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0061B -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0061B
CN105260061B CN201510809502.3A CN201510809502A CN105260061B CN 105260061 B CN105260061 B CN 105260061B CN 201510809502 A CN201510809502 A CN 201510809502A CN 105260061 B CN105260061 B CN 105260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gesture
equipment
back sid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095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0061A (zh
Inventor
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ke Bu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ke Bu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ke Bu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ke Bu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095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0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0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0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0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备(100)、触摸显示屏(124)、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121)、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所述的设备(100)反面设有有效触摸区域的位置、形状、面积都和触摸显示屏(124)相同的触摸输入面板(125)和用于控制触摸输入面板(125)的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122)、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本发明的有效触摸区域与正面触摸显示屏对等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配合输入转换功能的设计,使得这种背面触控功能对设备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透明,从而提高了背面触摸输入的普遍适用性,触点提示功能解决了背面触摸手势的定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输入面板和触摸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背景技术
手持电子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使用触摸显示屏作为用户交互界面介质的操作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进行触摸操作的手指或者触控笔容易遮挡视线,带来阅读查看的不便,而且在需要相对精确的点击或定位时,容易因为遮挡而造成误差;另一个问题是用户在使用设备需要在阅读内容和进行触摸操作之间转换时,经常需要改变设备的握持姿势,特别是在使用平板电脑这类尺寸比较大的,容易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配有背面触控面板的手机,所述的手机的背面触控主要是作为一种启动某个功能或者应用的快捷方法或者是特定应用的辅助操作输入,基于这种快速启动和辅助输入的设计用途,这些手机的背面触控面板一般安置于手机背面的上半部分,以便单手握持设备时手指能够容易地进行触摸操作,并且背面触控面板的尺寸会做得比较小,只需要满足特定的触控手势的操作空间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背面触控方法的设计有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这种设计严重依赖于厂商对系统和应用的定制化,而且不同厂商之间的实施差异性可能很大,第三方应用难以获得通用和标准的接口来整合背面触摸输入功能;另外一个问题是背面触控面板的尺寸较小,不是一个等同于正面触摸显示屏的全区域面板,这导致了其上的触控操作只能是特征化和触发性质的操作,而且无法像正面触摸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那样方便触发应用,现有的这些背面触控方法难以广泛地整合到第三方的通用应用上,用户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上无法获得连贯一致的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通用的背面触控方法,其既能解决正面触控操作的遮挡和定位误差问题,也能避免设备背面无意接触所带来的误操作问题,还能普遍适用于第三方应用,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通用的背面触控方法,其既能解决正面触控操作的遮挡和定位误差问题,也能避免设备背面无意接触所带来的误操作问题,还能普遍适用于第三方应用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它包括设备,所述的设备正面设有触摸显示屏和用于控制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所述的设备反面设有有效触摸区域的位置、形状、面积都和触摸显示屏相同的触摸输入面板和用于控制触摸输入面板的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所述的设备内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控功能的开关,所述的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主要用于控制背面触控手势的识别、背面触摸输入的转换和引导手势的触点提示,背面触控功能开启后,在预先定义的条件下,一个背面触摸手势可通过该功能同步地转换成等同于在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位置上执行一个镜像触摸手势的输入效果,一个侦听正面触摸手势事件的应用会接受到一个正面触摸手势事件,这个正面触摸手势事件,由前述的背面触摸手势经过输入转换而产生。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背面触控功能的开关控制的可以是下列组件和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摸输入面板、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
作为改进,当设备开启背面触控功能后,所述的背面触摸输入的转换功能可以通过背面触控手势单独开启和关闭。
作为改进,背面触控手势是一些在设备背面执行的特殊手势或手势组合,可以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和过滤无意的背面接触,其中包含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背面触摸输入的引导手势、背面触摸手势和正面触摸手势的转换对应关系。
