连续地对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进行轴向调节。旋转部件6围绕旋转轴线7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2中。
旋转部件6具有贯穿通道8。旋转部件6尤其是可布置在图9中示出的出口布置中,其中所述第一贯穿开口3经由贯穿通道8与第三贯穿开口5直接连接。
在出口布置中,第二贯穿开口4通过旋转部件6密封。因此,三通转接器1使得,在出口布置中,贯穿开口3、5彼此连接,以便沿输出方向41输送材料,并且通过旋转部件6切断贯穿开口4。
相应地,图10示出了贯穿布置,其中第一贯穿开口3经由贯穿通道8与第二贯穿开口4彼此连接,以便沿贯穿方向42输送材料。在第一贯穿开口3和第二贯穿开口4之间,贯穿方向42实施成直线的。第一贯穿开口3和第二贯穿开口4基本上彼此对置地、尤其是在直径上彼此对置地布置在壳体2上。第三贯穿开口5通过旋转部件6密封。关于第一贯穿开口3与第二贯穿开口4的贯穿方向42,输出方向41从第一贯穿开口3到第三贯穿开口5以排出角度β弯折。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排出角度β为45°。有利的是,当排出角度β处于30°至90°之间,尤其是40°至60°之间,并且尤其是42°至50°之间。
旋转部件6关于其旋转轴线7基本上实施成截头圆锥,即,沿旋转轴线7至少分区段地具有实施成锥形的外轮廓9。如图6所示,旋转轴线是爆炸轴线。贯穿通道8垂直于旋转轴线7定向。贯穿通道关于旋转轴线7偏心地布置在旋转部件6上。
通过较大的端面10和较小的端面11来限制旋转部件6的截头圆锥几何形状。端面10、11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分别垂直于旋转轴线7定向,并且实施成平坦的。端面10、11分别也可以分别成型为凸形的并且尤其是至少分区段地倾斜和/或弯曲。
在较大的端面10处,轴向驱动轴12固定在旋转部件6上。通过在壳体盖14的第一开口13从壳体2中引出的轴向驱动轴12经由联轴器47与轴向驱动装置15连接。轴向驱动装置15实施成气动驱动装置,尤其是气动缸,尤其是升程驱动装置。轴向驱动装置15也可以实施成电动机或液压缸。轴向驱动装置15允许旋转部件6在壳体2沿着旋转轴线7进行被驱动的轴向移位。轴向驱动装置15可以实施成具有一个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使得可以在壳体2中的旋转部件6沿旋转轴线7移位到轴向中间位置。在壳体2中的旋转部件6的轴向中间位置时,可以利用0.01至0.5mm的小间隙运行和/或旋转转接器1。联轴器47允许在轴向驱动装置15和轴向驱动轴12之间沿旋转轴线7的轴向方向指向的连接,以传递轴向力。关于旋转轴线7,联轴器47被实施成无扭矩的。旋转部件6的旋转运动通过联轴器47不传递到轴向驱动装置15上。为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联轴器47实施成套筒形的,所述联轴器具有朝向轴向驱动轴12的径向向内指向的环形轴环48。在旋转轴线7的轴向方向上,环形轴环48后切轴向驱动轴12的环形盘区段49。环形盘区段49可旋转地布置在联轴器47的套筒区段中。环形盘区段49一体地成型在轴向驱动轴12上并且布置在轴向驱动轴12的端侧上。
两个锥形密封元件16设置在旋转部件6上,所述锥形密封元件关于旋转轴线7被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旋转部件6上。锥形密封元件16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分别实施成O形环。锥形密封元件16用于密封锥形表面,即密封壳体2的相应内轮廓17上的锥形的外轮廓9。
锥形密封元件16分别与较大的端面10和较小的端面11相邻地布置。尤其是,贯穿通道8沿两个锥形密封元件16之间的旋转轴线7布置。
在较小的端面11处,旋转驱动轴18被固定在旋转部件6上,所述旋转部件可以通过在壳体底部20中的第二开口19被引出,所述壳体底部尤其是实施成与壳体基体21一体的。旋转驱动轴18至少分区段地沿着旋转轴线7具有扭矩传递区段22,所述扭矩传递区段22在垂直于旋转轴线7的平面中实施成非圆的,并且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外部方形几何形状。利用扭矩传递区段22,旋转驱动轴18可以以扭矩传递方式与旋转驱动装置23耦连。借助旋转驱动装置23,在壳体2中的旋转部件6可关于旋转轴线7被旋转驱动。旋转驱动装置23实施成气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23也可以实施成电动机、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旋转驱动装置23使得旋转部件6能够在根据图9的排出布置和根据图10的贯通布置之间旋转。
在壳体2中,尤其是在配属于贯穿开口3、4、5的连接支承件28中设置袋状的凹处45。凹处45分别与旋转部件6的贯穿通道8中的相应的自由形状表面46配合。袋状的凹处45关于纵向中心平面50不对称地构造在壳体2中,所述纵向中心平面通过贯通开口3、4、5的轴线36、52张紧。纵向中心平面50对应于根据图9和10的图面。尤其地,在根据图9的输出布置中,而且在根据图10的贯通布置中,在贯通通道8处的过渡部实施成没有边缘的,即无冲击的。通过连接支承件28和贯通通道8中的轮廓的适配来避免几何冲击。关于避免几何冲击,参考DE 39 22 240C2。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在壳体盖14上设置有排出开口24,排水弯管25固定在排出开口24上。排出弯管25尤其焊接到壳体盖14上。排出弯管25形成排出管路的一部分。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排出开口24集成到壳体盖14中。壳体盖14具有倾斜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实施成朝向排出开口24倾斜。壳体盖14的内表面实施成向外倾斜。排出开口24关于旋转轴线7、尤其是最大地径向间隔地布置。排出开口24在水平安装位置被布置在转接器1的壳体2的最低点,在所述水平安装位置中,所述壳体盖14垂直定向。通过排出开口24和排出弯管25,液体可以由于重力自动从壳体2的内腔中排出。
