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0617B -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 Google Patents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0617B
CN109640617B CN201680088836.9A CN201680088836A CN109640617B CN 109640617 B CN109640617 B CN 109640617B CN 201680088836 A CN201680088836 A CN 201680088836A CN 109640617 B CN109640617 B CN 109640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wing
roller
feed
groove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8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0617A (zh
Inventor
藤森宏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862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55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40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0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0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0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2Seeders with feeding wheels
    • A01C7/123Housings for feed rollers or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2Seeders with feeding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6Seeders with other distributing devices, e.g. brushes, discs, screws or sl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6Seeders with other distributing devices, e.g. brushes, discs, screws or slides
    • A01C7/163Gravity distribu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能够提高播种精度并且能够少量均匀散播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将穿设于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的槽条以卷绕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方式穿设为螺旋状,该螺旋状的槽条从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一端部穿设到该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宽度的中心位置,从左右的另一端部到中心位置也穿设与其对称地构成为相反的螺旋状的相反侧的槽条,将播种送出辊(K)外周的多条送出凹部(3)的槽条排列成V字状的槽。

Description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面的送出凹部的结构,在将作为种子的水稻的稻种播种到插秧机用育苗箱中的育苗用播种机中,上述送出凹部用于将投入到种子料斗中的稻种向铺设在育苗箱中的土壤上每次一定量地准确且即使少量也能够进行播种。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水稻育苗用播种机中,众所周知,有如下播种装置:在架设于左右的框架侧板之间的播种辊的外周面,隔开一定间隔地配设有多个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平行的横向一直线的送出凹部。
另外,除此之外,在同一申请人的申请中的发明中,存在如下发明:以卷绕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面的整周方式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状的送出凹部。
另外,在同一申请人的其他发明中,申请了一种播种送出辊,其通过被分割的多片播种送出辊的重复组合,能够将送出凹部排列成横向一直线或岛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95250号公报
在育苗用播种机中,在使用将送出凹部与辊驱动轴的轴心平行地排列成横向一直线的播种送出辊播种60~80克的少量稻种的情况下,播种后的稻种在育苗箱的土壤表面的配置状态为得到与播种送出辊的横向一直线的凹部平行的线条,该线条与线条之间的间隔宽,结果是播种间隔成为18mm以上。
这样,在少量散播的情况下,通过将播种间隔打开到18mm以上,从而在育苗箱内育苗并作为垫苗,在作为之后阶段的通过插秧机从垫苗中刮取规定株数并栽种到田地中的操作中,在插秧机的栽种爪所通过的垫苗中不存在苗,会产生不刮取苗的部位,由此在栽种时会产生缺株。
通常的插秧机的垫苗的纵向进给间距的调整范围为16~18mm,如果能够以正确的粒数将从横向一直线的送出凹部的每一列送出的稻种的粒数减少到较少的粒数,则能够缩小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间隔,并且能够缩小播种间隔。
但是,目前提供的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中,由于无法减少嵌入到该送出凹部的稻种数量,因此无法减少每一列被送出的稻种粒数,因而无法将送出凹部的间隔缩小到作为苗的纵进给间距的调整范围的16~18mm以下。