作为改进,所述的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背面触控手势可以是在设备背面触摸输入面板的同一个位置上连续地重复三次执行同一类型的手势,其中,第一次手势的执行由一个和设备背面的新的接触开始,并且在第三次手势执行结束时,让执行手势的手指在手势的结束位置保持接触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
作为改进,所述的背面触控手势可以是下列的类型:1、点击手势,2、开放的滑动手势(以手指离开设备背面而结束的滑动手势),3、还原的滑动手势(以手指回到滑动起始位置而结束的滑动手势)。
作为改进,当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开启之后,设备将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引导手势,将会等待检测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将会对这个手势进行输入转换,当引导手势失效或者有意的触摸手势完成之后,设备将重新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一个有意的滑动手势被转换后,后续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连贯的滑动手势可以连续地被转换而不需要为其执行单独的引导手势。
作为改进,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引导手势,将会在正面屏幕对应位置显示一个触点提示,直到引导手势失效,或者检测到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
一个背面触摸输入面板的控制模块可以是独立的控制组件,或者集成在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里,又或者是扩展的控制组件,需要调用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的相关功能
所述的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可以是独立的功能模块,或者集成在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里,又或者扩展的功能模块,需要调用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的相关功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有效触摸区域与正面触摸显示屏对等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配合输入转换功能的设计,使得这种背面触控功能对设备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透明,从而提高了背面触摸输入的普遍适用性,触点提示功能解决了背面触摸手势的定位问题,开关手势组合和引导手势的设计,减少了设备背面上无意接触所造成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流程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开关手势为点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开关手势为开放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开关手势为还原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有意的点击手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有意的滑动手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有意的连续滑动手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的有意的双触点滑动手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其中,设备100和正面触控功能相关的功能部件和控制模块,包含了一个或多个CPU 102,一个内存控制模块101,在内存130中运行的操作系统131,显示管理模块132,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和显示屏提示栏管理模块135,一个周边设备的接口模块103,一个震动电路141和震动马达143,一个音频电路141和扬声器144,一个输入/输出子系统120,其中包括一个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121用来驱动一块安装在设备正面的触摸显示屏124,以及其他输入设备的控制模块123和其他输入设备126。
此外设备100和背面触控功能相关的部件和模块(图中以灰色背景标示),包含一个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122,一块安装在设备背面的触摸输入面板125和一个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所有这些部件和模块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110进行通信。
设备100可以是任意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媒体播放器,PDA,电脑上网本等。一台手持电子设备的完整结构可能包含更多的部件和模块,也可能不包含图1中的某些部件和模块,并且可能使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和组合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图1所示的设备100的功能部件和控制模块只是这些手持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其中一个例子,并且只是和触控功能相关部分的逻辑结构。
其中,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提供了背面触控手势的识别功能,输入转换功能,以及触点提示功能。
用户在设备背面触摸输入面板125执行的触摸操作将会产生信号数据,经由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122的处理将信号数据转换为触摸手势的时间,位置和轨迹数据,通过周边设备接口模块103传递到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
如果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识别到一个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将会根据输入转换功能的当前状态进行切换,并调用显示屏提示栏管理模块135去更新提示栏的输入转换功能状态提示图标,然后再根据系统设置的提示设定,通过周边设备接口模块103,将信号指令传递给音频电路142,驱动扬声器144发出音效,以及/或者将信号指令传递给震动电路141,驱动震动马达143旋转。
当设备100处在输入转换功能开启的状态下,如果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识别到一个引导手势,将会把引导手势的接触位置坐标转换成正面显示屏的对应坐标,并调用显示管理模块132的显示功能,在触摸显示屏124的对应位置显示触点提示。