壳体盖14可以在围绕旋转轴线7的不同的旋转位置与壳体基体旋紧,在壳体盖上恰好设置一个排出开口24就足够了。根据开关1的安装位置,壳体盖14可以如此拧紧在壳体基体21上,使得排出开口24形成壳体2的最低点。
壳体盖14借助个紧固螺钉26拧紧在壳体基体21上。壳体盖14借助周向的环形密封件27密封地布置在壳体基体21上。环形密封件27是壳体盖密封件。环形密封件27可从转接器1的壳体2的内腔自由接近。环形密封件27实施成与产品接触的。环形密封件27允许壳体2的湿式清洁,而不必为此打开壳体2。转接器1可以在关闭状态下液体地进行清洁。转接器1能够在地点卫生要求的清洁下进行液体清洁。
关于旋转轴线7,旋转部件6的外轮廓9实施成带有锥角度κ。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锥角度κ是20°。有利的是,锥角度κ在5°至80°之间,尤其是在10°至40°之间,尤其是15°至25°之间。
为了简化和改进输送管路到壳体2上的联接,在贯通开口3、4、5上实施分别一体地成型在壳体基体21上的连接支承件28。相应有利地,管座29可以借助产品接触的凸缘密封件30密封地凸缘连接到连接支承件28上。通过管座29,提供标准化连接接口,以将开关1集成到输送设备中。管座29可以容易地拧紧壳体上。这使得可以通过适当选择管座29来使转接器1适配到所需的管道横截面和输送设备的法兰连接上。转接器可以灵活、轻松地集成到现有的输送装置中。
下面对具有间隙密封件的转接器1的功能进行更详细地阐述。
为了沿着贯穿方向42或输出方向41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首先将旋转部件6密封地布置在壳体2中。对于在壳体2中的旋转部件6的密封布置,所述旋转部件6借助轴向驱动装置15沿旋转轴线7被压到壳体2中,直至旋转部件6利用限定的径向间隙布置在壳体2中的外轮廓9和内轮廓17之间。径向间隙尤其是在0.01mm至0.5mm之间,尤其是0.02mm至0.5mm之间,尤其是0.05至0.3mm之间,并且尤其是0.08mm至0.2mm之间。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旋转部件6借助壳体2中的锥形密封元件16密封。旋转部件6处于也称为输送布置的输送位置。间隙密封件也可以在没有锥形密封元件16的情况下实施。经由互连的贯穿开口3、5或4、5沿着贯穿通道8的材料输送可以密封地进行。为了使材料输送路径从贯穿方向42改变到输出方向41或者相反地改变,所述旋转部件6借助旋转驱动装置23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旋转部件6和旋转轴线7的旋转可以在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的输送布置中进行。在密封布置中,旋转部件6可在壳体2中围绕旋转轴线7旋转。为了简化旋转部件6的旋转,在旋转运动之前,旋转部件6沿着壳体2中的旋转轴线7可从密封布置中被抽出,即朝向轴向驱动装置15移位。
对于转接器1的清洁,首先尤其是经由与转接器1连接的沿贯穿方向42和输出方向41对贯穿通道8进行冲洗,其中所述旋转部件6尤其是保持在输送位置中。随后,旋转部件6沿着壳体2中的旋转轴线7轴向移位到壳体盖14。在图12中示出了转接器1的冲洗布置。为此,壳体2具有自由空间44,旋转部件6可以利用较大端面10移入到所述自由空间44中。在旋转部件6的轴向移位期间,壳体2保持关闭。对于转化器1的清洁,尤其是对于旋转部件6和壳体基体20和壳体盖14的内表面的冲洗,不必要打开壳体2。
通过轴向移位,外轮廓9和内轮廓17之间的径向间隙增大。在根据图12的转接器1的清洁布置或冲洗布置中,所述清洁间隙31具有大约1.5mm至2.0mm的尺寸。有利的是,清洁间隙31具有0.5mm至4mm的尺寸,尤其是1.0mm至3.0mm的尺寸。
清洁间隙31也称为冲洗间隙。清洁间隙31使得例如经由贯穿开口3、4、5供应到壳体2中的清洗液也可以利用液体润湿转动的部件6的外轮廓9、壳体2的内轮廓17的表面部和壳体盖14的内表面。壳体2的整个内腔、尤其是外轮廓9和内轮廓17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清洁液进行冲洗。根据图12的清洁布置也称为冲洗布置。
这使得可以去除转接器中的沉积物和偶然进入的污染物。由于重力,清洁液可以通过布置在壳体2的最低点处的排出开口24自动地离开壳体2。
图12示出了处于安装位置的转接器1,其中壳体盖14垂直定向。在图12所示的布置方式中,贯穿方向42水平定向。输出方向41指向斜下方。输送平面垂直定向。该布置方式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
带有水平的贯穿方向42和输出方向41的安装位置原则上也可能是斜向上的,如图3所示。在这种布置方式中,输送平面垂直定向。相应地,壳体盖14垂直定向。
其中带有斜向上(参见图4)或斜向上(参见图5的输出方向41的贯穿方向42垂直定向,这种安装情况也是可能的。在两种情况下,输送平面都是垂直定向的。在两种情况下,壳体盖14垂直定向。
当壳体盖14水平定向时,也可以使用该转接器。有利的是,在水平安装位置中的壳体盖14布置在壳体2的上侧上。尤其是为了保养和/或清洁目的,简化了旋转部件6的移除。原则上,也可以设想壳体盖14水平定向并且布置在壳体2的下侧上的布置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转接器,安装位置和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的密封类型是相互独立的。旋转部件相对于壳体的任何密封类型可用于任何安装位置。
图13示出了转接器1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中借助间隔件33进行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的轴向调节。由此,清楚地限定了旋转部件6在壳体2中的定位。
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4更详细地阐述带有贯穿通道8上的密封件的转接器1的布置和功能。
