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1587A -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1587A
CN109631587A CN201811599802.3A CN201811599802A CN109631587A CN 109631587 A CN109631587 A CN 109631587A CN 201811599802 A CN201811599802 A CN 201811599802A CN 109631587 A CN109631587 A CN 109631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ming
layer
builds
laid
cupola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98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令狐菁华
江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Jia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Jia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Jia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Jia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998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1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1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1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00Casings; Linings; Walls; Roofs
    • F27D1/16Making or repairing linings 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linings or breaking away linings
    • F27D1/1626Making linings by compacting a refractory mass in the space defined by a backing mould or pattern and the furnace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涉及炉缸修砌领域,要解决的是现有炉缸修砌过程的员工安全性不好的问题。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铺设硅酸铝纤维;步骤二,形成第一捣打层;步骤三,形成第一填充层;步骤四,形成第二捣打层;步骤五,形成第二填充层;步骤六,形成第三捣打层;步骤七,形成第三填充层,在电极的直径范围内平铺第一内模并且夯实;步骤八,在第一内模上铺设炉衬,然后铺设第二内模;步骤九,安装电极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本发明通过将修砌分为从下至上依次进行铺设、捣打、夯实和修筑,大大提高了修砌的安全性,保证了修砌员工的身体安全,经济性好,施工技术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炉修砌领域,具体是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背景技术
刚玉是一种由氧化铝(Al2O3)的结晶形成的宝石。掺有金属铬的刚玉颜色鲜红,一般称之为红宝石;而蓝色或没有色的刚玉,普遍都会被归入蓝宝石的类别。刚玉的应用有许多种类,刚玉冶炼就是其中一种。
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冶炼在工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冶炼炉缸是冶炼的重要工具,可以保证刚玉冶炼的正常进行。
刚玉冶炼炉缸出现破损等问题时需要对炉缸进行修砌才能继续使用,现有的修砌方法都是采用一种原料修砌,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修砌,但是修砌过程的安全性不好,这就为冶炼企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炉底钢板上方、炉底至圆弧拐角以及炉底至圆柱体交接处交错铺设硅酸铝纤维;
步骤二,在硅酸铝纤维上方投入第一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捣打层;
步骤三,在第一捣打层上方铺设第一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填充层;
步骤四,在第一填充层上方投入第二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捣打层;
步骤五,在第二捣打层上方铺设第二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填充层;
步骤六,在第二填充层上方投入第三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捣打层;
步骤七,在第三捣打层上方铺设第三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填充层,在电极的直径范围内平铺第一内模并且夯实,使之与整个炉底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步骤八,在第一内模上铺设炉衬,然后铺设第二内模;
步骤九,安装电极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电极采用石墨化电极,第一内模采用刚玉块内模,第二内模采用高铝耐火砖内模,炉底采用棕刚玉制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硅酸铝纤维的厚度为45-58mm,第一捣打层、第二捣打层和第三捣打层的高度均为85-108mm,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和第三填充层的高度均为320-400mm,炉底的高度为475-52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捣打均采用重量不小于8公斤的捣打锤进行,捣打次数不少于两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夯实采用电动冲击夯进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捣打料、第二捣打料和第三捣打料均由质量之比为10:1的A150F微粉和质量分数为50-60%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组成,干湿以捏成团不散有湿润感为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填充料、第二填充料和第三填充料均由粒径为50-150mm的致密刚玉、粒径为10-20mm的致密刚玉以及粒径不大于10mm的致密刚玉以质量之比55:27:18混合均匀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将修砌分为从下至上依次进行铺设、捣打、夯实和修筑,大大提高了修砌的安全性,保证了修砌员工的身体安全,经济性好,施工技术简单,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修砌后的炉缸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硅酸铝纤维,2-第一捣打层,3-第一填充层,4-第二捣打层,5-第二填充层,6-第三捣打层,7-第三填充层,8-炉底,9-炉衬,10-第一内模,11-第二内模,12-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炉底8钢板上方、炉底8至圆弧拐角以及炉底8至圆柱体交接处交错铺设硅酸铝纤维1,硅酸铝纤维1在炉缸内起缓冲及保温隔热作用,可以降低炉壳变型,缓解炉内热应力和材料变型应力对炉缸的影响,硅酸铝纤维1的材质要符合国标要求,耐火度大于1770℃,最高使用温度1250℃;