因此,无法通过使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间距(间隔)变窄,并且使稻种的播种数为少量来应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良情况。
另外,如图18所示,在将现有的送出凹部排列成横向一直线的播种送出辊中,稻种未以整齐排列的状态并排在送出凹部内,而是以稻种彼此以重叠的状态嵌入,由于重叠方式,被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接触并旋转的后段的旋转刷扫出,结果是,在送出凹部中产生种子脱落的状态的情况较多。
另外,在作为同一申请人的先申请的、在播种送出辊的外周以螺旋状沿一个方向倾斜地排列有送出凹部的结构的情况下,石头、垃圾等夹杂物因螺旋状的槽的效果而偏向一侧,有可能在播种送出辊或旋转刷偏向的一侧引起偏磨损。
另外,稻种容易积存在螺旋状槽倾斜的方向的一侧即斜下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得许多稻种积存在播种送出辊上,结果是,存在与旋转刷相关的负荷变大,并且每一列排列的稻种变多,必须扩大播种间隔的情况。
另外,在将被分割的播种送出辊组合为千岛状排列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进行少量散播,但是存在长粒种等容易堵塞于送出凹部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育苗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消除了这些不良情况,以稻种整齐排列在送出凹部内的方式构成,使嵌入到送出凹部内的稻种数量减少,使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部的间距(间隔)变窄,由此使在育苗箱的表面完成的播种后的稻种线条的间隔变窄或者消除,并且能够进行少量散播。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在育苗用播种机的圆筒状的播种送出辊中,将穿设于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槽条以卷绕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方式穿设为螺旋状,所述螺旋状的槽条从播种送出辊的左右的一端部穿设到播种送出辊的左右宽度的中心位置,从左右的另一端部到左右宽度的中心位置也穿设与其对称地构成为相反的螺旋状的相反侧的槽条,将穿设于播种送出辊外周的送出凹部的各个槽条排列成V字状的槽。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所述送出凹部所构成的V字型排列槽的方向构成为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旋转方向,V字型排列槽的V字前端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所述播种送出辊是将一根圆筒左右分割成两部分,分别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加工有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结构,然后通过将左右的圆筒粘接固定,构成一根播种送出辊,将送出凹部形成为V字型排列槽。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构成所述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母线的方向倾斜的槽条角度为20~35°。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所述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将深度设为平均稻种厚度的大约110%的深度,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旋转方向,送出凹部的前侧的角部的角度为30°以上的倒角角度。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在播种送出辊的外周,在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圆周方向上穿设有槽刮出叉所嵌入的刮取槽。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在所述播种送出辊的外周,在构成遮板(shutter)的底部的遮板底板以及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接触并旋转的刮取刷之间,在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中间闸门,所述中间闸门由弹性材料构成,是在扫落重叠的稻种的同时将稻种压入到槽条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如下发明:所述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数量为40~70条。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如下的效果。
作为螺旋状槽条设置多个穿设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部,通过将各个槽条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的槽条角度设为α,从而使稻种容易沿着槽条向下方(外侧)流动,结果,能够得到稻种在槽条中排列成一列的效果。
另外,稻种通过中间闸门和V字型排列槽无间隙地整齐排列在送出凹部内,其结果是,散播精度提高。
另外,使嵌入到送出凹部内的稻种数量减少,即使使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部的间隔(间距)变窄,送出凹部内的稻种也会整齐排列,能够使在育苗箱的表面完成的播种后的稻种线条的间隔变窄或消除,并且能够进行少量散播。
由此,能够以接近均匀的状态播种到育苗箱中,在通过插秧机进行栽种时,能够减少缺株。
另外,通过设置中间闸门,稻种的上提减少,刮取刷的负荷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有育苗用播种机的育苗用播种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育苗用播种机的右视图。
图3是育苗用播种机的左视图。