对于转接器1的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贯通通道8的基本上环形的开口在旋转部件34上分别具有周向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关于贯穿通道纵轴36,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周向地布置在旋转部件34的外轮廓9上。旋转部件34在壳体2中的布置并且尤其是定位此外基本上不变。与前一种实施方式相比的本质区别在于,旋转部件34的外轮廓9与壳体2的内轮廓17之间的密封间隙增大了。径向间隙尤其是在0.1mm至2.0mm之间,尤其是0.2mm至2.0mm之间,尤其是在0.3mm至1.2mm之间,尤其是在0.4mm至0.8mm之间,为了确保旋转部件34的旋转,旋转部件34可轴向沿纵向轴线7至少局部地从壳体2中拉动。优选地,旋转部件34在壳体2中的输送位置中旋转。
如在间隙密封件的先前实施方式中那样,旋转部件34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2中。为了使旋转部件34围绕旋转轴线7旋转,不需要使旋转部件34在壳体2中轴向移位。
尤其是在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执行,使得周向的密封凹槽37基本上是燕尾形或梯形的,即凹槽宽度b随着槽深度t的提高而增加。燕尾形或梯形的轮廓可以在角度区域中倒圆。尤其可以想到的是,仅单个或所有角度区域是圆形的。其中的燕尾形或梯形的轮廓的侧面角度尤其是大于45°,尤其是大于60°,尤其是大于75°,尤其是大于80°,尤其是大于85°,并且尤其是大于88°。在任何情况下,侧面角度都小于90°。90°的侧面角度则意味着密封凹槽37的矩形轮廓。
在深度方向上,凹槽宽度b至少在宽度方向上增大。由此,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可靠地保持在凹槽37中。尤其是,旋转部件34的表面38的区域中的凹槽宽度小于初始状态下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宽度。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在表面38上的凹槽37中预紧并沿凹槽宽度方向夹紧地布置。
为了改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在凹槽37中的保持,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宽度也可随着凹槽深度t的增加而增加。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布置在凹槽37内的区段的轮廓基本上是也燕尾形的,其中尤其是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宽度增大。尤其是,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布置在的凹槽37的区段的轮廓被实施成与槽横截面基本相同。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最大宽度优选大于凹槽37的旋转部件34的表面38的开口。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尤其是完全填充凹槽37。贯通通道密封元件35无间隙和无盲区地布置在凹槽37中。凹槽37的整个表面被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覆盖。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在整个表面上贴靠在凹槽37的内面上。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由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在旋转部件34的表面38上从凹槽37中突出。由此,改善了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密封效果。相对于表面38的突出部D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尤其是在0.5mm和1.0mm之间。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从凹槽37中突出的突出区段具有侧向的过渡棱角39。过渡棱角39改善了旋转部件34处的密封效果。过渡棱角39使得从旋转部件34的表面38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表面43能够连续过渡。
为了利用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冲洗转接器1,旋转部件34如前一种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壳体2轴向移位,直至存在冲洗间隙。由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在旋转部件34的外轮廓9上突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冲洗间隙被定义为壳体2的内轮廓17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之间的间距。对于该实施方式,如此定义的冲洗间隙与带有间隙密封件的转接器1的冲洗间隙相同。
通过排出开口24,冲洗水可以从转接器1的壳体2中逸出。
下面参照图17阐述没有径向间隙的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布置和功能。
在转接器1的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旋转部件40被实施成没有密封元件。旋转部件40在壳体2中的密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旋转部件40利用锥形外轮廓9直接贴靠在壳体2的锥形内轮廓17上。人们说,旋转部件40相对于壳体2设置成模块状。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没有设置径向间隙,或者径向间隙为0mm。对于该实施方式,有利的是,相互贴靠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特定的表面处理并且尤其是具有表面光洁度,尤其是具有特定的表面硬度。还可以为两个部件即壳体2和旋转部件40的表面设有硬化层。如果表面具有铬层作为硬化层是有利的。有利的是,仅旋转部件40的表面被实施带有铬层。
