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4417B -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4417B
CN109634417B CN201811528305.4A CN201811528305A CN109634417B CN 109634417 B CN109634417 B CN 109634417B CN 201811528305 A CN201811528305 A CN 201811528305A CN 109634417 B CN109634417 B CN 109634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nsor
gesture
body part
targ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83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4417A (zh
Inventor
聂思萱
孙英飞
尹虎
张印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83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4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4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4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4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4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背面不可视化接触交互通常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其功能单一,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
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包括:
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包括:
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检测用户手势。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包括:
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所述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压力值;
若所述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则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若所述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则检测用户手势。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包括: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则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用于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后,检测用户手势;
所述处理器用于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体用于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进一步的,其中,
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时,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检测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进一步的,其中,
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所述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在用户手势施加于所述传感器的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检测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包括:
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时,所述处理器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手势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手势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
传感器设置于特定位置,具体的,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也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相邻面,即侧面。
在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设置传感器,即将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对立面,当用户通过手握持电子设备时,只要有一个手指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就可以通过该传感器检测手指做出的手势。
进一步的,传感器检测的用户手势可以为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的,该目标身体部位可以为手指,也可以为用户其他身体部位。
例如:左滑、右滑、轻触、双击等操作可以为手指完成,也可以为手腕、脚趾等其他可以与传感器接触的身体部位,以便于用户手指不方便进行操作时通过其它身体部位对传感器进行操作,或者,不具备手指的残疾人对传感器进行的操作。
具体的,该传感器也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特定位置,该特定位置可以为:中间偏上位置,也可以为:左侧中间位置,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该传感器还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侧面上,如:侧面音量键的下方,以便于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方便操作。
其中,传感器检测的用户手势,可以为:滑动,点击,停顿等,其中,滑动可以为:向上滑动,向下滑动,向左滑动,向右滑动,也可以为:连续左右滑动,或者上下滑动,点击可以为:单击,双击或触摸等。
交互识别功能即可通过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背面的传感器进行人机交互的功能,用户通过该传感器发出手势指令,电子设备对该收拾指令进行识别,进而进行操作。
当交互识别功能启动时,才可以通过该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背面的传感器进行手势识别,而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该传感器不被开启,不能进行手势识别;或者,也可以为: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该传感器仅能进行指纹识别,而不能进行其他手势识别,从而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避免了误操作为用户带来的不便,只有在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后,才可以进行其他手势识别。
步骤S12、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由于用户手势可以为多种,对应的,不同的用户手势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因此,预先设置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可以为:包括多种用户手势,每一种用户手势分别对应一种或多种操作指令,两个不同的用户手势也可以对应同一种操作指令。
例如: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向上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解锁操作;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向左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读取未读消息;设置于显示屏侧面的传感器检测到上下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开启相机功能。
该预设规则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该预设规则可以为用户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设定,也可以为出厂设定。
本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方法,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1、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步骤S22、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用户手势通过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传感器确定用户手势具体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具体的,可以包括: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通过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的关系确定用户手势。
其中,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可以具体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将在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保持不发生变化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止位置。具体的,假设预设时长的初始时刻为第一时刻,当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持续发生变化,直至在第二时刻,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并且,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状态持续至第三时刻,此时,将第二时刻用户目标身体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止位置,其中,第三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时长。
另外,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的确定方式还可以为:在预设时长的终止时刻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的位置即确定为终止位置。具体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发生几次变化,均以预设时长的终止时刻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的位置作为终止位置。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处,之后,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为传感器的左侧区域,那么,可以由此确定用户手势为向左滑动。
具体的,确定用户手势还可以为: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
若根据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则无需考虑其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的具体位置,只需要确定该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向即可。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向为从左向右运动,那么,可以由此确定用户手势为向右滑动。
另外,还可以为: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即运动手势既与运动轨迹有关,又与初始位置有关。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处,其运动轨迹为从左向右滑动,将该手势确定为第一手势,如图3所示;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左侧位置,其运动轨迹为从左向右滑动,将该手势确定为第二手势,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手势与第二手势不同,第一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与第二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也可能不同。