图4是育苗用播种机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刮取刷、遮板和槽刮出叉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播种送出辊、刮取刷、遮板和中间闸门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配置在育苗用播种机内部的遮板的侧面的侧面引导板形状的侧视图。
图8是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的主视图。
图9是从辊侧板的侧面观察到的播种送出辊的侧视图。
图10是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的左播种送出辊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的右播种送出辊的主视图。
图12是左播种送出辊的侧视图。
图13是送出凹部的与播种送出辊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侧视截面图。
图14是送出凹部的端部的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主视截面图。
图15(a)是表示穿设于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槽条角度α、槽条长度、可嵌入粒数关系的图。图15(b)是表示V字型送出凹部、槽条角度α、稻种的配置数的图。
图16是表示穿设于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槽条角度、槽条长度、播种间距P的关系图。
图17(a)是具备V字型送出凹部的播种送出辊的稻种以整齐排列的状态进入到送出凹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7(b)是表示具备V字型送出凹部的播种送出辊的播种有稻种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18(a)是具备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送出凹部的播种送出辊的稻种进入到送出凹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b)是表示同样的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送出凹部的稻种重叠在送出凹部内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c)是表示同样的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送出凹部的播种有稻种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种子中的稻种的平均尺寸的图。
符号说明
A 培土装置
B 育苗用播种机
C 覆土装置
D 灌水装置
F 育苗箱输送方向
K 播种送出辊
KL 左播种送出辊
KR 右播种送出辊
Z 可嵌入粒数
P 播种间距
H 驱动装置
α 槽条角度
X 槽条长度
1 播种送出辊驱动轴
2 槽刮出叉
3 送出凹部
4L、4R 侧板
5 输送辊
6 刮取刷驱动轴
7 刮取槽
8 侧面引导板
9 中间闸门
10 施力弹簧
11 辊侧板
18 料斗
33 刮取刷
39 遮板调节螺钉
40 遮板
41 遮板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对将育苗用播种机B配置为装置的一部分的育苗箱用播种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架设有用于输送育苗箱(未图示)的输送辊5的输送机R以直线配置。在该输送机R上,沿着育苗箱的输送方向F的顺序,依次配置有培土装置A、育苗用播种机B、覆土装置C。
在上述培土装置A的前面,配置有输送机R的驱动装置H,在该培土装置A的后段,配置有灌水装置D,该灌水装置D向投入了土壤的育苗箱的表面灌水。
在上述灌水装置D的后段配置有育苗用播种机B,进而在该育苗用播种机B的后段配置有覆土装置C。
并且,育苗箱沿着输送方向F的方向被输送,在育苗箱内进行稻种的播种。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通过培土装置A投入到育苗箱中的土壤面,播种作为种子的稻种的育苗用播种机B的播种送出辊K的结构。
在图2、图3、图4、图5、图6中,对育苗用播种机B中的播种送出辊K、刮取刷33、遮板40的配置进行说明。
上述育苗用播种机B在左右的侧板4L、4R之间架设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和中间闸门9,通过上述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驱动播种送出辊K。为了通过与上述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同步的转数来驱动上述刮取刷33,卷绕有使刮取刷驱动轴6旋转的链条42。
在上述育苗用播种机B的侧板4L、4R之间的上部,配置有用于投入作为种子的稻种的料斗18,在该料斗18的下部,设置有遮板40和遮板底板41。
通过利用遮板调节螺钉39调整上述遮板40的开度,能够调整作为种子的稻种向播种送出辊K下落的量。
另外,为了顺畅地引导稻种从上述料斗18向播种送出辊K的方向下落,在左右的侧板4L、4R之间的内侧固定有图7所示的侧面引导板8。
上述侧面引导板8构成为在从遮板底板41到刮取刷33之间沿着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形状。
上述侧面引导板8是如下部件:为了阻止料斗18的下部的遮板底板41与遮板40之间的稻种进入侧板4L、4R与播种送出辊K的辊侧板11之间被按压而损伤,将稻种向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方向引导。
如图5所示,相对于上述播种送出辊K的刮取刷33在输送方向的后段,抵接有防止稻种下落而引导至下方的种子引导装置35。
另外,在上述种子引导装置35的后段,嵌入到设置在图4所示的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刮取槽7中的槽刮出叉2仅以刮取槽7的数目连续地构成并固定。
另外,为了提高穿设有V字型的送出凹部3的播种送出辊K的稻种的整齐排列效果,如图6所示,在上述遮板底板41与刮取刷33之间的位置,与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平行地配置有中间闸门9。