可以想到的是,除了在旋转部件40的外轮廓上的模块状布置,还可以设置O形环形式的锥形密封元件16。
为了旋转转接器,其中旋转部件40在壳体中设置成模块状,需要将旋转部件40从壳体2移除。这可以通过例如十分之几毫米到几毫米的相对小的轴向调节来完成。可以通过无压地接通气动的升程驱动装置、即轴向驱动装置15来实现旋转部件40的较小的轴向调节。借助未示出的盘簧(其被预紧地安装),旋转部件40从壳体2的锥形内轮廓17中取走。
在旋转部件40被取走的布置方式中,该旋转部件40可以例如在贯通布置和排出布置之间旋转。
而在该布置方式中,旋转部件40也可围绕旋转轴线7旋转,并且还刮掉和分散可能的产品沉积。对于原本的冲洗,旋转部件40被进一步沿着旋转轴线7从壳体2中被抽出,直至形成一个更大的、限定的冲洗间隙。
通过激活即致动轴向驱动装置15,通过轴向驱动装置15进行进一步的轴向调节。
代替预紧的盘簧,也可以使用两个串联连接的气缸作为轴向驱动装置15。
旋转部件40的轴向移位也可以单级地进行,其中在无压地接通轴向驱动装置15时,尤其是省去了泄压元件。随后在最大轴向移位状态下、即在冲洗布置中进行旋转构件40的旋转和清洁。
下面根据图18更详细地阐述功能、尤其是转接器的冲洗。根据图18,旋转部件40处于轴向移位状态。此外,旋转部件围绕纵向轴线7旋转,既不处于贯穿布置也不处于排出布置中,而是处于冲洗旋转位置,其中贯通通道8不朝向贯穿开口3、4、5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第一贯穿开口3和与其连接的管区段被旋转部件40很大程度上被阻挡。基于间隙而被压入侧盖区域中的冲洗水集中流动经过该侧盖区域。冲洗水随后通过其他空隙冲洗入到排出的管路区段之一中,所述管路区段与贯穿开口4和/或5连接。有利的是,转接器1的旋转驱动装置23允许旋转部件40的冲洗位置具有第三中心位置。
此外,清洗液24可以在排出开口处离开,以便更好地冲洗壳体2和旋转部件6之间的或盖14和旋转部件6之间的侧面区域。
在清洁过程结束时,冲洗水通过排出开口24排出。
为了对转接器进行干燥、尤其是旋转部件40,旋转驱动装置23可以移动到图18所示的中间位置。为了加快干燥过程中,旋转部件还可以轴向移动,从而产生充分的流体湍流,尤其是为了可靠地对转接器进行干燥1和旋转部件40的所有区域并且将更大量的冲洗水从可能的盲区移除。
下面参照图19来阐述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布置和功能,其中所述排出开口24布置在壳体底部20上。该转接器1能够应用在安装位置中,在所述安装位置中,壳体盖14实施成水平的并且布置在壳体2的上侧上。在这种布置方式中,壳体底部20,并且尤其是径向布置在外侧的排出开口24形成壳体2的最低点在,从而使得清洗液,如上所述,出于重力能够从壳体2自动排出,而不需要壳体2的开口。
如在图19中所示,壳体底部20实施成朝向排出开口24倾斜的。排出开口24关于旋转轴线7如此具有径向间距,使得排出开口布置在壳体底部20的外周的区域中。也可以想到,在壳体底部20上布置具有较小径向间距的排出开口24。
可以想到的是,壳体底部20实施成平坦的。可以想到的是,在壳体底部20中集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根据图19中的剖视图实施成大致V形或U形的,并且实施成具有朝向排出开口24的斜面。由此,可以将冲洗液有针对性地且可靠地排放到排出开口24。壳体底部20的形状尤其依赖于转接器1的安装位置。
下面参考图20至22阐述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转接器53与先前的转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壳体54上设置第二排出开口55,并且在旋转部件40上设置有模孔57。还可以实施仅具有一个排出开口24和旋转部件40中的模孔57的转接器53。转接器53也可以实施具有两个排出开口24、55,然而没有模孔57。无论是否模孔57设置在旋转部件40上,都可以设置第二排出开口57。
第二排出开口55布置在壳体54的端侧。第二排出开口55布置在壳体底部20中。第一排出开口24布置在壳体盖14上,尤其是布置在壳体盖14的径向外部区域中。第一排出开口24布置在壳体的最低点处。
旋转部件56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前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部件40,其中额外设置了模孔57。模孔57实施成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在朝向旋转部件56的端面10、11的过渡部处具有棱角58。模孔57具有模孔纵向轴线59,所述模孔纵向轴线平行于转接器53的纵向轴线7定向。模孔57导致旋转部件的质量减小。此外,尤其在侧表面的区域中改善了转接器53的冲洗。关键之处在于,模孔57从旋转部件56的至少一个端侧10、11中延伸。也可以想到的是,替代模孔而设置盲孔状的凹部,所述凹部沿着突出部59的纵向轴线延伸,然而不实施成穿通经过旋转部件56的。
模孔纵向轴线59可以关于纵向轴线7以倾斜角度布置。该倾斜角度可达20°。
模孔纵向轴线59尤其垂直于贯穿通道纵向轴线36定向。贯穿通道纵向轴线36和模孔纵向轴线59如此彼此歪斜地定向,使得贯通通道8和模孔57在旋转部件56中彼此分开地延伸。模孔57与贯穿通道8间隔开地集成在旋转部件56中。贯穿通道8和模孔57不相互连接。模孔57是泄压孔。
在利用液体清洁转接器53期间,模孔57可以改善清洁效果。一旦液体、尤其是水、经由模孔57的侧向排出开口之一离开,旋转部件56的端侧就被更好地冲洗。