或者,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相同,而运动轨迹不同,那么,手势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也可能是不同的。
步骤S23、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方法,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1、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步骤S52、若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用户手势通过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步骤S53、若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检测用户手势;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传感器,如:自电容触摸屏式传感器,此时,可通过非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以便于该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并使电子设备执行该对应的操作指令。
该非接触式操作可以为:悬浮操作,具体的,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间隔在第一距离阈值之内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可以被该传感器检测到,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间隔的距离超过第一距离阈值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则不能被该传感器检测到。
另外,该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与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其之间的距离相关,距离越近,其准确度越高,距离越远,其准确度越低,直至无法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二距离阈值之内时,手势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此时,可直接根据其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一距离阈值与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之后,将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显示在显示屏上,并由用户确认是否执行该操作指令,若是,则执行该操作指令,否则,不执行该操作指令,从而避免由于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的降低导致错误指令的执行。
步骤S54、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方法,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61、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压力值;
步骤S62、若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则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用户手势通过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步骤S63、若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则检测用户手势;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此时,可通过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以便于该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并使电子设备执行该对应的操作指令;该传感器也可以为非接触式传感器,该非接触式传感器也可同时通过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
该接触式操作可以为:触摸操作,该触摸操作对于该接触式传感器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值才可以被检测到,具体的,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在第一压力阈值之内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可以被该传感器检测到,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超过第一压力阈值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则不能被该传感器检测到。
另外,该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与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该传感器的压力大小相关,压力越大,其准确度越高,压力越小,其准确度越低,直至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无法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但是当压力值高达一定阈值时,则不能准确检测其手势。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第二压力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在第二压力阈值与第一压力阈值之内时,手势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此时,可直接根据其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之后,将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显示在显示屏上,并由用户确认是否执行该操作指令,若是,则执行该操作指令,否则,不执行该操作指令,从而避免由于接触式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的降低导致错误指令的执行。
步骤S64、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方法,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S71、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则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即该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功能的启动。该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可以具体为:该传感器除启动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的启动,如:解锁功能,开启相机模块的功能或其他预设功能。
具体的,要想实现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可以为: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时启动,即为该传感器设置预设启动手势,例如:预设启动手势为双击传感器,那么,在该传感器检测到双击的手势时,即启动其交互识别功能。
另外,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他装置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接收到第一预定手势,则启动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在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前,该传感器不能进行任何手势的识别。
进一步的,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通过其他形式开启,例如:通过某一特定实体按键的触发,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或者,通过接收到某一预设语音信息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或者,该传感器检测到特定指纹,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是被功能的启动。
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72、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
步骤S73、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方法,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传感器81及处理器82。
其中,传感器81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用于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后,检测用户手势。
处理器82用于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传感器设置于特定位置,具体的,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也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相邻面,即侧面。
在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设置传感器,即将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对立面,当用户通过手握持电子设备时,只要有一个手指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就可以通过该传感器检测手指做出的手势。
进一步的,传感器检测的用户手势可以为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的,该目标身体部位可以为手指,也可以为用户其他身体部位。
例如:左滑、右滑、轻触、双击等操作可以为手指完成,也可以为手腕、脚趾等其他可以与传感器接触的身体部位,以便于用户手指不方便进行操作时通过其它身体部位对传感器进行操作,或者,不具备手指的残疾人对传感器进行的操作。
具体的,该传感器也可以为: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特定位置,该特定位置可以为:中间偏上位置,也可以为:左侧中间位置,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该传感器还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侧面上,如:侧面音量键的下方,以便于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方便操作。
其中,传感器检测的用户手势,可以为:滑动,点击,停顿等,其中,滑动可以为:向上滑动,向下滑动,向左滑动,向右滑动,也可以为:连续左右滑动,或者上下滑动,点击可以为:单击,双击或触摸等。
交互识别功能即可通过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背面的传感器进行人机交互的功能,用户通过该传感器发出手势指令,电子设备对该收拾指令进行识别,进而进行操作。
当交互识别功能启动时,才可以通过该设置在显示屏所在面背面的传感器进行手势识别,而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该传感器不被开启,不能进行手势识别;或者,也可以为: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该传感器仅能进行指纹识别,而不能进行其他手势识别,从而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避免了误操作为用户带来的不便,只有在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后,才可以进行其他手势识别。
由于用户手势可以为多种,对应的,不同的用户手势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因此,预先设置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可以为:包括多种用户手势,每一种用户手势分别对应一种或多种操作指令,两个不同的用户手势也可以对应同一种操作指令。
例如: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向上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解锁操作;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向左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读取未读消息;设置于显示屏侧面的传感器检测到上下滑动的用户手势时,对应的操作指令为开启相机功能。