上述中间闸门9是由与播种送出辊K的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平行地配置的橡胶板或刷子构成的弹性体,通过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而带有退避方向的角度,并且以被图2所示的施力弹簧10向播种送出辊K的方向压接的方式构成。
通过上述中间闸门9,以稻种在送出凹部3内不重叠的方式进行施力。通过上述施力弹簧10施力,并且将上述中间闸门9自身的前端由橡胶板或刷子等构成,朝向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弹性施力。
在图8至图14中,对穿设于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的形状进行说明。
对于圆筒状的播种送出辊K,作为一例在树脂材料的外周将送出凹部3从作为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一侧的左播种送出辊KL的一端到左右的中心位置机械加工为螺旋状的槽条。并且,通过从左右的相反一侧的右播种送出辊KR的另一端到左右的中心位置机械加工成与其对称的螺旋状的槽条,从而形成V字状的槽条。将该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上的多个槽条设为V字型排列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机械加工形成送出凹部3,但也可以是在树脂加工时进行了成型加工的送出凹部3。
在育苗用播种机B的播种送出辊K中,将送出凹部3的槽条以卷绕圆筒状的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方式以螺旋状进行穿设,并将该槽条角度设为α。该螺旋状的槽条从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左播种送出辊KL的一端部穿设到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宽度的中心位置,从左右的右播种送出辊KR的另一端部到中心位置穿设与其对称地构成的相反的一侧的同一槽条角度α的槽条。这样,穿设在播种送出辊K上的送出凹部3所形成的各个槽条被排列成V字状。
播种送出辊K的材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合成树脂构成,但也可以由金属构成,其材质并不限定。
上述送出凹部3所构成的V字型排列槽的方向构成为:V字型排列槽的V字的前端(尖侧)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
这样,通过V字型排列槽的V字的前端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构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由此当稻种因旋转而流动时,螺旋状的槽条的倾斜角成为同一步调的状态,稻种一粒一粒地有序地嵌入于螺旋状的槽条,如图15、图16所示,在螺旋状的槽条内成为整齐排列的状态。
另外,由于是V字型排列槽,因此稻种从中央向左右的端部(外侧旋转方向下方)流动,能够防止稻种滞留在送出凹部3的左右的一侧端部。
由此,能够使最低限数量的稻种正确地下落到育苗箱的表面。
另外,上述播种送出辊K构成为将一根圆筒分割成左右的左播种送出辊KL和右播种送出辊KR两部分,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加工送出凹部3的螺旋状的槽条,然后,通过将左右的圆筒粘接固定,构成一根播种送出辊K,并且送出凹部3的槽条形成为V字型。
并且,在一根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端部以辊侧板11R、11L封闭筒部的方式盖上。
在播种送出辊K的直到送出凹部3的半径为203mm时,一周的槽条数优选为40~70条,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槽条为60条,在侧视时每6°配置一条,这种槽条的配置最合适。
上述螺旋状的槽条角度α(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母线(与轴心平行的外周上的线)的方向的倾斜角度)的最佳值通过以下的条件算出。
催芽稻的重量:33.6g/1000粒
催芽稻的平均尺寸:长度7mm、厚度3.5mm(图19中公开)
育苗箱的尺寸:纵580mm×横280mm
对育苗箱的播种量:60g/箱
在上述的条件下,每一个育苗箱播种1785粒[60÷(33.6/1000)]。
在图15和图16中,当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的槽条角度(辊槽角度)为α、槽条的一边长度为X时,且保持以V字型排列状态播种到育苗箱中时,排列在V字型排列的一条槽条中的稻种数Z是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数量。
即,通过使播种送出辊K的槽条的送出凹部3的槽条角度α从0°按顺序增大到45°,从而使槽条的一边的长度X从140mm逐渐增长到198mm。并且,可嵌入粒数Z也从40粒逐渐增多到56粒。
另外,在图16中示出了槽条角度α、可嵌入粒数Z、播种间距P的关系。
当槽条角度α变大时,相对于一条螺旋状的槽条的可嵌入粒数Z也变多。
在V字型排列槽的情况下,由于一条螺旋状的槽条的可嵌入粒数Z变多,因此当根据所需的可嵌入粒数Z算出所需的播种间距P时,则能够使播种间距P变大。
插秧机的通常取苗次数相对于一箱育苗箱的垫苗(mat seedling),纵向进给为18次,横向进给为36次,如果以垫苗的进给间距表示,则横向进给间距NY为15.5mm(NJ=280÷18次),纵向进给间距NT为16mm(NT=580÷36次)。
其结果是,播种间距P在纵向进给间距NT不比16mm短时,产生没有苗的部位,有可能会产生缺株。
由图16可知,为了使纵向进给间距NT比16mm短,槽条的槽条角度α优选为35°以下。
另一方面,由于槽条角度α如现有技术那样,在与送出凹部3的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平行的情况下为一条直线,因此为0。因此,即使假定为V字型排列,当计算排列成一列的稻种的粒数时,为40粒。
但是,实际上,在现有的左右一直线的送出凹部的情况下,排列有55粒稻种左右。这是由于稻种是重叠排列的,经试验确认直到槽条角度α为20°以上,稻种才会重叠地嵌入到送出凹部内,因此可知存在相同的倾向。通过将槽条角度α的角度设定为20°以上,稻种容易向下方流动,结果产生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即排列成一列。