下面将参考图23阐述旋转部件6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旋转部件60基本上对应于旋转部件56,其中模孔57被实施成沿圆弧形的长孔形。圆弧关于纵向轴线7的开口角度α根据所示的实施例为90°。开口角度α也可以大于90°或小于90°。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长孔宽度B是较小端面11的半径的一半。长孔宽度B可以选择得更大或更小。有利的是,模孔57尽可能大,以便尽可能多地减小旋转部件60的质量。在模孔57的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到模孔57和贯穿通道8不相交。尽管存在模孔57,仍需要确保旋转部件60的稳定性和刚性。
下面将参考图24阐述旋转部件6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根据前一实施例,旋转部件61基本上对应于旋转部件56。主要区别在于,模孔57被实施成双锥形的。分别从布置在端面10、11上的开口出发,模孔57以模孔锥角度ω逐渐变细。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模孔锥角度ω是1°。模孔锥角度ω也可以选择大于或小于1°。有利的是,模孔57中的模孔锥角度ω促进清洁液从模孔自动排出到端面10、11。
模孔57的双锥形构造是对称的。这意味着模孔57的锥形区段在纵向中心平面50中相交,贯穿通道纵向轴线36也位于所述纵向中心平面中。尤其是,模孔57的锥形区段的两个模孔锥角度ω是相同的。也可以想到的是,模孔57的锥形区段的深度是彼此不同的并且尤其在纵向中心平面50的外部相遇。模孔锥角度ω也可以设定成不同的。
下面将参照图25至图27阐述旋转部件6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相比的主要区别在于,旋转部件62的外轮廓9不是实施成完全锥形的。外轮廓在关于纵向轴线7的开口角度γ上延伸,其中开口角度γ大于180°。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开口角度γ为200°。
旋转部件62对应于锥形的扇形段。旋转部件62的、在图25中不可见的外侧63被实施成平坦的。与外侧63相对的表面局部地拉直。拉直的区段64被实施成平行于外侧63。
下面参考图28至30阐述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对于转接器1,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基本上实施成O形环,所述O形环布置在相应的密封凹槽37中。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和密封凹槽37的轮廓的横截面形状彼此对应,从而使得密封凹槽37通过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完全被填充。避免了盲区。
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具有包括两个过渡棱角39的突出区段,所述过渡棱角39在基本上线形的表面43中相遇。线形表面43形成在壳体2的内轮廓17上的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的接触边缘。
下面将参照图31阐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根据图30的实施方式,贯穿通道密封元件65实施成基本上O形环形的。唯一的区别是,替代突出棱角,突出部具有突出倒圆66,所述突出倒圆示出了实施成通往基本上平坦的表面43的过渡部。由此增加了贯穿通道密封元件65的表面43的区域中与壳体2的内轮廓17的接触面积。
下面参考图32阐述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如转接器在图32中以截取段形式示出的,阀门具有阀体67,所述阀体67实施成气缸盖阀的形式。利用阀门,排出开口24可以暂时被打开和关闭。借助阀门可以控制液体、尤其是清洁液体通过排出开口24流出。为了对转接器进行干燥1的内腔,可以打开阀门,尤其是为了改善空气供应,并且尤其是为了在与排出开口24相邻的区域中改善干燥操作。
阀体67布置在排出开口24上。
阀体67与壳体的内轮廓、尤其是与壳体盖14的内轮廓齐平地终止。避免了尤其是清洁循环中的产品液体和/或清洁液堆积的死角。确保壳体2的内腔被清洁而没有残留物。避免了转接器1的壳体2中的残留物。
阀体67可借助阀体伺服驱动装置68在图32所示的关闭布置和打开布置之间移位。用于阀体67的移位方向横向地并且尤其垂直于壳体2中的壳体盖14定向到。尤其是,用于阀体67的移位方向垂直于排出开口24的平面定向。通过阀体67的移位,排出开口被释放。
阀体67实施带有阀杆69和布置在其端侧上的阀盘70。阀盘70一体地与阀杆69连接。阀盘70在根据图32的关闭布置中密封地布置在排出开口24上。为了密封阀体67,使用阀体密封件71,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所述阀体密封件被实施成排出开口24上的O形环集成在壳体盖14中。阀体密封件71布置成壳体固定的。阀体密封71实施成产品接触的。
下面将参考图33描述转接器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对于该实施方式,阀体67实施成倾斜取向的冲头。用于阀体67的移位方向横向于转接器的纵向轴线7定向。对于阀体67,冲头72沿着移位方向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厚度,尤其是恒定的横截面积。
阀体密封件71布置在冲头72的端侧73的区域中。端面73朝向转接器1的壳体2的内腔。阀体密封件71尤其是布置在冲头72上。随着冲头72的用于关闭和打开排出开口24的移位,阀体密封件71也进行移位。阀体密封件71不是壳体固定地、而是阀体固定地被安装。
下面将参考图34阐述带有阀体的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阀体67对应于带有成型成锥形的头部78的冲头72。头部78的锥度对应于壳体盖14中的排出开口24的锥度。如在前一实施例中那样,阀体密封件71固定在阀体67上、尤其是头部78上。