步骤二,在硅酸铝纤维1上方投入第一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捣打层2;
步骤三,在第一捣打层2上方铺设第一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填充层3;
步骤四,在第一填充层3上方投入第二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捣打层4;
步骤五,在第二捣打层4上方铺设第二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填充层5;
步骤六,在第二填充层5上方投入第三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捣打层6;
步骤七,在第三捣打层6上方铺设第三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填充层7,第一捣打料、第二捣打料和第三捣打料均由质量之比为10:1的A150F微粉和质量分数为50-60%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组成,干湿以捏成团不散有湿润感为宜,A150F微粉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0.0%, Fe2O3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2%,水的质量分数小于0.5%,这种捣打料综合性能好,在电极12的直径范围内平铺刚玉块的第一内模10并且夯实,使之与整个炉底8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步骤八,在第一内模10上铺设炉衬9,然后铺设高铝耐火砖第二内模11,高铝耐火砖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60.0%,耐火度不低于1770℃;
步骤九,安装石墨化电极12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炉底8钢板上方、炉底8至圆弧拐角以及炉底8至圆柱体交接处交错铺设硅酸铝纤维1;
步骤二,在硅酸铝纤维1上方投入第一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捣打层2;
步骤三,在第一捣打层2上方铺设第一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填充层3;
步骤四,在第一填充层3上方投入第二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捣打层4;
步骤五,在第二捣打层4上方铺设第二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填充层5;
步骤六,在第二填充层5上方投入第三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捣打层6;
步骤七,在第三捣打层6上方铺设第三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填充层7,第一填充料、第二填充料和第三填充料均由粒径为50-150mm的致密刚玉、粒径为10-20mm的致密刚玉以及粒径不大于10mm的致密刚玉以质量之比55:27:18混合均匀得到,捣打均采用重量不小于8公斤的捣打锤进行,捣打次数不少于两次并检查其严实程度,发现松软点或孔洞要补充物料并继续捣打,在电极12的直径范围内平铺第一内模10并且采用电动冲击夯进行夯实,使之与整个炉底8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步骤八,在第一内模10上铺设炉衬9,然后铺设第二内模11;
步骤九,安装电极12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炉底8钢板上方、炉底8至圆弧拐角以及炉底8至圆柱体交接处交错铺设硅酸铝纤维1;
步骤二,在硅酸铝纤维1上方投入第一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捣打层2;
步骤三,在第一捣打层2上方铺设第一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填充层3;
步骤四,在第一填充层3上方投入第二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捣打层4;
步骤五,在第二捣打层4上方铺设第二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填充层5;
步骤六,在第二填充层5上方投入第三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捣打层6;
步骤七,在第三捣打层6上方铺设第三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填充层7,保证每层捣打印痕紧密,在电极12的直径范围内平铺第一内模10并且夯实,使之与整个炉底8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步骤八,在第一内模10上铺设炉衬9,然后铺设第二内模11,硅酸铝纤维1的厚度为50mm,第一捣打层2、第二捣打层4和第三捣打层6的高度均为100mm,第一填充层3、第二填充层5和第三填充层7的高度均为350mm,炉底8的高度为500mm;
步骤九,安装电极12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炉底8采用棕刚玉制作,棕刚玉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5.5%,炉底冶炼时按首次开炉方法起弧,采用薄料层冶炼,尽可能扩大熔池面积,待溶液达到50mm以上,炉缸有效深度达到1600mm,停电取出电极12,进行自然冷却96小时以上,拆除第二内模11,再加入混合料炼制棕刚玉炉壳,按正常冶炼棕刚玉方法,投料速度、用电规范、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同正常棕刚玉冶炼方法相同,投料量视炉缸内情况,直至加满炉缸为止,起弧后,直接用混合料冶炼,当电流达到负荷后,可适当增加料层厚度,减少热量散失,尽可能让溶液流到边部,冶炼中期可减薄料层厚度,使料面呈盆形,尽可能扩大熔池面积,如发现抠边,可在抠边部位加适量的料,冶炼初期、中期必须采用高碳运行,防止抠炉底8导致破坏炼制好的炉底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炉底(8)钢板上方、炉底(8)至圆弧拐角以及炉底(8)至圆柱体交接处交错铺设硅酸铝纤维(1);
步骤二,在硅酸铝纤维(1)上方投入第一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捣打层(2);
步骤三,在第一捣打层(2)上方铺设第一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一填充层(3);
步骤四,在第一填充层(3)上方投入第二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捣打层(4);
步骤五,在第二捣打层(4)上方铺设第二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二填充层(5);