如果接下来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识别到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在这个手势的执行过程中,模块将会持续地通过输入转换功能将手势的位置,方向和轨迹坐标转换成正面显示屏的对应坐标,并调用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的手势事件发送功能,发送带有转换后的正面显示屏的坐标数据的手势事件,而正在侦听正面触摸显示屏的手势事件的应用136将认为所收到的就是正面触摸显示屏上执行的手势事件。也就是说,输入转换功能的作用相当于将一个背面触摸手势经过坐标转换后,注入到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中,并以正面触摸手势的形式进行事件发送,从而实现了背面触控功能对第三方应用透明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正面触摸显示屏和背面触摸输入面板都支持压力感应触摸,在这些实施例中,输入转换功能也将会传递背面手势的触摸压力数据。
如图2所述,处理流程300描述了设备在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过程。当设备开启了背面触控功能,就会一直在背面触摸输入面板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301,直到设备检测到一个符合开关手势组合条件的手势序列302,设备将根据当前输入转换功能的状态303,开启输入转换功能310或者关闭输入转换功能320,并进行相应的铃声和震动提示。输入转换功能状态切换之后设备将继续进行开关手势组合的检测3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三下手势执行时,在三下手势之间没有其他类型的手势在同一位置执行,才会被识别为连续执行的手势组合;在进行三次手势执行时,第一次执行结束和第二次执行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第二次执行结束和第三次执行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并且,对于使用滑动手势的实施例,每一次的执行动作都是快速连贯的,才会被识别为连贯执行的手势组合。
实施例一
开关手势为点击手势组合
如图3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用户可以在设备100背面的触摸输入面板200上选取一个任意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上按顺序连续执行点击201(如A所示),点击202(如B所示)和点按203(如C所示)三个手势。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第一下点击201和第二下点击202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第二下点击202和第三下点按203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连贯执行的手势。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第一下点击201在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接触位置和第二下点击202的接触位置之间的偏移,以及第二下点击202的接触位置和第三下点按203的接触位置之间的偏移,都不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偏移范围,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在同一位置执行的手势。
这三下手势,如果同时满足上述关于连贯执行,同一位置和连续执行的条件,并且第三下点按手势203的保持时间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将会被识别为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
实施例二
开关手势为开放式滑动的手势组合
如图4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用户在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上选取一个任意的位置,接触设备背面,形成滑动手势的起始位置401(如A所示),并执行滑动手势402,然后手指在滑动手势结束位置403离开设备背面,完成一个开放的滑动手势(如B所示)。其中,从手指在手势起始位置401接触设备背面,到手指执行滑动手势402,到手指到达手势结束位置403并离开设备背面,是一个没有停顿的连贯动作。
用户手指回到滑动手势起始位置501接触设备背面(如C所示),执行滑动手势502,然后手指在滑动手势结束位置503离开设备背面,完成第二次开放的滑动手势(如D所示)。其中,从手指在手势起始位置501接触设备背面,到手指执行滑动手势502,到手指到达手势结束位置503并离开设备背面,是一个没有停顿的连贯动作。
用户手指回到滑动手势起始位置601接触设备背面(如E所示),执行滑动手势602,然后手指在滑动手势结束位置603停顿,完成第三次滑动手势,并且保持停顿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如F所示)。其中,从手指在手势起始位置601接触设备背面,到手指执行滑动手势602,到手指到达手势结束位置603,是一个没有停顿的连贯动作。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手指在第一下手势结束位置403离开设备背面,到手指在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接触设备背面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手指在第二下手势结束位置503离开设备背面,到手指在第三下手势起始位置601接触设备背面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连贯执行的手势。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第一下手势起始位置401和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之间的位置偏移,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和第三下手势起始位置601之间的位置偏移,都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偏移范围,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在同一位置执行的手势。
这三下手势,如果同时满足上述关于连贯执行,同一位置和连续执行的条件,并且手指在第三下手势结束位置603保持停顿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将会被识别为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
一般情况下,当用户需要重复执行三个滑动手势,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相近的方向和轨迹,但是开关手势组合对手势只要求开始执行的位置是在同一位置,并不要求同样的方向,轨迹和结束位置。如图4所示,三个滑动手势402,502和602的方向和轨迹并不全部重合,结束位置403,503和603也不都在同一位置,但依然是一组有效的开关手势组合。
实施例三
开关手势为还原式滑动的手势组合
如图5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用户在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上选取一个任意的位置,接触设备背面,形成滑动手势的起始位置401,沿直线执行滑动手势402(如A所示),然后手指在滑动手势折返位置403折返,继续沿直线执行滑动手势404,直到滑动手势结束位置405(如B所示),完成一个连贯的直线折返滑动手势。
第一次往返滑动手势的结束位置405就是第二次往返滑动手势的起始位置501。用户从起始位置501开始,沿直线执行滑动手势502(如C所示),在折返位置503折返,继续沿直线执行滑动手势504,直到滑动手势结束位置505(如D所示),完成第二次连贯的直线折返滑动手势。