下面将参考图35阐述带有阀体的转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根据图35的实施方式,阀体67实施带有头部78,所述头部具有朝向壳体2的内腔的前部的锥形区段74。锥形区段74允许在壳体2的壳体盖14中的排出开口24中的密封布置。在锥形区段74的区域中,阀体密封件71可布置在头部78上。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阀体67的移位方向平行于转接器1的纵向轴线7定向。在倾斜角度下,布置排出管路75,所述排出管路用于从转接器1中排出清洁液体。例如未示出的排放旋塞25可以连接到排出管路75上。排出管路75在横向于阀体67的移位方向的方向上从排出开口24分支出来。为了能够一方面尤其是密封贴合阀体67并且另一方面集成排水管路75,在壳体盖14上安装连接体76,尤其是借助周向的焊缝77进行a焊接。连接体76确保了阀体67相对于壳体盖14即排出开口24的被导引的和被精确定位的布置。排出管路75至少分区段地集成到连接体76中。连接体76也用于容纳和保持阀体伺服驱动装置68。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其包括:
a.壳体(2),所述壳体带有用于供应或排出所述输送物料的至少三个贯穿开口(3,4,5),其中所述贯穿开口(3,4,5)限定输送平面,
b.具有旋转轴线(7)的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所述旋转部件带有关于所述旋转轴线(7)至少分区段地实施成锥形的外轮廓(9),其中所述旋转部件(6;34;56;60;61;62)可密封地布置在所述壳体(2)中,其中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线(7)被轴向驱动地移位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进行布置,其中所述旋转轴线(7)垂直于所述输送平面定向,
c.布置在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中的贯穿通道(8),所述贯穿通道根据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的旋转位置分别将两个贯穿开口(3,4,5)相互连接,以便沿着所述贯穿通道(8)将所述输送物料输送通过所述转接器(1;53;54),以及
d.在所述壳体(2)中的用于从所述壳体(2)自动排出液体的排出开口(24,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开口(24,55)在端侧上布置在所述壳体(2)上,尤其是位于外部地布置在端面(14;20)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开口(24,55)布置在壳体基体(21)上和/或布置在与所述壳体基体(21)可拆卸地连接的壳体盖(14)上,其中尤其是所述壳体盖(14)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壳体基体(21)的内表面至少部分地向所述排出开口(24,55)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14)关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7)的旋转位置可变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基体(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产品接触的壳体盖密封件(27),所述壳体盖密封件可从所述壳体(2)的内腔自由接近。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的所述外轮廓(9)的锥角度(κ)在5°和80°之间,尤其是10°和40°之间,尤其是15°和25°之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构造在所述旋转部件(6)的所述外轮廓(9)与所述壳体(2)的内轮廓(17)之间的径向间隙(31),所述径向间隙用于密封所述壳体(2)中的所述旋转部件(6),其中所述径向间隙(31)尤其是在0.01mm和0.5mm之间,尤其是在0.02mm和0.5mm之间,尤其是在0.05mm和0.3mm之间,尤其是在0.08mm和0.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40)利用其外轮廓(9)直接贴靠在所述壳体(2)的内轮廓(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锥形密封元件(16),所述锥形密封元件关于所述旋转轴线(7)周向地布置在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上,其中所述贯穿通道(8)关于所述旋转轴线(7)布置在所述锥形密封元件(1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所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关于贯穿通道纵向轴线(36)周向地布置在所述旋转部件(3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65)分别保持在所述旋转部件(34)的密封凹槽(37)中,尤其是无间隙地压在所述旋转部件(34)的表面(38)上,其特征在于,尤其是所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65)在旋转部件(34)的外轮廓上利用突出区段而突出,其中尤其是所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65)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密封凹槽(37)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区段具有至少一个、尤其是周向的过渡棱角(39),所述过渡棱角用于所述旋转部件(34)的表面和所述贯穿通道密封元件(35;65)齐平地过渡。
13.一种用于清洁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接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结束输送物料的输送,