因此,最佳的槽条角度α为20~35°。本次以作为该中间值的28°试制播种送出辊K,播种试验的结果在图15中图示。
根据以上的结果,证实了在将槽条角度α设为28°的情况下,育苗箱的播种面的表面积在由垫苗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的长度形成的(15.5×16mm)的网格中必然播种两粒以上的稻种,且能够均匀地播种。因此,最佳的槽条角度α为28°。
由此,在通过插秧机的栽种爪刮取一次的情况下,存在两根育苗,因此这样被植入田地面,不会产生缺株。
对于送出凹部3的与播种送出辊K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如图13所示,深度为平均稻种厚度3mm的约110%的3.8±0.05mm,宽度为6.1mm。另外,在送出凹部3的V字型排列槽的前部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入口侧的角部沿着现有的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的一条直线的送出凹部的结构中,倒角角度相对于半径方向为45°,在V字型排列槽的情况下,在如现有那样设为45°时,稻种容易从送出凹部3逃脱。为了消除该不良情况,设为30°的倒角。即,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角部相对于半径方向的角度为30°以上的倒角角度。另外,相反地,在倒角角度为30°以下时,稻种难以进入送出凹部3。
另外,如图14所示,上述送出凹部3在螺旋状的槽条的左右端部逐渐使槽的深度变浅,以在左右的两端部没有送出凹部3的方式穿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槽条逐渐变浅的方式将曲率半径设为75mm。另外,作为异物送出叉的槽刮出叉2所嵌入的刮取槽7沿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圆周方向穿设。即,刮取槽7比送出凹部3深,在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沿圆周方向穿设,隔开规定间隔沿轴心方向平行地配置多列。
另外,在播种送出辊K与旋转刷3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闸门9。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距离水平位置为角度55°的位置。该中间闸门9是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如橡胶板或刷子的弹性材料,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进行按压的结构,起到了将在送出凹部3内重叠的稻种扫落的同时将稻种整齐排列成一列的方式推入槽条内的作用。上述中间闸门9被安装在水平方向上,上述中间闸门9的安装角度能够进行调整。
在图18中,示出现有的播种送出辊K’与稻种的排列关系。图18(a)表示在具备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送出凹部3’的播种送出辊K’中,稻种进入到送出凹部3’的状态。图18(b)表示在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送出凹部3’中,稻种在送出凹部3’内重叠的状态。图18(c)表示在现有的横向一直线型的输出凹部3’中,播种在育苗箱中的稻种的配置状态。
这样,现有技术是稻种以重叠的方式嵌入到与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平行地构成为一直线状的送出凹部3’中,当用刮取刷33刮取稻种时,存在重叠的两粒从送出凹部3’掉出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现有的与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平行地构成为一直线状的送出凹部3’的情况下,由于许多重叠的稻种进入到内部,因此需要将播种间距P设为18mm以上,产生一粒稻种也不会下落到插秧机的垫苗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的面积、即(15.5×16mm)的网格中的不良情况。
在本发明中,如图17所示,进行了改善。图17(a)表示在具备V字型的送出凹部3的播种送出辊K中,稻种以整齐排列的状态进入到送出凹部3的状态。图17(b)表示在具备V字型的送出凹部3的播种送出辊K中,播种在育苗箱中的稻种的配置状态。
在上述育苗用播种机B的播种送出辊K中,将穿设于圆筒状的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的槽条以卷绕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的方式穿设为螺旋状,该螺旋状的槽条从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一端部穿设到播种送出辊K的左右的宽度的中心位置,从左右的另一端部到中心位置穿设与其左右对称地构成为相反的螺旋状的相反侧的槽条,将播种送出辊K的一条送出凹部3的槽条排列为多个V字状的槽,由此稻种一粒一粒地整齐排列嵌入到各槽条的V字型的送出凹部3中。
这是因为:通过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使稻种沿着V字型的送出凹部3流动,V字型的送出凹部3以沿着该流动的方式移动,由此稻种沿在长度方向上整齐排列的方向移动,有序地嵌入到V字型的送出凹部3的内部。
因此,即使在通过刮取刷33刮取的情况下,重叠的稻种也不会沿着槽条移动而刮出。
这样,通过将作为V字型的送出凹部3的槽条角度α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母线的方向设为20~35°,从而能够将播种间距P设为比现有的18mm窄的15.9mm,能够得到使最低两粒下落到垫苗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的面积(15.5×16mm)的网格中的结果。
由此,也能够少量散播稻种,即使在少量散播的情况下,在用插秧机进行栽种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缺株。作为最佳的槽条角度α,设为28°。