该预设规则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该预设规则可以为用户根据自身使用习惯设定,也可以为出厂设定。
进一步的,传感器81用于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处理器82用于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用户手势通过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传感器确定用户手势具体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具体的,可以包括: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通过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的关系确定用户手势。
其中,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可以具体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将在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保持不发生变化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止位置。具体的,假设预设时长的初始时刻为第一时刻,当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持续发生变化,直至在第二时刻,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并且,用户目标身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状态持续至第三时刻,此时,将第二时刻用户目标身体所在的位置确定为终止位置,其中,第三时刻与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预设时长。
另外,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的确定方式还可以为:在预设时长的终止时刻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的位置即确定为终止位置。具体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发生几次变化,均以预设时长的终止时刻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的位置作为终止位置。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处,之后,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终止位置为传感器的左侧区域,那么,可以由此确定用户手势为向左滑动。
具体的,确定用户手势还可以为: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
若根据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则无需考虑其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的具体位置,只需要确定该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向即可。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向为从左向右运动,那么,可以由此确定用户手势为向右滑动。
另外,还可以为: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轨迹确定用户手势,即运动手势既与运动轨迹有关,又与初始位置有关。
例如: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处,其运动轨迹为从左向右滑动,将该手势确定为第一手势,如图3所示;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为传感器的左侧位置,其运动轨迹为从左向右滑动,将该手势确定为第二手势,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手势与第二手势不同,第一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与第二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也可能不同。
或者,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初始位置相同,而运动轨迹不同,那么,手势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也可能是不同的。
进一步的,传感器81用于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时,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检测用户手势,用户手势通过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传感器,如:自电容触摸屏式传感器,此时,可通过非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以便于该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并使电子设备执行该对应的操作指令。
该非接触式操作可以为:悬浮操作,具体的,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间隔在第一距离阈值之内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可以被该传感器检测到,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间隔的距离超过第一距离阈值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则不能被该传感器检测到。
另外,该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与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其之间的距离相关,距离越近,其准确度越高,距离越远,其准确度越低,直至无法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二距离阈值之内时,手势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此时,可直接根据其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一距离阈值与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之后,将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显示在显示屏上,并由用户确认是否执行该操作指令,若是,则执行该操作指令,否则,不执行该操作指令,从而避免由于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的降低导致错误指令的执行。
进一步的,传感器81用于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在用户手势施加于传感器的压力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检测用户手势,用户手势通过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此时,可通过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以便于该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并使电子设备执行该对应的操作指令;该传感器也可以为非接触式传感器,该非接触式传感器也可同时通过接触式操作执行手势。
该接触式操作可以为:触摸操作,该触摸操作对于该接触式传感器需要有一定的压力值才可以被检测到,具体的,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在第一压力阈值之内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可以被该传感器检测到,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该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超过第一压力阈值时,用户目标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则不能被该传感器检测到。
另外,该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与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施加于该传感器的压力大小相关,压力越大,其准确度越高,压力越小,其准确度越低,直至压力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无法检测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但是当压力值高达一定阈值时,则不能准确检测其手势。
具体的,还可以包括:第二压力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在第二压力阈值与第一压力阈值之内时,手势检测的准确度较高,此时,可直接根据其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当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之后,将该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显示在显示屏上,并由用户确认是否执行该操作指令,若是,则执行该操作指令,否则,不执行该操作指令,从而避免由于接触式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的降低导致错误指令的执行。
进一步的,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包括:传感器81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时,处理器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即该设置于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功能的启动。该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可以具体为:该传感器除启动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的启动,如:解锁功能,开启相机模块的功能或其他预设功能。
具体的,要想实现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可以为: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时启动,即为该传感器设置预设启动手势,例如:预设启动手势为双击传感器,那么,在该传感器检测到双击的手势时,即启动其交互识别功能。
另外,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他装置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接收到第一预定手势,则启动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在传感器的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前,该传感器不能进行任何手势的识别。
进一步的,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通过其他形式开启,例如:通过某一特定实体按键的触发,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或者,通过接收到某一预设语音信息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或者,该传感器检测到特定指纹,即实现对该传感器交互是被功能的启动。
该传感器交互识别功能的启动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操作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中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可以具有多种手势,从而通过对该传感器的手势操作,实现对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的多种控制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指纹解锁功能的背面传感器带来的功能单一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若交互识别功能启动,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在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所述传感器仅进行指纹识别,在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后,所述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及其他手势识别;
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操作执行,所述非接触式操作为悬浮操作;