第二次往返滑动手势的结束位置505就是第三次往返滑动手势的起始位置601。用户从起始位置601开始,沿弧线执行滑动手势602(如E所示),在折返位置603折返,继续沿弧线执行滑动手势604,直到滑动手势结束位置605,完成第三次连贯的直线折返滑动手势,并且手指在滑动结束位置605保持停顿(如F所示)。
这三下手势,从开始到结束,执行手势的手指都保持和设备背面的接触。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手势开始位置401和手势结束位置405之间的位置偏移,手势开始位置501和手势结束位置505之间的位置偏移,以及手势开始位置601和手势结束位置605之间的位置偏移,都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偏移范围,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一组还原滑动手势。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手指到达第一下手势结束位置405(同时也是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到手指离开起始位置501开始执行第二下滑动手势502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手指到达第二下手势结束位置505(同时也是第三下手势起始位置601),到手指离开起始位置601开始执行第三下滑动手势602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连贯执行的手势。
如果这三下手势中,第一下手势起始位置401和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之间的位置偏移,第二下手势起始位置501和第三下手势起始位置601之间的位置偏移,都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偏移范围,这三下手势将会被识别为在同一位置执行的手势。
这三下手势,如果同时满足上述关于连贯执行,同一位置和连续执行的条件,并且手指在第三下手势结束位置605保持停顿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将会被识别为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
类似于图5中的开放滑动手势,还原滑动手势可以有不同的滑动方向,轨迹和折返位置,但只要是在同一位置开始执行的,仍然可以形成开关手势组合。
设备可以在输入转换功能开启状态和输入转换功能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实施例四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时,有意的点击手势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一个″有意的点击手势″的操作是连续执行两次点击手势。
如图6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当设备的输入转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在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时,用户在设备背面执行一次点击手势201(如A所示)。设备会把这个点击手势识别为引导手势,并开始等待第一个在同一位置执行的后续手势。如果用户接着在同一位置执行第二次点击手势202(如B所示),并且两次点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设备将会把点击手势202识别为″有意的点击手势″,并通过输入转换功能,形成等同于在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点击手势202的位置上执行一次点击手势的输入效果。
实施例五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时,有意的滑动手势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一个″有意的滑动手势″的操作是连续执行一次点击手势和一次滑动手势。
如图7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当设备的输入转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在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时,用户在设备背面执行一次点击手势201(如A所示)。设备会把这个点击手势识别为引导手势,并开始等待第一个在同一位置执行的后续手势。用户接着在与点击手势201的同一位置202开始执行一次连贯的滑动手势203,直至在位置204手指离开设备背面结束手势(如B所示)。如果从点击手势201结束,手指离开设备背面,到手指在位置202重新接触设备背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设备将会把滑动手势203识别为″有意的滑动手势″,并通过输入转换功能,同步地形成等同于在正面触摸显示屏上从对应镜像轨迹的一次滑动手势的输入效果。
实施例六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时,有意的连续滑动手势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一个″连续的滑动手势″的操作是连续执行一个点击手势和多个的滑动手势。
如图8所示,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当设备的输入转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在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时,如上述图7所示,用户在同一位置连续执行点击手势201(如A所示)和滑动手势203(如B所示),形成一个″有意的滑动手势″并转换成输入,如果接着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第一个检测到的后续手势是滑动手势206(如C所示),这个滑动手势206将会被识别为″连续的滑动手势″并被转换成输入。其中,滑动手势203和滑动手势206之间用户不需要执行另外一个引导手势,而且滑动手势206也不需要按照滑动手势203的位置或者轨迹执行。类似地,滑动手势206之后连续执行的每个滑动手势也将会被识别为″连续的滑动手势″,直到一个滑动手势结束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用户没有再执行一个新的滑动手势,或者执行了一个其他类型的手势。
实施例七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时,有意的双触点滑动手势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一个″有意的双触点滑动手势″的操作是连续执行一个点击手势和两个并发的滑动手势,而且其中一个滑动手势在点击手势的同一位置开始执行。
如图9所示,设备100被双手横向握持,灰色区域标示的是设备100的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在设备100正面的透视位置,其大小尺寸和安装位置都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一致。由于背面触摸输入面板200的透视位置和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重叠,并没有标示出设备100的正面触摸显示屏。
用户双手横向握持设备100,在设备背面形成多个手指接触点301,302,303和304(如A所示),这些接触没有对应的引导手势,因此不会被转换成输入。
在使用点击手势作为引导手势的实施例中,当设备的输入转换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并且在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时,用户在设备背面执行一个点击手势201(如B所示),然后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同时执行滑动手势203和滑动手势206,其中滑动手势203从位置202开始执行,到位置204结束,并且滑动手势203的开始执行位置202和点击手势201的接触位置处于同一位置,另一个滑动手势206从位置205开始执行,到位置207结束(如C所示)。