另外,上述送出凹部3所构成的V字型排列槽的方向构成为: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V字型排列槽的V字的前端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由此,稻种沿着V字型的送出凹部3同一步调地流动,成为在长度方向上整齐排列的状态,并能够下落到送出凹部3内。
另外,如图10、图11所示,上述播种送出辊K是将一根圆筒左右分割为两部分的结构。在分割为两部分的各个圆筒上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加工送出凹部3的螺旋状槽条,构成左播种送出辊KL和右播种送出辊KR,然后,通过将左播种送出辊KL和右播种送出辊KR嵌合等并进行粘接固定,从而构成一根播种送出辊K,送出凹部3形成为V字状。因此,即使播种送出辊K的送出凹部3的加工为螺旋状的槽条,也能够不使用昂贵的加工装置,通过不花成本的加工来制造播种送出辊K。
另外,由于上述送出凹部3的螺旋状槽条的与播种送出辊K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将深度设为平均稻种厚度的大约110%的深度,因此能够维持稻种一粒一粒地整齐排列并嵌入到V字型排列槽的螺旋状槽条内的状态。
另外,不会如现有的沿着播种送出辊驱动轴1的一直线状的送出凹部3的情况那样,两粒以上的稻种以重叠的状态嵌入。
另外,通过将送出凹部3的前侧的角部相对于播种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的角度设为30°以上的倒角角度,从而稻种容易进入送出凹部3,在进入后,能够简单地设为不刮取的送出凹部3。
另外,在上述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在构成遮板40的底部的遮板底板41以及与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接触并旋转的刮取刷33之间,在与播种送出辊K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中间闸门9,该中间闸门9由弹性材料构成,以将重叠的稻种扫落的同时将稻种推入槽条内的方式构成,因此不会过度刮取嵌入到V字型的送出凹部3内的稻种,而能够在整齐排列的状态下,使其下落到播种送出辊K的下部。
另外,在播种送出辊K的外周,与送出凹部3分开地沿着外周穿设有用于槽刮出叉2的刮取槽7,由此通过槽刮出叉2将残留在送出凹部3内的未下落到播种送出辊K的下部的稻种强制下落。另外,播种送出辊K的左播种送出辊KL与右播种送出辊KR的连接部分的刮取槽7例如通过在嵌合时以形成刮取槽7的方式来设定尺寸而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在铺有土壤的育苗箱的表面以规定量均匀地播种种子的播种机。

Claims (8)

1.一种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在育苗用播种机的圆筒状的播种送出辊中,
将穿设于播种送出辊的送出凹部的槽条以卷绕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方式穿设为螺旋状,
所述螺旋状的槽条从播种送出辊的左右的一端部穿设到播种送出辊的左右宽度的中心位置,
从左右的另一端部到左右宽度的中心位置也穿设与所述槽条对称地构成为相反的螺旋状的相反侧的槽条,
将穿设于播种送出辊外周的送出凹部的各个槽条排列成V字状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凹部所构成的V字型排列槽的方向构成为: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旋转方向,V字型排列槽的V字的前端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送出辊是将一根圆筒左右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加工有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结构,然后通过将左右的圆筒粘接固定,构成一根播种送出辊,并将送出凹部形成为V字型排列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母线的方向倾斜的槽条角度为2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将深度设为平均稻种厚度的110%的深度,
相对于播种送出辊的旋转方向,送出凹部的前侧的角部的角度为30°以上的倒角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在播种送出辊的外周,在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圆周方向上穿设有槽刮出叉所嵌入的刮取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播种送出辊的外周,在构成遮板的底部的遮板底板以及与播种送出辊的外周接触并旋转的刮取刷之间,在与播种送出辊的轴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中间闸门,
所述中间闸门由弹性材料构成,是在扫落重叠的稻种的同时将稻种压入到槽条内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送出辊的外周的送出凹部的螺旋状槽条的数量为40~70条。
CN201680088836.9A 2016-09-05 2016-09-29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Active CN109640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3068 2016-09-05
JP2016-173068 2016-09-05
JP2016186286A JP6755581B2 (ja) 2016-09-05 2016-09-23 育苗用播種機の播種繰出ロール
JP2016-186286 2016-09-23
PCT/JP2016/078824 WO2018042678A1 (ja) 2016-09-05 2016-09-29 育苗用播種機の播種繰出ロ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0617A CN109640617A (zh) 2019-04-16
CN109640617B true CN109640617B (zh) 2022-02-11

Family

ID=6130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836.9A Active CN109640617B (zh) 2016-09-05 2016-09-29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40617B (zh)