-开始清洁,
-沿着所述旋转轴线(7)从所述壳体(2)中轴向所述抽出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
-通过所述贯穿开口(3,4,5)中的至少一个引入清洁液,
-在供应所述清洁液期间,围绕所述旋转轴线(7)可旋转地移动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
-结束所述清洁液的供应,
-从所述转接器上移除所述清洁液,
-通过引入热气来干燥所述转接器,
-结束干燥过程,
-继续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在将所述清洁液引入旋转中心位置期间如此布置,使得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利用其外轮廓(9)朝向所述至少一个贯穿开口(3,4,5),并且尤其是带有所述贯穿通道(8)的所述旋转部件(6;34;40;56;60;61;62)未布置成与至少一个贯穿开口(3,4,5)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在清洁结束时在所述转接器(1;53;54)的干燥之前打开所述壳体盖(14、20)中的阀,以便排出剩余的清洁液。
CN201811174798.6A 2017-10-10 2018-10-09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Active CN109654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18031.5 2017-10-10
DE102017218031 2017-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257A true CN109654257A (zh) 2019-04-19
CN109654257B CN109654257B (zh) 2021-07-02

Family

ID=6376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4798.6A Active CN109654257B (zh) 2017-10-10 2018-10-09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4955B2 (zh)
EP (1) EP3470352B1 (zh)
CN (1) CN109654257B (zh)
DE (1) DE102018217035A1 (zh)
DK (1) DK3470352T3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206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阀芯控制方法、混水阀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6413A (zh) * 2019-09-10 2022-06-10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垫片、流体流控制阀和清洁这样的阀的方法
CN117886126A (zh) * 2024-03-18 2024-04-16 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物料定量气力输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95508B1 (de) * 2019-09-20 2023-06-07 Sesotec GmbH Materialweiche und trennvorrichtung
US11913560B2 (en) 2019-10-03 2024-02-27 Process Innovation—Food Safety, Llc Full-flow sanitary valve
EP4025813A4 (en) * 2019-10-03 2023-10-18 Flowtrend, Inc. SANITARY FULL FLOW VALVE
CN111779911B (zh) * 2020-05-22 2021-11-09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 一种高温液态金属自动控制换向阀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5796C (de) * 1918-01-31 1922-07-03 William Oran Renkin Umschalthahn bei Luftfoerderanlagen fuer Schuettgut, insbesondere Staubkohle
US1725337A (en) * 1928-05-03 1929-08-20 White Eagle Oil And Refining C Valve
FR1592242A (zh) * 1968-10-31 1970-05-11
EP0994050A1 (en) * 1998-10-14 2000-04-19 OCRIM S.p.A. Val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verting the flow of solid materials
DE10219989B3 (de) * 2002-05-03 2004-01-15 Motan Materials Handling Gmbh Rohrweiche für pneumatisch zu fördernde Schüttgüter und Dichtungsanordnungen
CN106659879A (zh) * 2014-09-10 2017-05-10 赛拓365公司 用于多种药物流体的施用的阀
CN107073253A (zh) * 2014-09-10 2017-08-18 赛拓365公司 用于药物流体施用的阀以及用于控制该阀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143A (en) * 1906-11-24 1907-08-06 John B Duffy Blow-off cock for steam-boilers.