若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直接根据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若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一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显示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以获得针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执行的确认,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包括:
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用户手势,包括:
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若所述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检测用户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包括:
若设置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的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则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所在面的背面,用于在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后,检测用户手势,在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之前,所述传感器仅进行指纹识别,在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后,所述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及其他手势识别;
所述处理器用于依据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并依据所述操作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传感器为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非接触式操作执行,所述非接触式操作为悬浮操作;
若所述处理器确定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直接根据检测到的手势进行操作指令的执行;若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第一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手势,显示所述用户手势对应的操作指令,以获得针对所述操作指令是否执行的确认,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体用于检测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以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目标身体部位所在位置及预设时长内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位置的变化确定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传感器用于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时,不进行用户手势的确定,在用户目标身体部位与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检测用户手势,所述用户手势通过所述用户目标身体部位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交互识别功能启动,包括:
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预定手势时,所述处理器启动交互识别功能。
CN201811528305.4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634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305.4A CN109634417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305.4A CN109634417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4417A CN109634417A (zh) 2019-04-16
CN109634417B true CN109634417B (zh) 2021-07-16

Family

ID=6607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8305.4A Active CN109634417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4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8222A (zh) * 2020-03-19 2020-07-17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手势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90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张家港市企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开机控制笔记本电脑
CN106547465A (zh) * 2016-10-14 2017-03-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快速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37885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7346206A (zh) * 2017-06-23 2017-11-1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6823B2 (en) * 2002-06-14 2008-11-25 Sony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CN101799729A (zh) * 2010-01-21 2010-08-11 深圳仙苗科技有限公司 背面触摸屏手持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KR20140113314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제스처를 인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83236A (zh) * 2015-10-19 2015-12-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触屏输入装置与方法
CN105260061B (zh) * 2015-11-20 2019-09-06 深圳市奇客布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CN105573492B (zh) * 2015-11-25 2019-02-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交互式屏幕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5897961A (zh) * 2015-12-31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操作方法、装置及智能手机
CN106201089A (zh) * 2016-07-13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操作方法、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6293076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智能终端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206282178U (zh) * 2016-09-29 2017-06-2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US10908868B2 (en) * 2017-01-26 2021-0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CN108089710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79844A (zh) * 2018-01-29 2018-07-1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触摸移动终端的软件开启方法、开启装置、双触摸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8061136U (zh) * 2018-05-07 2018-11-06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识别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90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张家港市企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开机控制笔记本电脑
CN106547465A (zh) * 2016-10-14 2017-03-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快速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37885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7346206A (zh) * 2017-06-23 2017-11-1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4417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248B (zh) 防止誤觸發邊緣滑動手勢之方法及手勢觸發方法
CN107025019B (zh) 虚拟按键的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KR101424259B1 (ko) 휴대단말에서 입력 피드백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82140A (ko) 사용자 입력과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동작의 동적 연관을 위한 디바이스들 및 방법들
US9448714B2 (en) Touch and non touch based interaction of a user with a device
US8164575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single tap, double taps and a drag and a controller for a touch device employing the method
KR20130099717A (ko) 터치 스크린 기반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TW201329835A (zh) 顯示控制裝置、顯示控制方法及電腦程式
JP5659254B2 (ja) 入力操作受付装置、および閾値調整方法
EP2575007A1 (en) Scaling of gesture based input
WO2014109262A1 (ja) 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
CN108733302B (zh) 手势触发方法
CN102937869A (zh) 一种终端设备触发控制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5472A (zh) 一种手势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50820B (zh) 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08129B (zh) 一种利用手势快速开启软件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11227A1 (ja)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入力方法
EP3283941B1 (en) Avoiding accidental cursor movement when contacting a surface of a trackpad
CN109634417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929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75406A (zh)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10973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ntroll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61644B (zh) 一种压力触控方法及终端
JP5723908B2 (ja) 入力操作受付装置
CN210466360U (zh) 页面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