步骤六,在第二填充层(5)上方投入第三捣打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捣打层(6);
步骤七,在第三捣打层(6)上方铺设第三填充料并且捣打,形成第三填充层(7),在电极(12)的直径范围内平铺第一内模(10)并且夯实;
步骤八,在第一内模(10)上铺设炉衬(9),然后铺设第二内模(11);
步骤九,安装电极(12)并且修筑炉嘴,然后在2小时内进行炉底冶炼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2)采用石墨化电极,第一内模(10)采用刚玉块内模,第二内模(11)采用高铝耐火砖内模,炉底(8)采用棕刚玉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1)的厚度为45-58mm,第一捣打层(2)、第二捣打层(4)和第三捣打层(6)的高度均为85-108mm,第一填充层(3)、第二填充层(5)和第三填充层(7)的高度均为320-400mm,炉底(8)的高度为475-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打均采用重量不小于8公斤的捣打锤进行,捣打次数不少于两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采用电动冲击夯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捣打料、第二捣打料和第三捣打料均由质量之比为10:1的A150F微粉和质量分数为50-60%的磷酸溶液搅拌均匀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料、第二填充料和第三填充料均由粒径为50-150mm的致密刚玉、粒径为10-20mm的致密刚玉以及粒径不大于10mm的致密刚玉以质量之比55:27:18混合均匀得到。
CN201811599802.3A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Pending CN109631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9802.3A CN109631587A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9802.3A CN109631587A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1587A true CN109631587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7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9802.3A Pending CN109631587A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15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211A (zh) * 2019-10-12 2019-12-20 高邮市吉能耐火材料厂 一种捣打料可塑料筑炉工艺
CN114322553A (zh) * 2021-11-24 2022-04-12 贵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倾倒式电弧炉炉缸修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080A (zh) * 2011-09-19 2012-05-09 李成武 矿热炉炉体及其砌筑方法
CN102645098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67148A (zh) * 2012-12-04 2013-03-13 沈恩有 一种16500kw以上镍铁炉炉底耐火构造方法
CN107192269A (zh) * 2017-05-27 2017-09-22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锌密闭鼓风炉炉缸砌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098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45080A (zh) * 2011-09-19 2012-05-09 李成武 矿热炉炉体及其砌筑方法
CN102967148A (zh) * 2012-12-04 2013-03-13 沈恩有 一种16500kw以上镍铁炉炉底耐火构造方法
CN107192269A (zh) * 2017-05-27 2017-09-22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锌密闭鼓风炉炉缸砌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211A (zh) * 2019-10-12 2019-12-20 高邮市吉能耐火材料厂 一种捣打料可塑料筑炉工艺
CN114322553A (zh) * 2021-11-24 2022-04-12 贵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倾倒式电弧炉炉缸修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3610B (zh) 一种以废弃碳化硅匣钵为主要原料的碳化硅捣打料
US2013010602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auxite-based hollow corundum sphere
CN109631587A (zh) 一种刚玉冶炼炉缸的修砌工艺
CN105503206B (zh) 无碳精炼钢包包底座砖的热态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92952A (zh) 复合硅砖
CN103864443B (zh) 水泥窑用硅莫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530B (zh) 一种硅莫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8669A (zh) 一种冶金电磁感应中频炉捣打料
CN110981508A (zh) 用于修补铁水罐罐底砖的耐火捣打料及修补方法
CN109503184A (zh) 一种干式耐高温炉衬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11112B (zh) 一种石墨化处理方法
CN111995409A (zh) 一种基于镁铝尖晶石回收料的中频感应炉捣打料
CN201293543Y (zh) 一种大容量直流石墨化电炉装置
CN108455973B (zh) 一种冶炼钒铁合金的直筒炉炉衬的制造方法
CN110606733A (zh) 一种改性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4985A (zh) 棕刚玉制造工艺
CN103896606B (zh) 一种高炉陶瓷杯用耐火材料
CN108715554A (zh) 功能性耐火材料的裸烧涂层
CN110256056B (zh) 用于高炉炉缸整体修复的含钛护炉捣打料及使用方法
CN106977187A (zh) 矿热炉、铸造用多功能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684B (zh) 一种干熄焦焦罐衬板
CN109437935A (zh) 磷酸盐高铝砖的生产方法
CN114478031A (zh) 一种电炉钢包用不烧铝镁碳砖的生产工艺
CN108424989A (zh) 一种高炉铁口区域冷却结构
CN201680726U (zh) 可旋转单相电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