在这个手势序列中,点击手势201将会被识别为引导手势,滑动手势203将会被识别为″有意的滑动手势″,而滑动手势206从开始位置205到结束位置207,整个手势都是在点击手势201之后检测到的,并且滑动手势206在位置205开始执行的时间,和滑在动手势203在位置202开始执行的时间之间的间隔,不超出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可以被认为是同时执行的手势,因此,滑动手势203和滑动手势206将会被识别为″有意的双触点滑动手势″。
在滑动手势203和滑动手势206的执行期间,其他手指在设备背面可能也会发生轻微的滑动,并且被检测到(比如可能检测到在位置301开始的滑动)。但是这些滑动,并不是在引导点击手势201结束之后,由一个新的和设备背面的起始接触开始的手势(比如滑动手势206的起始接触,是点击手势201结束后,在位置205检测到的,而一个从位置301开始的滑动的起始接触在点击手势201之前已经检测到了),因此这些检测到的滑动将会被忽略,不会被识别为和滑动手势203与滑动手势206一起组成的多触点滑动手势。
实施例八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的识别,和对于引导手势以及后续的″有意的触摸手势″的识别之间,有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在一些开关手势组合和引导手势都使用点击手势的实施例中,执行引导手势和″有意的点击手势″是连续两个点击手势,执行开关手势组合是两个连续的点击手势和一个点按手势,结果是两种不同意图的操作会出现相同的两个连续点击手势。
当开启了背面触控功能,设备将会一直在检测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如果设备是处于输入转换功能开启的状态,设备同时也会在检测背面触摸输入的引导手势和有意的触摸手势。
在这些实施例中,如果设备检测到第一个点击手势,这既可以识别为一个引导手势,也可以识别为开关手势组合中的第一个手势。当设备检测到第二个点击手势,这时,设备还是无法判断是应该将第一个点击手势识别为引导手势并且立即将第二个点击手势当作″有意的点击手势″进行转换,还是应该将两个点击手势识别为开关手势组合的头两个手势而继续等待第三个点按手势。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是要执行点击的话,可以在两次点击后执行一个后续的滑动手势来促使设备中断对开关手势组合的判断,从而缩短点击转换的延时。
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为:设备将等待第三个手势,来判断用户是想执行点击,还是想关闭输入转换功能,那么,当用户是要执行点击的话,设备要等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才会发现并没有检测到第三个点按手势,因此才能确定是一个点击操作并进行转换。
当设备检测到一个引导手势之后,一个被引导的在设备背面执行的触摸手势,将会依照下表的对应关系,转换成在设备正面执行一个镜像触摸手势的输入效果: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上述的实施例只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以上公开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备(100),所述的设备(100)正面设有触摸显示屏(124)和用于控制触摸显示屏(124)的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121)、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所述的设备(100)反面设有有效触摸区域的位置、形状、面积都和触摸显示屏(124)相同的触摸输入面板(125)和用于控制触摸输入面板(125)的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122)、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所述的设备(100)内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控功能的开关,所述的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用于控制背面触控手势的识别、背面触摸输入的转换和引导手势的触点提示,背面触控功能开启后,在预先定义的条件下,一个背面触摸手势可通过该功能同步地转换成等同于在正面触摸显示屏对应位置上执行一个镜像触摸手势的输入效果,一个侦听正面触摸手势事件的应用会接受到一个正面触摸手势事件,这个正面触摸手势事件,由前述的背面触摸手势经过输入转换而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背面触控功能的开关控制的是下列组件和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触摸输入面板(125)、触摸输入面板控制模块(122)、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备开启背面触控功能后,所述的背面触摸输入的转换功能可以通过背面触控手势单独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背面触控手势是在设备背面执行的特殊手势或手势组合,可以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和过滤无意的背面接触,其中包含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开关手势组合、背面触摸输入的引导手势、背面触摸手势和正面触摸手势的转换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启和关闭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的背面触控手势是在设备背面触摸输入面板的同一个位置上连续地重复三次执行同一类型的手势,其中,第一次手势的执行由一个和设备背面的新的接触开始,并且在第三次手势执行结束时,让执行手势的手指在手势的结束位置保持接触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触控手势是下列的类型:1、点击手势,2、开放的滑动手势,开放的滑动手势是以手指离开设备背面而结束的滑动手势,3、还原的滑动手势,还原的滑动手势是以手指回到滑动起始位置而结束的滑动手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背面触摸输入转换功能开启之后,设备将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引导手势,将会等待检测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将会对这个手势进行输入转换,当引导手势失效或者有意的触摸手势完成之后,设备将重新等待检测一个引导手势,一个有意的滑动手势被转换后,后续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连贯的滑动手势可以连续地被转换而不需要为其执行单独的引导手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设备识别到一个引导手势,将会在正面屏幕对应位置显示一个触点提示,直到引导手势失效,或者检测到一个有意的触摸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背面触摸输入面板的控制模块(122)是独立的控制组件,或者集成在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121)里,又或者是扩展的控制组件,需要调用触摸显示屏控制模块(121)的相关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4)是独立的功能模块,或者集成在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里,又或者扩展的功能模块需要调用正面触控输入管理模块(133)的相关功能。