US1981611A (en) * 1934-06-15 1934-11-20 Cappa Thomas Combined cleaner and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US2123655A (en) * 1934-11-17 1938-07-12 Wellington H Mcdougal Stop and waste valve
US3720233A (en) 1970-09-17 1973-03-13 Flair Mfg Corp Combination purge and regulating valve
US3687416A (en) * 1970-11-30 1972-08-29 Frank H Mueller Rotary plug valve
US4385746A (en) * 1979-04-18 1983-05-31 Daniel Industries, Inc. Four-way plug valve
US4436280A (en) * 1982-09-30 1984-03-13 Daniel Industries, Inc. Valve actuator mechanism for lift-turn type valves
DE3922240C2 (de) 1989-07-06 1999-04-29 Avt Anlagen Verfahrenstech Drehschieberweiche
DE10324321A1 (de) * 2003-05-27 2004-12-23 Putzmeister Ag Transportrohr für Dickstoffe
DE102005061432A1 (de) 2005-12-22 2007-07-05 Coperion Waeschle Gmbh & Co. Kg Rohrweiche
DE102009057650A1 (de) 2009-12-09 2011-06-16 GESRA Gerätebau GmbH Förderrohrweich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5796C (de) * 1918-01-31 1922-07-03 William Oran Renkin Umschalthahn bei Luftfoerderanlagen fuer Schuettgut, insbesondere Staubkohle
US1725337A (en) * 1928-05-03 1929-08-20 White Eagle Oil And Refining C Valve
FR1592242A (zh) * 1968-10-31 1970-05-11
EP0994050A1 (en) * 1998-10-14 2000-04-19 OCRIM S.p.A. Valve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verting the flow of solid materials
DE10219989B3 (de) * 2002-05-03 2004-01-15 Motan Materials Handling Gmbh Rohrweiche für pneumatisch zu fördernde Schüttgüter und Dichtungsanordnungen
CN106659879A (zh) * 2014-09-10 2017-05-10 赛拓365公司 用于多种药物流体的施用的阀
CN107073253A (zh) * 2014-09-10 2017-08-18 赛拓365公司 用于药物流体施用的阀以及用于控制该阀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1206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阀芯控制方法、混水阀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16413A (zh) * 2019-09-10 2022-06-10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垫片、流体流控制阀和清洁这样的阀的方法
CN114616413B (zh) * 2019-09-10 2023-10-13 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垫片、流体流控制阀和清洁这样的阀的方法
CN117886126A (zh) * 2024-03-18 2024-04-16 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物料定量气力输送装置
CN117886126B (zh) * 2024-03-18 2024-05-07 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物料定量气力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0352A1 (de) 2019-04-17
US11174955B2 (en) 2021-11-16
US20190107215A1 (en) 2019-04-11
CN109654257B (zh) 2021-07-02
EP3470352B1 (de) 2023-08-09
DE102018217035A1 (de) 2019-04-11
DK3470352T3 (da) 202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4257A (zh) 用于对输送物料进行输送的转接器和清洁该转接器的方法
EP0265128B1 (en) Filling packaging containers
CN104870342B (zh) 用于物料的切换装置
JP5408925B2 (ja) 流路の切換装置
EP1188973A2 (en) Double seat valve
US3918678A (en) Aseptic bulk material storage system and improved aseptic valve therefor
EP3693092B1 (en) Cleaning machine
US6230736B1 (en) Valve, particularly double-seat valve
US11440063B2 (en) Diverter valve for conveying material to be conveyed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diverter valve of this type
JP2017516037A (ja) 流体の貫流量および/または貫流方向を制御または調節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1502105A (ja) 風防清掃システム
JPS6153517B2 (zh)
CA2726068C (en) Piping system for process plants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US6179587B1 (en) Dispensing valve mounted on dispensing pumps
US101249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sing products
KR101935211B1 (ko) 자동 윤활기능을 갖는 돔형 인입밸브를 구비한 공기압 컨베이어
AU2014271246A1 (en) Liner for Gate Valve
JPH10196835A (ja) 自動洗浄用給液バルブ
JP6979199B2 (ja) バルブユニット
CN113558133A (zh) 用于制造和分配液体或半液体食品的机器的搅拌器以及包括该搅拌器的机器
JP5142474B2 (ja) ロータリ型充填装置
CN105378352A (zh) 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JPH1150956A (ja) ピストンポンプ
US11525571B2 (en) Steam injection heater with integrated cleaning mechanism
US20220205446A1 (en) Thick matter pump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thick mat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