WO (1) WO20180426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7371A (zh) * 2021-10-11 2022-03-0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可实现精准播种的播种盒
CN114531997B (zh) * 2022-01-24 2023-02-17 淮安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种育苗育秧基质的打印播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2908Y2 (zh) * 1977-03-22 1982-09-21
JPS5635212U (zh) * 1979-08-24 1981-04-06
JPS62119711U (zh) * 1986-01-22 1987-07-29
JPS62153804U (zh) * 1986-03-19 1987-09-30
JPS63313506A (ja) * 1987-06-17 1988-12-21 Iseki & Co Ltd 播種装置
JPH08154429A (ja) * 1994-12-07 1996-06-18 Seirei Ind Co Ltd 播種装置の繰出ロール
CN2346155Y (zh) * 1998-11-14 1999-11-03 刘少林 能适应播种机播种大中小粒种子的组合式新型排种器
CN200962728Y (zh) * 2006-11-02 2007-10-24 大丰市新农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螺旋形外槽轮式播种轮
CN101015240A (zh) * 2007-02-24 2007-08-15 王伟均 多功能精密排放轮
JP2010119372A (ja) * 2008-11-21 2010-06-03 Suzutec Co Ltd 育苗容器用供給装置の移送装置および育苗容器用播種装置
JP5246867B2 (ja) * 2009-02-10 2013-07-24 独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播種ロール及び播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0617A (zh) 2019-04-16
WO2018042678A1 (ja) 2018-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269429B2 (en) Distribution box for single seed seed drill with open grooves and seed drill using such a box
US9445539B2 (en) Dual belt seed delivery mechanism
US8789483B2 (en) Seed singulator housing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 equipped with it
CN100334936C (zh) 用于播种机中的种子放置系统
EP1587356B1 (de) Ausbringsystem und sämaschine zum ausbringen von saatgut
US9265191B2 (en) Seed disc with seed aperture path having interspersed agitation cavities
CN109640617B (zh) 育苗用播种机的播种送出辊
DE102007062967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neumatischen Einzelkornförderung
US10104831B2 (en) Universal seed metering disc
AU2007201262A1 (en) Dispenser
RU2490855C1 (ru) Высе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точно пунктирного высева семян зерновых культур
JP5246867B2 (ja) 播種ロール及び播種機
CN106385883A (zh) 排种器
JP6755581B2 (ja) 育苗用播種機の播種繰出ロール
EP0182220B1 (de) Einzelkorn-Sä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von Saatgut in eine Saatfurche
Aduov et al. Planters for resource-saving grain crops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conditions of Northern Kazakhstan
CA2814221A1 (en) Apparatus for metering seeds
JP6771175B2 (ja) 育苗箱用播種機の繰出しロール構造
RU2681491C1 (ru) Высе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CN208425181U (zh) 农作物播种机精量排种器
RU2569953C1 (ru) Высе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унктирного высева семян зерновых культур
JPH08154428A (ja) 播種装置の掻出体
KR101146882B1 (ko) 파종용 씨앗공급장치의 씨앗정렬구
SU820696A1 (ru) Порционный высе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СЕлЕКциОННОй СЕ лКи
RU153088U1 (ru) Аппарат прерывистого высева семян зерновых культу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AGRITECNO YAZAKI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