CN201510809502.3A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Active CN105260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9502.3A CN105260061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9502.3A CN105260061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0061A CN105260061A (zh) 2016-01-20
CN105260061B true CN105260061B (zh) 2019-09-06

Family

ID=5509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09502.3A Active CN105260061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0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5795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薄壁齿圈小锥度畸变的热处理工艺
CN106371606B (zh) * 2016-09-19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操作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8132721B (zh) * 2017-12-22 2020-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生成拖动手势的方法、触控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9634417B (zh) * 2018-12-13 2021-07-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67483A (zh) * 2020-03-04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031A (zh) * 2009-08-25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输入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摸输入方法
CN102402349A (zh) * 2011-10-24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699269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触摸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86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031A (zh) * 2009-08-25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输入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摸输入方法
CN102402349A (zh) * 2011-10-24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699269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触摸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0061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0061B (zh)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的背面触控装置及其背面触控手势
US949506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007314B2 (en) Method for touch proces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090750B1 (ko)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8982045B2 (en) Using movement of a computing device to enhanc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events produced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computing device
CN103064629B (zh) 能动态调整图形控件的便携电子设备及方法
CN106598455B (zh) 用于手持触摸设备的触摸行为响应方法和装置及相应设备
US20120154293A1 (en) Detecting gestures involving intentional movement of a computing device
US20170123590A1 (en) Touch Po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329584B1 (ko) 멀티터치 기반의 텍스트블록 설정에 따른 편집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컴퓨터로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20120212420A1 (en) Multi-touch input control system
WO2017114318A1 (zh) 一种触摸屏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20130263013A1 (en) Touch-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CN102902471B (zh) 一种输入界面的切换方法以及装置
WO2013060178A1 (zh) 触摸屏终端的应用程序切换方法和装置
KR20140075409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제어방법
CN105183286A (zh) 桌面图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1515219A (zh) 光标控制方法
CN105573637A (zh) 一种触屏设备的操作方法、装置
KR20170119711A (ko) 단말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에 적용되는 조작 방법
CN110110514A (zh) 应用加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183191B (zh) 一种触控笔及触控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US20140359541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touch operation in the same
CN100555196C (zh) 应用于手掌式装置的双功能操作触摸屏组件及其方法
EP4155891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